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22556U - 一种镁棒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镁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22556U
CN221122556U CN202322819359.9U CN202322819359U CN221122556U CN 221122556 U CN221122556 U CN 221122556U CN 202322819359 U CN202322819359 U CN 202322819359U CN 221122556 U CN221122556 U CN 2211225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sium rod
adapter
electric
switching element
magnes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1935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德伟
申翰辉
李慧芳
郭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Weibo New Energy Heating And Water Suppl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Weibo New Energy Heating And Water Supply Equipment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Weibo New Energy Heating And Water Suppl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Weibo New Energy Heating And Water Supply Equip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225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225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热水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镁棒装置,其包括镁棒本体、装配座、电气转接器和固定螺母,所述电气转接器内置有连接镁棒本体与装配座的转接元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镁棒与内胆转接安装时工序复杂、稳定性差,安装耗时较久的技术问题。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气转接元件与镁棒注塑为一体导致的工艺复杂、成本高、可靠性低的缺陷,能够方便的对电气转接器进行拆卸、更换,或避免转接元件外置导致的装配时容易损坏转接元件的缺陷,确保转接元件安装、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镁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镁棒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轻工行业标准QB/T 4101《储水式电热水器内胆》标准要求:“为防止搪瓷缺陷引起的腐蚀损害,应配有阴极腐蚀防护设施。”目前,行业应用的阴极腐蚀防护设施主要有以镁棒作为阳极的阴极保护系统和外加电流的电子阳极的阴极保护系统。
其中,外加电流的电子阳极的阴极保护系统,具有免更换的特点,但成本高,一般只应用在售价较高的高端电热水器上。而应用最广泛主要为镁棒,将镁棒装配在内胆中,镁棒与内胆直通连接,形成腐蚀电池,将内胆的电位拉低成为阴极而得到保护。其优点主要是成本低,缺点是需要定期更换,否则镁棒消耗完后,内胆则可能因镁棒完全消耗后没有镁棒保护而腐蚀穿孔漏水。
现有技术中为了延缓镁棒的消耗,最常用的是串接电阻的方法,即镁棒与内胆之间不再是直接导通的,而是在它们之间串接一个电阻或者二极管进行转接,人为地增加保护回路的电路阻抗,使保护电流降低,达到延缓镁棒消耗速度的目的。目前,转接元件的连接方式主要有注塑内置或胆外软防护布置。注塑内置方式,工艺复杂成本高;胆外软防护布置方式,装配工艺复杂可靠性低,且二者在进行安装转接元件时均需要进行大量的工序,增加安装耗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镁棒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镁棒与内胆转接安装时工序复杂、稳定性差,安装耗时较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镁棒装置,其包括镁棒本体、装配座、电气转接器和固定螺母,所述镁棒本体的一端设有引出杆,所述装配座、电气转接器以及固定螺母依次套接装配在引出杆上并且由固定螺母与引出杆构成的螺纹连接实现固定,所述电气转接器内置有连接镁棒本体与装配座的转接元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气转接器包括环形保护壳,转接元件内置于保护壳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气转接器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接片,第一连接片与引出杆通过固定螺母的相互接触电气导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连接片设有引出端子,该引出端子与转接元件的一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气转接器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接片,第二连接片与装配座直接接触电气导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片设有引出端子,该引出端子与转接元件的另一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接元件为电阻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接元件为二极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引出杆上套接有垫片,垫片位于固定螺母与电气转接器之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引出杆上还套接有密封圈,密封圈位于装配座与引出杆形成的台阶面之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电气转接器,电气转接器是一个外置、独立的部件,解决现有技术与镁棒注塑为一体导致的工艺复杂、成本高可靠性低的缺陷,其安装时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安装在镁棒本体上,后续维护时能够方便的对电气转接器进行拆卸、更换,提高电气转接器使用的便捷性。
2、转接元件位于电气转接器内,避免了转接元件外置导致的装配时容易损坏转接元件的缺陷,通过电气转接器的外壳对转接元件进行有效的硬防护,确保转接元件安装、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3、除电气转接器外,镁棒本体的装配位置与常规保持一致,物料通用性强,装配工艺一致,装配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1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爆炸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中电气转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中以电热管法兰盘为装配座的主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中以电热管法兰盘为装配座的剖视图。
附图中:1、装配座;2、镁棒本体;3、密封圈;4、电气转接器;5、第一连接片;6、第二连接片;7、转接元件;8、垫片;9、固定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镁棒装置,其包括镁棒本体2、装配座1、电气转接器4和固定螺母9,镁棒本体2的一端设有引出杆,引出杆是植在镁棒本体2上的一支带螺纹的钢芯,装配座1、电气转接器4以及固定螺母9依次套接装配在引出杆上并且由固定螺母9与引出杆构成的螺纹连接实现固定,所述电气转接器4内置有连接镁棒本体2与装配座1的转接元件7。
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将转接元件7安装到电气转接器4内完成电气转接器4的安装,之后将装配座1、电气转接器4以及固定螺母9依次套接装配在引出杆上,之后转动固定螺母9使其推动装配座1、电气转接器4沿着引出杆向镁棒本体2移动,之后镁棒本体2、装配座1、电气转接器4通过固定螺母9固定连接为一体,安装完成后即可将装配座1安装到电热水器上,装配座1可以是电热水器的排污螺母,也可以是电热水器发热管法兰盘等用于装配镁棒本体2的部件,安装在电热水器中进行使用,使用时镁棒本体2成为阳电极,后续消耗镁棒本体2对电热水器的内胆进行保护。
通过设置电气转接器4,电气转接器4是一个外置、独立的部件,解决现有技术与镁棒注塑为一体导致的工艺复杂、成本高可靠性低的缺陷,其安装时通过固定螺母9固定安装在镁棒本体2上,后续维护时能够方便的对电气转接器4进行拆卸、更换,提高电气转接器4使用的便捷性,且转接元件7位于电气转接器4内,避免了转接元件7外置导致的装配时容易损坏转接元件7的缺陷,通过电气转接器4的外壳对转接元件7进行有效的硬防护,确保转接元件7安装、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如图1-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镁棒装置,电气转接器4包括环形保护壳,转接元件7内置于保护壳内。
具体的,电气转接器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接片5,第一连接片5与引出杆通过固定螺母9的相互接触电气导通。
具体的,为了方便第一连接片5与转接元件7连接,第一连接片5设有引出端子,该引出端子与转接元件7的一端电连接。
具体的,电气转接器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接片6,第二连接片6与装配座1直接接触电气导通。
具体的,为了方便第二连接片6与转接元件7连接,第二连接片6设有引出端子,该引出端子与转接元件7的另一端电连接。
具体的,转接元件7为电阻器。
具体的,转接元件7为二极管。
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第一连接片5和第二连接片6安装至电气转接器4内并使其位于电气转接器4的两端,第一连接片5位于电气转接器4靠近固定螺母9的一端,然后将第一连接片5、第二连接片6通过引出端子分别与转接元件7连接,引出端子与转接元件7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铆接、接插等其他方式,从而实现第一连接片5、转接元件7和第二连接片6的依次连接,电气转接器4固定完成后第一连接片5与固定螺母9接触,固定螺母9与引出杆接触,进而使第一连接片5与镁棒本体2电气导通,第二连接片6与装配座1直接接触电气导通,装置安装到电热水器中后即可使镁棒本体2成为阳电极,后续消耗镁棒本体2对电热水器的内胆进行保护,使用时通过电阻器或者二极管转接镁棒本体2与内胆,人为地增加保护回路的电路阻抗,使保护电流降低,达到延缓镁棒本体2消耗速度的目的。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镁棒装置,引出杆上套接有垫片8,垫片8位于固定螺母9与电气转接器4之间。
具体的,为了密封镁棒本体2与装配座1的连接位置,引出杆上还套接有密封圈3,密封圈3位于装配座1与引出杆形成的台阶面之间。
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镁棒本体2与装配座1安装时将密封圈3套接在引出杆上,之后再使镁棒本体2穿过装配座1,后续固定螺母9固定时使得镁棒本体2与装配座1抵触挤压密封圈3,从而实现镁棒本体2与装配座1连接位置的密封,避免后续使用时出现渗水问题,固定时垫片8位于固定螺母9与电气转接器4之间,避免固定螺母9固定时对第一连接片5造成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镁棒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镁棒本体(2)、装配座(1)、电气转接器(4)和固定螺母(9),所述镁棒本体(2)的一端设有引出杆,所述装配座(1)、电气转接器(4)以及固定螺母(9)依次套接装配在引出杆上并且由固定螺母(9)与引出杆构成的螺纹连接实现固定,所述电气转接器(4)内置有连接镁棒本体(2)与装配座(1)的转接元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转接器(4)包括保护壳,转接元件(7)内置于保护壳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镁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转接器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接片(5),第一连接片(5)与引出杆通过固定螺母(9)的相互接触电气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镁棒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片(5)设有引出端子,该引出端子与转接元件(7)的一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镁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转接器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接片(6),第二连接片(6)与装配座(1)直接接触电气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镁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片(6)设有引出端子,该引出端子与转接元件(7)的另一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镁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元件(7)为电阻器。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镁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元件(7)为二极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杆上套接有垫片(8),垫片(8)位于固定螺母(9)与电气转接器(4)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杆上还套接有密封圈(3),密封圈(3)位于装配座(1)与引出杆形成的台阶面之间。
CN202322819359.9U 2023-10-20 一种镁棒装置 Active CN221122556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22556U true CN221122556U (zh) 2024-06-1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54070U (zh) 一种圆柱电池顶盖及使用该顶盖的圆柱电池
CN110993839A (zh) 动力电池顶盖及应用其的动力电池
CN208038556U (zh) 一种油管阴极保护器
CN221122556U (zh) 一种镁棒装置
CN101882670A (zh) 一种储能蓄电池用防水装置
CN108832325B (zh) 一种断开电线连接器
CN105627557A (zh) 热水器内胆中两种阳极配合使用的防腐结构
CN217115432U (zh) 一种高压连接器与电缆的密封结构
CN201623194U (zh) 电池端子的导线头结构
CN206379526U (zh) 一种动力电池快拔插连接器
CN212461411U (zh) 一种充电式电池
CN220753592U (zh) 一种全极耳电池超薄密封圈
CN210837847U (zh) 一种新型涡街式自控仪
CN216487841U (zh) 一种户外真空断路器的固封极柱
CN219329317U (zh) 具有复合负极盖板组件结构的储能单体
CN216597462U (zh) 模块化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连接组件
CN215814971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抗挤压型led数码管
CN216980791U (zh) 一种电池包用连接器底座防水结构及电池包
CN219591724U (zh) 一种弯头储能连接器
CN2893522Y (zh) 具有直插式加热管的热水器
CN216055240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耐腐蚀效果好的正极板
CN220042229U (zh) 耐腐蚀的电池负极
CN221037808U (zh) 一种压力变送器的调试装置
CN209298450U (zh) 双密封圈高防水连接器
CN216055289U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用防水充电弹簧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