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84856U - 反冲洗水路系统、制水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反冲洗水路系统、制水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84856U
CN221084856U CN202322832759.3U CN202322832759U CN221084856U CN 221084856 U CN221084856 U CN 221084856U CN 202322832759 U CN202322832759 U CN 202322832759U CN 221084856 U CN221084856 U CN 221084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line
control valve
waterway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327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栋
张涛
龚圆杰
何海
曾敏炽
张兴致
范婷
王佳贝
李树安
谢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327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84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84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848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反冲洗水路系统、制水水路系统及净水器。在用户需要纯水时,让控制水路处于第一制水控制模式,此时可以正常制备纯水供给净水水路,在用户需要对第一前置滤芯进行清洗时,让控制水路处于第一反冲洗控制模式时,此时可以对第一前置滤芯进行清洗,在用户需要对第二前置滤芯进行清洗时,让控制水路处于第二反冲洗控制模式时,此时可以对第二前置滤芯进行清洗,从而延长第一前置滤芯和第二前置滤芯的使用时间,减少更换的频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净水器的前置滤芯制水一段时间后,需要频繁更换前置滤芯的问题。

Description

反冲洗水路系统、制水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冲洗水路系统、制水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背景技术
净水器也叫净水机、水质净化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常规净水器的前置滤芯制水一段时间后,由于前置滤芯纳污容量有限,会被水中的颗粒物、悬浮物、胶体等杂质污染,导致前置滤芯堵塞而净水器无法正常制水,所以需要频繁更换前置滤芯,导致费钱费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冲洗水路系统、制水水路系统及净水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净水器的前置滤芯制水一段时间后,需要频繁更换前置滤芯的问题。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反冲洗水路系统,包括控制水路、第一前置滤芯、第二前置滤芯、第一控制阀、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
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前置滤芯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出水口用于与净水水路连接;
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前置滤芯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支口连接;
所述控制水路具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用于供原水流入,所述第一出水口用于供所述第一前置滤芯或者第二前置滤芯的反冲洗的水流出,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一前置滤芯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二前置滤芯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控制水路包括第一反冲洗控制模式和第二反冲洗控制模式,当所述控制水路处于所述第一反冲洗控制模式时,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口导通,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连接口不导通,且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导通;当所述控制水路处于所述第二反冲洗控制模式时,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连接口导通,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口不导通,且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导通。
优选地,所述控制水路包括第一制水控制模式,当所述控制水路处于所述第一制水控制模式时,所述第一进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口导通,所述第一控制阀打开,所述第一出水口关闭。
优选地,所述控制水路包括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和第五控制阀;
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为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三管道;
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道的第一支口连接,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三控制阀设于所述第四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第一支口位于所述第二控制阀的进水口之前;
所述第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道的第二支口连接,所述第五管道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四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五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第二支口位于所述第二控制阀的出水口之后;
所述第六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管道的第一支口连接,所述第六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管道的第一支口连接,所述第五控制阀设于所述第六管道,所述第四管道的第一支口位于所述第三控制阀的出水口之后,所述第五管道的第一支口位于所述第四控制阀的出水口之后。
优选地,所述控制水路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四个阀口分别为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二连接口。
优选地,所述控制水路还包括第二制水控制模式,当所述控制水路处于所述第二制水控制模式时,所述第二控制阀打开,所述第三控制阀、所述第四控制阀和所述第五控制阀均关闭;或者,所述第三控制阀打开,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四控制阀和所述第五控制阀均关闭。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制水水路系统,包括上述的反冲洗水路系统和净水水路,所述净水水路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出水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净水水路包括膜滤芯、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增压泵,所述进水管道的一端为所述净水水路的进水口,所述进水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膜滤芯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增压泵设于所述进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膜滤芯的出水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制水水路系统包括废水比和浓水管道,所述浓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膜滤芯的浓水口连接,所述废水比设于所述浓水管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浓水管道的第一支口连接,所述浓水管道的第一支口位于所述废水比的出水口之后。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净水器,包括上述的反冲洗水路系统。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净水器,包括上述的制水水路系统。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了上述反冲洗水路系统、制水水路系统及净水器之后,在用户需要对第一前置滤芯进行清洗时,让控制水路处于第一反冲洗控制模式时,此时可以对第一前置滤芯进行清洗,在用户需要对第二前置滤芯进行清洗时,让控制水路处于第二反冲洗控制模式时,此时可以对第二前置滤芯进行清洗,从而延长第一前置滤芯和第二前置滤芯的使用时间,减少更换的频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净水器的前置滤芯制水一段时间后,需要频繁更换前置滤芯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是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水水路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的制水水路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四通阀处于相位A的示意图;
图4是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四通阀处于相位B的示意图;
图5是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四通阀处于相位C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反冲洗水路系统1、第一前置滤芯11、第二前置滤芯12、第一控制阀13、第一管道14、第二管道15、控制水路16、第一进水口161、第一出水口162、第一连接口163、第二连接口164;
第三管道1651、第四管道1652、第五管道1653、第六管道1654、第二控制阀1655、第三控制阀1656、第四控制阀1657、第五控制阀1658;
四通阀166;
制水水路系统2、净水水路21、膜滤芯211、进水管道212、出水管道213、增压泵214、废水比215、浓水管道2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反冲洗水路系统1,包括控制水路16、第一前置滤芯11、第二前置滤芯12、第一控制阀13、第一管道14和第二管道15。
所述第一管道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前置滤芯11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管道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13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13的出水口用于与净水水路21连接。第一管道14连通第一前置滤芯11的出水口与第一控制阀13的进水口。
所述第二管道1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前置滤芯12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管道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14的第一支口连接。第二管道15与第一管道14合流之后再与第一控制阀13的进水口连通,也就是说,第二前置滤芯12的出水口通过第二管道15、第一管道14既与第一控制阀13的进水口连通,又与第一前置滤芯11的出水口连通。
所述控制水路16具有第一进水口161、第一出水口162、第一连接口163和第二连接口164,所述第一进水口161用于供原水流入,第一进水口161接入的原水是具有一定的水压,当然也可以在第一进水口161处连接一个水泵,以使原水产生一定的水压,所述第一出水口162用于供所述第一前置滤芯11或者第二前置滤芯12的反冲洗的水流出,所述第一连接口163与所述第一前置滤芯1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164与所述第二前置滤芯12的进水口连接。控制水路16的内部水路结构可以控制第一进水口161是否与第一连接口163、第二连接口164导通,以及控制第一出水口162是否与第一连接口163、第二连接口164导通。
所述控制水路16包括第一制水控制模式、第一反冲洗控制模式和第二反冲洗控制模式,当所述控制水路16处于所述第一制水控制模式时,所述第一进水口161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口163、所述第二连接口164导通,所述第一控制阀13打开,所述第一出水口162关闭;当所述控制水路16处于所述第一反冲洗控制模式时,所述第一进水口161与所述第二连接口164导通,所述第一进水口161与所述第一连接口163不导通,且所述第一连接口163与所述第一出水口162导通;当所述控制水路16处于所述第二反冲洗控制模式时,所述第一进水口161与所述第一连接口163导通,所述第一进水口161与所述第二连接口164不导通,且所述第二连接口164与所述第一出水口162导通。
在用户需要纯水时,让控制水路16处于第一制水控制模式,此时可以正常制备纯水供给净水水路21,在用户需要对第一前置滤芯11进行清洗时,让控制水路16处于第一反冲洗控制模式时,此时可以对第一前置滤芯11进行清洗,在用户需要对第二前置滤芯12进行清洗时,让控制水路16处于第二反冲洗控制模式时,此时可以对第二前置滤芯12进行清洗,从而延长第一前置滤芯11和第二前置滤芯12的使用时间,减少更换的频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净水器的前置滤芯制水一段时间后,需要频繁更换前置滤芯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水路16包括第三管道1651、第四管道1652、第五管道1653、第六管道1654、第二控制阀1655、第三控制阀1656、第四控制阀1657和第五控制阀1658。
所述第三管道1651的一端为所述第一进水口161,所述第三管道1651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连接口163,所述第二控制阀1655设于所述第三管道1651。
所述第四管道165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道1651的第一支口连接,所述第四管道1652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二连接口164,所述第三控制阀1656设于所述第四管道1652,所述第三管道1651的第一支口位于所述第二控制阀1655的进水口之前。
所述第五管道1653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道1651的第二支口连接,所述第五管道1653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出水口162,所述第四控制阀1657设于所述第五管道1653,所述第三管道1651的第二支口位于所述第二控制阀1655的出水口之后。
所述第六管道1654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管道1652的第一支口连接,所述第六管道165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管道1653的第一支口连接,所述第五控制阀1658设于所述第六管道1654,所述第四管道1652的第一支口位于所述第三控制阀1656的出水口之后,所述第五管道1653的第一支口位于所述第四控制阀1657的出水口之后。
当控制水路16处于第一制水控制模式时,第一控制阀13打开,控制水路16中的第二控制阀1655、第三控制阀1656也打开,第四控制阀1657、第五控制阀1658关闭,此时第一进水口161分别与第一连接口163、第二连接口164导通,第一出水口162关闭,原水经第一进水口161流入第一前置滤芯11、第二前置滤芯12,第一前置滤芯11、第二前置滤芯12制备出的纯水经第一控制阀13流向净水水路21。
当控制水路16处于第一反冲洗控制模式时,第一控制阀13关闭,第二控制阀1655、第五控制阀1658关闭,第三控制阀1656、第四控制阀1657打开,所述第一进水口161与所述第二连接口164导通,此时第一进水口161与第一连接口163不导通,且第一连接口163与第一出水口162导通,也就是说,原水经第一进水口161进入第二前置滤芯12的进水口,第二前置滤芯12制备的纯水流入第一前置滤芯11的出水口,再经第一前置滤芯11的进水口流出,流向第一出水口162,此时第一前置滤芯11的出水口变成了入水口,第一前置滤芯11的进水口变成了出水口,从而达到对第一前置滤芯11进行返冲洗的目的。
当控制水路16处于第二反冲洗控制模式时,第一控制阀13关闭,第二控制阀1655、第五控制阀1658打开,第三控制阀1656、第四控制阀1657关闭,所述第一进水口161与所述第一连接口163导通,此时第一进水口161与第二连接口164不导通,且第二连接口164与第一出水口162导通,也就是说,原水经第一进水口161进入第一前置滤芯11的进水口,第一前置滤芯11制备的纯水流入第二前置滤芯12的出水口,再经第一前置滤芯11的进水口流出,流向第一出水口162,此时第二前置滤芯12的出水口变成了入水口,第二前置滤芯12的进水口变成了出水口,从而达到对第二前置滤芯12进行返冲洗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水路16还包括第二制水控制模式,当所述控制水路16处于所述第二制水控制模式时,所述第二控制阀1655打开,所述第三控制阀1656、所述第四控制阀1657和所述第五控制阀1658均关闭;或者,所述第三控制阀1656打开,所述第二控制阀1655、所述第四控制阀1657和所述第五控制阀1658均关闭。
当控制水路16处于第二制水控制模式时,第一控制阀13打开,控制水路16中的第二控制阀1655打开,第三控制阀1656、第四控制阀1657、第五控制阀1658关闭,此时第一进水口161分别与第一连接口163导通,第一出水口162关闭,原水经第一进水口161流入第一前置滤芯11,第一前置滤芯11制备出的纯水经第一控制阀13流向净水水路21。或者,第一控制阀13打开,控制水路16中的第三控制阀1656打开,第二控制阀1655、第四控制阀1657、第五控制阀1658关闭,此时第一进水口161分别与第二连接口164导通,第一出水口162关闭,原水经第一进水口161流入第二前置滤芯12,第二前置滤芯12制备出的纯水经第一控制阀13流向净水水路21。或者,第一前置滤芯11与第二前置滤芯12交替制备纯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水路16包括四通阀166,所述四通阀166的四个阀口分别为所述第一进水口161、所述第一出水口162、所述第一连接口163和所述第二连接口164。
四通阀166的动阀芯有两个流道槽,四通阀166的动力部分驱动四通阀166的动阀芯运动,让流道槽导通静阀芯的不同流道口,实现不同的流道口导通。具体地,如图3所示,四通阀166处于相位A时,所述第一进水口161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口163、所述第二连接口164导通,所述第一出水口162关闭。如图4所示,四通阀166处于相位B时,所述第一进水口161与所述第二连接口164导通,所述第一连接口163与所述第一出水口162导通。如图5所示,四通阀166处于相位C时,所述第一进水口161与所述第一连接口163导通,所述第二连接口164与所述第一出水口162导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制水水路系统2,包括上述的反冲洗水路系统1和净水水路21,所述净水水路21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控制阀13的出水口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净水水路21包括膜滤芯211、进水管道212、出水管道213和增压泵214,所述进水管道212的一端为所述净水水路21的进水口,所述进水管道212的另一端与所述膜滤芯21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增压泵214设于所述进水管道212,所述出水管道213的一端与所述膜滤芯211的出水口连接。经第一控制阀13流出的纯水进入膜滤芯211的进水口,膜滤芯211制备的纯水经其出水口流向出水管道21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制水水路系统2包括废水比215和浓水管道216,所述浓水管道216的一端与所述膜滤芯211的浓水口连接,所述废水比215设于所述浓水管道216。废水比215的作用在于将膜滤芯211的浓水限流憋压,确保膜滤芯211的进水压力在正常制水的压力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水口162与所述浓水管道216的第一支口连接,所述浓水管道216的第一支口位于所述废水比215的出水口之后。反冲洗的水可以通过浓水管道216向外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净水器,包括上述的反冲洗水路系统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净水器,包括上述的制水水路系统2。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反冲洗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水路、第一前置滤芯、第二前置滤芯、第一控制阀、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
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前置滤芯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出水口用于与净水水路连接;
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前置滤芯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支口连接;
所述控制水路具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用于供原水流入,所述第一出水口用于供所述第一前置滤芯或者第二前置滤芯的反冲洗的水流出,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一前置滤芯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二前置滤芯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控制水路包括第一反冲洗控制模式和第二反冲洗控制模式,当所述控制水路处于所述第一反冲洗控制模式时,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口导通,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连接口不导通,且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导通;当所述控制水路处于所述第二反冲洗控制模式时,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连接口导通,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口不导通,且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冲洗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水路包括第一制水控制模式,当所述控制水路处于所述第一制水控制模式时,所述第一进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口导通,所述第一控制阀打开,所述第一出水口关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冲洗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水路包括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和第五控制阀;
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为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三管道;
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道的第一支口连接,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三控制阀设于所述第四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第一支口位于所述第二控制阀的进水口之前;
所述第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道的第二支口连接,所述第五管道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四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五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第二支口位于所述第二控制阀的出水口之后;
所述第六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管道的第一支口连接,所述第六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管道的第一支口连接,所述第五控制阀设于所述第六管道,所述第四管道的第一支口位于所述第三控制阀的出水口之后,所述第五管道的第一支口位于所述第四控制阀的出水口之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冲洗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水路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四个阀口分别为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二连接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冲洗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水路还包括第二制水控制模式,当所述控制水路处于所述第二制水控制模式时,所述第二控制阀打开,所述第三控制阀、所述第四控制阀和所述第五控制阀均关闭;或者,所述第三控制阀打开,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四控制阀和所述第五控制阀均关闭。
6.一种制水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反冲洗水路系统和净水水路,所述净水水路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出水口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水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水路包括膜滤芯、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增压泵,所述进水管道的一端为所述净水水路的进水口,所述进水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膜滤芯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增压泵设于所述进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膜滤芯的出水口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水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水水路系统包括废水比和浓水管道,所述浓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膜滤芯的浓水口连接,所述废水比设于所述浓水管道。
9.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反冲洗水路系统。
10.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制水水路系统。
CN202322832759.3U 2023-10-20 2023-10-20 反冲洗水路系统、制水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Active CN221084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32759.3U CN221084856U (zh) 2023-10-20 2023-10-20 反冲洗水路系统、制水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32759.3U CN221084856U (zh) 2023-10-20 2023-10-20 反冲洗水路系统、制水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84856U true CN221084856U (zh) 2024-06-07

Family

ID=91305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32759.3U Active CN221084856U (zh) 2023-10-20 2023-10-20 反冲洗水路系统、制水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848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3303B (zh) 一种家用全自动双膜自冲洗净水装置
CN110845030A (zh) 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CN204958564U (zh) 一种净水机的集成水路板
CN108715475A (zh) 一种带纯水冲洗的净水系统
CN201055753Y (zh) 一种家用全自动双膜自冲洗净水装置
CN221084856U (zh) 反冲洗水路系统、制水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CN211470876U (zh) 一种双出水的反渗透净水系统
CN2769364Y (zh) 自动清洗分质组合供水器
CN216946479U (zh) 一种组合式净水器
CN208814714U (zh) 一种带纯水冲洗的净水系统
CN216997899U (zh) 一种水过滤系统
CN201634481U (zh) 一种分体式饮用水净化装置
CN213050111U (zh) 净水系统
CN2348908Y (zh) 管道型水处理内压微滤装置
CN213738864U (zh) 一种反渗透净水系统
CN220257689U (zh) 实现正冲洗和反冲洗的超滤净水机和系统
CN211141712U (zh) 一种节水的反渗透膜净水系统
CN219784375U (zh) 全屋用水的双出水净水器
CN219984392U (zh) 一种全屋净水膜过滤反冲洗系统
CN220056458U (zh) 净水装置、净水组件及净水系统
CN218089046U (zh) 反渗透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CN220034093U (zh) 一种免拆的反冲洗净水系统
CN213037461U (zh) 一种净水设备用的超滤膜互冲洗结构
CN210635767U (zh) 一种反渗透系统
CN217202403U (zh) 一种净水系统及净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