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61994U - 一种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61994U
CN221061994U CN202322656320.XU CN202322656320U CN221061994U CN 221061994 U CN221061994 U CN 221061994U CN 202322656320 U CN202322656320 U CN 202322656320U CN 221061994 U CN221061994 U CN 2210619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oil
filtrate
support column
a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563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东平
杨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kang Digital Industry Hainan Co ltd
Suzhou Hongben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kang Digital Industry Hainan Co ltd
Suzhou Hongben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kang Digital Industry Hainan Co ltd, Suzhou Hongben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kang Digital Industry Hain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563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619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61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619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具有空腔,壳体具有第一侧与第二侧;空腔内设有滤液部与储液部,且储液部内设置有板组;板组具有第一板件、支撑柱和第二板件,第一板件设置于,且第一板件从滤液部朝向储液部延伸,支撑柱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板件上,且支撑柱的另一端与第二板件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流管中设置浮动球,进而可以通过浮动球限制导流管中油液的排出速率,同时,在流量较大时可以对导流管进行封闭,进而可以避免其他液体从导流管中溢出。

Description

一种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属于混合液体分离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将垃圾中排出的混合液体进行油液的分离以及收集,现有的分离装置并不能将混合液体中的颗粒状的残渣进行分离。且在进行油液的分离的过程中,油液中混合含有大量的其他液体,例如水,影响了对油液的回收。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说明书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以解决以上的问题。
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空腔,所述壳体具有第一侧与第二侧;
所述空腔内设有滤液部与储液部,且所述储液部内设置有板组;
所述板组具有第一板件、支撑柱和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上,且所述第一板件从所述滤液部朝向所述储液部延伸,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件上,且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件固定安装;
其中,所述第二板件远离所述滤液部的端部附近穿设有去油部,
所述去油部具有至少一个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均穿设在第二板件上,所述导流管靠近所述第一板件的一端与混合液体接触,且所述导流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杆组与第二限位杆组,所述导流管内设有浮动球,所述第一限位杆组与所述第二限位杆组限制所述浮动球的运动。
优选地,所述滤液部内设有带孔滤网。
优选地,所述板组还具有第三板件,所述第三板件的一端侧固定设置在第一板件上,且所述第三板件朝向所述第一侧延伸,所述第三板件还设置在所述滤液部与所述储液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三板件远离所述滤液部的一侧壁固定安装有第四板件,所述第四板件与所述第三板件的连接处朝向所述第二侧凹陷形成容槽,且,所述第四板件远离所述第三板件的端侧朝向远离远离所述第三板件的方向延伸,同时朝向所述第一侧倾斜。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件在其延伸的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二侧倾斜。
优选地,所述第二板件远离所述滤液部的端侧固定连接有第五板件,所述第五板件远离所述第一侧的端部朝向所述支撑柱所在位置弯折,且,所述第五板件弯折部分与所述第一板件形成第一流动通道。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壁与所述第五板件相对应的侧壁安装有第六板件,所述第六板件与所述第五板件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第五板件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滤液部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流动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二流动通道与第一排液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流动通道与第二排液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为空心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板件连接处设置有排油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流管,导流管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板件,且导流管靠近第一板件的一端与混合液体接触,进而在将油液分层后,上层的油液可以从导流管中溢出。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流管中设置浮动球,进而可以通过浮动球限制导流管中油液的排出速率,同时,在流量较大时可以对导流管进行封闭,进而可以避免其他液体从导流管中溢出。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滤液部,且滤液部内设置有带孔滤网,可以将排进的混合液体进行过滤,进而可以将混合液体中的较大的颗粒物进行去除。
4、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挡板与第三档板,且第一挡板与第三档板固定连接,进而可以使得滤液部的液体先积攒,当积攒的液面高度高于第三档板远离第二侧的端部的高度时可以流动至第三档板上,进而可以使得混合液体可以进行稳定的分层。
5、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三板件从滤液部朝向储液部的位置延伸的同时,远离滤液部的端部朝向第二侧倾斜,进而可以使得混合液体中的颗粒状固体朝向远离滤液部的运动的过程中进行充分的沉淀。
6、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限位杆组与第二限位杆组,通过第一限位杆组与第二限位杆组可以将浮动球的运动轨迹进行约束,进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浮动球从导流管中滑脱。
7、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五板件,第五板件朝向第二侧延伸,且靠近第二侧的端部朝向支撑柱所在的位置弯折,进而可以使得混合液体在进行流动时可以继续进行缓冲,不仅可以稳定地使得混合液体进行分层,还可以是的颗粒物进行沉淀。
8、本实用新型设置第六板件,且第六板件与壳体内腔上远离滤液部的壁面形成第二流动通道,进而可以将处理后的液体进行排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的图1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的壳体结构图。
图中:1、壳体;11、第一侧;12、第二侧;13、第一排液口;14、第二排液口;2、滤液部;21、带孔滤网;3、储液部;31、板组;311、第一板件;312、第二板件;313、第三板件;314、第四板件;315、第五板件;316、第六板件;317、支撑柱;32、去油部;321、导流管;322、第一限位杆组;323、第二限位杆组;324、浮动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中”、“下”、“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照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包括:
壳体1,壳体1具有空腔,壳体1具有第一侧11与第二侧12;
空腔内设有滤液部2与储液部3,且储液部3内设置有板组31;
板组31具有第一板件311、支撑柱317和第二板件312,第一板件311设置于,且第一板件311从滤液部2朝向储液部3延伸,支撑柱317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板件311上,且支撑柱317的另一端与第二板件312固定安装;
其中,第二板件312远离滤液部2的端部附近穿设有去油部32,
去油部32具有至少一个导流管321,导流管321均穿设在第二板件312上,导流管321靠近第一板件311的一端与混合液体接触,且导流管32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杆组322与第二限位杆组323,导流管321内设有浮动球324,第一限位杆组322与第二限位杆323组限制浮动球的运动。
根据图1可以看出,本领域技术人员设置有壳体1,其中壳体1设置有第一侧11与第二侧12。在一般的情况下,壳体1安装于水平的地面或台面上。也就是,第一侧11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大于第二侧12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侧11称为顶侧,第二侧12称为底侧。
在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滤液部2与储液部3。其中,将混合液体排进滤液部2中,混合液体从滤液部2中流动至储液部3中。
可以理解的是,混合液体在滤液部2中可以进行一次过滤,优选地,滤液部2内设有带孔滤网21。在混合液体流经滤液部2内的带孔滤网21时,可以将混合液体中的较大的颗粒物进行初步的过滤。
在混合液体流过滤液部2后,会接着流进储液部3。储液部3中设置有板组31。板组31用于对混合液体的流动进行速度的控制以及可以对零部件进行固定和定位。
板组31包括第一板件311。根据图2,第一板件311的一段侧安装在壳体1靠近滤液部2的内壁上。且,第一板件311自滤液部2朝向储液部3所在的位置进行延伸。在第一板件311上还设置有支撑柱317。具体的,支撑柱317的一端部固定连接在第一板件311上,支撑柱317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在第二板件312上。
上述的结构中,第二板件312的一端侧固定设置在内腔的第一侧11上。在第二板件312上穿设有少一个去油部32。去油部32包括至少一个导流管321。也就是,至少一个导流管321穿设在第二板件312上远离滤液部2的端侧附近。
在上述结构中的导流管321,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导流管321朝向壳体1的第二侧12的端部设置为与混合液体的液面接触。在导流管3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杆组322与第二限位杆组323。其中第一限位杆组322设置在导流管321朝向第一侧11的端部,第二限位杆组323设置在朝向第二侧12的端部。在导流管321的内部还设置有浮动球324。也就是,通过在导流管32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限位杆组322与第二限位杆组323将导流管321中设置的浮动球324运动的位置进行限制。进而可以避免浮动球324从导流管321内滑脱。
可以理解的是,当混合液体的油液可以进行分层。由于密度的原因,油液会聚集在混合液体的表层。在本实施例中,油液聚集在上层。当混合油液上层的油液与导流管321朝向第二侧12的端部接触,进而可以在克服了浮动球324的重力后通过导流管321朝向第一侧11的端部进行排液。油液会随着混合液体液面的上涨逐渐排出。
根据图3,其中导流管321朝向第一侧11的端部的直径线性减小,且最小直径小于浮动球324的直径。前述的设置,可以使得在混合液体液面上涨过快时,推动浮动球324与导流管321朝向第一侧11的端部的内壁抵触。进而可以将导流管321朝向第一侧11的端部进行关闭,进而避免了在混合液体液面上涨过快时,发生其他的液体从导流管321朝向第一侧11的端部排出。例如,当混合液体液面上涨过快时,在导流管321朝向第一侧11的端部以溢出的形式进行排油的同时还会有水从导流管321朝向第一侧11的端部排出。进而使得分离出的油液纯度下降,影响了对油液的回收。
综上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设置导流管321对混合液体进行溢出式的排出油液,同时,在导流管321中设置浮动球324,通过浮动球324控制油液的排量时,还可以避免排出的油液纯度下降。
在上述的过程中,需要使得混合液体在于导流管321接触时可以保持稳定的分层。优选地,板组31还具有第三板件313,第三板件313的一端侧固定设置在第一板件311上,且第三板件313朝向第一侧11延伸,第三板件311还设置在滤液部2与储液部3之间。根据图2,第三板件313设置在滤液部2与储液部3之间。也就是,在对滤液部2中排进混合液体时,滤液部2中混合液体中的液面逐渐升高。在滤液部2中混合液体中的液面高于第三板件311远离第二侧12的端侧时,混合液体继续向储液部3中流进。
在储液部3中还设置有第四板件314,优选地,第三板件313远离滤液部2的一侧壁固定安装有第四板件314,第四板件314与第三板件313的连接处朝向第二侧12凹陷形成容槽,且,第四板件314远离第三板件313的端侧朝向远离远离第三板件313的方向延伸,同时朝向第一侧11倾斜。在第三板件313上安装第四板件314,且第四板件314朝向远离滤液部2所在位置的方向进行延伸。
根据图2,可以看出,在第四板件314与第三板件313接触的部分朝向第二侧12凹陷形成容槽。也就是,从滤液部2中排出的液体逐渐流入储液部3中。在混合液体流入到储液部3中时,先流动至第四板件314朝向第一侧11的端壁上。根据上述的结构,第四板件314远离第三板件313的端侧朝向第一侧11倾斜。所以,混合液体在第四板件314上逐渐积攒,当混合液体积攒的液面差大于第四板件314两端侧的高度差时,可以继续进行流动。
在上述的结构中,值得注意的是,支撑柱317的两个端部分别安装在第一板件311上与第二板件312上,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柱317的中间位置穿设出第四板件314。进而使得第一板件311、第二板件312以及第四板件314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定。
在上述的结构中,混合液体在滤液部2流向储液部3的过程中,混合液体中的颗粒物逐渐沉淀。为了进一步使得混合液体中的颗粒物进一步的沉淀,优选地,第一板件311在其延伸的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二侧12倾斜。也就是,在混合液体顺着第一板件311延伸的方向进行流动的过程中,第一板件311朝向第二侧12倾斜,进而可以使得混合液体在流动的过程中颗粒物可以进一步地沉淀。
在对板组31的设置中,优选地,第二板件312远离滤液部2的端侧固定连接有第五板件315,第五板件315远离所述第一侧的端部朝向支撑柱317所在位置弯折,且,第五板件315弯折部分与第一板件311形成第一流动通道。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件311在其延伸的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二侧12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第五板件315,其中第五板件315与第三板件313平行,且具有朝向支撑柱317所在位置弯折。
上述的结构中的第一流动通道可以很好地限制混合液体流动的方向。优选地,壳体1内壁与第五板件315相对应的侧壁安装有第六板件316,第六板件316与第五板件315之间具有间隙,且第五板件315与壳体1远离滤液部2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流动通道。
更为优选地,第二流动通道与第一排液口13连通。第一流动通道与第二排液口14连通.也就是,通过形成第一流动通道与第二流动通道,以及第一流动通道与第二排液口14连通,第二流动通道与第一排液口13连通。其中,第一排液口13距离第二侧12的距离大于第二排液口距离第二侧12的距离。第一排液口13用于排出处理后的液体,第二排液口14用于排出颗粒状的沉淀物。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排液口14处于常闭的状态。在积攒了较多的颗粒状沉淀物后可以打开第二排液口14,用于对沉淀物进行排放回收。
当液体低于第一出液口13时,则可以停止液体的排出。也就是,第一出液口13相对于第二侧12的设置距离可以控制处理后液体的排出量。
优选地,支撑柱371为空心设置,且与第一板件311连接处设置有排油口。也就是,第一板件311与第二板件312分别设置于支撑柱317的两端。且,导流管321设置在第二板件312远离滤液部2的端侧的附近处。第二板件31的中间位置朝向第一板件311所在的位置进行凹陷,且,在支撑柱317与第二板件31连接的部分的相反的侧壁还设置有隔板,隔板朝向第一侧11进行延伸。
借由上述的结构,在油液通过导流管321溢出时,可以继续朝向第二板件31凹陷的位置进行流动。在流动至支撑柱317与第二板件31连接的部分的相反的侧壁上时,可以被隔板挡住。同时与第二板件31连接的部分的相反的侧壁设置有流进孔。油液通过流进孔排进支撑柱317中,再通过排油口排出。根据图2,第一板材311与壳体1的第二侧12之间形成腔室可以用于储存分离后从排油口中排出的油液。
尽管本申请内容中提到不同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必须是行业标准或实施例所描述的情况等,某些行业标准或者使用自定义方式或实施例描述的实施基础上略加修改后的实施方案也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相同、等同或相近、或变形后可预料的实施效果。应用这些修改或变形后的数据获取、处理、输出、判断方式等的实施例,仍然可以属于本申请的可选实施方案范围之内。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希望所附的实施方式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

Claims (10)

1.一种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空腔,所述壳体具有第一侧与第二侧;
所述空腔内设有滤液部与储液部,且所述储液部内设置有板组;
所述板组具有第一板件、支撑柱和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上,且所述第一板件从所述滤液部朝向所述储液部延伸,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件上,且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件固定安装;
其中,所述第二板件远离所述滤液部的端部附近穿设有去油部,
所述去油部具有至少一个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均穿设在第二板件上,所述导流管靠近所述第一板件的一端与混合液体接触,且所述导流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杆组与第二限位杆组,所述导流管内设有浮动球,所述第一限位杆组与所述第二限位杆组限制所述浮动球的运动,所述导流管朝向所述第一侧的端部的直径线性减小,且最小直径小于所述浮动球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部内设有带孔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组还具有第三板件,所述第三板件的一端侧固定设置在第一板件上,且所述第三板件朝向所述第一侧延伸,所述第三板件还设置在所述滤液部与所述储液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件远离所述滤液部的一侧壁固定安装有第四板件,所述第四板件与所述第三板件的连接处朝向所述第二侧凹陷形成容槽,且,所述第四板件远离所述第三板件的端侧朝向远离所述第三板件的方向延伸,同时朝向所述第一侧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在其延伸的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二侧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件远离所述滤液部的端侧固定连接有第五板件,所述第五板件远离所述第一侧的端部朝向所述支撑柱所在位置弯折,且,所述第五板件弯折部分与所述第一板件形成第一流动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壁与所述第五板件相对应的侧壁安装有第六板件,所述第六板件与所述第五板件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第五板件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滤液部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流动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动通道与第一排液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动通道与第二排液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为空心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板件连接处设置有排油口。
CN202322656320.XU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 Active CN221061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56320.XU CN221061994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56320.XU CN221061994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61994U true CN221061994U (zh) 2024-06-04

Family

ID=91258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56320.XU Active CN221061994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619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7184B (zh) 一种气浮分离装置
CN102120103B (zh) 气油水三相分离器
RU2098164C1 (ru) Сепаратор для жидкостей
CN221061994U (zh) 一种溢出式油水分离装置
CN207468255U (zh) 一种卧式油水分离器
CN209412955U (zh) 雨水弃流井
CN114573074B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石油生产用污水处理装置
CN112374574B (zh) 含油游离水浮油收集器
JPH11123303A (ja) 気泡分離装置
CN208275052U (zh) 一种油水分离器
CN209500890U (zh) 一种用于汽车钣金脱脂槽液的油水分离器
JP7072776B2 (ja) 分離装置
CN209322629U (zh) 一种电加工污水快速处理回用系统
CN117531287A (zh) 一种溢出式油水分离方法
CN207957965U (zh) 污水处理沉淀桶
CN217600486U (zh) 一种油污分离结构
CN206138811U (zh) 一种自动流油油水分离装置
CN106582068B (zh) 一种内置束流装置的污油水分离设备
CN105056639A (zh) 一种螺旋管气液分离方法
CN112779066A (zh) 除蜡装置
CN208641874U (zh) 湿式除尘器用浮渣分离桶
CN218853813U (zh)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磁悬浮真空泵
CN212358532U (zh) 一种具备防逆流功能的浮球地漏
CN208911723U (zh) 一种气水分离器
CN216946689U (zh) 一种收容腔式污泥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