CN221375953U - 一种燃气集中加热管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集中加热管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375953U CN221375953U CN202323260182.XU CN202323260182U CN221375953U CN 221375953 U CN221375953 U CN 221375953U CN 202323260182 U CN202323260182 U CN 202323260182U CN 221375953 U CN221375953 U CN 2213759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pipeline
- input
- temperature
- communica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集中加热管路装置,包括燃气加热模块、输入管道、风温调控机构、烘箱、排风管道和换热器;燃气加热模块用于将输入气体混合升温后输出;输入管道将烧后气体送至风温调控机构;风温调控机构用于将输入气体混合调温后输出;烘箱的输入端与风温调控机构的输出端接通,烘箱的输出端与排风管道的输入端接通;换热器的一个换热部与热风进入管道换热连接,以使热风进入管道用于换热后送风至燃气加热模块;换热器的另一个换热部与排风管道换热连接,以使排风管道用于换热后排风;所以此时烘箱输出的余热能够立刻输送至风温调控机构进行利用,从而切实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满足系统其他模块需要进行热量回收利用的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利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气集中加热管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余热回收利用常见于各种各样的技术领域,其通过产生的尾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从而减少能耗损失;但是此类技术方案只能在系统的最后处理阶段进行热量回收,并且回收的热量只能在系统的起始位置进行利用,从而导致热量的效率不及时,无法满足系统其他模块需要进行热量回收利用的需求。
为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集中加热管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满足系统其他模块需要进行热量回收利用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集中加热管路装置,包括燃气加热模块、输入管道、风温调控机构、烘箱、排风管道和换热器;所述燃气加热模块的输入端接通有燃气输入管道、空气进入管道、以及热风进入管道,所述燃气加热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入管道的输入端接通,所述燃气加热模块用于将输入气体混合升温后输出;所述输入管道的输出端接通有所述风温调控机构;所述风温调控机构设有开度可调控的燃气进入端、新风进入端、以及热风进入端,所述燃气进入端与所述输入管道的输出端接通,所述热风进入端与所述烘箱的输出端接通,所述风温调控机构用于将输入气体混合调温后输出;所述烘箱的输入端与所述风温调控机构的输出端接通,所述烘箱的输出端与所述排风管道的输入端接通;所述换热器的一个换热部与所述热风进入管道换热连接,以使所述热风进入管道用于换热后送风至所述燃气加热模块;所述换热器的另一个换热部与所述排风管道换热连接,以使所述排风管道用于换热后排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管道的输出端并联接通有多个所述风温调控机构;多个所述烘箱的输入端分别与多个所述风温调控机构的输出端接通,多个所述烘箱的输出端并联与所述排风管道的输入端接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进入管道上安装有空气进入风机,所述空气进入风机用于送风至所述燃气加热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温调控机构包括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用于将混合调温后气体送至所述烘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气进入端设有燃气调节阀,所述燃气调节阀接通于所述输入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风机的输入端之间;所述新风进入端设有新风调节阀,所述热风进入端设有热风调节阀,所述新风调节阀、所述热风调节阀并联与一中继调节阀的一端接通;所述中继调节阀的另一端与所述循环风机的输入端接通;所述热风调节阀接通所述中继调节阀和所述烘箱的输出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温调控机构还包括辅助温控加热器,所述辅助温控加热器接通于所述循环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烘箱的输入端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温调控机构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烘箱内的温度;所述燃气集中加热管路装置用于根据温度监测信息调控所述烘箱内温度置于预设范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风进入管道上安装有进风换热风机,所述进风换热风机用于送风经所述换热器换热后送至所述燃气加热模块;所述排风管道上安装有排风换热风机,所述排风换热风机用于送风经所述换热器换热后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所述风温调控机构设有开度可调控的燃气进入端、新风进入端、以及热风进入端,所述燃气进入端与所述输入管道的输出端接通,所述热风进入端与所述烘箱的输出端接通,所述风温调控机构用于将输入气体混合调温后输出,所以此时烘箱输出的余热能够立刻输送至风温调控机构进行利用,从而切实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满足系统其他模块需要进行热量回收利用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燃气加热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风温调控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燃气加热模块;11、燃气输入管道;12、空气进入管道;121、空气进入风机;13、热风进入管道;131、进风换热风机;
20、输入管道;
30、风温调控机构;311、燃气进入端;312、新风进入端;313、热风进入端;32、循环风机;331、燃气调节阀;332、新风调节阀;333、热风调节阀;334、中继调节阀;34、辅助温控加热器;351、第一温度传感器;352、第二温度传感器;
40、烘箱;
50、排风管道;51、排风换热风机;
60、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集中加热管路装置,其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燃气加热模块10、输入管道20、风温调控机构30、烘箱40、排风管道50和换热器60;燃气加热模块10的输入端接通有燃气输入管道11、空气进入管道12、以及热风进入管道13,燃气加热模块10的输出端与输入管道20的输入端接通,燃气加热模块10用于将输入气体混合升温后输出;输入管道20的输出端接通有风温调控机构30;风温调控机构30设有开度可调控的燃气进入端311、新风进入端312、以及热风进入端313,燃气进入端311与输入管道20的输出端接通,热风进入端313与烘箱40的输出端接通,风温调控机构30用于将输入气体混合调温后输出;烘箱40的输入端与风温调控机构30的输出端接通,烘箱40的输出端与排风管道50的输入端接通;换热器60的一个换热部与热风进入管道13换热连接,以使热风进入管道13用于换热后送风至燃气加热模块10;换热器60的另一个换热部与排风管道50换热连接,以使排风管道50用于换热后排风。
在进行应用时,燃气经燃气输入管道11进入燃气加热模块10,空气经空气进入管道12进入燃气加热模块10,余热回收形成的热风经热风进入管道13进入燃气加热模块10,从而使得燃气加热模块10内气体能够充分混合、升温后输出。
输出的混合气体将会经输入管道20送至风温调控机构30,风温调控机构30根据工作人员的设置,以调节气体的温度到达需要的要求;而在进行调节时,可以利用新风进入端312输入新风,以实现降温调控,可以利用热风进入端313输入热风,实现升温调控,具体的调节量通过调节开度便可实现。
最后,符合温度的需求的混合气体送至烘箱40进行使用,而使用完毕形成的高温尾气将分为两部分进行利用;其中一部分是送至风温调控机构30进行使用,而另一部分则是经排风管道50送至换热器60,以此对热风进入管道13内的气体进行升温使用。
综上所述,此实施例不但实现一般余热系统的余热回收利用,更使得烘箱40输出的余热能够立刻输送至风温调控机构30进行利用,避免余热回收利用方式单一,从而切实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满足系统其他模块需要进行热量回收利用的需求。
如图1所示,此实施例设置输入管道20的输出端并联接通有多个风温调控机构30;多个烘箱40的输入端分别与多个风温调控机构30的输出端接通,多个烘箱40的输出端并联与排风管道50的输入端接通。
从而表明上述回收利用的方式除可单独应用于一个烘箱40外,还可同时在多个烘箱40中进行应用。
如图2所示,此实施例设置空气进入管道12上安装有空气进入风机121,空气进入风机121用于送风至燃气加热模块10。
在采用此设置方式后,则可利用空气进入风机121进行抽风输送,从而加快了空气进入燃气加热模块10的效率。
如图1和图3所示,此实施例设置风温调控机构30包括循环风机32,循环风机32用于将混合调温后气体送至烘箱40。
在采用此设置方式后,则可利用循环风机32进行抽风输送,从而加快了调温后气体进入烘箱40的效率。
如图3所示,此实施例设置燃气进入端311设有燃气调节阀331,燃气调节阀331接通于输入管道20的输出端与循环风机32的输入端之间;新风进入端312设有新风调节阀332,热风进入端313设有热风调节阀333,新风调节阀332、热风调节阀333并联与一中继调节阀334的一端接通;中继调节阀334的另一端与循环风机32的输入端接通;热风调节阀333接通中继调节阀334和烘箱40的输出端。
在采用此设置方式后,则可满足风温调控机构30进行温度调控的需求;譬如通过调控燃气调节阀331的开度,则可实现燃气量的调节,而新风调节阀332和中继调节阀334的配合调节,则可实现气体降温的控制,类似的,热风调节阀333和中继调节阀334的配合调节,则可实现气体升温的控制。
如图1和图3所示,此实施例设置风温调控机构30还包括辅助温控加热器34,辅助温控加热器34接通于循环风机32的输出端与烘箱40的输入端之间。
在采用此设置方式后,若循环风机32输出的气体温度未达到需求,则可利用辅助温控加热器34对气体进行加热,从而确保气体的温度能够更好的满足各种情况下的使用需求。
如图1和图3所示,此实施例设置风温调控机构30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35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352,第一温度传感器351用于监测循环风机32的出风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352用于监测烘箱40内的温度;燃气集中加热管路装置用于根据温度监测信息调控烘箱40内温度置于预设范围内。
在采用此设置方式,则可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51、第二温度传感器352进行及时的温度监测,以此判断烘箱40内的温度是否已经到达需求,从而便于及时进行温度调控。
如图2所示,此实施例设置热风进入管道13上安装有进风换热风机131,进风换热风机131用于送风经换热器60换热后送至燃气加热模块10;排风管道50上安装有排风换热风机51,排风换热风机51用于送风经换热器60换热后排出。
在采用此设置方式后,则可利用进风换热风机131实现往燃气加热模块10的高效送风,以及利用排风换热风机51往换热器60的高效送风。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燃气集中加热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燃气加热模块、输入管道、风温调控机构、烘箱、排风管道和换热器;
所述燃气加热模块的输入端接通有燃气输入管道、空气进入管道、以及热风进入管道,所述燃气加热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入管道的输入端接通,所述燃气加热模块用于将输入气体混合升温后输出;
所述输入管道的输出端接通有所述风温调控机构;
所述风温调控机构设有开度可调控的燃气进入端、新风进入端、以及热风进入端,所述燃气进入端与所述输入管道的输出端接通,所述热风进入端与所述烘箱的输出端接通,所述风温调控机构用于将输入气体混合调温后输出;
所述烘箱的输入端与所述风温调控机构的输出端接通,所述烘箱的输出端与所述排风管道的输入端接通;
所述换热器的一个换热部与所述热风进入管道换热连接,以使所述热风进入管道用于换热后送风至所述燃气加热模块;所述换热器的另一个换热部与所述排风管道换热连接,以使所述排风管道用于换热后排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集中加热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管道的输出端并联接通有多个所述风温调控机构;
多个所述烘箱的输入端分别与多个所述风温调控机构的输出端接通,多个所述烘箱的输出端并联与所述排风管道的输入端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集中加热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进入管道上安装有空气进入风机,所述空气进入风机用于送风至所述燃气加热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集中加热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温调控机构包括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用于将混合调温后气体送至所述烘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集中加热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气进入端设有燃气调节阀,所述燃气调节阀接通于所述输入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风机的输入端之间;
所述新风进入端设有新风调节阀,所述热风进入端设有热风调节阀,所述新风调节阀、所述热风调节阀并联与一中继调节阀的一端接通;
所述中继调节阀的另一端与所述循环风机的输入端接通;
所述热风调节阀接通所述中继调节阀和所述烘箱的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集中加热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温调控机构还包括辅助温控加热器,所述辅助温控加热器接通于所述循环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烘箱的输入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集中加热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温调控机构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烘箱内的温度;
所述燃气集中加热管路装置用于根据温度监测信息调控所述烘箱内温度置于预设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集中加热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风进入管道上安装有进风换热风机,所述进风换热风机用于送风经所述换热器换热后送至所述燃气加热模块;
所述排风管道上安装有排风换热风机,所述排风换热风机用于送风经所述换热器换热后排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260182.XU CN221375953U (zh) | 2023-11-30 | 2023-11-30 | 一种燃气集中加热管路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260182.XU CN221375953U (zh) | 2023-11-30 | 2023-11-30 | 一种燃气集中加热管路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375953U true CN221375953U (zh) | 2024-07-19 |
Family
ID=91889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260182.XU Active CN221375953U (zh) | 2023-11-30 | 2023-11-30 | 一种燃气集中加热管路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375953U (zh) |
-
2023
- 2023-11-30 CN CN202323260182.XU patent/CN22137595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15911B (zh) | 一种车用燃料电池水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2678139A (zh) | 一种以燃料电池散热水为热源的船舶舱室供暖系统 | |
CN221375953U (zh) | 一种燃气集中加热管路装置 | |
CN107816732A (zh) | 一种空预器冷端壁温调节装置及方法 | |
CN109631140A (zh) | 海洋核动力平台舱室采暖系统 | |
CN107387259B (zh) | 制热系统、制冷系统及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 |
CN201244507Y (zh) | 立磨系统热风循环改良装置 | |
CN212005748U (zh) | 一种电站锅炉尾部烟道余热利用系统 | |
CN212869835U (zh) | 一种用于调节空预器出口温度的风器系统 | |
CN210951853U (zh) | 一种固体电热储能新风热风系统放热装置 | |
CN209054578U (zh) | 一种燃煤电站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 |
CN207080340U (zh) | 一种空压机室通风系统 | |
CN212511234U (zh) | 一种烟气热回收系统 | |
CN213955795U (zh) | 一种涂布烘箱的余热回用系统 | |
CN218141521U (zh) | 一种燃料电池列车余热利用系统 | |
CN210373904U (zh) | 基于柴油发动机余热回收的恒温恒湿空调送风系统 | |
CN110081509A (zh) | 一种热水供热空调双温防冻调控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9295730U (zh) | 一种氨水余热利用系统 | |
CN220287636U (zh) | 一种mau新风机组进风温度调节装置 | |
CN109114583A (zh) | 一种燃煤电站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及工作方法 | |
CN115649211B (zh) | 一种燃料电池列车余热利用调控方法 | |
CN210801968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涂布废气余热回收系统 | |
CN220083327U (zh) | 一种涂装生产线导热油集中供热系统 | |
CN216667815U (zh) | 一种双回风通道的一体式双冷源空调机组 | |
CN220303798U (zh) | 基于rto系统余热再利用的温控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 18 Dongxin Street, Dongchong Town,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154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Jieme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8 Mafa Street, Dongchong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154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jieme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