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345973U - 预制构件拼接节点 - Google Patents
预制构件拼接节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345973U CN221345973U CN202323293837.3U CN202323293837U CN221345973U CN 221345973 U CN221345973 U CN 221345973U CN 202323293837 U CN202323293837 U CN 202323293837U CN 221345973 U CN221345973 U CN 2213459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fabricated
- end node
- wall
- vertical
- cor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17 prefa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01294 Reinforc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78 precast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预制构件拼接节点。预制构件拼接节点包括:预制转角构件,具有第一连接侧和第二连接侧;预制梁,设置在第一连接侧,预制转角构件的顶面以上且对应于预制梁的区域形成梁端节点现浇区域;梁端节点钢筋骨架,设置在梁端节点现浇区域;预制墙,设置在第二连接侧,预制转角构件的顶面以上且对应于预制墙的区域形成墙端节点现浇区域;墙端节点钢筋骨架,设置在墙端节点现浇区域。将转角部位采用预制转角构件,预制转角构件的顶面设置梁端节点钢筋骨架和墙端节点钢筋骨架,梁端节点钢筋骨架和墙端节点钢筋骨架所在的现浇区域浇筑混凝土,只需在预制转角构件的顶部处搭设模板,施工速度更快,提高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预制构件拼接节点。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中,如遇到短小墙肢,在结构上无法实现预制构件拆分,使得现浇墙肢和现浇节点均无法计入竖向预制构件体积中,影响结构整体装配率的计算。
装配率中竖向构件比例计算规则为:预制剪力墙板之间不大于600mm的竖向现浇段是可计入主体结构竖向构件预制混凝土体积的。
对于转角部位小墙肢,无法实现预制时,那么该墙肢以及现浇节点均不能计入竖向预制体积,例如连接预制墙和预制梁的现浇节点以及连接预制墙和现浇墙之间的现浇节点是不能计算竖向预制混凝土体积的。
现有技术中,连接预制墙和预制梁的节点采用现浇混凝土形成,节点现浇时需要搭设模板,施工速度慢,影响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拼接节点,以解决连接预制墙和预制梁的节点采用现浇混凝土形成导致施工速度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拼接节点,包括:预制转角构件,具有第一连接侧和第二连接侧;预制梁,设置在第一连接侧,预制梁的上下受力钢筋位于预制转角构件的顶面上方,预制转角构件的顶面以上且对应于预制梁的端部的区域形成梁端节点现浇区域;梁端节点钢筋骨架,设置在梁端节点现浇区域;预制墙,设置在第二连接侧,预制转角构件的顶面以上且对应于预制墙的端部的区域形成墙端节点现浇区域;墙端节点钢筋骨架,设置在墙端节点现浇区域。
有益效果:将转角部位采用预制转角构件,预制转角构件的顶面处设置梁端节点钢筋骨架和墙端节点钢筋骨架,梁端节点钢筋骨架和墙端节点钢筋骨架所在的现浇区域浇筑混凝土,通过现浇混凝土将预制梁、预制转角部件以及预制墙连为一体,只需要在预制转角构件的顶部处搭设模板,施工速度更快,提高施工效率,并且转角部位实现预制时,可以将预制转角构件计入竖向预制体积,提高整体装配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预制转角构件还具有靠近第一连接侧的第一竖向孔,梁端节点钢筋骨架包括梁端节点钢筋笼和若干第一竖向连接钢筋,梁端节点钢筋笼设置在梁端节点现浇区域,若干第一竖向连接钢筋的下端插入第一竖向孔中且固定在梁端节点现浇区域处。
有益效果:第一竖向孔内和梁端节点现浇区域均需要在施工现场浇筑现浇混凝土,梁端节点钢筋笼的设置可以保证现浇区域处的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第一竖向连接钢筋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梁端节点钢筋骨架还包括若干第一拉筋,每个第一拉筋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竖向连接钢筋。
有益效果:第一拉筋为提高钢筋骨架的整体性而起拉结作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预制转角构件还具有靠近第二连接侧的第二竖向孔,第二竖向孔贯穿至第二连接侧的连接面,第二竖向孔内或预制墙的空腔内设有可移动的第一连接钢筋,第一连接钢筋具有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倾斜状态及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状态,第一连接钢筋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连接钢筋位于第二竖向孔和空腔中。
有益效果:第一连接钢筋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完成后装在第二竖向孔或空腔内,不干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吊装,并且第一连接钢筋不需在工地现场安装,减少了现场工作量。在运输、吊装的过程中,第一连接钢筋倾斜容纳在第二竖向孔或空腔内,不占体积,不会被碰撞;在施工时,仅需将第一连接钢筋调至水平状态,即可与其他连接构件进行连接,工艺更简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墙端节点钢筋骨架包括:墙端节点钢筋笼、第二连接钢筋及若干第二竖向连接钢筋,墙端节点钢筋笼设置在墙端节点现浇区域,第二连接钢筋的部分插入预制墙的空腔内与空腔内的钢筋连接,第二连接钢筋的其余部分位于墙端节点现浇区域内,若干第二竖向连接钢筋的下端插入第二竖向孔中且固定在墙端节点现浇区域处。
有益效果:第二竖向孔内和墙端节点现浇区域均需要在施工现场浇筑现浇混凝土,墙端节点钢筋笼设置可以进一步保证现浇区域处的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第二竖向连接钢筋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第二连接钢筋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强化混凝土结构的支撑和抗压能力,增强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墙端节点钢筋骨架还包括若干第二拉筋,每个第二拉筋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竖向连接钢筋。
有益效果:第二拉筋为提高钢筋骨架的整体性而起拉结作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竖向孔内或预制墙的空腔内设有与第一连接钢筋连接的竖向钢筋,竖向钢筋可上下移动设置,竖向钢筋上下移动带动第一连接钢筋在水平状态和倾斜状态之间切换。
有益效果:通过提压竖向钢筋就可以调整若干第一连接钢筋的状态,在施工现场调节时更简便省力。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预制转角构件还具有转角竖向孔,预制构件拼接节点还包括转角竖向连接钢筋,转角竖向连接钢筋的部分插入转角竖向孔中且其余部分位于预制转角构件的顶面以上。
有益效果:转角竖向连接钢筋的设置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预制转角构件和预制墙之间的接缝为后浇接缝,预制构件拼接节点还包括接缝钢筋笼,接缝钢筋笼设置在后浇接缝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预制转角构件和预制墙之间的接缝为密拼接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预制构件拼接节点的预制转角构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预制转角构件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预制转角构件的一侧安装预制梁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预制转角构件的另一侧安装预制墙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的预制转角构件的顶面上安装梁端节点钢筋笼的立体图;
图6为图5所示的预制转角构件的顶面上安装墙端节点钢筋笼的立体图;
图7为图6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的预制墙上插入第二连接钢筋的立体图;
图9为图8所示的预制转角构件的竖向孔中安装竖向连接钢筋的立体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竖向连接钢筋上绑扎拉筋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预制构件拼接节点的立体图;
图13为图12的预制构件拼接节点的预制墙和接缝钢筋笼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种预制构件拼接节点的预制转角构件和预制墙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预制转角构件;101、第一连接侧;102、第二连接侧;103、第一竖向孔;104、第二竖向孔;105、转角竖向孔;106、键槽;
2、预制梁;
3、梁端节点钢筋骨架;301、梁端节点钢筋笼;302、第一竖向连接钢筋;303、第一拉筋;
4、预制墙;
5、墙端节点钢筋骨架;501、墙端节点钢筋笼;502、第二连接钢筋;503、第二竖向连接钢筋;504、第二拉筋;
6、水平连接钢筋组;601、第一连接钢筋;602、竖向钢筋;
7、接缝钢筋笼;
8、转角竖向连接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1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拼接节点,包括:预制转角构件1、预制梁2、梁端节点钢筋骨架3、预制墙4及墙端节点钢筋骨架5,预制转角构件1具有第一连接侧101和第二连接侧102;预制梁2设置在第一连接侧101,预制梁2的上下受力钢筋位于预制转角构件1的顶面上方,预制转角构件1的顶面以上且对应于预制梁2的端部的区域形成梁端节点现浇区域;梁端节点钢筋骨架3设置在梁端节点现浇区域;预制墙4设置在第二连接侧102,预制转角构件1的顶面以上且对应于预制墙4的端部的区域形成墙端节点现浇区域;墙端节点钢筋骨架5设置在墙端节点现浇区域。
应用本实施例的预制构件拼接节点,将转角部位采用预制转角构件1,预制转角构件1的顶面处设置梁端节点钢筋骨架3和墙端节点钢筋骨架5,梁端节点钢筋骨架3和墙端节点钢筋骨架5所在的现浇区域浇筑混凝土,通过现浇混凝土将预制梁2、预制转角部件以及预制墙4连为一体,只需要在预制转角构件1的顶部处搭设模板,施工速度更快,提高施工效率,并且转角部位实现预制时,可以将预制转角构件1计入竖向预制体积,提高整体装配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及图9所示,预制转角构件1还具有靠近第一连接侧101的第一竖向孔103,梁端节点钢筋骨架3包括梁端节点钢筋笼301和若干第一竖向连接钢筋302,梁端节点钢筋笼301设置在梁端节点现浇区域,若干第一竖向连接钢筋302的下端插入第一竖向孔103中且固定在梁端节点现浇区域处。第一竖向孔103内和梁端节点现浇区域均需要在施工现场浇筑现浇混凝土,梁端节点钢筋笼301的设置可以保证现浇区域处的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第一竖向连接钢筋302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梁端节点钢筋笼301包括若干竖向环状钢筋和若干水平环状钢筋,若干竖向环状钢筋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若干水平环状钢筋沿竖向间隔设置,每个水平环状钢筋套设在若干竖向环状钢筋的外侧。环状钢筋为封闭式结构,环状钢筋与混凝土产生物理效应,极大提高了钢筋的耐腐蚀性能。预制梁2的上下受力钢筋插入梁端节点钢筋笼301的竖向环状钢筋中,梁端节点钢筋笼301可以与上下受力钢筋绑扎在一起,也可以不绑扎在一起。若干第一竖向连接钢筋302绑扎在梁端节点钢筋笼301上。
可以理解,梁端节点钢筋笼301的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通过若干横筋、若干纵筋及若干竖筋形成,横筋和纵筋垂直设置,竖筋垂直于横筋和纵筋,竖筋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沿预制梁2的高度方向设置,横筋沿预制梁2的延伸方向设置,纵筋沿预制梁2的宽度方向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1所示,梁端节点钢筋骨架3还包括若干第一拉筋303,每个第一拉筋303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竖向连接钢筋302。第一拉筋303为提高钢筋骨架的整体性而起拉结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及图9所示,预制转角构件1还具有靠近第二连接侧102的第二竖向孔104,第二竖向孔104贯穿至第二连接侧102的连接面,第二竖向孔104内或预制墙4的空腔内设有可移动的第一连接钢筋601,第一连接钢筋601具有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倾斜状态及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状态,第一连接钢筋601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连接钢筋601位于第二竖向孔104和空腔中。第一连接钢筋601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完成后装在第二竖向孔104或空腔内,不干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吊装,并且第一连接钢筋601不需在工地现场安装,减少了现场工作量。在运输、吊装的过程中,第一连接钢筋601倾斜容纳在第二竖向孔104或空腔内,不占体积,不会被碰撞;在施工时,仅需将第一连接钢筋601调至水平状态,即可与其他连接构件进行连接,工艺更简便。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钢筋601先处于水平状态,往上提拉第一连接钢筋601使得第一连接钢筋601从水平状态调整为倾斜状态,接着往下压第一连接钢筋601使得第一连接钢筋601从倾斜状态调整为水平状态,在预制转角构件1和预制墙4安装到位后,通过提压式操作使得第一连接钢筋601位于第二竖向孔104和空腔内,这一特性方便预制构件间设置第一连接钢筋601,尤其适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间密拼连接时设置第一连接钢筋601。第一连接钢筋601安装在接缝处一侧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内,然后伸入接缝另一侧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提压第一连接钢筋601实现了连接钢筋的安装,极为方便、快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及图9所示,墙端节点钢筋骨架5包括:墙端节点钢筋笼501、第二连接钢筋502及若干第二竖向连接钢筋503,墙端节点钢筋笼501设置在墙端节点现浇区域,第二连接钢筋502的部分插入预制墙4的空腔内与空腔内的钢筋连接,第二连接钢筋502的其余部分位于墙端节点现浇区域内,若干第二竖向连接钢筋503的下端插入第二竖向孔104中且固定在墙端节点现浇区域处。第二竖向孔104内和墙端节点现浇区域均需要在施工现场浇筑现浇混凝土,墙端节点钢筋笼501设置可以进一步保证现浇区域处的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第二竖向连接钢筋503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第二连接钢筋502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强化混凝土结构的支撑和抗压能力,增强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钢筋502绑扎在预制墙4的空腔内的钢筋上。墙端节点钢筋笼501与梁端节点钢筋笼30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详细赘述。第二竖向连接钢筋503绑扎在墙端节点钢筋笼501上,在预制转角构件1的顶面对应墙端节点钢筋笼501的位置处设置垫块,通过垫块来支撑墙端节点钢筋笼501。
在一个实施例中,墙端节点钢筋骨架5还包括若干第二拉筋504,每个第二拉筋504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竖向连接钢筋503。第二拉筋504为提高钢筋骨架的整体性而起拉结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竖向孔104内或预制墙4的空腔内设有与第一连接钢筋601连接的竖向钢筋602,竖向钢筋602可上下移动设置,竖向钢筋602上下移动带动第一连接钢筋601在水平状态和倾斜状态之间切换。例如第一连接钢筋601先处于水平状态,往上提拉第一连接钢筋601使得第一连接钢筋601从水平状态调整为倾斜状态,接着往下压第一连接钢筋601使得第一连接钢筋601从倾斜状态调整为水平状态,在预制转角构件1和预制墙4安装到位后,通过提压式操作使得第一连接钢筋601位于第二竖向孔104和空腔内。第一连接钢筋601的数量为若干且沿竖向间隔设置,一个竖向钢筋602与若干第一连接钢筋601均连接,通过提压竖向钢筋602就可以调整若干第一连接钢筋601的状态,在施工现场调节时更简便省力。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钢筋601搭在第二竖向孔104内或预制墙4的空腔内的钢筋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预制转角构件1还具有转角竖向孔105,预制构件拼接节点还包括转角竖向连接钢筋8,转角竖向连接钢筋8的部分插入转角竖向孔105中且其余部分位于预制转角构件1的顶面以上。转角竖向连接钢筋8的设置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转角竖向连接钢筋8可以与梁端节点钢筋笼301连接,也可以墙端节点钢筋笼501连接,墙端节点钢筋笼501也可以与梁端节点钢筋笼301、墙端节点钢筋笼501均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4所示,预制转角构件1和预制墙4之间的接缝为密拼接缝。预制转角构件1和预制墙4采用密拼接缝,密拼接缝的缝宽W优选为20mm,第二连接钢筋502规格和间距同预制墙4的水平钢筋,第二连接钢筋502伸入预制墙4和预制转角构件1均为0.6LaE,满足受力要求。其中,LaE是指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
值得说明的是,预制转角构件1和预制墙4采用密拼接缝相连时,第一连接钢筋601可以设置在预制转角构件1的第二竖向孔104内,也可以设置在预制墙4的空腔内。
需要说明的是,密拼接缝的缝宽也并不局限于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预制转角构件1和预制墙4之间的接缝为后浇接缝,预制构件拼接节点还包括接缝钢筋笼7,接缝钢筋笼7设置在后浇接缝处。预制转角构件1和预制墙4可采用后浇接缝的方式相连,后浇接缝的缝宽通常可以采用200mm,此时需要将接缝钢筋笼7整体提前绑扎,待墙体安装到位后,将接缝钢筋笼7放置在后浇接缝处,预制墙4内的若干第一连接钢筋601和竖向钢筋602形成的水平连接钢筋组6通过提压式操作使钢筋组进入预制转角构件1内。
值得说明的是,预制转角构件1和预制墙4采用后浇接缝相连时,第一连接钢筋601的长度较长,无法设置在预制转角构件1内,需要设置预制墙4内。
需要说明的是,预制墙4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及连接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的墙钢筋笼,预制梁2包括梁钢筋笼和梁主体,梁钢筋笼包括多根上下受力钢筋及若干箍筋,预制转角构件1包括转角钢筋笼和转角主体,第一墙板、第二墙板、梁主体、转角主体均为混凝土结构。转角主体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呈L形、T形、Z字形或一字型等。图1的预制转角构件的一侧安装预制梁、另一侧安装预制墙,图14的预制转角构件的两侧均安装预制墙。
下面以预制转角构件1和预制墙4采用密拼接缝相连对预制构件拼接节点的施工过程进行说明:
1)安装预制转角构件1,预制转角构件1的形式如图1和图2所示,预制转角构件1包括第一连接侧101的键槽106、转角竖向孔105、第一竖向孔103和第二竖向孔104,转角竖向孔105位于横纵向转角位置,第一竖向孔103和第二竖向孔104位于墙肢位置处,提前在预制转角构件1内绑扎水平连接钢筋组6,水平连接钢筋组6包括一根竖向钢筋602以及成组且呈环状的第一连接钢筋601。
2)安装预制梁2,吊装预制梁2时在预制梁2下设置施工临时支撑。
3)绑扎梁端节点钢筋笼301并将成型的梁端节点钢筋笼301插入到梁端节点现浇区域。
4)安装预制墙4,吊装预制墙4垂直下落到预定位置,预制转角构件1的水平连接钢筋组6通过提压式操作使钢筋组进入预制墙4的空腔内。
5)绑扎墙端节点钢筋笼501并将成型的墙端节点钢筋笼501插入到墙端节点现浇区域。其中,墙端节点钢筋笼501注意避让梁端节点钢筋笼301及水平连接钢筋组6中的竖向钢筋602。
6)在预制墙4的墙端空腔处插入2-3个第二连接钢筋502并将第二连接钢筋502绑扎在空腔内的钢筋上,
7)安装第一竖向连接钢筋302、第二竖向连接钢筋503及转角竖向连接钢筋8,在第一竖向孔103内插入四根第一竖向连接钢筋302,在第二竖向孔104内插入四根第二竖向连接钢筋503,在转角竖向孔105内插入一根转角竖向连接钢筋8,第一竖向连接钢筋302、第二竖向连接钢筋503尽量靠近竖向孔的孔壁。
8)绑扎现浇节点的第一拉筋303和第二拉筋504。
上述预制构件拼接节点的边缘构件采用预制构件,预制墙4和预制边缘构件采用环形钢筋搭接连接,既解决边缘构件预制化的问题,也有效解决预制边缘构件和预制墙4现场拼接的问题;预制转角构件1搭配预制空腔墙可解决边缘构件无法计入竖向预制构件体积的问题,增大结构整体竖向构件比例;预制转角构件1通过端部开孔和水平连接钢筋组6等构造来满足预制转角构件1和预制空腔墙的受力要求。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预制构件拼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制转角构件(1),具有第一连接侧(101)和第二连接侧(102);
预制梁(2),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侧(101),所述预制梁(2)的上下受力钢筋位于所述预制转角构件(1)的顶面上方,所述预制转角构件(1)的顶面以上且对应于所述预制梁(2)的端部的区域形成梁端节点现浇区域;
梁端节点钢筋骨架(3),设置在所述梁端节点现浇区域;
预制墙(4),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侧(102),所述预制转角构件(1)的顶面以上且对应于所述预制墙(4)的端部的区域形成墙端节点现浇区域;
墙端节点钢筋骨架(5),设置在所述墙端节点现浇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拼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转角构件(1)还具有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侧(101)的第一竖向孔(103),所述梁端节点钢筋骨架(3)包括梁端节点钢筋笼(301)和若干第一竖向连接钢筋(302),所述梁端节点钢筋笼(301)设置在所述梁端节点现浇区域,若干所述第一竖向连接钢筋(302)的下端插入所述第一竖向孔(103)中且固定在所述梁端节点现浇区域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构件拼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端节点钢筋骨架(3)还包括若干第一拉筋(303),每个所述第一拉筋(303)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竖向连接钢筋(30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构件拼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转角构件(1)还具有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侧(102)的第二竖向孔(104),所述第二竖向孔(104)贯穿至所述第二连接侧(102)的连接面,所述第二竖向孔(104)内或所述预制墙(4)的空腔内设有可移动的第一连接钢筋(601),所述第一连接钢筋(601)具有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倾斜状态及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状态,所述第一连接钢筋(601)处于所述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钢筋(601)位于所述第二竖向孔(104)和所述空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构件拼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墙端节点钢筋骨架(5)包括:墙端节点钢筋笼(501)、第二连接钢筋(502)及若干第二竖向连接钢筋(503),所述墙端节点钢筋笼(501)设置在所述墙端节点现浇区域,所述第二连接钢筋(502)的部分插入所述预制墙(4)的空腔内与所述空腔内的钢筋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钢筋(502)的其余部分位于所述墙端节点现浇区域内,若干所述第二竖向连接钢筋(503)的下端插入所述第二竖向孔(104)中且固定在所述墙端节点现浇区域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构件拼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墙端节点钢筋骨架(5)还包括若干第二拉筋(504),每个所述第二拉筋(504)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竖向连接钢筋(50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构件拼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向孔(104)内或所述预制墙(4)的空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钢筋(601)连接的竖向钢筋(602),所述竖向钢筋(602)可上下移动设置,所述竖向钢筋(602)上下移动带动所述第一连接钢筋(601)在所述水平状态和所述倾斜状态之间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构件拼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转角构件(1)还具有转角竖向孔(105),所述预制构件拼接节点还包括转角竖向连接钢筋(8),所述转角竖向连接钢筋(8)的部分插入所述转角竖向孔(105)中且其余部分位于所述预制转角构件(1)的顶面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构件拼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转角构件(1)和所述预制墙(4)之间的接缝为后浇接缝,所述预制构件拼接节点还包括接缝钢筋笼(7),所述接缝钢筋笼(7)设置在所述后浇接缝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构件拼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转角构件(1)和所述预制墙(4)之间的接缝为密拼接缝。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293837.3U CN221345973U (zh) | 2023-12-04 | 2023-12-04 | 预制构件拼接节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293837.3U CN221345973U (zh) | 2023-12-04 | 2023-12-04 | 预制构件拼接节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345973U true CN221345973U (zh) | 2024-07-16 |
Family
ID=91846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293837.3U Active CN221345973U (zh) | 2023-12-04 | 2023-12-04 | 预制构件拼接节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345973U (zh) |
-
2023
- 2023-12-04 CN CN202323293837.3U patent/CN22134597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670778B1 (en) | Prefabricated frame | |
CN100365229C (zh) | 复合墙板及其构成的建筑和建筑的横向支撑机构 | |
CA2407359C (en) | Open web dissymmetric beam construction | |
KR101903628B1 (ko) | 내진 성능이 강화된 더블 pc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pc벽체 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 |
TW201144541A (en) | A building structure | |
CN112814225B (zh) | 插拔纵向肋条式隔音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其装配方法 | |
GB2460674A (en) | Masonry bracket | |
CN113006346A (zh) | 一种新型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 |
CN114319977B (zh) | 一种钢管混凝土排柱式连接预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10499857A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垂直出筋及回调的安装方法 | |
CN113356370A (zh) | 剪力墙及框架柱与混凝土梁牛腿互锚连接施工方法 | |
CN212453065U (zh) | 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构件 | |
CN209760544U (zh) | 一种外伸矩形筋的楼板和剪力墙结构 | |
CN210031897U (zh) | 风机基础及风力发电机组 | |
CN221345973U (zh) | 预制构件拼接节点 | |
CN102242551B (zh) | 配筋砌块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系 | |
CN215670408U (zh) | 出筋叠合楼板与现浇梁的节点连接构造 | |
CN215802633U (zh) | 一种带型钢约束构件的叠合剪力墙 | |
CN110670716B (zh) | 预制梁式阳台、其与预制墙板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10976062U (zh) | 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组合体系 | |
CN210597881U (zh) | 免支模带装饰框架柱及框架柱梁体系 | |
CN114673304A (zh) | 一种填充墙用预制装配式构造柱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1421372U (zh) | 预制梁式阳台及其与预制墙板的连接结构 | |
CN210976322U (zh) | 牛腿叠合梁及其成型设备 | |
JPH04161542A (ja) | 柱と梁の接合工法及びその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