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95569U - 一种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95569U
CN221095569U CN202322767706.8U CN202322767706U CN221095569U CN 221095569 U CN221095569 U CN 221095569U CN 202322767706 U CN202322767706 U CN 202322767706U CN 221095569 U CN221095569 U CN 221095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lug
fixedly connected
main body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677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国军
朱泥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you China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you China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you China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you China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677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95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95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955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4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using natural or recycled building materials, e.g. straw, wool, clay or used tir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基座、复合岩板和安装组件;复合岩板包括由内而外依次热压连接的背板、蜂窝芯和岩板面板;安装组件包括龙骨、连接角码和挂钩组件;龙骨包括主体连接部和主体插接部;挂钩组件包括安装板和插接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组件的设置,实现复合岩板与固定基座的可拆卸连接,安装时,将通过连接角码将龙骨连同挂钩组件的安装板固定在固定基座上,然后将制作好的复合岩板与插接件进行安装固定,最后直接将插接件与龙骨的主体插接部进行插接配合,即可完成复合岩板的安装,本实用新型通过龙骨和挂钩组件的配合,即可根据不同类别场景实现复合岩板的快速安装和拆卸,且更具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花吊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天然岩板,经过地壳几百万年运动形成,具备独特的质感和肌理,每一片岩板石纹的纹理、颜色变化不同,每一寸都是独特的自然艺术,能够为空间铺贴出精致的美感,能够用于各类空间,满足不同的装饰效果。然而传统岩板较为脆弱,运输及安装时易碎裂。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岩板背面增加蜂窝芯及钢质背板加固其稳定性,使其在运输及安装时能够保证质量,减少破损造成的损失,且蜂窝芯结构能够使墙板在不增加太多重量的同时使其能够更加稳固。
但是,现有的复合蜂窝岩板在装饰时,需要根据不同类别场景更换墙板,而更换墙板的过程需要不断地重复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且现有的复合蜂窝岩板在运输的过程中是将其放置于专门的运输箱内的,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颠簸晃动使得岩板损坏的问题,需将复合蜂窝岩板与运输箱的箱壁进行固定,因此在运输前的装货和运输后的卸货也不断地重复安装和拆卸的过程。因此,无论是更换墙板还是运输墙板,都需要将墙板与载体进行安装和拆卸,但是现有技术中都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因此安装和拆卸不方便,灵活性差。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复合蜂窝岩板在安装和运输时,安装和拆卸不方便,灵活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基座、复合岩板和安装组件;
所述复合岩板包括由内而外依次热压连接的背板、蜂窝芯和岩板面板,所述背板的内侧面通过至少一组所述安装组件与所述固定基座固定连接,所述蜂窝芯的内侧面通过胶黏剂与所述背板的外侧面热压固定连接,所述岩板面板的内侧面通过胶黏剂与所述蜂窝芯的外侧面热压固定连接;
利用蜂窝芯质轻且稳固的性能,用热压工艺将蜂窝芯固定在岩板面板背面,使其结构更加稳固,避免运输及安装时因碰撞导致损失,蜂窝结构使得墙板性能也更为稳定;
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龙骨、连接角码和挂钩组件;所述龙骨包括主体连接部和主体插接部,所述主体连接部为截面呈U形的U型框架结构,且所述主体连接部为U型框口朝向所述固定基座的方式设置,所述主体连接部的两侧壁通过所述连接角码与所述固定基座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插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连接部的底板上;所述挂钩组件包括安装板和插接件,所述安装板一侧与所述背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插接件固定地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另一侧,且所述插接件与所述主体插接部插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组件的设置,实现复合岩板与固定基座的可拆卸连接,安装时,将通过连接角码将龙骨连同挂钩组件的安装板固定在固定基座上,然后将制作好的复合岩板与插接件进行安装固定,最后直接将插接件与龙骨的主体插接部进行插接配合,即可完成复合岩板的安装,本实用新型通过龙骨和挂钩组件的配合,即可根据不同类别场景实现复合岩板的快速安装和拆卸,且更具灵活性。
优选地,所述固定基座竖直设置或水平设置,所述固定基座为用于运输岩板的箱子的箱壁或者为用于安装岩板的地面或墙壁。
优选地,所述背板包括平板体和缓冲体;所述缓冲体为截面呈倒“L”形的倒L型板结构,所述缓冲体的竖板与所述平板体垂直设置,且所述缓冲体的竖板底部与所述平板体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体的横板与所述平板体之间的间隙形成安装槽;所述蜂窝芯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蜂窝芯的内侧面通过胶黏剂与所述平板体的外侧面热压固定连接;所述岩板面板热压连接在所述蜂窝芯外侧面,且所述岩板面板的一端面与所述缓冲体的横板的端面接触;缓冲体与平板体的连接处形成一个缓冲拐角,可降低岩板面板的边缘和拐角处被碰坏损伤的机率。
优选地,所述主体插接部包括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为截面呈倒“L”形的倒L型板结构,所述第一插接部的竖板底部与所述主体连接部的底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插接部的横板与所述主体连接部的底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二插接部为截面呈“Z”形的Z型板结构,所述第二插接部的底板与所述主体连接部的底板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二插接部的底板底部与所述主体连接部的底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插接部的中间板与所述主体连接部的底板相平行,且所述第二插接部的中间板与所述主体连接部的底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插接槽。
优选地,所述连接角码设有多个,所述主体连接部的一侧壁下端通过两个所述连接角码与所述固定基座固定连接,所述龙骨的另一侧下端通过两个所述连接角码与所述固定基座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角码包括连接板、固定螺栓和膨胀螺栓;所述连接板为截面呈“L”形的L型板结构,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板通过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主体连接部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板通过所述膨胀螺栓与所述固定基座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插接件包括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所述第一插板上端与所述安装板另一侧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插板插设在所述第一插接槽内并与所述第一插接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插板上端与所述安装板另一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插板插设在所述第二插接槽内并与所述第二插接槽滑动配合;所述安装板一侧通过螺丝与所述背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天轨和地轨,所述固定基座为竖直设置的箱壁或墙壁时,所述天轨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基座上端与所述背板上端之间,所述地轨与所述天轨对称设置,且所述地轨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基座下端与所述背板下端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组件的设置,实现复合岩板与固定基座的可拆卸连接,安装时,将通过连接角码将龙骨连同挂钩组件的安装板固定在固定基座上,然后将制作好的复合岩板与插接件进行安装固定,最后直接将插接件与龙骨的主体插接部进行插接配合,即可完成复合岩板的安装,本实用新型通过龙骨和挂钩组件的配合,即可根据不同类别场景实现复合岩板的快速安装和拆卸,且更具灵活性。
2.本实用新型的背板由平板体和固定连接在其一端的缓冲体构成,缓冲体与平板体的连接处形成一个缓冲拐角,可降低岩板面板的边缘和拐角处被碰坏损伤的机率。
3.本实用新型利用蜂窝芯质轻且稳固的性能,用热压工艺将蜂窝芯固定在岩板面板背面,使其结构更加稳固,避免运输及安装时因碰撞导致损失,蜂窝结构使得墙板性能也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的部分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固定基座;2、复合岩板;21、背板;211、平板体;212、缓冲体;22、蜂窝芯;23、岩板面板;3、安装组件;31、龙骨;311、主体连接部;312、主体插接部;3121、第一插接部;3122、第二插接部;32、连接角码;321、连接板;322、固定螺栓;323、膨胀螺栓;33、挂钩组件;331、安装板;332、插接件;3321、第一插板;3322、第二插板;4、天轨;5、地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基座1、复合岩板2、安装组件3、天轨4和地轨5。
如图1-4所示,固定基座1为用于运输岩板的箱子的箱壁或者为用于安装岩板的地面或墙壁,因此,固定基座1为竖直设置状态或水平设置水平设置状态。
如图1-5所示,并具体以图1的方位为参照,本实施例的复合岩板2包括由内而外依次热压连接的背板21、蜂窝芯22和岩板面板23,背板21的内侧面通过至少一组安装组件3与固定基座1固定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背板21包括平板体211和缓冲体212,平板体211和缓冲体212的厚度均为0.8MM;缓冲体212为截面呈倒“L”形的倒L型板结构,缓冲体212的竖板与平板体211垂直设置,且缓冲体212的竖板底部与平板体211一端一体连接,缓冲体212的横板与平板体211之间的间隙形成安装槽,缓冲体212与平板体211的连接处形成一个缓冲拐角,可降低岩板面板23的边缘和拐角处被碰坏损伤的机率;蜂窝芯22设置在安装槽内,且蜂窝芯22的内侧面通过胶黏剂与平板体211的外侧面热压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的岩板面板23的厚度为3MM,且岩板面板23的内侧面通过胶黏剂与蜂窝芯22的外侧面热压固定连接,且岩板面板23的一端面与缓冲体212的横板的端面接触,利用蜂窝芯22质轻且稳固的性能,用热压工艺将蜂窝芯22固定在岩板面板23背面,使其结构更加稳固,避免运输及安装时因碰撞导致损失,蜂窝结构使得墙板性能也更为稳定。
如图1、图3、图4-7所示,并具体以图1的方位为参照,本实施例的安装组件3包括龙骨31、连接角码32和挂钩组件33;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龙骨31包括主体连接部311和主体插接部312,主体插接部312包括第一插接部3121和第二插接部3122;主体连接部311为截面呈U形的U型框架结构,且主体连接部311为U型框口朝向固定基座1的方式设置,主体连接部311的两侧壁通过连接角码32与固定基座1固定连接;第一插接部3121为截面呈倒“L”形的倒L型板结构,第一插接部3121的竖板底部与主体连接部311的底板一端一体连接,第一插接部3121的横板与主体连接部311的底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插接槽;第二插接部3122为截面呈“Z”形的Z型板结构,第二插接部3122的底板与主体连接部311的底板垂直设置,且第二插接部3122的底板底部与主体连接部311的底板另一端一体连接,第二插接部3122的中间板与主体连接部311的底板相平行,且第二插接部3122的中间板与主体连接部311的底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插接槽;
本实施例的连接角码32设有多个,主体连接部311的一侧壁下端通过两个连接角码32与固定基座1固定连接,龙骨31的另一侧下端通过两个连接角码32与固定基座1固定连接;连接角码32包括连接板321、固定螺栓322和膨胀螺栓323,连接板321为截面呈“L”形的L型板结构,连接板321的一侧板通过固定螺栓322与主体连接部311的侧壁固定连接,连接板321的另一侧板通过膨胀螺栓323与固定基座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挂钩组件33包括安装板331和插接件332,插接件332包括第一插板3321和第二插板3322;第一插板3321上端与安装板331另一侧的一端一体连接,且第一插板3321插设在第一插接槽内并与第一插接槽滑动配合;第二插板3322上端与安装板331另一侧的另一端一体连接,且第二插板3322插设在第二插接槽内并与第二插接槽滑动配合;安装板331一侧通过螺丝与背板2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天轨4安装在固定基座1一端与背板21一端之间,地轨5与天轨4对称设置,且地轨5安装在固定基座1另一端与背板21另一端之间。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提一种供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在使用前,需要先将龙骨31与固定基座1进行安装,具体的,将连接板321对准放在主体连接部311与固定基座1形成的直角边处,然后用固定螺栓322将连接板321的竖侧板与主体连接部311的侧壁进行螺纹连接固定,然后将膨胀螺栓323打入连接板321的横侧板以固定基座1内;紧接着将热压制作好的复合岩板2与挂钩组件33进行安装,具体的,需要用多个螺丝将安装板331与复合岩板2的背板21进行固定,然后根据场景的类别将挂钩组件33与龙骨31进行插接配合连接,当固定基座1呈水平状态时,可以选择安装或不安装天轨4和地轨5,不安装天轨4和地轨5时,如图3所示,可直接将挂钩组件33连同复合岩板2放置在固定基座1的前侧或后侧,并使得第一插板3321和第二插板3322分别与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对准,然后对复合岩板2施加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使得第一插板3321和第二插板3322分别插进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第一插板3321与第一插接槽滑动配合,第二插板3322与第二插接槽滑动配合,直至复合岩板2移动到位即可,拆卸时可直接将复合岩板2抽出即可;当固定基座1呈竖直状态时,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的开口朝下,为了避免复合岩板2掉下来,因此,需要先将天轨4安装在固定基座1上端与背板21上端之间,将地轨5安装在固定基座1下端与背板21下端之间,然后同上述操作一样安装和拆卸复合岩板2。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组件3的设置,实现复合岩板2与固定基座1的可拆卸连接,安装时,将通过连接角码32将龙骨31连同挂钩组件33的安装板331固定在固定基座1上,然后将制作好的复合岩板2与插接件332进行安装固定,最后直接将插接件332与龙骨31的主体插接部312进行插接配合,即可完成复合岩板2的安装,本实用新型通过龙骨31和挂钩组件33的配合,即可根据不同类别场景实现复合岩板2的快速安装和拆卸,且更具灵活性。
实施例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的一种空间布置方式,该布置方式既包括复合蜂窝岩板的竖直安装方式和水平安装方式。
实施例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的另一种空间布置方式,该布置方式既包括复合蜂窝岩板的竖直安装方式和水平安装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基座(1)、复合岩板(2)和安装组件(3);
所述复合岩板(2)包括由内而外依次热压连接的背板(21)、蜂窝芯(22)和岩板面板(23),所述背板(21)的内侧面通过至少一组所述安装组件(3)与所述固定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蜂窝芯(22)的内侧面通过胶黏剂与所述背板(21)的外侧面热压固定连接,所述岩板面板(23)的内侧面通过胶黏剂与所述蜂窝芯(22)的外侧面热压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组件(3)包括龙骨(31)、连接角码(32)和挂钩组件(33);所述龙骨(31)包括主体连接部(311)和主体插接部(312),所述主体连接部(311)为截面呈U形的U型框架结构,且所述主体连接部(311)为U型框口朝向所述固定基座(1)的方式设置,所述主体连接部(311)的两侧壁通过所述连接角码(32)与所述固定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插接部(312)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连接部(311)的底板上;所述挂钩组件(33)包括安装板(331)和插接件(332),所述安装板(331)一侧与所述背板(2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插接件(332)固定地连接在所述安装板(331)另一侧,且所述插接件(332)与所述主体插接部(312)插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1)竖直设置或水平设置,所述固定基座(1)为用于运输岩板的箱子的箱壁或者为用于安装岩板的地面或墙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21)包括平板体(211)和缓冲体(212);所述缓冲体(212)为截面呈倒“L”形的倒L型板结构,所述缓冲体(212)的竖板与所述平板体(211)垂直设置,且所述缓冲体(212)的竖板底部与所述平板体(21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体(212)的横板与所述平板体(211)之间的间隙形成安装槽;所述蜂窝芯(22)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蜂窝芯(22)的内侧面通过胶黏剂与所述平板体(211)的外侧面热压固定连接;所述岩板面板(23)热压连接在所述蜂窝芯(22)外侧面,且所述岩板面板(23)的一端面与所述缓冲体(212)的横板的端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插接部(312)包括第一插接部(3121)和第二插接部(3122);所述第一插接部(3121)为截面呈倒“L”形的倒L型板结构,所述第一插接部(3121)的竖板底部与所述主体连接部(311)的底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插接部(3121)的横板与所述主体连接部(311)的底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二插接部(3122)为截面呈“Z”形的Z型板结构,所述第二插接部(3122)的底板与所述主体连接部(311)的底板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二插接部(3122)的底板底部与所述主体连接部(311)的底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插接部(3122)的中间板与所述主体连接部(311)的底板相平行,且所述第二插接部(3122)的中间板与所述主体连接部(311)的底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插接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角码(32)设有多个,所述主体连接部(311)的一侧壁下端通过两个所述连接角码(32)与所述固定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龙骨(31)的另一侧下端通过两个所述连接角码(32)与所述固定基座(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角码(32)包括连接板(321)、固定螺栓(322)和膨胀螺栓(323);所述连接板(321)为截面呈“L”形的L型板结构,所述连接板(321)的一侧板通过所述固定螺栓(322)与所述主体连接部(31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21)的另一侧板通过所述膨胀螺栓(323)与所述固定基座(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332)包括第一插板(3321)和第二插板(3322);所述第一插板(3321)上端与所述安装板(331)另一侧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插板(3321)插设在所述第一插接槽内并与所述第一插接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插板(3322)上端与所述安装板(331)另一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插板(3322)插设在所述第二插接槽内并与所述第二插接槽滑动配合;所述安装板(331)一侧通过螺丝与所述背板(2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天轨(4)和地轨(5),所述固定基座(1)为竖直设置的箱壁或墙壁时,所述天轨(4)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基座(1)上端与所述背板(21)上端之间,所述地轨(5)与所述天轨(4)对称设置,且所述地轨(5)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基座(1)下端与所述背板(21)下端之间。
CN202322767706.8U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 Active CN221095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67706.8U CN221095569U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67706.8U CN221095569U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95569U true CN221095569U (zh) 2024-06-07

Family

ID=91316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67706.8U Active CN221095569U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955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82971U (zh) 基于免龙骨微调固定插件的墙体及固定插件
CN221095569U (zh) 一种复合蜂窝岩板的安装结构
CN212836455U (zh) 一种装配式墙面用龙骨连接件
CN21913820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环保型装饰面板
CN201590605U (zh) Pod/pdu机箱
CN111809823A (zh) 室内墙面石材饰板半单元式干挂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203475770U (zh) 装修包水管新型装饰型材
CN112144735B (zh) 一种一体式后置承载构件、一种吊顶结构及其拼装方法
CN202658775U (zh) 一种全玻璃幕墙的支承装置
CN210622074U (zh) 一种天花吊顶侧板系统
CN112095956A (zh) 一种装配式墙面的搁板安装结构
CN216517319U (zh) 一种声学材料安装模块
CN220796186U (zh) 一种无背架显示屏
CN216405861U (zh) 一种干挂石材幕墙连接系统
CN213682714U (zh) 一种保温节能幕墙模板
CN212405838U (zh) 一种装配式墙面的搁板安装结构
CN220267086U (zh) 一种蜂窝铝板的拼接结构
CN219691917U (zh) 一种用于grg板材接缝节点连接装置
CN221001732U (zh) 一种组合式面板结构
CN218091801U (zh) 一种地板的锁扣连接结构
CN217580987U (zh) 一种超前施工石材干挂结构
CN221161966U (zh) 黑板外框及互联黑板
CN217285166U (zh) 一种组装式置物架结构
CN216893248U (zh) 一种组合式建筑装饰背景墙
CN21529093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装饰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