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342411U - 一种分播装置及分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播装置及分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342411U
CN221342411U CN202323280974.3U CN202323280974U CN221342411U CN 221342411 U CN221342411 U CN 221342411U CN 202323280974 U CN202323280974 U CN 202323280974U CN 221342411 U CN221342411 U CN 221342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lifting
translation
frame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2809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鹏
梁喆
商春鹏
任修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2809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342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342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342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分播装置及分播系统。分播装置包括框架和分播机构,所述框架在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形成分播侧,每个所述分播侧均具有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排格口,每排所述格口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分播格口;分播机构位于所述框架内部且与所述分播侧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分播机构包括载货台,所述载货台能沿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竖直方向运动,以将所述载货台上携带的物品分播至同侧的任一所述分播格口中。分播系统包括分播装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分播装置和分播系统,能够提高分播装置的分播效率,降低分播成本,且提高分播装置的结构紧凑性。

Description

一种分播装置及分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播装置及分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以及物流行业的技术进步,能够实现物品自动化入库、拣选或出库的智能物流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分播是仓储作业中的重要环节,是根据一定的条件而对物品、包裹等进行分配的操作,例如根据订单信息将商品进行分播,以将所需要的物品对号入座以完成订单。现有分播系统通常包括分播墙和轨道机器人,分播墙的一侧设置轨道机构,轨道机构对应分播墙的每一层格口均对应设置有轨道,轨道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提升换层机,以实现轨道机器人在各层轨道上的换层,从而使轨道机器人沿对应层轨道运行至目标分播格口中,以将轨道机器人上携带的物品分播至目标分播格口。
现有分播系统,需要配置多层轨道机构以及提升换层机,以实现物品在多层格口上的分播,从而使得现有分播系统整体结构复杂,占地空间较大,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播装置,其可在保证分播效率的同时,简化分播装置的结构,减少分播装置的占地空间,降低分播装置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播系统,其可以在保证分播效率的同时,简化分播系统的结构,减少分播系统的占地空间,降低分播系统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分播装置,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在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形成分播侧,每个所述分播侧均具有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排格口,每排所述格口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分播格口;
分播机构,位于所述框架内部且与所述分播侧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分播机构包括载货台,所述载货台能沿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竖直方向运动,以将所述载货台上携带的物品分播至同侧的任一所述分播格口中。
作为一种分播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播机构还包括:
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立柱、升降驱动电机和升降传动组件,所述载货台滑动安装于所述升降立柱,所述升降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升降传动组件驱动所述载货台沿所述升降立柱升降;
平移机构,包括平移驱动机构和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平移轨道,所述平移轨道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两端分别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升降立柱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平移轨道,所述平移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机构沿所述平移轨道移动。
作为一种分播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播装置还包括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与所述框架的底部围设形成有保护空间,所述保护组件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行走间隙,所述升降立柱穿设于所述行走间隙,所述升降驱动电机及位于下侧的所述平移轨道均位于所述保护空间中;
和/或,所述平移驱动机构包括平移驱动电机和平移传动组件,所述平移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平移传动组件驱动所述升降机构沿所述平移轨道运行,所述平移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框架的底部,所述分播装置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罩设于所述平移驱动电机上方。
作为一种分播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组件包括:
上保护壳,位于所述升降立柱和相邻所述分播侧之间,所述上保护壳具有间隔设置于下侧的所述平移轨道上方的上保护板部;
侧保护壳,位于所述升降立柱远离相邻所述分播侧的一侧,所述侧保护壳的上端和所述上保护板部之间形成所述行走间隙。
作为一种分播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上保护板部沿远离所述升降立柱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
和/或,所述上保护板部远离所述升降立柱的一侧向下连接有侧遮挡板部,所述保护空间位于所述侧遮挡板部和所述侧保护壳之间;
和/或,所述上保护板部朝向所述升降立柱的一端依次向下及向内翻折形成有上翻边部;
和/或,所述侧保护壳包括竖直设置的侧保护板部,所述侧保护板部的上端沿朝向所述升降立柱的方向翻折形成有侧翻边部,所述侧翻边部与所述上保护壳之间形成所述行走间隙;
和/或,两个所述分播机构的所述侧保护壳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分播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立柱上安装有清障件,所述清障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行走间隙的宽度,所述清障件位于所述保护组件的上侧,所述清障件用于清开位于所述行走间隙处的物品。
作为一种分播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清障件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清障部,两个所述清障部背离彼此的一端减缩形成有尖角结构,所述尖角结构正对所述行走间隙设置。
作为一种分播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载货台包括载货架和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沿所述第一方向传输物品,所述载货架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的支架板,所述输送机构安装于两个所述支架板之间,且所述支架板的上端高于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面。
作为一种分播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框架的第一端具有敞开的物品进出口,远离所述物品进出口的所述支架板的上端高于另一所述支架板的上端;
和/或,两个所述支架板之间连接有侧挡板,所述侧挡板位于输送机构远离所述分播侧的一侧,且所述侧挡板高于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面;
和/或,所述输送机构为皮带输送模组,所述皮带输送模组的输送皮带的输送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挡条,当所述载货台处于初始状态时,两个所述挡条分别位于所述输送皮带的两端上侧;
和/或,所述输送机构为皮带输送模组,所述皮带输送模组的输送皮带与所述支架板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分播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框架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框架的第一端至少部分敞开以形成物品进出口,所述框架的第二端封闭且设置有能启闭的检修门;
和/或,所述框架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框架的第一端设置有物品进出口,所述框架第一端的外侧设置有位于所述物品进出口上方的显示屏和/或扫码装置。
一种分播系统,包括分播货架,包括如上所述的分播装置,所述分播侧的外侧设置有分播货架,所述分播货架对应每个所述分播格口均设置有周转箱。
作为一种分播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播系统还包括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设置于所述分播装置的第一端并沿所述第二方向传输物品,所述载货台能承接所述传输装置输送的物品,所述传输装置与所述分播机构一一对应设置。
作为一种分播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播系统还包括扫码装置、指示灯和控制器,所述指示灯与所述传输装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扫码装置、所述指示灯、所述传输装置及所述分播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播装置,通过载货台在框架内沿第二方向和竖直方向的移动,使得载货台可以运动至与同侧的任意分播格口正对,从而可将通过载货台将物品分播至任一分播格口中,无需设置具有多层轨道的轨道机构和用于实现载货台换层的提升换层机,能够有效简化分播装置的结构,减小分播装置的占地空间,降低分播装置的成本,且能够保证分播的效果;再者,通过将框架的相对两侧设置分播侧,在框架内部设置分播机构,使得两个分播机构分别对两个分播侧处的分播格口进行分播操作,提升物品分播的效率,且提高整个分播分播装置的结构紧凑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播系统,通过采用上述的分播装置,能够提高分播系统的分播效率,且简化分播系统的结构,减少分播系统的占地空间,降低分播系统的分播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播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播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J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播装置的主视图;
图9是图8中K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播装置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载货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载货台去掉输送皮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
100、分播装置;200、传输装置;201、传输机构;202、安装支架;300、分播货架;301、架体;302、周转箱;400、指示灯;500、电柜;600、支撑架;
1、分播机构;11、载货台;111、输送机构;1111、电动滚筒;1112、输送皮带;1113、从动滚筒;1114、挡条;112、支架板;112a、前挡板;112b、后挡板;113、侧挡板;114、托架;1141、托板部;1142、加强杆部;1143、定位凹槽;115、固定梁;116、驱动器;117、定位条;12、平移轨道;12a、天轨;12b、地轨;13、升降立柱;14、升降驱动电机;15、平移驱动电机;16、同步传动组件;17、载台拖链;18、供电拖链;19、拖链板;110、平移滑块;120、升降滑块;
2、框架;21、底框;22、支撑框;22a、前支撑框;22b、后支撑框;221、支撑纵梁;222、支撑横梁;23、后壳;231、侧壳部;232、顶壳部;24、检修门;25、前封板;26、顶连接件;261、顶连接梁;262、顶连接板;27、连接架;28、物品进出口;
3、滑轨组件;31、导向底板;311、穿线孔;32、分隔单元;321、分隔板部;3211、倾斜板部;3212、检测板部;3213、检测孔;33、侧连接板;34、导向滑槽;341、分播格口;
4、满箱检测传感器;
5、保护组件;51、上保护壳;511、上保护板部;512、侧遮挡板部;513、上翻边部;514、端板部;515、下翻边部;52、侧保护壳;521、侧保护板部;522、侧翻边部;523、底折边部;524、侧折边部;53、行走间隙;
6、清障件;61、清障部;62、安装板部;621、第一安装部;622、第二安装部;
7、保护罩;8、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播系统,其可用于将物品分播至目标分播格口341中,以实现物品的分播,在保证分播效率的同时,简化分播系统的结构,减少分播系统的占地空间。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播系统,可以应用于入库系统中,用于将分拣后的物品播种至用于物品分类存放的货箱中;其也可以应用于出库系统中,以将待出库的物品播种至分拣货箱中,以完成订单,从而实现订单出库。
如图1所示,分播系统包括分播货架300和分播装置100。其中,框架2在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形成分播侧,每个分播侧均具有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排格口,每排格口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分播格口341;分播机构1位于框架2内部且与分播侧一一对应设置,分播机构1包括载货台11,载货台11能沿第二方向和竖直方向运动,以将载货台11上携带的物品分播至同侧的任一分播格口341中。每个分播侧的外侧设置有分播货架300,分播货架300对应每个分播格口341均设置有周转箱302。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播装置100,通过载货台11在框架2内沿第二方向和竖直方向的移动,使得载货台11可以运动至与同侧的任意分播格口341正对,从而可将通过载货台11将物品分播至任一分播格口341中,无需设置具有多层轨道的轨道机构和用于实现载货台11换层的提升换层机,能够有效简化分播装置100的结构,减小分播装置100的占地空间,降低分播装置100的成本,且能够保证分播的效果;再者,通过将框架2的相对两侧设置分播侧,在框架2内部设置分播机构1,使得两个分播机构1分别对两个分播侧处的分播格口341进行分播操作,提升物品分播的效率,且提高整个分播分播装置100的结构紧凑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播系统,通过采用上述的分播装置100,能够提高分播系统的分播效率,且简化分播系统的结构,减少分播系统的占地空间,降低分播系统的分播成本。
分播装置100具有在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框架2的第一端设置有物品进出口28,物品能通过物品进出口28进入框架2内部,从而转移至载货台11上。
如图1和图2所示,为进一步提高分播的自动化程序和分播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分播系统还包括传输装置200,传输装置200设置于分播装置100的第一端并沿第二方向传输物品,载货台11能承接传输装置200输送的物品。通过设置传输装置200,能够实现物品至载货台11的自动转移,提高物品进入到框架2内部的便利性,且提高分播效率。
在其他一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人工操作,将待分播的物品放置至对应分播侧的载货台11上。在其他另一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机械臂或者其他物品转移装置实现待分播物品在载货台11上的转移。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装置200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有两个,以使得两个传输机构201分别对分播机构1进行物品传输,从而避免两个分播机构1的物品输入相干涉,减少分播机构1的等待时间,提高物品分播的效果;且分播机构1接收从对应传输装置200输送的物品,能够保证物品输送的可靠性,提高分播的可靠性。在其他实施例中,传输装置200也可以仅设置一个,两个分播机构1从同一传输装置200承接物品。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装置200包括传输机构201,传输机构201优选采用皮带传输模组,皮带传输模组沿第二方向输送物品,以提高对物品的输送平稳性。在其他实施例中,传输装置200也可以采用辊子输送结构或者其他类型的传输结构。
分播系统包括电柜500,电柜500内安装有电源、控制器等各种电气元件,以向传输机构201和分播机构1提供电能。在本实施例中,传输装置200安装于电柜500上端,由此能够避免设置其他用于抬高传输装置200的安装架结构,简化分播系统的结构,降低分播系统的成本。传输装置200与电柜500内的控制器电连接,以使控制器实现对传输装置200的运行控制。
为更好地实现传输装置200的安装,电柜500朝向框架2的一端上侧设置有支撑架600,支撑架600沿第一方向延伸,传输机构201的前端下侧安装有安装支架202,安装支架202的下端支撑于电柜500上,传输机构201的后端支撑于支撑架600上,由此能够保证传输装置200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地,支撑架600上设置有上开口的定位槽,定位槽与传输装置200一一对应设置,传输机构201的后端位于定位槽中,以实现传输装置200与支撑架600之间的配合定位。
为将物品放置在正确的传输装置200上,在本实施例中,框架2的第一端设置有扫码装置,扫码装置用于扫码物品上的标签码,以获取物品的信息;扫码装置与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将扫码获取的物品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扫码的信息,获取目标分播格口341的位置信息,从而控制目标分播格口341对应的传输装置200和分播机构1动作。
每个传输装置200均对应设置有指示灯400,指示灯400与控制器通讯连接。控制器获取目标分播格口341的位置信息后,控制目标分播格口341对应的传输装置200的指示灯400点亮,以提醒工作人员将物品放置在正确的传输装置200上,保证传输准确性。在本实施例中,指示灯400安装在传输装置200上,以增强提示的明显性,避免工作人员误判。在其他实施例中,指示灯400也可以安装于框架2上并位于每个传输装置200的正上方。
为方便指示灯400的安装,传输装置200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灯支架,指示灯400安装于灯支架上。指示灯400优选沿第二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框架2的第一端外侧安装有显示屏8,显示屏8用于对分播状态进行显示,显示屏8与控制器通讯连接,显示屏8对分播状态的显示方式为本领域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分播货架300具有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分播层,每个分播层均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周转箱302,分播层与每一排格口对应设置,周转箱302与分播格口341一一对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分播侧的分播货架300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以减小单个分播货架300所需长度,且提高分播货架300的通用性,利于实现分播货架300的搬运和组装。并排设置的两个分播货架300的每个分播层均对应等高设置,以保证分播的可靠性。在其他实施例中,框架2的每一侧也可以仅设置一个分播货架300。
分播货架300包括架体301和设置于架体301上的周转箱302,架体301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架和连接于两个支架之间的承载板,承载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每个承载板均沿第二方向设置有多个周装箱。支架与框架2可拆卸连接,以实现分播货架300相对框架2的固定,从而避免分播货架300在分播过程中移动。承载板优选沿远离框架2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以利于实现周转箱302的取放。分播货架300可采用现有成熟产品,本实施例对分播货架300的结构不做赘述。
如图3所示,为更好地引导分播机构1上落下的物品进入到周转箱302中,在本实施例中,框架2上对应每一分播层均设置有滑轨组件3,每个滑轨组件3均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导向滑槽34,导向滑槽34由上至下向远离另一分播侧的方向倾斜延伸,导向滑槽34的下端位于对应的周转箱302的上侧,从而使得物品能够沿着导向滑槽34进入到周转箱302内,降低物品因直接掉落至周转箱302内而碰撞损坏的概率,提高分播安装性。导向滑槽34的上端口形成分播格口341。
导向滑槽34的宽度优选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以增加导向滑槽34的上端宽度,以保证物品可以顺畅地进入到导向滑槽34中,避免物品卡在导向滑槽34与分播机构1之间;同时,减小导向滑槽34的下端宽度,以避免对周转箱302的宽度要求过大,更好地引导物品落入周转箱302中。
如图3和图4所示,滑轨组件3包括导向底板31,导向底板31沿第二方向延伸,导向底板31的上侧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分隔单元32,相邻两个导向滑槽34由分隔单元32分隔。导向底板31的两端均向上翻折形成有侧连接板33,侧连接板33与框架2连接,且侧连接板33与相邻分隔单元32之间以及相邻分隔单元32之间均形成有上述导向滑槽34。
分隔单元32包括呈V型设置的两个分隔板部321,V型的开口朝下设置,通过设置两个分隔板部321,利于实现对导向滑槽34的形状控制,以实现导向滑槽34的槽宽向下减缩。
两个分隔板部321之间设置有两个满箱检测传感器4,每个分隔板部321的下端均开设有检测孔3213,两个满箱检测传感器4的检测端分别对应两个检测孔3213设置。当对应周转箱302中的物品满出至延伸到导向滑槽34的下端时,满箱检测传感器4被触发。满箱检测传感器4与控制器通讯连接,当控制器判断满箱检测传感器4被触发的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表明对应的周转箱302满箱,或者对应的导向滑槽34内存在物品滞留等异常状态,从而控制器控制分播装置100停止向该分播格口341分播物品,并能提醒工作人员对异常状态进行检查。
每个分隔板部321均包括倾斜板部3211和检测板部3212,倾斜板部3211由上至下向远离另一分隔板部321的方向倾斜,两个分隔板部321的检测板部3212正对设置,检测板部3212上开设有上述检测孔3213,由此能够保证满箱检测传感器4有检测孔3213能够正对设置,保证满箱检测传感器4的检测可靠性。
进一步地,导向底板31对应每个分隔单元32均设置有穿线孔311,穿线孔311位于两个分隔板部321之间,两个满箱检测传感器4的连接线均穿过穿线孔311以与控制器连接。穿线孔311的设置,利于实现满箱检测传感器4的走线,提高走线安全性。
分隔单元32优选与导向底板31可拆卸连接,以简化滑轨组件3的加工,降低分隔单元32的加工难度。具体地,导向底板31上对应每个分隔板部321均设置有卡口,分隔板部321的下侧边均延伸有卡凸部,卡凸部卡入卡口中,以实现分隔单元32与导向底板31的卡接。
如图3和图4所示,框架2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框21和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框22,支撑框22呈倒U型结构,包括在第一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纵梁221以及连接于两个支撑纵梁221顶端之间的支撑横梁222,支撑纵梁221的下端与底框21连接。相邻两个支撑框22的支撑纵梁221的顶端之间均连接有顶连接件26,以保证整个框架2的结构强度和刚度。
在本实施例中,分播货架300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相邻两个支撑纵梁221连接,相邻两个支撑框22的支撑纵梁221之间连接有多个滑轨组件3,多个滑轨组件3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由此避免支撑框22的设置对分播货架300的设置造成影响。
顶连接件26优选包括连接于两个支撑纵梁221之间的顶连接梁261和顶连接板262,顶连接板262位于顶连接梁261的外侧,顶连接板262的高度大于顶连接梁261的高度,以对框架2的上端进行遮挡和封闭,提高分播系统的美观性。顶连接件26与位于最上侧的滑轨组件3间隔设置,以避免顶连接件26的设置干扰分播操作。
为方便描述,将靠近传输装置200的支撑框22称为前支撑框22a,将远离传输装置200的支撑框22称为后支撑框22b。传输装置200位于前支撑框22a的两个支撑纵梁221之间,以使得传输装置200的后端伸入至分播空间内。两个支撑纵梁221的上端之间连接有前封板25,前封板25与传输装置200间隔设置,以在封闭分播空间的前端上部空间的同时,避免前封板25影响传输装置200对物品的传输。前封板25的下侧和两个支撑纵梁221之间围设形成物品进出口28。
框架2的第二端封闭设置,且设置有检修门24,检修门24的设置,利于实现对分播装置100内部结构进行检修,提高分播装置100的运行可靠性和维护便利性。
具体地,后支撑框22b的外侧连接有后壳23,后壳23沿远离前支撑框22a的方向凸出以形成门框结构,后壳23与后支撑框22b合围形成有壳内空间。后壳23上设置有检修门24,以使工作人员可通过检修门24进出框架2内部,实现对框架2内部结构的检修,提高分播装置100和分播系统的使用便利性。
进一步地,后壳23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侧壳部231和连接于两个侧壳部231之间的顶壳部232,两个侧壳部231、顶壳部232以及底框21合围形成检修口,检修门24安装于检修口处。
如图5和图6所示,分播机构1还包括升降机构和平移机构。其中,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立柱13、升降驱动电机14和升降传动组件,载货台11滑动安装于升降立柱13,升降驱动电机14通过升降传动组件驱动载货台11沿升降立柱13升降;平移机构包括平移驱动机构和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平移轨道12,平移轨道12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两端分别与框架2连接,升降立柱13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平移轨道12,平移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机构沿平移轨道12移动。
通过设置具有上下两个平移轨道12的平移机构以及滑动安装于平移轨道12上的升降机构,使得升降立柱13沿平移轨道12的移动,即可带动载货台11沿第二方向移动,且通过升降驱动电机14及传动组件带动载货台11沿竖直方向移动,即可使得载货台11可以沿第二方向移动至同侧任意分播格口341处;同时,上下两个平移轨道12的设置,能够有效保证升降机构沿第二方向运动的平稳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分播可靠性;再者,采用平移轨道12和升降立柱13实现载货台11的移动导向,能够减小分播机构1的占地空间,保证分播效率和分播可靠性。
为方便描述,将位于上侧的平移轨道12称为天轨12a,将位于下侧的平移轨道12称为地轨12b,地轨12b可拆卸安装于底框21。
为实现天轨12a的安装,每个支撑框22上均设置有连接架27,平移轨道12与连接架27可拆卸连接。连接架27位于平移轨道12远离另一分播机构1的一侧,以避免连接架27的设置影响升降机构的移动。连接架27包括呈倒T型垂直连接的横板部和立板部,横板部的一端与支撑纵梁221连接,另一端与平移轨道12的底面连接;立板部的上端与支撑横梁222连接,立板部的下端与天轨12a的侧面贴合且连接,由此能够提高天轨12a的安装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平移驱动机构包括平移驱动电机15、平移传动组件和平移滑块110,平移滑轨滑动安装于平移轨道12上,升降立柱13的对应端连接于平移滑轨上。平移驱动电机15通过平移传动组件实现平移滑轨沿平移轨道12的移动,从而带动升降机构沿第二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平移传动组件、平移滑块110和对应的平移轨道12共同形成平移直线模组,直线模组优选但不限定于同步带直线模组,平移驱动电机15配合同步带直线模组的结构为现有成熟结构,本实施例对平移直线模组的具体结构不作赘述和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平移传动组件也可以采用齿轮齿条传动、丝杠螺母传动或者其他传动结构。
平移驱动电机15仅设置有一个,平移传动组件和平移滑块110均与平移轨道12一一对应设置,两个平移直线模组之间通过同步传动组件16实现同步连接。同步传动组件16为现有成熟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和限定。
平移驱动电机15和同步传动组件16优选位于框架2的第二端,以避免干扰传输机构201和载货台11之间的对接,保证平移驱动电机15和同步传动组件16的设置空间满足需求。平移驱动电机15优选安装于底框21上,且两个分播机构1的平移驱动电机15位于两个地轨12b之间,以保证平移驱动电机15具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同步传动组件16位于壳内空间中,以避免升降立柱13移动时对同步传动组件16造成碰撞,保证分播机构1的运行可靠性。
升降机构还包括升降滑块120,升降滑块120滑动安装于升降立柱13上,载货台11安装于升降滑块120。在本实施例中,升降传动组件、升降立柱13和升降滑块120配合形成升降直线模组,升降直线模组可以但不限定采用同步带直线模组等现有能够实现载货台11沿升降立柱13升降的现有成熟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升降传动组件也可以采用丝杠螺母结构、齿轮齿条结构、链轮链条结构等能够配合升降驱动电机14实现升降滑块120升降的结构。本实施例对升降机构的具体结构不做赘述和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分播机构1还包括供电拖链18,供电拖链18安装升降驱动电机14的接电线缆,以保证升降驱动电机14的稳固运行。为提高供电拖链18的安装便利性,底框21沿第二方向铺设有拖链板19,供电拖链18铺设于拖链板19上,且升降供拖链的第一端固定于拖链板19,供电拖链18的第二端通过拖链连接板连接于地轨12b对应的平移滑块110上。
供电拖链18优选位于地轨12b远离另一分播机构1的一侧,以提高空间布局合理性和结构紧凑性。可以理解的是,接电线缆与供电拖链18的配合为现有成熟技术,采用供电拖链18和接电线缆为升降驱动电机14供电的技术为现有成熟技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如图5至图10所示,在分播过程中,可能因存在故障或者其他意外导致待分播的物品从载货台11上掉落,为防止物品的掉落而影响分播机构1的运行,在本实施例中,分播装置100还包括保护组件5,保护组件5与框架2的底部围设形成有保护空间,保护组件5具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行走间隙53;升降立柱13穿设于行走间隙53,升降驱动电机14及位于下侧的平移轨道12均位于保护空间中。
保护组件5的设置,使得地轨12b和升降驱动电机14可以位于保护空间中,从而避免掉落的物品掉落至升降驱动电机14上而影响升降驱动电机14的运行,同时避免掉落的物品掉落至地轨12b上而影响升降机构沿地轨12b的运动,从而降低掉落物品对分播机构1正常运行的干扰;同时,行走间隙53的设置,使得升降立柱13可以沿第二方向移动,避免保护组件5的设置影响分播机构1的运行。
优选地,行走间隙53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与升降立柱13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之差小于30mm,以在保证升降立柱13可以自由通过行走间隙53的同时,避免行走间隙53过宽而存在物品通过行走间隙53掉落至保护空间内部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保护空间对升降驱动电机14等结构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供电拖链18位于保护空间内,以避免物品掉落至供电拖链18处而影响供电拖链18的运行,保证供电拖链18和接电线缆的使用可靠性。
为方便保护组件5的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保护组件5包括上保护壳51和侧保护壳52。上保护壳51位于升降立柱13和相邻分播侧之间,上保护壳51具有间隔设置于下侧的平移轨道12上方的上保护板部511;侧保护壳52位于升降立柱13远离相邻分播侧的一侧,侧保护壳52的上端和上保护板部511之间形成行走间隙53。
通过上保护壳51和侧保护壳52共同形成保护组件5,能够降低保护组件5的加工难度,提高行走间隙53的形成便利性;同时,具有上保护板部511的上保护壳51能够在上方遮挡地轨12b、升降驱动电机14和拖链,起到止挡物品继续向下掉落的主要作用;通过设置侧保护壳52,能够避免从一分播侧掉落的物品滚落至两个分播机构1之间而影响两个分播机构1运行,实现对分播机构1的侧向遮挡,有效保证分播机构1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上保护板部511沿远离升降立柱13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由此使得掉落在上保护板上的物品能够顺着上保护板部511向远离行走间隙53的方向滑动,避免掉落的物品积聚在上保护板部511上,提高掉落物品清理的便利性,降低掉落物品对升降立柱13沿行走间隙53移动的干扰。
上保护板部511远离升降立柱13的一侧向下连接有侧遮挡板部512,保护空间位于侧遮挡板部512和侧保护壳52之间,由此使得保护空间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被保护,避免从上保护板部511滑落的物品落入保护空间内,增强对保护空间内的结构的保护。侧遮挡板部512的下端向外翻折形成有下翻边部515,下翻边部515与底框21上侧贴合。
上保护板部511远离分播货架300的一侧边缘依次经向下及向内翻折形成有上翻边部513,上翻边部513用于增强上保护壳51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且降低上保护壳51与升降立柱13剐蹭的概率。
为提高上保护壳51与框架2的连接便利性,上保护板部511及侧遮挡板部512的两端均翻折形成有端板部514,端板部514与支撑框22的支撑纵梁221可拆卸连接。优选地,上保护壳51包括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有两个,每个上保护壳5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支撑框22连接,提高上保护壳51与框架2的连接便利性。在其他实施例中,上保护壳51可以仅设置一个,一个上保护壳51在长度方向上覆盖升降立柱13在第二方向上的行走路径。
侧保护壳52包括竖直设置的侧保护板部521,侧保护板部521的上端沿朝向升降立柱13的方向翻折形成有侧翻边部522,侧翻边部522的高度等于上翻边部513的高度,侧翻边部522和上翻边部513之间形成上述的行走间隙53。侧翻边部522的设置,利于提高侧保护壳52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且降低对升降立柱13的剐蹭。
为方便侧保护壳52的安装,侧保护板部521的下端向外翻折形成有底折边部523,底折边部523与底框21可拆卸连接。侧保护板部521沿第二方向的两端翻折形成有侧折边部524,侧折边部524用于增强侧保护壳52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
两个分播机构1的侧保护壳52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即两个侧保护壳52之间形成用于收容掉落物品的空间,以提高物品的清理便利性。
进一步地,升降立柱13上安装有清障件6,清障件6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行走间隙53的宽度,清障件6位于保护组件5的上侧,清障件6用于清开位于行走间隙53处的物品。当升降立柱13沿行走间隙53水平移动时,带动清障件6同步移动,清障件6可以拨开跌落行走间隙53处的物品,以将物品拨动至上保护壳51或者侧保护壳52处,避免跌落物品影响升降立柱13沿行走间隙53的移动,进一步提高分播机构1的运行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上翻边部513与侧翻边部522等高设置,清障件6与上翻边部513之间的间隙小于5mm,由此保证清障件6的移动可以有效拨动位于行走间隙53处的物品,提高清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清障件6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具有两个清障部61,两个清障部61背离彼此的一端减缩形成有尖角结构,尖角结构正对行走间隙53设置,以利于顶开位于行走间隙53的物品,提高清障效率,降低清障阻力。
优选地,每个清障部61沿第一方向的宽度均沿朝向另一清障部61的方向逐渐增加,以简化清障部61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清障部61优选为三角形结构,且清障部61的最大宽度大于行走间隙53的宽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清障部61也可以采用圆弧形结构。
为提高清障件6的安装便利性,清障件6还包括安装板部62,安装板部62与升降立柱13连接,清障部61优选与安装板部62可拆卸连接,由此可以根据安装需求对安装板部62进行设置,且根据清障需求对清障部61进行设置,利于提高清障件6的加工和安装便利性。
安装板部62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安装部621和第二安装部622,第一安装部621水平且呈U型设置,第一安装部621的U型开口朝向升降立柱13,且两端位于升降立柱13沿第二方向的两侧,两个清障部61分别与第一安装部621的两端可拆卸连接。第二安装部622连接于U型结构的中部,并与升降立柱13贴合且连接。
安装板部62于升降立柱13的相对两侧各设置一个,以保证清障件6与升降立柱13的连接可靠性,提高清障件6的连接便利性。清障件6位于侧翻边部522和上翻边部513的上方,且侧翻边部522和上翻边部513基本与清障件6贴合,以减小清障件6与上保护壳51及侧保护壳52之间的间隙,提高清障件6的清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分播装置100还包括保护罩7,保护罩7位于两个侧保护壳52之间,且保护罩7罩设于平移驱动电机15的上方,以对平移驱动电机15进行遮挡保护,降低掉落的物品对于平移驱动电机15的运行影响。
如图11至图13所示,载货台11包括载货架和输送机构111,其中,载货架与升降滑块120连接,输送机构111安装于载货架上,输送机构111能沿第一方向输送物品,以将物品落入至分播格口341中。
在分播过程中,载货台11移动至传输装置200的后端,传输装置200上输送的物品经输送掉落至载货台11的输送机构111上;随后,控制器根据目标分播格口341的位置控制载货台11的水平位移行程和竖直升降行程,以使载货台11移动至与目标分播格口341正对;其后,输送机构111运行,物品水平传输直至从输送机构111上掉落,掉落的物品进入到目标分播格口341对应的导向滑槽34中,并经由导向滑槽34落入至对应的周转箱302中。
载货架包括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的支架板112,输送机构111安装于两个支架板112之间,且输送机构111的输送面均低于两个支架板112的上端,输送面与两个支架板112合围形成载货空间,载货空间用于容纳物品,以降低物品从载货台11的侧部掉落的概率,提高输送稳定性和安全性。
将两个支架板112中,靠近传输装置200的支架板112称为前挡板112a,将另一支架板112称为后挡板112b,前挡板112a的高度低于后挡板112b的高度,以使得载货台11与传输装置200对接时,前挡板112a能够低于传输装置200的输送面,同时后挡板112b高于传输装置200的输送面,从而保证从传输装置200上输送的物品能够平稳掉落至输送机构111的输送面上,且避免物品从输送机构111远离传输装置200的一侧滚落,提高传输装置200与载货台11的对接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载货架还包括连接于两个支架板112之间的侧挡板113,侧挡板113位于输送机构111远离分播货架300的一侧,且侧挡板113的上端高于输送机构111的输送面,侧挡板113的设置,以避免输送机构111上的物品沿远离分播货架300的一侧掉落而损坏,提高物品分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后挡板112b背离前挡板112a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梁115,固定梁115与升降滑块120可拆卸连接,由此提高载货架与升降滑块120的连接和拆卸连便利性。固定梁115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保证载货架与升降滑块120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机构111为皮带输送模组,皮带输送模组包括电动滚筒1111、从动滚筒1113和输送皮带1112,电动滚筒1111和从动滚筒1113均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两端转动安装于两个支架板112上;输送皮带1112绕设于电动滚筒1111和从动滚筒1113之间,电动滚筒1111的驱动器116安装于其中一支架板112的外侧。优选地,驱动器116安装于后挡板112b上,以避免载货台11与传输装置200对接时,对驱动器116造成剐蹭。
即,本实施例采用电动滚筒1111式皮带输送结构实现物品沿第一方向的输送,占地空间小,结构紧凑,且输送平稳性高。皮带输送模组为现有成熟结构,本实施例不再对其具体结构和输送原理进行介绍。
为防止输送皮带1112的上输送段塌陷,载货架还包括连接于两个支架板112之间的托架114,托架114穿过输送皮带1112的内部且水平设置,输送皮带1112的上输送段支承于托架114上。托架114的设置,能够避免上输送段因重力向下掉落,保证上输送段的水平,从而保证输送皮带1112对物品的输送可靠性。
托架114包括水平设置的托板部1141和连接于托板部1141底部的加强杆部1142,输送皮带1112的上输送段支撑于托板部1141。加强杆部1142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杆部1142与支架板112连接。优选地,加强杆部1142远离前挡板112a的一端穿过后挡板112b并与固定梁115连接。
进一步地,托板部1141上向下凹陷形成有定位凹槽1143,定位凹槽1143沿第二方向延伸,电动滚筒1111和从动滚筒1113上均开设有定位环槽,且电动滚筒1111和从动滚筒1113上绕设有环形的定位条117,定位条117位于定位环槽和定位凹槽1143中,由此实现输送机构111和载货架的安装定位。
输送皮带1112沿第二方向的宽度小于两个支架板112之间的宽度,即输送皮带1112与两个支架板112均间隔设置,以降低输送皮带1112运行时的阻力,提高输送可靠性。
为进一步提高物品输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输送皮带1112沿其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止挡条1114,止挡条1114沿第二方向延伸。在初始状态时,两个止挡条1114分别位于输送皮带1112的上输送段的两端,物品掉落至两个止挡条1114之间;当输送皮带1112运行时,止挡条1114随输送皮带1112运动,以拨动物品同步沿第一方向运动,以避免物品滞留在输送皮带1112上,保证物品能够顺畅地从输送皮带1112上转移至导向滑槽34中,提高分播的可靠性。
为对驱动器116进行供电,升降立柱13上设置有载台拖链17,载台拖链17可采用现有技术进行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3)

1.一种分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2),所述框架(2)在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形成分播侧,每个所述分播侧均具有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排格口,每排所述格口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分播格口(341);
分播机构(1),位于所述框架(2)内部且与所述分播侧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分播机构(1)包括载货台(11),所述载货台(11)能沿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竖直方向运动,以将所述载货台(11)上携带的物品分播至同侧的任一所述分播格口(34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播机构(1)还包括:
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立柱(13)、升降驱动电机(14)和升降传动组件,所述载货台(11)滑动安装于所述升降立柱(13),所述升降驱动电机(14)通过所述升降传动组件驱动所述载货台(11)沿所述升降立柱(13)升降;
平移机构,包括平移驱动机构和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平移轨道(12),所述平移轨道(12)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两端分别与所述框架(2)连接,所述升降立柱(13)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平移轨道(12),所述平移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机构沿所述平移轨道(12)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播装置还包括保护组件(5),所述保护组件(5)与所述框架(2)的底部围设形成有保护空间,所述保护组件(5)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行走间隙(53),所述升降立柱(13)穿设于所述行走间隙(53),所述升降驱动电机(14)及位于下侧的所述平移轨道(12)均位于所述保护空间中;
和/或,所述平移驱动机构包括平移驱动电机(15)和平移传动组件,所述平移驱动电机(15)通过所述平移传动组件驱动所述升降机构沿所述平移轨道(12)运行,所述平移驱动电机(15)安装于所述框架(2)的底部,所述分播装置还包括保护罩(7),所述保护罩(7)罩设于所述平移驱动电机(15)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5)包括:
上保护壳(51),位于所述升降立柱(13)和相邻所述分播侧之间,所述上保护壳(51)具有间隔设置于下侧的所述平移轨道(12)上方的上保护板部(511);
侧保护壳(52),位于所述升降立柱(13)远离相邻所述分播侧的一侧,所述侧保护壳(52)的上端和所述上保护板部(511)之间形成所述行走间隙(5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护板部(511)沿远离所述升降立柱(13)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
和/或,所述上保护板部(511)远离所述升降立柱(13)的一侧向下连接有侧遮挡板部(512),所述保护空间位于所述侧遮挡板部(512)和所述侧保护壳(52)之间;
和/或,所述上保护板部(511)朝向所述升降立柱(13)的一端依次向下及向内翻折形成有上翻边部(513);
和/或,所述侧保护壳(52)包括竖直设置的侧保护板部(521),所述侧保护板部(521)的上端沿朝向所述升降立柱(13)的方向翻折形成有侧翻边部(522),所述侧翻边部(522)与所述上保护壳(51)之间形成所述行走间隙(53);
和/或,两个所述分播机构(1)的所述侧保护壳(5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立柱(13)上安装有清障件(6),所述清障件(6)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行走间隙(53)的宽度,所述清障件(6)位于所述保护组件(5)的上侧,所述清障件(6)用于清开位于所述行走间隙(53)处的物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障件(6)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清障部(61),两个所述清障部(61)背离彼此的一端减缩形成有尖角结构,所述尖角结构正对所述行走间隙(53)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分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货台(11)包括载货架和输送机构(111),所述输送机构(111)沿所述第一方向传输物品,所述载货架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的支架板(112),所述输送机构(111)安装于两个所述支架板(112)之间,且所述支架板(112)的上端高于所述输送机构(111)的输送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的第一端具有敞开的物品进出口(28),远离所述物品进出口(28)的所述支架板(112)的上端高于另一所述支架板(112)的上端;
和/或,两个所述支架板(112)之间连接有侧挡板(113),所述侧挡板(113)位于输送机构(111)远离所述分播侧的一侧,且所述侧挡板(113)高于所述输送机构(111)的输送面;
和/或,所述输送机构(111)为皮带输送模组,所述皮带输送模组的输送皮带(1112)的输送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挡条(1114),当所述载货台(11)处于初始状态时,两个所述挡条(1114)分别位于所述输送皮带(1112)的两端上侧;
和/或,所述输送机构(111)为皮带输送模组,所述皮带输送模组的输送皮带(1112)与所述支架板(112)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分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框架(2)的第一端至少部分敞开以形成物品进出口(28),所述框架(2)的第二端封闭且设置有能启闭的检修门(24);
和/或,所述框架(2)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框架(2)的第一端设置有物品进出口(28),所述框架(2)第一端的外侧设置有位于所述物品进出口(28)上方的显示屏(8)和/或扫码装置。
11.一种分播系统,包括分播货架(300),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分播装置,所述分播侧的外侧设置有分播货架(300),所述分播货架(300)对应每个所述分播格口(341)均设置有周转箱(30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播系统还包括传输装置(200),所述传输装置(200)设置于所述分播装置的第一端并沿所述第二方向传输物品,所述载货台(11)能承接所述传输装置(200)输送的物品,所述传输装置(200)与所述分播机构(1)一一对应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播系统还包括扫码装置、指示灯(400)和控制器,所述指示灯(400)与所述传输装置(200)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扫码装置、所述指示灯(400)、所述传输装置(200)及所述分播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CN202323280974.3U 2023-12-01 2023-12-01 一种分播装置及分播系统 Active CN221342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80974.3U CN221342411U (zh) 2023-12-01 2023-12-01 一种分播装置及分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80974.3U CN221342411U (zh) 2023-12-01 2023-12-01 一种分播装置及分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342411U true CN221342411U (zh) 2024-07-16

Family

ID=91832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280974.3U Active CN221342411U (zh) 2023-12-01 2023-12-01 一种分播装置及分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3424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80081B (zh) 一种仓储物流智能搬运机器人及搬运方法和中转系统
CN107055030B (zh) 物流派送系统以及派送方法
US6929440B1 (en) Method and storage loading system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loads in storage
US7695235B1 (en) Automated warehousing and cargo loading system
US20020076307A1 (en) Method of automation for flow through storage
US20210403236A1 (en) Warehouse system
CN115339793A (zh) 一种具有多向调节机构的分离式仓储货架
CN210504425U (zh) 物流派送系统
CN221342411U (zh) 一种分播装置及分播系统
EP2345605B1 (en)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transferring packaged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CN111559602A (zh) 一种出料系统及出料方法
CN213678723U (zh) 一种物料箱输送装置
CN212832621U (zh) 升降机
CN208716209U (zh) 一种燃气热泵保温区的装配线
CN216352576U (zh) 一种自动配货柜
CN112278688B (zh) 列式药柜构型的双向盒装药品自动发药系统及配发方法
CN112478550B (zh) 一种用于物料输送包装的巷道堆垛机
CN220691453U (zh) 智能存取柜的物品存取传动机构及带有该机构的存取柜
CN2583736Y (zh) 一种自动售货机内胆结构
CN218950123U (zh) 立体分播机构和立体播种设备
CN109272652B (zh) 智能机械手及其双向行走机构、全自动智能售货装置
CN208908050U (zh) 智能机械手及其双向行走机构、全自动智能售货装置
JP2522519B2 (ja) 自動保管検索装置
CN218506441U (zh) 运输箱以及运输机器人
CN221189476U (zh) 一种自动贴标签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