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42863U - 一种微型直放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型直放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42863U
CN221042863U CN202323065644.2U CN202323065644U CN221042863U CN 221042863 U CN221042863 U CN 221042863U CN 202323065644 U CN202323065644 U CN 202323065644U CN 221042863 U CN221042863 U CN 221042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signal
filter
unit
amplifying
attenu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656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世文
邓小丁
谢志能
潘益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yuan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Heyuan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yuan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Heyuan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23230656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42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42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428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型直放站,其具有用于传输射频信号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所述上行链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第一滤波器、第一混频器、第一放大滤波单元、第一调制单元和第二滤波器;第一混频器用于将射频信号从高频信号转换成中频信号;第一混频器用于将射频信号从高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并通过第一放大滤波单元输入至第一调制单元,第一调制单元用于将射频信号从中频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本实用新型的微型直放站通过使射频信号依次通过第一混频器和第一调制单元,将射频信号从高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并再次将射频信号重新从低频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完成对射频信号的数模转换,达到减少直放站的自激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微型直放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型直放站。
背景技术
直放站(Repeater)是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用于增强无线信号的传输范围和质量。其主要功能是接收来自基站的信号,经过放大、处理等操作后,重新发送到周围的区域,从而弥补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和损失。这有助于扩大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特别是在一些信号较弱或难以覆盖的区域,如建筑物深处或地形复杂的地区。
当前主要采用信号经过低噪声放大器、上下变频等处理方式来实现直放站。然而,这种方法直放站本身更容易产生自激现象,对原有网络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直放站、旨在解决现有的直放站中容易产生自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直放站,其中,所述微型直放站具有用于传输射频信号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所述上行链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第一滤波器、第一混频器、第一放大滤波单元、第一调制单元和第二滤波器;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滤波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混频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混频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放大滤波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滤波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调制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调制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滤波器的一端连接;其中,外部的射频信号从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输入,所述第一混频器用于将射频信号从高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放大滤波单元输入至所述第一调制单元,所述第一调制单元用于将射频信号从中频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
所述的微型直放站,其中,所述上行链路还包括:第一衰减器,所述第一衰减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滤波器的另一端链接,所述第一衰减器用于对射频信号的功率进行控制。
所述的微型直放站,其中,所述上行链路还包括:第一滤波功率放大单元,所述第一滤波功率放大单元与所述衰减器连接。
所述的微型直放站,其中,所述上行链路还包括:第一滤波功率放大单元,所述第一滤波功率放大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衰减器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的微型直放站,其中,所述下行链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第三滤波器、第二混频器、第二放大滤波单元、第二调制单元、第四滤波器、第二衰减器和所述第二放大滤波单元;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滤波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滤波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混频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混频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放大滤波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滤波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制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调制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滤波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滤波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衰减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衰减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放大滤波单元的一端连接。
所述的微型直放站,其中,所述微型直放站还包括:第一双工器和第二双工器,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双工器与所述第二放大滤波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双工器与所述第一放大滤波单元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的微型直放站,第一放大滤波单元包括:第一放大器、第五滤波器和第二放大器:所述第一放大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混频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滤波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滤波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调制单元的一端连接。
所述的微型直放站,所述第一滤波功率放大单元包括:第六滤波器和第一功率放大器;所述第六滤波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衰减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滤波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一端连接。
所述的微型直放站,其中,所述微型直放站还包括可编程门阵列,所述可编程门阵列包括:第一锁相环、第二锁相环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锁相环分别与所述第一混频器和所述第一调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锁相环分别与所述第二混频器和所述第二调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衰减器和所述第二衰减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还分别与所述第一滤波放大单元和所述第二放大滤波单元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微型直放站,其中,所述第一衰减器和所述第二衰减器均为型号为MA4P274的衰减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微型直放站,其中,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和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均为型号为SGA8343的低噪声放大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型直放站。所述微型直放站具有用于传输射频信号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所述上行链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第一滤波器、第一混频器、第一放大滤波单元、第一调制单元和第二滤波器;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滤波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混频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混频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放大滤波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滤波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调制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调制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滤波器的一端连接;其中,外部的射频信号从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输入,所述第一混频器用于将射频信号从高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放大滤波单元输入至所述第一调制单元,所述第一调制单元用于将射频信号从中频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微型直放站通过使得射频信号依次通过第一混频器和第一调制单元,将射频信号从高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并再次将射频信号重新从低频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完成对射频信号的数模转换,达到减少直放站系统的自激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微型直放站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微型直放站的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和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微型直放站的第一衰减器和第二衰减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微型直放站的第一功率放大器和第二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微型直放站的可编程门阵列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1、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2、第一滤波器;13、第一混频器;14、第一放大滤波单元;141、第一放大器;142、第五滤波器;143、第二放大器;15、第一调制单元;16、第二滤波器;17、第一衰减器;18、第一滤波功率放大单元;181、第六滤波器;182、第一功率放大器;21、第二低噪声放大器;22、第三滤波器;23、第二混频器;24、第二放大滤波单元;241、第三放大器;242、第七滤波器;243、第四放大器;25、第二调制单元;26、第四滤波器;27、第二衰减器;28、第二滤波功率放大单元;281、第八滤波器;282、第二功率放大器;30、可编程门阵列;31、第一锁相环;32、第二锁相环;33、控制单元;40、第一双工器;50、第二双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主要采用信号经过低噪声放大器、上下变频等处理方式来实现直放站。然而,这种方法直放站本身更容易产生自激现象,同时还会导致直放站的基站底噪增加,对原有网络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型直放站。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了一种微型直放站的一些实施例。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微型直放站具有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和可编程门阵列30,所述上行链路和所述下行链路分别与所述可编程门阵列30连接。所述上行链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1、第一滤波器12、第一混频器13、第一放大滤波单元14、第一调制单元15和第二滤波器16;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滤波器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器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混频器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混频器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放大滤波单元1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滤波单元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调制单元1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调制单元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滤波器16的一端连接。
其中,外部的射频信号从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1输入,所述第一混频器13用于将射频信号从高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放大滤波单元14输入至所述第一调制单元15,所述第一调制单元15用于将射频信号从中频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
具体地,在实际工作中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在进入所述上行链路进行传输时,会先从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1进入以进行低噪声放大,以降低射频信号的噪声水平。在射频信号通过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1进行低噪声放大后,射频信号会进入所述第一滤波器12进行滤波。之后射频信号会进入所述第一混频器13,所述第一混频器13将射频信号从高频信号转换成中频信号。转化为中频信号之后,射频信号会进入所述第一放大滤波单元14进行滤波放大。之后被放大后的射频信号会进入所述第一调制单元15,所述第一调制单元15会将射频信号重新从中频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之后射频信号会进入所述第二滤波器16再次进行滤波。
所以,外部的射频信号在经过放大滤波后会依次进入所述第一混频器13和所述第一调制单元15,完成从高频信号转换成中频信号,处理后再从中频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的数模转换的过程。
因为射频信号转换成中频信号时有助于降低信号在系统中传输时的损耗和失真,高频信号在传输中可能会受到更多的衰减和信号失真,而中频信号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处理和传输。因此本申请在射频信号为中频信号时,对射频信号进行了放大滤波。
并且这个数模转换的过程中引入了频率转换环节,中频信号的频率通常远低于高频信号,由于频率转换会引入带宽隔离,因此中频信号在系统中传输时与高频信号的直接路径有所分离,这样子就可以减少了可能导致自激的直接反馈,达到减少所述微型直放站自激的效果。此外,在这个过程中,频率转换和中频处理通常伴随一些信号衰减,这使得从高频到中频再到高频的信号路径上,射频信号经历了一些衰减,减小了信号环路的增益,从而减小了在直放站中自激振荡的可能性。
所以,在所述微型直放站中,通过使得射频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混频器13和所述第一调制单元15,将射频信号从高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并再次将射频信号重新从低频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完成对射频信号的数模转换,以达到减少直放站系统的自激的效果。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链路还包括:第一衰减器17和第一滤波功率放大单元18。所述第一衰减器17分别与所述第二滤波器16调制单元和所述可编程门阵列30连接,所述第一衰减器1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滤波器1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衰减器17用于对射频信号的功率进行控制;所述第一滤波功率放大单元1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衰减器1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功率放大单元18用于对射频信号进行滤波并对射频信号的功率进行放大。其中,所述第一衰减器17为ATT衰减器。
具体地,为了控制射频信号在从所述上行链路输出时的功率,防止射频信号在输出时的功率过高,也防止射频信号在输出的时的功率过低,因此需要设置所述第一衰减器17,对射频信号的功率进行调控。
这样,在所述上行链路中,射频信号会通过依次连接的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1、所述第一滤波器12、所述第一混频器13、所述第一放大滤波单元14、所述第一调制单元15、所述第二滤波器16、所述第一衰减器17以及所述第一滤波功率放大单元18。完成在所述微型直放站中的信号放大,并被引导至所述可编程门阵列30以及从天线输出。
进一步地,对于所述下行链路,所述下行链路与所述下行链路的结构相同,区别在于两个链路的方向不同。
所述下行链路具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低噪声放大器21、第三滤波器22、第二混频器23、第二放大滤波单元24、第二调制单元25、第四滤波器26、第二衰减器27和第二滤波功率放大单元28。
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滤波器2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滤波器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混频器2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混频器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放大滤波单元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滤波单元2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制单元2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调制单元2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滤波器2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滤波器2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衰减器2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衰减器2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放大滤波单元24的一端连接。
射频信号在所述下行链路的传输过程与在所述上行链路的传输过程相同,在此便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第二衰减器27也为ATT衰减器。
进一步地,在所述微型直放站中,还包括:第一双工器40和第二双工器50,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1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双工器40与所述第二放大滤波单元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21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双工器50与所述第一放大滤波单元14的另一端连接。
具体地,通过所述第一双工器40和所述第二双工器50的设置,即可实现天线的双向传输。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第一放大滤波单元14包括:第一放大器141、第五滤波器142和第二放大器143:所述第一放大器1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滤波器14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滤波器1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放大器14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14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调制单元15的一端连接。
即在所述上行链路的传输过程中,射频信号在从所述第一混频器13中输出来时,会先通过所述第一放大器141进行信号放大,并且通过所述第五滤波器142进行进一步的滤波,之后再通过所述第二放大器143进行放大后面再进入所述第一调制单元15中进行调制。
所以在本申请中,将射频信号从高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并且对中频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因为相对于高频信号来说,中频信号可以更好的进行放大。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滤波功率放大单元18包括:第六滤波器181和第一功率放大器182;所述第六滤波器18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衰减器1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滤波器18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182的一端连接。
所以,当射频信号在通过所述第一衰减器17进行功率控制之后,会先进入所述第六滤波器181进行进一步的滤波,并且之后再进入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282进行功率放大。
所以同样地,对于所述下行链路来说,所述第二放大滤波单元24包括:第三放大器241、第七滤波器242和第四放大器243:所述第三放大器241分别与所述第二混频器23和所述第四滤波器26连接;所述第七滤波器242分别与所述第三放大器241和所述第四放大器243连接;所述第四放大器243分别与所述第七滤波器242和所述第二调制单元25连接。
所述第二滤波功率放大单元28包括:第八滤波器281和第二功率放大器282;所述第八滤波器281分别与所述第二衰减器27和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282连接。
所述第二放大滤波单元24和所述第二滤波功率放大单元28中各元件的功能与所述上行链路中的各元件基本相同,在此便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于所述可编程门阵列30。所述可编程门阵列30包括:第一锁相环31、第二锁相环32和控制单元33;所述第一锁相环31分别与所述第一混频器13和所述第一调制单元15连接,所述第二锁相环32分别与所述第二混频器23和所述第二调制单元25连接;所述控制单元33分别与所述第一衰减器17和所述第二衰减器27连接,所述控制单元33还分别与所述第一放大滤波单元14和所述第二放大滤波单元24连接。
具体地,所述可编程门阵列30还通过所述第一锁相环31对所述第一混频器13和所述第一调制单元15进行控制,以在所述上行链路中实现对射频信号的频率转换;所述可编程门阵列30还通过所述第二锁相环32对所述第二混频器23和所述第二调制单元25进行控制,以在所述下行链路中实现对射频信号的频率转换。完成射频信号从高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并再将中频信号转换回高频信号的过程。
并且,所述控制单元33会检测后从所述第一滤波功率放大单元18以及从所述第二滤波功率放大单元28输出的进行过功率放大的射频信号,并且根据射频信号的功率大小对所述第一衰减器17进行调节以及通过对所述第二衰减器27进行调节,以将链路中的射频信号的功率调整到合适的大小。
下面对所述微型直放站中的具体部件进行介绍。
对于所述微型直放站中的各个滤波器(第一滤波器12、第二滤波器16第三滤波器22、第四滤波器26、第五滤波器142、第六滤波器181、第七滤波器242和第八滤波器281),均为BAW滤波器。
相较于传统的直放站中设置SAW的滤波器,本申请通过设置BAW滤波器,BAW滤波器具备更出色的带外抑制能力和插损性能。
对于所述微型直放站中的各个低噪声放大器(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1和第二低噪声放大器21)来说,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1和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21均为LNA低噪声放大器,并且本申请中具体采用了型号为SGA8343的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1和第二低噪声放大器21的电路中。该芯片具有6GHz的带宽,在1.9GHz时,最大增益为19.3dB,噪声系数为1.1dB,内部匹配阻抗为50欧姆。
各个低噪声放大器的具体电路如图2所示,其包括放大电路和具体的驱动电路。在放大电路中,其中Q1代表低噪声放大器芯片SGA8343,而C1则是耦合电容器。在该电路中,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为允许直流信号通过,但会阻止高频射频信号传播的电感,以避免射频信号进入电源。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形成了直流偏置电路,以对放大器提供所需的电流。与电源连接的相关电容器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主要用于高频滤波,以进一步减少高频信号进入电源系统,这一设计旨在满足高性能的要求,达到提升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效果。
在驱动电路中,第五电阻R5为偏置电阻,偏置电阻使放大管工作在正确的状态,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和第十电容C10主要用于滤波和隔离。并且在驱动AMP中共4个引脚,其中,1脚是RF输入引脚,2和4脚是接地引脚,3脚是RF输出和直流偏置引脚,所以在通过在1脚和3脚的输出加电容以免引入直流,第六电容C6为滤波电容。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阅图3,对于衰减器来说,所述第一衰减器17和所述第二衰减器27均为型号为MA4P274的数字衰减器。该衰减器的频带范围为0.7至3GHz,插入损耗为1dB。所述第一衰减器17和所述第二衰减器27具体的电路结构如图3所示,本申请通过所述可编程门阵列30控制MA4P274芯片,即第一芯片U1的引脚电平,以实现系统信号的衰减,这一设计旨在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特定要求,同时提供了信号衰减功能。
进一步地,对于功率放大器来说,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182和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282均采用FLUX芯片的功率放大电路。具体电路结构如图4所示。
请结合参阅图4,在该功率放大器芯片中,其前端和后端都进行了阻抗匹配。前端的阻抗匹配由第八电阻R8、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组成,而输入阻抗匹配网络由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和第十八电阻R18构成。输出方面,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三电容C23、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二十五电容C25、第二十六电容C26、第二十七电容C27和第二十八电容C28主要用于完成滤波功能。另外,第二十九电容C29和第三十电容C30的主要作用是隔离直流信号,这一设计旨在确保电路的高效运行,以满足特定系统的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可编程门阵列30为型号为EPIC3T144C8的芯片。所述可编程门阵列30的具体硬件结构如图5所示。
在本申请中,请结合参阅图5,所述可编程门阵列30的主要任务包括系统增益控制、系统工作状态监测以及与外部通信。同时,所述可编程门阵列30也负责处理系统近端和远端之间的直接数据传输,达到确保信号的高质量处理以满足系统的特定需求。此外,所述可编程门阵列30不仅用于这个直放站系统的整体控制,还在系统开机时执行了一系列自动化任务。
首先,所述可编程门阵列30会关闭所述下行链路,并自动进行所述上行链路的下行噪声功率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所述可编程门阵列30会控制所述第一衰减器17,以实现电路的衰减控制。在衰减过程中,所述可编程门阵列30连续监测系统输出的基础噪声功率,以确定其是否满足线性变化的要求。一旦衰减达到一定程度,基础噪声功率将不再按照线性规律变化。这不仅使我们能够评估系统的隔离性能,还可以通过控制所述上行链路来保持数据平衡。
因此,即可以够依靠所述可编程门阵列30自动控制所述微型直放站的系统,无需手动干预,这一自动化流程的应用有助于达到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确保系统在最佳状态下运行的效果。
并且对于所述可编程门阵列30具体的连接,所述可编程门阵列30上有一组引脚,包括UL_ATT_16引脚、UL_ATT_8引脚、UL_ATT_4引脚、UL_ATT_2引脚、UL_ATT_1引脚,它们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衰减器17,用于对所述上行链路的功率进行控制。同样,DL_ATT_16引脚、DL_ATT_8引脚、DL_ATT_4引脚、DL_ATT_2引脚、DL_ATT_1引脚也连接到所述第二衰减器27的相应引脚,用于对所述下行链路的功率进行控制。
在通信方面,485_CTRL引脚用于控制485通信,而RXD引脚和TXD引脚则负责数据的接收和发送。此外,ISO-ALARM-R引脚和ISO-ALARM-G引脚用于输出隔离度检测结果,AGC-ALARM-G引脚和AGC-ALARM-R引脚用于自动增益控制的检测输出,而AGC-DLRANGE引脚和AGC-ULRANGE引脚用于增益控制范围的控制输出。DL-PD引脚用于对所述下行链路的功率进行检测,UL-PD引脚用于对所述上行链路的功率进行检测。
所以,对于所述微型直放站的整个信号放大的过程,所述第一双工器40和所述第二双工器50会与天线连接,以通过天线接收射频信号。以所述上行链路的放大过程为例。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5。
射频信号会通过所述第一双工器40,进入到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1中,以对射频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之后进入所述第一滤波器12中对射频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之后所述第一混频器13通过所述可编程门阵列30的控制下对射频信号进行混频处理,使得射频信号从高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转换为中频的射频信号之后会进入所述第一滤波功率放大单元18,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放大器141对射频信号进行放大、所述第五滤波器142对射频信号进行进一步滤波和所述第二放大器143进行再次放大,而后再射频信号再进入所述第一调制单元15中,在所述可编程门阵列30的控制下将射频信号从中频信号再转换回高频信号。
这样,射频信号就完成高-中-高频信号的数模转换。之后,射频信号会从所述第一调制单元15输出,进入所述第二滤波器16再次进行滤波处理,之后射频信号会进入所述第一衰减器17,所述控制单元33会检测射频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衰减器17对链路中的射频信号的功率大小进行控制,之后射频信号会进入所述第六滤波器181中,完成滤波,最后在进入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182之中,完成对射频信号的功率放大,并从通过所述第二双工器50从天线输出。并且在这期间,所述控制单元33会对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182输出的射频型号进行监测,以对链路中射频信号的功率进行调整。
所述下行链路中射频信号的传输过程与在所述上行链路中的基本相同,再次就不再赘述。
所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型直放站、在所述微型直放站中通过第一混频器将射频信号从高频信号转换成中频信号,并将射频信号经过滤波放大处理后通过调制单元将射频信号从中频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这样,在链路中通过对射频信号的频率转换,减少了可能导致自激的直接反馈,达到了减少直放站自激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以微型直放站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介绍,但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并不以微型直放站为限,也可以应用到其它类似工件的生产和使用。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型直放站,所述微型直放站具有用于传输射频信号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链路包括:
依次连接的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第一滤波器、第一混频器、第一放大滤波单元、第一调制单元和第二滤波器;
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滤波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混频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混频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放大滤波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滤波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调制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调制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滤波器的一端连接;
其中,外部的射频信号从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输入,所述第一混频器用于将射频信号从高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放大滤波单元输入至所述第一调制单元,所述第一调制单元用于将射频信号从中频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直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链路还包括:第一衰减器,所述第一衰减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滤波器的另一端链接,所述第一衰减器用于对射频信号的功率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直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链路还包括:第一滤波功率放大单元,所述第一滤波功率放大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衰减器的另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直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链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第三滤波器、第二混频器、第二放大滤波单元、第二调制单元、第四滤波器、第二衰减器和所述第二放大滤波单元;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滤波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滤波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混频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混频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放大滤波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滤波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制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调制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滤波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滤波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衰减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衰减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放大滤波单元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直放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双工器和第二双工器,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双工器与所述第二放大滤波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双工器与所述第一放大滤波单元的另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直放站,其特征在于,第一放大滤波单元包括:第一放大器、第五滤波器和第二放大器:
所述第一放大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混频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滤波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滤波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调制单元的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直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功率放大单元包括:第六滤波器和第一功率放大器;
所述第六滤波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衰减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滤波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直放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编程门阵列,所述可编程门阵列包括:第一锁相环、第二锁相环和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锁相环分别与所述第一混频器和所述第一调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锁相环分别与所述第二混频器和所述第二调制单元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衰减器和所述第二衰减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还分别与所述第一滤波放大单元和所述第二放大滤波单元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直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衰减器和所述第二衰减器均为型号为MA4P274的衰减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直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和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均为型号为SGA8343的低噪声放大器。
CN202323065644.2U 2023-11-13 2023-11-13 一种微型直放站 Active CN221042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65644.2U CN221042863U (zh) 2023-11-13 2023-11-13 一种微型直放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65644.2U CN221042863U (zh) 2023-11-13 2023-11-13 一种微型直放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42863U true CN221042863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83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65644.2U Active CN221042863U (zh) 2023-11-13 2023-11-13 一种微型直放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428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56113B (zh) 中频接收电路及接收方法
CN102420573A (zh) 集群通信功率放大的设置方法与功率放大器
EP2512037B1 (en) Radio frequency signal loopback method and outdoor unit
CN101969415A (zh) 多制式多通道数字射频一体化模块及其信号处理方法与应用
CN205179054U (zh) 多模全带宽兼容tdd和fdd的双向放大无线直放站系统
CN101034943A (zh) Wcdma光纤直放站
CN221042863U (zh) 一种微型直放站
CN2798424Y (zh) 集成功放和低噪放的智能射频光传输模块
CN210444257U (zh) 一种双通道s波段下变频器
CN106713195B (zh) 微波数字预失真处理反馈电路、闭环电路及收、发信机
WO2020113928A1 (zh) 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1951701A (zh) 基于dpd的远端机及直放站系统
CN112583500B (zh) 基于微波射频环回的故障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819659Y (zh) 移动通信wcdma直放站
CN210007707U (zh) 一种卫星通信车天线射频测试系统
WO2021088201A1 (zh) 模拟预失真处理电路和信号处理设备
CN100349389C (zh) 通讯信号双向放大装置
CN219875748U (zh) 一种用于放大中转的信号转发器
CN214851228U (zh) 一种新型光纤无线直放站系统
CN202353599U (zh) 一种微波收发信机抑制邻频干扰的电路
CN205081764U (zh) 一种用于短波发射电路的亚倍频程滤波器
CN201414218Y (zh) 具备上行噪声抑制功能的gsm干线放大器
CN213547460U (zh) 一种低宽带噪声超短波功率放大器
CN214589247U (zh) 一种5g-r铁路天线系统
CN211481238U (zh) 一种0.8GHz~2GHz射频功率放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