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81666U - 一种蒸馏塔再沸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馏塔再沸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81666U
CN221181666U CN202322906641.0U CN202322906641U CN221181666U CN 221181666 U CN221181666 U CN 221181666U CN 202322906641 U CN202322906641 U CN 202322906641U CN 221181666 U CN221181666 U CN 221181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reboiler
control valve
condensate
distillation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066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志山
赵玉新
赵现朋
赵贺
陈秋阳
王春晓
贾坤
王乐
范雷
赵雪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Xuyang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Xuyang Chemical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Xuya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Xuyang Chemic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81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816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馏塔再沸器系统,包括蒸馏塔、至少两个再沸器、蒸汽模块、至少两个控制阀和至少两个疏水器,至少两个再沸器分别与蒸馏塔连接,用于承接来自蒸馏塔的塔釜液并对塔釜液加热,且至少两个再沸器依次连接;蒸汽模块通过至少两条进汽管道分别与至少两个再沸器连接,用于为至少两个再沸器提供热蒸汽;至少两个控制阀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进汽管道上,用于分别打开或关闭与其对应的进汽管道;至少两个疏水器与再沸器一对一连接,用于承接来自再沸器的凝液。本实用新型使得塔釜液可以在各个再沸器内进行加热,提高了塔釜液的加热效率;通过在不同的进汽管道设置控制阀,便于更加精准的控制蒸汽的消耗,降低了蒸馏塔再沸器系统运行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蒸馏塔再沸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馏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馏塔再沸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蒸馏塔都需要配备塔釜再沸器,一般根据实际所需求的换热量采用一台或并联的两台管壳式再沸器,通过具有一定压力温度的蒸汽作为加热介质对塔釜内物料进行再次加热,经再沸器后的蒸汽冷凝成冷凝液外排。采用一台或并联的两台管壳式再沸器加热塔釜物料时,不能实现对蒸汽消耗的精准控制,会造成蒸汽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馏塔再沸器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蒸汽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蒸馏塔再沸器系统,包括蒸馏塔,所述蒸馏塔再沸器系统还包括:
至少两个再沸器,其分别与所述蒸馏塔连接,用于承接来自所述蒸馏塔的塔釜液并对塔釜液加热,且至少两个所述再沸器依次连接;
蒸汽模块,其通过至少两条进汽管道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再沸器连接,用于为至少两个所述再沸器提供热蒸汽;
至少两个控制阀,其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所述进汽管道上,用于分别打开或关闭与其对应的所述进汽管道;
至少两个疏水器,所述疏水器与所述再沸器一对一连接,用于承接来自所述再沸器的凝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馏塔再沸器系统还包括循环泵和出液管道,所述出液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蒸馏塔的塔釜连通,所述出液管道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再沸器的管程连通,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出液管道上,以将所述蒸馏塔内的塔釜液输送至所述再沸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汽模块包括:
蒸汽发生器,其用于提供蒸汽;
供汽管道,其一端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接;
蒸汽包,其具有蒸汽腔,所述蒸汽腔与所述供汽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且所述蒸汽腔具有至少两个出汽口,至少两个所述出汽口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再沸器的壳程连接,以将热蒸汽分配至至少两个所述再沸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汽管道上设置有蒸汽控制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再沸器包括第一再沸器、第二再沸器、第三再沸器、第四再沸器、第五再沸器和第六再沸器;
所述第一再沸器的管程的一端与所述蒸馏塔连接,所述第一再沸器的管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再沸器的管程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再沸器的管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再沸器的管程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再沸器的管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再沸器的管程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再沸器的管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再沸器的管程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再沸器的管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再沸器的管程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再沸器的管程的另一端与所述蒸馏塔连接,以将来自所述蒸馏塔的塔釜液依次经所述第一再沸器、所述第二再沸器、所述第三再沸器、所述第四再沸器、所述第五再沸器和所述第六再沸器加热后送回至所述蒸馏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汽管道包括第一进汽管道、第二进汽管道、第三进汽管道、第四进汽管道、第五进汽管道和第六进汽管道;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第五控制阀和第六控制阀;
所述第一进汽管道与所述蒸汽包的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汽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一进汽管道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第二进汽管道与所述蒸汽包的第二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汽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二进汽管道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第三进汽管道与所述蒸汽包的第三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三进汽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三进汽管道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第四进汽管道与所述蒸汽包的第四出气口连通,所述第四进汽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四控制阀,所述第四控制阀控制所述第四进汽管道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第五进汽管道与所述蒸汽包的第五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五进汽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五控制阀,所述第可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五进汽管道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第六进汽管道与所述蒸汽包的第六出气口连通,所述第六进汽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六控制阀,所述第六控制阀控制所述第六进汽管道的打开或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馏塔再沸器系统还包括凝液模块,所述凝液模块与至少两个所述疏水器分别连接,用于承接并处理流经所述疏水器的凝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凝液模块包括凝液罐、凝液输送管道、凝液输送泵、污水处理站和补水罐;
所述凝液罐的进液口与所述疏水器连接,以承接流经所述疏水器的凝液;
所述凝液罐的出液口与所述凝液输送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凝液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污水处理站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凝液输送管道上设置有所述凝液输送泵,所述污水处理站对来自所述凝液罐的凝液进行去污处理,所述污水处理站的出水口与所述补水罐连接,以将去污处理后的凝液输送至所述补水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水罐还与所述蒸汽模块连接,以对所述蒸汽模块补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疏水器包括第一疏水器、第二疏水器、第三疏水器、第四疏水器、第五疏水器和第六疏水器;
所述第一疏水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再沸器的壳程连接;
所述第二疏水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再沸器的壳程连接;
所述第三疏水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再沸器的壳程连接;
所述第四疏水器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再沸器的壳程连接;
所述第五疏水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五再沸器的壳程连接;
所述第六疏水器的一端与所述第六再沸器的壳程连接;
所述第一疏水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疏水器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疏水器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疏水器的另一端、所述第五疏水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六疏水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凝液罐的进液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至少两个与蒸馏塔连接的再沸器承接来自蒸馏塔的塔釜液并对塔釜液加热,且至少两个再沸器依次连接,以使塔釜液可以在各个再沸器内进行加热,提高了塔釜液的加热效率;另外,还通过在不同的进汽管道设置至少两个控制阀,以分别打开或关闭与其对应的进汽管道,便于更加精准的控制蒸汽的消耗以及冷凝液的产生量,降低了蒸馏塔再沸器系统的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蒸馏塔再沸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蒸馏塔;2、循环泵;3、出液管道;4、蒸汽发生器;5、供汽管道;6、蒸汽包;7、蒸汽控制阀;8、第一再沸器;9、第二再沸器;10、第三再沸器;11、第四再沸器;12、第五再沸器;13、第六再沸器;14、第一控制阀;15、第二控制阀;16、第三控制阀;17、第四控制阀;18、第五控制阀;19、第六控制阀;20、凝液罐;21、凝液输送管道;22、凝液输送泵;23、污水处理站;24、补水罐;25、第一疏水器;26、第二疏水器;27、第三疏水器;28、第四疏水器;29、第五疏水器;30、第六疏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上述“实用新型内容”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实用新型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上述“实用新型内容”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馏塔再沸器系统。
图1示出了蒸馏塔再沸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该蒸馏塔再沸器系统包括蒸馏塔1、至少两个再沸器、蒸汽模块、至少两个控制阀和至少两个疏水器。
其中,至少两个再沸器分别与蒸馏塔1连接,再沸器用于承接来自蒸馏塔1的塔釜液并对塔釜液加热,且至少两个再沸器依次连接,以使塔釜液可以依次顺序经过各个再沸器进行加热,使得塔釜液与流经再沸器的热蒸汽有了更多的换热面积,提高了塔釜液的加热效率,同时,还提高了热蒸汽的利用率。具体的,塔釜液从蒸馏塔1的塔釜中流出,后进入再沸器中与再沸器中的热蒸汽进行换热。同等体积的塔釜液在多个总体积和为第一体积的再沸器中与热蒸汽进行换热与塔釜液在一个具有第一体积的大的再沸器中与热蒸汽进行换热相比,塔釜液在多个再沸器中加热效果更好,对热蒸汽的利用率更高,降低了蒸馏塔再沸器系统的运行成本。
蒸汽模块通过至少两条进汽管道分别与至少两个再沸器连接,即每个再沸器与蒸汽模块之间独立配置一条进汽管道。蒸汽模块用于为至少两个再沸器提供热蒸汽,以使塔釜液可以在再沸器中与热蒸汽进行换热而升温,然后再次回流至蒸馏塔1中使用。
至少两个控制阀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进汽管道上,用于分别打开或关闭与其对应的进汽管道。即,每条进汽管道上都单独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可以独立控制该条进汽通道的打开或关闭,进而实现对蒸汽模块向对应的再沸器提供热蒸汽的控制。以便在某一个或者多个再沸器发生泄漏或者检修时关闭该再沸器,同时不影响其他再沸器的使用;另外,每条进汽管道分别对应设置独立控制对应进汽管道的控制阀,可以更加精准的实现对每个再沸器进汽量的控制,避免在蒸馏塔再沸器系统不需要较高热蒸汽进行换热时依然向蒸馏塔再沸器系统通入大量的热蒸汽而造成热蒸汽的浪费。
另外,控制阀的调整可以根据蒸馏塔1的进料量和蒸发量来调整,正常情况下,控制阀都是打开的;当蒸馏塔1进料量特别低时,可以根据蒸馏塔1蒸发量的变化,关闭其中一个或者几个进汽管道;当出现某一个再沸器发生内漏时,关闭该再沸器对应的进汽管道上的控制阀,可以及时的切断发生内漏的再沸器,防止热蒸汽串漏进再沸器的管程,并进一步进入蒸馏塔1内的塔釜液中而影响生产,然后再根据需求安排停车检修,防止出现因为热蒸汽内漏,而不得不紧急停车的情况。
至少两个疏水器分别与再沸器一对一连接,疏水器用于承接来自再沸器的凝液,并把凝液不断排放出再沸器外,实现更精准的汽液分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两个与蒸馏塔1连接的再沸器承接来自蒸馏塔1的塔釜液并对塔釜液加热,且至少两个再沸器依次连接,以使塔釜液可以在各个再沸器内进行加热,提高了塔釜液的加热效率;另外,还通过在不同的进汽管道设置至少两个控制阀,以分别打开或关闭与其对应的进汽管道,便于更加精准的控制蒸汽的消耗以及冷凝液的产生量,降低了蒸馏塔再沸器系统的运行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蒸馏塔再沸器系统还包括循环泵2和出液管道3,其中,出液管道3的一端与蒸馏塔1的塔釜连通,出液管道3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再沸器的管程连通,以将蒸馏塔1的塔釜内的塔釜液输送至再沸器中与再沸器的壳程内的热蒸汽进行热交换。循环泵2设置在出液管道3上,以将蒸馏塔1内的塔釜液更快的抽送至再沸器中,提高塔釜液的循环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蒸汽模块包括蒸汽发生器4、供汽管道5和蒸汽包6。
其中,蒸汽发生器4用于提供蒸汽,其可以通过对水或者其他换热介质进行加热以产生热蒸汽,热蒸汽的温度远高于进入再沸器的管程中的塔釜液的温度,以在热蒸汽经过再沸器时能够与塔釜液进行热交换,以将其热量转换至塔釜液,使得塔釜液在经过再沸器时温度得到升高,然后再循环流回蒸馏塔1进行利用。蒸汽发生器4可以但不限于是对水或者其他换热介质进行加热的锅炉。
供汽管道5的一端与蒸汽发生器4连接,具体的,供汽管道5的一端可以与蒸汽发生器4的顶部连通,供汽管道5的另一端则与蒸汽包6连接,以通过供汽管道5将蒸汽发生器4中的热蒸汽输送至蒸汽包6中。蒸汽发生器4与供汽管道5的连接、供汽管道5与蒸汽包6的连接均采用密封连接,以防止热蒸汽从连接处发生泄漏。
蒸汽包6具有蒸汽腔,蒸汽腔与供汽管道5的另一端连通,蒸汽腔用于暂时承接来自蒸汽发生器4的热蒸汽,并将热蒸汽分配至各个再沸器中。蒸汽腔具有至少两个出汽口,出汽口的数量可以与再沸器的数量相同。至少两个出汽口分别与至少两个再沸器的壳程连接,即,一个再沸器与对应与一个出汽口连通,以将热蒸汽分配至至少两个再沸器的壳程中。出汽口的数量可以大于再沸器的数量,以备蒸馏塔再沸器系统再增加再沸器时使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供汽管道5上设置有蒸汽控制阀7,蒸汽控制阀7可以控制供汽管道5的打开或关闭。比如,当蒸馏塔再沸器系统需要停机时,可以关闭蒸汽控制阀7,以关闭供汽管道5,以更快的切断整个蒸馏塔再沸器系统的热蒸汽供应。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为清楚表达该蒸馏塔再沸器系统的结构,以蒸馏塔再沸器系统包括六个再沸器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再沸器的数量不限于六个,可以根据蒸馏塔再沸器系统的具体生产需要进行设置,比如再沸器可以包括四个、八个或者更多数量。
具体的,再沸器包括第一再沸器8、第二再沸器9、第三再沸器10、第四再沸器11、第五再沸器12和第六再沸器13,六个再沸器依次连接,形成串联的组合关系。
具体的,第一再沸器8的管程的一端与蒸馏塔1连接,第一再沸器8的管程的另一端与第二再沸器9的管程的一端连接,第二再沸器9的管程的另一端与第三再沸器10的管程的一端连接,第三再沸器10的管程的另一端与第四再沸器11的管程的一端连接,第四再沸器11的管程的另一端与第五再沸器12的管程的一端连接,第五再沸器12的管程的另一端与第六再沸器13的管程的一端连接,第六再沸器13的管程的另一端与蒸馏塔1连接,以将来自蒸馏塔1的塔釜液依次经第一再沸器8、第二再沸器9、第三再沸器10、第四再沸器11、第五再沸器12和第六再沸器13加热后送回至蒸馏塔1再利用。使得塔釜液可以在六个再沸器内依次进行加热,提高了塔釜液的加热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继续结合上述实施例,进汽管道包括六条、控制阀包括六个。具体的,进汽管道包括第一进汽管道、第二进汽管道、第三进汽管道、第四进汽管道、第五进汽管道和第六进汽管道;控制阀包括第一控制阀14、第二控制阀15、第三控制阀16、第四控制阀17、第五控制阀18和第六控制阀19。
第一进汽管道与蒸汽包6的第一出气口连通,第一进汽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4,第一控制阀14控制第一进汽管道的打开或关闭。
第二进汽管道与蒸汽包6的第二出气口连通,第二进汽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5,第二控制阀15控制第二进汽管道的打开或关闭。
第三进汽管道与蒸汽包6的第三出气口连通,第三进汽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16,第三控制阀16控制第三进汽管道的打开或关闭。
第四进汽管道与蒸汽包6的第四出气口连通,第四进汽管道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17,第四控制阀17控制第四进汽管道的打开或关闭。
第五进汽管道与蒸汽包6的第五出气口连通,第五进汽管道上设置有第五控制阀18,第五控制阀18控制第五进汽管道的打开或关闭。
第六进汽管道与蒸汽包6的第六出气口连通,第六进汽管道上设置有第六控制阀19,第六控制阀19控制第六进汽管道的打开或关闭。
在蒸馏塔1的进料端可以设置检测流量的流量计,当流量计检测到蒸馏塔1进料量特别低时,可以根据蒸馏塔1蒸发量的变化,关闭其中一个或者几个进汽管道。当出现某一个再沸器发生内漏时,可以及时的切断发生内漏的再沸器,防止蒸汽串漏进再沸器的管程,避免热蒸汽混入塔釜液中,影响生产,然后再根据需求安排停车检修,防止出现因为热蒸汽内漏,而不得不紧急停车的情况,提高了整个蒸馏塔再沸器系统的运行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蒸馏塔再沸器系统还包括凝液模块,凝液模块与至少两个疏水器分别连接,用于承接并处理流经疏水器的凝液,并将处理后的凝液暂存以备再利用。解决了凝液外排造成的资源浪费和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凝液模块可以包括凝液罐20、凝液输送管道21、凝液输送泵22、污水处理站23和补水罐24。
其中,凝液罐20的进液口与疏水器连接,以承接流经各个疏水器的凝液,即各个疏水器中的凝液会统一输送到凝液罐20中。凝液罐20的出液口与凝液输送管道21的一端密封连接,凝液输送管道21的另一端与污水处理站23的进水口密封连接,凝液输送管道21上设置有凝液输送泵22,以将凝液罐20中的凝液更快的输送到污水处理站23中。污水处理站23对来自凝液罐20的凝液进行去污处理,污水处理站23可以采用过滤等处理手段对凝液进行处理,以使得处理后的污水可以再次利用,提高凝液的利用率,降低蒸馏塔再沸器系统的运行成本。污水处理站23的出水口与补水罐24连接,以将去污处理后的凝液输送至补水罐24中暂存,当需要再利用去污处理后的凝液时,可以将补水罐24中的凝液输送至对应的结构中再利用。
比如,补水罐24还与蒸汽模块连接,以对蒸汽模块补水。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继续结合上述实施例,疏水器包括六台,即每个再沸器均各自对应配置有一台疏水器。具体的,疏水器包括第一疏水器25、第二疏水器26、第三疏水器27、第四疏水器28、第五疏水器29和第六疏水器30。
第一疏水器25的一端与第一再沸器8的壳程连接。
第二疏水器26的一端与第二再沸器9的壳程连接。
第三疏水器27的一端与第三再沸器10的壳程连接。
第四疏水器28的一端与第四再沸器11的壳程连接。
第五疏水器29的一端与第五再沸器12的壳程连接。
第六疏水器30的一端与第六再沸器13的壳程连接。
第一疏水器25的另一端、第二疏水器26的另一端、第三疏水器27的另一端、第四疏水器28的另一端、第五疏水器29的另一端和第六疏水器30的另一端分别与凝液罐20的进液口连通,更精准的实现汽液分离。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能够做出多种变型和修改实施例,这些变型和修改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蒸馏塔再沸器系统,包括蒸馏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塔再沸器系统还包括:
至少两个再沸器,其分别与所述蒸馏塔连接,用于承接来自所述蒸馏塔的塔釜液并对塔釜液加热,且至少两个所述再沸器依次连接;
蒸汽模块,其通过至少两条进汽管道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再沸器连接,用于为至少两个所述再沸器提供热蒸汽;
至少两个控制阀,其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所述进汽管道上,用于分别打开或关闭与其对应的所述进汽管道;
至少两个疏水器,所述疏水器与所述再沸器一对一连接,用于承接来自所述再沸器的凝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馏塔再沸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塔再沸器系统还包括循环泵和出液管道,所述出液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蒸馏塔的塔釜连通,所述出液管道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再沸器的管程连通,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出液管道上,以将所述蒸馏塔内的塔釜液输送至所述再沸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馏塔再沸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模块包括:
蒸汽发生器,其用于提供蒸汽;
供汽管道,其一端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接;
蒸汽包,其具有蒸汽腔,所述蒸汽腔与所述供汽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且所述蒸汽腔具有至少两个出汽口,至少两个所述出汽口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再沸器的壳程连接,以将热蒸汽分配至至少两个所述再沸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馏塔再沸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汽管道上设置有蒸汽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馏塔再沸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沸器包括第一再沸器、第二再沸器、第三再沸器、第四再沸器、第五再沸器和第六再沸器;
所述第一再沸器的管程的一端与所述蒸馏塔连接,所述第一再沸器的管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再沸器的管程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再沸器的管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再沸器的管程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再沸器的管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再沸器的管程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再沸器的管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再沸器的管程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再沸器的管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再沸器的管程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再沸器的管程的另一端与所述蒸馏塔连接,以将来自所述蒸馏塔的塔釜液依次经所述第一再沸器、所述第二再沸器、所述第三再沸器、所述第四再沸器、所述第五再沸器和所述第六再沸器加热后送回至所述蒸馏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馏塔再沸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汽管道包括第一进汽管道、第二进汽管道、第三进汽管道、第四进汽管道、第五进汽管道和第六进汽管道;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第五控制阀和第六控制阀;
所述第一进汽管道与所述蒸汽包的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汽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一进汽管道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第二进汽管道与所述蒸汽包的第二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汽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二进汽管道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第三进汽管道与所述蒸汽包的第三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三进汽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三进汽管道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第四进汽管道与所述蒸汽包的第四出气口连通,所述第四进汽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四控制阀,所述第四控制阀控制所述第四进汽管道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第五进汽管道与所述蒸汽包的第五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五进汽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五控制阀,所述第可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五进汽管道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第六进汽管道与所述蒸汽包的第六出气口连通,所述第六进汽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六控制阀,所述第六控制阀控制所述第六进汽管道的打开或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馏塔再沸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塔再沸器系统还包括凝液模块,所述凝液模块与至少两个所述疏水器分别连接,用于承接并处理流经所述疏水器的凝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馏塔再沸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液模块包括凝液罐、凝液输送管道、凝液输送泵、污水处理站和补水罐;
所述凝液罐的进液口与所述疏水器连接,以承接流经所述疏水器的凝液;所述凝液罐的出液口与所述凝液输送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凝液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污水处理站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凝液输送管道上设置有所述凝液输送泵,所述污水处理站对来自所述凝液罐的凝液进行去污处理,所述污水处理站的出水口与所述补水罐连接,以将去污处理后的凝液输送至所述补水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馏塔再沸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罐还与所述蒸汽模块连接,以对所述蒸汽模块补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馏塔再沸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器包括第一疏水器、第二疏水器、第三疏水器、第四疏水器、第五疏水器和第六疏水器;
所述第一疏水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再沸器的壳程连接;
所述第二疏水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再沸器的壳程连接;
所述第三疏水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再沸器的壳程连接;
所述第四疏水器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再沸器的壳程连接;
所述第五疏水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五再沸器的壳程连接;
所述第六疏水器的一端与所述第六再沸器的壳程连接;
所述第一疏水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疏水器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疏水器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疏水器的另一端、所述第五疏水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六疏水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凝液罐的进液口连通。
CN202322906641.0U 2023-10-27 一种蒸馏塔再沸器系统 Active CN221181666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81666U true CN221181666U (zh) 2024-06-2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8368A (zh) 用于处理核电厂低放废液的热泵蒸发系统和热泵蒸发方法
CN209054540U (zh) 核能堆热能综合利用系统
CN106178558B (zh) 液氨蒸发器
CN216385164U (zh) 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装置
CN221181666U (zh) 一种蒸馏塔再沸器系统
CN208418890U (zh) 一种空冷机组高背压稳压供热系统
CN209326407U (zh) 低品热回收系统
CN206989173U (zh) 一种节能型扩容器消白系统
CN212052106U (zh) 改进的纸机汽水系统
CN206386911U (zh) 一种化学水加热系统
RU9016U1 (ru) Тепло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установка
CN204593351U (zh) 一种含有蒸汽锅炉的热力系统的热能综合利用装置
CN206514618U (zh) 一种用于空分设备的蒸汽回收装置
CN206361794U (zh) 多功能型系统联机的智能热水机组
CN216409077U (zh) 一种供热系统
CN210373394U (zh) 一种除氧器蒸汽放空回收装置
JPH1182916A (ja) 排熱回収ボイラー
CN110332405A (zh) 一种蒸汽、冷凝伴热工艺以及蒸汽伴热系统
CN209672050U (zh) 一种液态co2节能汽化系统
CN113958856B (zh) 一种并联热网疏水系统
CN209438073U (zh) 一种能够提高蒸发效率稳定蒸发的装置
CN207146746U (zh) 一种利用蒸汽凝结水加热加湿的空气处理系统
CN109179539A (zh) 高效节能的高盐废水蒸发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16280610U (zh) 一种并联热网疏水系统
CN213747783U (zh) 一种粮食烘干用蒸汽供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