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43870U - 一种健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健身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243870U CN221243870U CN202323188216.9U CN202323188216U CN221243870U CN 221243870 U CN221243870 U CN 221243870U CN 202323188216 U CN202323188216 U CN 202323188216U CN 221243870 U CN221243870 U CN 2212438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seat
- fixed
- pulse monitoring
- pati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06010019280 Heart failures Diseas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40079593 drug Drug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19 stab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6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137 locomo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4891 sympto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7556 Cardiac failure acut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4172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8289 Muscle atroph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0113 Oede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577 caloric intak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612 cardiopulmona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21 heart beat frequ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0763 muscle atroph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220 muscle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0585 muscular atroph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764 rhythm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3 sol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内临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健身装置,包括稳定座,为健身装置主体;支撑柱和支杆,其均固定于稳定座的顶部;固定条,其固定于支撑柱的顶端;活动槽,其开设于固定条的顶部;滑块,其滑动设置于活动槽的内部;侧槽,其开设于活动槽的内部一侧;丝杆,其转动设置于侧槽的内部;螺纹块,其螺纹连接于丝杆的外表面;第二调节筒,其固定于支杆的顶部。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丝杆、螺纹块和滑块,能够有效根据患者自身体格调配使用,减少患者在健身期间的额外负担;通过设置弹性绳和脉搏监测带,使得心衰患者能够实时了解自身心率值是否在健康值之间,减少潜在风险以及通过弹性绳的设计减少脉搏监测带丢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内临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健身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设计一种专为心衰患者使用的健身装置时,与心内临床专业人员进行合作非常重要。
根据公开号为CN216653270U一种适用于老年心衰患者修养的健身装置,包括健身车和小腿按摩装置,健身车包括有底部稳定架、车身骨架、靠背座椅、左侧脚蹬、右侧脚蹬、手柄、悬空车轮和转盘,通过健身车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提升心肺能力以及缓解下肢水肿,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改善心衰患者的肌肉功能,防止心衰患者下肢肌肉萎缩。通过结合上述参考文献发现现有心衰患者用健身设备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1、患者在适用健身设备时,通常需要根据自身身高调节座椅和手柄,但是对于极个别体格与正常人员差异较大的患者来说,其调节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体格矮小,虽然调节了座椅和手柄,但是座椅和手柄之间的间距没有调节,使得患者在使用时需要身体前倾以减少负担或保持平衡,增加了患者身体的负担。
2、通过使用健身设备改善心衰患者的机体功能,在使用健身设备期间,其人员无法了解自身在健身期间心率的变化,使得人员无法在不利于身心情况下做出相应改变,患者无法有效地掌握自身运动强度和适宜范围,增加了潜在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心衰患者用健身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健身装置,包括:
稳定座,为健身装置主体;
支撑柱和支杆,其均固定于所述稳定座的顶部;
固定条,其固定于所述支撑柱的顶端;
活动槽,其开设于所述固定条的顶部;
滑块,其滑动设置于所述活动槽的内部;
侧槽,其开设于所述活动槽的内部一侧;
丝杆,其转动设置于所述侧槽的内部;
螺纹块,其螺纹连接于所述丝杆的外表面;
第二调节筒,其固定于所述支杆的顶部;
放置槽,其固定于所述第二调节筒的一侧;
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包括弹性绳和脉搏监测带。
优选的,所述稳定座还包括:
第一调节筒,其贯穿于所述滑块的顶部两侧;
第一支柱,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筒的内部;
坐垫,其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柱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稳定座还包括:
健身车,其安装于所述支撑柱和支杆之间,且所述健身车的车轮设置在所述支杆的中间;
第二支柱,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筒的内部;
车头,其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柱的顶部;
显示器,其安装于所述车头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稳定座还包括:
所述第一支柱在所述第一调节筒的活动以及所述第二支柱在所述第二调节筒的活动均是通过紧固螺栓实现。
优选的,所述稳定座还包括:
所述螺纹块呈凹槽设计,且所述滑块与所述螺纹块的凹槽适配。
优选的,所述稳定座还包括:
所述脉搏监测带由心率传感器、电池和数据传输模块组合而成,且所述脉搏监测带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手部粗细调节使用。
优选的,所述稳定座还包括:
所述放置槽内部由隔板分隔为两个空间,分隔的空间分别用于放置脉搏监测带、弹性绳和心衰紧急用药,其所述弹性绳连接在所述放置槽的内部,且所述脉搏监测带通过所述弹性绳与所述放置槽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健身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丝杆、螺纹块和滑块,患者转动丝杆,丝杆与螺纹块发生螺纹运动,继而通过丝杆能够使得螺纹块带动滑块向左或者向右移动,人员根据自身的体格调节坐垫与手柄之间的距离后,再调试其它部件,以达到适配患者自身使用,能够有效根据患者自身体格调配使用,减少患者在健身期间的额外负担。
2、通过设置弹性绳和脉搏监测带,患者通过将脉搏监测带穿戴在手部处,将监测心率的部位对准脉搏处,之后心跳率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递至显示器上,便于人员实时观测,以了解在运动期间心率是否位于心脏承受范围内,减少潜在风险,在患者健身完成后,如诺患者忘记将脉搏监测带取下时,在拉扯一段距离后,通过弹性绳得以提示人员将脉搏监测带取下,减少脉搏监测带丢失。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固定条俯剖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放置槽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1、稳定座;2、支撑柱;3、支杆;4、固定条;5、活动槽;6、滑块;7、侧槽;8、丝杆;9、螺纹块;10、第一调节筒;11、第一支柱;12、坐垫;13、健身车;14、第二调节筒;15、放置槽;16、车头;17、显示器;18、弹性绳;19、脉搏监测带;20、第二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健身装置,包括:稳定座1为健身装置主体,稳定座1是健身装置的主体部分之一,在于提供一个稳定的坐姿支撑,让心衰患者能够安全地坐在上面进行运动,稳定座1可以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和支持力,防止用户在运动时摇晃或滑动,支撑柱2、支杆3和健身车13其均固定在稳定座1的顶部,支撑柱2是连接稳定座1与其他部件的垂直支撑结构,它提供健身装置的稳定性和支撑力,支撑柱2通过将重量分散到地面,确保整个设备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保持平衡和稳定,支杆3能够固定其他组件,像健身车13的车轮,支杆3通过提供稳固的平台,使得其他部件能够牢固地安装在稳定座1上,并保持其位置不变,健身车13是整个健身装置的主体部分,它通常包括踏板和转动的轮盘,用户可以坐在坐垫12上,通过踩踏踏板来进行有氧运动,健身车13可帮助患者增强心肺功能的效果和一些身体上的锻炼,第二调节筒14固定在支杆3的顶部,在人员需要调节第二调节筒14内部的第二支柱20时,需要通过转动紧固螺栓,转动紧固螺栓的作用是将第二支柱20与第二调节筒14连接起来,并通过紧固或松开螺栓,控制第二支柱20的位置和高度,通过螺栓被松开时,可以自由地调整第二支柱20的位置,而当螺栓被紧固时,它会提供额外的稳定性和支撑力,将第二支柱20固定在特定的位置上,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车头16固定在第二支柱20的顶部,且车头16的顶部安装有显示器17,车头16是健身设备的前部,它通常由坚固的金属构成,车头16是提供支撑和稳定,使得患者通过手柄握持车头,使得患者能够在运动时保持平衡和稳定,从而更有效地进行锻炼,显示器17它为用户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包括时间、速度、心率、卡路里消耗等,通过观察显示器17上的数据,患者可以监测自己的运动状态并调整运动强度和目标,同时可以通过根据医生的医嘱设定好适用于患者自身合适的心率值之间,设定合适的心率范围也可以确保患者在安全的心率区间内进行训练,以确保训练方案适合患者的个人情况和健康状况,在快要低于或者快要超过设定的心率值时,显示器17能够发出警报提示效果。
如图2所示,包括:固定条4固定在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条4通常由坚固的材料制成,它被用来连接支撑柱2和其他部件,以增强设备的结构稳定性,活动槽5开设在固定条4的顶部,其内部的滑块6在活动槽5的内部可以滑动,活动槽5为滑块6提供活动空间,滑块6带动贯穿其顶部两侧第一调节筒10,第一调节筒10内部的第一支柱11和固定在第一支柱11顶部的坐垫12移动,第一调节筒10内部第一支柱11,坐垫12固定在第一支柱11的顶部,第一调节筒10和第一支柱11的作用是通过紧固螺栓调整坐垫12的高度,通过改变第一支柱11的高度,患者可以将坐垫12调整到适合自己身高的位置,以确保正确的姿势和舒适度。
如图3所示,包括:侧槽7开设在活动槽5的内部一侧,侧槽7的开设便于为侧槽7内部的结构活动空间,丝杆8转动设置在侧槽7的内部,丝杆8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9,同时螺纹块9为凹槽设计并与滑块6适配,人员通过转动丝杆8,丝杆8和螺纹块发生螺纹运动,继而带动螺纹块9能够左右移动,进一步使得改变坐垫12与车头16之间的间距,这种调整可以根据患者体格,来改变坐垫12与车头16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的身体尺寸或锻炼姿势。
如图4所示,包括:放置槽15固定在第二调节筒14的一侧,其放置槽15的内部由隔板分隔为两个空间,分隔的空间分别用于放置脉搏监测带19、弹性绳18以及心衰紧急用药,弹性绳18连接在放置槽15的内部,且脉搏监测带19通过弹性绳18与放置槽15连接,放置槽15的一个空间用于放置脉搏监测带19,脉搏监测带19通常用于通过监测心跳频率和节律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将脉搏监测带19放置在槽内,可以方便地存放和取出,同时脉搏监测带19由心率传感器、电池和数据传输模块组合而成,脉搏监测带19可以实时检测和记录使用者的心率数据,电池为脉搏监测带19提供电力支持,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模块则负责将测得的心率数据传输给显示器17以便于患者时刻关注,脉搏监测带19能够根据患者手部粗细可调节的功能,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手部的粗细调整脉搏监测带19的尺寸,以确保良好的贴合度和舒适度,弹性绳18连接在放置槽15的内部,弹性绳18的设计是为了提醒患者在使用脉搏监测带19后将其取下,当患者离开使用位置并忘记取下脉搏监测带19时,他们可能会感到一种轻微的阻力或拉扯感,这是由于弹性绳18的拉力作用,这种拉力感提醒患者检查是否还有任何仪器或设备连接在他们的身体上,并及时将其取下,同时放置槽15内部的心衰紧急用药能够在患者发生心衰急性发作时提供迅速的救治和缓解症状。
工作原理:患者通过转动丝杆8,丝杆8与螺纹块9发生螺纹运动,继而通过丝杆8能够使得螺纹块9带动滑块6向左或者向右移动,人员根据自身的体格调节坐垫12与手柄之间的距离,之后通过紧固螺栓分别调节第一支柱11和第二支柱20的高度,第一支柱11调节坐垫12的高度,第二支柱20调节车头16的高度,之后通过紧固螺栓分别将第一支柱11和第二支柱20的位置固定,以适用于患者本身的体格,而后人员将脉搏监测带19对准自身的脉搏处固定,并通过显示器17设定好自身适配的心率值,之后座在坐垫12上并蹬动健身车13,其脉搏监测带19监测的心率数值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递至显示器17上,便于人员实时观测,以了解在运动期间心率是否位于心脏承受范围内,减少潜在风险,在患者健身完成后,离开使用位置并忘记取下脉搏监测带19时,他们可能会感到一种轻微的阻力或拉扯感,这是由于弹性绳18的拉力作用,这种拉力感提醒患者检查是否还有任何仪器或设备连接在他们的身体上,并及时将其取下,同时放置槽15内部的心衰紧急用药能够在患者发生心衰急性发作时提供迅速的救治和缓解症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稳定座(1),为健身装置主体;
支撑柱(2)和支杆(3),其均固定于所述稳定座(1)的顶部;
固定条(4),其固定于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
活动槽(5),其开设于所述固定条(4)的顶部;
滑块(6),其滑动设置于所述活动槽(5)的内部;
侧槽(7),其开设于所述活动槽(5)的内部一侧;
丝杆(8),其转动设置于所述侧槽(7)的内部;
螺纹块(9),其螺纹连接于所述丝杆(8)的外表面;
第二调节筒(14),其固定于所述支杆(3)的顶部;
放置槽(15),其固定于所述第二调节筒(14)的一侧;
所述放置槽(15)的内部包括弹性绳(18)和脉搏监测带(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座(1)还包括:
第一调节筒(10),其贯穿于所述滑块(6)的顶部两侧;
第一支柱(11),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筒(10)的内部;
坐垫(12),其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柱(11)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座(1)还包括:
健身车(13),其安装于所述支撑柱(2)和支杆(3)之间,且所述健身车(13)的车轮设置在所述支杆(3)的中间;
第二支柱(20),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筒(14)的内部;
车头(16),其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柱(20)的顶部;
显示器(17),其安装于所述车头(16)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座(1)还包括:
所述第一支柱(11)在所述第一调节筒(10)的活动以及所述第二支柱(20)在所述第二调节筒(14)的活动均是通过紧固螺栓实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座(1)还包括:
所述螺纹块(9)呈凹槽设计,且所述滑块(6)与所述螺纹块(9)的凹槽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座(1)还包括:
所述脉搏监测带(19)由心率传感器、电池和数据传输模块组合而成,且所述脉搏监测带(19)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手部粗细调节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座(1)还包括:
所述放置槽(15)内部由隔板分隔为两个空间,分隔的空间分别用于放置脉搏监测带(19)、弹性绳(18)和心衰紧急用药,其所述弹性绳(18)连接在所述放置槽(15)的内部,且所述脉搏监测带(19)通过所述弹性绳(18)与所述放置槽(15)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88216.9U CN221243870U (zh) | 2023-11-25 | 2023-11-25 | 一种健身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88216.9U CN221243870U (zh) | 2023-11-25 | 2023-11-25 | 一种健身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243870U true CN221243870U (zh) | 2024-07-02 |
Family
ID=91623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188216.9U Active CN221243870U (zh) | 2023-11-25 | 2023-11-25 | 一种健身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243870U (zh) |
-
2023
- 2023-11-25 CN CN202323188216.9U patent/CN22124387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776583A (en) | Recumbent exercise apparatus | |
US20120129655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ervised home care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survivors | |
CN204723707U (zh) | 一种基于呼吸困难度反馈的机器人肺康复训练系统 | |
CN104922879A (zh) | 基于呼吸困难度反馈的机器人肺康复训练系统 | |
CN108464919A (zh) | 一种多用途可调式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 |
CN111760242A (zh) | 一种烧伤科用病患康复训练装置 | |
Raymond et al. | Oxygen uptake and heart rate responses during arm vs combined arm/electrically stimulated leg exercise in people with paraplegia | |
CN112221090A (zh) | 一种柔性上肢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 |
CN109045597A (zh) | 一种适用于康复和健身的锻炼装置 | |
CN114344831B (zh) | 智能化多功能膝关节康复设备 | |
CN114305898A (zh) | 一种神经外科肢体康复训练器 | |
CN209270727U (zh) | 一种新型心内科病人用辅助锻炼装置 | |
CN221243870U (zh) | 一种健身装置 | |
CN109603096A (zh) | 躯干下肢机能趣味健体机 | |
CN207654661U (zh) | 一种多功能立式健体测评仪 | |
CN211705776U (zh) | 一种多功能心肺训练器 | |
CN215084644U (zh) | 一种用于老年护理的腿部锻炼设备 | |
CN216169711U (zh) | 下蹲训练与控制反馈训练仪 | |
CN213432842U (zh) | 一种柔性上肢训练装置 | |
CN212141314U (zh) | 一种偏瘫患者上肢推举摇摆训练器 | |
CN206867591U (zh) | 一种新型磁控康复功率自行车 | |
CN210447973U (zh) | 下肢康复按摩椅 | |
CN114404894A (zh) | 一种神经外科偏瘫患者患肢康复锻炼装置 | |
CN221286266U (zh) | 一种心衰患者康复训练装置 | |
CN104739592A (zh) |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蹬车支架及病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