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49228U - 一种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49228U
CN221049228U CN202322613854.4U CN202322613854U CN221049228U CN 221049228 U CN221049228 U CN 221049228U CN 202322613854 U CN202322613854 U CN 202322613854U CN 221049228 U CN221049228 U CN 221049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lines
longitudinal
transverse
intersection point
solar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138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冬
刘石
张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al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al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al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al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138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49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49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492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inting Plates And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包括镍钨合金材质的若干纵向栅线和与所述若干纵向栅线相互连接的镍钨合金材质的若干横向栅线,所述纵向栅线和所述横向栅线连接处形成相交点,所述相交点处还设置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连接所述纵向栅线和所述横向栅线的端部,所述纵向栅线、所述横向栅线以及所述相交点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纵向栅线、所述横向栅线以及所述相交点的下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印刷时,网版上的镂空图案难以发生变形,使得印刷的电极线路足够精细、平整,避免印刷出的电极的阻值沿其轴向产生较大的变化,从而使得太阳能的导电和转化效率得到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
背景技术
网版是印刷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的重要工具,在网版上倒入浆料,用刮刀带动浆料在网版上移动,使浆料透过网版上的镂空图案被挤压至太阳能电池上,在太阳能电池上形成对应的图案,以形成太阳能电池的电极。
传统太阳能电池电极印刷网版一般采用金属钢丝网纱和有机高分子膜组成,网纱由钢材质的经线和纬线交互编织成型,存在经纬结点,不利于实现印刷的均匀性。若印刷浆料量较少,容易出现虚印,使得线路接触不良。多次印刷虽然能够避免虚印,但使用的浆料量会变多,从而导致印刷出的电极会变宽,影响电池光照面积。同时对此重复印刷会导致电极线不平整,使电极的阻值出现明显的驼峰和驼谷效应,同样无法提高电池转换效率。电极图案位于有机高分子膜上,但采用的有机高分子膜具有一定的张力。印刷时,电极图案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这样容易造成印刷的线路不够精细,同样会对太阳能电池的导电和转化效率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可提高印刷线路的精细度,提升太阳能电池的导电和转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镍钨合金材质的若干纵向栅线和与所述若干纵向栅线相互连接的镍钨合金材质的若干横向栅线,所述纵向栅线和所述横向栅线连接处具有相交点,所述相交点处还设置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连接所述纵向栅线和所述横向栅线的端部,所述纵向栅线、所述横向栅线以及所述相交点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纵向栅线、所述横向栅线以及所述相交点的下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部远离所述相交点的一侧边缘为直线形,所述加强部边缘与所述纵向栅线或所述横向栅线夹角在10°~80°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镂空图案的轴向方向平行于所述纵向栅线方向,所述加强部边缘与所述纵向栅线的夹角在10°~45°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镂空图案的轴向方向平行于所述横向栅线方向,所述加强部边缘与所述横向栅线的夹角在10°~45°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部远离所述相交点的一侧边缘为朝向所述相交点的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栅线、所述横向栅线,以及所述相交点的厚度在3μm~20μm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镍钨合金材质的若干纵向栅线和与所述若干纵向栅线相互连接的镍钨合金材质的若干横向栅线,所述纵向栅线和所述横向栅线连接处形成相交点,所述相交点处还设置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连接所述纵向栅线和所述横向栅线的端部,所述纵向栅线、所述横向栅线以及所述相交点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纵向栅线、所述横向栅线以及所述相交点的下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印刷时,网版上的镂空图案难以发生变形,使得印刷出的电极线路足够精细、平整,避免印刷出的电极的阻值沿其轴向产生较大的变化,从而使得太阳能的导电和转化效率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为一种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的俯视图;
图3所示为图2中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的局部放大图;
图4所示为图2中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的A-A剖视图;
图5所示为另一种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纵向栅线;20、横向栅线;30、相交点;31、加强部;40、镂空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的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包括若干条纵向栅线10和与若干条纵向栅线10相互连接的若干条横向栅线20,若干条纵向栅线10和若干条横向栅线20之间形成用于印刷的镂空图案40。浆料可以穿过若干条纵向栅线10和若干条横向栅线20之间的镂空图案40到达太阳能电池上,在太阳能电池上形成对应的图案,以形成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版的厚度在3μm~20μm范围内。
结合图3所示,纵向栅线10的上表面与横向栅线20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纵向栅线10的下表面与横向栅线20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纵向栅线10和横向栅线20之间的相交点30上表面平齐于纵向栅线10和横向栅线20的上表面,纵向栅线10和横向栅线20之间的相交点30下表面平齐于纵向栅线10和横向栅线20的下表面。因此,网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平整面,这使得浆料穿过镂空图案40所形成的电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也为平整面,从而避免印刷出的电极的阻值沿其轴向产生较大的变化,进而提升太阳能电池的导电或者转化效率。在本实施例中,若干纵向栅线10、若干横向栅线20,以及若干纵向栅线10和若干横向栅线20之间的相交点30一体成型。
结合图4所示,纵向栅线10和横向栅线20侧壁也为平整面,使得太阳能电池上所形成的电极为矩形截面,避免阳光直射太阳能电池板时电极在太阳能电池表面产生阴影,使太阳能电池板的受光减少,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
参考图3和图5所示,纵向栅线10和横向栅线20之间的相交点30处还设置有加强部31,加强部31连接纵向栅线10和横向栅线20靠近相交点30的端部,改善相交点30处的应力分布,提高相交点30处的强度,避免网版在印刷时由相交点30处断裂,从而增加网版的印刷次数,提升网版的使用寿命。
结合图3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部31远离相交点30的一侧边缘为直线形,加强部31边缘与纵向栅线10或横向栅线20的夹角在10°~80°范围内。当镂空图案40的轴线方向平行于纵向栅线10方向,假设加强部31边缘与纵向栅线10的夹角为α,10°≤α≤45°,则加强部31边缘与横向栅线20的夹角为90°-α;当镂空图案40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横向栅线20方向,假设加强部31边缘与横向栅线20的夹角为β,10°≤β≤45°,则加强部31边缘与纵向栅线10的夹角为90°-β,使得电极的截面面积沿其轴向以较小的速率递减,避免电极的阻值沿其轴向产生较大的变化,影响太阳能电池的导电和转化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强部31边缘与纵向栅线10和横向栅线20的夹角均为45°。
结合图5所示,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加强部31远离相交点30的一侧边缘还可以为朝向相交点30的弧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基于电铸工艺制造太阳能电池网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可导电金属基板进行表面处理,依次进行除油剂电解除油、等离子体处理以及水洗处理,然后将可导电金属基板烘干。
其中,所述可导电金属基板可根据具体生产要求选用铝板、铜板或不锈钢板。
步骤S2:在可导电金属基板上贴附感光胶,通过菲林曝光的方法将纵向栅线10和横向栅线20共同组成的图案转移至可导电金属基板上,然后使用与感光胶对应的溶剂清洗未被曝光的感光胶,被曝光的感光胶则因发生聚合反应而无法被清洗。
其中,纵向栅线10和横向栅线20线路以凹槽的形式留在可导电金属基板上,从而形成纵向栅线10和横向栅线20的阴模。
步骤S3:将可导电金属基板放置在镀液中进行电铸处理,镀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沉积在可导电金属基板表面。
其中,镀液为镍钨合金镀液,各组分含量为:Ni(NH2SO3)2为25~100g/L,Na2WO4·2H2O为30~100g/L,(NH4)3C6H5O7·H2O为50~150g/L。镀液的PH值为6.5~8.0,镀液温度为60℃~70℃,电铸处理时施加的电流密度为2A/dm2~10A/dm2
根据所需镀层的厚度,依据镀液中各组分具体含量、镀液PH、镀液温度以及施加的电流密度,确定电铸处理的时间,从而获得符合要求的镀层。在本实用新型中,镀层的厚度在3μm~20μm范围内。
步骤S4:电铸完成后,使用对应的试剂清洗被曝光的感光胶,然后采用化学方式调整镀层与可导电金属基板之间的结合力,最后将镀层从可导电金属基板上剥离,从而得到网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的有益效果:包括由镍钨合金材质制成的若干纵向栅线10和与若干纵向栅线10相互连接的由镍钨合金材质制成的若干横向栅线20,若干纵向栅线10和若干横向栅线20通过电铸工艺一体成型。纵向栅线10和横向栅线20连接处形成相交点30,相交点30处还设置有加强部31,加强部31连接纵向栅线10和横向栅线20的端部,改善相交点30处的应力分布,提高相交点30处的强度,避免网版在印刷时在相交点30处断裂,从而增加网版的印刷次数,提升网版的使用寿命。纵向栅线10、横向栅线20以及相交点30的上表面均处于同一平面,纵向栅线10、横向栅线20以及相交点30的下表面也都处于同一平面。由于采用电铸工艺制得的镍钨合金材质的网版硬度高,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并且网版的表面平整、厚度均匀,使得印刷出的电极线路足够精细和平整,避免印刷出的电极的阻值沿其轴向产生较大的变化,进而提升太阳能电池的导电或者转化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为了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范围。

Claims (6)

1.一种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其特征在于:包括镍钨合金材质的若干纵向栅线和与所述若干纵向栅线相互连接的镍钨合金材质的若干横向栅线,所述纵向栅线和所述横向栅线连接处形成相交点,所述相交点处还设置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连接所述纵向栅线和所述横向栅线的端部,所述纵向栅线、所述横向栅线以及所述相交点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纵向栅线、所述横向栅线以及所述相交点的下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远离所述相交点的一侧边缘为直线形,所述加强部边缘与所述纵向栅线或所述横向栅线夹角在10°~80°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纵向栅线和若干所述横向栅线之间形成有用于印刷的镂空图案,所述镂空图案的轴向方向平行于所述纵向栅线方向,所述加强部边缘与所述纵向栅线的夹角在10°~45°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图案的轴向方向平行于所述横向栅线方向,所述加强部边缘与所述横向栅线的夹角在10°~45°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远离所述相交点的一侧边缘为朝向所述相交点的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栅线、所述横向栅线,以及所述相交点的厚度在3μm~20μm范围内。
CN202322613854.4U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 Active CN221049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13854.4U CN221049228U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13854.4U CN221049228U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49228U true CN221049228U (zh) 2024-05-31

Family

ID=91203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13854.4U Active CN221049228U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492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9534813A (ja) 太陽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電気化学的析出装置
US20100181670A1 (en) Contact structure for a semiconduc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15613106B (zh) 一种插片式太阳能电池片铜电极电镀装置及方法
CN108660500A (zh) 一种水平电化学沉积金属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21049228U (zh) 一种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网版
JP2004522856A (ja) 電気導体、太陽集熱器、電気化学セ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のような方法で製造した導体の使用
CN221049227U (zh) 一种基于电铸工艺的太阳能电池复合网版
CN108588803A (zh) 一种电沉积装置
CN103572331B (zh) 有色金属电积用栅栏型钛基PbO2阳极的制作方法
CN200999265Y (zh) 用于电镀的挡板
CN202543369U (zh) 工业电镀用阳极模块
CN107490652B (zh) 一种单一取向氧化铱纳米阵列制备及膜电极的构筑方法
CN220883712U (zh) 一种电铸型丝网
CN220883716U (zh) 一种电铸型丝网
CN220883715U (zh) 一种电铸型丝网
EP1767671B1 (en)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 for electrolysis, ion exchange membrane electrolytic cell and method of electrolysis us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
CN211848169U (zh) 一种仿形钛篮
CN211689284U (zh) 一种用于pcb水平电镀的双层钛网阳极
CN210362900U (zh) 一种印刷用无网结网版
CN205398763U (zh) 一种水平线镀铜用不溶性阳极钛网装置
CN211350677U (zh) 一种hit太阳能电池表面栅状电极的电镀成栅制备结构
CN112126966A (zh) 晶体硅太阳电池电极的电镀装置
CN114059133A (zh) 新型电极及光伏电池单面、双面水平式电镀设备
CN220224411U (zh) 一种波浪形不溶性阳极装置
CN210856398U (zh) 一种阳极导电圆孔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