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01612U -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01612U
CN221101612U CN202322632995.0U CN202322632995U CN221101612U CN 221101612 U CN221101612 U CN 221101612U CN 202322632995 U CN202322632995 U CN 202322632995U CN 221101612 U CN221101612 U CN 221101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module
display
panel
module assembly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329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文炎
殷璐
张书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01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016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控制板和弹性件,其中,显示面板具有至少一个朝向出光侧弯曲的弯曲部;控制板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背光侧,控制板与弯曲部之间形成一间隙;弹性件位于间隙处,且连接弯曲部与控制板。上述方案中,设置弹性件连接弯曲部与控制板,可以避免因为显示面板的弯曲,而使显示面板与控制板剥离。同时当有外力作用于显示模组时,弹性件也能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可以提高显示模组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产品的显示面板为了匹配人眼的观察习惯、增大人眼可视范围及降低大视角影响,一般采用曲面设计。
但曲面设计的显示面板与位于背面的控制板之间无法紧密贴合,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存在显示面板与控制板之间发生剥离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采用弹性件连接显示面板和控制板,可以避免显示面板与控制板剥离,从而可以保证显示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显示面板、控制板和弹性件,其中,显示面板具有至少一个朝向出光侧弯曲的弯曲部;控制板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背光侧,控制板与弯曲部之间形成一间隙;弹性件位于间隙处,连接弯曲部与控制板。
其中,弹性件以非压缩态连接弯曲部与控制板。
其中,弹性件以拉伸的姿态连接弯曲部与控制板;
其中,弹性件包括弹簧,弹簧的一端连接弯曲部,另一端连接控制板。
其中,显示模组进一步包括第一支撑层和第二支撑层,其中,第一支撑层位于控制板与显示面板之间,且与控制板贴合设置,第一支撑层位于控制板靠近弹性件的一侧;第二支撑层位于控制板与显示面板之间,且与显示面板贴合设置,第二支撑层位于显示面板靠近弹性件的一侧;其中,弹性件以拉伸的姿态连接第一支撑层与第二支撑层。
其中,第一支撑层的厚度大于第二支撑层的厚度。
其中,第一支撑层厚度至少是第二支撑层厚度的两倍。
其中,第一支撑层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0.6mm,和/或,第二支撑层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0.3mm。
其中,第一支撑层与控制板之间粘结设置,弹性件的拉力小于第一支撑层与控制板之间的粘合力。
其中,弹性件的拉力小于第一支撑层与控制板之间粘合力的三分之一。
其中,显示模组进一步包括缓冲层,缓冲层设置在第二支撑层与显示面板之间,且与第二支撑层粘结设置。
其中,弹性件的拉力小于第二支撑层与缓冲层之间的粘合力。
其中,弹性件的拉力小于第二支撑层与缓冲层之间粘合力的三分之一。
其中,显示面板包括平坦部以及与平坦部连接的弯曲部,控制板与平坦部平行设置。
其中,弯曲部设置有两个,两个弯曲部设置在平坦部两侧,控制板与两个弯曲部之间均形成有间隙;弹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弹性件平均分布在两个弯曲部与控制板之间的间隙处,且每个弹性件均连接弯曲部与控制板。
其中,显示面板为对称结构,两个弹性件关于显示面板的对称面对称设置。
其中,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显示面板,控制板包括柔性电路板和\或驱动芯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模组。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设置弹性件连接显示面板与控制板,使得弹性件在受到外力冲击时,能够对对显示面板施加指向控制板的作用力,对控制板施加指向显示面板的作用力,可以避免显示面板与控制板之间剥离,且由于弹性件具有弹性,当外力作用于显示模组时,弹性件也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可以保证显示模版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申请中显示模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显示面板;11弯曲部;12平坦部;13出光侧;14背光侧;2控制板;21间隙;3弹性件;4第一支撑层;5第二支撑层;6缓冲层;7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显示面板1、控制板2和弹性件3,其中,显示面板1具有出光侧13和背光侧14,显示面板1具有至少一个朝向出光侧13弯曲的弯曲部11;控制板2设置于显示面板1的背光侧14,且控制板2与弯曲部11之间形成一间隙21;弹性件3位于间隙21处,并连接弯曲部11与控制板2。
具体地,显示面板1发出的光线从出光侧13射出,而背光侧14与出光侧13相对位置。同时通过将控制板2等其他元件置于显示面板1的背光侧14一侧,使得控制板2等其他元件的设置不会阻挡显示面板1发光的光线射出。
其中,显示面板1可以仅一侧朝向出光侧13弯曲形成弯曲部11,也可以两侧均朝向出光侧13弯曲而形成两个弯曲部11,或者形成三个弯曲部11,甚至形成更多个弯曲部11,通过弯曲部11的设计,使得用户在同一视角下获得的显示内容更多,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由于显示面板1的弯曲,导致弯曲部11和控制板2之间有间隙21,该间隙21会使得显示模组的内部结构不稳定,具体而言,该间隙21的存在,使得控制板2的边缘容易发生翘曲,从而控制板2与显示面板1之间容易剥离。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申请在间隙21处设置弹性件3,并设置弹性件3连接显示面板1与控制板2,使得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弹性件3对显示面板1施加指向控制板2的作用力,对控制板2施加指向显示面板1的作用力,可以避免显示面板1与控制板2之间剥离,且由于弹性件3具有弹性,当外力作用于显示模组时,弹性件3也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可以保证显示模组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弹性件3以非压缩态连接弯曲部11与控制板2。弹性件3包括拉伸状态,正常状态和压缩状态。其中,非压缩态包括正常状态和拉伸状态。弹性件3以非压缩态连接弯曲部11与控制板2,使得弹性件能够保持弯曲部11和控制板2之间的结构稳定。
具体地,弹性件3以拉伸状态连接弯曲部11与控制板2。当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时,可以有效保持弯曲部11和控制板2之间的结构稳定,并可以对抗外力。
请参阅图2,弹性件3包括弹簧,弹簧的一端连接弯曲部11,另一端连接控制板2。
由于弹簧为常见的结构,便于获取,便于在显示模组中应用,相对于其它的弹性件3,可以降低显示模组的生产成本。当然,弹性件3也可以为其他具有弹性的结构,如泡棉SCF等。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进一步包括第一支撑层4和第二支撑层5,其中,第一支撑层4位于控制板2与显示面板1之间,且与控制板2贴合设置,第一支撑层4位于控制板2靠近弹性件3的一侧;第二支撑层5位于控制板2与显示面板1之间,且与显示面板1贴合设置。第二支撑层5位于显示面板1靠近弹性件3的一侧;其中,弹性件3以拉伸的姿态连接第一支撑层4与第二支撑层5。
具体地,第一支撑层4和第二支撑层5均起到支撑作用。其中,第一支撑层4与控制板2贴合设置,第一支撑层4为控制板2提供支撑,可以保证控制板2的平整性,保证芯片7与控制板2的平整粘附状态,避免芯片7从控制板2上剥离,或者焊接不牢等问题。第二支撑层5与显示面板1贴合设置,第二支撑层5与显示面板1的形状相同,第二支撑层5为显示面板1提供支撑,第二支撑层5可以保护显示面板1的背光侧14,保证显示面板1的弯曲形态。
同时,弹性件3以拉伸的姿态连接第一支撑层4与第二支撑层5,弹性件3位于第一支撑层4与第二支撑层5之间。弹性件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层4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层5上,弹性件3保持一定的拉伸比例,使第一支撑层4与第二支撑层5间存在拉伸压力,可以有效维持结构稳定。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可以只包括第一支撑层4、第二支撑层5中的一个。
请继续参阅图1,第一支撑层4的厚度大于第二支撑层5的厚度。具体地,第一支撑层4的厚度较大,其具有足够的厚度,可以保证控制板2的平整性,而第二支撑层5的厚度较薄,可以降低第二支撑层5的弯曲难度,防止其反弹而对显示面板造成损伤。因此设置第一支撑层4的厚度大于第二支撑层5的厚度,可以保证显示模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层4的厚度也可以与第二支撑层5的厚度相等,或者第一支撑层4的厚度也可以小于第二支撑层5的厚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层4厚度至少是第二支撑层5厚度的两倍;例如,第一支撑层4厚度是第二支撑层5厚度的两倍、三倍或者四倍等,使得第一支撑层4和第二支撑层5可以起到稳定支撑对应结构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层4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0.6mm,例如,第一支撑层4的厚度可以为0.6mm、0.7mm、0.8mm、0.9mm或者1mm。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层5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0.3mm,例如,第二支撑层5的厚度可以为0.3mm、0.35mm、0.4mm、0.45mm、0.5mm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第一支撑层4、第二支撑层5的具体厚度不做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请继续参阅图1,第一支撑层4与控制板2之间粘结设置,例如,第一支撑层4与控制板2通过胶层粘结在一起,同时本申请还设置弹性件3的拉力小于第一支撑层4与控制板2之间的粘合力。具体地,为了避免弹性件3对第一支撑层4的拉力过大,使得第一支撑层4和控制板2之间剥离,将弹性件3的拉力设置为小于第一支撑层4与控制板2之间的粘合力,可以避免弹性件3的拉力影响第一支撑层4和控制板2之间的粘结力。
在一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的拉力小于第一支撑层4与控制板2之间粘合力的三分之一。例如,弹性件3的拉力小于第一支撑层4与控制板2之间粘合力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或者六分之一等。通过该设计,可以保证第一支撑层4和控制板2之间紧密贴合的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1,显示模组进一步包括缓冲层6,缓冲层6设置在第二支撑层5与显示面板1之间,且与第二支撑层5粘结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缓冲层6可以为泡棉SCF,当有外力施加到显示模组时,缓冲层6可以为显示面板1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显示面板1的损坏。
在一实施例中,弹性件3的拉力小于第二支撑层5与缓冲层6之间的粘合力;为了避免弹性件3对第二支撑层5的拉力过大,使得第二支撑层5和缓冲层6之间剥离,将弹性件3的拉力设置为小于第二支撑层5与缓冲层6之间的粘合力,可以避免弹性件3的拉力影响第二支撑层5和缓冲层6之间的粘结力。
具体地,弹性件3的拉力小于第二支撑层5与缓冲层6之间粘合力的三分之一。例如,弹性件3的拉力小于第二支撑层5与缓冲层6之间粘合力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或者六分之一等。通过该设计,可以保证第二支撑层5和缓冲层6之间紧密贴合的效果。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层5和缓冲层6之间剥离力为8N/25mm,弹性件3的拉力小于2.67N/25mm。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包括平坦部12以及与平坦部12连接的弯曲部11,控制板2与平坦部12平行设置。该平坦部12保持平整,无需对平坦部12进行弯折,同时控制板2以平坦的姿态与平坦部12平行设置。当然,显示面板1中也可以不包括平坦部12结构,即显示面板1为全曲面显示屏。
请继续参阅图1,显示面板1的两侧均向出光侧13弯曲,而形成两个弯曲部11,同时控制板2与两个弯曲部11之间均形成有间隙21。
弹性件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弹性件3平均分布在两个弯曲部11与控制板2之间的间隙处,位于一个弯曲部11上的多个弹性件3等间距分布。
具体地,弹性件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性件3分别位于两个弯曲部11与控制板2之间的间隙21处,且每个弹性件3均以拉伸的姿态连接弯曲部11与控制板2。具体地,在每个间隙21处均设置弹性件3,能够进一步增强整体结构稳定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只在其中一个间隙21处设置弹性件3。
其中,每个间隙21处,弹性件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具体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为对称结构,两个弹性件3关于显示面板1的对称面对称设置。该设置使得显示面板1相对称的部分均可以受到弹性件3的拉力,使得显示面板1的间隙21处可以有效维持结构稳定。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为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显示面板,控制板2为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和驱动芯片,此时驱动芯片贴附于FPC上,其中驱动芯片位于柔性电路板远离显示面板1的一侧;或者控制板2为FPC和驱动芯片中的一者。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也可以是液晶面板LCD,控制板2也可以是超薄控制板。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可以为具有曲面显示屏的显示结构。因此,该显示装置具有前面所述的显示模组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具体地,显示装置包括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超级个人计算机、导航仪等移动或固定终端。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中使用弹性件3,将弹性件3置于控制板2和弯曲部11的间隙21内,并设置弹性件3以拉伸的姿态连接显示面板1与控制板2,使得弹性件3对显示面板1施加指向控制板2的作用力,对控制板2施加指向显示面板1的作用力,可以避免显示面板1与控制板2之间剥离,且由于弹性件3具有弹性,当外力作用于显示模组时,弹性件3也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可以保证显示模组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具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弯曲的弯曲部;
控制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弯曲部之间形成一间隙;
弹性件,位于所述间隙处,连接所述弯曲部与所述控制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以非压缩态连接所述弯曲部与所述控制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以拉伸的姿态连接所述弯曲部与所述控制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弯曲部,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进一步包括:
第一支撑层,位于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且与所述控制板贴合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层位于所述控制板靠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
第二支撑层,位于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且与所述显示面板贴合设置,所述第二支撑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靠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
其中,所述弹性件以拉伸的姿态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层与所述第二支撑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层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层厚度至少是所述第二支撑层厚度的两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层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0.6mm,和/或,所述第二支撑层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0.3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层与所述控制板之间粘结设置,所述弹性件的拉力小于所述第一支撑层与所述控制板之间的粘合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的拉力小于所述第一支撑层与所述控制板之间粘合力的三分之一。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进一步包括:
缓冲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层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且与所述第二支撑层粘结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拉力小于所述第二支撑层与所述缓冲层之间的粘合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拉力小于所述第二支撑层与所述缓冲层之间粘合力的三分之一。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平坦部以及与所述平坦部连接的所述弯曲部,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平坦部平行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弯曲部设置在所述平坦部两侧,所述控制板与两个所述弯曲部之间均形成有所述间隙;
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件平均分布在两个所述弯曲部与所述控制板之间的所述间隙处,且每个所述弹性件均连接所述弯曲部与所述控制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对称结构,两个所述弹性件关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对称面对称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显示面板,所述控制板包括柔性电路板和\或驱动芯片。
1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322632995.0U 2023-09-26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21101612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01612U true CN221101612U (zh) 2024-06-07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8848B2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touch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555412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1163205B1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510527A (zh) 折叠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3589585B (zh) 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
TWI454800B (zh)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CN113012579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2267125A1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US20190243187A1 (en) Display module
CN208609029U (zh) 电子设备
CN112599018A (zh) 显示装置
WO2023103049A1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CN209859953U (zh) 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CN221101612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1355425B2 (en) Chip on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CN215955284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220288886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12201158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927071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8029181U (zh) 一种柔性电路双层板和显示模组
CN217787543U (zh) 零贴合连接结构及应用有零贴合连接结构的显示设备
CN219780510U (zh) 一种提升弯折位柔韧度的fpc结构
WO2024109054A1 (zh)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4882802B (zh) 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US932639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