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351905U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351905U CN221351905U CN202323145804.4U CN202323145804U CN221351905U CN 221351905 U CN221351905 U CN 221351905U CN 202323145804 U CN202323145804 U CN 202323145804U CN 221351905 U CN221351905 U CN 2213519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cover
- light
- backlight module
- optical fiber
- positio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84 smar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灯板、光纤定位罩和光纤,灯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光源,光纤定位罩包括第一定位罩和多个第二定位罩,第一定位罩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侧,第一定位罩上设置有多个出光孔,第二定位罩与光源连接;一个第二定位罩通过光纤与第一定位罩上的多个出光孔对应连接。本方案通过光纤定位罩和光纤的配合,利用光纤的导光作用,将同一个光源的发射光纤分别传导至多个出光孔,以出光孔代替原有的光源,从而能够减少光源的数量,进而降低背光模组的功耗和成本,同时有利于降低背光模组的温度,提高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画质好、体积小、重量轻、低功耗和成本低等优点,现如今更是广泛地应用在平板显示领域。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通常采用背光模组来提供背光,而背光模组多为把多颗LED光源平铺在背板上,使得整面背板均匀的铺满LED光源。在采用mini-LED光源的显示面板中,mini-LED光源的体积更小,颗数更多,因此带来成本高、功耗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以减少光源数量,降低背光模组的功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灯板,所述灯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光源;
光纤定位罩,所述光纤定位罩包括第一定位罩和多个第二定位罩,所述第一定位罩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第一定位罩上设置有多个出光孔,多个所述第二定位罩与多个所述光源连接;
光纤,一个所述第二定位罩通过所述光纤与所述第一定位罩上的多个所述出光孔对应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罩包括导光孔,所述导光孔位于所述光源的发光面一侧;
所述光纤的一端与所述导光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光孔连接。
可选地,所述灯板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或凸块,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或设置于所述凸块上,所述第二定位罩与所述凹槽或所述凸块活动连接。
可选地,沿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定位罩的高度大于所述光源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灯板上的所述光源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定位罩上的所述出光孔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所述灯板位于所述背板一侧,所述光纤定位罩位于所述灯板远离所述背板一侧。
可选地,所述背板设置有卡钩,所述第一定位罩通过所述卡钩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光纤定位罩远离所述灯板一侧。
可选地,所述光源包括LED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以及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背光模组包括灯板、光纤定位罩和光纤,灯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光源,光纤定位罩包括第一定位罩和多个第二定位罩,第一定位罩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侧,第一定位罩上设置有多个出光孔,第二定位罩与光源连接;一个第二定位罩通过光纤与第一定位罩上的多个出光孔对应连接。本方案通过光纤定位罩和光纤的配合,利用光纤的导光作用,将同一个光源的发射光纤分别传导至多个出光孔,以出光孔代替原有的光源,从而能够减少光源的数量,进而降低背光模组的功耗和成本,同时有利于降低背光模组的温度,提高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定位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传导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定位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定位罩的立体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背板;101-卡钩;20-灯板;
30-光纤定位罩;301-第一定位罩;302-第二定位罩;31-出光孔;3021-导光孔;32-光纤;
40-光源;50-导光板;61-下棱镜片;62-上棱镜片;70-保护基板;
200-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
灯板20,灯板20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光源40;
光纤定位罩30,包括第一定位罩301和多个第二定位罩302,第一定位罩301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侧,第一定位罩301上设置有多个出光孔31,第二定位罩302与光源40连接;
光纤32,一个第二定位罩302通过光纤32与第一定位罩301上的多个出光孔31对应连接。
具体地,背光模组用于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这里的背光模组可以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光源40位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由灯板20和光纤定位罩30组成,光纤定位罩30与灯板20固定连接。
其中,光纤定位罩30包括第一定位罩301和多个第二定位罩302,第二定位罩302为下定位罩,用于笼罩光源40,且每一个第二定位罩302对应一个光源4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定位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和图3,灯板20上设置有多个光源40(虚线框位置不设置光源40)。第一定位罩301为上定位罩,第一定位罩301上设置有多个出光孔31,出光孔31的位置与灯板20上的光源40位置相对应设置。
光纤32的第一端为导光部,另一端为发光部。结合图1至图3,第二定位罩302通过光纤32分别与第一定位罩301上的多个出光孔31连接(图中仅示意出部分光源40与光纤32的连接),其中,光纤32的导光部与第二定位罩302连接,用于将光源40发射的光导出,光纤32的发光部与第一定位罩301上的出光孔31连接。本实施例以第一定位罩301上的出光孔31代替灯板20上部分光源40,使得光源40的数量可以小于第一定位罩301上的出光孔的数量,以达到减少光源40数量的目的。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传导示意图,参考图4,在灯板20上的3×3区域内,中间位置设置一个光源40,该光源通过光纤32将光线分别传导至周围的8个出光孔31。灯板20上的3×3区域与第一定位罩301上的3×3区域相对应。并且,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而光纤32的导光原理是光线在光纤32的芯包界面发生全反射。根据斯涅耳定律,出射光的角度取决于入射光的角度,例如,光源40的发光角度为120°,则在光纤32的末端反射的角度也为120°。再加上光纤32的光损耗几乎为0,因此,光纤32的发光效率等同于光源40的发光效率。因此,在每3×3区域内,每个出光孔31的出光角度不会发生改变,可以通过仅设置一个光源40,利用光纤32导光的方式即可实现原有9个光源40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光纤定位罩30和光纤32的配合,利用光纤32的导光作用,将同一个光源40的发射光纤分别传导至多个出光孔31,以出光孔31代替原有的光源40,从而能够减少光源40的数量,进而降低背光模组的功耗和成本,同时有利于降低背光模组的温度,提高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继续参考图1,第二定位罩302对应光源40发光面的一侧设置有导光孔3021,以便光纤32能够将光源40发射的光线导出。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定位罩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5,第二定位罩302与光源40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定位罩302安装在灯板20上,以罩住光源40。光纤32的一端与导光孔3021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定位罩301的出光孔31中。可选地,光纤32与导光孔3021可以通过胶水进行粘接。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定位罩的立体截面示意图,参考图5和图6,第一定位罩301与第二定位罩302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若第一定位罩301与第二定位罩302为分体结构,则可以将第二定位罩302嵌入到第一定位罩301里,以保证第一定位罩301与第二定位罩302的相对位置固定,有利于提高二者的对位精度,使得出光孔31、导光孔3021和光源40在同一条直线上,便于光纤32的布线。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参考图7,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灯板20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或凸块,光源40设置于凹槽内或设置于凸块上,第二定位罩302与凹槽或凸块活动连接(机械连接)。例如,如图7所示,灯板20上设置有凹槽,光源40位于凹槽内,第二定位罩302嵌入凹槽内,与凹槽进行卡接,第二定位罩302的导光孔3021正对光源40的发光面。这里设定第二定位罩302与灯板20活动连接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光源40的维护。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灯板20上也可以设置有凸块,光源40位于凸块上,第二定位罩302卡接在凸块两侧,以固定第二定位罩302和灯板20。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上,第二定位罩302的高度H大于光源40的高度(即厚度),以使得第二定位罩302能够完全罩住光源40,使得光源40的光线能够通过导光孔3021经光纤32传导出去,有利于提高光源40利用率。
可选地,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参考图8,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10,灯板20位于背板10一侧,光纤定位罩30位于灯板20远离背板10一侧。
在背板10上,设置有卡钩101,卡钩101与背板10为一体结构,第一定位罩301上设置有卡槽,第一定位罩301通过卡钩101与背板10固定连接,以增加光纤定位罩30与背板10之间的稳定性。且通过机械连接的方式,使得光纤定位罩30与背板10之间拆卸更加灵活、方便,便于背光模组的维护。
可选地,继续参考图8,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板50,导光板50位于光纤定位罩30远离灯板20一侧。导光板50用于使得第一定位罩301的出光孔31的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使得出射光线分布均匀化,提高光效利用率。
其中,导光板50可以采用背光模组中的框胶作为支撑层,例如,导光板50搭接在框胶形成的支撑台阶上,以固定导光板50。
继续参考图8,该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导光板50远离背板10一侧的下棱镜片61和上棱镜片62,利用光线的折射原理以实现光线聚拢的功能,其中,下棱镜片61和上棱镜片62的棱角角度相互垂直。进一步地,为了保护背光模组,在上棱镜片62远离背板10的一侧还设置有保护基板70,其中,保护基板70为透明基板。
在本实施例中,光源40为LED、OLED器件、QLED器件、Mini LED以及Micro LED器件等自发光器件。本实施例中例如采用LED器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OLED器件等其它自发光器件,在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9,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200,背光模组射出的光线直接进入到显示面板200中,该显示面板20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在本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也可以为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背光模组包括灯板、光纤定位罩和光纤,灯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光源,光纤定位罩包括第一定位罩和多个第二定位罩,第一定位罩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侧,第一定位罩上设置有多个出光孔,第二定位罩与光源连接;一个第二定位罩通过光纤与第一定位罩上的多个出光孔对应连接。本方案通过光纤定位罩和光纤的配合,利用光纤的导光作用,将同一个光源的发射光纤分别传导至多个出光孔,以出光孔代替原有的光源,从而能够减少光源的数量,进而降低背光模组的功耗和成本,同时有利于降低背光模组的温度,提高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板,所述灯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光源;
光纤定位罩,所述光纤定位罩包括第一定位罩和多个第二定位罩,所述第一定位罩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第一定位罩上设置有多个出光孔,多个所述第二定位罩与多个所述光源连接;
光纤,一个所述第二定位罩通过所述光纤与所述第一定位罩上的多个所述出光孔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罩包括导光孔,所述导光孔位于所述光源的发光面一侧;
所述光纤的一端与所述导光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光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或凸块,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或设置于所述凸块上,所述第二定位罩与所述凹槽或所述凸块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定位罩的高度大于所述光源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上的所述光源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定位罩上的所述出光孔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所述灯板位于所述背板一侧,所述光纤定位罩位于所述灯板远离所述背板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设置有卡钩,所述第一定位罩通过所述卡钩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光纤定位罩远离所述灯板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LED器件。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45804.4U CN221351905U (zh) | 2023-11-21 | 2023-11-21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45804.4U CN221351905U (zh) | 2023-11-21 | 2023-11-21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351905U true CN221351905U (zh) | 2024-07-16 |
Family
ID=91831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145804.4U Active CN221351905U (zh) | 2023-11-21 | 2023-11-21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351905U (zh) |
-
2023
- 2023-11-21 CN CN202323145804.4U patent/CN22135190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35621B (zh) | 背光单元及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 |
CN106133435B (zh) |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 |
EP3765896A1 (en) | Displays with direct-lit backlight units | |
KR101450810B1 (ko) |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 |
WO2019019613A1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KR20100004398A (ko) | 도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 |
CN1800941B (zh) | 背光模组 | |
JP2013041759A (ja) | 照明装置、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CN101418930B (zh) | 发光二极管面光源装置 | |
CN111665664B (zh) | 柔性显示装置 | |
CN210721235U (zh) | 电子设备 | |
CN104456412A (zh) | 一种光学膜片、背光源及显示设备 | |
EP2530375A1 (en) | Light guide design for edge-illumination in a backlight unit | |
KR102332237B1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KR101979244B1 (ko) | 탑샤시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 |
US9091796B2 (en) | Optical coupling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 |
CN221351905U (zh)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US20060146569A1 (en) | Backlight module with filler portion | |
CN110689819B (zh) | 具有耐用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布置的显示装置 | |
KR20120068498A (ko) | 도광판,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들을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 |
US20130321743A1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CN213025128U (zh) | 显示装置 | |
KR101705899B1 (ko) | 에지형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KR20120075115A (ko) | 도광판,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들을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 |
WO2020220167A1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