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351860U - 反射件、抬头显示系统和交通工具 - Google Patents

反射件、抬头显示系统和交通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351860U
CN221351860U CN202322368418.5U CN202322368418U CN221351860U CN 221351860 U CN221351860 U CN 221351860U CN 202322368418 U CN202322368418 U CN 202322368418U CN 221351860 U CN221351860 U CN 2213518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layer
groups
polarized light
transfle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6841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慧军
刘晨曦
尉鸿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tur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turus Technolog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tur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turus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3518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3518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抬头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射件、抬头显示系统和交通工具。反射件包括基板、透反膜和第一增透膜,所述透反膜对第一偏振光的反射率大于对第二偏振光的反射率,所述第一增透膜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透反膜位于所述基板的内部,或者所述透反膜位于所述基板的另一侧,或者所述透反膜位于所述第一增透膜与所述基板之间。通过设置透反膜,在对光线进行反射时,对第一偏振光的反射率大于对第二偏振光的反射率,这样在像源图像光线为第一偏振光时,可以提高对第一偏振光的反射率,从而提高图像的显示效果和显示亮度。通过设置第一增透膜,增加了反射件的透光量,进一步提高了成像的清晰度。

Description

反射件、抬头显示系统和交通工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抬头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射件、抬头显示系统和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HUD(head up display,抬头显示装置)也称为平视显示装置。通过将HUD的像源发出的光线投射到成像窗(后装的成像板或者车辆的挡风窗等)上,用户无需低头就可以直接看到画面,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例如,在一些情形中,可以避免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低头看仪表盘所导致的分心,从而提高驾驶安全系数,同时也能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
现有技术中,使用窗玻璃的投影装置在车辆领域中作为所谓的抬头显示器(HUD)普遍存在。因此,重要的信息可以投影到驾驶员的视野中,例如当前行驶速度、导航或警告提示,驾驶员无需将其视线离开车道即可感知到这些信息。
然而,抬头显示装置的图像光线在经窗玻璃与空气接触的两个表面时会发生反射,两个表面上的反射影像可能产生偏移从而形成两个相互干扰的重影,而影响图像对显示清晰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反射件、抬头显示系统和交通工具。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反射件,包括基板、透反膜和第一增透膜,所述透反膜对第一偏振光的反射率大于对第二偏振光的反射率,所述第一增透膜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透反膜位于所述基板的内部,或者所述透反膜位于所述基板的另一侧,或者所述透反膜位于所述第一增透膜与所述基板之间。
可选的,所述基板包括:
堆叠设置的多个子基板;和
中间层,设置在所述多个子基板中的每两个相邻的子基板之间,其中,所述透反膜位于所述多个子基板中的一个子基板与所述中间层之间,所述中间层为热塑性聚合物膜片。
可选的,所述反射件还包括:
第二增透膜,位于所述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增透膜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反射件还包括:
第一保护膜,当所述透反膜与所述第一增透膜在所述基板两侧相对设置时,所述第一保护膜位于所述第一增透膜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反射件还包括:
第二保护膜,所述第二保护膜位于所述第一增透膜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透反膜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膜层部和第二膜层部,所述第一膜层部至少位于第二膜层部的一侧,所述第一膜层部包括第一介质层或第二介质层或交替设置的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二膜层部包括金属层和设于所述金属层两侧的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或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不相等。
可选的,所述第一偏振光为P偏振光,所述第二偏振光为S偏振光,所述透反膜在第一入射角范围内时,在390-780nm波长范围的至少一半波段范围内,所述透反膜对所述第一偏振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20%,对所述第二偏振光的反射率小于20%。
可选的,所述第一透反膜在第二入射角范围内时,在390-780nm波长范围内对所述第一偏振光的反射率波动范围小于30%。
可选的,所述第一透反膜在第三入射角范围内时,在420-490nm波长范围内对所述第一偏振光的平均反射率为第一反射率,在500-560nm波长范围内的对所述第一偏振光的平均反射率为第二反射率,在580-630nm波长范围内对所述第一偏振光的平均反射率为第三反射率,其中所述第一反射率、所述第二反射率和所述第三反射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10%。
可选的,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2.0,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1.7;和/或,
所述第一膜层部中所述第一介质层的层数小于或等于10,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层数小于或等于10;和/或,
所述第一膜层部中的所述第一介质层的厚度在10nm至100nm之间,所述第一膜层部中的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厚度在15nm至150nm之间。
可选的,所述金属层包括银反射层、金反射层、铜反射层和铝反射层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金属层的单层厚度为1nm~50nm。
可选的,所述第一增透膜包括交替设置的至少一层第一单元层和至少一层第二单元层,所述第一单元层的折射率的范围为2≤n3≤2.5,所述第二单元层的折射率的范围为1.2≤n4≤1.7;和/或,
所述第一单元层的层数小于或等于10,所述第二单元层的层数小于或等于10;和/或,
所述第一单元层的厚度范围为10nm至150nm,所述第二单元层的厚度范围为10nm至150nm;和/或,
所述第一单元层的材料包括无机金属化合物,所述第二单元层的材料包括无机氧化物。
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膜为抗指纹膜或硬化膜;和/或,
所述第一保护膜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0nm;和/或,
所述第一保护膜的折射率的范围为1.3至1.5;和/或,
所述第一增透膜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一保护膜的折射率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8且小于或等于1.2。
可选的,所述基板包括第一玻璃板、第二玻璃板和中间层,所述透反膜设置在第二玻璃板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玻璃板朝向车辆的内部设置,所述第一玻璃板的外表面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增透膜和所述第一保护膜;和/或,
所述透反膜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增透膜和所述第二保护膜,且所述第二增透膜设置在所述透反膜与所述第二保护膜之间;和/或,
所述透反膜设于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中间层之间或所述第二玻璃板与所述中间层之间,所述第一玻璃板外表面均设有所述第一增透膜和/或所述第一保护膜;和/或,所述第二玻璃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增透膜和/或所述第一保护膜;和/或,
所述透反膜、所述第一增透膜和所述第一保护膜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板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增透膜和/所述第二保护膜(41)设于所述第二玻璃板的内表面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膜层部还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设置在所述金属层上,且位于所述金属层的至少一侧。
可选的,所述透反膜的总层数小于等于30,和/或,所述透反膜的总厚度在100nm至800nm之间。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抬头显示器和第一外部反射件,所述第一外部反射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反射件。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反射件;或者,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反射件,通过设置透反膜,在对光线进行反射时,对第一偏振光的反射率大于对第二偏振光的反射率,这样在像源图像光线为第一偏振光时,可以提高对第一偏振光的反射率,从而提高图像的显示效果和显示亮度,同时利于消除重影。并且,在大角度的入射角时,可以降低或消除重影的产生。通过设置第一增透膜,第一增透膜可以增加透射率,缓冲玻璃-空气界面之间的折射率,减少发生反射而形成重影的情况。由此,增加了反射件的透光量,减少或消除系统的杂散光,进一步提高了成像的清晰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和图2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所述外部反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6为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所述外部反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和图8为本公开其他一些实施例所述外部反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所述透反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所述反射件在使用时的成像原理图;
图11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所述抬头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膜层部;2、第二膜层部;3、像源;4、成像画面;101、第一介质层;102、第二介质层;201、金属层;202、支撑层;10、基板;11、第一玻璃板;12、中间层;13、第二玻璃板;20、透反膜;30、第一增透膜;31、第二增透膜;40、第一保护膜;41、第二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射件,如图1、图3或图7所示,反射件包括基板10、透反膜20和第一增透膜30,透反膜20对第一偏振光的反射率大于第二偏振光的反射率,如图3所示,第一增透膜30位于基板10的一侧,透反膜20位于基板10的内部。或者,如图1所示,第一增透膜30位于基板10的一侧,透反膜20位于基板10的另一侧。或者,如图7所示,第一增透膜30位于基板10的一侧,透反膜20位于第一增透膜30与基板10之间。例如,基板10为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侧车窗或天幕玻璃的至少一处。通过设置透反膜20,在对光线进行反射时,对第一偏振光的反射率大于对第二偏振光的反射率,这样在像源图像光线为第一偏振光时,可以提高图像的显示效果和显示亮度,同时利于消除重影。并且,在大角度的入射角时,可以降低或消除重影的产生。通过设置第一增透膜30,增加了基板10的透光量,减少或消除系统的杂散光,进一步提高了成像的清晰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偏振光为P偏振光和S偏振光中的一种,第二偏振光为P偏振光和S偏振光中另一种。
其中,若第一偏振光为P偏振光,则第二偏振光为S偏振光,该透反膜对P偏振光的反射率大于对S偏振光的反射率,换言之,此时本公开的透反膜为反P偏振光透反膜,将该透反膜20应用于抬头显示系统时,抬头显示器的图像生成单元出射P偏振光,有利于提高图像的显示亮度和显示效果。若第一偏振光为S偏振光,则第二偏振光为P偏振光,该透反膜20对S偏振光的反射率大于对P偏振光的反射率,换言之,此时本公开的透反膜为反S偏振光透反膜,将该透反膜20应用于抬头显示系统时,抬头显示器的图像生成单元出射S偏振光,能够进一步提高图像的显示亮度,从而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例如,在第一偏振光以大角度入射到透反膜20时,可以降低或消除重影的产生。例如,透反膜20设置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处,抬头显示器包括图像生成单元,图像生成单元发出的第一偏振光为P偏振光时,具有P偏振特性的图像光线在大入射角范围的某一特定角度入射挡风玻璃时,入射到透反膜上的一部分P偏振光会变成S偏振光,由于S偏振光的反射率较高,导致此部分S偏振光在挡风玻璃上的反射率变高而使抬头显示器经透反膜20反射所生成的虚拟图像产生比较明显的重影,从而影响虚拟图像的清晰度,影响用户读取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
进一步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基板10包括堆叠设置的多个子基板和中间层,中间层设置在多个子基板中的每两个相邻的子基板之间,其中,透反膜20位于多个子基板中的一个子基板与中间层之间,中间层为热塑性聚合物膜片。例如,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多个子基板为两个子基板,且子基板为透明基板,两个子基板包括第一玻璃板11和第二玻璃板13,其中第一玻璃板11相比于第二玻璃板13更靠近用户,第一玻璃板的厚度小于第二玻璃板的厚度,和/或,第一玻璃板11、第二玻璃板13和中间层12中的至少一个为楔形。
换言之,基板10为玻璃时,可以为夹层玻璃,透反膜20可以设置在玻璃的内外表面、玻璃板与夹层之间及夹层内。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反射件还包括第二增透膜31,第二增透膜31位于基板10远离第一增透膜30的一侧。例如,第二增透膜31与第一增透膜30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均能提高透光效果,也就是说在基板10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增透膜31和第二增透膜32,以增加反射件的透光率,在提高对外界环境观察效果的同时,提高成像的清晰度。
进一步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反射件还包括第一保护膜40、当透反膜20与第一增透膜30在基板10两侧相对设置时,第一保护膜40位于第一增透膜30远离基板10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一保护膜40位于第一增透膜30的外侧,第一增透膜30夹设在基板10与第一保护膜40之间,第一保护膜具有疏油、疏水、抗划痕的效果,利用第一保护膜40可以对第一增透膜30进行保护。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反射件设有第二增透膜31,在第二增透膜31的外侧可以设置第二保护膜41,也就是说第二增透膜31夹设在基板10与第二保护膜41之间,第二保护膜41与第一保护膜40的结构相同或相似,第二保护膜41具有疏油、疏水、抗划痕的效果,利用第三保护膜41可以对第二增透膜31进行保护。
更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透反膜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膜层部1和第二膜层部2,第一膜层部1至少位于第二膜层部2的一侧,第一膜层部1包括第一介质层101或第二介质层102或交替设置的第一介质层101和第二介质层102,第二膜层部2包括金属层201和设于金属层201两侧的第一介质层101和/或第二介质层102,第一介质层101的折射率与第二介质层102的折射率不相等。
例如,第一介质层101的折射率大于第二介质层102的折射率。
在第一偏振光以大角度入射到透反膜20时,可以降低或消除重影的产生,上述提到的“大入射角范围”可以为20度-70度,某一特定角度可以为20度或70度。
其中,金属层201、第一子介质层101和第二子介质层102的厚度均为纳米级,透反膜20具有较高的透光性。如此设置,将透反膜20应用于抬头显示系统以及交通工具时,不会妨碍用户看清楚外界环境中的目标物。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高低折射率介质层的交替结构,也就是通过高低折射率层的数量与每层厚度变化的参数组合进行调节,以获得较高的P光反射率,同时获得较低的S光反射率。由此,能够大大提高设置有p光透反膜的车玻璃对入射p光的反射率,且降低对入射s光的反射率。由此,在大角度的入射角范围时可以降低或消除重影的产生。进而提高车玻璃上成像的清晰度,提升了用户体验。进一步的,透反膜可以设置在车辆前排的两侧车窗、车辆后排的两侧车窗、车辆的天幕玻璃等处的挡风玻璃,增加抬头显示系统的多功能性和娱乐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介质层101的折射率大于第二介质层102的折射率。第一介质层101的折射率和第二介质层102的折射率与第一介质层101和第二介质层102的材料有关。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介质层101的材料为ta2o5(五氧化二钽),ta2o5的折射率为2.05至2.25,折射率优选2.1,当然,第一介质层101的材料也可以选择tio2(氧化锑)、ti3o5(五氧化二锑)、nb2o5(五氧化二铌)或h4(钛酸镧),其中tio2(氧化锑)的折射率:2.35±0.5,ti3o5(五氧化二锑)的折射率:2.35±0.5,nb2o5(五氧化二铌)的折射率:2.35±0.5、h4(钛酸镧)的折射率:2.05±0.5。第二介质层102的材料可以选择SiO2(二氧化硅),二氧化硅的折射率为1.45至1.49,优选1.47,作为第二介质层102的替代材料,也可以选择(硅铝混合物),AL2O3的折射率1.64±0.3,SiAl混合物1.5±0.2。
例如,不同层的第一介质层101的材质可以相同或不同,不同层的第二介质层102的材质也可以相同或不同,通过对不同折射率的介质层的数量和厚度进行设计,得到具有特定偏振特性的透反膜。
进一步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层201的两侧均为第一介质层101或第二介质层102,也就是说,金属层201的两侧的介质层相同,可以同时是第一介质层101或者同时是第二介质层102。金属层201可以为一层或者多层,每层金属层201的至少一侧设置第一介质层101或第二介质层102,金属层201的材料优选银,每层金属层201的厚度为1nm-50nm,优选15nm-30nm,以金属层201的两侧设置第一介质层101为例,两侧的第一介质层101的厚度在10nm-100nm之间。
例如,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膜层部1中的第一介质层101和第二介质层102的层数相等,且第一膜层部1的总层数小于等于20。因此,第一膜层部1中第一介质层101的层数小于等于10,第一膜层部1中的第二介质层102的层数小于等于10。如此设置,透反膜1具有较少的膜层结构,仍能够实现对P偏振光和S偏振光的反射率进行调节,以获得较高的P偏振光的反射率、较低的S偏振光反射率,不仅简化了膜层结构和减小了膜层厚度,还有利于降低成本。
优选,第一介质层101的层数小于等于5,第二介质层102的层数小于等于5。
进一步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膜层部1中第一介质层101的厚度在10nm至100nm之间,第一膜层部1中第二介质层102的厚度在15nm至150nm之间。不同层的第一介质的厚度可以不同,不同层的第二介质的厚度也可以不同。
例如,第一膜层部1中第一介质层101的最小厚度小于第一膜层部1中第二介质层102的最小厚度,第一膜层部1中第一介质层101的最大厚度小于第一膜层部1中第二介质层102的最大厚度。
进一步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膜层部2中的第一介质层101和第二介质层102的厚度沿远离第一膜层部1的方向逐渐减小,以金属层201的两侧均设置第一介质层101为例,靠近第一膜层部1的第一介质层101的厚度大于远离第一膜层部1的第一介质层101的厚度,优选两个第一介质层101的厚度只差小于50nm。
进一步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膜层部2还包括支撑层202,支撑层202设置在金属层201上,且位于金属层201的至少一侧。具体的,支撑层202的材料可以采用AL2O3,设置支撑层202便于提高金属层201的附着力,便于提高透反膜的内部结构力和结构强度。支撑层202的厚度在10nm至100nm之间,优选20nm至50nm。
进一步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透反膜的总层数小于等于30,且透反膜的总厚度在100nm至800nm之间,优选300nm至500nm。
其中,第一透反膜的总层数为透反膜中所有膜层的层数之和,即透反膜的总层数等于第一介质层的层数、第二介质层的层数、金属层的层数以及支撑层的层数之和。
进一步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偏振光为P偏振光,第二偏振光为S偏振光,透反膜20在第一入射角范围时,在390nm至780nm的波长范围的至少一半波段范围内,透反膜20对第一偏振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20%,对第二偏振光的反射率小于20%。本方案的透反膜20,在第一入射角的范围20度-70度内时,都可以保证p偏振光反射率在20%以上。例如,本方案的反P光透反膜在P偏振光入射角度为60度时,在可见光范围内的至少一半波段范围内,P偏振光反射率大于30%,S偏振光反射小于20%。
例如,本方案的透反膜在P偏振光入射角度为50度时,在可见光范围内的至少一半波段范围内,P偏振光反射率大于25%,S光反射小于20%。例如,透反膜在P偏振光入射角度为60度时,在400-700nm波长范围内,P偏振光反射率大于30%,在450-600nm波长范围内,S偏振光反射小于25%。
这里可以理解的是,在使用时抬头显示装置的入射角是固定的某一预设角度,例如入射角为50度或60度;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例如不同的车辆中),入射角可调节,例如在第一车辆中入射角为50度,在第二车辆中入射角为60度。在第一入射角范围内,选定任一数值的入射角时都可以满足本公开透反膜对偏振光反射率的要求。
例如,透反膜在第二入射角范围内时,在390nm至780nm范围内对第一偏振光反射率波动范围小于30%。
其中,第二入射角度范围小于或等于第一入射角度范围,其在第一入射角度范围内,即第二入射角度范围包含于第一入射角度范围内。例如,若第一入射角度范围为:20°~70°,则第二入射角度范围可以是20°~70°,也可以是20°~50°,或者是50°~70°。反射率波动范围是指入射角度在第二入射角度范围内,在可见光范围内,透反膜20对P偏振光的反射率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
示例性地,当入射角度为60°时,在可见光范围(390nm~780nm波长范围)内,透反膜20对P偏振光的反射率的波动范围小于10%,在400nm~600nm波长范围内,透反膜20对P偏振光的反射率的波动范围小于5%。
例如,透反膜20在第三入射角范围内时,在420-490nm波长范围内对第一偏振光的平均反射率为第一反射率,在500-560nm波长范围内的对所述第一偏振光的平均反射率为第二反射率,在580-630nm波长范围内对所述第一偏振光的平均反射率为第三反射率,其中所述第一反射率、所述第二反射率和所述第三反射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10%。
其中,第三入射角度范围小于或等于第一入射角度范围,其在第一入射角度范围内,即第三入射角度范围包含于第一入射角度范围内。例如,若第一入射角度范围为:20°~70°,则第三入射角度范围可以是20°~70°,也可以是50°~65°,或者是50°~70°。
其中,420nm~490nm对应的是蓝光的波长范围,500nm~560nm对应的是绿光的波长范围,580nm~630nm对应的是红光的波长范围。如此设置,在不同波长范围内,透反膜20对P偏振光的反射率的差值较小,即对不同颜色光线的反射率的差值较小,图像光线经第一透反膜反射后,图像光线的颜色不会发生较大变化,能够防止图像光线发生色偏。
示例性地,当图像光线的入射角度为50°时,设置蓝光波长范围(420nm~490nm)的反射率为29%±2%,绿光波长范围(500nm~560nm)的反射率为29%±2%,红光波长范围(580nm~630nm)的反射率为29%±2%。当图像光线的入射角55°时,设置蓝光波长范围(420nm~490nm)的反射率为30%±2%,绿光波长范围(500nm~560nm)的反射率为30%±2%,红光波长范围(580nm~630nm)的反射率为30%±2%。当图像光线的入射角60°时,设置蓝光波长范围(420nm~490nm)的反射率为34%±2%,绿光波长范围(500nm~560nm)的反射率为34%±2%,红光波长范围(580nm~630nm)的反射率为34%±2%。在图像光线的入射角65度时,设置蓝光波长范围(420nm~490nm)的反射率为41%±2%,绿光波长范围(500nm~560nm)的反射率为41%±2%,红光波长范围(580nm~630nm)的反射率为41%±2%。
例如,本方案的透反膜20,入射角度为60度时,在可见光范围内p偏振光反射率的波动范围小于10%,在400-600nm范围内,p偏振光反射率的波动范围小于5%。
也就是说,针对色偏问题,在图像光线的入射角60°时,设置蓝色区域420-490nm的反射率为34%±2%,绿色区域500-560nm的反射率为34%±2%,红色区域580-630nm反射率为34%±2%。
针对色偏问题,在图像光线的入射角50度时,设置蓝色区域、绿色区域和红色区域的反射率分别为29%±2%;在图像光线的入射角55度时,设置蓝色区域、绿色区域和红色区域的反射率分别为30%±2%;在图像光线的入射角65度时,设置蓝色区域、绿色区域和红色区域的反射率分别为41%±2%。
进一步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增透膜30包括交替设置的至少一层第一单元层和至少一层第二单元层,第一单元层的折射率的范围为2≤n3≤2.5,第二单元层的折射率的范围为1.2≤n4≤1.7;和/或,第一单元层的层数小于或等于10,第二单元层的层数小于或等于10;和/或,第一单元层的厚度范围为10nm至150nm,第二单元层的厚度范围为10nm至150nm;和/或,第一单元层的材料包括无机金属化合物,第二单元层的材料包括无机氧化物。
例如,第三层和第四层均为抗反射涂层。因此,第一增透膜30和第二增透膜31分别包括多层抗反射涂层。该多层抗反射涂层可以包括交替堆叠设置的第一抗反射涂层(即第一单元层)和第二抗反射涂层(即第二单元层),其中,第一抗反射涂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二抗反射涂层的折射率。抗反射涂层可以抑制玻璃表面上的反射。
需要说明的是,在增透膜(例如,第一增透膜30或第二增透膜31)包括多个第一单元层的情况下,多个第一单元层的折射率可以全部相同,或者部分相同,或者完全不同。例如,增透膜包括两个第一单元层,该两个第一单元层的折射率可以相同或不同。类似地,在增透膜包括多个第二单元层的情况下,多个第二单元层的折射率可以全部相同,或者部分相同,或者完全不同。例如,增透膜包括两个第二单元层,该两个第二单元层的折射率可以相同或不同。
对于某个第一单元层来说,整个第一单元层的折射率可以为同一折射率,或者,该第一单元层可以包括多个部分,该多个部分的折射率不同;对于某个第二单元层来说,整个第二单元层的折射率可以为同一折射率,或者,该第二单元层可以包括多个部分,该多个部分的折射率不同。
例如,第一增透膜30由多层不同折射率材料叠加组合的多层膜系,其中,第一单元层的折射率的范围为2≤n3≤2.5,第二单元层的折射率的范围为1.2≤n4≤1.7,第一增透膜30中最外侧的膜层的折射率为1.37-1.57,优选为1.47。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增透膜30为抗反射涂层,其抑制玻璃表面上的反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抗反射涂层由两个折射率大于1.8的高折射层和两个折射率小于1.8的低折射层组成。
进一步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保护膜40为抗指纹膜或硬化膜;和/或,第一保护膜40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0nm;第一保护膜40的折射率的范围为1.3至1.5,第一增透膜30的折射率与第一保护膜40的折射率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8且小于或等于1.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保护膜40的折射率的范围和第二保护膜41的折射率的范围均为1.3至1.5。也就是说,第一保护膜40的折射率的范围和第二保护膜41的折射率的范围均为:大于或等于1.3且小于或等于1.5。优选地,第一保护膜40的折射率和第二保护膜40的折射率均为1.4左右。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增透膜30的折射率与第一保护膜40的折射率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8且小于或等于1.2。这样,增透膜与保护膜的折射率接近,可以降低这二者之间表面的反射。
具体的,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一保护膜40为低表面能膜层,低表面能膜层的材料选自R1-Si(OR2)3或Si(R3)mX4-m中的至少一种,其中R1为至少一个H原子被F或Cl取代的有机基团,R2、R3为有机基团,X为F或Cl,1≤m≤3;所述低表面能膜层的表面能≤0.3Jm(-2),其折射率≤1.6,其与去离子水的接触角>90度,其几何厚度为1~5nm。
进一步地,R1-Si(OR2)3选自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三氟辛烷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三氟烷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二氟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或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Si(R3)mX4-m选自甲基三氯硅烷、甲基十二烷基二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甲基苯基二氯硅烷、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或3-三氟丙基三氯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基板20包括第一玻璃板11、第二玻璃板13和中间层12,第二玻璃板13朝向车辆的内部设置,第一玻璃板11朝向车辆的外部设置,中间层12夹设在第一玻璃板11和第二玻璃板13之间。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反P光透反膜、增透膜和保护膜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反膜20与第一保护膜的设置关系如下所示。为了实现消除车玻璃重影的问题,在车玻璃靠近人眼的一侧(也就是第二玻璃板的外表面)设置反P光透反膜20,同时将抬头显示系统中的抬头显示器的像源设置为出射P偏振光,在反P光透反膜20靠近人眼的一侧有第一保护膜40,具有疏油、疏水、耐刮的特性,第一保护膜40能够保证车玻璃的内表面一侧上难以沾上指纹或其他污物,保持第二玻璃板13的外表面的清洁;或者,反P光透反膜20也可以设置在第一玻璃板11的外表面,第一保护膜40设置在反P光透反膜20的外表面(靠近空气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P光透反膜20与增透膜、保护膜的设置关系如下所示。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透反膜20设置在第二玻璃板13的内表面上,第一玻璃板11的外表面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第一增透膜30和第一保护膜40。如图1所示,抬头显示器的像源发出P偏振光,基板10的最内侧表面(第二玻璃板13的内表面)设置有P偏振透反膜20;基板10的最外侧表面设置(第一玻璃板11的外表面)有第一增透膜30,第一增透膜30的外侧设置有第一保护膜40。
进一步的,P偏振透反膜20可以贴设或镀膜在基板10上;第一增透膜30镀设或贴设在基板10的最外侧表面;第一保护膜40镀设或贴设在第一增透膜30的表面,第一保护膜41耐刮且疏水、厚度较小,第一保护膜40厚度小于或等于10nm,例如可以为2-3nm,或5nm以下,基本不会对第一增透膜30的功能造成影响。
更进一步的,透反膜20远离基板10的一侧设置第二增透膜31和/或第二保护膜41,且第二增透膜31设置在透反膜20和第二保护膜41之间,也就是说在基板10的最内侧表面上沿自外向内的方向一次设置透反膜20、第二增透膜31和第二保护膜41。
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透反膜20设置在第一玻璃板11与中间层12之间,或设置在第二玻璃板13与中间层12之间,或者设置在多层的中间层12之间,第一玻璃板11的外表面和第二玻璃板13的内表面设置第一增透膜30和/或第一保护膜。具体的,如图3和4所示,抬头显示器的像源发出P偏振光,基板为复合玻璃板,包括外侧的第一玻璃板11、内侧的第二玻璃板13和夹层12,P偏振透反膜20设置在第一玻璃板11的内表面或第二玻璃板13的外表面;反射件的最外侧表面(第一玻璃板1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增透膜30,第一增透膜30的外侧设置有第一保护膜41。反射件的最内侧表面(第一玻璃板11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增透膜31。
进一步地,P偏振透反膜20可以贴设或镀膜在玻璃板与中间层12之间;第一增透膜30镀设或贴设在反射件的最外侧表面;第一保护膜40镀设或贴设在第一增透膜30的表面,第一保护膜40耐刮且疏水,厚度较小,2-3nm,或5nm以下,基本不会对第一增透膜30的功能造成影响。第一增透膜30也采用镀设或贴设的方式设置在反射件的最内侧表面。
更进一步的,如图5或6所示,反射件的最内侧表面(第二玻璃的内表面)也设置有第二增透膜31,第二增透膜3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保护膜41。
在本公开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透反膜20、第一增透膜30和第一保护膜40沿自内向外的方向依次设置在第一玻璃板11的外表面上。如图7所示,P偏振透反膜20设置在反射件的最外侧(第一玻璃板11的外表面);P偏振透反膜20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增透膜30,第一增透膜30的外侧设置有第一保护膜40。反射件的最内侧表面(第二玻璃板13的内表面)也设置有第二增透膜31。
进一步的,第二玻璃板13的内表面也设置第二增透膜31和/或第二保护膜41。
如图7和图8所示,反射件的最内侧表面(第二玻璃板13的内表面)也设置有第二增透膜31,第二增透膜31的外侧设置第二保护膜41。
进一步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膜层部件2还包括支撑层202,支撑层202设置在金属层201上,且位于金属层201的至少一侧。具体的,支撑层202的材料可以采用AL2O3,设置支撑层202便于提高金属层201的附着力,便于提高透反膜20的内部结构力和结构强度。支撑层202的厚度在10nm至100nm之间,优选20nm至50nm。
进一步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透反膜20的总层数小于等于30,且透反膜20的总厚度在100nm至800nm之间,优选300nm至500nm。
其中,透反膜的总层数为透反膜中所有膜层的层数之和,即透反膜的总层数等于第一介质层的层数、第二介质层的层数、金属层的层数以及支撑层的层数之和。
进一步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抬头显示系统,包括抬头下显示器和第一外部反射件,所述第一外部反射件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反射件。
结合图10所示,抬头显示器的像源射出的图像光线射至车玻璃上,车玻璃将图像光线反射至指定区域形成眼盒区域,用于在眼盒区域沿图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方向观看到成像画面。通过在车玻璃加上透反膜20、第一增透膜30和第二保护膜40可以使抬头显示器的成像更加清晰,避免重影。
更进一步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包括上述反射件,或,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抬头显示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透反膜的偏振特性与像源发出的图像光线的偏振特性对应。抬头显示器的像源发出S偏振光,透反膜反射S偏振光;或者,像源发出P偏振光,透反膜反射P偏振光;或着,像源发出S偏振光+P偏振光,透反膜反射S偏振光和/或P偏振光。P光和S光是两种不同的偏振光,S光是指振动方向与入射平面垂直的偏振光,也被称为横向偏振光,P光是指振动方向与入射平面平行的偏振光,也被称为纵向偏振光。
如果像源为液晶屏,像源发出P偏振光,透反膜为反p光透反膜,既可以反射P光也可以反射S光,限定透反膜对P光的反射率较高且对S光的反射率较低,例如透反膜对P光的反射率大于透反膜对S光的反射率。这样在像源图像光线为P光时,可以提高图像的显示效果和显示亮度,同时利于消除重影。并且,在大角度的入射角时,可以降低或消除重影的产生。
抬头显示器的像源发出的成像光线可以入射至反射件(例如前挡风玻璃)上,从而利用反射件成像。
抬头显示器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反射元件,该反射元件可以为曲面镜或平面镜,且至少一个反射元件为曲面镜;即,该抬头显示器包含一个或多个曲面镜,或者包含一个曲面镜和一个平面镜,或者包含一个曲面镜和多个平面镜等。其中,该曲面镜具体可以是自由曲面镜、球面镜、双曲面镜、抛物面镜等。
具体的,像源可以发出具有特定偏振特性的光线,例如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像源可以发出特定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线,DLP(Digital LightProcessing,数字光处理)像源、diffuser和背光模组组成的像源等均可以发出特定的偏振光。
例如,像源发出的成像光线可以是RGB三色的线偏振光线,即此时的图像光线包括三个谱带,且每个谱带的光线是P偏振的线偏振光线。RGB色彩模式是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是通过对红(R)、绿(G)、蓝(B)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的颜色的,RGB即是代表红、绿、蓝三个通道的颜色,这个标准几乎包括了人类视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颜色,是运用最广的颜色系统之一。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如果光学膜由至少两种具有不同折射率的膜层堆叠而成。此处的“不同折射率”指的是膜层在xyz三个方向上至少有一个方向上的折射率不同;预先选取所需的不同折射率的膜层,并按照预先设置好的顺序对膜层进行堆叠,可以形成具备选择反射和选择透射特性的光学膜,该光学膜可以选择性透过第一特性的光线、并选择性反射或吸收具有第二特性的光线。
例如,抬头显示器的像源包括背光单元和图像生成单元,背光单元包括多个背光灯,图像生成单元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区域,多个显示区域与多个背光灯一一对应,控制模块根据显示面板待显示的图像,确定每个显示区域对应的亮度信息;根据每个显示区域对应的亮度信息,确定每个背光灯对应的目标亮度;基于每个背光灯对应的目标亮度,对每个背光灯进行控制。本公开提供的抬头显示器在进行显示时,根据待显示的图像确定出像源中每个背光灯对应的目标亮度,并根据目标亮度对背光灯进行控制,通过对每个背光灯单独进行控制,避免点亮所有背光灯所带来的光线浪费,降低了功耗、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和图像对比度。
例如,根据待显示图像中显示内容在各个显示区域中的分布情况,可以将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分为暗区和亮度,暗区为显示亮度较低(或无显示内容)的显示区域,亮区则为显示亮度较高(或存在显示内容)的显示区域,亮区和暗区所对应的亮度信息不同,根据亮度信息所确定的背光灯的目标亮度也不同,从而实现分别控制图像的暗区和亮区的背光。由于暗区和亮度的背光亮度不同,从而能够实现提升图像对比度的效果,进而抬头显示器所形成的虚像的对比度也得到提高,同时,降低暗区所对应的背光灯的亮度或关闭暗区的背光灯还能够降低背光功耗,从而降低显示面板整体的功耗。
例如,根据显示面板待显示的图像,确定每个显示区域对应的像素组,像素组中包括多个像素。具体地,待显示的图像是由多个像素构成的,每个像素显示一种颜色,可以根据待显示图像中显示内容在各个显示区域中的分布情况,确定出每个显示区域对应的待显示图像中的像素组,即每个显示区对应的待显示图像中的多个像素。其中,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均对应一组三原色滤光片,待显示图像中的一个像素对应显示面板上的一个像素单元。
例如,如图11所示,抬头显示器利用挡风玻璃(基板10)上设置的透反膜20反射像源3的出射光线,使观察者在眼盒区域能够同时观察到挡风玻璃外侧形成的虚像4以及挡风玻璃外侧的物体。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抬头显示系统在进行显示时,能够针对待显示的图像,对每个背光灯进行单独控制,从而实现避免开启全部的背光灯,而是仅开启部分背光灯,并且每个背光灯的发光亮度也可独立控制。通过控制待显示图像对应的不同区域的背光,实现关闭部分背光灯,点亮其他背光灯,因此可以提升图像对比度,也就提高了抬头显示器成像的虚像的对比度,同时也能够通过关闭部分背光灯或降低部分背光灯的亮度降低抬头显示器的功耗。
其中,交通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车辆,还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所有交通工具,例如船舶、飞机或航天器等,在此不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反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0)、透反膜(20)和第一增透膜(30),所述透反膜(20)对第一偏振光的反射率大于对第二偏振光的反射率,所述第一增透膜(30)位于所述基板(10)的一侧,所述透反膜(20)位于所述基板(10)的内部,或者所述透反膜(20)位于所述基板(10)的另一侧,或者所述透反膜(20)位于所述第一增透膜(30)与所述基板(10)之间;
所述透反膜(2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膜层部(1)和第二膜层部(2),所述第一膜层部(1)包括第一介质层(101)或第二介质层(102)或交替设置的第一介质层(101)和第二介质层(102),所述第二膜层部(2)包括金属层(201)和设于所述金属层(201)两侧的所述第一介质层(101)和/或第二介质层(102),所述第一介质层(101)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二介质层(102)的折射率不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0)包括:
堆叠设置的多个子基板;和
中间层,设置在所述多个子基板中的每两个相邻的子基板之间,其中,所述透反膜(20)位于所述多个子基板中的一个子基板与所述中间层之间,所述中间层为热塑性聚合物膜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增透膜(31),位于所述基板(10)的远离所述第一增透膜(30)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保护膜(40),当所述透反膜(20)与所述第一增透膜(30)在所述基板(10)两侧相对设置时,所述第一保护膜(40)位于所述第一增透膜(30)远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保护膜(41),所述第二保护膜(41)位于所述第二增透膜(31)远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部(1)至少位于第二膜层部(2)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振光为P偏振光,所述第二偏振光为S偏振光,所述透反膜在第一入射角范围内时,在390-780nm波长范围的至少一半波段范围内,所述透反膜对所述第一偏振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20%,对所述第二偏振光的反射率小于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反膜在第二入射角范围内时,在390-780nm波长范围内对所述第一偏振光的反射率波动范围小于3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反膜在第三入射角范围内时,在420-490nm波长范围内对所述第一偏振光的平均反射率为第一反射率,在500-560nm波长范围内的对所述第一偏振光的平均反射率为第二反射率,在580-630nm波长范围内对所述第一偏振光的平均反射率为第三反射率,其中所述第一反射率、所述第二反射率和所述第三反射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1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层(101)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2.0,所述第二介质层(102)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1.7;和/或,
所述第一膜层部(1)中所述第一介质层(101)的层数小于或等于10,所述第二介质层(102)的层数小于或等于10;和/或,
所述第一膜层部(1)中的所述第一介质层(101)的厚度在10nm至100nm之间,所述第一膜层部(1)中的所述第二介质层(102)的厚度在15nm至150nm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包括银反射层、金反射层、铜反射层和铝反射层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金属层的单层厚度为1nm~50n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增透膜(30)包括交替设置的至少一层第一单元层和至少一层第二单元层,所述第一单元层的折射率的范围为2≤n3≤2.5,所述第二单元层的折射率的范围为1.2≤n4≤1.7;和/或,
所述第一单元层的层数小于或等于10,所述第二单元层的层数小于或等于10;和/或,
所述第一单元层的厚度范围为10nm至150nm,所述第二单元层的厚度范围为10nm至150nm;和/或,
所述第一单元层的材料包括无机金属化合物,所述第二单元层的材料包括无机氧化物。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膜(40)为抗指纹膜或硬化膜;和/或,
所述第一保护膜(40)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0nm;和/或,
所述第一保护膜(40)的折射率的范围为1.3至1.5;和/或,
所述第一增透膜(30)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一保护膜(40)的折射率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8且小于或等于1.2。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0)包括第一玻璃板(11)、第二玻璃板(13)和中间层(12),所述透反膜(20)设置在第二玻璃板(13)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玻璃板(13)朝向车辆的内部设置,所述第一玻璃板(11)的外表面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增透膜(30)和所述第一保护膜(40);和/或,
所述透反膜(20)远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增透膜(31)和所述第二保护膜(41),且所述第二增透膜(31)设置在所述透反膜(20)与所述第二保护膜(41)之间;和/或,
所述透反膜(20)设于所述第一玻璃板(11)与所述中间层(12)之间或所述第二玻璃板(13)与所述中间层(12)之间,所述第一玻璃板(11)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增透膜(30)和/或所述第一保护膜(40);和/或,所述第二玻璃板(13)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增透膜(31)和/或所述第一保护膜(40);和/或,
所述透反膜(20)、所述第一增透膜(30)和所述第一保护膜(40)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板(11)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增透膜(31)和/所述第二保护膜(41)设于所述第二玻璃板(13)的内表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膜层部(2)还包括支撑层(202),所述支撑层(202)设置在所述金属层(201)上,且位于所述金属层(201)的至少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反膜(20)的总层数小于等于30,和/或,所述透反膜(20)的总厚度在100nm至800nm之间。
17.一种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抬头显示器和第一外部反射件,所述第一外部反射件为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反射件。
18.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反射件;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
CN202322368418.5U 2023-08-31 反射件、抬头显示系统和交通工具 Active CN221351860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351860U true CN221351860U (zh) 2024-07-16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02140B2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US6952312B2 (en) Head-up display with polarized light source and wide-angle p-polarization reflective polarizer
WO2022205916A1 (zh) 一种抬头显示系统
CN106990530B (zh) 平视显示器装置的冷光镜以及平视显示器装置
WO2022218367A1 (zh) 一种抬头显示系统
CN104267498A (zh) 一种抬头显示系统
CN113238377B (zh) 一种抬头显示系统
US20240210688A1 (en) Head-up display glass and head-up display system thereof
CN115519853B (zh) 车窗玻璃及其制备方法、车辆
CN218455808U (zh) S偏振光透反膜、挡风窗、显示装置和交通设备
CN221351860U (zh) 反射件、抬头显示系统和交通工具
CN115519981B (zh) 车窗玻璃及其制备方法、车辆
JP7176177B2 (ja) 映像表示装置、車両
CN220773286U (zh) 反射件、抬头显示系统和交通工具
CN112339357B (zh) 复合膜层及包含其的窗口、显示系统和汽车
US20180088326A1 (en) Windshield head up display system
JP7110575B2 (ja) 映像表示装置、車両
CN114815250A (zh) 抬头显示玻璃和抬头显示系统
CN220509161U (zh) 透反膜、抬头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
CN220961998U (zh) 抬头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
CN219302709U (zh) 显示装置、抬头显示器和交通设备
CN218805124U (zh) 挡风窗、显示装置和交通设备
CN220509164U (zh) 一种介质膜、挡风窗、显示装置及交通设备
WO2023155316A1 (zh) 抬头显示玻璃及抬头显示系统
CN117805956A (zh) S偏振光透反膜、挡风窗、显示装置和交通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