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54612U - 一种助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助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54612U
CN221054612U CN202322585508.XU CN202322585508U CN221054612U CN 221054612 U CN221054612 U CN 221054612U CN 202322585508 U CN202322585508 U CN 202322585508U CN 221054612 U CN221054612 U CN 221054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arm
locking
wall
centre gri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855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天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tar Medi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tar Medi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tar Medi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tar Medi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855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546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54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546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拍装置,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主体、第一夹持臂以及与所述夹持主体活动连接的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之间形成夹持区间,所述第一夹持臂设置有面向夹持区间的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二夹持臂设置有面向夹持区间的第二夹持面;所述助拍装置还包括用于被所述夹持区间夹持固定的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夹持面抵接的第一外壁和用于与第二夹持面抵接的第二外壁;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一外壁之间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面与第二外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相互适配的锁止凸部和锁止凹槽。通过锁止凸部和锁止凹槽的相互配合使得对拍摄设备的夹持更加牢靠。

Description

一种助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拍摄设备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助拍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拍摄设备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帮手,而为了更好地辅助拍摄设备的拍摄功能,助拍装置应运而生。
公开号为CN21589520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助拍器,包括壳体和夹持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助拍手柄和安装主体,所述助拍手柄与所述安装主体连接。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安装主体连接,包括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能够相对靠近和相对远离,用以夹持拍摄设备。所述安装主体内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限位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夹持拍摄设备夹持力的弹性件。
所述的助拍器通过在第一夹持块与所述限位板之间设置弹性件来提供夹持拍摄设备的夹持力,但是由于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的夹持表面与拍摄设备的被夹持表面相对光滑,拍摄设备也会在拍摄过程中受到各个角度的自身重力影响或者使用者不规则的甩动影响,仍存在夹持不够牢靠,拍摄设备会在夹持组件之间相对滑动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助拍装置,用来解决拍摄设备夹持不够牢靠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助拍装置,至少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主体、固定设置于夹持主体一侧的第一夹持臂以及与所述第一夹持臂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与所述夹持主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之间形成夹持区间,所述第一夹持臂设置有面向夹持区间的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二夹持臂设置有面向夹持区间的第二夹持面;
所述助拍装置还包括用于被所述夹持区间夹持固定的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夹持面抵接的第一外壁和用于与第二夹持面抵接的第二外壁;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一外壁之间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面与第二外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相互适配的锁止凸部和锁止凹槽。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锁止凸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或第二夹持面上,所述锁止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壁和/或第二外壁上。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或第二夹持臂上活动连接有锁止钮,所述锁止钮的一端设置有所述锁止凸部,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或第二夹持臂在靠近夹持区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所述锁止凸部通过的凹槽,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或第二夹持臂与所述锁止钮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锁止凸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壁和/或第二外壁上,所述锁止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或第二夹持面上。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或第二夹持臂上远离夹持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向夹持区间一侧延伸的限位臂。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夹持主体面向夹持区间的一端设置有阻尼结构。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锁止凸部为倾斜设置的条状结构。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面与第二夹持面上均设有锁止凸部,第一夹持面与第二夹持面上设置的锁止凸部的倾斜方向相反。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锁止凸部为倾斜设置的条状结构。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外壁与第二外壁上均设有锁止凸部,第一外壁与第二外壁上设置的锁止凸部的倾斜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的助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外壳套设于拍摄设备外表面,在套设有外壳的拍摄设备被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本身夹持的前提下,通过锁止凸部和锁止凹槽的相互配合对套设有外壳的拍摄设备进行了二重固定,对拍摄设备的夹持更加牢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助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助拍装置夹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助拍装置夹持组件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助拍装置夹持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助拍装置锁止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助拍装置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助拍装置中间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助拍装置夹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助拍装置第二夹持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助拍装置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夹持组件,20-外壳,30-锁止钮,40-弹性件,50-盖板,60-中间座,70-夹持板,100-夹持区间,101-夹持主体,102-第一夹持臂,103-第二夹持臂,104-第一夹持面,105-第二夹持面,106-限位臂,107-阻尼结构,108-凹槽,201-第一外壁,202-第二外壁,203-锁止凹槽,301-锁止凸部,302-定位柱,303-连接板,501-定位孔,601-第一凹槽,602-定位槽,701-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助拍装置包括夹持组件10和外壳20,所述外壳20可以套设在拍摄设备的外表面,所述夹持组件10用于夹持固定套设有外壳20的拍摄设备。所述拍摄设备可以为手机、相机、平板等可以拍摄的设备,本实施例的拍摄设备优选为手机,所述外壳20优选为手机壳。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夹持组件10包括用于握持的夹持主体101、固定设置于夹持主体101一侧的第一夹持臂102以及与所述第一夹持臂102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臂103。所述第二夹持臂103与所述夹持主体10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臂102与第二夹持臂103之间形成夹持区间100。
所述夹持主体101面向夹持区间100的一端设置有阻尼结构107,用于增加与手机的摩擦力。所述第一夹持臂102和第二夹持臂103远离夹持主体101的一端朝向夹持区间100延伸有限位臂106,能够更好地限位手机。
所述第一夹持臂102设置有面向夹持区间100的第一夹持面104,所述第二夹持臂103设置有面向夹持区间100的第二夹持面105。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面104和第二夹持面105上均设置有两个锁止凸部301。
如图10所示,所述外壳20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夹持面104抵接的第一外壁201和用于与第二夹持面105抵接的第二外壁202。所述外壳20被所述夹持区间100夹持固定。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一外壁201和第二外壁202均设置有若干个与锁止凸部301适配的锁止凹槽203。所述锁止凸部301和锁止凹槽203组合形成锁止机构。
与本实施例技术效果相同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仅在第一夹持面104设置锁止凸部301,仅在第一外壁201上设置锁止凹槽203,或仅在第二夹持面105上设置有锁止凸部301,仅在第二外壁202上设置锁止凹槽203,只要夹持组件10与外壳20上的锁止凸部301和锁止凹槽203能在装配后配合锁止即可。
与本实施例等同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所述第一外壁201和/或第二外壁202上设置有锁止凸部301,在所述第一夹持面104和/或第二夹持面105上设置锁止凹槽203,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夹持臂102和第二夹持臂103上通过弹性件40活动连接有锁止钮30。本实施例的弹性件40优选为压缩弹簧。
如图5所示,所述锁止钮30的一端设置有两个锁止凸部301,在远离锁止凸部301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柱302,所述锁止凸部301和定位柱302通过连接板303相互连接。锁止凸部301的截面形状在本实例中优选为腰形,当然也可以为椭圆形、矩形等其它适宜的形状。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套设在所述定位柱302上。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夹持臂103包括盖板50,中间座60和夹持板70。所述夹持板70位于第二夹持臂103靠近夹持区间100的一侧,所述中间座60位于盖板50和夹持板70之间。
如图6所示,所述盖板50靠近夹持区间100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孔501,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定位于所述定位孔501内。
如图7所示,所述中间座60设有两个形状与所述锁止凸部301相适配的第一凹槽601和与所述连接板303形状相适配的定位槽602,所述连接板303设置于所述定位槽602内,所述第一凹槽601用于供所述锁止凸部301通过。
如图8所示,所述夹持板70设置有两个形状与所述锁止凸部301相适配的第二凹槽701,所述第二凹槽701用于供所述锁止凸部301通过。夹持板70上还设置有第二夹持面105和限位臂106。
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凹槽601与第二凹槽701的位置一一对应组合形成凹槽108。
与所述第二夹持臂103的结构类似,所述第一夹持臂102也包括了相互连接的盖板50,中间座60和夹持板70,所述夹持板70位于第一夹持臂102靠近夹持区间100的一侧,所述中间座60位于盖板50和夹持板70之间。盖板50设置有定位孔501,中间座60设置有第一凹槽601和定位槽602,夹持板70设置有第二凹槽701、第一夹持面104和限位臂106。
与本实施例等同的实施方式,所述锁止凸部301可以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面104和第二夹持面105上,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分别位于第一夹持臂102和第二夹持臂103上的锁止凸部301可以朝不同方向相对倾斜设置,外壳20两侧的第一外壁201和第二外壁202上设置的锁止凹槽203也相应地相对朝不同方向倾斜设置,这样对手机的夹持更加牢靠。
助拍装置在未使用状态,所述锁止凸部301在所述压缩弹簧40的推力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一凹槽601与第二凹槽701暴露于所述夹持区间100内。当需要夹持手机时,将第一夹持臂102和第二夹持臂201相互远离,将套设有外壳20的手机放入夹持区间100内,当锁止凸部301与锁止凹槽203没有对齐时,锁止凸部301会被压入第一夹持臂102和第二夹持臂201内部,调整手机的位置,直至锁止凸部301与锁止凹槽203一一对应配合,实现对手机的牢靠夹持。由于外壳20并列设置有多个锁止凹槽203,可以通过锁止凸部301与不同锁止凹槽203的配合来调整手机相对于助拍装置的位置。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助拍装置,至少包括夹持组件(10),所述夹持组件(10)包括夹持主体(101)、固定设置于夹持主体(101)一侧的第一夹持臂(102)以及与所述第一夹持臂(102)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臂(103),所述第二夹持臂(103)与所述夹持主体(10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臂(102)与第二夹持臂(103)之间形成夹持区间(100),所述第一夹持臂(102)设置有面向夹持区间(100)的第一夹持面(104),所述第二夹持臂(103)设置有面向夹持区间(100)的第二夹持面(105);
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拍装置还包括用于被所述夹持区间(100)夹持固定的外壳(20),所述外壳(20)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夹持面(104)抵接的第一外壁(201)和用于与第二夹持面(105)抵接的第二外壁(202);所述第一夹持面(104)与所述第一外壁(201)之间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面(105)与第二外壁(20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相互适配的锁止凸部(301)和锁止凹槽(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凸部(301)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面(104)和/或第二夹持面(105)上,所述锁止凹槽(203)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壁(201)和/或第二外壁(2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102)和/或第二夹持臂(103)上活动连接有锁止钮(30),所述锁止钮(30)的一端设置有所述锁止凸部(301),所述第一夹持臂(102)和/或第二夹持臂(103)在靠近夹持区间(10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所述锁止凸部(301)通过的凹槽(108),所述第一夹持臂(102)和/或第二夹持臂(103)与所述锁止钮(30)之间设置有弹性件(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凸部(301)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壁(201)和/或第二外壁(202)上,所述锁止凹槽(203)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面(104)和/或第二夹持面(105)上。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助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102)和/或第二夹持臂(103)上远离夹持主体(101)的一端设置有向夹持区间(100)一侧延伸的限位臂(106)。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助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主体(101)面向夹持区间(100)的一端设置有阻尼结构(107)。
7.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助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凸部(301)为倾斜设置的条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助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面(104)与第二夹持面(105)上均设有锁止凸部(301),第一夹持面(104)与第二夹持面(105)上设置的锁止凸部(301)的倾斜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凸部(301)为倾斜设置的条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助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壁(201)与第二外壁(202)上均设有锁止凸部(301),第一外壁(201)与第二外壁(202)上设置的锁止凸部(301)的倾斜方向相反。
CN202322585508.XU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助拍装置 Active CN2210546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85508.XU CN221054612U (zh)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助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85508.XU CN221054612U (zh)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助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54612U true CN221054612U (zh) 2024-05-31

Family

ID=91199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85508.XU Active CN221054612U (zh)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助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546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46990B2 (en) Integrally-formed docking accessory system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CN210868113U (zh) 耳机
CN105959443B (zh) 移动设备腰夹
CN221054612U (zh) 一种助拍装置
CN215958639U (zh) 快拆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可穿戴设备
CN112839151A (zh) 可多角度转动的镜头模组以及执法记录仪
TWM273826U (en) Battery lock structure
CN216434645U (zh) 一种相机保护框及模块化相机
CN213399540U (zh) 一种具有中控功能的触摸屏
CN210991205U (zh) 一种便携式急救护理箱安装机构
CN210372690U (zh) 一种具有伸缩、旋转功能的吸盘支架
CN220511372U (zh) 一种新型防爆外壳
CN219936294U (zh) 固定支架、壳体组件以及穿戴设备
CN219718283U (zh) 一种手机夹
CN216752028U (zh) 一种麦克风组件及拍摄装置
CN215376041U (zh) 一种用于照相机防水壳斜面按键的直按装置
CN220382251U (zh) 一种电池盖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20383105U (zh) 一种具有支架的保护壳
CN213403449U (zh) 一种蓝牙耳机装置
CN217691926U (zh) 一种磁吸式充电、数据传输的骨传导耳机及电源适配器
CN213882023U (zh) 可穿戴设备
CN218605097U (zh) 一种应用于电子烟上的腰套结构
CN219179793U (zh) 一种固定卡位穿戴设备
CN217548893U (zh) 呼啦圈单元节连接结构
CN211371737U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语音交互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