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17476U - 一种乡村环境提升用生态湿地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乡村环境提升用生态湿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17476U
CN221217476U CN202323003954.1U CN202323003954U CN221217476U CN 221217476 U CN221217476 U CN 221217476U CN 202323003954 U CN202323003954 U CN 202323003954U CN 221217476 U CN221217476 U CN 221217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filter
filter vat
wate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0395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维荣
陈勇
徐斌
韩昌远
李权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Center filed Critical Yunna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2300395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217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17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17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乡村环境提升用生态湿地系统,包括排水沥青路面,排水沥青路面的前后边缘均横向装配有排水结构,排水结构的右侧输出端固定连通有过滤桶,过滤桶内腔上端装配有便拆卸式过滤结构,过滤桶外壁下端固定连通有集水池;通过排水结构将路面上的积水导入过滤桶中通过便拆卸式过滤结构进行过滤,过滤净化后的水源导入至集水池内,在需要时可从集水池中抽水使用,集水池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多出的水源可直接导入河道内,通过上述设计可有效避免降雨导致的地面雨水的聚集不疏,同时在降雨后能够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和储存,在缺水时利用收集的雨水进行缓解,实现资源合理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乡村环境提升用生态湿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湿地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乡村环境提升用生态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乡村是“海绵城市”理念在乡村建设中迁移,指的是使乡村生态也能像海绵一样,在降雨情况下自动进行吸水、蓄水、渗水、净水、水释放等;进而适应环境变化、应对自然灾害,并满足用水需求。
但当前的大部分乡村基础构建中由于缺少合理的排水系统,导致即使降雨会在地表聚积不疏;另一方面,经常发生雨后则旱,即再大的降雨都无法缓解干旱地区或干旱季节水资源紧缺的情况。这些不但对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不便,还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各种不良影响。
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通过排水结构将路面上的积水导入过滤桶中通过便拆卸式过滤结构进行过滤,过滤净化后的水源导入至集水池内,在需要时可从集水池中抽水使用,集水池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多出的水源可直接导入河道内,通过上述设计可有效避免降雨导致的地面雨水的聚集不疏,同时在降雨后能够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和储存,在缺水时利用收集的雨水进行缓解,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的一种乡村环境提升用生态湿地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乡村环境提升用生态湿地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乡村环境提升用生态湿地系统,包括排水沥青路面,所述排水沥青路面的前后边缘均横向装配有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的右侧输出端固定连通有过滤桶,且过滤桶预埋于地面内,所述过滤桶内腔上端装配有便拆卸式过滤结构,所述过滤桶外壁上端固定连通有溢流管,且溢流管延伸至河道内,所述过滤桶外壁下端固定连通有集水池,所述排水沥青路面的上表面前后边缘处均横向嵌入装配有排水渠,所述排水渠输出端延伸至河道内。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排水结构包括均匀横向开设于排水沥青路面前后边缘处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插接有集水井,所述集水井上边缘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插接有网格盖板,所述网格盖板上表面与排水沥青路面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相邻所述集水井之间位置下端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过滤桶外壁上端与相邻所述集水井外壁下端之间位置固定连通有排水管。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便拆卸式过滤结构包括固定装配于过滤桶内腔下端的限位环,所述过滤桶内腔滑动插接有圆筒,且圆筒下端抵靠在限位环上端,所述圆筒内壁固定装配有过滤结构主体,所述圆筒上边缘均匀固定装配有L形板,所述L形板的横向部卡接于过滤桶上边缘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结构主体包括固定装配于圆筒内壁下端的活性炭滤板,所述圆筒内腔中部填充有砾石过滤层,所述圆筒内腔上端填充有沙土过滤层,且沙土过滤层上表面种植有植被。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集水池包括水池主体,所述水池主体外壁下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一端,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过滤桶外壁下端固定连通,所述水池主体外壁下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水结构将路面上的积水导入过滤桶中通过便拆卸式过滤结构进行过滤,过滤净化后的水源导入至集水池内,在需要时可从集水池中抽水使用,集水池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多出的水源可直接导入河道内,通过上述设计可有效避免降雨导致的地面雨水的聚集不疏,同时在降雨后能够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和储存,在缺水时利用收集的雨水进行缓解,实现资源合理利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水渠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拆卸式过滤结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水沥青路面、2-排水结构、21-凹槽、22-集水井、23-卡接槽、24-网格盖板、25-连接管、26-排水管、3-过滤桶、4-便拆卸式过滤结构、41-限位环、42-圆筒、43-过滤结构主体、431-沙土过滤层、432-砾石过滤层、433-活性炭滤板、44-L形板、5-溢流管、6-集水池、61-水池主体、62-进水管、63-出水管、7-排水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乡村环境提升用生态湿地系统,包括排水沥青路面1,排水沥青路面1的前后边缘均横向装配有排水结构2,排水结构2的右侧输出端固定连通有过滤桶3,且过滤桶3预埋于地面内,过滤桶3内腔上端装配有便拆卸式过滤结构4,过滤桶3外壁上端固定连通有溢流管5,且溢流管5延伸至河道内,过滤桶3外壁下端固定连通有集水池6,排水沥青路面1的上表面前后边缘处均横向嵌入装配有排水渠7,排水渠7输出端延伸至河道内;当雨水较多超过便拆卸式过滤结构4过滤速度时,多余的雨水从溢流管5流入河道内,排水沥青路面1道路前后边缘的雨水通过排水渠7直接排入河道内,对路边的积水进行清除,排水渠7需要定期清理避免堵塞。
通过排水结构2将路面上的积水导入过滤桶3中通过便拆卸式过滤结构4进行过滤,过滤净化后的水源导入至集水池6内,在需要时可从集水池6中抽水使用,集水池6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多出的水源可直接导入河道内,通过上述设计可有效避免降雨导致的地面雨水的聚集不疏,同时在降雨后能够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和储存,在缺水时利用收集的雨水进行缓解,实现资源合理利用。
具体而言,排水结构2包括均匀横向开设于排水沥青路面1前后边缘处的凹槽21,凹槽21内插接有集水井22,集水井22上边缘开设有卡接槽23,卡接槽23内插接有网格盖板24,网格盖板24上表面与排水沥青路面1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相邻集水井22之间位置下端固定连通有连接管25,过滤桶3外壁上端与相邻集水井22外壁下端之间位置固定连通有排水管26。
雨天通过里面边缘的集水井22收集雨水,通过网格盖板24进行支撑,这种设计适用于乡村这种车辆较少的路面上使用,网格盖板24和集水井22内部需要定期清理避免堵塞。
具体而言,便拆卸式过滤结构4包括固定装配于过滤桶3内腔下端的限位环41,过滤桶3内腔滑动插接有圆筒42,且圆筒42下端抵靠在限位环41上端,圆筒42内壁固定装配有过滤结构主体43,圆筒42上边缘均匀固定装配有L形板44,L形板44的横向部卡接于过滤桶3上边缘处。
具体而言,过滤结构主体43包括固定装配于圆筒42内壁下端的活性炭滤板433,圆筒42内腔中部填充有砾石过滤层432,圆筒42内腔上端填充有沙土过滤层431,且沙土过滤层431上表面种植有植被;通过沙土过滤层431和其上的植被对水中的杂质进行有效过滤,通过砾石过滤层432和活性炭滤板433对杂质进行进一步的滤除。
具体而言,集水池6包括水池主体61,水池主体61外壁下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62一端,进水管62的另一端与过滤桶3外壁下端固定连通,水池主体61外壁下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63。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水结构2将路面上的积水导入过滤桶3中通过便拆卸式过滤结构4进行过滤,过滤净化后的水源导入至集水池6内,在需要时可从集水池6中抽水使用,集水池6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多出的水源可直接导入河道内,通过上述设计可有效避免降雨导致的地面雨水的聚集不疏,同时在降雨后能够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和储存,在缺水时利用收集的雨水进行缓解,实现资源合理利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乡村环境提升用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沥青路面(1),所述排水沥青路面(1)的前后边缘均横向装配有排水结构(2),所述排水结构(2)的右侧输出端固定连通有过滤桶(3),且过滤桶(3)预埋于地面内,所述过滤桶(3)内腔上端装配有便拆卸式过滤结构(4),所述过滤桶(3)外壁上端固定连通有溢流管(5),且溢流管(5)延伸至河道内,所述过滤桶(3)外壁下端固定连通有集水池(6),所述排水沥青路面(1)的上表面前后边缘处均横向嵌入装配有排水渠(7),所述排水渠(7)输出端延伸至河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乡村环境提升用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2)包括均匀横向开设于排水沥青路面(1)前后边缘处的凹槽(21),所述凹槽(21)内插接有集水井(22),所述集水井(22)上边缘开设有卡接槽(23),所述卡接槽(23)内插接有网格盖板(24),所述网格盖板(24)上表面与排水沥青路面(1)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相邻所述集水井(22)之间位置下端固定连通有连接管(25),所述过滤桶(3)外壁上端与相邻所述集水井(22)外壁下端之间位置固定连通有排水管(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乡村环境提升用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拆卸式过滤结构(4)包括固定装配于过滤桶(3)内腔下端的限位环(41),所述过滤桶(3)内腔滑动插接有圆筒(42),且圆筒(42)下端抵靠在限位环(41)上端,所述圆筒(42)内壁固定装配有过滤结构主体(43),所述圆筒(42)上边缘均匀固定装配有L形板(44),所述L形板(44)的横向部卡接于过滤桶(3)上边缘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乡村环境提升用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主体(43)包括固定装配于圆筒(42)内壁下端的活性炭滤板(433),所述圆筒(42)内腔中部填充有砾石过滤层(432),所述圆筒(42)内腔上端填充有沙土过滤层(431),且沙土过滤层(431)上表面种植有植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乡村环境提升用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6)包括水池主体(61),所述水池主体(61)外壁下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62)一端,所述进水管(62)的另一端与过滤桶(3)外壁下端固定连通,所述水池主体(61)外壁下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63)。
CN202323003954.1U 2023-11-08 2023-11-08 一种乡村环境提升用生态湿地系统 Active CN221217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03954.1U CN221217476U (zh) 2023-11-08 2023-11-08 一种乡村环境提升用生态湿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03954.1U CN221217476U (zh) 2023-11-08 2023-11-08 一种乡村环境提升用生态湿地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17476U true CN221217476U (zh) 2024-06-25

Family

ID=91542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03954.1U Active CN221217476U (zh) 2023-11-08 2023-11-08 一种乡村环境提升用生态湿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217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9888B (zh) 建筑小区下垫面雨水径流处理系统
CN109098268B (zh) 一种雨水渗蓄系统
CN206289491U (zh) 一种人行道、绿地集蓄水系统
CN209509056U (zh) 一种屋面雨水断接的储水回用装置
CN206052850U (zh) 一种道路绿化雨水调蓄系统
CN211898832U (zh) 一种城市道路排水蓄水结构
CN205223761U (zh) 一种用于雨水下渗和净化的生物洼地系统
CN211057970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18126031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节排水及灌溉系统
CN221217476U (zh) 一种乡村环境提升用生态湿地系统
CN207861912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地下过滤沙床
CN216195095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再利用装置
CN216474335U (zh) 一种用于安装夜光透水地砖的地基结构
CN211080473U (zh) 一种地库顶板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系统
CN213014554U (zh) 一种山地公园雨洪管理蓄排水系统
CN211447206U (zh) 一种地铁停车场排水系统
CN211499026U (zh) 一种雨水净化砂石笼
CN204112465U (zh) 一种用于处理停车场雨水及调节小气候的蓄流湿地系统
CN112343151A (zh) 雨水花园溢流口及其施工方法
CN218148757U (zh) 一种西北半干旱地区城市道路绿化带雨水回收系统
CN219773140U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下沉绿化带
CN205170503U (zh) 城市下沉廊道式景观湿地
CN216808343U (zh) 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
CN217150554U (zh) 基于建筑废弃物资源利用的高蓄水性绿化带结构
CN218789472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道路中间绿化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