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349735U - 一种工业节能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业节能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349735U
CN221349735U CN202322827493.3U CN202322827493U CN221349735U CN 221349735 U CN221349735 U CN 221349735U CN 202322827493 U CN202322827493 U CN 202322827493U CN 221349735 U CN221349735 U CN 221349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heating
heating box
heat conduction
work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274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28274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3497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349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3497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节能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以及位于加热箱上的工作箱;加热箱底部四角设有减震底座,加热箱内底部中间位置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垂直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上端垂直设有连接梁,连接梁位于连接轴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搅拌叶,加热箱位于驱动电机的两侧设有加热器;工作箱内设有导热层,导热层与工作箱内壁之间设有一定距离,导热层的侧壁设有若干导流孔,导热层底壁设有延伸至加热箱内的通孔,位于加热箱处的通孔内设有风机一,位于导热层处的通孔上设有放置架;加热箱位于工作箱的一侧设有与加热箱相连通的冷凝器,冷凝器上部设有与工作箱上部相连通的输送管,输送管远离冷凝器的一端内设有风机二;还包括控制器。

Description

一种工业节能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工业节能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在工业领域的发展中,热能的需求占能源需求的很大部分,加热型能耗已逐渐成为许多工厂的首要能源支出,这就对加热型装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工业领域通用的加热装置普遍存在能耗高的缺点。
环保节能,是现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倡导节能环保,节约现有能源消耗量,提倡环保新能源开发,造福社会,当今社会,由于能源紧张,节能工作进一步开展,各种新型、节能先进炉型日趋完善,且采用新型耐火纤维等优质保温材料后使得炉窑散热损失明显下降,采用先进的燃烧装置强化了燃烧,降低了不完全燃烧量,空燃比也趋于合理,然而,降低排烟热损失和回收烟气余热的技术仍进展不快;
目前工业用的加热装置大多通过对煤等燃料进行燃烧,使其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来对物品进行加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一般直接通过排气出口排出,排出的废气大多直接排到空气中不仅污染空气,对人体有害,且极不环保,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对物品提供加热时,需要不停的添加燃料进行燃烧,从而提供热量来对物品加热,生产的能耗非常大,成本较高,非常的浪费。
因此,提出一种工业节能加热装置,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工业节能加热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工业节能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以及位于加热箱上的工作箱;
所述加热箱底部四角设有减震底座,所述加热箱内底部中间位置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垂直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端垂直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位于连接轴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搅拌叶,所述加热箱位于驱动电机的两侧设有加热器;
所述工作箱内设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与工作箱内壁之间设有一定距离,所述导热层的侧壁设有若干导流孔,所述导热层底壁设有延伸至加热箱内的通孔,位于加热箱处的通孔内设有风机一,位于导热层处的通孔上设有放置架;
所述加热箱位于工作箱的一侧设有与加热箱相连通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上部设有与工作箱上部相连通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远离冷凝器的一端内设有风机二;
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工作箱的前侧,所述驱动电机、加热器、风机一、冷凝器以及风机二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改进,还包括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太阳能光伏板设置于工作箱上侧面且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加热箱以及工作箱内壁中设有岩棉保温层。
作为改进,所述工作箱前侧设有保温门,所述控制器位于保温门的一侧。
作为改进,所述导热层底壁下侧位于通孔的边缘处设有导流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的搅拌叶部分与两侧设置的加热器实现对加热箱内液体的加热气化,形成水蒸气,并配合风机一实现对工作箱内物品的加热;
2、通过放置架的设置,避免对通孔的阻碍,保证水蒸气的进入,同时通过导热层与导流孔的配合设置,保证对物品全方位的加热;
3、通过冷凝器的设置,对加热完成后水蒸气的导出、冷凝液化,并再次回流至加热箱内,供下次使用;
4、该加热装置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能够实现对物品的加热,生产的能耗低,成本较低,而且不会对环境有所影响,同时改变传统燃料加热,不会产生多余的废气,避免空气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节能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节能加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节能加热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所示:1、加热箱,2、工作箱,3、减震底座,4、驱动电机,5、连接轴,6、连接梁,7、搅拌叶,8、加热器,9、导热层,10、导流孔,11、通孔,12、风机一,13、放置架,14、冷凝器,15、输送管,16、风机二,17、控制器,22、太阳能光伏板,23、岩棉保温层,24、保温门,25、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在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附图所示,一种工业节能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1以及位于加热箱1上的工作箱2;具体的,所述加热箱1与工作箱2的结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箱1与工作箱2均为长方体结构;
在实际使用中,所述加热箱1内装设有液体,所述液体的高度低于风机一12的设置位置;所述工作箱2内用于放置待加热物品。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箱1以及工作箱2内壁中设有岩棉保温层23,增加加热箱1与工作箱2的保温性能,减少热损失。
所述加热箱1底部四角设有减震底座3,通过减震底座3的设置,能够实现对该加热装置更好的支撑和防护,延长该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所述加热箱1内底部中间位置设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上垂直设有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延伸至加热箱1中部,所述连接轴5上端垂直设有连接梁6,所述连接梁6位于连接轴5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搅拌叶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7的数量为4个,所述搅拌叶4位于连接梁6的上侧且与连接梁6的延伸方向设有一定夹角,所述搅拌叶7与连接梁6的设置,通过驱动电机4的带动,实现搅拌叶7与连接梁6的转动,而由于搅拌叶7与连接梁6的同时转动,增加了搅拌次数,在加热箱1内液体进行加热过程中,显著提高液体的加热速度,从而使其快速产生水蒸气,提高加热效率。
所述加热箱1位于驱动电机4的两侧设有加热器8,所述加热器8实现对加热箱1内液体的加热,使其产生水蒸气进而实现对工作箱2内物品的加热,避免传统的燃料加热方式,减少废气的产生以及排烟热损失。
所述工作箱2内设有导热层9,所述导热层9与工作箱2内壁之间设有一定距离,所述导热层9的侧壁设有若干导流孔10,所述导热层9底壁设有延伸至加热箱1内的通孔11,位于加热箱1处的通孔11内设有风机一12;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层9底壁下侧位于通孔11的边缘处设有导流板25。
在实施使用中,所述风机一12将水蒸气通过位于导热层9处的通孔11输送至工作箱2内,实现对物品的加热,同时,由于所述导热层9与工作箱2内壁之间设有一定距离,并且所述导热层9底壁下侧位于通孔11的边缘处设有导流板25,所述水蒸气可沿导热层9与工作箱2之间的空间移动,并通过导流孔10进入至工作箱2内,实现对待加热物品全方位的加热。
位于导热层9处的通孔11上设有放置架13,可避免待加热物品对通孔11处的阻碍,保证水蒸气的进入,进而确保加热效果。
所述加热箱1位于工作箱2的一侧设有与加热箱1相连通的冷凝器14,所述冷凝器14上部设有与工作箱2上部相连通的输送管15,所述输送管15远离冷凝器14的一端内设有风机二16;
在实际使用中,待加完成后,通过风机二16将工作箱2内的水蒸汽抽入冷凝器14内,通过冷凝器14对水蒸汽进行快速冷凝,冷凝成液体后再次排入加热箱1内。
还包括控制器17,具体的,所述工作箱2前侧设有保温门24,所述控制器17位于保温门24的一侧。所述控制器17设置工作箱2的前侧,所述驱动电机4、加热器8、风机一12、冷凝器14以及风机二16均与控制器17电性连接,通过所述控制器17,实现对驱动电机4、加热器8、风机一12、冷凝器14以及风机二16的控制,保证该加热装置更好的运行。
还包括太阳能光伏板22,所述太阳能光伏板22设置于工作箱2上侧面且与控制器17电性连接,在加热装置运行时,可以利用太阳能光伏板22转换的电力供该加热装置使用,在实际使用中,该加热装置内还可设置电容器,可在该加热装置停止运行时,使太阳能光伏板22转换的电力储存在电容器中。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工业节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箱(1)以及位于加热箱(1)上的工作箱(2);
所述加热箱(1)底部四角设有减震底座(3),所述加热箱(1)内底部中间位置设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上垂直设有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上端垂直设有连接梁(6),所述连接梁(6)位于连接轴(5)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搅拌叶(7),所述加热箱(1)位于驱动电机(4)的两侧设有加热器(8);
所述工作箱(2)内设有导热层(9),所述导热层(9)与工作箱(2)内壁之间设有一定距离,所述导热层(9)的侧壁设有若干导流孔(10),所述导热层(9)底壁设有延伸至加热箱(1)内的通孔(11),位于加热箱(1)处的通孔(11)内设有风机一(12),位于导热层(9)处的通孔(11)上设有放置架(13);
所述加热箱(1)位于工作箱(2)的一侧设有与加热箱(1)相连通的冷凝器(14),所述冷凝器(14)上部设有与工作箱(2)上部相连通的输送管(15),所述输送管(15)远离冷凝器(14)的一端内设有风机二(16);
还包括控制器(17),所述控制器(17)设置工作箱(2)的前侧,所述驱动电机(4)、加热器(8)、风机一(12)、冷凝器(14)以及风机二(16)均与控制器(17)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节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光伏板(22),所述太阳能光伏板(22)设置于工作箱(2)上侧面且与控制器(17)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节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1)以及工作箱(2)内壁中设有岩棉保温层(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节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2)前侧设有保温门(24),所述控制器(17)位于保温门(24)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节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9)底壁下侧位于通孔(11)的边缘处设有导流板(25)。
CN202322827493.3U 2023-10-21 2023-10-21 一种工业节能加热装置 Active CN221349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27493.3U CN221349735U (zh) 2023-10-21 2023-10-21 一种工业节能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27493.3U CN221349735U (zh) 2023-10-21 2023-10-21 一种工业节能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349735U true CN221349735U (zh) 2024-07-16

Family

ID=91825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27493.3U Active CN221349735U (zh) 2023-10-21 2023-10-21 一种工业节能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3497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1349735U (zh) 一种工业节能加热装置
CN103017353B (zh) 一种玻璃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
CN210900152U (zh) 一种工业自动化控制散热装置
CN202065152U (zh) 空压机热回收恒温/烘干系统
CN209857381U (zh)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热水锅炉
CN111793553A (zh) 一种白酒加工用蒸馏装置及方法
CN215808598U (zh) 一种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203243232U (zh) 一种逆变器及其功率模块主电路结构
CN202993583U (zh) 一种玻璃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
CN206875547U (zh) 一种固体谷电能蓄能设备
CN210463587U (zh) 一种导热油加热器
CN205303624U (zh) 一种电动汽车蓄电池散热装置
CN209512596U (zh) 一种热电式气气板式换热器
CN109708304B (zh)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热水锅炉
CN207218634U (zh) 一种光伏电站的冷却散热装置
CN209101300U (zh) 一种环保低功耗热洁炉的plc控制装置
CN208317132U (zh) 一种pcb板烤箱节能装置
CN222012346U (zh) 一种太阳能环保型热风机
CN207617309U (zh) 硅片烘干炉的上加热装置
CN108724771B (zh) 一种逆流循环加热系统
CN111089498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无烟废弃物热回收装置
CN211552042U (zh) 一种环保节能工业用加热装置
CN221724902U (zh) 一种可以迅速升温的工业炉
CN215288958U (zh) 一种真空镀膜设备
CN221420966U (zh) 一种玻璃纤维用深池结构单元窑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