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88245U - 一种客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客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188245U CN221188245U CN202322975507.6U CN202322975507U CN221188245U CN 221188245 U CN221188245 U CN 221188245U CN 202322975507 U CN202322975507 U CN 202322975507U CN 221188245 U CN221188245 U CN 2211882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rest
- cushion
- seat
- engine compartment
- passeng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985 leath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633 prote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客车,属于车辆领域。该客车包括发动机舱,还包括设置在发动机舱后侧或者发动机舱顶部的折叠凳,折叠凳包括活动连接的靠背和坐垫,靠背厚度方向的两侧面分别为踏步面和背靠面,靠背具有将背靠面扣在坐垫上方以使踏步面朝上进而供乘坐人员或者驾驶员踩踏踏步面进入到副驾驶区或者驾驶区的折叠位,靠背还具有将背靠面打开以使背靠面朝后进而供乘坐人员面朝后坐在坐垫上的打开位。本实用新型利用可折叠的靠背,方便与第一排座椅的乘坐人员沟通的人员乘坐,同时为乘坐人员或者驾驶员跨过发动机舱提供踩踏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座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客车。
背景技术
客车的发动机在车头布置时,会在车辆前部的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发动机的发动机舱,发动机舱凸出客车的地板,因此副乘坐人员进出副驾驶区以及驾驶员进出驾驶区的过程中均需要跨越发动机舱。但发动机舱的高度较高,乘客或驾驶员跨过发动机舱的难度较高,直接踩踏发动机舱顶盖时容易踩脏发动机舱的顶盖。
另外,在某些情况下车内会有需要与第一排座椅的乘坐人员面对面沟通交流的人员,此时该人员无合适的乘坐位置,如果直接坐在发动机舱的顶盖上,则发动机舱较高的温度会影响该人员的正常乘坐,进而影响沟通交流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驾驶员或乘坐人员不能直接踩发动机舱而是跨过发动机舱而导致进出副驾驶区和驾驶区的难度较高以及需要与第一排座椅的乘坐人员面对面沟通的人员无合适乘坐位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客车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客车,包括发动机舱,还包括设置在发动机舱后侧或者发动机舱顶部的折叠凳,折叠凳包括活动连接的靠背和坐垫,靠背厚度方向的两侧面分别为踏步面和背靠面,靠背具有将背靠面扣在坐垫上方以使踏步面朝上进而供乘坐人员或者驾驶员踩踏踏步面进入到副驾驶区或者驾驶区的折叠位,靠背还具有将背靠面打开以使背靠面朝后进而供乘坐人员面朝后坐在坐垫上的打开位。
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靠背能够通过折叠结构相对坐垫进行折叠,从而使靠背具有折叠位和打开位。其中,靠背处于打开位时,方便乘坐人员坐在坐垫上后,将后背靠在靠背上,这样在于第一排座椅的乘坐人员进行长时间的面对面沟通时,能够有更好的沟通体验,得到更好的沟通效果。靠背处于折叠位时,靠背的踏步面朝上,此时靠背能够为坐垫提供防护,同时为乘坐人员或者驾驶员提供踩踏的位置。靠背处于折叠位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折叠凳位于发动机舱顶部,乘坐人员或者驾驶员可直接踩踏靠背的踏步面进入到副驾驶区或驾驶区,不必担心会踩脏发动机舱的顶盖;另一种情况是折叠凳位于发动机舱的后侧,由于踏步面与发动机舱顶盖之间的高度差较小,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乘坐人员或者驾驶员跨过发动机舱的难度。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折叠凳位于发动机舱后侧,坐垫的前侧设置有用于与发动机舱侧面连接的连接结构。
有益效果是:坐垫通过连接结构与发动机舱的侧面连接后,能够提高坐垫的稳定性。由于发动机舱一侧的地板面有检修结构,因此将坐垫与发动机舱一侧的底板面固定连接会不便于检修操作。由于发动机出现故障时,发动机舱的顶盖需要打开以进行发动机的检修,因此将坐垫设置在发动机舱的顶盖上方会不便于发动机舱的开启,并且也影响美观性。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连接结构包括用于与发动机舱连接的连接支架,坐垫与连接支架可拆卸连接。
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坐垫时,可以先将连接支架固定在发动机舱上,然后再将坐垫与连接支架连接,相较于直接将坐垫与发动机舱连接,更便于操作。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连接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耳,坐垫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耳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耳,第一连接耳与第二连接耳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连接孔。
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利用螺栓将连接支架与坐垫连接起来,操作方便且安全稳定。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连接支架的中部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螺栓的安装孔。
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连接支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发动机舱上,便于装配。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坐垫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垫高坐垫的坐垫支撑架。
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坐垫支撑架将坐垫垫高,以提高乘坐人员乘坐时的舒适性,并且能够在靠背处于折叠位时,进一步缩短踏步面与发动机舱顶盖的高度差,有利于乘坐人员或者驾驶员进出副驾驶区或者驾驶区。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靠背和坐垫其中一个上安装有连接座、另一个上安装有连接轴,连接轴贯穿连接座并与连接座转动配合。
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靠背与坐垫的折叠,且连接的可靠性较高。并且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靠背和坐垫连接成一个独立的单元,便于制造和安装。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靠背与坐垫等宽,连接座位于坐垫的上侧,靠背上开设有用于容纳连接座的容纳槽,连接轴与靠背连接并贯穿容纳槽。
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靠背与坐垫等宽,从而提高靠背对坐垫的遮盖和保护效果,也能够提高该客车发动机舱的整体美观性。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靠背或坐垫上设置有挡止体,挡止体用于靠背翻转到打开位时与连接座挡止配合。
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靠背处于打开位时,挡止体能够起到挡止限位和支撑靠背的作用。当折叠凳位于发动机舱顶部时,靠背通过挡止体与连接座的挡止配合来得到支撑;当折叠凳位于发动机舱后侧时,由于靠背不需要依靠发动机舱的侧壁提供支撑,因此能够防止靠背与发动机舱的侧壁不断摩擦而造成发动机舱上的皮革磨损。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挡止体为挡止轴,连接座上开设有供挡止轴嵌入并形成挡止配合的挡止槽。
有益效果是:挡止轴嵌入到挡止槽内后,与挡止槽形成挡止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靠背在打开位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叠凳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叠凳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叠凳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叠凳主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叠凳俯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靠背位于折叠位时折叠凳的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靠背位于打开位时折叠凳的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靠背位于打开位时折叠凳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坐垫;2、靠背;21、背靠面;22、踏步面;3、连接支架;4、第一连接耳;5、第二连接耳;6、连接座;7、连接轴;8、容纳槽;9、挡止轴;10、挡止槽;11、坐垫支撑架;12、发动机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中的客车,包括发动机舱设置在发动机舱旁的折叠凳,折叠凳包括活动连接的坐垫和靠背,靠背具有将背靠面扣在坐垫上方以使踏步面朝上进而供乘坐人员或者驾驶员踩踏踏步面进入到副驾驶区或者驾驶区的折叠位,靠背还具有将背靠面打开以使背靠面朝后进而供乘坐人员面朝后坐在坐垫上的打开位,以便于与第一排座椅的乘坐人员沟通的人员乘坐,同时为乘坐人员或者驾驶员跨过发动机舱提供踩踏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客车的具体实施例1:
该客车的车厢前部具有发动机舱12,发动机舱12的后侧设置有折叠凳,参见附图1,折叠凳包括坐垫1和靠背2。
坐垫1固定安装在发动机舱12的后侧,并与发动机舱12的后侧面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用于与发动机舱12连接的连接支架3,坐垫1与连接支架3之间可拆卸连接。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参见附图3、参见附图4和附图5,连接支架3的横截面形状为L型,由板条状钢材经过弯折后制成,连接支架3的两端均焊接设置有第一连接耳4,第一连接耳4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支架3的中部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螺栓的安装孔,以方便将连接支架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发动机舱12的侧壁上。该实施方式中安装孔的数量为3个。
坐垫1面向发动机舱1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耳5,第二连接耳5上也开设有连接孔,两个第二连接耳5能够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耳4贴合,此时第二连接耳5上的连接孔与对应的第一连接耳4上的连接孔对齐,从而可以通过螺栓将第二连接耳5与对应的第一连接耳4固定连接在一起。
以上的连接结构能够方便坐垫1的安装,不需要对发动机舱12的结构做出改动,只需要在发动机舱12的侧壁上固定螺柱或者开通供螺栓穿过的开孔即可,改造成本较低。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支架3还可以直接焊接固定在发动机舱12的侧壁上。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支架3也可以为两个L型结构件,L型结构件的一端作为第一连接耳4,另一端用于开设安装孔。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支架3为方形的钢片,该钢片可作为第一连接耳4,该钢片直接焊接固定在发动机舱12的侧壁上。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结构仅包括第二连接耳5,第二连接耳5直接焊接固定在发动机舱12的侧壁上。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耳4与第二连接耳5之间通过锁扣连接,以便于快速地拆装坐垫1,锁扣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不设置第二连接耳5,第一连接耳4之间的距离大于坐垫1的宽度,在坐垫1宽度方向的两侧开设螺纹孔,将坐垫1插入到两个第一连接耳4之间并使该螺纹孔与第一连接耳4上的连接孔对齐,以将坐垫1与连接支架固定。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支架为角钢,角钢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与发动机舱12连接的开孔,角钢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与坐垫1连接的开孔。
靠背2厚度方向的两侧面分别为踏步面22和背靠面21,靠背2与坐垫1活动连接,以使靠背具有将背靠面扣在坐垫上方以使踏步面朝上进而供乘坐人员或者驾驶员踩踏踏步面进入到副驾驶区或者驾驶区的折叠位、和将背靠面打开以使背靠面朝后进而供乘坐人员面朝后坐在坐垫上的打开位。
靠背2与坐垫1活动连接的方式为在靠背2和坐垫1其中一个上安装连接座6、另一个上安装连接轴7,连接轴7贯穿连接座6并与连接座6转动配合。优选实施方式中,参见附图4,连接座6有两个且固定设置在坐垫1的上侧,连接座6为片状结构,连接座6上开设有与连接轴7转动配合的配合孔;参见附图2,靠背2上开设有两个用于容纳连接座6的容纳槽8,连接轴7固定安装在靠背2上且贯穿容纳槽8。由于设置了容纳槽8,可以将连接座6隐藏起来,因此可以使靠背2和坐垫1设为等宽的结构,使靠背2处于折叠位时能够对坐垫1起到更好的遮盖和保护作用,美观性也更好。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不设置容纳槽8,使两个连接座6分别位于靠背2的两侧。
靠背2上设置有挡止体,优选实施方式中,挡止体为挡止轴9,连接座6上开设有供挡止轴9嵌入的挡止槽10,挡止槽10用于靠背2翻转到打开位时与挡止轴9挡止配合。靠背2处于打开位时,挡止轴9与挡止槽10的挡止配合能够为靠背2提供支撑,防止靠背2翻转过度,挡止轴9嵌入到挡止槽10后,其稳定性更高。设置挡止体后,靠背2与坐垫1可以利用挡止体与连接座6的配合实现挡止,防止靠背2的踏步面22直接抵在发动机舱12的壁上后,踏步面22与发动机舱12壁上的皮革发生不断的摩擦而损坏皮革。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发动机舱12的侧壁上设置了专门用于支撑靠背2的支架后,可以不在靠背2上设置挡止体。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不设置挡止槽10,当靠背2处于打开位时,挡止轴9直接抵在连接座6的侧边上形成挡止配合。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挡止体也可以为挡止块。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座6也可固定设置在靠背2宽度方向的两侧,连接轴7及挡止轴9固定安装在坐垫宽度方向的两侧。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坐垫1通过螺栓安装在发动机舱12的顶盖上,靠背2与坐垫1的连接结构与优选实施方式相同。
为了减轻坐垫1和靠背2的重量,同时提升乘坐舒适性,坐垫1的上侧和靠背2的背靠面21均设置发泡海绵。
在某些人员需要与第一排座椅的乘坐人员较长时间地面对面沟通时,可将靠背2翻转至打开位,参见附图7和附图8,然后坐在坐垫1上进行沟通,能够提升沟通者的体验,保证沟通的效果。在不需要沟通时,将靠背2翻转至折叠位,参见附图6,使靠背2的踏步面22朝上,这时乘坐人员或者驾驶员可以先踩到踏步面22上,然后跨过发动机舱12进入到副驾驶区或者驾驶区。由于该客车发动机舱折叠凳的踏步面22与发动机舱12的顶面的高度落差较小,因此能够降低乘坐人员或者驾驶员跨过发动机舱12的难度,提升乘坐人员或者驾驶员的体验。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客车发动机舱折叠凳的具体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出改进,参见附图1和附图2,具体为坐垫1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垫高坐垫1的坐垫支撑架11。在优选实施例中,坐垫支撑架11为两个方钢管,两个方钢管并排固定在坐垫1的底部,方钢管远离坐垫1的一侧抵接在地板表面,以为坐垫1提供稳定的支撑。坐垫支撑架11能够提高坐垫1的高度,提升乘坐人员的乘坐舒适性,也能够在靠背2处于折叠位时,进一步缩短踏步面22与发动机舱12顶盖的高度差。
在其他实施例中,坐垫1的底部直接成型出凸台,以该凸台作为坐垫支撑架11。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不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地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客车,包括发动机舱,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发动机舱后侧或者发动机舱顶部的折叠凳,折叠凳包括活动连接的靠背和坐垫,靠背厚度方向的两侧面分别为踏步面和背靠面,靠背具有将背靠面扣在坐垫上方以使踏步面朝上进而供乘坐人员或者驾驶员踩踏踏步面进入到副驾驶区或者驾驶区的折叠位,靠背还具有将背靠面打开以使背靠面朝后进而供乘坐人员面朝后坐在坐垫上的打开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其特征是,折叠凳位于发动机舱后侧,坐垫的前侧设置有用于与发动机舱侧面连接的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其特征是,连接结构包括用于与发动机舱连接的连接支架,坐垫与连接支架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车,其特征是,连接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耳,坐垫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耳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耳,第一连接耳与第二连接耳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客车,其特征是,连接支架的中部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螺栓的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客车,其特征是,坐垫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垫高坐垫的坐垫支撑架。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客车,其特征是,靠背和坐垫其中一个上安装有连接座、另一个上安装有连接轴,连接轴贯穿连接座并与连接座转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客车,其特征是,靠背与坐垫等宽,连接座位于坐垫的上侧,靠背上开设有用于容纳连接座的容纳槽,连接轴与靠背连接并贯穿容纳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客车,其特征是,靠背或坐垫上设置有挡止体,挡止体用于靠背翻转到打开位时与连接座挡止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客车,其特征是,挡止体为挡止轴,连接座上开设有供挡止轴嵌入并形成挡止配合的挡止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975507.6U CN221188245U (zh) | 2023-11-03 | 2023-11-03 | 一种客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975507.6U CN221188245U (zh) | 2023-11-03 | 2023-11-03 | 一种客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188245U true CN221188245U (zh) | 2024-06-21 |
Family
ID=91529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975507.6U Active CN221188245U (zh) | 2023-11-03 | 2023-11-03 | 一种客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188245U (zh) |
-
2023
- 2023-11-03 CN CN202322975507.6U patent/CN22118824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121611B2 (en) | Armrest structure for vehicle | |
CN202448784U (zh) | 一种后座垫防下潜支架 | |
CN221188245U (zh) | 一种客车 | |
CN206383857U (zh) | 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 |
CN108674267A (zh) | 一种防止前排乘客h点位置偏下的座椅骨架结构 | |
CN214083966U (zh) | 一种左前桥玻璃钢座椅 | |
CN114572082A (zh) | 一种公交车用一体式扶手护栏及翻转座椅结构 | |
KR200415753Y1 (ko) | 지하철 의자 | |
CN202923572U (zh) | 一种商务车后排座侧面防护装置 | |
CN112977832A (zh) | 一种航空公务舱座椅 | |
JPH06154061A (ja) | 車両用ロングシート | |
CN209479790U (zh) | 防下潜地板结构及汽车 | |
CN205523771U (zh) | 四人联体汽车座椅 | |
CN203637603U (zh) | 一种汽车的后排座椅 | |
CN207549998U (zh) | 驾驶座支撑板 | |
CN212709060U (zh) | 一种微卡汽车用加宽副驾驶座椅 | |
CN221162371U (zh) |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放倒机构 | |
CN202782750U (zh) | 一种汽车座椅的定位结构 | |
CN2931205Y (zh) | 双层汽车驾驶室 | |
CN207931661U (zh) |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侧面保护装置的快拆结构 | |
CN219618943U (zh) | 一种可调汽车座椅骨架 | |
CN212889983U (zh) | 一种防折叠汽车座椅 | |
CN221562880U (zh) | 汽车前排座椅 | |
CN221250816U (zh) |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足部按摩机构 | |
CN111409519B (zh) | 防下潜结构、座椅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