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86182U - 一种极片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极片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86182U
CN221086182U CN202322461084.6U CN202322461084U CN221086182U CN 221086182 U CN221086182 U CN 221086182U CN 202322461084 U CN202322461084 U CN 202322461084U CN 221086182 U CN221086182 U CN 221086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pressing
opening
pole piece
current col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610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彪
林峰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atuo New Energy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atuo New Energy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atuo New Energy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atuo New Energy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610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86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86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86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片生产设备,包括放卷机构、A面涂布机构、B面涂布机构、烘箱和收卷机构,所述放卷机构用于对集流体进行放卷,所述收卷机构用于对集流体进行收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放卷机构和A面涂布机构之间的压制机构,所述压制机构用于对集流体的A面和B面进行压制,以在集流体的A面上形成若干第一凹陷以及在集流体的B面上形成若干第二凹陷,所述若干第一凹陷和若干第二凹陷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生产出来的极片的能量密度高,后续不需要进行辊轧操作,并能保证极片的强度和塑性,避免极片在后续通过叠片或卷绕的方式生产电池的过程中出现碎裂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极片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极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极片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极片生产设备一般包括放卷机构、A面涂布机构、B面涂布机构、烘箱和收卷机构,在实际生产极片时,先将集流体1安装在放卷机构上,然后通过放卷机构对集流体1进行放卷,然后通过A面涂布机构和B面涂布机构分别对集流体1的A面(即正面)和B面(即背面)涂布浆料、浆料以分别形成A面涂布层、B面涂布层,然后通过烘箱对A面涂布层、B面涂布层进行烘干,之后通过收卷机构进行收卷,如此即可得到极片,如图1所示。该种极片生产设备生产出来的极片,其集流体的A面和B面是平整的,其上涂布的浆料量有限,使得A面涂布层和B面涂布层的活性物质密度不高,因而极片的能量密度不高,而为了提高极片的能量密度,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对极片进行辊轧,将A面涂布层、B面涂布层进一步压实以达到提高能量密度的目的。但是极片在辊轧后会发生延展,导致极片的强度降低,从而失去了原有材料的塑性,在后续通过叠片或卷绕的方式生产电池的过程中,容易碎裂。
因此,亟需一种改进的极片生产设备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片生产设备,其生产出来的极片的能量密度高,后续不需要进行辊轧操作,并能保证极片的强度和塑性,避免极片在后续通过叠片或卷绕的方式生产电池的过程中出现碎裂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极片生产设备,包括放卷机构、A面涂布机构、B面涂布机构、烘箱和收卷机构,所述放卷机构用于对集流体进行放卷,所述收卷机构用于对集流体进行收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放卷机构和A面涂布机构之间的压制机构,所述压制机构用于对集流体的A面和B面进行压制,以在集流体的A面上形成若干第一凹陷以及在集流体的B面上形成若干第二凹陷,所述若干第一凹陷和若干第二凹陷一一对应,所述A面涂布机构用于对集流体的A面和若干第一凹陷的内壁涂布浆料以形成A面涂布层,所述B面涂布机构用于对集流体的B面和若干第二凹陷的内壁涂布浆料以形成B面涂布层,所述烘箱用于对集流体的A面涂布层和B面涂布层进行烘干。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制机构包括基座、下压板、上压板以及压制驱动件,所述下压板设置在所述基座的顶端,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呈上下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供集流体经过的空间,所述上压板的靠近所述下压板的一侧设有若干上凸起,所述下压板的靠近所述上压板的一侧设有若干下凸起,所述若干上凸起和若干下凸起一一对应,所述压制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上压板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放卷机构和压制机构之间的第一过辊以及设置在所述压制机构和A面涂布机构之间的第二过辊,所述第一过辊的底部和第二过辊的底部之间的连线位于所述若干上凸起和若干下凸起之间,所述连线与所述若干下凸起相靠近,所述连线与所述上压板、下压板呈上下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制机构包括两个压辊和两个压辊驱动件,所述两个压辊呈上下相对设置,所述两个压辊的辊面之间具有供集流体经过的间隙,所述两个压辊的辊面分别设有若干凸起,所述两个压辊的凸起的分布间距相同,所述两个压辊驱动件分别用于驱动所述两个压辊沿相反的方向同步转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两个压辊上分别设有一绝对值编码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放卷机构和压制机构之间的第一过辊以及设置在所述压制机构和A面涂布机构之间的第二过辊,所述第一过辊的底部和第二过辊的底部之间的连线位于所述两个压辊的若干凸起之间,所述连线与所述两个压辊呈上下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烘箱设置在所述A面涂布机构和B面涂布机构之间,所述烘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相互隔开的下内腔以及位于所述下内腔上方的上内腔,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下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上内腔连通,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设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下内腔连通,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上内腔连通,所述下内腔内设有下船体以及位于所述下船体下方的下传送组件,所述下船体的底端设有多个下风嘴,所述上内腔内设有上船体以及位于所述上船体下方的上传送组件,所述上船体的底端设有多个上风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烘箱的第三开口和B面涂布机构之间的第三过辊以及设置在所述烘箱的第二开口和收卷机构之间的第四过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烘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内腔,所述箱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内腔内设有呈上下相对设置的上船体和下船体,所述上船体的靠近所述下船体的一端设有多个上风嘴,所述下船体的靠近所述上船体的一端设有多个下风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B面涂布机构和烘箱的第一开口之间的若干气浮辊以及设置在所述烘箱的第二开口和收卷机构之间的支撑过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放卷机构和A面涂布机构之间设置压制机构,通过压制机构对集流体的A面和B面进行压制,从而可在集流体的A面上、B面上分别形成若干第一凹陷以及若干第二凹陷,在通过A面涂布机构对集流体的A面和若干第一凹陷的内壁涂布浆料、通过B面涂布机构对集流体的B面和若干第二凹陷的内壁涂布浆料时,通过第一凹陷、第二凹陷可以容纳更多的浆料,从而提高了A面涂布层和B面涂布层的活性物质的密度,从而提高了极片的能量密度,后续不需要进行辊轧操作。并且由于上压板的若干上凸起和下压板的若干下凸起是一一对应的,这样集流体上的第一凹陷和若干第二凹陷是一一对应的,这样可使得集流体的未形成有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的部位,其厚度仍然保持原来的厚度,具有原始材料的强度和塑性,从而能够保证生产出来的极片的强度和塑性,如此可避免极片在后续通过叠片或卷绕的方式生产电池的过程中出现碎裂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极片生产设备生产出来的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片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极片生产设备的压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极片生产设备的烘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通过图2所示的极片生产设备的压制机构对集流体进行压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通过图2所示的极片生产设备生产出来的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片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极片生产设备的压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极片生产设备的烘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片生产设备,包括放卷机构10、第一过辊20、压制机构30、第二过辊40、A面涂布机构50、烘箱60、B面涂布机构70和收卷机构80。放卷机构10、第一过辊20、压制机构30、第二过辊40和A面涂布机构50沿集流体1的行走路径从右至左依次设置。A面涂布机构50与放卷机构10对应,压制机构30、第一过辊20和第二过辊40位于放卷机构10和A面涂布机构50的下方。B面涂布机构70设置在A面涂布机构50的左方。烘箱60设置在A面涂布机构70和B面涂布机构50之间。收卷机构80设置在放卷机构10的右方且位于放卷机构10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的该种布局方式有利于减少设备的长度,从而减少了占用空间。
放卷机构10用于对集流体1进行放卷。集流体1为铜箔集流体、铝箔集流体或复合集流体。放卷机构10包括放卷辊11以及用于驱动放卷辊11转动的放卷驱动件。放卷驱动件包括放卷电机,放卷电机的输出端与放卷辊11的一端连接,放卷电机用于驱动放卷辊11转动,在实际应用时,将集流体1安装到放卷辊11上后,通过放卷电机驱动放卷辊11转动,从而通过放卷辊11可实现对集流体1进行放卷。
压制机构30用于对集流体1的A面(即正面)和B面(即背面)进行压制,以在集流体1的A面上形成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凹陷1a以及在集流体1的B面上形成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凹陷1b,如图5所示。若干第一凹陷1a和若干第二凹陷1b一一对应,即若干第二凹陷1b在集流体1的背面上所处的位置与若干第一凹陷1a在集流体1的正面上所处的位置是一一对应的,也可以是若干第二凹陷1b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和若干第一凹陷1a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是一一重合的。
具体的,结合图3所示,压制机构30包括基座31、下压板32、上压板33以及压制驱动件。基座31设置在机架上。下压板32设置在基座31的顶端。上压板33和下压板32呈上下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供集流体1经过的空间。上压板33的靠近下压板32的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上凸起331。下压板32的靠近上压板33的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下凸起321,若干上凸起331和若干下凸起321一一对应,即若干上凸起331在上压板33上所处的位置与若干下凸起321在下压板上所处的位置是一一对应的,也可以是若干上凸起33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和若干下凸起321在水平面上投影是重合的。上凸起331和下凸起32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压制驱动件用于驱动上压板33上下移动。压制驱动件包括液压缸34,液压缸34设置在机架上,液压缸34的输出端与上压板33的远离下压板32的一侧连接。液压缸34用于驱动上压板33上下移动。在实际应用时,集流体1从上压板33和下压板32之间的空间中经过,通过液压缸34驱动上压板33向下移动,从而通过上压板33的若干上凸起331、下压板32的若干下凸起321可对集流体1的A面和B面进行压制,从而可在集流体1的A面和B面分别形成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凹陷1a、第二凹陷1b。
可以理解地,液压缸34也可用气缸、气液增压缸等代替。
上凸起331和下凸起321的大小、形状相同,从而第一凹陷1a和第二凹陷1b大小、形状相同。本实施例中,上凸起331、下凸起321的截面形状例如为圆形,可以理解地,上凸起331、下凸起321的截面形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异形等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上凸起331、下凸起321的尺寸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另外,相邻的两个上凸起331之间的距离、相邻的两个下凸起321之间的距离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第一过辊20和第二过辊40分别用于对集流体1进行支撑。第一过辊20设置在放卷机构10和压制机构30之间。第二过辊40设置在压制机构30和A面涂布机构50之间。第一过辊20的底部和第二过辊40的底部之间的连线呈水平状,连线位于若干上凸起331和若干下凸起321之间并与若干下凸起321相靠近。连线与上压板33、下压板32呈上下平行设置。在实际应用时,集流体1从第一过辊20的底部绕过、第二过辊40的底部绕过,第一过辊20的底部和第二过辊40的底部之间的连线呈水平状,可以保证位于第一过辊20和第二过辊40之间的集流体1呈水平状,从而可保证集流体1与上压板33、下压板32是呈上下平行的,在通过上压板33的若干上凸起331和下压板32的若干下凸起321对集流体1的A面和B面进行压制后可以保证集流体1的A面上形成的若干第一凹陷1a的大小、形状是一致的,以及可保证在集流体1的B面上形成的若干第二凹陷1b的大小、形状是一致的,保证了极片的品质。
A面涂布机构50用于对集流体1的A面和若干第一凹陷1a的内壁涂布浆料以形成A面涂布层。A面涂布机构50包括A面涂布模头51和A面涂布辊52。A面涂布模头51位于A面涂布辊52的右方且与A面涂布52辊相对。在实际应用时,集流体1从A面涂布辊52的右侧绕过,从而通过A面涂布辊52可对集流体1进行支撑,通过A面涂布模头51可实现对集流体1的A面涂布浆料。
B面涂布机构70用于对集流体1的B面和若干第二凹陷1b的内壁涂布浆料以形成B面涂布层。B面涂布机构70包括B面涂布模头71和B面涂布辊72。B面涂布模头71位于B面涂布辊72的左方且与B面涂布辊72相对。在实际应用时,集流体1从B面涂布辊72的左侧绕过,从而通过B面涂布辊72可对集流体1进行支撑,通过B面涂布模头71可实现对集流体1的B面涂布浆料。
结合图4所示,烘箱60用于对集流体1的A面涂布层和B面涂布层进行烘干。烘箱60包括箱体61,箱体61具有相互隔开的下内腔611以及位于下内腔611上方的上内腔612。箱体61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下内腔611连通,第二开口与上内腔612连通,箱体61的另一侧设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第三开口与下内腔611连通,第四开口与上内腔612连通。A面涂布机构50与第一开口相靠近,B面涂布机构70与第四开口相靠近。下内腔611内设有下船体62以及位于下船体62下方的下传送组件。下传动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下内腔611内的多个下托辊64,多个下托辊64沿第一开口至第三开口的方向依次间隔排列。下船体62的底端设有多个下风嘴63,多个下风嘴63沿第一开口至第三开口的方向依次间隔排列。上内腔612内设有上船体65以及位于上船体65下方的上传送组件。上传送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上内腔612内的多个上托辊67,多个上托辊67沿第四开口至第二开口的方向依次间隔排列。上船体65的底端设有多个上风嘴66。多个上风嘴66沿第四开口至第二开口的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箱体61上设有下接口、上接口,下接口与下船体62连通,上接口与上船体65连通。下接口和上接口分别用于与供风设备连接,通过与下接口连接的供风设备可向下接口输送热风,之后热风可进入到下船体62内,而后可经下风嘴63吹出到集流体1的A面涂布层上,从而可实现对集流体1的A面涂布层进行烘干,通过与上接口连接的供风设备可向上接口输送热风,之后热风可进入到上船体65内,而后可经上风嘴66吹出到集流体1的B面涂布层上,从而可实现对集流体1的B面涂布层进行烘干。
下托辊64、上托辊67、下风嘴63、上风嘴66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在实际应用时,从A面涂布辊右侧绕过的集流体1先经第一开口进入到下内腔611内,然后从多个下托辊64上经过,然后经第三开口出来,然后从B面涂布辊72的左侧绕过,然后经第四开口进入到上内腔612内,然后从多个上托辊67上经过,然后经第二开口出来,通过多个下风嘴63可对集流体1的A面进行吹热风,从而可实现对集流体1的A面涂布层进行烘干,通过多个上风嘴66可对集流体1的B面涂布层进行吹热风,从而可实现对集流体1的B面涂布层进行烘干。
收卷机构80用于对集流体1进行收卷。收卷机构80包括收卷辊81以及用于驱动收卷辊81转动的收卷驱动件。收卷驱动件包括收卷电机,收卷电机的输出端与收卷辊81的一端连接,收卷电机用于驱动收卷辊81转动,在实际应用上,通过收卷电机驱动收卷辊81转动,从而通过收卷辊81可实现对集流体1进行收卷。
本实用新型的极片生产设备还包括设置在烘箱60的第三开口和B面涂布机构70之间的第三过辊91以及设置在烘箱60的第二开口和收卷机构80之间的第四过辊92。第三过辊91和第四过辊92分别用于对集流体1进行支撑。本实施例中,第三过辊91和第四过辊92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可以理解地,第三过辊91和第四过辊9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通过上述的结构,在实际应用时,集流体1经放卷辊11放卷后,可先从第一过辊20的底部绕过。然后从上压板33和下压板32之间的空间中经过,如此通过上压板33的若干上凸起331和下压板32的若干下凸起321可对集流体1的A面和B面进行压制,从而可在集流体1的A面和B面上分别形成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凹陷1a、第二凹陷1b,如图5所示。然后从第二过辊40的底部绕过。然后从A面涂布辊52的右侧绕过,如此通过A面涂布模头52可对集流体1的A面和若干第一凹陷1a的内壁涂布浆料以形成A面涂布层。之后经烘箱60的第一开口进入到下内腔611内并从多个下托辊64上经过,如此通过多个下风嘴63可对集流体1的A面涂布层进行烘干,然后经烘箱60的第三开口出来。然后从第一个第三过辊91的顶部绕过、第二个第三过辊91的底部绕过。然后从B面涂布辊72的左侧绕过,如此通过B面涂布模头71可对集流体1的B面和若干第二凹陷1b的内壁涂布浆料以形成B面涂布层。然后经烘箱60的第四开口进入到上内腔612内并从多个上托辊67上经过,如此通过多个上风嘴66可对集流体1的B面涂布层进行烘干,然后经烘箱60的第二开口出来。然后从第一个第四过辊92的顶部经过,然后从第二个第四过辊92的顶部绕过,最后收卷于收卷辊81,如此即得到极片,如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放卷机构10和A面涂布机构50之间设置压制机构30,通过压制机构30对集流体1的A面和B面进行压制,从而可在集流体1的A面上形成若干第一凹陷1a以及在集流体1的B面上形成若干第二凹陷1b,在通过A面涂布机构50对集流体1的A面和若干第一凹陷1a的内壁涂布浆料、通过B面涂布机构70对集流体1的B面和若干第二凹陷1b的内壁涂布浆料时,通过第一凹陷1a、第二凹陷1b可以容纳更多的浆料,从而提高了A面涂布层和B面涂布层的活性物质的密度,从而提高了极片的能量密度,后续不需要进行辊轧操作。并且由于上压板33的若干上凸起331和下压板32的若干下凸起321是一一对应的,这样集流体1上的第一凹陷1a和若干第二凹陷1b是一一对应的,这样可使得集流体1的未形成有第一凹陷1a和第二凹陷1b的部位,其厚度仍然保持原来的厚度,具有原始材料的强度和塑性,从而能够保证生产出来的极片的强度和塑性,如此可避免极片在后续通过叠片或卷绕的方式生产电池的过程中出现碎裂的情况。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放卷机构10、第一过辊20、压制机构30、第二过辊40、A面涂布机构50、B面涂布机构60从右至左依次设置。烘箱60设置在B面涂布机构70和收卷机构80之间。烘箱60位于放卷机构10、第一过辊20、压制机构30、第二过辊40、A面涂布机构50的上方,且位于B面涂布机构70的右方。该种布局方式同样可减少设备的长度,减少了占用空间。
结合图8所示,压制机构30包括两个压辊和两个压辊驱动件。两个压辊呈上下相对设置,两个压辊的辊面之间具有供集流体经过的间隙,两个压辊的辊面分别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凸起。两个压辊的凸起的分布间距相同。两个压辊驱动件分别用于驱动两个压辊沿相反的方向同步转动。为便于描述,将两个压辊分别命名为下压辊35、上压辊36,将下压辊35的凸起命名为下凸起351,将上压辊36的凸起命名为上凸起361,将两个压辊驱动件分别命名为下压辊驱动件以及上压辊驱动件。上压辊36的两端和下压辊35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上凸起361和下凸起35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下压辊驱动件和上压辊驱动件均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置在机架上,下压辊驱动件的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下压辊35的一端连接。上压辊驱动件的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上压辊36的一端连接。下压辊驱动件的驱动电机和上压辊驱动件的驱动电机分别用于驱动下压辊35和上压辊36沿相反的方向同步转动。在实际应用时,集流体1从上压辊36和下压辊35之间的间隙中经过,通过下驱动电机和上驱动电机分别驱动下压辊35和上压辊36沿相反的方向同步转动,从而通过上压辊36的若干上凸起361和下压辊35的若干下凸起351可分别对集流体1的A面、B面进行压制,从而可在集流体1的A面、B面分别形成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凹陷1a、第二凹陷1b,如图5所示。
上压辊36和下压辊35上分别设有一绝对值编码器,通过设置的绝对值编码器分别对对应的压辊的转动位置进行反馈,可保证上压辊36和下压辊35转动的位置的同步性,保证集流体1的若干第一凹陷1a和若干第二凹陷1b是一一对应的。
第一过辊20的底部和第二过辊40的底部之间的连线呈水平状,连线位于上压辊36的若干上凸起361和下压辊35的若干下凸起351之间。连线与上压辊36、下压辊35呈上下平行设置。在实际应用时,集流体1从第一过辊20的底部绕过、第二过辊40的底部绕过,第一过辊20的底部和第二过辊40的底部之间的连线呈水平状,可以保证位于第一过辊20和第二过辊40之间的集流体1呈水平状,从而可保证集流体1与上压辊36、下压辊35是呈上下平行的,在通过上压辊36的若干上凸起361和下压辊35的若干下凸起361对集流体1的A面和B面进行压制后可以保证集流体1的A面上形成的若干第一凹陷1a的大小、形状是一致的,以及可保证在集流体1的B面上形成的若干第二凹陷1b的大小、形状是一致的,保证了生产出来的极片的品质。
结合图9所示,烘箱60包括箱体61,箱体61具有内腔,箱体6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内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内腔内设有呈上下相对设置的上船体65和下船体62,上船体65的靠近下船体62的一端设有多个上风嘴66,多个上风嘴66沿第一开口至第二开口的方向依次间隔排列,下船体62的靠近上船体65的一端设有多个下风嘴63,多个下风嘴63沿第一开口至第二开口的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箱体61上设有下接口、上接口,下接口与下船体62连通,上接口与上船体65连通。下接口和上接口分别用于与供风设备连接,通过与下接口连接的供风设备可向下接口输送热风,之后热风可进入到下船体62内,而后可经下风嘴63吹出到集流体1的A面涂布层上,从而可实现对集流体1的正面涂布层进行烘干,通过与上接口连接的供风设备可向上接口输送热风,之后热风可进入到上船体65内,而后可经上风嘴66吹出到集流体1的B面涂布层上,从而可实现对集流体1的B面涂布层进行烘干。上风嘴66和下风嘴63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在实际应用时,从B面涂布辊72的左侧绕过的集流体1可先经第一开口进入到内腔内,然后经第二开口出来,通过多个下风嘴63可对集流体1的A面涂布层进行吹热风,从而可实现对集流体1的A面涂布层进行烘干,通过多个上风嘴66可对集流体1的B面涂布层进行吹热风,从而可实现对集流体1的B面涂布层进行烘干。
本实用新型的极片生产设备还包括设置在B面涂布机构70和烘箱60的第一开口之间的若干气浮辊93以及设置在烘箱60的第二开口和收卷机构80之间的支撑过辊94。气浮辊93用于对集流体1进行悬浮支撑,可避免与集流体1的A面涂布层、B面涂布层进行直接接触,保证了涂布质量。本实施例中,气浮辊93为四个,四个气浮辊93依次位于B面涂布机构70和烘箱60之间,在实际应用时,集流体1依次从第一个气浮辊93的上方经过、第二个气浮辊93的下方经过、第三个气浮辊93的上方经过、第四个气浮辊93的下方经过。支撑过辊94为两个,在实际应用时,从烘箱60的第二开口出来的集流体1依次从第一个支撑过辊94的上方绕过、第二个支撑过辊94的下方绕过。
通过上述的结构,在实际应用时,集流体1经放卷辊11放卷后,可先从第一过辊20的下方绕过。然后从上压辊36和下压辊35之间的间隙中经过,如此通过上压辊36的若干上凸起361和下压辊35的若干下凸起351可对集流体1的A面和B面进行压制,从而可在集流体1的A面和B面上分别形成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凹陷1a、第二凹陷1b,如图5所示。然后从第二过辊40的下方绕过。然后从A面涂布辊52的右侧经过,如此通过A面涂布模头51可对集流体1的A面和若干第一凹陷1a的内壁涂布浆料以形成A面涂布层。之后从B面涂布辊72的左侧绕过,如此通过B面涂布模头71可对集流体1的B面和若干第二凹陷1b的内壁涂布浆料以形成B面涂布层。然后依次从第一个气浮辊93的上方经过、第二个气浮辊93的下方经过、第三个气浮辊93的上方经过、第四个气浮辊93的下方经过。然后经烘箱60的第一开口进入到内腔内,如此通过多个上风嘴66可对集流体1的B面涂布层进行烘干、通过多个下风嘴63可对集流体1的A面涂布层进行烘干,然后经烘箱60的第二开口出来。然后从第一个支撑过辊94的上方绕过,然后从第二个支撑过辊94的下方绕过,最后收卷于收卷辊81,如此即得到极片。本实施例可达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效果。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极片生产设备,包括放卷机构、A面涂布机构、B面涂布机构、烘箱和收卷机构,所述放卷机构用于对集流体进行放卷,所述收卷机构用于对集流体进行收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放卷机构和A面涂布机构之间的压制机构,所述压制机构用于对集流体的A面和B面进行压制,以在集流体的A面上形成若干第一凹陷以及在集流体的B面上形成若干第二凹陷,所述若干第一凹陷和若干第二凹陷一一对应,所述A面涂布机构用于对集流体的A面和若干第一凹陷的内壁涂布浆料以形成A面涂布层,所述B面涂布机构用于对集流体的B面和若干第二凹陷的内壁涂布浆料以形成B面涂布层,所述烘箱用于对集流体的A面涂布层和B面涂布层进行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机构包括基座、下压板、上压板以及压制驱动件,所述下压板设置在所述基座的顶端,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呈上下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供集流体经过的空间,所述上压板的靠近所述下压板的一侧设有若干上凸起,所述下压板的靠近所述上压板的一侧设有若干下凸起,所述若干上凸起和若干下凸起一一对应,所述压制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上压板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放卷机构和压制机构之间的第一过辊以及设置在所述压制机构和A面涂布机构之间的第二过辊,所述第一过辊的底部和第二过辊的底部之间的连线位于所述若干上凸起和若干下凸起之间,所述连线与所述若干下凸起相靠近,所述连线与所述上压板、下压板呈上下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机构包括两个压辊和两个压辊驱动件,所述两个压辊呈上下相对设置,所述两个压辊的辊面之间具有供集流体经过的间隙,所述两个压辊的辊面分别设有若干凸起,所述两个压辊的凸起的分布间距相同,所述两个压辊驱动件分别用于驱动所述两个压辊沿相反的方向同步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压辊上分别设有一绝对值编码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放卷机构和压制机构之间的第一过辊以及设置在所述压制机构和A面涂布机构之间的第二过辊,所述第一过辊的底部和第二过辊的底部之间的连线位于所述两个压辊的若干凸起之间,所述连线与所述两个压辊呈上下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设置在所述A面涂布机构和B面涂布机构之间,所述烘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相互隔开的下内腔以及位于所述下内腔上方的上内腔,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下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上内腔连通,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设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下内腔连通,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上内腔连通,所述下内腔内设有下船体以及位于所述下船体下方的下传送组件,所述下船体的底端设有多个下风嘴,所述上内腔内设有上船体以及位于所述上船体下方的上传送组件,所述上船体的底端设有多个上风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片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烘箱的第三开口和B面涂布机构之间的第三过辊以及设置在所述烘箱的第二开口和收卷机构之间的第四过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片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内腔,所述箱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内腔内设有呈上下相对设置的上船体和下船体,所述上船体的靠近所述下船体的一端设有多个上风嘴,所述下船体的靠近所述上船体的一端设有多个下风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极片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B面涂布机构和烘箱的第一开口之间的若干气浮辊以及设置在所述烘箱的第二开口和收卷机构之间的支撑过辊。
CN202322461084.6U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极片生产设备 Active CN221086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61084.6U CN221086182U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极片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61084.6U CN221086182U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极片生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86182U true CN221086182U (zh) 2024-06-07

Family

ID=91304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61084.6U Active CN221086182U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极片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861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6389B (zh) 多色钢板连续生产线
CN211496303U (zh) 一种具有分切功能的pe保护膜涂布收卷装置
CN211710320U (zh) 一种电池标签生产稳定输料装置
CN221086182U (zh) 一种极片生产设备
CN112893027A (zh) 一种可做间隙涂布的锂电池极片底涂机
CN216998566U (zh) 一种真空镀膜设备
CN212975705U (zh) 一种铜箔制造复合涂覆装置
CN211580335U (zh) 一种真空压膜组件和收卷装置
CN213612367U (zh) 一种涂布机用快速涂布装置
CN104711519B (zh) 一种方型真空室悬浮式镀膜机
CN212446712U (zh) 一种印刷/涂布设备
CN112758724A (zh) 一种宽幅高速锂电池极片底涂机
JPH01203144A (ja) シート状成形材料の巻取装置
CN210526056U (zh) 一种涂布印刷生产线
CN213227597U (zh) 一种高透明热熔复合膜生产用热压装置
CN217555332U (zh) 一种新型瓦楞纸卧式复卷机
CN214917563U (zh) 一种高效底漆涂机
CN108673993B (zh) 一种pvc墙纸的加工工艺及其生产线
CN216373023U (zh) 一种制造复合pvc地板的生产装置
CN210312788U (zh) 一种uv精密光学涂布机
CN220753478U (zh) 一种叠片电芯极片激光清洗设备
CN220277470U (zh) 氢燃料电池膜涂布装置
CN214563633U (zh) 一种无纺布干式复合生产设备
CN210591007U (zh) 涂布机
CN217803796U (zh) 多级复合的复合纸板生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