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327956U -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327956U
CN221327956U CN202322948122.0U CN202322948122U CN221327956U CN 221327956 U CN221327956 U CN 221327956U CN 202322948122 U CN202322948122 U CN 202322948122U CN 221327956 U CN221327956 U CN 221327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ttery pack
support
explosion
bottom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4812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智仁
罗峥
贺月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327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3279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属于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池包通过在电池单体的底壁上设置防爆阀,且电池单体的底壁朝向箱体的底板设置,使得当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防爆阀能够朝向底板方向泄压排气,减少对电池包上方的冲击,提升安全性;在另一方面,通过在箱体的第一梁和第二梁之间设置支撑件,利用支撑件连接电池单体的底壁,电池单体的顶壁连接箱体的顶板,从而支撑件能够在电池单体的下方形成支撑,使得电池单体能够稳固的安装在箱体的容纳腔内,提升电池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支撑件使得电池单体与底板之间形成缓冲的空间,避免底部的冲击作用从底板直接传递到电池单体,减少甚至避免对电池单体造成损伤。

Description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的能量储存及供应装置,人们对其使用安全的关注日渐增高。目前市场上的电池包,其内部通常会设置有多个电池单体,针对每个电池单体会设置防爆阀,以便于电池单体出现热失控时能通过防爆阀进行泄压,此外,为了能使电池包中电池单体能够安装稳固,其电池单体通常是正置的,其防爆阀朝向上方设置,这就使得防爆阀在泄压时对着乘客舱,增加车载人员的乘车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电池包中防爆阀朝向上方设置影响安全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电设备。
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相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箱体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底板和顶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梁和第二梁,所述第一梁、所述第二梁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并围成容纳腔;
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池单体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底壁和顶壁,所述底壁设有防爆阀,所述底壁朝向所述底板设置,所述顶壁与所述顶板相连接;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之间,且位于所述电池单体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底壁相连接,且与所述底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具有排气通道和连通所述排气通道的过气孔,所述过气孔朝向所述防爆阀设置;
所述防爆阀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支撑件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过气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壁具有防爆孔,所述防爆孔沿所述第一方向正对所述过气孔,且所述防爆孔和所述过气孔密封连通,所述防爆阀盖封于所述防爆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单体和所述过气孔均设有多个,且一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防爆阀对应一所述过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梁和/或所述第二梁设有汇流通道和泄压装置,所述汇流通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于所述排气通道,所述泄压装置盖封于所述出气口,其中,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梁和/或所述第二梁靠近所述电池单体的一侧,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梁和/或所述第二梁远离所述电池单体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多个所述电池单体,多个所述电池单体沿着第三方向排布,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支撑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件沿着所述第三方向排布,一所述支撑件与至少一所述电池单体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沿所述第三方向的至少一侧设有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连通所述容纳腔,
所述电池单体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壁的极柱,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汇流排,所述汇流排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极柱,所述汇流排和所述极柱设置于所述避让空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支撑于沿第三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之间,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支撑件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且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底壁;
间隔部,所述间隔部连接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且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之间以间隔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具有朝向所述底壁设置的容纳槽;
所述电池单体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壁的极柱,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汇流排,所述汇流排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极柱,所述汇流排和所述极柱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具有内腔和连通所述内腔的容纳孔;
所述电池单体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壁的极柱,所述极柱穿设于所述容纳孔;
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汇流排,所述汇流排设置于所述内腔中,且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极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的材料为绝缘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还包括:
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连接于所述底壁和所述支撑件之间。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
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箱体,箱体具有相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箱体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底板和顶板、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梁和第二梁,第一梁、第二梁连接于底板和顶板之间并围成容纳腔;电池单体,电池单体设于容纳腔内,电池单体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底壁和顶壁,底壁设有防爆阀,底壁朝向底板设置,顶壁与顶板相连接;支撑件,支撑件连接于第一梁和第二梁之间,且位于电池单体和底板之间;支撑件与底壁相连接,且与底板沿着第一方向间隔设置。该电池包通过在电池单体的底壁上设置防爆阀,且电池单体的底壁朝向箱体的底板设置,使得当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防爆阀能够朝向底板方向泄压排气,减少对电池包上方的冲击,提升安全性;在另一方面,通过在箱体的第一梁和第二梁之间设置支撑件,利用支撑件连接电池单体的底壁,电池单体的顶壁连接箱体的顶板,从而支撑件能够在电池单体的下方形成支撑,使得电池单体能够稳固的安装在箱体的容纳腔内,提升电池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且电池单体通过与底板间隔设置的支撑件予以支撑,使得电池单体与底板之间形成缓冲的空间,避免底部的冲击作用从底板直接传递到电池单体,减少甚至避免对电池单体造成损伤。
本申请实施例的用电设备可以包括上述电池包的所有技术特征和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池包的零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池包沿另一角度观察的零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池包去除底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包中电池单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沿图7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剖视结构的立体视角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沿图7中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中剖视结构的立体视角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E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电池包的零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F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电池包的另一角度观察的零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G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沿图7中B-B线的剖视结构的立体视角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I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沿图7中A-A线的剖视结构的立体视角示意图;
图23为图22中I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箱体;110-底板;120-顶板;130-第一梁;131-汇流通道;132-泄压装置;133-进气口;134-出气口;140-第二梁;150-容纳腔;160-粘结层;170-避让空间;200-电池单体;210-底壁;220-顶壁;230-防爆阀;240-极柱;250-汇流排;300-支撑件;310-本体;320-间隔部;330-排气通道;340-过气孔;350-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个指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中,以标注X、Y、Z的箭头分别表示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本申请的描述引入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是为了更清楚的表述该电池包中各部件的结构和相对位置关系,其中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为彼此相交的三个相对方向,而非绝对方位,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可以指向空间中的任意方位,只要保持三者的相交关系即可。作为优选,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相互垂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能够实现电池单体的倒置安装,即能够避免对电池包上方形成安全隐患,又保障了电池单体安装的稳定性。
具体而言,请一并参阅图1~图23,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箱体100、电池单体200和支撑件300。其中,电池单体200为电池包的核心部件,用于存储和释放电能;箱体100则是用来保护电池单体200的外壳,对电池单体200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隔热、防水和防火的作用,确保电池的安全性能;支撑件300设置于箱体100内,用于支撑电池单体200,并和箱体100共同对电池单体200予以固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箱体100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底板110和顶板120、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的第一梁130和第二梁140,第一梁130、第二梁140连接于底板110和顶板120之间并围成容纳腔150。电池单体200设于容纳腔150内,电池单体200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底壁210和顶壁220,底壁210设有防爆阀230,底壁210朝向底板110设置,顶壁220与顶板120相连接。支撑件300连接于第一梁130和第二梁140之间,支撑件300设置于电池单体200和底板110之间,与底壁210相连接,且与底板110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
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包中,电池单体200的防爆阀230朝向箱体100的底板110,从而当出现热失控时,防爆阀230破阀会将高温高压气流向底板110方向排放,不会冲击顶板120,避免对电池包上方产生冲击,降低安全风险。并且,支撑件300连接于第一梁130和第二梁140之间,且位于电池单体200和底板110之间,支撑件300连接底壁210,从而通过支撑件300在电池单体200的下方对其形成支撑力,与此同时,电池单体200的顶壁220与箱体100的顶板120连接,从而能够与支撑件300共同作用将位于两者之间的电池单体200夹持固定住,进一步提升电池单体200的安装稳定性。并且电池单体200通过与底板110间隔设置的支撑件300予以支撑,使得电池单体200与底板110之间形成缓冲的空间,避免底部的冲击作用从底板110直接传递到电池单体200,减少甚至避免对电池单体200造成损伤。
具体的,电池单体200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形成容纳空间,电池单体200的电极组件设置于容纳空间内。电池单体200的底壁210为壳体的一个部分,也即底壁210可以为壳体的任意一个壁,顶壁220则为壳体的与底壁210相对设置的另一个壁,底壁210和顶壁220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为可拆卸结构或者焊接固定的结构。或者,壳体可以包括主体部分和盖部分,主体部分形成一端开口的容纳空间,盖部分通过可拆卸方式或者焊接方式连接主体部分并盖合在开口处,底壁210可以为盖部分,也可以为主体部分的其中任意一个壁,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具体的设置。
请再次一并参阅图1~图2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容纳腔150内设有多个电池单体200,多个电池单体200沿着第三方向Z排布。并且,支撑件300设有多个,多个支撑件300沿着第三方向Z排布,一支撑件300与至少一电池单体200对应。从而,每个电池单体200均具有支撑件300与其相对应,每个电池单体200均能够被对应的支撑件300予以支撑。例如,请参阅图2~图15,在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沿第三方向Z相邻设置的两个电池单体200之间均设有一个支撑件300,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支撑件300能够支撑沿第三方向Z相邻设置的两个电池单体200。再例如,请参阅图16~图23,沿第三方向Z排布的电池单体200均具有一个支撑件300设置于其下方对其进行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300沿第三方向Z的至少一侧设有避让空间170,避让空间170连通容纳腔150,电池单体200包括设置于底壁210的极柱240,电池包还包括汇流排250,汇流排250连接相邻两个电池单体200的极柱240,汇流排250和极柱240设置于避让空间170内。通过在支撑件300两侧形成避让空间170,能够避让极柱240和汇流排250,从而为相邻电池单体200提供了连接的空间,方便电池单体200间的串并联,能够避免因凸起的极柱240和汇流排250影响电池单体200的固定,提升电池单体200安装的稳定性。并且,通过设置避让空间170一方面能够对极柱240和汇流排250进行避让,为电连接提供空间,减少了电池单体200在第一方向X上的空间占用;另一方面为电池包提供底部冲击空间,可实现将电池包底部冲击空间、排气空间以及电连接空间叠合在一起,提升了电池包空间利用的合理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电池单体200的防爆阀230和极柱240均设置于底壁210,也就是说,电池单体200是完全倒置的。在该方案中,电池单体200的顶壁220与箱体100的顶板120采用胶粘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对于胶粘连接方式而言,本身具备一定的固定效果,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或者电池包温度变化,胶粘连接的可靠性会降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支撑件300的设置,可在电池单体200的底部提供固定作用,减少对顶部连接的依赖,降低失效概率,可以提升电池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请再次参阅图4、图9和图11,在第一实施例中,沿第三方向Z间隔布置多个支撑件300,支撑件300支撑于沿第三方向Z相邻设置的两个电池单体200之间;支撑件300包括本体310和间隔部320,本体310设置于电池单体200远离顶板120的一侧,且连接相邻两个电池单体200的底壁210,间隔部320连接于本体310远离底板110的一侧,且设置于相邻两个电池单体200之间以间隔相邻两个电池单体200。通过在沿第三方向Z相邻设置的两个电池单体200之间设置支撑件300,能够利用支撑件300的间隔部320间隔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200,对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200的间距起到限制作用,避免两个电池单体200之间相互影响,进而避免热失控相互传递。
请一并参阅图16~图23,在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支撑件300具有排气通道330和连通排气通道330的过气孔340,过气孔340朝向电池单体200的防爆阀230设置;并且,防爆阀230沿第一方向X在支撑件30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过气孔340内。从而当防爆阀230破阀时,电池单体200内部高温高压气体通过防爆阀230向外排出,由于防爆阀230沿第一方向X在支撑件30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过气孔340内,使得至少部分高温高压气流会直接朝向过气孔340排放,进而得以经过支撑件300内的排气通道330迅速向外排出,气流的排放路径能够得到控制,避免对相邻的其他电池单体200造成影响,提升安全性。
进一步的,请一并结合图6,在本实施例中,底壁210贯穿的设有防爆孔,防爆孔沿第一方向X正对过气孔340,并且防爆孔和过气孔340密封连通,防爆阀230盖封于防爆孔。从而当电池单体200发生热失控且防爆阀230破阀时,能够直接向着过气孔340喷射高温高压气流,气流能直接进入排气通道330而完全不会从防爆阀230和过气孔340之间的空间外溢,避免影响相邻电池单体200,进一步提升安全性。
请参阅图16,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单体200和过气孔340均设有多个,且一电池单体200的防爆阀230对应一过气孔340。从而,每个电池单体200均有一过气孔340与其对应,避免各电池单体200之间相互影响。示例性的,请一并结合图16、图17和图18,多个电池单体200分别沿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阵列排布。沿第三方向Z设有多个支撑件300,支撑件300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并且每个支撑件300均设有多个过气孔340,且多个过气孔340沿着第二方向Y间隔排列。在第一方向X上,每个电池单体200的防爆阀230正对一个过气孔340设置,从而任意一电池单体200发生热失控时,其防爆阀230泄压均能从对应的过气孔340排出,避免对其他电池单体200造成影响。
请再次参阅图16~图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梁130和/或第二梁140设有汇流通道131和泄压装置132,汇流通道131具有进气口133和出气口134,进气口133连通于排气通道330,泄压装置132盖封于出气口134,其中,进气口133设置于第一梁130和/或第二梁140靠近电池单体200的一侧,出气口134设置于第一梁130和/或第二梁140远离电池单体200的一侧。从而当电池单体200发生热失控时,自防爆阀230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流经由排气通道330进入汇流通道131,并经由泄压装置132排出,由于泄压装置132设置于背离电池单体200的一侧,泄压装置132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不会对电池单体200产生影响,保障安全性。具体的,第一梁130和/或第二梁140采用多块板连接形成中空结构,汇流通道131为形成于第一梁130和/或第二梁140内部的中空管道,第一梁130和/或第二梁140与箱体100的底板110连接固定,支撑件300的端部与第一梁130和/或第二梁140密封连接,使得支撑件300内的排气通道330与第一梁130和/或第二梁140内的汇流通道131连通。
具体的,请参阅图17和图19,在第二实施例中,支撑件300沿第二方向Y的端部设置排气孔350,排气孔350和排气通道330连通。相应的,在第一梁130和/或第二梁140设置进气口133,排气孔350和进气口133密封连通。从而进入排气通道330的气流能够经由排气孔350进入进气口133,并经由进气口133进入汇流通道131,最后经泄压装置132排出。进一步的,沿着第三方向Z,第一梁130和/或第二梁140设有多个进气口133,每个进气口133对应一个支撑件300,且与对应的支撑件300上的排气孔350密封连通,从而沿第三方向Z间隔设置的多个排气通道330均与对应的进气口133连通,均能通过对应的进气口133连通汇流通道131,进而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流均能从汇流通道131流向泄压装置132,并经泄压装置132排出。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300与底板110沿着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支撑件300通过第一梁130和第二梁140进行支撑,从而电池单体200的重量能够经支撑件300传递给第一梁130和第二梁140,避免对底板110过度挤压。另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当底板110受到地面凸起撞击时,由于电池单体200被支撑件300撑起且与底板110间隔,撞击力不会直接作用于电池单体200,因而能够提升电池包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300具有朝向底壁210设置的容纳槽(图中未示出);电池单体200包括设置于底壁210的极柱240,电池包还包括汇流排250,汇流排250连接相邻两个电池单体200的极柱240,汇流排250和极柱240设置于容纳槽内。可以减小在第一方向X的尺寸,提升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300具有内腔和连通内腔的容纳孔(图中未示出);电池单体200包括设置于底壁210的极柱240,极柱240穿设于容纳孔;电池包还包括汇流排250,汇流排250设置于内腔中,且连接相邻两个电池单体200的极柱240。同样的,可以减小在第一方向X的尺寸,提升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并且汇流排250不用承受电池单体200的压力,不易产生变形。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300的材料为绝缘材料,或者,还可以在上述容纳孔的孔壁设置绝缘垫圈,保障绝缘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还包括保护层(图中未示出),保护层连接于底壁210和支撑件300之间。保护层用于进一步为电池包提供保护,增强电池包的安全性。
保护层可以为单层结构,例如,保护层可以为阻燃隔热层,如云母板或者喷涂层,可以起到对热失控时的进一步防护作用,因为当防爆阀230喷发时,反应物的温度极高,设置有阻燃隔热层作为保护层,可以起到防止温度过高影响周围物质,避免起燃引火,进一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例如,保护层还可以为绝缘层,绝缘层可以起到电气绝缘防护的作用,杜绝了电气间隙以及爬电距离的问题,同时防止绝缘失效导致短路问题的发生,从而影响整包电气安全。需要说明的是,电池单体200往往是设置有绝缘防护措施的,如外附绝缘蓝膜,绝缘顶盖等,但由于电池单体200需要受力夹持,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绝缘破损,那么设置绝缘层作为保护层,能够进一步提升其绝缘防护的性能。
当然,保护层可以为多层的叠层结构。也就是说,例如上述的阻燃隔热层和绝缘层可以结合,即两者之间的隔层设置。当然,也可以设置一层保护层同时具有绝缘和隔热阻燃功能。
此外,保护层还可以包括粘结层,进一步强化电池单体200与支撑件300的连接稳定性。并且电池单体200和顶板120之间也可以设置粘结层160,利用粘结层160强化顶板120和电池单体200的连接,提升电池单体200的安装稳定性。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电设备,该用电设备可以是新能源汽车、计算机、储能供电装置等各种类型的设备,可以理解的是,该用电设备可以包括上述电池包的所有技术特征和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00),所述箱体(100)具有相交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所述箱体(100)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底板(110)和顶板(120)、沿所述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的第一梁(130)和第二梁(140),所述第一梁(130)、所述第二梁(140)连接于所述底板(110)和所述顶板(120)之间并围成容纳腔(150);
电池单体(200),所述电池单体(200)设于所述容纳腔(150)内,所述电池单体(200)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底壁(210)和顶壁(220),所述底壁(210)设有防爆阀(230),所述底壁(210)朝向所述底板(110)设置,所述顶壁(220)与所述顶板(120)相连接;
支撑件(300),所述支撑件(300)连接于所述第一梁(130)和所述第二梁(140)之间,且位于所述电池单体(200)和所述底板(110)之间;所述支撑件(300)与所述底壁(210)相连接,且与所述底板(110)沿着所述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00)具有排气通道(330)和连通所述排气通道(330)的过气孔(340),所述过气孔(340)朝向所述防爆阀(230)设置;
所述防爆阀(230)沿所述第一方向(X)在所述支撑件(30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过气孔(34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210)具有防爆孔,所述防爆孔沿所述第一方向(X)正对所述过气孔(340),且所述防爆孔和所述过气孔(340)密封连通,所述防爆阀(230)盖封于所述防爆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200)和所述过气孔(340)均设有多个,且一所述电池单体(200)的所述防爆阀(230)对应一所述过气孔(34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130)和/或所述第二梁(140)设有汇流通道(131)和泄压装置(132),所述汇流通道(131)具有进气口(133)和出气口(134),所述进气口(133)连通于所述排气通道(330),所述泄压装置(132)盖封于所述出气口(134),其中,所述进气口(133)设置于所述第一梁(130)和/或所述第二梁(140)靠近所述电池单体(200)的一侧,所述出气口(134)设置于所述第一梁(130)和/或所述第二梁(140)远离所述电池单体(200)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50)内设有多个所述电池单体(200),多个所述电池单体(200)沿着第三方向(Z)排布,所述第三方向(Z)与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第二方向(Y)相交;
所述支撑件(300)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件(300)沿着所述第三方向(Z)排布,一所述支撑件(300)与至少一所述电池单体(200)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00)沿所述第三方向(Z)的至少一侧设有避让空间(170),所述避让空间(170)连通所述容纳腔(150),
所述电池单体(200)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壁(210)的极柱(240),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汇流排(250),所述汇流排(250)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200)的所述极柱(240),所述汇流排(250)和所述极柱(240)设置于所述避让空间(170)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支撑于沿第三方向(Z)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200)之间,所述第三方向(Z)与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第二方向(Y)相交;
所述支撑件包括:
本体(310),所述本体(310)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200)远离所述顶板(120)的一侧,且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200)的所述底壁(210);
间隔部(320),所述间隔部(320)连接于所述本体(310)远离所述底板(110)的一侧,且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200)之间以间隔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2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00)具有朝向所述底壁(210)设置的容纳槽;
所述电池单体(200)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壁(210)的极柱(240),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汇流排(250),所述汇流排(250)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200)的所述极柱(240),所述汇流排(250)和所述极柱(240)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00)具有内腔和连通所述内腔的容纳孔;
所述电池单体(200)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壁(210)的极柱(240),所述极柱(240)穿设于所述容纳孔;
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汇流排(250),所述汇流排(250)设置于所述内腔中,且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200)的所述极柱(240)。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00)的材料为绝缘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
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连接于所述底壁(210)和所述支撑件(300)之间。
13.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CN202322948122.0U 2023-10-31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Active CN221327956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327956U true CN221327956U (zh) 2024-07-12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65216B1 (en) Battery and related apparatus therefor, preparation method, and preparation device
WO2021088570A1 (zh) 电池包及装置
CN110444835B (zh) 电池包和车辆
CN111668404A (zh) 一种电池模块及电池包
KR20220147644A (ko) 박스 본체, 배터리 및 장치
WO2023273885A1 (zh) 一种电池包下箱体、电池包及车辆
CN112018303B (zh) 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装置
CN214124043U (zh) 电池托盘、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111725454A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总成
CN214589152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WO2023273886A1 (zh) 一种电池包下箱体、电池包及车辆
CN115764148A (zh) 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设备
CN113966565A (zh) 电池包及交通设备
CN215816252U (zh) 电池系统
EP4009435B1 (en) Battery, power consu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battery
CN219067061U (zh) 电池包
CN221327956U (zh)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KR20230025892A (ko) 전지, 전기 장치, 전지 제조 방법 및 기기
CN217562756U (zh) 电芯单元及总成
CN221327955U (zh)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116830363A (zh) 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装置
KR20230027220A (ko) 배터리, 전기 장치 및 배터리 제조 방법, 기기
CN220914427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20544156U (zh) 一种电池防爆结构及电池包
CN220873756U (zh) 一种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