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20498U - 一种底鼓巷道用可移动式底板钢混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底鼓巷道用可移动式底板钢混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220498U CN221220498U CN202323228366.8U CN202323228366U CN221220498U CN 221220498 U CN221220498 U CN 221220498U CN 202323228366 U CN202323228366 U CN 202323228366U CN 221220498 U CN221220498 U CN 2212204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bracket
- floor
- reinforced concrete
- hea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5000004443 Ricinu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claims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65 m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钢混支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底鼓巷道用可移动式底板钢混支架,包括支架一、支架二,支架一与支架二已经提前预制好了,支架一与支架二上下两端端面的一半均设有套壳,支架一与支架二上下两端端面的另一半是插接柱,套壳与插接柱之间有间隙,支架一与支架二端面的套壳是相互错开的,支架一与支架二上下两端可相互插接,支架一与支架二的同一侧均设有脚轮,两个脚轮分别固定连接支架一与支架二,实现了不需要拆分成几个部件且运输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的钢混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底鼓巷道用可移动式底板钢混支架。
背景技术
底鼓是一个工程问题,受采掘工程的影响,巷道顶底板和两帮岩体产生变形并向巷道内产生位移,巷道底板向上隆起的现象即称之为底鼓。
为了解决底鼓这个问题一般可以采用底板打锚杆、底板注浆、药壶爆破、封闭式巷道支架这些方式,其中封闭式巷道支架最常用,因为它与其他措施相比,具有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及效果显著等优点,封闭式支架的特点是具有底拱,支架抵抗巷道两帮内移的能力大大加强,减少了巷道底板所承受的水平力,控制了巷道底板岩层的离层和断裂。
现有技术中封闭式巷道支架包括:两个竖杆,一个U形支架和一个底拱,U形支架两端通过可拆卸的连接件连接两个竖杆的上端,底拱两端也通过可拆卸的连接件连接竖杆的底端。
但是封闭式巷道支架的运输和组装需要先将支架拆分成几个部件然后用运输车运到巷道内再进行组装,再进行注浆,这种方式效率非常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底鼓巷道用可移动式底板钢混支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拆装成几个部件后再进行运输和组装效率太低的问题。
本申请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底鼓巷道用可移动式底板钢混支架,包括提前预制好的支架一、支架二,所述支架一、支架二上下部分是弯曲部中间部分是竖直的,所述弯曲部的端面固定连接有一套壳,所述套壳一侧设有一固定连接弯曲部端面的插接柱,所述套壳与插接柱之间有间隙,支架一的插接柱插接在支架二的套壳内,所述支架二的插接柱插接在支架一的套壳内,所述支架一与支架二的同一侧均设有脚轮,两个所述脚轮分别固定连接支架一与支架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使用支架时,先将预制好的支架一与支架二上下两端相互插接进去,使它们之间的宽度变小便于运输,因为支架一与支架二的上下两端是需要顶着巷道的顶端与底端的所以上下两端是不能有完全空心的套壳,所以弯曲部的端面必须有实体,所以支架一与支架二是相互插接,支架一与支架二相互插接后将它们有脚轮的一侧往地下放,脚轮着地后就可以用运输车拉着支架一与支架二到巷道需要支护的地点,然后将支架一与支架二分别安装到巷道的两帮,实现了不需要拆分成几个部件且运输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脚轮是活动脚轮即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巷道里有一些弯道,脚轮是万向轮的话过弯道就会非常的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轮有四个,分别设在支架一与支架二的下端与中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个万向轮可以让支架一与支架二在运输过程中更加的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一与支架二插接处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架一与支架二被一连接件穿过通孔将支架一与支架二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支架一与支架二的连接处不是固定连接,会导致一帮的压力过大时只有其中一个支架受力,从而导致支架的使用寿命减少,为了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支架一与支架二插接处的连接件可以让支架一与支架二它们固定连接,这样就可以防止一帮压力过大时让其中一个支架受力,从而提高了支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一上端靠近底端的一侧设有一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输车用绳子穿过拉环绑住支架一,使运输车拉支架的时候更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才开设有螺纹,中间包括另一没有开设螺纹是光滑的,所述螺杆开设螺纹的一端穿过支架一与支架二伸出它们外,所述螺杆开设螺纹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支架一与支架二是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钢混支架,是开不了螺纹的,所以螺杆穿过支架一与支架二的一端才开设螺纹,然后拧紧螺母,实现了支架一与支架二固定连接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一与支架二的注浆口均在它们的最高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浆口在支架一与支架二的最高点注浆,注浆方便不会让浆体溢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一与支架二下端一侧开设有排气口,并配有一木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木塞可以在注浆时塞住排气口防止浆体溢出来。
综上所述,本申请至少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支架一与支架二的上下两端相互错开的套壳和实体,使支架一与支架二相互插接,所需支架一与支架二之间的宽度,实现了不需要将支架拆分成几个部件且方便运输的目的。
通过支架一与支架二同一侧设在的万向轮,实现了方便运输支架一与支架二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整体结构图;
图2是支架一与支架二结构图;
图3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支架一;10、上端套壳;11、下端套壳;12、上端插接柱;13、下端插接柱;14、通孔;15、排气口;16、注浆口;2、支架二;3、万向轮;4、连接件;40、螺栓;41、螺母;5、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底鼓巷道用可移动式底板钢混支架,包括支架一1、支架二2,支架一1与支架二2的同一侧设有万向轮3,因为现有技术中需要将支架拆卸成几部分然后装上运输车运送过去安装非常不方便,因此需要使用支架时将支架一1与支架二2有万向轮3的一侧往地下放在前面用运输车拉着将支架运输到需要支护的地点非常方便,万向轮3有四个分别安装在支架一1与支架二2的下端和中部,可以使支架一1与支架二2在运输过程中更加稳定,支架一1上端靠近下端的一侧设有一拉环5,拉环5可以让运输车更方便的绑住支架进行运输。
但是支架的总体宽度是跟巷道差不多大的,因此运输过程中遇到弯道时可能会卡住,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参照图2,本实施在支架一1与支架二2的上下两部分是弯曲部,弯曲部的端面固定连接有一套壳,套壳分为上端套壳10和下端套壳11,套壳一侧设有插接柱,插接柱分为上端插接柱12和下端插接柱13,支架一1的上端插接柱12插接在支架二2的上端套壳10内,支架二2的下端插接13柱插接在支架1的下端套壳内12,在运输支架之前,将支架一1与支架二2上端插接柱12插接到上端套壳10内,将下端插接柱插接13到下端套壳11内使它们的宽度变小,解决了运输过程中遇到弯道会卡住的问题。
因为支架一1与支架二2的连接处不是固定连接,会导致一帮的压力过大时只有其中一个支架受力,从而导致支架的使用寿命减少,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施在,支架一1与支架二2连接处开设有通孔14,参照图3、图4,支架一1与支架二2被一连接件4穿过通孔将它们固定连接,连接件4包括螺栓40,螺栓40穿过支架一1和支架2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其他部位是光滑的,因为支架一1和支架二2是钢筋混凝土组成的开不了内螺纹,所以螺栓40只有穿过支架一1与支架二2的一端才开设螺纹,螺栓40穿过支架一1和支架二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一螺母41,将支架一1与支架二2安装到巷道的两帮后再将螺栓40穿过它们,再拧紧螺母41实现了将支架一1和支架二2固定连接在一起增加它们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支架一1与支架二2是提前预制好的钢混支架,它们的注浆口16在它们的最高点这样方便注浆,它们的排气口15在插接柱相反的一侧,参照图5,排气口15配有一木塞17,木塞17可以防止在注浆时浆体从排气口15漏出来。
具体实施过程,先将排气口15用木塞17堵住,然后从注浆口16注入浆体,等浆体凝固后拔出木塞17,然后将支架一1与支架二2上端插接柱12插接到上端套壳10,再将下端插接柱13插接到下端套壳11内。
然后将支架一1与支架二2有万向轮3的一侧往地上放,用运输车拉着它们到需要支护的地点,然后将支架一1和支架二2分别安装到巷道的两帮。
再用连接件4的螺栓40通过通孔14穿过支架一1与支架二2将它们固定连接,就完成了对巷道的支护。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底鼓巷道用可移动式底板钢混支架,包括提前预制好的支架一(1)、支架二(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一(1)、支架二(2)上下部分是弯曲部中间部分是竖直的,所述弯曲部的端面固定连接有一套壳,所述套壳一侧设有一固定连接弯曲部端面的插接柱,所述套壳与插接柱之间有间隙,支架一(1)的插接柱插接在支架二(2)的套壳内,所述支架二(2)的插接柱插接在支架一(1)的套壳内,所述支架一(1)与支架二(2)的同一侧均设有脚轮,两个所述脚轮分别固定连接支架一(1)与支架二(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底鼓巷道用可移动式底板钢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是活动脚轮即万向轮(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底鼓巷道用可移动式底板钢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3)有四个,分别设在支架一(1)与支架二(2)的下端与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底鼓巷道用可移动式底板钢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一(1)与支架二(2)插接处侧面开设有通孔(14),所述支架一(1)与支架二(2)被一连接件(4)穿过通孔(14)将支架一(1)与支架二(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底鼓巷道用可移动式底板钢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一(1)上端靠近底端的一侧设有一拉环(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底鼓巷道用可移动式底板钢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才开设有螺纹,中间包括另一没有开设螺纹是光滑的,所述螺杆开设螺纹的一端穿过支架一(1)与支架二(2)伸出它们外,所述螺杆开设螺纹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底鼓巷道用可移动式底板钢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一(1)与支架二(2)的注浆口(16)均在它们的最高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底鼓巷道用可移动式底板钢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一(1)与支架二(2)下端一侧开设有排气口(15),并配有一木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228366.8U CN221220498U (zh) | 2023-11-29 | 2023-11-29 | 一种底鼓巷道用可移动式底板钢混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228366.8U CN221220498U (zh) | 2023-11-29 | 2023-11-29 | 一种底鼓巷道用可移动式底板钢混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220498U true CN221220498U (zh) | 2024-06-25 |
Family
ID=91545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228366.8U Active CN221220498U (zh) | 2023-11-29 | 2023-11-29 | 一种底鼓巷道用可移动式底板钢混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220498U (zh) |
-
2023
- 2023-11-29 CN CN202323228366.8U patent/CN22122049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39675B (zh) | 一种基坑支护用大跨度预应力鱼腹梁的安装方法 | |
CN108412128A (zh) |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 | |
CN110725597A (zh) | 混凝土筒仓顶部环梁施工平台搭设结构以及搭设方法 | |
CN109184189A (zh) | 一种大直径筒仓锥壳仓顶结构施工方法 | |
CN106013158A (zh) | 一种铝合金模板单边支模装置 | |
CN221220498U (zh) | 一种底鼓巷道用可移动式底板钢混支架 | |
CN108222064A (zh) | 一种具备自复位功能的剪力销栓连接柱的装配整体式地下框架结构 | |
CN112554333B (zh) | 一种装配式仿木建筑及其钢木连接结构 | |
CN206956979U (zh) | 一种带顶柱的一字型剪力墙 | |
CN106640146B (zh) | 三维钢筋网架与混凝土组合衬砌结构 | |
CN202755368U (zh) | 一种基坑支护用大跨度预应力鱼腹梁 | |
CN214034225U (zh) | 可更换连梁及墙脚部件的钢木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 |
CN209925004U (zh) | 双侧壁导坑隧道临时横支撑及支撑装置 | |
CN213867836U (zh) | 一种竖向大跨度空缺中楼板的临时水平换撑结构 | |
CN212611998U (zh) | 一种市政桥梁施工用支撑装置 | |
CN211081218U (zh) | 一种组合式水泥电线杆 | |
CN105133664A (zh) | 一种组合框架式隔离保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220868806U (zh) | 一种高位连廊牛腿柱模板支撑体系 | |
CN218091337U (zh) | 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悬挑结构 | |
CN111622349A (zh) | 一种适用于索支撑预应力钢柱的装配式撑杆连接形式 | |
CN220335945U (zh) | 一种建筑地基加固桩 | |
CN220868924U (zh) | 一种砌体围护钢柱加固装置 | |
CN202755369U (zh) | 一种基坑内支撑多功能矩形连接件 | |
CN220522590U (zh) | 一种四车道隧道双侧导坑钢架岩墙组合支撑系统 | |
CN217679833U (zh) | 复合混凝土施工型剪力墙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