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43173U - 发声单元和头戴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发声单元和头戴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43173U
CN221043173U CN202322442157.7U CN202322442157U CN221043173U CN 221043173 U CN221043173 U CN 221043173U CN 202322442157 U CN202322442157 U CN 202322442157U CN 221043173 U CN221043173 U CN 221043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inlet
microphone
hole
shi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4215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贡维勇
吴海全
王彦峰
张波
郭世文
迟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4215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43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43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43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声单元和头戴式耳机,发声单元,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包括安装部、以及连接于安装部的后侧部并朝安装部的后方延伸的连接部,连接部设有进音孔;麦克风组件,麦克风组件设置于安装部的后侧部,并位于连接部的内侧,且麦克风组件与进音孔相对设置;后壳,后壳位于安装部的后方、并套接于连接部外,且后壳罩住麦克风组件,后壳具有遮挡部,遮挡部用于遮挡进音孔的入口的至少一部分,遮挡部与进音孔的入口之间具有收音间隙。其中,后壳上的遮挡部遮挡进音孔的入口的至少部分,遮挡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外界的风直接吹向进音孔,降低风噪。

Description

发声单元和头戴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声单元和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头戴式耳机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然而,当用户佩戴某些头戴式耳机在骑车或者走路的过程中进行通话时,外界的风会被麦克风检测到并产生风噪,影响通话质量。
通常情况下,耳机风噪产生于麦克风进音孔气流的碰撞。相关技术中,部分耳机在有风环境中,外界的风能够直接对着进音孔吹向麦克风,进风孔的孔壁受风撞力度大,会产生严重风噪,降低通话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声单元,能够改善风噪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发声单元的头戴式耳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发声单元,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安装部的后侧部并朝所述安装部的后方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进音孔;麦克风组件,所述麦克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后侧部,并位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且所述麦克风组件与所述进音孔相对设置;后壳,所述后壳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后方、并套接于所述连接部外,且所述后壳罩住所述麦克风组件,所述后壳具有遮挡部,遮挡部用于遮挡所述进音孔的入口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遮挡部与所述进音孔的入口之间具有收音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声单元,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发声单元中,麦克风组件设置于安装部的后侧部,并位于连接部的内侧,且麦克风组件与进音孔相对设置,外界的声音可以通过进音孔被麦克风组件拾取,并且,后壳罩住麦克风组件,能够对麦克风进行防护。其中,后壳上的遮挡部用于遮挡进音孔的入口的至少部分,遮挡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外界的风直接吹向进音孔,降低风噪,并且,遮挡部与进音孔的入口之间具有收音间隙,该收音间隙能够便于外界的声信号进入进音孔而被麦克风组件采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遮挡部包括与所述进音孔相对的近孔面,所述近孔面形成有与所述进音孔的入口相对的凹槽,所述凹槽贯穿所述后壳的前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音孔的入口的宽度从前往后逐渐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收音间隙还与所述后壳的内部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部的内侧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限定出限位空间,所述麦克风组件设置于所述限位空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麦克风组件包括麦克风以及包裹所述麦克风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与所述限位空间的侧壁密封配合,所述密封套设有与所述进音孔相对设置的通孔,所述麦克风的拾音孔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密封套与所述限位空间的侧壁之间具有粘胶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麦克风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套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调音网;
所述限位件设有与所述限位空间连通的限位口,所述调音网具有伸入所述限位口的限位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部的后侧面设有与所述限位空间连通的导槽,所述麦克风组件与所述导槽导向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头戴式耳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声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戴式耳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中,麦克风组件设置于安装部的后侧部,并位于连接部的内侧,且麦克风组件与进音孔相对设置,外界的声音可以通过进音孔被麦克风组件拾取,并且,后壳罩住麦克风组件,能够对麦克风进行防护。其中,后壳上的遮挡部遮挡进音孔的入口的至少部分,遮挡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外界的风直接吹向进音孔,降低风噪,并且,遮挡部与进音孔的入口之间具有收音间隙,该收音间隙能够便于外界的声信号进入进音孔而被麦克风组件采集。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发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发声单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发声单元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发声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麦克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麦克风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0、安装座;110、安装部;111、导槽;120、连接部;121、进音孔;130、限位件;131、限位空间;132、限位口;
200、麦克风组件;210、密封套;211、通孔;220、麦克风;230、调音网;231、限位部;
300、后壳;310、遮挡部;311、近孔面;312、凹槽;320、前端面;
400、耳套;
500、收音间隙;510、间隙;
600、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涉及的发声单元,该发声单元可以应用于头戴式耳机中,当用户佩戴上头戴式耳机后,发声单元对着用户的耳朵。
其中,发声单元包括安装座100、麦克风组件200以及后壳300。
如图2所示,安装座100包括安装部110、以及连接于安装部110的后侧部并朝安装部110的后方延伸的连接部120。
具体地,安装部110的前侧用于连接耳套400,连接部120连接在安装部110的后侧并朝安装部110的后方延伸。
更具体地,连接部120为环状,连接部120连接在安装部110的边缘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120可以是闭合的环状结构,也是可以非闭合的环状结构。
进一步地,连接部120设有进音孔121。
具体地,进音孔121贯穿连接部120的内外两侧。
如图2所示,麦克风组件200设置于安装部110的后侧部,并位于连接部120的内侧,且麦克风组件200与进音孔121相对设置。
具体地,麦克风组件200固定在安装部110的后侧部,且被连接部120围绕,麦克风组件200与进音孔121相对设置,外界的声音可以通过进音孔121被麦克风组件200采集。
如图1、图2所示,后壳300位于安装部110的后方、并套接于连接部120外,且后壳300罩住麦克风组件200。
需要说明的是,后壳300用于罩住麦克风组件200,以对麦克风220进行防护,当然,安装部110的后侧还可以设置其他的器件,后壳300也可以将其他的器件一同罩住,从而起到防护作用。
如图1、图3所示,进一步地,后壳300具有遮挡部310,遮挡部310用于遮挡进音孔121的入口的至少一部分。其中,进音孔121的入口是指进音孔121的外端,外界的声音通过进音孔121的入口进入至进音孔12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壳300套接于连接部120,并使遮挡部310遮挡进音孔121的入口的一部分;在其他实施例中,后壳300套接于连接部120,并将进音孔121的入口全部遮挡。
可以理解的是,定义一个与进音孔121的深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为基准面;进音孔121的入口在基准面上的投影有一部分与遮挡部310在基准面上的投影重合,表明遮挡部310遮挡进音孔121的入口的一部分;而进音孔121的入口在基准面上的投影全部与遮挡部310在基准面上的投影重合,则表明遮挡部310将进音孔121的入口全部遮挡。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遮挡部310与进音孔121的入口之间具有收音间隙500。具体而言,即使遮挡部310遮挡了进音孔121的入口至少部分,但是遮挡部310与进音孔121仍然相互间隔,遮挡部310不封堵进音孔121的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发声单元中,麦克风组件200设置于安装部110的后侧部,并位于连接部120的内侧,且麦克风组件200与进音孔121相对设置,外界的声音可以通过进音孔121被麦克风组件200拾取,并且,后壳300罩住麦克风组件200,能够对麦克风220进行防护。其中,后壳300上的遮挡部310遮挡进音孔121的入口的至少部分,遮挡部310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外界的风直接吹向进音孔121,降低风噪,并且,遮挡部310与进音孔121的入口之间具有收音间隙500,该收音间隙500能够便于外界的声信号进入进音孔121而被麦克风组件200采集。
结合图1与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遮挡部310包括与进音孔121相对的近孔面311,近孔面311形成有与进音孔121的入口相对的凹槽312,且凹槽312贯穿后壳300的前端面320。
需要说明的是,后壳300为罩体,其前端面320为靠近耳套400的一端的端面。
在遮挡部310中,靠近进音孔121的一面为近孔面311,通过在近孔面311形成凹槽312,并使该凹槽312与进音孔121的入口相对,如此,可以增加进音孔121的入口与遮挡部310之间的距离,使得收音间隙500变宽,从而进一步有利于外界的声信号进入进音孔121而被麦克风组件200采集。
如图1、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音孔121的入口的宽度从前往后逐渐增大。
可以理解的是,后壳300从后往前套接在连接部120外,在遮挡部310只遮挡进音孔121的入口的一部分的情况下,遮挡部310从后往前遮挡进音孔121的入口,通过使得进音孔121的入口的宽度从前往后逐渐增大,可以使得遮挡部310对进音孔121的入口的遮挡面积变大,从而有利于降低风噪的产生。
其中,进音孔121的入口的形状可以是三角形、半圆形、半椭圆形或者其他形状,保证音孔的入口的宽度从前往后逐渐增大即可。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收音间隙500还与后壳300的内部连通。
具体地,后壳300罩设于安装座100的后方,并且后壳300与安装座100配合形成有内腔600,收音间隙500还与内腔600连通,当风吹向收音间隙500后,能够通过收音间隙500进入至内腔600而分散,从而降低风被阻挡又返回至进音孔121的风险,减弱风噪。
更具体地,后壳300套接在连接部120外,并与连接部120通过卡扣连接,并且,后壳300的内壁与连接部120的外侧壁之间留有间隙510,该间隙510用于将外界和内腔600连通,而收音间隙500属于该间隙510的一部分。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120的内侧设置有限位件130,限位件130限定出限位空间131,麦克风组件200设置于限位空间131内。
可以理解的是,限位件130用于将麦克风组件200进行限位,从而保证麦克风组件200的装配精度。
具体地,限位件130连接在连接部120的内侧壁,并且,限位件130围设形成限位空间131,麦克风组件200设置于限位空间131内。
更具体地,进音孔121与限位空间131连通,麦克风组件200设置于限位空间131内并与进音孔121相对设置。
如图4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麦克风组件200包括麦克风220以及包裹麦克风220的密封套210,密封套210与限位空间131的侧壁密封配合,密封套210设有与进音孔121相对设置的通孔211,麦克风220的拾音孔与通孔211相对设置。
具体地,外界的声音可以在进入进音孔121后再通过通孔211被麦克风220拾取,密封套210用于将麦克风220紧密包裹,从而保证麦克风220的稳定性,当风吹向麦克风220时,可以减小麦克风220的振动,降低噪音。另外,密封套210与限位空间131的侧壁密封配合,可以使得进音孔121与麦克风220的后方隔离,当风吹来时,可以减少声音传输过程的串扰,降低噪音。
其中,密封套210可以是硅胶套。
进一步地,密封套210与限位空间131的侧壁之间具有粘胶层,利用粘胶层可以实现密封套210与限位空间131的侧壁之间的密封,并且,利用粘胶层可以将密封套210固定于限位件130,降低密封套210晃动的风险,从而稳固麦克风220。
可以理解的是,粘胶层可以是胶水凝固形成,即,密封套210可以利用胶水固定在限位空间131内。
进一步地,麦克风组件200还包括设置在密封套210与连接部120之间的调音网230。其中,调音网230有调音、防尘的作用。
更进一步地,限位件130设有与限位空间131连通的限位口132,调音网230具有伸入限位口132的限位部231,限位口132用于对限位部231进行限位,从而对调音网230进行限位,降低调音网230移位的风险。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110的后侧面设有与限位空间131连通的导槽111,麦克风组件200与导槽111导向配合,导槽111有利于麦克风组件200安装至限位空间131内。
具体地,在安装麦克风组件200的过程中,可以先将麦克风组件200放入导槽111,并使得麦克风组件200沿着导槽111滑入至限位空间131内即可,操作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发声单元的内部设置有扬声器,可以借助扬声器进行发声。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声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中,麦克风组件200设置于安装部110的后侧部,并位于连接部120的内侧,且麦克风组件200与进音孔121相对设置,外界的声音可以通过进音孔121被麦克风组件200拾取,并且,后壳300罩住麦克风组件200,能够对麦克风220进行防护。其中,后壳300上的遮挡部310遮挡进音孔121的入口的至少部分,遮挡部310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外界的风直接吹向进音孔121,降低风噪,并且,遮挡部310与进音孔121的入口之间具有收音间隙500,该收音间隙500能够便于外界的声信号进入进音孔121而被麦克风组件200采集。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安装部的后侧部并朝所述安装部的后方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进音孔;
麦克风组件,所述麦克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后侧部,并位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且所述麦克风组件与所述进音孔相对设置;
后壳,所述后壳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后方、并套接于所述连接部外,且所述后壳罩住所述麦克风组件,所述后壳具有遮挡部,所述遮挡部用于遮挡所述进音孔的入口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遮挡部与所述进音孔的入口之间具有收音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包括与所述进音孔相对的近孔面,所述近孔面形成有与所述进音孔的入口相对的凹槽,所述凹槽贯穿所述后壳的前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音孔的入口的宽度从前往后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音间隙还与所述后壳的内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限定出限位空间,所述麦克风组件设置于所述限位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组件包括麦克风以及包裹所述麦克风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与所述限位空间的侧壁密封配合,所述密封套设有与所述进音孔相对设置的通孔,所述麦克风的拾音孔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与所述限位空间的侧壁之间具有粘胶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套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调音网;
所述限位件设有与所述限位空间连通的限位口,所述调音网具有伸入所述限位口的限位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后侧面设有与所述限位空间连通的导槽,所述麦克风组件与所述导槽导向配合。
10.一种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发声单元。
CN202322442157.7U 2023-09-07 2023-09-07 发声单元和头戴式耳机 Active CN221043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42157.7U CN221043173U (zh) 2023-09-07 2023-09-07 发声单元和头戴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42157.7U CN221043173U (zh) 2023-09-07 2023-09-07 发声单元和头戴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43173U true CN221043173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87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42157.7U Active CN221043173U (zh) 2023-09-07 2023-09-07 发声单元和头戴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431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50966B2 (en) Earphone having a controlled acoustic leak port
JP5695703B2 (ja) 音響チューニングメカニズムを有するイヤホン
US10178464B2 (en) Earpiece
RU2395261C2 (ru) Наушник
US11206477B2 (en) Sound transducer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CN212115606U (zh) 麦克风结构和耳机
CN221043173U (zh) 发声单元和头戴式耳机
CN214481199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模组及头戴式耳机
CN216600003U (zh) 低风噪耳机组件及耳机
JP2001309477A (ja) ヘッドホン・ユニット
CN219018984U (zh) 耳机发声模块以及头戴式耳机
CN111083263A (zh) 终端设备的喇叭出音结构
CN216752042U (zh) 一种耳机和耳机组件
CN216852022U (zh) 电子设备
US20240080604A1 (en) Acoustic vent and protective membrane
US20240080603A1 (en) Acoustic vent and protective membrane
TWM620077U (zh) 無線耳機
AU2015224372B2 (en) An earphone having an acoustic tuning mechanism
WO2020061818A1 (zh) 耳机降噪结构及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