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99378U - 一种多源烧结高温废气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源烧结高温废气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99378U
CN221099378U CN202322300562.5U CN202322300562U CN221099378U CN 221099378 U CN221099378 U CN 221099378U CN 202322300562 U CN202322300562 U CN 202322300562U CN 221099378 U CN221099378 U CN 221099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bellows
gas pipeline
filter
d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0056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海钊
景涛
余俊杰
孙亚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0056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99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99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993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源烧结高温废气利用系统,包括烧结机、调控装置、混合除尘装置以及烟气分配器。烧结机尾部除尘罩的烟气出口通过第一废气管道与调控装置的气体入口连接,调控装置的气体出口通过第二废气管道与混合除尘装置的气体入口连接。烧结机下方风箱通过烟气管道与大烟道连接,大烟道通过第三废气管道与混合除尘装置的气体入口连接,烧结机上方设有热风罩。混合除尘装置的气体出口通过第四废气管道与烟气分配器连接,烟气分配器的气体出口与罩设在烧结机上方的热风罩的气体入口连接。本系统结合烧结机尾除尘废气和烧结机风箱中高温烟气的特性,平衡两处烟气的负压,再除尘后进行利用,避免了因两种废气的负压不同导致无法同时利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多源烧结高温废气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多源烧结高温废气利用系统,属于烧结废气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烧结厂烧结机生产过程中,有两处会产生高温热废气,第一处是烧结机尾部风箱中的高温烟气,通常烧结机尾部3个风箱的温度可以高达400℃左右,此部分高温废气通常会引起烧结机大烟道内烟气温度过高(超过180℃),目前需要在大烟道上配置冷风吸入阀来兑入冷风将烟气温度降低到适合主电除尘器事宜的除尘温度(150℃以内);第二处是烧结机尾除尘废气,烧结机尾除尘废气目前通常是通过布袋除尘器净化后排放到空气中。现有烧结机尾热废气处理工艺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烧结机尾除尘废气温度高(通常在120-200℃之间),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余热,直接除尘后排放存在热量浪费的问题。而且,烧结机尾废气随工艺条件变化温度波动较大,目前采用除尘器处理烧结机尾热废气时,布袋容易被烧穿,废气处理成本高。将上述两种高温热废气返回到烧结料面,可以充分利用高温废气中的余热,降低烧结生产的燃料消耗(即,类似于目前的烟气循环工艺,不同之处在于取风不同)。
但是,因为上述两种高温烟气性质不同,直接引回至烧结料面时存在以下问题:将两处高温废气抽至烧结料面时,所需的负压不同(将烧结机尾废气抽至烧结料面所需负压较低通常-5kPa左右;但是将烧结机尾部风箱内的高温废气抽回至烧结料面时需要的负压较高;因为对比机尾废气,此处负压要满足抽风烧结的需要,即风要抽过烧结机尾部的料面,通常尾部风箱内的负压在-11kPa左右),所以需要两种不同负压的风机去回抽高温热风。
现有烧结机生产工艺如下图4所示,图中废气和烟气均通过管道输送。
公布号为“CN11120741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烧结机点火炉热风助燃系统,属于点火炉助燃技术领域,包括机架、烧结机本体和点火炉,所述点火炉连通有助燃风管,所述烧结机本体的机尾处设置有下料口,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吸风罩,所述吸风罩位于下料口的正上方,所述吸风罩与助燃风管之间连通有吸气管,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吸气管连通的鼓风机。烧结机本体工作后产生的烧结料通过下料口排出,因烧结料的温度很高,导致下料口附近空气的温度较高;工作时,鼓风机工作,使得下料口附近的空气被吸入吸风罩内,通过吸风管通入助燃风管内,最后通向点火炉内,最大限度提高点火温度,减低点火炉煤气消耗,节约燃料。上述发明虽然提出利用烧结机尾高温除尘废气做助燃风,但是具体的应用方法还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烧结生产时,大量高温废气中的余热未充分利用,且将烧结机尾部风箱与烧结机尾抽至料面所需的负压不同,导致两种不同的废气难以同时利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源烧结高温废气利用系统,将烧结机尾部废气经调控机构调压后与大烟道内的废气混合除尘,再进行余热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多源烧结高温废气利用系统。
一种多源烧结高温废气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烧结机、调控装置、混合除尘装置以及烟气分配器。所述烧结机尾部设有除尘罩,除尘罩的烟气出口通过第一废气管道与调控装置的气体入口相连接,所述调控装置的气体出口通过第二废气管道与混合除尘装置的气体入口相连接。烧结机下方设有风箱,风箱通过烟气管道与大烟道相连接,大烟道通过第三废气管道与混合除尘装置的气体入口相连接,烧结机上方设有热风罩。所述混合除尘装置的气体出口通过第四废气管道与烟气分配器相连接,烟气分配器的气体出口与罩设在烧结机上方的热风罩的气体入口相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调控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集灰斗以及第一支座。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形成过滤腔,过滤腔内设有第一过滤板。第一壳体的底部与第一支座相连接,第一壳体下方设有开口,过滤腔通过开口与下方的第一集灰斗相连通。与第一过滤板板面相平行的过滤腔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与过滤腔相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的进气端与第一废气管道相连接,出气管的出气端与第二废气管道相连接。所述出气管上设有阻力调节阀。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壳体为横向放置的圆筒结构,第一过滤板的板面与第一壳体的圆形面相平行。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呈同心设置在第一壳体的两个圆形面上,并且进气管和出气管的管径小于第一壳体的筒径。优选,第一壳体的筒半径为进气管和/或出气管管半径的3-5倍。
优选,所述第一过滤板的过滤孔径为0.8~3mm,优选为1~2.5mm。
作为优选,在第一壳体轴向方向上均匀设置有多块相互平行的第一过滤板,任意相邻的两块第一过滤板上的过滤孔错位分布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混合除尘装置包括第二壳体、第二集灰斗以及第二支座。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形成除尘腔,除尘腔相对两侧的侧壁下部分别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除尘腔的底部设有转动锥体,除尘腔的上部设有第二过滤板,除尘腔的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第二废气管道相连接,第二进气口与第三废气管道相连接,排气口与第四废气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与第二支座相连接,第二壳体下方设有开口,除尘腔通过开口与下方的第二集灰斗相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混合除尘装置内包括多层相互平行的第二过滤板,多层第二过滤板沿竖直方向均分分布设置,任意相邻的两块第二过滤板上的滤孔错位分布。
优选,所述第二过滤板的过滤孔经为0.2~0.6mm,优选为0.3~0.5mm。
优选,所述转动锥体表面分布有凸起。
优选,所述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处均设有负压监测仪。
优选的是,所述排气口处设有氧含量检测仪。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集灰斗下方设有第一气力输送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集灰斗下方设有第二气力输送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烧结机上物料的流动方向,所述风箱被分为前部风箱和尾部风箱,其中,所述前部风箱为靠近烧结机前部占风箱总数量2/3~4/5的风箱,其余的风箱为尾部风箱。所述大烟道包括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前部风箱通过前部烟气管道与第一烟道相连通,尾部风箱通过尾部烟气管道与第二烟道相连通。第二烟道的排气口与第三废气管道的进气端相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风箱还包括过渡风箱。所述过渡风箱位于前部风箱和尾部风箱之间,过渡风箱的数量占风箱总数量的1/6~1/4。所述过渡风箱下方设有过渡烟气管道,过渡烟气管道上设有切换阀。所述过渡烟气管道的进气端与过渡风箱相连通,其排气端通过切换阀可切换地与第一烟道或第二烟道相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烟道内设有温度检测装置。
优选的是,该系统还包括补氧机构。所述补氧机构通过补氧管道与第二烟道相连通。所述补氧管道上设有阀门。
优选的是,该系统还包括烟气处理装置。所述烟气处理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除尘器、烟气净化器、第一风机以及烟囱。所述第一烟道通过第五废气管道与除尘器相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第四废气管道上设有第二风机。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烧结机尾的高温废气经过引入调控装置,废气通过调控装置后因阻力会产生压降,这样调控装置出气管处的废气与大烟道内的负压基本接近,使两股高温废气能更好的在混合除尘装置中进行除尘,不会出现抢风现象。两股烟气混匀除尘后,输送至烟气分配器进行利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调控装置内设有阻力调节阀,对调控装置出气管处废气的压力进一步精准调节,平衡混合除尘装置两个气体入口的压力,优化混匀效果。另外,由于烧结机尾部除尘废气相比风箱中的高温烟气,粉尘含量更大,且大颗粒更多,在调控装置内部设有第一过滤板,并在过滤腔下方设置第一集灰斗,除去烧结机尾废气中的大颗粒粉尘。优选地,调控装置的壳体半径为进气管、出气管半径的3~5倍,烟气进入过滤腔后流速降低,更有利于除尘净化。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混合除尘装置内部设置转动锥体和第二过滤板,除去烧结机风箱中的高温烟气和烧结机尾的除尘废气中的小颗粒粉尘,并通过第二集灰斗收集。优选地,在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处设置负压检测仪,用于监测两处的负压,以便调节调控装置中的阻力调节阀。另外,在转动锥体表面设置凸起,减少高温烟气中粉尘对锥体表面的冲刷,同时增加锥体表面粗糙度,这样烟气中的大颗粒粉尘颗粒冲击到凸块上后就会卸力沉降。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集灰斗和/或第二集灰斗下方设置气力输送装置,将收集到的粉尘输送走后集中处理,通常为返回烧结配料室再次用于配料。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烧结机下方的风箱划分为前部风箱和尾部风箱,将尾部风箱中的高温烟气单独分离并输送至混合除尘装置,提高混合除尘装置中的烟气温度。优选地,由于烧结机尾部风箱中的烟气被抽走,前部风箱中过度烟气较低,导致第一烟道内的烟气温度不在除尘器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120~150℃)以内,检测第一烟道中的烟气温度,并在前部风箱和尾部风箱之间设置过渡风箱,过渡风箱管道上设置切换阀,当第一烟道内温度过低时,通过切换阀将一部分烧结机尾部风箱内的高温烟气分流至第一烟道中,便于后续的烟气除尘。
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与第二烟道连通的补氧装置,烧结机尾高温废气中的氧气含量高,第二烟道内的高温烟气氧气含量相对较低,通常情况下两者混匀可以调节氧气含量至18%左右,结合混合除尘装置排气口的氧含量检测仪,若检测到氧气含量较低后,可通过补氧装置调控氧气含量,便于后续通入烟气分配器后作为助燃气体进行余热利用,降低燃料消耗。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风箱中的高温烟气和烧结机尾的除尘废气作为助燃气体,在烧结工序中就地利用,相较于用于其他工艺,减少了传输过程中带来的热量损耗,提高余热利用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源烧结高温废气利用系统,结合烧结机尾除尘废气和烧结机风箱中高温烟气的特性,利用调控装置平衡两处烟气的负压,再除尘后返回至烟气分喷漆进行利用,避免了因两种废气的负压不同导致无法同时利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源烧结高温废气利用系统,将烧结机尾部风箱中的高温烟气和烧结机尾的除尘废气混合用于余热利用,降低燃料消耗,同时通过过渡风箱和切换阀解决了烟气温度波动大的问题,改善除尘器的除尘效果,提升除尘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源烧结高温废气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源烧结高温废气利用系统中调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源烧结高温废气利用系统中混合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烧结机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烧结机;101:除尘罩;102:风箱;1021:前部风箱;1022:尾部风箱;1023:过渡风箱;103:烟气管道;1031:前部烟气管道;1032:尾部烟气管道;1033:过渡烟气管道;1034:切换阀;104:大烟道;1041:第一烟道;1042:第二烟道;1043:温度检测装置;105:热风罩;2:调控装置;201:第一壳体;202:第一集灰斗;203:第一支座;204:过滤腔;205:第一过滤板;206:进气管;207:出气管;208:阻力调节阀;209:第一气力输灰装置;3:混合除尘装置;301:第二壳体;302:第二集灰斗;303:第二支座;304:除尘腔;305:第一进气口;306:第二进气口;307:转动锥体;308:第二过滤板;309:排气口;310:凸起;311:负压监测仪;312:氧含量检测仪;313:第二气力输灰装置;4:烟气分配器;5:补氧机构;G1:补氧管道;6:烟气处理装置;601:除尘器;602:烟气净化器;603:第一风机;604:烟囱;7:第二风机;L1:第一废气管道;L2:第二废气管道;L3:第三废气管道;L4:第四废气管道;L5:第五废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多源烧结高温废气利用系统。
一种多源烧结高温废气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烧结机1、调控装置2、混合除尘装置3以及烟气分配器4。所述烧结机1尾部设有除尘罩101,除尘罩101的烟气出口通过第一废气管道L1与调控装置2的气体入口相连接,所述调控装置2的气体出口通过第二废气管道L2与混合除尘装置3的气体入口相连接。烧结机1下方设有风箱102,风箱102通过烟气管道103与大烟道104相连接,大烟道104通过第三废气管道L3与混合除尘装置3的气体入口相连接,烧结机1上方设有热风罩105。所述混合除尘装置3的气体出口通过第四废气管道L4与烟气分配器4相连接,烟气分配器4的气体出口与罩设在烧结机1上方的热风罩105的气体入口相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调控装置2包括第一壳体201、第一集灰斗202以及第一支座203。所述第一壳体201内部形成过滤腔204,过滤腔204内设有第一过滤板205。第一壳体201的底部与第一支座203相连接,第一壳体201下方设有开口,过滤腔204通过开口与下方的第一集灰斗202相连通。与第一过滤板205板面相平行的过滤腔204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与过滤腔204相连通的进气管206和出气管207,进气管206的进气端与第一废气管道L1相连接,出气管207的出气端与第二废气管道L2相连接。所述出气管207上设有阻力调节阀208。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壳体201为横向放置的圆筒结构,第一过滤板205的板面与第一壳体201的圆形面相平行。所述进气管206和出气管207分别呈同心设置在第一壳体201的两个圆形面上,并且进气管206和出气管207的管径小于第一壳体201的筒径。优选,第一壳体201的筒半径为进气管206和/或出气管207管半径的3-5倍。
优选,所述第一过滤板205的过滤孔径为0.8~3mm,优选为1~2.5mm。
作为优选,在第一壳体201轴向方向上均匀设置有多块相互平行的第一过滤板205,任意相邻的两块第一过滤板205上的过滤孔错位分布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混合除尘装置3包括第二壳体301、第二集灰斗302以及第二支座303。所述第二壳体301内部形成除尘腔304,除尘腔304相对两侧的侧壁下部分别设有第一进气口305和第二进气口306,除尘腔304的底部设有转动锥体307,除尘腔304的上部设有第二过滤板308,除尘腔304的顶部设有排气口309。所述第一进气口305与第二废气管道L2相连接,第二进气口306与第三废气管道L3相连接,排气口309与第四废气管道L4相连接。所述第二壳体301的底部与第二支座303相连接,第二壳体301下方设有开口,除尘腔304通过开口与下方的第二集灰斗302相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混合除尘装置3内包括多层相互平行的第二过滤板308,多层第二过滤板308沿竖直方向均分分布设置,任意相邻的两块第二过滤板308上的滤孔错位分布。
优选,所述第二过滤板308的过滤孔经为0.2~0.6mm,优选为0.3~0.5mm。
优选,所述转动锥体307表面分布有凸起310。
优选,所述第一进气口305和第二进气口306处均设有负压监测仪311。
优选的是,所述排气口309处设有氧含量检测仪312。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集灰斗202下方设有第一气力输送装置209。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集灰斗302下方设有第二气力输送装置313。
优选的是,所述烧结机1上物料的流动方向,所述风箱102被分为前部风箱1021和尾部风箱1022,其中,所述前部风箱1021为靠近烧结机前部占风箱102总数量2/3~4/5的风箱,其余的风箱102为尾部风箱1022。所述大烟道104包括第一烟道1041和第二烟道1042,前部风箱1021通过前部烟气管道1031与第一烟道1041相连通,尾部风箱1022通过尾部烟气管道1032与第二烟道1042相连通。第二烟道1042的排气口与第三废气管道L3的进气端相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风箱102还包括过渡风箱1023。所述过渡风箱1023位于前部风箱1021和尾部风箱1022之间,过渡风箱1023的数量占风箱102总数量的1/6~1/4。所述过渡风箱1023下方设有过渡烟气管道1033,过渡烟气管道1033上设有切换阀1034。所述过渡烟气管道1033的进气端与过渡风箱1023相连通,其排气端通过切换阀1034可切换地与第一烟道1041或第二烟道1042相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烟道1041内设有温度检测装置1043。
优选的是,该系统还包括补氧机构5。所述补氧机构5通过补氧管道G1与第二烟道1042相连通。所述补氧管道G1上设有阀门。
优选的是,该系统还包括烟气处理装置6。所述烟气处理装置6包括依次串联的除尘器601、烟气净化器602、第一风机603以及烟囱604。所述第一烟道1041通过第五废气管道L5与除尘器601相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第四废气管道L4上设有第二风机7。
实施例1
一种多源烧结高温废气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烧结机1、调控装置2、混合除尘装置3以及烟气分配器4。所述烧结机1尾部设有除尘罩101,除尘罩101的烟气出口通过第一废气管道L1与调控装置2的气体入口相连接,所述调控装置2的气体出口通过第二废气管道L2与混合除尘装置3的气体入口相连接。烧结机1下方设有风箱102,风箱102通过烟气管道103与大烟道104相连接,大烟道104通过第三废气管道L3与混合除尘装置3的气体入口相连接,烧结机1上方设有热风罩105。所述混合除尘装置3的气体出口通过第四废气管道L4与烟气分配器4相连接,烟气分配器4的气体出口与罩设在烧结机1上方的热风罩105的气体入口相连接。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只是所述调控装置2包括第一壳体201、第一集灰斗202以及第一支座203。所述第一壳体201内部形成过滤腔204,过滤腔204内设有第一过滤板205。第一壳体201的底部与第一支座203相连接,第一壳体201下方设有开口,过滤腔204通过开口与下方的第一集灰斗202相连通。与第一过滤板205板面相平行的过滤腔204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与过滤腔204相连通的进气管206和出气管207,进气管206的进气端与第一废气管道L1相连接,出气管207的出气端与第二废气管道L2相连接。所述出气管207上设有阻力调节阀208。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2,只是所述第一壳体201为横向放置的圆筒结构,第一过滤板205的板面与第一壳体201的圆形面相平行。所述进气管206和出气管207分别呈同心设置在第一壳体201的两个圆形面上,并且进气管206和出气管207的管径小于第一壳体201的筒径。第一壳体201的筒半径为进气管206和出气管207管半径的3倍。
所述第一过滤板205的过滤孔径为2mm。
在第一壳体201轴向方向上均匀设置有3块相互平行的第一过滤板205,任意相邻的两块第一过滤板205上的过滤孔错位分布设置。
实施例4
重复实施例3,只是所述混合除尘装置3包括第二壳体301、第二集灰斗302以及第二支座303。所述第二壳体301内部形成除尘腔304,除尘腔304相对两侧的侧壁下部分别设有第一进气口305和第二进气口306,除尘腔304的底部设有转动锥体307,除尘腔304的上部设有第二过滤板308,除尘腔304的顶部设有排气口309。所述第一进气口305与第二废气管道L2相连接,第二进气口306与第三废气管道L3相连接,排气口309与第四废气管道L4相连接。所述第二壳体301的底部与第二支座303相连接,第二壳体301下方设有开口,除尘腔304通过开口与下方的第二集灰斗302相连通。
实施例5
重复实施例4,只是所述混合除尘装置3内包括3层相互平行的第二过滤板308,3层第二过滤板308沿竖直方向均分分布设置,任意相邻的两块第二过滤板308上的滤孔错位分布。
所述第二过滤板308的过滤孔经0.3mm。
所述转动锥体307表面分布有凸起310。
所述第一进气口305和第二进气口306处均设有负压监测仪311。
所述排气口309处设有氧含量检测仪312。
实施例6
重复实施例5,只是所述第一集灰斗202下方设有第一气力输送装置209。
所述第二集灰斗302下方设有第二气力输送装置313。
实施例7
重复实施例6,只是所述烧结机1上物料的流动方向,所述风箱102被分为前部风箱1021和尾部风箱1022,其中,所述前部风箱1021为靠近烧结机前部占风箱102总数量2/3的风箱,其余的风箱102为尾部风箱1022。所述大烟道104包括第一烟道1041和第二烟道1042,前部风箱1021通过前部烟气管道1031与第一烟道1041相连通,尾部风箱1022通过尾部烟气管道1032与第二烟道1042相连通。第二烟道1042的排气口与第三废气管道L3的进气端相连接。
实施例8
重复实施例7,只是所述风箱102还包括过渡风箱1023。所述过渡风箱1023位于前部风箱1021和尾部风箱1022之间,过渡风箱1023的数量占风箱102总数量的1/6。所述过渡风箱1023下方设有过渡烟气管道1033,过渡烟气管道1033上设有切换阀1034。所述过渡烟气管道1033的进气端与过渡风箱1023相连通,其排气端通过切换阀1034可切换地与第一烟道1041或第二烟道1042相连通。
所述第一烟道1041内设有温度检测装置1043。
实施例9
重复实施例8,只是该系统还包括补氧机构5。所述补氧机构5通过补氧管道G1与第二烟道1042相连通。所述补氧管道G1上设有阀门。
实施例10
重复实施例9,只是该系统还包括烟气处理装置6。所述烟气处理装置6包括依次串联的除尘器601、烟气净化器602、第一风机603以及烟囱604。所述第一烟道1041通过第五废气管道L5与除尘器601相连通。
实施例11
重复实施例10,只是所述第四废气管道L4上设有第二风机7。

Claims (20)

1.一种多源烧结高温废气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烧结机(1)、调控装置(2)、混合除尘装置(3)以及烟气分配器(4);所述烧结机(1)尾部设有除尘罩(101),除尘罩(101)的烟气出口通过第一废气管道(L1)与调控装置(2)的气体入口相连接,所述调控装置(2)的气体出口通过第二废气管道(L2)与混合除尘装置(3)的气体入口相连接;烧结机(1)下方设有风箱(102),风箱(102)通过烟气管道(103)与大烟道(104)相连接,大烟道(104)通过第三废气管道(L3)与混合除尘装置(3)的气体入口相连接,烧结机(1)上方设有热风罩(105);所述混合除尘装置(3)的气体出口通过第四废气管道(L4)与烟气分配器(4)相连接,烟气分配器(4)的气体出口与罩设在烧结机(1)上方的热风罩(105)的气体入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装置(2)包括第一壳体(201)、第一集灰斗(202)以及第一支座(203);所述第一壳体(201)内部形成过滤腔(204),过滤腔(204)内设有第一过滤板(205);第一壳体(201)的底部与第一支座(203)相连接,第一壳体(201)下方设有开口,过滤腔(204)通过开口与下方的第一集灰斗(202)相连通;与第一过滤板(205)板面相平行的过滤腔(204)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与过滤腔(204)相连通的进气管(206)和出气管(207),进气管(206)的进气端与第一废气管道(L1)相连接,出气管(207)的出气端与第二废气管道(L2)相连接;所述出气管(207)上设有阻力调节阀(2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01)为横向放置的圆筒结构,第一过滤板(205)的板面与第一壳体(201)的圆形面相平行;所述进气管(206)和出气管(207)分别呈同心设置在第一壳体(201)的两个圆形面上,并且进气管(206)和出气管(207)的管径小于第一壳体(201)的筒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201)的筒半径为进气管(206)和/或出气管(207)管半径的3-5倍;所述第一过滤板(205)的过滤孔径为0.8~3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205)的过滤孔径为1~2.5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壳体(201)轴向方向上均匀设置有多块相互平行的第一过滤板(205),任意相邻的两块第一过滤板(205)上的过滤孔错位分布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除尘装置(3)包括第二壳体(301)、第二集灰斗(302)以及第二支座(303);所述第二壳体(301)内部形成除尘腔(304),除尘腔(304)相对两侧的侧壁下部分别设有第一进气口(305)和第二进气口(306),除尘腔(304)的底部设有转动锥体(307),除尘腔(304)的上部设有第二过滤板(308),除尘腔(304)的顶部设有排气口(309);所述第一进气口(305)与第二废气管道(L2)相连接,第二进气口(306)与第三废气管道(L3)相连接,排气口(309)与第四废气管道(L4)相连接;所述第二壳体(301)的底部与第二支座(303)相连接,第二壳体(301)下方设有开口,除尘腔(304)通过开口与下方的第二集灰斗(302)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除尘装置(3)内包括多层相互平行的第二过滤板(308),多层第二过滤板(308)沿竖直方向均分分布设置,任意相邻的两块第二过滤板(308)上的滤孔错位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板(308)的过滤孔经为0.2~0.6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板(308)的过滤孔经为0.3~0.5mm。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锥体(307)表面分布有凸起(310)。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305)和第二进气口(306)处均设有负压监测仪(311);和/或
所述排气口(309)处设有氧含量检测仪(312)。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灰斗(202)下方设有第一气力输送装置(209);和/或
所述第二集灰斗(302)下方设有第二气力输送装置(313)。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机(1)上物料的流动方向,所述风箱(102)被分为前部风箱(1021)和尾部风箱(1022),其中,所述前部风箱(1021)为靠近烧结机前部占风箱(102)总数量2/3~4/5的风箱,其余的风箱(102)为尾部风箱(1022);所述大烟道(104)包括第一烟道(1041)和第二烟道(1042),前部风箱(1021)通过前部烟气管道(1031)与第一烟道(1041)相连通,尾部风箱(1022)通过尾部烟气管道(1032)与第二烟道(1042)相连通;第二烟道(1042)的排气口与第三废气管道(L3)的进气端相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箱(102)还包括过渡风箱(1023);所述过渡风箱(1023)位于前部风箱(1021)和尾部风箱(1022)之间,过渡风箱(1023)的数量占风箱(102)总数量的1/6~1/4;所述过渡风箱(1023)下方设有过渡烟气管道(1033),过渡烟气管道(1033)上设有切换阀(1034);所述过渡烟气管道(1033)的进气端与过渡风箱(1023)相连通,其排气端通过切换阀(1034)可切换地与第一烟道(1041)或第二烟道(1042)相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烟道(1041)内设有温度检测装置(1043)。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补氧机构(5);所述补氧机构(5)通过补氧管道(G1)与第二烟道(1042)相连通;所述补氧管道(G1)上设有阀门。
18.根据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烟气处理装置(6);所述烟气处理装置(6)包括依次串联的除尘器(601)、烟气净化器(602)、第一风机(603)以及烟囱(604);所述第一烟道(1041)通过第五废气管道(L5)与除尘器(601)相连通。
19.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废气管道(L4)上设有第二风机(7)。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废气管道(L4)上设有第二风机(7)。
CN202322300562.5U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多源烧结高温废气利用系统 Active CN221099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0562.5U CN221099378U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多源烧结高温废气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0562.5U CN221099378U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多源烧结高温废气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99378U true CN221099378U (zh) 2024-06-07

Family

ID=91311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00562.5U Active CN221099378U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多源烧结高温废气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993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4991C (zh) 大型水泥窑烟气治理工艺及其装置
CN214182230U (zh) 一种矿热炉烟尘处理反吹吸风内滤大布袋负压除尘系统
CN203170173U (zh) 一种回转脉冲反吹袋式除尘器
CN216049303U (zh) 一种节能螺旋管余热器
CN221099378U (zh) 一种多源烧结高温废气利用系统
CN201709305U (zh) 节能粮食烘干设备
CN207347513U (zh) 一种利用流化床生产生物炭的装置
CN201711053U (zh) 砖混结构大布袋除尘器
CN201149423Y (zh) 一种硅铝合金电炉烟气净化及余热利用的装置
CN207576043U (zh) 煅烧沸腾炉除尘装置
CN215336434U (zh)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及烘干机
CN212731552U (zh) 一种可移动除尘净化装置
CN214718423U (zh) 一种活性炭再生料尘分离系统
CN101812563A (zh) 一种用于转炉煤气治理的高温除尘装置
CN209689277U (zh) 真空送料系统
CN209226857U (zh) 一种高效节能天然气珍珠岩膨胀设备
CN107573959A (zh) 一种利用流化床生产生物炭的装置
CN207445799U (zh) 一种炭黑专用高效袋式除尘器
CN106955557A (zh) 一种投料时去除粉尘的装置
CN208293056U (zh) 一种红土镍矿rkef冶炼工艺烟气综合处理系统
CN102423596B (zh) 高温除尘器
CN100419127C (zh) 烟气干法净化中氧化铝量的均匀分配方法及装置
CN2340512Y (zh) 新型旋风分离式多管除尘器
CN220708012U (zh) 一种粮食烘干塔热风炉
CN221123036U (zh) 一种除尘换热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余热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