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56322U - 一地多用途及自给自足生态圈的绿建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地多用途及自给自足生态圈的绿建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56322U
CN221256322U CN202322545357.5U CN202322545357U CN221256322U CN 221256322 U CN221256322 U CN 221256322U CN 202322545357 U CN202322545357 U CN 202322545357U CN 221256322 U CN221256322 U CN 221256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water
building
cultivation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453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国义
林志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56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563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地多用途及自给自足生态圈的绿建筑系统,在同一地点位置以下、中、上三个层区垂直整合为一体的建物构造,下层区为养殖区,设置在地面下并能养殖水产生物的养殖池,养池殖旁设置了过滤池、生化池及净水池;中层区为居住区,设置在养殖池上方可供居住使用的建筑物;上层区为种植区,其包括设置在建筑物上方并具有多个培育床以及用于防虫遮阳使用的网室;下层区与上层区之间结合了灌溉单元,以将养殖池内的池水经由过滤池、生化池、净水池后再输送至植栽的植生床,最后再由植生床输出至养殖池内。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运作,达到节能减碳、生态平衡及资源再利用的境界,创造出以消耗最少能源并产出有机无毒食物的生活环境。

Description

一地多用途及自给自足生态圈的绿建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然生态系统与建筑物共构结合的领域,尤指一种一地多用途及自给自足生态圈的绿建筑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越来越多农民使用新兴的栽种方式,以减少水资源浪费,“鱼菜共生”农法便是一项新兴的农耕方式,所述农法是在无土环境中,建立鱼、植物、微生物的循环链,鱼通过排泄物为植物提供养分,植物吸收养分实现水质过滤,而微生物对鱼排泄物进行分解,通过这样的技术可以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此不但无水质忧患,蔬菜更能正常生长;这种鱼菜协同共生的应用技术,不需持续用水灌溉土壤,而是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相互结合,形成"鱼帮菜、菜帮鱼"互利共生的循环系统,还能达到零污染,成为持续循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若配合温室设施,将可对抗恶劣气候。
另外,还有一项“鱼菜蚓共生”农法,同样是通过自然界动植物的互利共生,将蔬果等腐质植物给蚯蚓食用,再将蚯蚓给鱼儿进食,成为鱼儿的蛋白质来源,然后将鱼儿的排泄物提供给植物或蚯蚓作为养分,植物吸收了水中养分来净化水质,而净水最后又回到鱼池给鱼儿健康生长;当人类食用了上述农法提供的鱼、菜农作物后,将更加安全与健康。这种维护人类健康,遵从当地生态、生物多样性和自然循环,便成为一种结合传统农业、创新思维和科学技术的生态圈,能有利于保护我们所共享的生存环境,还促进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的公平与和谐共生。
上述“鱼菜”或“鱼菜蚓”共生农法,已被视为缓解极端气候变化、保障食物生产的一种新兴农作方式,其具备对环境友善、撙节水资源、降低耕种土地,以及产出干净安全食物的特质,能服合“联合国永续发展”的多项目标,为人类生活提供美好的愿景。
事实上,自然生态共生农法已在我们周遭实施,但在地狭人稠、建地及建物售价高昂的都巿里,常受到有限空间的影响,使农作物产量无法增加或提升,因为除了居家使用空间外,还要设置鱼槽、过滤池、硝化槽以及植物栽培槽后,使原本不大的空间因上述设备的摆放而缩的更小,当然农作物产量也无法增加;检讨其原因,是因为传统农法是将居住空间与生态空间分隔设置,导致空间环境使用不彰,造作资源浪费和处理不足;因此,如何在狭小环境中有效利用空间,并以自然生态农法形成自给自足的生态圈,还能增加或提升农作物产量,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欲突破的问题之一。
接着,现今屋顶在夏季烈日照射下,表面温度可高达65℃以上,如果没有做好隔热效果,将使顶层房间更加闷热;另外,屋顶若没有很好的保温效果,冬天室内就会很冷,而传统都是将房顶安装特别的建筑材料来达到防晒及保温效果,然而除了上述方式外,如何在实施自然生态农法的同时,使房顶上附加隔热隔冷的设备,把外界的冷热空气阻隔在外,以成为凉爽或温暖的绿建筑,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欲克服的问题之二。
其次,传统实施自然生态共生农法,在喂食鱼儿、抓鱼或赏鱼时,都必须站在鱼槽、鱼箱、鱼桶或者是鱼池的旁边,并不会站在上述设备的上方,倘如果要站在上述设备的上方,又如何去实现,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欲解决的问题之三。
再者,自然生态农法中的“鱼菜蚓共生”,是以蚯蚓作为鱼类的天然蛋白质食物来源,但当鱼群更多或更大时,蛋白质饲料将明显不足,因此如何开发出其它的天然蛋白质饲料,并能以自然栖息、繁殖或自头罗网方式提供给鱼群食用,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欲解决的问题之四。
在“鱼菜蚓共生”中,蚯蚓是养殖在堆肥箱内,但当蚯蚓繁殖过剩时,就必须取出作为鱼类的天然饲料,但蚯蚓并不会主动落入鱼槽设备内,必须通过人力抓取及移出,这时就颇费时间与功夫,如果能设置一个能使蚯蚓在需要离开堆肥箱后,能自动落入鱼槽内的装置,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欲解决的问题之六。
最后,传统自然生态共生农法中使用的水源,在夏季时常因水量蒸发大,故需要适时补充,另外还需担心枯水期缺水或水源不足等问题发生,因此如何在平时就能做好水源搜集以减少水资源使用,就成为本实用新型欲解决的问题之七。
我们都知道“绿建筑”是指以人类的舒适健康为基础,追求与地球环境共生共荣,及人类生活环境永续发展的建筑。简言之,就是以环保、节能、永续为出发点,打造"消耗最少地球能源与资源,制造最少废弃物,具有生态节能,健康特性与减废的建筑物",才能与地球环境共生共荣共存。然而如何使人造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取得一个平衡点,这也是本实用新型欲努力开发突破的课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为提供一种一地多用途及自给自足生态圈的绿建筑系统,为在同一地点位置以下、中、上三个层区立体垂直整合为一体的建物构造;所述下层区,为养殖区,设置在地平面下,并围构成一蓄水空间以养殖水产生物的养殖池,所述养殖池旁设置了过滤池、生化池及净水池;所述中层区,为居住区,设置在地平面上及所述养殖池的上方,并作为居住用途的建筑物,所述建筑物的底面与所述养殖池的顶面之间保留间距,形成高度落差,以作为空气流动的通风空间;所述上层区,为种植区,设置在所述建筑物的上方,其包括用于覆盖在所述建筑物的屋顶顶面上并用于栽培植物的多个植生床以及用于遮阳、防雨、保温及防虫害用途的网室,所述植生床为不具有热传导作用的隔温层;所述下层区与所述上层区之间结合了灌溉单元,所述灌溉单元用于将所述养殖池内的池水经过所述过滤池、生化池、净水池后再输送至所述上层区的植生床,所述池水提供养分给所述植生床内的植物吸收,所述池水被植物净化后,再由所述植生床输出至所述养殖池内供池水中的水产生物使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植生床平放于所述屋顶顶面,其由多个具有隔热、保温及质轻功能的栽培箱并排组合而成,所述栽培箱由耐高温的真空发泡塑料制成,其具有朝上的开口,且所述开口上以盖板遮盖,所述盖板上设置了多个用于植栽使用的镂空植栽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灌溉单元包括:一设置在净水池内用于将池水输送至种植区的第一沉水马达,一连接所述第一沉水马达至栽培箱之间的第一输入管及一连接所述栽培箱至养殖池之间的输出管;所述第一输入管设置了多个给水的控制阀,每个控制阀对应一个栽培箱。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灌溉单元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养殖池内用于将池水输送至过滤池的第二沉水马达。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建筑物的内部或建筑物的外部,设置了用于上登至网室的楼梯;所述建筑物具有地板,所述地板至少设置了一喂食口,所述喂食口作为室内喂鱼、捞鱼、钓鱼用途,所述喂食口内设置了掀盖,所述掀盖包含了一透明玻璃板,能作为室内观赏水产生物用途;所述建筑物的地板底下设置了用于朝所述养殖池投光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为LED聚光灯组。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至少一设置在所述养殖池周边的蚯蚓养殖箱,所述蚯蚓养殖箱由箱体及覆盖在所箱体上的顶板所组成,所述箱体内能放置堆肥及蚯蚓,所述顶板可掀开或移动,所述箱体的底板设置了多个用于使蚯蚓水掉落至所述养殖池内的小孔,所述箱体的前板是一在偏转后能以倾斜角度提供给蚯蚓爬出箱外的调整板。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在所述养殖池上方及在所述建筑物的四周围至少设置一个以上的捕虫装置,所述捕虫装置包括一直立架设在所述建筑物外侧的框架、一横向固定在所述框架上端的滚动条、一被所述滚动条卷动后能上下升降且在下降后呈现展开状态的透光布、一位在所述透光布前方及/或后方并用于朝透光布投光的聚光灯;所述透光布与聚光灯之间保留一段距离,所述透光布的底下结合了一平衡用的配重杆,所述聚光灯位设于所述框架的上、中或下端任一位置。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养殖池的养殖范围大于所述建筑物的面积时,未被所述建筑物遮蔽的养殖池,作为池内水产生物的日照区、养殖区或钓鱼区;所述养殖池的四周至少有一处侧边是作为利于两栖类、螺蜗类、水栖昆虫易于进入所述养殖池内的斜边坡,所述斜边坡的上端衔接地平面,下端衔接养殖池的池底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建筑物外设置了一贮水装置,其包括:一放置在所述养殖池旁的储水舱;一围绕在所述建筑物的屋顶四周围的集水槽;一衔接集水槽并将雨水排入储水舱内储存的第三输入管;一结合在第三输入管上端用于筛除落叶、杂物的落叶分离器;所述储水舱内的水为备用水源,在使用前先排入所述过滤池内进行过滤与沉淀。
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能具有如下有益功效:
其一,本实用新型是在同一地点位置上形成具有养殖、居住、种植的共生共荣生活圈,也就是将前述三者以下、中、上立体垂直整合为一体的绿建筑,其不但能有效利用空间环境,减少土地使用,节省水资源,还能以自然生态共生农法创造出更多的农作物产量,达到自给自足的生活型态,有利于保护我们所共享的生存环境。
其二,本实用新型在种植区中作为培育植物的植生床,是由多个耐高温真空发泡塑料制成的栽培箱组合而成,所述栽培箱本身具有隔热隔冷作用,覆盖在屋顶上后,能把外界热、冷空气阻隔在外,使温度没有传导的介质,因此能降低室内温度及达到保温效果,另外加上建筑物的墙板本身具有断热或隔热功能,且网室又具有遮阳、防雨、保温及通风特性,遂使居住的建筑物成为节能又冬暖夏凉的绿建筑。
其三,本实用新型在建筑物的地板设置了具有掀盖的喂食口,地板的底面下还设置了能投光的LED聚光灯组,所述喂食口可供使用人在室内喂鱼、捞鱼或钓鱼,所述掀盖还具有透明玻璃板,通过所述玻璃板能作为居家室内赏鱼用途;据此,本实用新型能让使用人在养殖池上方就能实现室内喂鱼、捞鱼、钓鱼及赏鱼的用途,带来新鲜、方便、疗愈又有趣的生活方式。
其四,本实用新型在养殖池上方及建筑物四周围设置了捕虫装置,所述捕虫装置包括有展开的透光布,能在黑夜时利用聚光灯将灯光投射到透光布表面,使趋光性的昆虫被光吸引后而扑向光源,而透光布犹如一面挡墙,在昆虫扑撞透光布后便自然落入养殖池内,成为鱼类的蛋白质来源。
其五,本实用新型养殖池中,至少有一侧边设置成斜边坡,以让蛙、螺、蜗、蛞蝓及水栖昆虫等能容易地由地平面进入池内栖息与繁殖,进而打造出一个具有虫鸣蛙叫的湿地生态池;其次,所述蛙类的蝌蚪及卵可作为鱼类的蛋白质来源,水螺与水蜗能吃水中青苔、藻类及残渣,并具有清洁及维持水质的作用,而螺卵、蜗卵也能作为鱼类的蛋白质食物;水栖昆虫也是鱼类的重要食物来源,并可作为判断及监测水质是否恶化的依据。
其六,本实用新型在养殖池的周边设置蚯蚓养殖箱,箱体内放入堆肥与蚯蚓,箱体的前板能随时调整倾斜角度,以供蚯蚓能从前板爬出箱外并落入养殖池内作为鱼类的蛋白质饲料;箱体中产生的蚯蚓液(液态肥料)可由底侧板的小孔滴落于养殖池内,作为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而含有蚯蚓粪的堆肥,在移出后可作为水耕或水土耕植物的主要养分来源。
其七,本实用新型所设置了雨水贮集装置,能搜集雨水,同时也能搜集建筑物内的冷气机、除湿机排出的冷凝水,所述雨水和冷凝水皆不含氯,很适合养殖与种植,因此适合作为养殖池的备用水源,在池水不足时就能进行补充,夏季时能调节水源,不用担心水资源不足或匮乏,借此能达到节能省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观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观察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纵断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养殖池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建筑物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网室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蚯蚓养殖箱的断面构造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蚯蚓养殖箱的使用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捕虫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水耕植栽的实施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水土耕植栽的实施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水土耕植栽的另一实施示意图。
图中标示如下:
1 养殖池 51 第一沉水马达
11 过滤池 52 第一输入管
111 蓄水空间 521 控制阀
112 斜边坡 53 输出管
12 生化池 54 池底连通管
12’ 后生化池 541 入水端
13 净水池 542 出水端
14 第一翻水墙 55 第二沉水马达
15 挡水墙 56 第二输入管
16 第二翻水墙 6 发光单元
2 建筑物 7 蚯蚓养殖箱
21 地板 71 箱体
21’ 户外地板 72 顶板
22 屋顶 73 底板
23 墙板 74 前板
24 掀盖 75 小孔
25 喂食口 8 捕虫装置
26 透明玻璃板 81 框架
27 冷气机 82 滚动条
28 除湿机 83 透光布
29 楼梯 84 聚光灯
3 网室 85 距离
4 植生床 86 配重杆
41 栽培箱 9 贮水装置
42 盖板 91 储水舱
43 植栽孔 92 集水槽
44 植栽盆 93 第三输入管
45 发泡炼石 94 落叶分离器
46 水液 95 输水管
47 定植棉 10 通风空间
48 U形连通管 20 水产生物
49 直通管 30 植物
5 灌溉单元 40 蚯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图中揭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地多用途及自给自足生态圈的绿建筑系统,其在同一地点位置以下、中、上三个层区立体垂直整合为一体的建物构造:所述下层区为养殖区,设置在地平面下,并围构成一蓄水空间111以养殖水产生物20的养殖池1,所述养殖池1旁设置了过滤池11、生化池12及净水池13;所述中层区为居住区,设置在地平面上及所述养殖池1的上方,且作为居住用途的建筑物2;所述上层区,为种植区,设置在所述建筑物2的上方,其包括用于覆盖在所述建筑物2屋顶22顶面上的多个植生床4以及用于遮阳、防雨、保温及防虫害用途的网室3,所述植生床4为不具有热传导作用的隔温层;所述下层区与所述上层区之间结合了灌溉单元5,所述灌溉单5元用于将所述养殖池1内的池水经过所述过滤池11、生化池12、净水池13后再输送至所述上层区的植生床4,所述池水提供养分给植生床4内的植物30吸收,所述池水被净化后再由所述植生床4输出至所述养殖池1内供池水中的水产生物20使用。
上述中所述养殖池1是设置在地平面下,所述建筑物2是设置在地平面上,两者之间保留一段间距,以图1、图2为例,在建筑物2外的前、后地平面上设置了户外地板21’,由建筑物2的地板21与户外地板21’之间呈现了高度落差,所述落差形成了通风空间10,所述通风空间10以一个阶梯的高度为佳;所述养殖池1的池水,借助地底冷却及通风空间10的流动空气而使水温不会上升,让水产生物20不易受到水温影响而发生病变;并且建筑物2的地板21下有空气流动也会使室内降温,使室内能保持凉爽舒适。再者,所述养殖池1的养殖范围等于或大于所述建筑物2的面积为佳,当大于所述建筑物2的面积时,未被建筑物2遮蔽的养殖池1将成为池内水产生物20的日照、养殖或钓鱼区;其次,在本实用新型养殖池1的四周边中,至少将一处侧边改变为斜边坡112,所述斜边坡112的上端是衔接地平面,下端是衔接养殖池1的池底面。
如图5所示,上述中所述建筑物2为组合屋、微型屋、货柜屋、钢构屋或木造屋中的一种;本实用新型将建筑物2设置在自然环境中,以少量的水泥固定柱脚,能减少对土地的伤害,这样的建筑要求环保节能,自给自足,不在土地上建设任何永久设施,让建筑物2未来也能够搬移或拆除与组装;再者,所述建筑物2包括了地板21、与地板21呈上下对应的屋顶22以及围绕在所述地板21与屋顶22之间的墙板23,所述墙板23可设置门体与窗户,所述墙板23内含有断热板或发泡板结构,能使室内有降温效果。
再者,所述建筑物2的地板21至少设置了一个以掀盖24覆盖的喂食口25,所述喂食口25可作为室内喂鱼、捞鱼、钓鱼等用途。建筑物2的地板21底下设置了用于朝养殖池1投光的发光单元6,所述发光单元6为LED聚光灯组,能打亮养殖池1的内部;所述掀盖24还包含有一透明玻璃板26,能给使用人在居家室内通过所述透明玻璃板26而观赏池内的水产生物20。据此,本实用新型能让使用人在养殖池1的正上方就能实现室内喂鱼、捞鱼、钓鱼及赏鱼的用途,不同于传统只能在室外养殖池1旁喂鱼、捞鱼、钓鱼及赏鱼,因此以上的设计可带给人们新鲜、方便、疗愈又有乐趣的居家生活。
如图1及图5所示,为了让使用人能从地平面上登至网室3,可在建筑物2的内部或建筑物25的外部设置楼梯29,以供使用人顺利攀登至网室3,例如图5所示是将楼梯29设置在建筑物2内,这样就可以由室内上爬至网室3;所述楼梯29可为固定式楼梯或折叠式楼梯,其中,折叠式楼梯可以转折收藏,不使用时可以收合而不占空间。所述网室3如图6所示,为卷扬式塑料布温室,其具固定基础,以型钢为主要支架,屋顶铔管焊接固定,并以塑料布覆盖,另外还设置了卷扬装置;它有遮阳、防雨、保温、防虫害及通风性佳的功能,其结构已为公知技术及常识,于此不再详述所述网室3构造。通过上述的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屋顶22在不使用隔热建材的情况下,也能因植生床4为隔温层,网室3为遮阳帘,而达到室内降温与避寒效果;并且由网室3能创造适合农作物的微气候环境,减少气候损害,并能防制虫害,降低植物罹病率,减省防疫成本,有助提升农产质量,稳定蔬菜生产,以维护食的安全,且达到“冬菜夏种、夏菜冬种”能调节生产期的功效。
如图6、图11、图12所示,所述植生床4由多个具有隔热、保温及质轻功能的栽培箱41并排组合而成,所述栽培箱41由耐高温的真空发泡塑料制成,具体而言,是一种特别的耐高温聚笨乙烯发泡热塑材料,利用发泡产生厚度,且发泡内呈真空,使温度没有传导的介质,不会有热对流,有质轻、缓冲、隔音、隔热、保温与保冷极佳的效果;所述栽培箱41具有朝上的开口且所述开口上以盖板42遮盖。由于栽培箱41是放置在建筑物2的屋顶22顶面上,因此它犹如隔温层能将外界的冷、热空气阻隔在外,让建筑物2成为冬暖夏凉的绿建筑,即使建筑物2的屋顶22构造不一定隔温建材制作,也能保有冬暖夏凉的效果。
如图7所示,所述植生床4也能如传统垂直农场一样,以上、下或上、中、下多层排列的方式实施,但特征是下层的植生床4必须平放及覆盖在屋顶22上,这样才能成为隔温层,以阻绝外界的冷、热空气,夏天时能降低室内温度、冬天时能具有保温效果,此与传统垂直农场的施作目的是不同的;再者,本实用新型植生床4以多层施作时,不以垂直方式设置,而是以梯形方式架设,以使各层植生床4都能接受到阳光的照射,倘若有阳光不足,还可以通过LED灯源的实施来弥辅。
如图4、图6所示,所述灌溉单元5包括一设置在净水池13内用于将池水输送至种植区的第一沉水马达51,一连接所述第一沉水马达51至各栽培箱41之间的第一输入管52及一连接所述各栽培箱41至养殖池1之间的输出管53,所述养殖池1与过滤池11之间以池底连通管54来输送池水,所述池底连通管54的入水端541高度比出水端542为高,这样养殖池1池底的排泄物流入连通管54后,才不会再逆流回到养殖池1;如图4所示,所述过滤池11内的过滤棉、过滤刷等设备,以及生化池12内的发泡炼石、陶瓷环等硝化设备,都是既有的构造与常识,在此不详述其构造及功能。所述养殖池1的池水,经由池底连通管54进入过滤池11内,将粗质的鱼排泄物及残饵予以阻挡及沉淀后,再由第一翻水墙14上方流入生化池12内,本实用新型将生化池设计成前后两个生化池,分别是生化池12、后生化池12’,两池之间以挡水墙15相隔,墙下设置进水孔保持两池流通,所述池内以硝化菌将池水进行硝化,去除水中的氨和亚硝酸,将其转化成硝酸盐(氮肥)后,使池水由第二翻水墙16上方流入净水池13内,再通过池内的第一沉水马达51将池水往上输送至种植区,以提供硝酸盐给植物30吸收,而植物30经过光合作用后转化成为体内的养分而成长。上述的过滤效果若不足,可将过滤池11设计成前、后两个过滤池(图中未示出),两池之间只需设置一道挡水墙(图中未示出),墙下设置进水孔使两池连通,那么以两池过滤的效果将比上述一池更优。
上述灌溉单元5仅使用了第一沉水马达51作为抽水及输水使用,唯当使用在较大养殖池1时,若有抽水及输水不足情况,可在养殖池1内增设第二沉水马达55,并通过第二输入管56将池水输入至过滤池11内,以快速弥补抽水及输水量。
所述的水产生物20主要为鱼类,其次为虾、蟹、贝类等,它能个别养殖或共同养殖,这些水产生物20除了以植物30的废叶作为饲料之外,仍需要补充蛋白质来源,这是因为植物30除了需要氮肥外,还需要磷、钾、钙、镁、硫等各种元素,而这些元素是无法通过鱼的排泄物与的氧化作用来提供,它能需要蚯蚓或其它昆虫的补充,才可改善养分不均衡的问题,为了寻找更多的天然蛋白质,本实用新型养殖池1设置了斜边坡112,用于供两栖类、螺蜗类、水栖昆虫易于进入所述养殖池1内永久栖息与繁殖,其中,青蛙的蝌蚪及卵可作为鱼类的蛋白质食物,水螺与水蜗的卵也能作为鱼类的蛋白质食物,还能借助水螺与水蜗吃水中青苔、藻类及残渣,而具有清洁及维持水质的作用;并且水栖昆虫也是鱼类的食物来源,它还可以作为判断及监测水质是否恶化的依据,有了上述设备及构造,使养殖池1晃如一个大自然的湿地生态池。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建筑物2外设置了一贮水装置9,其包括一放置在所述养殖池1旁的储水舱91;一围绕在所述建筑物2的屋顶22四周围的集水槽92;一衔接集水槽92并将雨水排入储水舱91内储存的第三输入管93;一结合在第三输入管93上端用于筛除水中落叶、杂物的落叶分离器94;所述储水舱91内的水是作为备用水源,在使用前先排入所述过滤池11内进行过滤与沉淀,再经生化池12后提供给植物30及水产生物20使用。上述贮水装置9也能搜集建筑物2内的冷气机27、除湿机28排放出的冷凝水,其通过输水管95将冷凝废水输送至储水舱91,由于雨水或冷凝废水不含氯,故能作为养殖与种植使用,当夏季池水不足或匮乏时,通过贮水装置9的备用水源,来达到调节及省水的效果。
如图8和图9所示,除了上述生物可作为水产生物20的蛋白质来源外,蚯蚓40也是很好的来源之一,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养殖池1周边设置一个以上的的蚯蚓养殖箱7,所述蚯蚓养殖箱7是由一箱体71及覆盖在箱体71上的顶板72所组成,所述箱体71内能放置堆肥41及蚯蚓40,所述顶板72可掀开或移动;所述箱体71的底板73设置了多个小孔75,可使蚯蚓水(液态肥料)42滴落于养殖池1内,所述箱体71的前板74是一在偏转后能产生倾斜角度的调整板;当人们在堆肥41上进行洒水动作后,很容易驱使蚯蚓40由箱体71内部向外爬出并落入养殖池1内作为水中生物20的食物,堆肥41中的蚯蚓水42可通过底板73的小孔75滴落于养殖池1内,能作为植物30生长的重要元素,而堆肥41含有蚯蚓40分解有机物后所排出的排泄物(蚯蚓粪),其富含氮、磷、钾等养分及微生物,是最天然的肥料,也是水耕、水土耕最佳养分来源。
如图10所示,除了上述蛋白质来源之外,本实用新型还特别设置了一个装置,就是在养殖池1上方及建筑物2的四周围至少设置了一个以上的捕虫装置8,所述捕虫装置8包括一直立架设在所述建筑物2外的框架81、一横向固定在所述框架81上端的滚动条82、一被所述滚动条82卷动后能上下升降且在下降后能呈现展开状态的透光布83、一位在所述透光布83前方及/或后方并用于朝透光布83投光的聚光灯84;所述透光布83与聚光灯84之间保留一段距离85,所述透光布83的底下结合了一平衡用的配重杆86,所述聚光灯84是位于所述框架81的上、中或下端任一位置。在本图中,揭示出聚光灯84是设置在透光布83的后方;当黑夜时,所述透光布83通过滚动条82的卷动而下降,同时也呈现展开状态,利用聚光灯84投射光线至透光布83的背面,使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被光源吸引后而扑向透光布83的正面,所述透光布83犹如一阻挡昆虫飞行的墙面,在昆虫扑撞墙面后便落入养殖池1内成为鱼类的蛋白质食物;反之,如果聚光灯84是设置在透光布83的前方,那么昆虫将被光源吸引后扑向透光布83的背面;如果聚光灯84是同时设置在透光布83的前方与后方,那么昆虫就会分别扑向透光布83的正面或背面,因此透光布83的两面都可以成为捕捉昆虫的墙面;这种以飞蛾扑火、自投罗网的原理运用在本实用新型时,就可以为池中的水产生物20带来不少天然蛋白质饲料。
另外,本实用新型设置蚯蚓养殖箱7繁殖蚯蚓40来饲养水产生物20的方式,也能适用在繁殖黑水虻,通过黑水虻来饲养水产生物20;再者,使用人更可在建筑物2的四周地平面上饲养鸡、鸭等家禽,将植物30的残叶残根及家禽的排泄物作为蚯蚓、黑水虻的食物,而蚯蚓、黑水虻可以作为鱼、家禽的蛋白质来源,又鱼、家禽及卵蛋更可以成为人类的食物,这样的食物链已形成一个自给自足又共生共荣的自然生态圈。
如图11所示,图中揭示出一种水耕植栽的方式,所述栽培箱41上具有盖板42,所述盖板42漂浮在箱内水液46上,所述盖板42上设置了多个镂孔43,每个镂孔43内嵌入定植棉47,所述定植棉47中栽种了植物30;为了输送水源,所述栽培箱41与栽培箱41之间是借助U形连通管48或直通管(未揭)来输送水源,所述水源由第一输入管52流入栽培箱41内,最后再由输出管53输出至养殖池1;在本实施例中,植物30的上方气根是在定植棉47中呼吸二气化碳,下方水根则吸收水液46中带来的养分,经日照后就能进行光合作用。此外,水耕植栽的另一种方式,是盖板42覆盖在栽培箱41上,每个镂孔43内嵌入定植棉47,所述定植棉47中栽种了植物30,另在栽培箱41内设置虹吸钟(图中未示出),虹吸钟底下结合输出管53,通过虹吸钟的虹吸原理使栽培箱41内的水液46自动且不间断上下升降,水液下降时能使植物30根部进行呼吸,水液上升时植物30根部能吸收水中养分。以上两种水耕植栽方式为公知技术及常识,于下文不再进行叙述其构造。
如图12所示,图中揭示出一种水土耕植栽的方式,所述栽培箱41上设置了盖板42,所述盖板42设置了多个镂孔43,所述镂孔43内放入植栽盆44,所述植栽盆44内填入发泡炼石45或土壤,同时也栽种了植物30;其次,本实用新型将第一输入管52设置在栽培箱41上,且第一输入管52结合多个给水控制阀521,每个控制阀521对应一个栽培箱41,通过控制阀521来对栽培箱41给水;本实用新型栽培箱41内的水液46高度介于箱内的1/3或1/4位置,使得植栽盆44下部以及盆内下方的发泡炼石45也将有1/3或1/4沉浸在水液46中,因此植物30上方的气根可以在发泡炼石45中呼吸二气化碳,下方的水根则吸收水液46带来的养分,在日照后就能进行光合作用;此种植栽使用的给水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施作方式。
水土耕植栽除了上述给水方式外,另一方式如图13所示,在各栽培箱41之间以直通管49来输送水液46,所述直通管49的高度位在栽培箱41内部1/3或1/4的高度位置处,因此植栽盆44下部以及盆内下方的发泡炼石45有1/3或1/4是沉浸在水液46中;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源输送是借助第一输入管52输入栽培箱41内,而各栽培箱41之间再以直通管49相互输送,最后由输出管53将水液输出至养殖池1内。
由上述实施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地多用途及自给自足生态圈的绿建筑系统,其通过养殖区、居住区、种植区三者的立体垂直整合,加上植生床4与灌溉单元5而形成一冬暖夏凉的绿建筑,另外结合蚯蚓养殖箱7、捕虫装置8、贮水装置9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循环系统,使养鱼不需饲料,种菜不需肥料,还有菜可吃、有鱼可食、有房可住、有鱼虾可赏、有冬暖夏凉的住宿效果,提供了至少三种以上的用途,实现家庭自给自足的生活型态,这种有效利用空间环境,减少土地使用,节省水资源,减少生活成本,以自然生态共生农法就能创造出许多农产量,达到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能有利于保护我们所共享的生存环境,符合现行生活发展的趋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一地多用途及自给自足生态圈的绿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为在同一地点位置以下、中、上三个层区立体垂直整合为一体的建物构造;
所述下层区,为养殖区,设置在地平面下,并围构成一蓄水空间(111)以养殖水产生物的养殖池(1),所述养殖池(1)旁设置了过滤池(11)、生化池(12)及净水池(13);
所述中层区,为居住区,设置在地平面上及所述养殖池(1)的上方,且作为居住用途的建筑物(2),所述建筑物(2)的底面与所述养殖池(1)的顶面之间保留间距,形成高度落差,以作为空气流动的通风空间(10);
所述上层区,为种植区,设置在所述建筑物(2)的上方,其包括覆盖在所述建筑物(2)的屋顶(22)顶面上并用于栽培植物的多个植生床(4)以及用于遮阳、防雨、保温及防虫害用途的网室(3),所述植生床(4)为不具有热传导作用的隔温层;
所述下层区与所述上层区之间结合了灌溉单元(5),所述灌溉单元(5)用于将所述养殖池(1)内的池水经过所述过滤池(11)、生化池(12)、净水池(13)后再输送至所述上层区的植生床(4),所述池水供给养分给所述植生床(4)内的植物吸收,所述池水被植物净化后,再由所述植生床(4)输出至所述养殖池(1)内供池水中的水产生物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地多用途及自给自足生态圈的绿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的养殖范围大于所述建筑物(2)的面积时,未被所述建筑物(2)遮蔽的养殖池(1)作为池内水产生物(20)的日照区、养殖区或钓鱼区;所述养殖池(1)的四周至少有一处侧边是作为两栖类、螺蜗类、水栖昆虫易于进入所述养殖池(1)内的斜边坡(112),所述斜边坡(112)的上端衔接地平面,下端衔接养殖池(1)的池底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地多用途及自给自足生态圈的绿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床(4)平放于所述屋顶(22)的顶面上,其由多个具有隔热、保温及质轻功能的栽培箱(41)并排组合而成,所述栽培箱(41)由耐高温的真空发泡塑料制成,其具有朝上的开口,且所述开口上以盖板(42)遮盖,所述盖板(42)上设置了多个用于植栽使用的镂空植栽孔(4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地多用途及自给自足生态圈的绿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单元(5)包括:一设置在净水池(13)内用于将池水输送至种植区的第一沉水马达(51),一连接所述第一沉水马达(51)至栽培箱(41)之间的第一输入管(52)及一连接所述栽培箱(41)至养殖池(1)之间的输出管(53);所述第一输入管(52)设置了多个给水的控制阀(521),每个所述控制阀(521)对应一个栽培箱(4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地多用途及自给自足生态圈的绿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单元(5)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养殖池(1)内用于将池水输送至过滤池(11)的第二沉水马达(5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地多用途及自给自足生态圈的绿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2)的内部或建筑物(2)的外部,设置了用于上登至网室(3)的楼梯(29);所述建筑物(2)具有地板(21),所述地板(21)至少设置了一喂食口(25),所述喂食口(25)作为室内喂鱼、捞鱼、钓鱼用途,所述喂食口(25)以掀盖(24)覆盖着,所述掀盖(24)包含了一用于室内观赏水产生物用途的透明玻璃板(26);所述建筑物(2)的地板(21)底下设置了用于朝所述养殖池(1)投光的发光单元(6),所述发光单元(6)为LED聚光灯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地多用途及自给自足生态圈的绿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设置在所述养殖池(1)周边的蚯蚓养殖箱(7),所述蚯蚓养殖箱(7)由箱体(71)及覆盖在所述箱体(71)上的顶板(72)所组成,所述箱体(71)内用于放置堆肥及蚯蚓,所述顶板(72)可掀开或移动,所述箱体(71)的底板(73)设置了多个用于使蚯蚓水掉落至所述养殖池(1)内的小孔(75),所述箱体(71)的前板(74)是一在偏转后能以倾斜角度提供给蚯蚓爬出箱外的调整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地多用途及自给自足生态圈的绿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养殖池(1)上方及在所述建筑物(2)的四周围至少设置一个以上的捕虫装置(8),所述捕虫装置(8)包括一直立架设在所述建筑物(2)外侧的框架(81)、一横向固定在所述框架(81)上端的滚动条(82)、一被所述滚动条(82)卷动后能上下升降且在下降后呈现展开状态的透光布(83)、一位在所述透光布(83)前方及/或后方并用于朝透光布(83)投光的聚光灯(84);所述透光布(83)与聚光灯(84)之间保留一段距离(85),所述透光布(83)的底下结合了一平衡用的配重杆(86),所述聚光灯(84)位设在所述框架(81)的上、中或下端任一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地多用途及自给自足生态圈的绿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2)外设置了一贮水装置(9),其包括:一放置在所述养殖池(1)旁的储水舱(91);一围绕在所述建筑物(2)的屋顶(22)四周围的集水槽(92);一衔接集水槽(92)并将雨水排入储水舱(91)内储存的第三输入管(93);一结合在第三输入管(93)上端用于筛除落叶、杂物的落叶分离器(94);所述储水舱(91)内的水为备用水源,在使用前先排入所述过滤池(11)内进行过滤与沉淀。
CN202322545357.5U 2023-09-19 一地多用途及自给自足生态圈的绿建筑系统 Active CN221256322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56322U true CN221256322U (zh) 2024-07-02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21708A (en) Hydroculture crop production system
JP3111953U (ja) 家庭用水耕栽培装置
CN104430174A (zh) 皖南土鸡的养殖方法
KR102159636B1 (ko) 수직형 농장 건물
CN105746441B (zh) 半水生萤火虫的室内规模化人工养殖方法
CN106973695A (zh) 一种鱼菜食用菌共生系统
CN111758461A (zh) 一种多层次节能环保循环农业大棚种植技术
CN1148117C (zh) 工厂化自动半自动化养殖林蛙
CN1213496A (zh) 多功能房屋种养设置方法
CN2371793Y (zh) 净菜无土栽培箱
CN111406535B (zh) 立体内在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CN105724322B (zh) 爬沙虫幼虫和蛹的室内规模化养殖方法
CN221256322U (zh) 一地多用途及自给自足生态圈的绿建筑系统
CN104206361A (zh) 一种立体循环大龄蚯蚓自动分离养殖装置及其应用
CN208523397U (zh) 稻蛙菇综合种养系统
CN210746435U (zh) 多层次立体种植养殖复合大棚
CN209498158U (zh) 全生命周期开放式鱼菜共生系统
CN204860490U (zh) 竹鼠仿生态养殖单元
TWM653418U (zh) 一地多用途及自給自足生態圈的綠建築系統
CN1171190A (zh) 生态温室
CN106718313A (zh) 种养一体系统及种养一体方法
CN102140861A (zh) 生态园林智能居所
TWM656176U (zh) 一地多用途的綠建築系統
CN206993869U (zh) 生态植物工厂
WO2020171781A1 (en) System for self-supply of buildings and resid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