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26185U - 一种汇流排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汇流排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26185U
CN221126185U CN202322729522.2U CN202322729522U CN221126185U CN 221126185 U CN221126185 U CN 221126185U CN 202322729522 U CN202322729522 U CN 202322729522U CN 221126185 U CN221126185 U CN 2211261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ositive electrode
negative electrode
connection
busba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2952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朝举
陆君高
张国江
徐宇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Eve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Eve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Eve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Eve Powe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261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261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汇流排组件,汇流排组件包括多个电池连接片,每个电池连接片能够串联相邻排的电芯,多个电池连接片能够并联位于同一排内的多个电芯,从而适应各种电芯排布方式的连接需要。正极连接区与电芯的正极极柱的轮廓相近,连接更加稳固、方便,负极连接区的宽度较正极连接区大,其用于连接正极极柱环向的负极,结构强度高,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压应力,不易断裂。另外,电池连接片的正极连接区上还设有定位孔,通过定位孔能够很确定电池连接片的位置,电池连接片与电芯之间的定位准确,二者之间的连接良好。

Description

一种汇流排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本申请要求申请号为202223017800.3、申请日为2022年11月14日、发明名称为“一种汇流排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汇流排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通常通过多个单体电池串联和并联连接组成,电池的串联和并联的连接方式不仅关系到电池模组的组装效率,还对电池模组的主要技术性能、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有影响。目前,针对正负极同侧设置的单体电池,其相邻单体电池之间的串联和并联通常需要使用长条形的金属带来连接相邻单体电池的正极和/或负极,金属带的形状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单体电池的各种排布形式的连接需要,且金属带的宽度较窄,长期使用时容易发生断裂。
因此,亟需一种汇流排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汇流排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其汇流排组件满足各种单体电池的排布方式的连接需要,且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强度较高,不易断裂。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汇流排组件,该汇流排组件包括:
多个互相连接的电池连接片,用于串联连接沿第一方向相邻设置的两排电芯,以及并联连接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所述电芯,每个所述电芯的正极极柱和负极设置在同一侧;
每个所述电池连接片包括正极连接区和负极连接区,所述正极连接区与前一个所述电芯的正极极柱连接;所述负极连接区与后一个所述电芯的负极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连接片的正极连接区互相连接;
每个所述电池连接片的所述正极连接区的中心轴线和所述负极连接区的中心轴线重合,且多个所述正极连接区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正极连接区的外缘呈圆弧形,所述负极连接区的宽度大于所述正极连接区的宽度,所述正极连接区和/所述负极连接区上设有定位孔。
可选地,正极极柱凸出于所述负极的端面,当所述电池连接片连接所述正极极柱和所述负极时,所述正极连接区与所述负极的端面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所述负极连接区与所述负极的端面之间的高度差。
可选地,所述正极连接区靠近所述负极的一面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分别与所述正极连接区和所述负极抵接;或
所述负极连接区向所述负极所在的一侧弯折。
可选地,所述负极连接区上设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为与所述电芯的正极极柱相匹配的圆弧型缺口,所述避让部能够避让所述电芯的正极极柱。
可选地,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电芯的两个所述正极极柱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正极连接区的中心与所述避让部的边缘之间的距离,所述负极连接区与所述正极极柱之间存在间隙。
可选地,所述正极连接区与所述负极连接区之间设有第一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正极连接区和所述负极连接区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缓冲部上设有多个第一限流孔,多个所述第一限流孔在所述第一缓冲部上均布。
可选地,所述第一缓冲部上涂覆有低熔点金属。
可选地,每个所述正极连接区上设有连接臂,多个所述电池连接片的正极连接区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臂连接,所述连接臂与所述负极连接区的中心轴线平行,多个所述电池连接片位于同一直线上;或
所述连接臂与所述负极连接区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夹角α,多个所述电池连接片之间上下交错设置。
可选地,所述正极连接区靠近所述负极的一面设有绝缘膜;和/或
所述连接臂靠近所述负极的一面设有绝缘膜。
可选地,所述连接臂上设有第二限流孔,所述第二限流孔设置在所述连接臂的中间位置。
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连接片之间设有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连接片的所述连接臂连接。
可选地,所述定位孔布置于所述正极连接区,且位于所述正极连接区的中心轴线上。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若干电芯,以及上述任一方案中的汇流排组件,所述汇流排组件与所述电芯连接。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方案中的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汇流排组件,该汇流排组件包括多个互相连接电池连接片,每个电池连接片包括互相连接的正极连接区和负极连接区,每个电池连接片能够串联正负极同侧的两排电芯,多个电池连接片将位于同一排内的多个电芯并联,从而适应各种电芯排布方式的连接需要。每个电池连接片的正极连接区的外缘呈圆弧形,负极连接区的宽度大于正极连接区的宽度,由此相较于以往的金属带来说,本实用新型中的正极连接区与电芯的正极极柱相对,且轮廓相近,连接更加稳固、方便,而负极连接区的宽度较正极连接区大,其用于连接正极极柱环向的负极,结构强度高,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压应力,不易断裂。进一步地,电池连接片的正极连接区上设有定位孔,从而方便对电池连接片进行定位和和固定,在使用夹具等辅助工具搬运或移动电池连接片时,通过定位孔能够很容易确定电池连接片的位置,便于将电池连接片移动至指定位置,电池连接片与电芯之间的定位准确,从而提高了电池连接片与电芯之间的连接效果,电池连接片在与电芯的正极或负极焊接后,其内部不存在内应力,避免在电池模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电池连接片反复受到拉力或压力导致出现褶皱甚至断裂的情况,有利于保证电池模组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若干电芯,以及上述汇流排组件,若干电芯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通过汇流排组件与能够将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电芯串联连接,并将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电芯并联连接,汇流排组件能够提高电芯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将电芯牢牢固定,稳定性良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内电芯与汇流排组件之间的连接可靠,且汇流排组件和电芯之间固定效果良好,稳定性良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电池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电池连接片和电芯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电池连接片和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包括两个电池连接片的汇流排组件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包括三个电池连接片的汇流排组件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包括四个电池连接片的汇流排组件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包括四个电池连接片的汇流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提供的电池连接片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提供的汇流排组件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提供的汇流排组件和电芯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提供的电池连接片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提供的汇流排组件的俯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提供的汇流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提供的汇流排组件和电芯的俯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提供的汇流排组件的俯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提供的汇流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提供的汇流排组件和电芯的俯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提供的电池连接片的俯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提供的汇流排组件的俯视图。
图中:
100、电池连接片;101、定位孔;110、正极连接区;120、负极连接区;121、避让部;130、第一缓冲部;131、第一限流孔;200、连接臂;210、第二缓冲部;220、第二限流孔;300、电芯;310、正极极柱;320、负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汇流排组件,该汇流排组件包括一个电池连接片100,电池连接片100包括互相连接的正极连接区110和负极连接区120,且正极连接区110的中心轴线和负极连接区120的中心轴线重合,该电池连接片100能够串联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相邻两个电芯300,第一方向为图2中所示的X轴方向,电芯300的正极极柱310和负极320设置在同一侧。其中,该电池连接片100的正极连接区110与前一个电芯300的正极极柱310连接,负极连接区120与后一个电芯300的负极320连接,从而将相邻的两个电芯300串联。并且本实施例中正极连接区110的外缘呈圆弧形,与电芯300的正极极柱310相对,且轮廓相近,正极连接区110与正极极柱31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方便。电芯300的负极320环向设置于正极极柱310的外周,而负极连接区120的宽度大于正极连接区110的宽度,且正极连接区110与负极连接区120之间圆滑过渡,通过扩大负极连接区120的宽度,增加了负极连接区120与电芯300的负极320之间的接触面积,连接结构稳定,并且使用较宽的材料本身也能够增加电池连接片100的结构强度,使其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压应力,不易断裂。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电池连接片100的正极连接区110上设有定位孔101,从而方便对电池连接片100进行定位和固定。示例性地,定位孔101布置于正极连接区110内,且位于正极连接区110的中心轴线上。在使用夹具等辅助工具搬运或移动电池连接片100时,通过定位孔101能够很容易确定电池连接片100的位置,便于将电池连接片100移动至指定位置,当运送到指定位置后,首先将正极连接区110与电芯300的正极极柱310的中心对齐并进行焊接,负极连接区120与电芯300的负极320焊接连接,由于电池连接片100的位置准确,因此正极连接区110、负极连接区120分别与正极极柱310和负极320焊接后,电池连接片100不会受到来自正极极柱310、负极320对电池连接片100方向相反的扭转力,电池连接片100的内部不存在内应力,从而保证了电池连接片100与电芯300之间的连接效果良好,减少了在电池模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电池连接片100反复受到拉力或压力导致出现褶皱甚至断裂的情况,有利于保证电池模组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由于正极极柱310凸出于负极320的端面,当电池连接片100连接正极极柱310和负极320时,可能存在装配的高度差。因此,本实施例中电池连接片100的正极连接区110与负极320的端面之间的高度差大于负极连接区120与负极320的端面之间的高度差。即将正极连接区110抬高,从而避免电池连接片100与电芯300焊接后,由于正极极柱310和负极320之间高度差的存在导致正极连接区110发生弯折或断裂,电芯300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可选地,正极连接区110靠近负极320的一面还设有支撑块(图中未示出),支撑块分别与正极连接区110和电芯300的负极320抵接,且支撑块与正极连接区110和负极320绝缘,从而通过支撑块对电池连接片100的正极连接区110起到支撑的作用,提高了电池连接片100与电芯300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正极连接区110和负极连接区120之间的高度差可以通过将负极连接区120向电芯300的负极320所在的一侧弯折形成。
可选地,参见图1-图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电池连接片100的正极连接区110与负极连接区120之间设有第一缓冲部130。示例性的,第一缓冲部130呈“几”字型设置,可以通过弯折或冲压等工艺制作,加工容易,生产效率较高。第一缓冲部130的两端分别与电池连接片100的正极连接区110和负极连接区120连接,且第一缓冲部130与正极连接区110连接的一端的高度高于第一缓冲部130与负极连接区120连接的一端的高度,由此来形成正极连接区110和负极连接区120之间的高度差。更进一步地,呈“几”字型设置的第一缓冲部130在组装电池模组时,还能够吸收电池连接片100与电芯300焊接完成后存在的安装公差。通过改变“几”字型的第一缓冲部130的弯曲程度,以便吸收较小的安装公差,预防生产过程中电芯300高度差过大及托盘平面度导致汇流排组件与电芯300之间焊接不良;并且在电池模组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颠簸等状况,此时第一缓冲部130还能够起到缓和冲击的作用,预防电芯300在振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电芯300间相对位移,降低电池连接片100断裂的风险,进一步提高电池连接片100工作的可靠性。另外,第一缓冲部130的设计还可以有效吸收电芯300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膨胀力。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电池连接片100的负极连接区120上设有避让部121,避让部121为与电芯300的正极极柱310相匹配的圆弧型缺口,从而避让部121能够避让电芯300的正极极柱310,进而避免电池连接片100将电芯300的正极极柱310和负极320导通发生短路,保证电路连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可选地,沿第一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电芯300的两个正极极柱310之间的距离大于正极连接区110的中心与避让部121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从而在负极连接区120与正极极柱310之间存在间隙,避免负极连接区120与正极极柱310接触发生短路。
继续参见图4-图7,电池连接片100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电池连接片100的正极连接区110的中心轴线平行,且多个电池连接片100之间是互相连接的,由此实现每排内的多个电芯300并联连接。可选地,每个正极连接区110上设有连接臂200,多个电池连接片100的正极连接区110之间通过连接臂200连接,连接臂200与负极连接区120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夹角α,多个电池连接片100之间上下交错设置。并且正极连接区110靠近负极320的一面设有绝缘膜。连接臂200靠近负极320的一面也设有绝缘膜。从而避免正极连接区110、连接臂200接触负极320发生短路。
进一步地,如图4中所示为两个电池连接片100互相连接的技术方案,以图4中两个电池连接片100为例进行说明,每个电池连接片100的正极连接区110和负极连接区120能够分别连接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相邻两个电芯300的正极极柱310和负极320,从而将沿第一方向设置的两个电芯300串联,同时两个电池连接片100的正极连接区110与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相邻两个电芯300的正极极柱310连接,两个电池连接片100的负极连接区120与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相邻两个电芯300的负极320连接,从而将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相邻两列电芯300并联,第一方向为图4中所示的X轴方向,第二方向为图4中所示的Y轴方向。
如图5中所示为三个电池连接片100互相连接的技术方案,如图6和图7中所示为四个电池连接片100互相连接的技术方案。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电池连接片100为标准化的小单元组件,可以根据电池模组内电芯300的设置行数和列数对汇流排组件内的电池连接片100的数量进行调整,灵活适用性良好,且加工和质量检测工具通用,减少了人力、财力的投入,降低成本。
更为优选地,参见图6和图7,相邻的两个电池连接片100之间设有第二缓冲部210,第二缓冲部210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电池连接片100的连接臂200连接。通过第二缓冲部210的设置能够吸收沿第二方向设置的两列电芯300之间的安装公差或冲击等,进一步降低电池连接片100断裂的风险,提高电池连接片100工作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若干电芯300,以及上述汇流排组件,若干电芯300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汇流排组件的每个电池连接片100将沿第一方向布置的相邻两个电芯300串联连接,然后沿第二方向互相连接的四个电池连接片100将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列电芯300并联连接,即电流沿第一方向流通,沿第二方向汇流,本实施例中的汇流排组件能够提高电芯300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将电芯300牢牢固定,稳定性良好。具体地,汇流排组件的个数,以及每个汇流排组件内电池连接片100的个数可以根据电池模组中电芯300的个数进行调整。且由于本实施例中相邻的电芯300连接片之间上、下交错设置,从而可以将电池模组内相邻排组中的电芯300之间交错设置,从而使若干个连续的电池连接片100之间形成人字型结构,这种设置方式能够节约电池模组的装配空间,使电池模组的结构更加紧凑,降低装配成本。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内电芯300与汇流排组件之间的连接可靠,且汇流排组件和电芯300之间固定效果良好,稳定性良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汇流排组件,如图8-图9所示,该汇流排组件与实施例一中的汇流排组件的区别在于:该电池连接片100的第一缓冲部130上设有多个第一限流孔131,多个第一限流孔131在第一缓冲部130上均布。通过设置多个第一限流孔131使得第一缓冲部130的横截面积小于正极连接区110以及负极连接区120的横截面积,当电路出现短路等极端情况使电路温度过高时,第一缓冲部130能够通过自身发热而熔断,以迅速断开单体电芯300之间的电流,切断电流回路,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避免发生爆炸或着火的状况,安全性能良好。
同时,两个电池连接片100之间的连接臂200连接处会形成狭径,当电路出现短路等极端情况时,狭颈处会由于热应力集中而熔断,进而切断电路中的电流,进而保护与该电池连接片100连接的电芯300。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电路出现短路等极端情况时狭颈熔断的响应速度,本实施例在相邻两个电池连接片100互相连接的连接臂200上设有第二限流孔220,第二限流孔220设置在连接臂200的中间位置,通过第二限流孔220使得连接臂200处的横截面积减小,当电路出现短路等极端情况使电路温度过高时,开设第二限流孔220处的连接臂200能够通过自身发热快速熔断,以迅速断开相邻排组的电芯300之间的电流,切断电流回路,从而起到保护电流的作用,提高安全性能。
更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缓冲部130上涂覆有低熔点金属,同时在连接臂200上也涂覆有低熔点金属。低熔点金属可以选用锡,当电路发生短路等极端情况时,电路中的电流迅速增大,电流增大会导致电路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引起低熔点金属熔化时,低熔点金属的涂覆区域电阻会变大,导致第一缓冲部130和连接臂200的温度迅速升高,在几毫秒的时间内就会使低熔点金属熔化,然后电流被分断,进而保护电路。通过涂覆低熔点金属,能够对电路起到双重保护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如图10所示,包括若干电芯300,以及上述汇流排组件,若干电芯300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通过汇流排组件与能够将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电芯300串联连接,并将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电芯300并联连接,第一方向为图10中的X轴方向,第二方向为图10中的Y轴方向。本实施例中的汇流排组件能够提高电芯300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将电芯300牢牢固定,稳定性良好。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内电芯300与汇流排组件之间的连接可靠,且汇流排组件和电芯300之间固定效果良好,稳定性良好。
本实施例中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中均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汇流排组件,如图11-图14所示,该汇流排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连接片100,多个电池连接片100的中心轴线均向右倾斜,每个电池连接片100包括互相连接的正极连接区110和负极连接区120,且正极连接区110的中心轴线和负极连接区120的中心轴线重合,每个电池连接片100能够串联正负极320同侧的相邻两个电芯300,其中,该电池连接片100的正极连接区110与前一个电芯300的正极极柱310连接,负极连接区120与后一个电芯300的负极320连接,从而将相邻的两个电芯300串联,相邻的两个串联电芯300与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第一方向为图14中所示的X轴方向。通过将多个电池连接片100向一侧倾斜,能够使汇流排组件适用于相邻两排的电芯300倾斜排布的电池模组内,灵活适用性良好。
多个电池连接片100能够将沿第二方向相邻布置的多个电芯300并联,第二方向即为图14中所示的Y轴方向,然后每个电池连接片100将相邻排组的两个电芯300串联。此时,相邻两个电池连接片100上的连接臂200与均与该电池连接片100的负极连接区120的中心轴线平行,且连接臂200与相邻两个串联电芯300的设置方向平行,多个电池连接片100位于同一直线上,该直线与第二方向平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如图14所示,包括若干电芯300,以及上述汇流排组件,若干电芯300沿与第一方向呈夹角的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通过汇流排组件与能够将与第一方向呈夹角排布的电芯300串联连接,并将沿第二方向排布的电芯300并联连接,第一方向为图14中的X轴方向,第二方向为图14中的Y轴方向。本实施例中的汇流排组件能够提高电芯300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将电芯300牢牢固定,稳定性良好。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内电芯300与汇流排组件之间的连接可靠,且汇流排组件和电芯300之间固定效果良好,稳定性良好。
本实施例中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中均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汇流排组件,如图15-图17所示,该汇流排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连接片100,多个电池连接片100的中心轴线均向左倾斜,每个电池连接片100包括互相连接的正极连接区110和负极连接区120,且正极连接区110的中心轴线和负极连接区120的中心轴线重合,每个电池连接片100能够串联正负极320同侧的相邻两个电芯300,其中,该电池连接片100的正极连接区110与前一个电芯300的正极极柱310连接,负极连接区120与后一个电芯300的负极320连接,从而将相邻的两个电芯300串联,相邻的两个串联电芯300与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第一方向为图17中所示的X轴方向。
多个电池连接片100能够将相邻排组的两列电芯300并联,其中,并联的电芯300沿第二方向的反方向设置,第二方向为图17中的Y轴方向。此时,相邻两个电池连接片100上的连接臂200与均与该电池连接片100的负极连接区120的中心轴线平行,且连接臂200与相邻两个串联电芯300的设置方向平行,多个电池连接片100位于同一直线上,该直线与第二方向平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如图17所示,包括若干电芯300,以及上述汇流排组件,若干电芯300沿与第一方向呈夹角的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反方向阵列排布,通过汇流排组件与能够将与第一方向呈夹角排布的电芯300串联连接,并将沿第二方向反方向排布的电芯300并联连接,第一方向为图17中的X轴方向,第二方向为图17中的Y轴方向。通过将电池连接片100设置为向左倾斜或向右倾斜,能够使汇流排组件适用于电芯300排布状况不同的各类电池模组内,本实施例中的汇流排组件能够提高电芯300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将电芯300牢牢固定,稳定性良好。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内电芯300与汇流排组件之间的连接可靠,且汇流排组件和电芯300之间固定效果良好,稳定性良好。
本实施例中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中均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汇流排组件,如图18-图19所示,该汇流排组件包括电池连接片100,多个电池连接片100的中心轴线均向右倾斜,每个电池连接片100包括互相连接的正极连接区110和负极连接区120,且正极连接区110的中心轴线和负极连接区120的中心轴线重合,每个电池连接片100能够串联正负极320同侧的相邻两个电芯300,其中,该电池连接片100的正极连接区110与前一个电芯300的正极极柱310连接,负极连接区120与后一个电芯300的负极320连接,从而将相邻的两个电芯300串联,相邻的两个串联电芯300与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第一方向为图19中所示的X轴方向。
多个电池连接片100能够将相邻排组的两列电芯300并联,其中,并联的电芯300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二方向为图17中的Y轴方向。此时,相邻两个电池连接片100上的连接臂200与均与该电池连接片100的负极连接区120的中心轴线平行,且连接臂200与相邻两个串联电芯300的设置方向平行,多个电池连接片100位于同一直线上,该直线与第二方向平行。
该电池连接片100的第一缓冲部130上设有多个第一限流孔131,多个第一限流孔131在第一缓冲部130上均布。通过设置多个第一限流孔131使得第一缓冲部130的横截面积小于正极连接区110以及负极连接区120的横截面积,当电路出现短路等极端情况使电路温度过高时,第一缓冲部130能够通过自身发热而熔断,以迅速断开单体电芯300之间的电流,切断电流回路,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避免发生爆炸或着火的状况,安全性能良好。
同时,两个电池连接片100之间的连接臂200连接处会形成狭径,当电路出现短路等极端情况时,狭颈处会由于热应力集中而熔断,进而切断电路中的电流,进而保护与该电池连接片100连接的电芯300。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电路出现短路等极端情况时狭颈熔断的响应速度,本实施例在相邻两个电池连接片100互相连接的连接臂200上设有第二限流孔220,第二限流孔220设置在连接臂200的中间位置,通过第二限流孔220使得连接臂200处的横截面积减小,当电路出现短路等极端情况使电路温度过高时,开设第二限流孔220处的连接臂200能够通过自身发热快速熔断,以迅速断开相邻排组的电芯300之间的电流,切断电流回路,从而起到保护电流的作用,提高安全性能。
更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缓冲部130上涂覆有低熔点金属,同时在连接臂200上也涂覆有低熔点金属。低熔点金属可以选用锡,当电路发生短路等极端情况时,电路中的电流迅速增大,电流增大会导致电路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引起低熔点金属熔化时,低熔点金属的涂覆区域电阻会变大,导致第一缓冲部130和连接臂200的温度迅速升高,在几毫秒的时间内就会使低熔点金属熔化,然后电流被分断,进而保护电路。通过涂覆低熔点金属,能够对电路起到双重保护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如图19所示,包括若干电芯300,以及上述汇流排组件,若干电芯300沿与第一方向呈夹角的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通过汇流排组件与能够将与第一方向呈夹角排布的电芯300串联连接,并将沿第二方向排布的电芯300并联连接,第一方向为图19中的X轴方向,第二方向为图19中的Y轴方向。本实施例中的汇流排组件能够提高电芯300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将电芯300牢牢固定,稳定性良好。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内电芯300与汇流排组件之间的连接可靠,且汇流排组件和电芯300之间固定效果良好,稳定性良好。
本实施例中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中均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互相连接的电池连接片(100),串联连接沿第一方向相邻设置的两排电芯(300),以及并联连接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所述电芯(300),每个所述电芯(300)的正极极柱(310)和负极(320)设置在同一侧;
每个所述电池连接片(100)包括互相连接的正极连接区(110)和负极连接区(120),所述正极连接区(110)与前一个所述电芯(300)的正极极柱(310)连接,所述负极连接区(120)与后一个所述电芯(300)的负极(320)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连接片(100)的正极连接区(110)之间互相连接;
每个所述电池连接片(100)的所述正极连接区(110)的中心轴线和所述负极连接区(120)的中心轴线重合,且多个所述正极连接区(110)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正极连接区(110)的外缘呈圆弧形,所述负极连接区(120)的宽度大于所述正极连接区(110)的宽度,所述正极连接区(110)上设有定位孔(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柱(310)凸出于所述负极(320)的端面,当所述电池连接片(100)连接所述正极极柱(310)和所述负极(320)时,所述正极连接区(110)与所述负极(320)的端面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所述负极连接区(120)与所述负极(320)的端面之间的高度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连接区(110)靠近所述负极(320)的一面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分别与所述正极连接区(110)和所述负极(320)抵接;或
所述负极连接区(120)向所述负极(320)所在的一侧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连接区(120)上设有避让部(121),所述避让部(121)为与所述电芯(300)的正极极柱(310)相匹配的圆弧型缺口,所述避让部(121)能够避让所述电芯(300)的正极极柱(3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电芯(300)的两个所述正极极柱(310)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正极连接区(110)的中心与所述避让部(121)的边缘之间的距离,所述负极连接区(120)与所述正极极柱(310)之间存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连接区(110)与所述负极连接区(120)之间设有第一缓冲部(130),所述第一缓冲部(1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正极连接区(110)和所述负极连接区(12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130)上设有多个第一限流孔(131),多个所述第一限流孔(131)在所述第一缓冲部(130)上均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130)上涂覆有低熔点金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正极连接区(110)上设有连接臂(200),多个所述电池连接片(100)的正极连接区(110)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臂(200)连接,所述连接臂(200)与所述负极连接区(120)的中心轴线平行,多个所述电池连接片(100)位于同一直线上;或
所述连接臂(200)与所述负极连接区(120)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夹角α,多个所述电池连接片(100)之间上下交错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连接区(110)靠近所述负极(320)的一面设有绝缘膜;和/或
所述连接臂(200)靠近所述负极(320)的一面设有绝缘膜。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200)上设有第二限流孔(220),所述第二限流孔(220)设置在所述连接臂(200)的中间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连接片(100)之间设有第二缓冲部(210),所述第二缓冲部(210)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连接片(100)的所述连接臂(200)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101)布置于所述正极连接区(110),且位于所述正极连接区(110)的中心轴线上。
14.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电芯(300),以及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排组件,所述汇流排组件与所述电芯(300)连接。
15.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电池模组。
CN202322729522.2U 2022-11-14 2023-10-11 一种汇流排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Active CN22112618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78003 2022-11-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26185U true CN221126185U (zh) 2024-06-1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34837B (zh) 用于二次电池的连接结构及包括该连接结构的电池组
US20110236728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112840B (zh) 电池模块
US20110223478A1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using the same
JPH09213299A (ja) 蓄電池の集電構造
CN114566764A (zh) 一种汇流排组件及大圆柱动力电池模组
CN107195842B (zh) 电池极耳及电池模组
CN217158544U (zh) 一种圆柱电池连接片、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
CN211980657U (zh) 一种固定架结构及其电池组件
CN221126185U (zh) 一种汇流排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20474847U (zh) 一种连接片及电池
CN220474848U (zh) 一种连接片、电芯及电池
CN218039743U (zh) 一种电池连接片及电池
CN217788721U (zh) 一种连接片组件
CN113113736B (zh) 一种方形电池和其制造装置及方法
KR20190068253A (ko) 배터리 모듈
CN218482367U (zh) 一种热保护汇流板及电池模组
CN217589320U (zh) 一种转接片及电池
CN219761440U (zh) 一种pcb板及具有该pcb板的电池
CN216720221U (zh) 一种动力电池连接片及动力电池组
CN218039726U (zh) 一种电芯、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
JP2002151047A (ja) アルカリ蓄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3878216U (zh) 软包锂电池模块连接结构
CN217740738U (zh) 电芯及电池
CN220474843U (zh) 一种桥接式汇流连接片和焊接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