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43079U - 摄像机 - Google Patents

摄像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43079U
CN221043079U CN202323101602.XU CN202323101602U CN221043079U CN 221043079 U CN221043079 U CN 221043079U CN 202323101602 U CN202323101602 U CN 202323101602U CN 221043079 U CN221043079 U CN 221043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amera
light supplementing
lamp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10160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腾
沈锋
顾郑一
李益伟
黄秀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10160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43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43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430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摄像机,摄像机包括底座、上壳、镜头组件、安装架及补光组件,上壳可拆卸地设置于底座并与底座形成安装空间,上壳设有第一通光孔及间隔布置于第一通光孔周围的第二通光孔;镜头组件设置于安装空间内,并朝向第一通光孔,镜头组件能够相对于底座运动;安装架设置于安装空间内,并位于镜头组件的外侧;补光组件设置于安装架,并朝向第二通光孔。补光组件单独设置于安装架上,保证补光组件及镜头组件的散热效果,避免摄像机温度超差而导致设备损坏;当用户需要拆卸上壳时,补光组件不会随上壳共同被拆卸,避免拉扯到补光组件上的线缆,保证电路连接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摄像机能够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摄像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摄像机。
背景技术
摄像机通常包括补光灯结构,以保证摄像机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下能够正常拍摄。
现有的摄像机中,部分是将补光灯结构固定在机芯上,但是机芯和补光灯结构的功耗均较大,容易导致摄像机的温度过高。也有部分是将补光灯结构固定在上壳上,但是在拆卸上壳调试镜头时会拉扯到灯板线,导致电路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摄像机,能够避免补光灯结构影响摄像机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摄像机,包括:底座;上壳,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形成安装空间,所述上壳设有第一通光孔及间隔布置于所述第一通光孔周围的第二通光孔;镜头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朝向所述第一通光孔,所述镜头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运动;安装架,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位于所述镜头组件的外侧;以及,补光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并朝向所述第二通光孔。
上述摄像机中,镜头组件能够相对于底座运动,实现多角度、大范围监控,补光组件和镜头组件互不干涉,避免出现串光而影响镜头组件的正常拍摄,并且还能够省去挡光圈结构;补光组件单独设置于安装架上,不与镜头组件、上壳及底座连接,保证补光组件及镜头组件的散热效果,提升散热效率,避免摄像机温度超差而导致设备损坏;并且当用户需要拆卸上壳时,补光组件不会随上壳共同被拆卸,从而能够避免拉扯到补光组件上的线缆,保证电路连接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摄像机能够正常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设置为金属件。
如此设置,金属件的导热系数高,能够对补光组件更好地进行散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补光组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
如此设置,保证补光组件的补光范围能够满足镜头组件的拍摄范围,并且镜头组件和补光组件的光线不会相互干涉,避免串光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包括相互连接的前壁及侧壁,所述前壁及所述侧壁均设有所述第二通光孔;所述补光组件包括第一补光灯及第二补光灯,所述第一补光灯朝向设于所述前壁的所述第二通光孔,所述第二补光灯朝向设于所述侧壁的所述第二通光孔。
如此设置,第一补光灯及第二补光灯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以实现摄像机的大范围补光,使得镜头组件在朝向不同方向拍摄时都能够保证光线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补光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以预设竖直面为对称面,两组所述补光组件对称设置于所述镜头组件的两侧。
如此设置,两组补光组件能够扩大摄像机的补光范围,使得镜头组件在朝向不同方向拍摄时都能够保证光线强度,实现摄像机的全彩监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补光灯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满足65°至90°;及/或,所述第二补光灯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满足10°至20°;及/或,所述第一补光灯所在轴线与预设竖直面之间的夹角满足0°至20°;及/或,所述第二补光灯所在轴线与预设竖直面之间的夹角满足0°至15°。
如此设置,补光效果最佳,从而提升摄像机的全彩监控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补光灯及所述第二补光灯均包括红外光源及/或白光光源。
如此设置,两种光源能够根据需要随时切换灯光效果,实现摄像机的全彩监控,并且白光还能够起到警示作用,从而扩大该摄像机的适用范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头组件包括支架及设置于所述支架的镜头本体;所述支架及所述镜头本体共同相对于所述底座绕竖直轴线在-30°至30°范围内转动,及/或,所述镜头本体单独相对于所述支架绕水平轴线在0°至90°范围内转动。
如此设置,能够扩大镜头本体的拍摄覆盖范围,满足用户不同角度的监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扬声器组件,所述上壳设有与所述扬声器组件对应的出音孔;及/或,所述摄像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或所述安装架的麦克风组件。
如此设置,能够实现摄像机的声光警戒功能,扩大该摄像机的适用范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壳及所述底座之间的第一密封件;及/或,所述摄像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壳的球罩及灯盖,所述球罩罩设于所述第一通光孔,所述灯盖罩设于所述第二通光孔,所述摄像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壳与所述球罩及所述灯盖之间的第二密封件。
如此设置,保证摄像机的密封性及防水性,实现摄像机整体的高防水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摄像机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上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镜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安装架及补光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4中安装架及补光组件的装配细节图。
附图标记:1、底座;2、上壳;21、第一通光孔;22、第二通光孔;23、前壁;24、侧壁;25、出音孔;3、镜头组件;31、支架;32、镜头本体;4、安装架;5、补光组件;51、第一补光灯;52、第二补光灯;6、扬声器组件;7、球罩;8、灯盖;9、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摄像机通常包括补光灯结构,以保证摄像机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下能够正常拍摄。现有的摄像机中,部分是将补光灯结构固定在机芯上,并通过机芯上的金属结构件进行散热,但是机芯和补光灯结构在工作中的功耗均较大,容易导致摄像机的温度过高,从而损坏设备。也有部分是将补光灯结构固定在上壳上,但是用户在拆卸上壳调试镜头或摄像机内部的其他元件时会拉扯到灯板线,导致电路不良,从而影响摄像机的正常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摄像机,该摄像机能够提升散热效果,且拆卸上壳时不会拉扯到灯板线,从而避免补光灯结构影响摄像机的正常使用。
如图1至图2所示,具体地,摄像机包括底座1、上壳2、镜头组件3、安装架4及补光组件5,其中:上壳2可拆卸地设置于底座1并与底座1形成安装空间,上壳2设有第一通光孔21及间隔布置于第一通光孔21周围的第二通光孔22;镜头组件3设置于安装空间内,并朝向第一通光孔21,镜头组件3能够相对于底座1运动;安装架4设置于安装空间内,并位于镜头组件3的外侧;补光组件5设置于安装架4,并朝向第二通光孔2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机中,镜头组件3能够相对于底座1运动,实现多角度、大范围监控,补光组件5设置于镜头组件3的外侧,且镜头组件3通过第一通光孔21拍摄,补光组件5通过第二通光孔22补光,两者互不干涉,避免出现串光而影响镜头组件3的正常拍摄,并且还能够省去挡光圈结构,降低成本,避免挡光圈长时间使用后挥发物质污染上壳2而影响镜头组件3的拍摄效果;补光组件5单独设置于安装架4上,不与镜头组件3、上壳2及底座1连接,保证补光组件5、镜头组件3及摄像机内部其他元件的散热效果,提升散热效率,避免补光组件5和镜头组件3等其他元件在工作过程中集中产生过多的热量而导致散热困难,从而避免摄像机温度超差而导致设备损坏;并且,当用户需要拆卸上壳2调试镜头组件3或摄像机内部的其他元件时,补光组件5不会随上壳2共同被拆卸,从而能够避免拉扯到补光组件5上的线缆,保证电路连接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摄像机能够正常使用。
如图1所示,摄像机还包括设置于底座1的主板9,主板9能够与镜头组件3、补光组件5及摄像机内部的其他元件电连接。
优选地,安装架4设置为金属件。金属件的导热系数高,能够对补光组件5更好地进行散热,避免补光组件5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过多而影响补光组件5、镜头组件3、主板9等摄像机内部的其他元件正常工作,延长摄像机的使用寿命。其中,补光组件5可以与安装架4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连接,安装方便,并且能够保证补光组件5与安装架4之间热传导速率;或者,补光组件5也可以与安装架4通过卡接、胶粘等其他方式固定,只要保证两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即可。
如图1及图3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镜头组件3包括支架31及设置于支架31的镜头本体32。以图示位置为0°位置,支架31及镜头本体32共同相对于底座1绕竖直轴线c在-30°至30°范围内转动。也就是说,支架31及镜头本体32能够共同相对于底座1绕竖直轴线c沿+X方向在0°至30°的范围内转动,也能够共同相对于底座1绕竖直轴线c沿-X方向在-30°至0°的范围内转动。以图示的镜头本体32的光轴垂直于水平面α的位置为0°位置,镜头本体32单独相对于支架31绕水平轴线d沿+Y方向在0°至90°范围内转动。镜头本体32的显示装置绕镜头本体32的光轴在0°至360°范围内转动。这样能够扩大镜头本体32的拍摄覆盖范围,满足用户不同角度的监控。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镜头组件3的活动范围也可以根据摄像机的实际安装位置及使用环境进行改变,例如,将支架31及镜头本体32设置为共同相对于底座1绕竖直轴线c在0°至360°等其他范围内转动,镜头本体32单独相对于支架31绕水平轴线d在0°至80°或0°至180°等其他范围内转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1至图2所示,上壳2包括相互连接的前壁23及侧壁24,前壁23及侧壁24均设有第二通光孔22;补光组件5包括第一补光灯51及第二补光灯52,第一补光灯51朝向设于前壁23的第二通光孔22,第二补光灯52朝向设于侧壁24的第二通光孔22。第一补光灯51及第二补光灯52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以实现摄像机的大范围补光,使得镜头组件3在朝向不同方向拍摄时都能够保证光线强度。
如图3及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当支架31及镜头本体32共同相对于底座1绕竖直轴线c转动至0°位置,镜头本体32单独相对于支架31绕水平轴线d转动至90°位置时,镜头本体32朝向前壁23的中间,并且以此时镜头本体32的光轴所在竖直面作为预设竖直面β。
如图4至图5所示,补光组件5的数量为两组,以预设竖直面β为对称面,两组补光组件5对称设置于镜头组件3的两侧。两组补光组件5能够进一步扩大摄像机的补光范围,使得镜头组件3在朝向不同方向拍摄时都能够保证光线强度,从而提升拍摄效果,实现摄像机的全彩监控。并且,当支架31及镜头本体32共同相对于底座1绕竖直轴线c在-30°至30°范围内转动时,对称的两组补光组件5与镜头组件3的转动范围相对应,以保证补光均匀性,从而提升整体画面均匀性。
其中,每组补光组件5可以包括一个第一补光灯51及一个第二补光灯52,也可以包括多个第一补光灯51及多个第二补光灯52,第二通光孔22的数量及布置方式与第一补光灯51及第二补光灯52对应布置,以保证摄像机的补光效果。
如图4至图5所示,补光组件5所在平面与水平面α之间具有夹角。补光组件5倾斜布置,保证补光组件5的补光范围能够满足镜头组件3的拍摄范围,并且镜头组件3和补光组件5的光线不会相互干涉,进一步避免串光问题,保证补光和拍摄效果。
如图1及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补光灯51所在平面与水平面α之间的夹角满足65°至90°,即第一补光灯51朝向前壁23倾斜,且该夹角优选为70°。第二补光灯52所在平面与水平面α之间的夹角满足10°至20°,即第二补光灯52朝向前壁23倾斜,且该夹角优选为15°。第一补光灯51所在轴线a与预设竖直面β之间的夹角满足0°至20°,即位于预设竖直面β两侧的第一补光灯51分别向外侧倾斜,且该夹角优选为5°。第二补光灯52所在轴线b与预设竖直面β之间的夹角满足0°至15°,即位于预设竖直面β两侧的第二补光灯52分别向外侧倾斜,且该夹角优选为4°。当第一补光灯51和第二补光灯52的安装位置满足上述角度时,补光效果最佳,从而提升摄像机的全彩监控效果。其中,第一补光灯51和第二补光灯52所在平面为其灯板所在平面,第一补光灯51和第二补光灯52所在轴线为垂直于灯板的轴线。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补光灯51和第二补光灯52的倾斜角度也能够根据摄像机的实际安装位置、使用环境以及镜头组件3的活动范围进行改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补光灯51及第二补光灯52均包括红外光源及白光光源。两种光源能够根据需要随时切换灯光效果,满足摄像机在不同环境下的拍摄需求,实现摄像机的全彩监控,以更好地展示夜间画面、识别人脸;并且,白光还能够起到警示作用,从而扩大该摄像机的适用范围。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补光灯51及第二补光灯52也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只包括红外光源或只包括白光光源。
如图2及图4所示,摄像机还包括设置于安装架4的扬声器组件6,上壳2设有与扬声器组件6对应的出音孔25。出音孔25能够保证扬声器组件6的出音效果。摄像机还包括设置于底座1或安装架4的麦克风组件(图未示)。扬声器组件6及麦克风组件均匀主板9电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扬声器组件6、麦克风组件及白光光源配合实现摄像机的声光警戒功能,扩大该摄像机的适用范围。
其中,扬声器组件6可以设置于侧壁24与前壁23相对的位置,远离第一补光灯51及第二补光灯52,避免扬声器组件6及补光组件5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相互影响。
如图1至图2所示,摄像机还包括设置于上壳2及底座1之间的第一密封件(图未示)。第一密封件用于提升上壳2及底座1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保证摄像机的密封性及防水性。摄像机还包括设置于上壳2的球罩7及灯盖8,球罩7罩设于第一通光孔21,灯盖8罩设于第二通光孔22,摄像机还包括设置于上壳2与球罩7及灯盖8之间的第二密封件(图未示)。球罩7和灯盖8能够在保证透光效果的同时保护镜头组件3及补光组件5,第二密封件用于提升上壳2与球罩7及灯盖8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保证摄像机的密封性及防水性,实现摄像机整体的IP67防水需求。
其中,第一密封件及第二密封件均可以包括密封圈及压环,压环能够将密封圈压紧固定于上壳2与底座1、球罩7及灯盖8之间,以保证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的密封效果。
并且,上壳2及底座1的壁厚可以是3mm,在提升摄像机的强度的同时,避免摄像机的重量过大,实现摄像机的IK10防爆需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
上壳(2),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底座(1)并与所述底座(1)形成安装空间,所述上壳(2)设有第一通光孔(21)及间隔布置于所述第一通光孔(21)周围的第二通光孔(22);
镜头组件(3),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朝向所述第一通光孔(21),所述镜头组件(3)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1)运动;
安装架(4),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位于所述镜头组件(3)的外侧;以及,
补光组件(5),设置于所述安装架(4),并朝向所述第二通光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设置为金属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组件(5)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2)包括相互连接的前壁(23)及侧壁(24),所述前壁(23)及所述侧壁(24)均设有所述第二通光孔(22);
所述补光组件(5)包括第一补光灯(51)及第二补光灯(52),所述第一补光灯(51)朝向设于所述前壁(23)的所述第二通光孔(22),所述第二补光灯(52)朝向设于所述侧壁(24)的所述第二通光孔(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组件(5)的数量为两组,以预设竖直面为对称面,两组所述补光组件(5)对称设置于所述镜头组件(3)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光灯(51)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满足65°至90°;及/或,
所述第二补光灯(52)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满足10°至20°;及/或,
所述第一补光灯(51)所在轴线与预设竖直面之间的夹角满足0°至20°;及/或,
所述第二补光灯(52)所在轴线与预设竖直面之间的夹角满足0°至1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光灯(51)及所述第二补光灯(52)均包括红外光源及/或白光光源。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组件(3)包括支架(31)及设置于所述支架(31)的镜头本体(32);
所述支架(31)及所述镜头本体(32)共同相对于所述底座(1)绕竖直轴线在-30°至30°范围内转动,及/或,所述镜头本体(32)单独相对于所述支架(31)绕水平轴线在0°至90°范围内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架(4)的扬声器组件(6),所述上壳(2)设有与所述扬声器组件(6)对应的出音孔(25);及/或,
所述摄像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1)或所述安装架(4)的麦克风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壳(2)及所述底座(1)之间的第一密封件;及/或,
所述摄像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壳(2)的球罩(7)及灯盖(8),所述球罩(7)罩设于所述第一通光孔(21),所述灯盖(8)罩设于所述第二通光孔(22),所述摄像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壳(2)与所述球罩(7)及所述灯盖(8)之间的第二密封件。
CN202323101602.XU 2023-11-16 2023-11-16 摄像机 Active CN221043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01602.XU CN221043079U (zh) 2023-11-16 2023-11-16 摄像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01602.XU CN221043079U (zh) 2023-11-16 2023-11-16 摄像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43079U true CN221043079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67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101602.XU Active CN221043079U (zh) 2023-11-16 2023-11-16 摄像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430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57311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hinge assembly of display module
US20220342285A1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0015662A1 (zh) 线条灯具
CN221043079U (zh) 摄像机
CN219761157U (zh) 一种集成式视觉模组
CN219678585U (zh) 多目摄像机
CN110855860B (zh) 一种企业办公用的智能摄像头
CN111983885B (zh) 一种具有双向支撑和散热结构的立体全景相机
CN109361842B (zh) 一种监控摄像设备
CN216122575U (zh) 摄像装置
CN221075943U (zh) 一种带有触摸显示屏的iPad拍照固定装置
CN215494494U (zh) 摄像装置
US11706508B2 (en) Light lamp assembly for multi-sensor camera
CN221213801U (zh) 监控装置及车辆
CN220711784U (zh) 一种led显示屏的壳体组件及led显示屏箱体
CN217213414U (zh) 一种柔光组件及柔光灯
CN218772256U (zh)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监视设备
CN116546299B (zh) 摄像机
CN215722796U (zh) 一种投光灯
CN218845814U (zh) 一种长度可调的led线条灯
CN216930108U (zh) 一种双摄像头及交互平板
CN218350693U (zh) 一种户外防水球形投影机
CN217003727U (zh) 一种具有护眼功能且可防止散光的led显示终端
CN214428116U (zh) 一种教育用多功能投影装置
CN215453058U (zh) 一种全自动调节角度的摄像头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