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75511U - 一种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075511U CN221075511U CN202323207274.1U CN202323207274U CN221075511U CN 221075511 U CN221075511 U CN 221075511U CN 202323207274 U CN202323207274 U CN 202323207274U CN 221075511 U CN221075511 U CN 2210755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lescopic
- arc
- channel steel
- channel
- suppor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槽钢,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槽钢与第二槽钢;伸缩组件,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伸缩组件与第二伸缩组件,分别安装在第一槽钢与第二槽钢上;支撑组件,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分别安装在第一槽钢与第二槽钢上,且分别罩设在第一伸缩组件与第二伸缩组件外;弧形板,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上,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可拆卸安装。通过伸缩组件的设置,利用伸缩组件将泵管产生的冲击振动转化为弹性形变,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能够达到减缓泵管晃动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城市用地紧张,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最大限度地提供使用面积,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的发展成为必然。因此在建筑施工时需要在楼层之间搭建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又名混凝土泵,由泵体和泵管组成,是一种利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主要应用于房建、桥梁及隧道施工。泵管主要包括有沿楼层地面铺设的横管以及竖向设置的竖管,横管主要依靠设置在楼层面的木枋、螺栓等部件进行支撑固定,竖管由于需要穿设在不同的楼层之间,其高度与楼层的高度相适配,并且在浇筑使用时其整体重量会产生较大的变化,随之会产生一定频率的晃动,这种影响容易造成竖管以及竖管连接处的形变、崩坏以及坍塌,因而通常需要落地式的支架沿竖管整体进行支撑加固。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的支架大多是钢管架,在泵送混凝土时,无法减缓晃动,容易使得泵管连接处产生疲劳,造成泵管脱节和漏浆,且该种支架架体大、耗材多、耗时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竖向泵管加固装置无法减缓泵管晃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包括:
槽钢,所述槽钢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槽钢分别为第一槽钢与第二槽钢,所述第一槽钢与所述第二槽钢呈互相平行设置;
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伸缩组件分别为第一伸缩组件与第二伸缩组件,所述第一伸缩组件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的一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槽钢与所述第二槽钢相对的一侧,所述伸缩组件的伸缩方向与所述槽钢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组件分别为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槽钢与所述第二槽钢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分别罩设在所述第一伸缩组件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外,且所述第一伸缩组件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的另一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上;
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弧形板分别为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与所述第二弧形板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相对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弧形板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凹陷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弧形板与所述第二弧形板可拆卸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槽钢上,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槽钢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且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伸缩杆外。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伸缩杆均安装在所述槽钢与所述支撑组件之间,且每个所述伸缩杆外均套设有所述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均安装在所述槽钢上,且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位于所述弹性组件的两侧;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安装在所述连接板靠近槽钢的一侧,所述弧形板安装在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槽钢的一侧,且所述弧形板的凸起面与所述槽钢相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装置还包括:
减振件,所述减振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减振件分别安装所述第一弧形板与所述第二弧形板相对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减振件为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装置还包括:
外接部,所述外接部用于将所述第一槽钢与所述第二槽钢外接在外物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接部为膨胀螺丝。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装置还包括:
耳板,所述第一弧形板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两端均安装有所述耳板;
螺栓,所述第一弧形板上的耳板与所述第二弧形板上的耳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包括槽钢、支撑组件、伸缩组件以及弧形板,槽钢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槽钢分别为第一槽钢与第二槽钢,第一槽钢与第二槽钢呈互相平行设置,伸缩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伸缩组件分别为第一伸缩组件与第二伸缩组件,第一伸缩组件与第二伸缩组件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槽钢与第二槽钢相对的一侧,伸缩组件的伸缩方向与槽钢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组件分别为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分别安装在第一槽钢与第二槽钢相对的一侧,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分别罩设在第一伸缩组件与第二伸缩组件外,且第一伸缩组件与第二伸缩组件的另一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上,弧形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弧形板分别为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相对的一侧,且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的凹陷面相对设置,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可拆卸安装。
通过上述结构,在搭建竖向泵管时,先将两个弧形板安装在泵管外,然后通过螺栓将两个弧形板固定,最后将两个槽钢固定在楼板上,这样,在泵送混凝土时对泵管产生的冲击通过弧形板传递到支撑组件上,而支撑组件与伸缩组件相连接,冲击再次通过支撑组件传递到伸缩组件,从而使得伸缩组件被压缩,在伸缩组件被压缩时,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将泵管的动能转化为伸缩组件的弹性势能,在泵管停止泵送混凝土后,冲击消失,伸缩组件回复,伸缩组件的弹性势能逐渐释放,将泵管的动能吸收,从而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而通过罩设在伸缩组件外的支撑组件的设置,避免伸缩组件因受到的冲击过大而无法回复,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失效,因此,通过伸缩组件的设置,利用伸缩组件的弹性形变能量吸收,将泵管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和振动转化为伸缩组件的弹性形变,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能够达到减缓泵管晃动的目的,从而减小泵管脱节和漏浆几率,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架体小,更便于安装,减少了耗时,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第一槽钢,11-第二槽钢,2-伸缩组件,21-伸缩杆,22-弹簧,3-支撑组件,31-支撑板,32-连接板,4-第一弧形板,41-第二弧形板,5-胶垫,6-膨胀螺丝,7-耳板,71-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竖向泵管加固装置无法减缓泵管晃动的技术问题。该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包括槽钢、支撑组件3、伸缩组件2以及弧形板,其中:
槽钢为截面呈匚型的长条钢材,槽钢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槽钢分别为第一槽钢1与第二槽钢11,第一槽钢1与第二槽钢11呈互相平行设置,槽钢的强度高,不易变形,且成本低,重量轻,便于移动。
伸缩组件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伸缩组件2分别为第一伸缩组件与第二伸缩组件,第一伸缩组件与第二伸缩组件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槽钢1与第二槽钢11相对的一侧,伸缩组件2的伸缩方向与槽钢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通过伸缩组件2的设置,当伸缩组件2受到冲击时,伸缩组件2便会朝靠近槽钢的方向收缩;在冲击消失后,伸缩组件2变回复,这样,利用伸缩组件2的弹性形变吸收冲击,从而达到缓冲减震的目的。
支撑组件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组件3分别为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分别安装在第一槽钢1与第二槽钢11相对的一侧,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分别罩设在第一伸缩组件与第二伸缩组件外,且第一伸缩组件与第二伸缩组件的另一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上,支撑组件3设置在伸缩组件2外,避免伸缩组件2受到的冲击过大而被损坏。
弧形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弧形板分别为第一弧形板4与第二弧形板41,第一弧形板4与第二弧形板41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相对的一侧,且第一弧形板4与第二弧形板41的凹陷面相对设置,第一弧形板4与第二弧形板41可拆卸安装,这样,通过可拆卸安装的两个弧形板的设置,更便于将泵管放置在两个弧形板之间,且使得弧形板与泵管之间更加贴合,减小泵管发生晃动的几率。
通过上述结构,在搭建竖向泵管时,先将两个弧形板安装在泵管外,然后通过螺栓71将两个弧形板固定,最后将两个槽钢固定在楼板上,这样,在泵送混凝土时对泵管产生的冲击通过弧形板传递到支撑组件3上,而支撑组件3与伸缩组件2相连接,冲击再次通过支撑组件3传递到伸缩组件2,从而使得伸缩组件2被压缩,在伸缩组件2被压缩时,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将泵管的动能转化为伸缩组件2的弹性势能,在泵管停止泵送混凝土后,冲击消失,伸缩组件2回复,伸缩组件2的弹性势能逐渐释放,将泵管的动能吸收,从而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而通过罩设在伸缩组件2外的支撑组件3的设置,避免伸缩组件2因受到的冲击过大而无法回复,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失效,因此,通过伸缩组件2的设置,利用伸缩组件2的弹性形变能量吸收,将泵管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和振动转化为伸缩组件2的弹性形变,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能够达到减缓泵管晃动的目的,从而减小泵管脱节和漏浆几率,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架体小,更便于安装,减少了耗时,实用性更强。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下:伸缩组件2包括伸缩杆21与弹性件,其中:
伸缩杆21的一端安装在槽钢上,伸缩杆21的另一端安装在支撑组件3上。
弹性件的一端安装在槽钢上,弹性件的另一端安装在支撑组件3上,且弹性件套设在伸缩杆21外。
通过上述结构,当冲击传递到伸缩组件2后,弹性件与伸缩杆21均被压缩,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将冲击吸收,转化为弹性势能,在冲击消失后,弹性件回复,将弹性势能释放,同时带动伸缩杆21伸长,而伸缩杆21的设置,使得弹性件沿伸缩杆21的轴线所在的方向发生收缩,避免弹性件在收缩时发生倾斜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失效。
可选地,弹性件为弹簧22,弹簧22的结构简单,体积小,材料消耗少,成本低。
可选地,伸缩杆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伸缩杆21均安装在槽钢与支撑组件3之间,且每个伸缩杆21外均套设有弹簧22。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下: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板31以及连接板32,其中:
支撑板31为方形钢板,支撑板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板31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槽钢上,且两个支撑板31分别位于弹性组件的两侧。
连接板32安装在两个支撑板31的另一端,伸缩杆21的另一端与弹簧22的另一端均安装在连接板32靠近槽钢的一侧,弧形板安装在连接板32远离槽钢的一侧,且弧形板的凸起面与槽钢相接。通过上述结构,当冲击传递到伸缩组件2时,通过支撑板31的设置,避免弹簧22受到的冲击超过弹簧22的弹性范围而无法回复,而连接板32的设置,更便于安装弧形板。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下:该加固装置还包括减振件,其中:
减振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减振件分别安装在第一弧形板4与第二弧形板41相对的一侧,这样,通过减振件的设置,进一步地增加了吸振的能力,从而进一步的减小了泵管发生脱节与漏浆的几率。
可选地,减振件为胶垫5,通过胶垫5的设置,提供缓冲和保护,有效减轻泵管与弧形板之间的碰撞和摩擦,同时延长泵管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下:该加固装置还包括外接部,其中:
外接部用于将第一槽钢1与第二槽钢11外接在外物上,这样,通过外接部的设置,更便于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安装在楼板上。
可选地,外接部为膨胀螺丝6,膨胀螺丝6安装简单,使用便利,且安装膨胀螺丝6的成功率高,不会发生安装倾斜等问题。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下:该加固装置还包括耳板7以及螺栓71,其中:
第一弧形板4与第二弧形板41的两端均安装有耳板7。
第一弧形板4上的耳板7与第二弧形板41上的耳板7通过螺栓71连接在一起,这样,通过螺栓71连接的第一弧形板4与第二弧形板41,便于拆装。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槽钢,所述槽钢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槽钢分别为第一槽钢(1)与第二槽钢(11),所述第一槽钢(1)与所述第二槽钢(11)呈互相平行设置;
伸缩组件(2),所述伸缩组件(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伸缩组件(2)分别为第一伸缩组件与第二伸缩组件,所述第一伸缩组件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的一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槽钢(1)与所述第二槽钢(11)相对的一侧,所述伸缩组件(2)的伸缩方向与所述槽钢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
支撑组件(3),所述支撑组件(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组件(3)分别为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槽钢(1)与所述第二槽钢(11)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分别罩设在所述第一伸缩组件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外,且所述第一伸缩组件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的另一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上;
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弧形板分别为第一弧形板(4)与第二弧形板(41),所述第一弧形板(4)与所述第二弧形板(41)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相对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弧形板(4)与所述第二弧形板(41)的凹陷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弧形板(4)与所述第二弧形板(41)可拆卸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2)包括:
伸缩杆(21),所述伸缩杆(21)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槽钢上,所述伸缩杆(21)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3)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槽钢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3)上,且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伸缩杆(21)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伸缩杆(21)均安装在所述槽钢与所述支撑组件(3)之间,且每个所述伸缩杆(21)外均套设有所述弹簧(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
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31)的一端均安装在所述槽钢上,且两个所述支撑板(31)分别位于所述弹簧(22)的两侧;
连接板(32),所述连接板(32)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板(31)的另一端,所述伸缩杆(21)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22)的另一端均安装在所述连接板(32)靠近槽钢的一侧,所述弧形板安装在所述连接板(32)远离所述槽钢的一侧,且所述弧形板的凸起面与所述槽钢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装置还包括:
减振件,所述减振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减振件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弧形板(4)与所述第二弧形板(41)相对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件为胶垫(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装置还包括:
外接部,所述外接部用于将所述第一槽钢(1)与所述第二槽钢(11)外接在外物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部为膨胀螺丝(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装置还包括:
耳板(7),所述第一弧形板(4)与所述第二弧形板(41)的两端均安装有所述耳板(7);
螺栓(71),所述第一弧形板(4)上的耳板(7)与所述第二弧形板(41)上的耳板(7)通过螺栓(71)连接在一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207274.1U CN221075511U (zh) | 2023-11-24 | 2023-11-24 | 一种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207274.1U CN221075511U (zh) | 2023-11-24 | 2023-11-24 | 一种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075511U true CN221075511U (zh) | 2024-06-04 |
Family
ID=91256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207274.1U Active CN221075511U (zh) | 2023-11-24 | 2023-11-24 | 一种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075511U (zh) |
-
2023
- 2023-11-24 CN CN202323207274.1U patent/CN22107551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43097B (zh) | 一种阻尼接地型钢支撑填充质量调谐阻尼支架 | |
CN221075511U (zh) | 一种用于竖向泵管的加固装置 | |
CN211622078U (zh) | 一种梁柱减震结构 | |
CN217268340U (zh) | 一种具有粘滞阻尼器连接装置的耗能连梁 | |
CN214841787U (zh) | 一种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的减震底座 | |
CN215212628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减震装置 | |
CN211472150U (zh) | 一种防止损坏的桥梁减震高阻尼支座 | |
CN209989940U (zh) | 一种建筑施工钢结构支撑梁 | |
CN215594372U (zh) | 一种钢结构式抗震工业厂房顶棚结构 | |
CN220503706U (zh) |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梁柱加固件 | |
CN112095830A (zh) | 一种整体摇摆可控建筑结构 | |
CN111021160A (zh) | 一种浮置板轨道用隔振器内吸振型阻尼弹簧 | |
CN215673362U (zh) | 一种与隔振装置并联的竖向限位缓冲装置 | |
CN219491091U (zh) | 一种地下室抗震抗渗结构 | |
CN219432324U (zh) | 一种冷却塔弹簧减震器 | |
CN220016370U (zh) | 一种管廊内部管道侧壁支座防震陷装置 | |
CN216201548U (zh) | 一种稳定型管道角向型波纹隔震器 | |
CN216519401U (zh) |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用减震基座 | |
CN217053853U (zh) | 一种预紧式碟簧隔振装置 | |
CN216949180U (zh) | 一种建筑楼梯抗震结构 | |
CN114961389B (zh) | 一种用于消能减震的钢板阻尼墙 | |
CN217204744U (zh) | 一种高层建筑结构防震缝用减震设备 | |
CN219933344U (zh) | 一种管廊内部管道防震陷结构 | |
CN221663888U (zh) | 一种可减震的装配式钢结构 | |
CN211735873U (zh) | 一种带有保险装置的可偏心受力金属阻尼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