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93391U - 一种建筑工程吊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吊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93391U
CN221093391U CN202322940335.9U CN202322940335U CN221093391U CN 221093391 U CN221093391 U CN 221093391U CN 202322940335 U CN202322940335 U CN 202322940335U CN 221093391 U CN221093391 U CN 2210933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fixedly connected
rod
mounting bracket
shaped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403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琳
张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ohua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ohua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ohua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ohua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403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933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933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933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吊装结构,属于建筑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安装杆,所述主安装杆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干字形滑槽,两个所述干字形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干字形滑块,两个所述干字形滑块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该结构通过设置的夹持机构,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首先将U形安装架向下移动,使得板形材料进入U形安装架内,然后通过把手拿起底杆,然后将底杆插入通孔内,使得底杆与U形安装架固定连接,然后通过二号弹簧带动压板向下移动,使得该吊装结构可以对板形材料进行吊装时,通过压板和底杆对板形材料进行上下夹持,从而可以防止板形材料在吊装时板形材料发生形变,保证了板形材料后续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工程吊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吊装结构。
背景技术
吊装是指吊车或者起升机构对设备的安装、就位的统称,在检修或维修过程中利用各种吊装机具将设备、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发生位置变化,吊装是起重设备将在工厂或工地预先制作好的构件或结构吊起,移动至指定位置。除了预制构件外,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工器具也需要垂直运输到指定高度;
在对较长的大件物品进行吊装时,有时需要用到双挂钩对称吊装,以维持对吊装物品的吊运平衡,现有的大多数起吊装置都是简单的吊钩配合钢索组合在一起对货物进行吊装,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应对不同尺寸的货物时缺乏相应的适应能力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4031391U)一种建筑工程吊装结构,在使用时先根据需要吊装货物的距离来调整两个吊钩之间的间距,调整时先松开固定螺丝,然后将固定螺丝松开后用手抓住活动杆将活动杆以与转轴转动连接处为圆心向外侧旋转90°然后拉住活动杆向一侧移动,活动杆带动固定螺丝沿着滑槽移动,固定螺丝带动滑块移动,滑块带动吊钩移动,根据观察刻度标将两个吊钩调整到合适的距离,调整好后将需要吊装的货物用吊钩勾住,通过滑块与吊钩的配合,提高了该吊装结构的可调性和环境适应能力,且钩住货物时货物上的钢索卡入吊钩内的时候卡块会向内移动,钢索完全卡入后卡块会通过与吊钩转动连接处设置的扭矩弹簧回到原位防止钢索掉落。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专利给出了解决方案,但该吊装结构在使用时,尤其是在对较长的板形材料进行吊装时,若直接使用钢索和吊钩将板形材料吊起,非常容易使得板形材料发生形变,导致该板形材料后续的使用效果降低,甚至是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吊装结构,能够解决直接使用钢索和吊钩将板形材料吊起,容易使得板形材料发生形变影响后续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吊装结构,包括主安装杆,所述主安装杆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干字形滑槽,两个所述干字形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干字形滑块,两个所述干字形滑块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与干字形滑块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半圆形连接块,所述半圆形连接块的下表面设置有U形安装架,所述U形安装架和半圆形连接块之间通过三个一号连接杆固定连接;
所述U形安装架的内表面两侧的下侧均开设有贯穿U形安装架的通孔,两个所述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底杆,所述底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底杆的上方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相互交错的一号直杆,且四个一号直杆均贯穿U形安装架的上表面,四个所述一号直杆的外圆面U形安装架和压板之间均设置有二号弹簧。
优选地,所述U形安装架与压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与压板的上表面两侧开设的贯穿压板的通槽,两个所述通槽的内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U形安装架的内表面一侧压板的上方转动连接有左旋螺纹杆,所述左旋螺纹杆的一端贯穿一个固定板固定连接有三号连接杆,且左旋螺纹杆和一个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三号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右旋螺纹杆,所述右旋螺纹杆的一端贯穿另一个固定板与U形安装架的内表面另一侧转动连接,且右旋螺纹杆和另一个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左旋螺纹杆的另一端贯穿U形安装架固定连接有旋钮。
优选地,所述U形安装架的内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所述三号连接杆贯穿两个固定块,且三号连接杆与两个固定块转动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一个固定板的外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左旋螺纹杆和右旋螺纹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二号直杆,两个所述二号直杆的一端贯穿U形安装架,且二号直杆的直径小于通槽的宽度。
优选地,两个所述通孔中远离把手的通孔的内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底杆的内部靠近卡槽的一侧开设有U形滑槽,所述U形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U形滑块,所述U形滑槽的内部U形滑块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卡块,且两个卡块的一端均贯穿底杆与两个卡槽卡合。
优选地,所述U形滑槽的内表面靠近把手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U形滑块的外表面靠近把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杆,且二号连接杆的一端贯穿安装孔和底杆固定连接有带动块,所述二号连接杆的外圆面U形滑槽和安装孔的内部设置有一号弹簧。
优选地,所述主安装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连接绳,三个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
优选地,所述干字形滑块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贯穿干字形滑块的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下表面设置有活动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通过设置的夹持机构,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首先将U形安装架向下移动,使得需要吊装的板形材料可以进入U形安装架内,然后通过把手拿起底杆,然后将底杆插入两个通孔内,使得底杆与U形安装架固定连接,从而对板形材料的底面托起,然后通过二号弹簧带动压板向下移动,使得压板贴合在板形材料的上表面,使得该吊装结构可以对板形材料进行吊装时,通过压板和底杆对板形材料进行上下夹持,然后将板形材料吊起,从而可以防止板形材料在吊装时板形材料发生形变,保证了板形材料后续的使用效果;
2.本申请通过设置的固定机构,通过转动旋钮带动左旋螺纹杆转动,然后通过三号连接杆同时带动右旋螺纹杆转动,然后带动两个固定板相互靠近移动,从而使得两个固定板可以对板形材料的两侧进行固定,使得该吊装结构提高了对板形材料的夹持固定效果,提高了吊装板形材料移动的稳定性,可以进一步防止板形材料发生形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结构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的放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安装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安装杆;2、干字形滑槽;3、干字形滑块;4、夹持机构;41、半圆形连接块;42、U形安装架;43、一号连接杆;44、通孔;45、底杆;46、把手;47、卡槽;48、U形滑槽;49、U形滑块;410、卡块;411、安装孔;412、二号连接杆;413、一号弹簧;414、带动块;415、压板;416、一号直杆;417、二号弹簧;5、固定机构;51、通槽;52、固定板;53、左旋螺纹杆;54、三号连接杆;55、右旋螺纹杆;56、旋钮;57、固定块;58、二号直杆;6、连接绳;7、固定环;8、螺栓;9、螺母;10、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吊装结构,如图1所示,整个吊装结构由主安装杆1、干字形滑槽2、干字形滑块3、连接绳6、固定环7、夹持机构4,其中干字形滑槽2开设于主安装杆1内部,且干字形滑槽2与干字形滑块3之间滑动连接,干字形滑块3的下端设置有夹持机构4,且主安装杆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连接绳6,三个连接绳6的一端固定有固定环7。
如图2、图3、图4所示,由于板形材料的厚度较薄,如果使用钢索直接对板形材料进行吊装,非常容易使得板形材料发生形变,影响板形材料后续的使用,基于此在干字形滑块3的下端设置夹持机构4,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首先将U形安装架42向下移动,使得需要吊装的板形材料可以进入U形安装架42内,然后通过底杆45一端固定连接的把手46,拿起底杆45,同时手动通过带动块414带动二号连接杆412向右移动,并且带动U形滑块49在底杆45内开设的U形滑槽48内向右滑动,然后将底杆45插入两个通孔44内,且当底杆45完全插入两个通孔44内后,松开带动块414,然后通过二号连接杆412的外圆面U形滑槽48内设置的一号弹簧413带动U形滑块49向右移动,然后带动设置在U形滑槽48内部U形滑块49两侧的卡块410同时反向移动,使得两个卡块410同时卡入远离把手46的通孔44的内表面两侧开设的卡槽47内,使得底杆45与U形安装架42固定连接,从而对板形材料的底面托起,然后通过设置在贯穿压板415上表面的四个一号直杆416外表面的二号弹簧417,可以带动四个一号直杆416下端固定连接的压板415向下移动,使得压板415贴合在板形材料的上表面,使得该吊装结构可以对板形材料进行吊装时,通过压板415和底杆45对板形材料进行上下夹持,然后将板形材料吊起,从而可以防止板形材料在吊装时板形材料发生形变,保证了板形材料后续的使用效果。
如图1、图2所示,U形安装架4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5,然后通过手动转动与U形安装架42一侧转动连接的旋钮56,从而带动与旋钮56一端固定连接的左旋螺纹杆53转动,然后通过与左旋螺纹杆53一端固定连接的三号连接杆54同时带动与三号连接杆54一端固定连接的右旋螺纹杆55转动,从而带动分别与左旋螺纹杆53和右旋螺纹杆55螺纹连接的两个固定板52,可以在压板415的上表面两侧开设的贯穿压板415的通槽51内同时反向移动,从而使得两个固定板52可以对板形材料的两侧进行固定,使得该吊装结构提高了对板形材料的夹持固定效果,提高了吊装板形材料移动的稳定性,可以进一步防止板形材料发生形变,然后通过三号连接杆54贯穿两个与U形安装架42内部上表面固定连接的两个固定块57,且三号连接杆54与两个固定块57转动连接,提高了左旋螺纹杆53和右旋螺纹杆55转动的稳定性,然后通过两个固定板52下侧固定连接的二号直杆58,且二号直杆58贯穿U形安装架42,从而提高了两个固定板52整体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5所示,干字形滑块3的内部设置有贯穿干字形滑块3的螺栓8,且螺栓8的外圆面螺纹连接的螺母9,通过转动螺母9使得螺栓8松开,然后手动移动两个干字形滑槽2内的两个干字形滑块3,当两个干字形滑块3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反向转动螺母9将螺栓8拧紧,使两个干字形滑块3与主安装杆1固定连接,从而可以调节两个夹持机构4的位置,从而提高了该吊装结构的可调性和环境适应能力,且两个干字形滑块3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活动杆10,可以便于螺母9的转动。
工作原理:本申请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活动杆10转动螺母9使得螺栓8松开,然后手动移动两个干字形滑块3,从而带动两个夹持机构4移动,当两个干字形滑块3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然后通过活动杆10反向转动螺母9将螺栓8拧紧,使两个干字形滑块3与主安装杆1固定连接,从而将两个夹持机构4调节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工作人员手动将U形安装架42向下移动,使得需要吊装的板形材料可以进入U形安装架42内,然后通过把手46拿起底杆45,同时手动通过带动块414带动二号连接杆412向右移动,并且带动U形滑块49在U形滑槽48内向右滑动,然后将底杆45插入两个通孔44内,且当底杆45完全插入两个通孔44内后,松开带动块414,然后通过一号弹簧413带动U形滑块49向右移动,然后带动两个卡块410同时反向移动,使得两个卡块410同时卡入卡槽47内,使得底杆45与U形安装架42固定连接,然后通过二号弹簧417带动压板415向下移动,然后转动旋钮56带动左旋螺纹杆53转动,然后通过三号连接杆54同时带动右旋螺纹杆55转动,然后带动两个固定板52相互靠近移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建筑工程吊装结构,包括主安装杆(1),所述主安装杆(1)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干字形滑槽(2),两个所述干字形滑槽(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干字形滑块(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干字形滑块(3)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4),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与干字形滑块(3)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半圆形连接块(41),所述半圆形连接块(41)的下表面设置有U形安装架(42),所述U形安装架(42)和半圆形连接块(41)之间通过三个一号连接杆(43)固定连接;
所述U形安装架(42)的内表面两侧的下侧均开设有贯穿U形安装架(42)的通孔(44),两个所述通孔(4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底杆(45),所述底杆(4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6),所述底杆(45)的上方设置有压板(415),所述压板(4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相互交错的一号直杆(416),且四个一号直杆(416)均贯穿U形安装架(42)的上表面,四个所述一号直杆(416)的外圆面U形安装架(42)和压板(415)之间均设置有二号弹簧(4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安装架(42)与压板(415)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压板(415)的上表面两侧开设的贯穿压板(415)的通槽(51),两个所述通槽(51)的内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板(52),所述U形安装架(42)的内表面一侧压板(415)的上方转动连接有左旋螺纹杆(53),所述左旋螺纹杆(53)的一端贯穿一个固定板(52)固定连接有三号连接杆(54),且左旋螺纹杆(53)和一个固定板(52)螺纹连接,所述三号连接杆(5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右旋螺纹杆(55),所述右旋螺纹杆(55)的一端贯穿另一个固定板(52)与U形安装架(42)的内表面另一侧转动连接,且右旋螺纹杆(55)和另一个固定板(52)螺纹连接,所述左旋螺纹杆(53)的另一端贯穿U形安装架(42)固定连接有旋钮(5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安装架(42)的内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57),所述三号连接杆(54)贯穿两个固定块(57),且三号连接杆(54)与两个固定块(57)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52)的外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左旋螺纹杆(53)和右旋螺纹杆(5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二号直杆(58),两个所述二号直杆(58)的一端贯穿U形安装架(42),且二号直杆(58)的直径小于通槽(51)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通孔(44)中远离把手(46)的通孔(44)的内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卡槽(47),所述底杆(45)的内部靠近卡槽(47)的一侧开设有U形滑槽(48),所述U形滑槽(4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U形滑块(49),所述U形滑槽(48)的内部U形滑块(49)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卡块(410),且两个卡块(410)的一端均贯穿底杆(45)与两个卡槽(47)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滑槽(48)的内表面靠近把手(46)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411),所述U形滑块(49)的外表面靠近把手(4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杆(412),且二号连接杆(412)的一端贯穿安装孔(411)和底杆(45)固定连接有带动块(414),所述二号连接杆(412)的外圆面U形滑槽(48)和安装孔(411)的内部设置有一号弹簧(4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安装杆(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连接绳(6),三个所述连接绳(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字形滑块(3)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贯穿干字形滑块(3)的螺栓(8),所述螺栓(8)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9),所述螺母(9)的下表面设置有活动杆(10)。
CN202322940335.9U 2023-11-01 2023-11-01 一种建筑工程吊装结构 Active CN2210933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40335.9U CN221093391U (zh) 2023-11-01 2023-11-01 一种建筑工程吊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40335.9U CN221093391U (zh) 2023-11-01 2023-11-01 一种建筑工程吊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93391U true CN221093391U (zh) 2024-06-07

Family

ID=91318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40335.9U Active CN221093391U (zh) 2023-11-01 2023-11-01 一种建筑工程吊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933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63107Y (zh) 悬臂式钻杆排放装置
CN113291973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高精度吊具
CN114030973B (zh) 带有平衡机构的建筑用大尺寸玻璃幕墙的吊装设备及方法
CN221093391U (zh) 一种建筑工程吊装结构
CN201363109Y (zh) 行走式钻杆排放装置
CN212532091U (zh) 一种起重装置
CN209685144U (zh) 一种桥梁工程施工用悬挂装置
CN218088554U (zh) 一种钢结构型材吊装装置
CN109019359A (zh) 一种小型建筑起重设备
CN210886318U (zh) 一种用于砷化镓生产的单晶炉保温筒夹具
CN212024601U (zh) 一种建筑工程吊装设备
CN211998452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吊装夹持装置
CN112279082A (zh) 一种建筑物联网用大体积预制混凝土构件转移装置
CN218893361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板吊装装置
CN219217240U (zh) 一种铁桶吊装工具
CN221216859U (zh) 建筑施工吊运装置
CN216638682U (zh) 一种装配式建材起重装置
CN220787816U (zh) 一种辅助固定的厂房施工吊装装置
CN215439313U (zh) 吊装设备及其工件抓取结构
CN218145303U (zh) 一种用于预拼装过程中吊装腹板夹板使用的吊具
CN219807668U (zh) 一种施工吊运安全平台
CN221700915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管道吊装夹持装置
CN217708813U (zh) 一种隐形井盖专用启闭装置
CN221070683U (zh) 一种钢结构钢板吊装的夹具
CN22014900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可拆卸的组合式吊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