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75748U - 一种用于放大中转的信号转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放大中转的信号转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75748U
CN219875748U CN202321008745.3U CN202321008745U CN219875748U CN 219875748 U CN219875748 U CN 219875748U CN 202321008745 U CN202321008745 U CN 202321008745U CN 219875748 U CN219875748 U CN 219875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end
input end
signal
noise amplifier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087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明
黎敏强
周楠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Youf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Youf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Youf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Youf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0874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75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75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757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放大中转的信号转发器,包括导航通信链路、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所述导航链路连接于无人机与导航卫星之间,所述第一通信链路连接于无人机与通信卫星之间,所述第二通信链路连接于无人机与地面指挥站之间;所述导航卫星链路、通信卫星链路和地面通信链路内分别设有导航通信信道、第一波段信道和第二波段信道。本实用新型在结合各路器件的配合以及对电路保护作用下,通过各路放大器的放大增益作用,具有将无人机的发送和接收信号增强放大的优点,能达到将信号实行带通过滤之后的稳定放大中转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放大中转的信号转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放大中转的信号转发器。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在地球的中低轨道分布着各式各样的飞行器,一些飞行器,例如气象卫星、对地观测小卫星等,需要在飞行器和地面站之间传输实时测量数据,并且这些数据传输量日益增长,这要求通信链路具有更高的轨道覆盖率、更强的实时性、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在操作驾驶无人机飞行时,无人机会进行数据传输和卫星定位,此时无人机需要与导航卫星、通信卫星等飞行器保持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状态。当因为地磁干扰、其他电磁干扰或者因地形地貌导致对信号的物理遮挡等原因,导致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信号变差时,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会变得不稳定,无人机的正常飞行工作会受到影响,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能够对无人机信号进行放大中转的设备,用于当无人机的通信信号传输情况变差时,能够保持无人机和卫星之间通信信号的稳定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中转,提供一种用于放大中转的信号转发器,解决无人机的通信信号受到遮挡时与导航卫星、通信卫星、指挥站等设备平台通信能力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放大中转的信号转发器,包括导航通信链路、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所述导航链路连接于无人机与导航卫星之间,所述第一通信链路连接于无人机与通信卫星之间,所述第二通信链路连接于无人机与地面指挥站之间;所述导航卫星链路、通信卫星链路和地面通信链路内分别设有导航通信信道、第一波段信道和第二波段信道;
所述导航通信信道包括第一天线通道和第二天线通道;所述第一天线通道包括第一带通滤波器BPF1、第二带通滤波器BPF2、第一低噪放大器LNA1、第二低噪放大器LNA2、第三低噪放大器LNA3、第一均衡器EQ1、低通滤波器LPF、第一温补衰减器TAD1、宽带阻抗匹配器L和连接器C;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出端与第一低噪放大器LNA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低噪放大器LNA1的输出端与第一温补衰减器TAD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温补衰减器TAD1的输出端与第二低噪放大器LNA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低噪放大器LNA2的输出端与第二带通滤波器BPF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带通滤波器BPF2的输出端与第三低噪放大器LNA3的输入端连接,第三低噪放大器LNA3的输出端与第一均衡器EQ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均衡器EQ1的输出端与低通滤波器LPF的输入端连接,低通滤波器LPF的输出端与宽带阻抗匹配器L的输入端连接,宽带阻抗匹配器L的输出端与连接器C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天线通道的第一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为第一天线输入端P1,且其连接器C的输出端为第一天线输出端Q1;
所述第二天线通道与第一天线通道的组成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天线通道的第一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为第二天线输入端P2,且其连接器C的输出端为第二天线输出端Q2。
其中,第一带通滤波器BPF1、第二带通滤波器BPF2的主要作用是让一个以中心频率fo(fo0)为中心,频率范围宽度为b的频段内的信号通过,同时衰减其他所有频率内的信号。带通滤波器是一种特殊的滤波器,它的截止频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通信领域中,带通滤波器常用于抑制信号中的高频噪声,以确保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第一低噪放大器LNA1、第二低噪放大器LNA2和第三低噪放大器LNA3的主要作用是将微弱的信号进行放大,以提高信噪比,从而使信号更加清晰和稳定。第一温补衰减器TAD1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信号电平,使其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环境。第一均衡器EQ1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通信系统的信号质量和传输效率,减少码间干扰和误码率,防止远程干扰和反干扰。均衡器可以对各种不同频率的电信号进行调节和补偿,使得信号传输更加稳定和可靠,提高了通信系统传输质量和容量。
进一步地,第一通信链路包括第一上行通道和第一下行通道,还包括第一双向信号端F1,所述第一上行通道包括第一驱动放大器S1、第二温补衰减器TAD2、第四低噪放大器LNA4、第五低噪放大器LNA5、第三带通滤波器BPF3、第四带通滤波器BPF4、第一反向滤波器N1、第二均衡器EQ2、限幅器EC和第一混频器RF1;
所述双向信号端F1的第一端连通至信号转发器的外部,双向信号端F1的第二端与第一反向滤波器N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反向滤波器N1的输出端与限幅器EC的输入端连接,限幅器EC的输出端与第三带通滤波器BPF3的输入端连接,第三带通滤波器BPF3的输出端与第一混频器RF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混频器RF1的输出端与第四带通滤波器BPF4的输入端连接,第四带通滤波器BPF4的输出端与第四低噪放大器LNA4的输入端连接,第四低噪放大器LNA4的输出端与第二均衡器EQ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均衡器EQ2的输出端与第五低噪放大器LNA5的输入端连接,第五低噪放大器LNA5的输出端与第二温补衰减器TAD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温补衰减器TAD2的输出端与第一驱动放大器S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驱动放大器S1的输出端与通信卫星的升频信号端P3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下行通道包括第二驱动放大器S2、第三温补衰减器TAD3、第六低噪放大器LNA6、第七低噪放大器LNA7、第二反向滤波器N2、第五带通滤波器BPF5、第六带通滤波器BPF6、第三均衡器EQ3、第二混频器RF2和第三温补衰减器TAD3;
所述双向信号端F1的第二端与第二反向滤波器N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反向滤波器N2的输入端与第二驱动放大器S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驱动放大器S2的输入端与第三温补衰减器TAD3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温补衰减器TAD3的输入端与第六低噪放大器LNA6的输出端连接,第六低噪放大器LNA6的输入端与第三均衡器EQ3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均衡器EQ3的输入端与第七低噪放大器LNA7的输出端连接,第七低噪放大器LNA7的输入端与第五带通滤波器BPF5的输出端连接,第五带通滤波器BPF5的输入端与第二混频器RF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混频器RF2的输入端与第六带通滤波器BPF6的输出端连接,第六带通滤波器BPF6的输入端与通信卫星的降频信号端P4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包括第二上行通道和第二下行通道,还包括第二双向信号端F2和第三双向信号端F3;所述第二上行通道包括第三反向滤波器N3、第一数控衰减器D1、第二数控衰减器D2、第八低噪放大器LNA8、第一信号放大器G1、第二信号放大器G2、第三信号放大器G3、第四温补衰减器TAD4、第四均衡器EQ4、第一耦合器TG1和第七带通滤波器BPF7;
所述第二双向信号端F2的第一端连接至信号转发器外部,第二双向信号端F2的第二端与第三反向滤波器N3的输入端连接,第三反向滤波器N3的输出端与第一数控衰减器D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数控衰减器D1的输出端与第一耦合器TG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耦合器TG1的输出端与第八低噪放大器LNA8的输入端连接,第八低噪放大器LNA8的输出端与第四温补衰减器TAD4的输入端连接,第四温补衰减器TAD4的输出端与第四均衡器EQ4的输入端连接,第四均衡器EQ4的输出端与第一信号放大器G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信号放大器G1的输出端与第二数控衰减器D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数控衰减器D2的输出端与第二信号放大器G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信号放大器G2的输出端与第三信号放大器G3的输入端连接,第三信号放大器G3的输出端与第七带通滤波器BPF7的输入端连接,第七带通滤波器BPF7的输出端与第三双向信号端F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双向信号端F3的第二端与地面指挥站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下行通道包括第四信号放大器G4、第三数控衰减器D3、第四数控衰减器D4、第五均衡器EQ5、第五温补衰减器TAD5、第九低噪放大器LNA9、第十低噪放大器LNA10、第十一低噪放大器LNA11、第四反向滤波器N4、第二耦合器TG2和第八带通滤波器BPF8;
所述第二双向信号端F2的第二端与第四反向滤波器N4的输出端连接,第四信号放大器G4的输出端与第四反向滤波器N4的输入端连接,第九低噪放大器LNA9的输出端与第四信号放大器G4的输入端连接,第九低噪放大器LNA9的输入端与第三数控衰减器D3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数控衰减器D3的输入端与第十低噪放大器LNA10的输出端连接,第十低噪放大器LNA10的输入端与第五均衡器EQ5的输出端连接,第五均衡器EQ5的输入端与第五温补衰减器TAD5的输出端连接,第五温补衰减器TAD5的输入端与第十一低噪放大器LNA11的输出端连接,第十一低噪放大器LNA11的输入端与第二耦合器TG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耦合器TG2的输入端与第四数控衰减器D4的输出端连接,第四数控衰减器D4的输入端与第八带通滤波器BPF8的输出端连接,第八带通滤波器BPF8的输入端与第三双向信号端F3的第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上行通道还包括第一对数检波器A1,所述第一对数检波器A1的输入端与第一耦合器TG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对数检波器A1的输出端与第一数控衰减器D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下行通道还包括第二对数检波器A2,所述第二对数检波器A2的输入端与第二耦合器TG2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对数检波器A2的输出端与第四数控衰减器D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混频器RF1的第二输入端上设有第一外部输入信号,所述第一外部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3.05GHz;所述第二混频器RF2的第二输入端上设有第二外部输入信号,所述第二外部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1.3GHz。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结合各路器件的配合以及对电路保护作用下,通过各路放大器的放大增益作用,具有将无人机的发送和接收信号增强放大的优点,能达到将信号实行带通过滤之后的稳定放大中转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航通信链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通信链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通信链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导航通信链路、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链路连接于无人机与导航卫星之间,所述第一通信链路连接于无人机与通信卫星之间,所述第二通信链路连接于无人机与地面指挥站之间;所述导航卫星链路、通信卫星链路和地面通信链路内分别设有导航通信信道、第一波段信道和第二波段信道。需说明的是,所述导航链路为信号从导航卫星到无人机的单向通信,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在无人机与通信卫星之间为双向通信,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在无人机与地面指挥站之间为双向通信。
其中关于所述导航通信信道,如图2所示,所述导航通信信道包括第一天线通道和第二天线通道;所述第一天线通道包括第一带通滤波器BPF1、第二带通滤波器BPF2、第一低噪放大器LNA1、第二低噪放大器LNA2、第三低噪放大器LNA3、第一均衡器EQ1、低通滤波器LPF、第一温补衰减器TAD1、宽带阻抗匹配器L和连接器C;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出端与第一低噪放大器LNA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低噪放大器LNA1的输出端与第一温补衰减器TAD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温补衰减器TAD1的输出端与第二低噪放大器LNA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低噪放大器LNA2的输出端与第二带通滤波器BPF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带通滤波器BPF2的输出端与第三低噪放大器LNA3的输入端连接,第三低噪放大器LNA3的输出端与第一均衡器EQ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均衡器EQ1的输出端与低通滤波器LPF的输入端连接,低通滤波器LPF的输出端与宽带阻抗匹配器L的输入端连接,宽带阻抗匹配器L的输出端与连接器C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天线通道的第一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为第一天线输入端P1,且其连接器C的输出端为第一天线输出端Q1;所述第二天线通道与第一天线通道的组成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天线通道的第一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为第二天线输入端P2,且其连接器C的输出端为第二天线输出端Q2。
具体地,第一带通滤波器BPF1、第二带通滤波器BPF2用于抑制来自导航卫星信号中的高频噪声,以确保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此外,第一带通滤波器BPF1、第二带通滤波器BPF2用于先一步地放大信号,并使信号更加纯净和平滑。在雷达信号处理中,带通滤波器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抑制雷达信号中的杂波和干扰,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第一低噪放大器LNA1、第二低噪放大器LNA2和第三低噪放大器LNA3是信号转发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会直接影响信号转发器接收信号的灵敏度、选择性、噪声系数等指标。工作时,信号从第一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第一天线通道和第二天线通道进入导航通信信道,通过第一带通滤波器BPF1将信号中不需要的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分开,使其不能向前传播。经过带通滤波器后,信号电平会提升一个档次,从而更加清晰和明亮。信号经过第一低噪放大器LNA1后频率相对较低的信号被放大。电路中设计有温度补偿电路保证高低温时链路增益稳定,为保证链路中幅频特性满足平坦度要求,链路中通过第一均衡器EQ1调节增益。通道设计理论增益43dB左右,满足协议43dB±1dB要求。最大输入信号-10dBm时,链路不会损坏,最终输出信号8dBm,不会使被测平台损坏。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将第一带通滤波器BPF1和第二带通滤波器BPF2的信号增益设为-3dB,将第一低噪放大器LNA1、第二低噪放大器LNA2、第三低噪放大器LNA3的信号增益分别设为23dB、23dB和15dB,将第一均衡器EQ1和低通滤波器LPF的信号增益分别设为-3dB和-2dB。在正常接收信号的情况下,链路中所有器件均工作在线性区间,低噪放1和低噪放2均为同一型号,放大增益呈正斜率关系,即各器件的工作曲线能够近似于重合状态。到第三级放大前链路近视平坦,低噪放5为小增益放大器,此时第一均衡器EQ1在频率5-6GHz的时刻损耗达到最大,在之后的频率上开始下降损耗,此时在该频段高低频相差2dB左右,均衡器在该频段均衡量2dB左右,故最终输出信号呈平坦状态,满足协议±1dB以内,以达到将信号实行带通过滤之后的稳定放大中转效果。
需说明的是,为进一步保证信号的稳定转发效果,将所述第一混频器RF1的第二输入端上设有第一外部输入信号,所述第一外部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3.05GHz;所述第二混频器RF2的第二输入端上设有第二外部输入信号,所述第二外部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1.3GHz。低噪放大器的噪声主要来源于电路本身的固有噪声和外界的干扰,例如电源噪声、接地噪声、外界干扰等。因此,在低噪放大器的设计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噪声的影响,例如采用高性能的元器件、优化电路设计、加入屏蔽层等。低噪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输出信噪比、增益带宽积、噪声温度等,这些指标直接影响着低噪放大器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宽带阻抗匹配器L是宽带射频功放以及最大功率传输系统的主要电路,其作用是使射频功率放大管的输入、输出达到最佳的阻抗匹配,实现宽带内的最大功率放大传输,减少输入信号的高频分量,并将其转换为低频信号。在负载端,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应该与负载的阻抗相等或接近,以避免信号反射和失真。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第一通信链路包括第一上行通道和第一下行通道,还包括第一双向信号端F1,所述第一上行通道包括第一驱动放大器S1、第二温补衰减器TAD2、第四低噪放大器LNA4、第五低噪放大器LNA5、第三带通滤波器BPF3、第四带通滤波器BPF4、第一反向滤波器N1、第二均衡器EQ2、限幅器EC和第一混频器RF1;所述双向信号端F1的第一端连通至信号转发器的外部,双向信号端F1的第二端与第一反向滤波器N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反向滤波器N1的输出端与限幅器EC的输入端连接,限幅器EC的输出端与第三带通滤波器BPF3的输入端连接,第三带通滤波器BPF3的输出端与第一混频器RF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混频器RF1的输出端与第四带通滤波器BPF4的输入端连接,第四带通滤波器BPF4的输出端与第四低噪放大器LNA4的输入端连接,第四低噪放大器LNA4的输出端与第二均衡器EQ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均衡器EQ2的输出端与第五低噪放大器LNA5的输入端连接,第五低噪放大器LNA5的输出端与第二温补衰减器TAD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温补衰减器TAD2的输出端与第一驱动放大器S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驱动放大器S1的输出端与通信卫星的升频信号端P3连接。
更多地,所述第一下行通道包括第二驱动放大器S2、第三温补衰减器TAD3、第六低噪放大器LNA6、第七低噪放大器LNA7、第二反向滤波器N2、第五带通滤波器BPF5、第六带通滤波器BPF6、第三均衡器EQ3、第二混频器RF2和第三温补衰减器TAD3;所述双向信号端F1的第二端与第二反向滤波器N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反向滤波器N2的输入端与第二驱动放大器S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驱动放大器S2的输入端与第三温补衰减器TAD3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温补衰减器TAD3的输入端与第六低噪放大器LNA6的输出端连接,第六低噪放大器LNA6的输入端与第三均衡器EQ3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均衡器EQ3的输入端与第七低噪放大器LNA7的输出端连接,第七低噪放大器LNA7的输入端与第五带通滤波器BPF5的输出端连接,第五带通滤波器BPF5的输入端与第二混频器RF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混频器RF2的输入端与第六带通滤波器BPF6的输出端连接,第六带通滤波器BPF6的输入端与通信卫星的降频信号端P4连接。
在工作中,天线接收的信号经过降频信号端P4输入后混频变到12.25GHz~12.75GHz之后再经由第六带通滤波器BPF6进行滤波放大处理;第二混频器RF2接收到无人机的14GHz~14.5GHz经过下变频到0.95GHz~1.45GHz输出到BUC。降频信号端P4接收的信号流经至反向滤波器N2后通过反向滤波器N1往升频信号端P3传递。信号进入链路收发同时工作,上下行分为两段分别进行滤波、放大处理,电路中通过第三温补衰减器TAD3保证高低温时链路增益稳定,为保证链路中幅频特性满足平坦度要求,链路中通过第三均衡器EQ3调节增益。通道设计理论增益40dB左右。上行最大输入信号+30dBm时,链路限幅器限幅15dBm进入第一级低噪放,链路不会损坏,最终输出信号30dBm。需进一步说明的是,通道在正常接收信号的情况下,链路中所有器件均工作在线性区间,放大增益呈正斜率关系,到第三级放大前链路近视平坦。低噪放3为驱动放大器,在该频段高低频相差1dB以内,均衡器在该频段均衡量3dB左右,故最终输出信号呈平坦状态,满足协议±1dB以内,以达到将信号实行带通过滤之后的稳定放大中转效果。传递过程中为保证信道干扰尽可能的小,降频信号端P4接收信号后通过低噪放大器对上下行信号分别进行滤波、放大处理。因输入功率范围宽、功率较大,电路中器件选择时均保证再大信号下不超过器件允许的最大电平,保证设备在远近场景下均能正常工作且不烧毁设备。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包括第二上行通道和第二下行通道,还包括第二双向信号端F2和第三双向信号端F3;所述第二上行通道包括第三反向滤波器N3、第一数控衰减器D1、第二数控衰减器D2、第八低噪放大器LNA8、第一信号放大器G1、第二信号放大器G2、第三信号放大器G3、第四温补衰减器TAD4、第四均衡器EQ4、第一耦合器TG1和第七带通滤波器BPF7;所述第二双向信号端F2的第一端连接至信号转发器外部,第二双向信号端F2的第二端与第三反向滤波器N3的输入端连接,第三反向滤波器N3的输出端与第一数控衰减器D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数控衰减器D1的输出端与第一耦合器TG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耦合器TG1的输出端与第八低噪放大器LNA8的输入端连接,第八低噪放大器LNA8的输出端与第四温补衰减器TAD4的输入端连接,第四温补衰减器TAD4的输出端与第四均衡器EQ4的输入端连接,第四均衡器EQ4的输出端与第一信号放大器G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信号放大器G1的输出端与第二数控衰减器D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数控衰减器D2的输出端与第二信号放大器G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信号放大器G2的输出端与第三信号放大器G3的输入端连接,第三信号放大器G3的输出端与第七带通滤波器BPF7的输入端连接,第七带通滤波器BPF7的输出端与第三双向信号端F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双向信号端F3的第二端与地面指挥站通信连接。
更多地,所述第二下行通道包括第四信号放大器G4、第三数控衰减器D3、第四数控衰减器D4、第五均衡器EQ5、第五温补衰减器TAD5、第九低噪放大器LNA9、第十低噪放大器LNA10、第十一低噪放大器LNA11、第四反向滤波器N4、第二耦合器TG2和第八带通滤波器BPF8;所述第二双向信号端F2的第二端与第四反向滤波器N4的输出端连接,第四信号放大器G4的输出端与第四反向滤波器N4的输入端连接,第九低噪放大器LNA9的输出端与第四信号放大器G4的输入端连接,第九低噪放大器LNA9的输入端与第三数控衰减器D3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数控衰减器D3的输入端与第十低噪放大器LNA10的输出端连接,第十低噪放大器LNA10的输入端与第五均衡器EQ5的输出端连接,第五均衡器EQ5的输入端与第五温补衰减器TAD5的输出端连接,第五温补衰减器TAD5的输入端与第十一低噪放大器LNA11的输出端连接,第十一低噪放大器LNA11的输入端与第二耦合器TG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耦合器TG2的输入端与第四数控衰减器D4的输出端连接,第四数控衰减器D4的输入端与第八带通滤波器BPF8的输出端连接,第八带通滤波器BPF8的输入端与第三双向信号端F3的第一端连接。
特别的,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上行通道还包括第一对数检波器A1,所述第一对数检波器A1的输入端与第一耦合器TG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对数检波器A1的输出端与第一数控衰减器D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下行通道还包括第二对数检波器A2,所述第二对数检波器A2的输入端与第二耦合器TG2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对数检波器A2的输出端与第四数控衰减器D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在工作中,信号通过第二双向信号端F2和第三双向信号端F3进入链路收发同时工作,上下行分为两段分别进行滤波、放大处理,电路中通过第四温补衰减器TAD4和第五温补衰减器TAD5来保证高低温时链路增益稳定,为保证链路中幅频特性满足平坦度要求,链路中有第四均衡器EQ4和第五均衡器EQ5调节增益。通道小信号输入时设计理论增益60dB左右,输出信号电平-40dBm左右;当-10dBm输入时,链路AGC起控后输出功率-11dBm左右;最大输入信号+20dBm时,链路中AGC电路起控,链路不会损坏,最终输出信号19dBm。通道在正常接收信号的情况下,链路中所有器件均工作在线性区间,前三级低噪放均选用国产仕芯半导体型号SIA068,放大增益呈负斜率关系,到第三级放大后链路波动2dB左右。放大器4为驱动放大器,增益曲线在该频段呈正斜率关系,高低频可均衡1dB左右,国产公司华光瑞芯均衡器HG115HJ-1在该频段均衡量2dB左右,当频率在12GHz左右达到了信号分量的高峰值,之后呈持平状态,故最终输出信号呈平坦状态,满足协议±1dB以内,以达到将信号实行带通过滤之后的稳定放大中转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放大中转的信号转发器,包括导航通信链路、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通信链路连接于无人机与导航卫星之间,所述第一通信链路连接于无人机与通信卫星之间,所述第二通信链路连接于无人机与地面指挥站之间;所述导航卫星链路、通信卫星链路和地面通信链路内分别设有导航通信信道、第一波段信道和第二波段信道;
所述导航通信信道包括第一天线通道和第二天线通道;所述第一天线通道包括第一带通滤波器BPF1、第二带通滤波器BPF2、第一低噪放大器LNA1、第二低噪放大器LNA2、第三低噪放大器LNA3、第一均衡器EQ1、低通滤波器LPF、第一温补衰减器TAD1、宽带阻抗匹配器L和连接器C;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出端与第一低噪放大器LNA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低噪放大器LNA1的输出端与第一温补衰减器TAD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温补衰减器TAD1的输出端与第二低噪放大器LNA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低噪放大器LNA2的输出端与第二带通滤波器BPF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带通滤波器BPF2的输出端与第三低噪放大器LNA3的输入端连接,第三低噪放大器LNA3的输出端与第一均衡器EQ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均衡器EQ1的输出端与低通滤波器LPF的输入端连接,低通滤波器LPF的输出端与宽带阻抗匹配器L的输入端连接,宽带阻抗匹配器L的输出端与连接器C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天线通道的第一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为第一天线输入端P1,且其连接器C的输出端为第一天线输出端Q1;
所述第二天线通道与第一天线通道的组成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天线通道的第一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为第二天线输入端P2,且其连接器C的输出端为第二天线输出端Q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大中转的信号转发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通信链路包括第一上行通道和第一下行通道,还包括第一双向信号端F1,所述第一上行通道包括第一驱动放大器S1、第二温补衰减器TAD2、第四低噪放大器LNA4、第五低噪放大器LNA5、第三带通滤波器BPF3、第四带通滤波器BPF4、第一反向滤波器N1、第二均衡器EQ2、限幅器EC和第一混频器RF1;
所述双向信号端F1的第一端连通至信号转发器的外部,双向信号端F1的第二端与第一反向滤波器N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反向滤波器N1的输出端与限幅器EC的输入端连接,限幅器EC的输出端与第三带通滤波器BPF3的输入端连接,第三带通滤波器BPF3的输出端与第一混频器RF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混频器RF1的输出端与第四带通滤波器BPF4的输入端连接,第四带通滤波器BPF4的输出端与第四低噪放大器LNA4的输入端连接,第四低噪放大器LNA4的输出端与第二均衡器EQ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均衡器EQ2的输出端与第五低噪放大器LNA5的输入端连接,第五低噪放大器LNA5的输出端与第二温补衰减器TAD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温补衰减器TAD2的输出端与第一驱动放大器S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驱动放大器S1的输出端与通信卫星的升频信号端P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大中转的信号转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通道包括第二驱动放大器S2、第三温补衰减器TAD3、第六低噪放大器LNA6、第七低噪放大器LNA7、第二反向滤波器N2、第五带通滤波器BPF5、第六带通滤波器BPF6、第三均衡器EQ3、第二混频器RF2和第三温补衰减器TAD3;
所述双向信号端F1的第二端与第二反向滤波器N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反向滤波器N2的输入端与第二驱动放大器S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驱动放大器S2的输入端与第三温补衰减器TAD3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温补衰减器TAD3的输入端与第六低噪放大器LNA6的输出端连接,第六低噪放大器LNA6的输入端与第三均衡器EQ3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均衡器EQ3的输入端与第七低噪放大器LNA7的输出端连接,第七低噪放大器LNA7的输入端与第五带通滤波器BPF5的输出端连接,第五带通滤波器BPF5的输入端与第二混频器RF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混频器RF2的输入端与第六带通滤波器BPF6的输出端连接,第六带通滤波器BPF6的输入端与通信卫星的降频信号端P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大中转的信号转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包括第二上行通道和第二下行通道,还包括第二双向信号端F2和第三双向信号端F3;所述第二上行通道包括第三反向滤波器N3、第一数控衰减器D1、第二数控衰减器D2、第八低噪放大器LNA8、第一信号放大器G1、第二信号放大器G2、第三信号放大器G3、第四温补衰减器TAD4、第四均衡器EQ4、第一耦合器TG1和第七带通滤波器BPF7;
所述第二双向信号端F2的第一端连接至信号转发器外部,第二双向信号端F2的第二端与第三反向滤波器N3的输入端连接,第三反向滤波器N3的输出端与第一数控衰减器D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数控衰减器D1的输出端与第一耦合器TG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耦合器TG1的输出端与第八低噪放大器LNA8的输入端连接,第八低噪放大器LNA8的输出端与第四温补衰减器TAD4的输入端连接,第四温补衰减器TAD4的输出端与第四均衡器EQ4的输入端连接,第四均衡器EQ4的输出端与第一信号放大器G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信号放大器G1的输出端与第二数控衰减器D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数控衰减器D2的输出端与第二信号放大器G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信号放大器G2的输出端与第三信号放大器G3的输入端连接,第三信号放大器G3的输出端与第七带通滤波器BPF7的输入端连接,第七带通滤波器BPF7的输出端与第三双向信号端F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双向信号端F3的第二端与地面指挥站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大中转的信号转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行通道包括第四信号放大器G4、第三数控衰减器D3、第四数控衰减器D4、第五均衡器EQ5、第五温补衰减器TAD5、第九低噪放大器LNA9、第十低噪放大器LNA10、第十一低噪放大器LNA11、第四反向滤波器N4、第二耦合器TG2和第八带通滤波器BPF8;
所述第二双向信号端F2的第二端与第四反向滤波器N4的输出端连接,第四信号放大器G4的输出端与第四反向滤波器N4的输入端连接,第九低噪放大器LNA9的输出端与第四信号放大器G4的输入端连接,第九低噪放大器LNA9的输入端与第三数控衰减器D3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数控衰减器D3的输入端与第十低噪放大器LNA10的输出端连接,第十低噪放大器LNA10的输入端与第五均衡器EQ5的输出端连接,第五均衡器EQ5的输入端与第五温补衰减器TAD5的输出端连接,第五温补衰减器TAD5的输入端与第十一低噪放大器LNA11的输出端连接,第十一低噪放大器LNA11的输入端与第二耦合器TG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耦合器TG2的输入端与第四数控衰减器D4的输出端连接,第四数控衰减器D4的输入端与第八带通滤波器BPF8的输出端连接,第八带通滤波器BPF8的输入端与第三双向信号端F3的第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大中转的信号转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通道还包括第一对数检波器A1,所述第一对数检波器A1的输入端与第一耦合器TG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对数检波器A1的输出端与第一数控衰减器D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大中转的信号转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行通道还包括第二对数检波器A2,所述第二对数检波器A2的输入端与第二耦合器TG2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对数检波器A2的输出端与第四数控衰减器D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大中转的信号转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频器RF1的第二输入端上设有第一外部输入信号,所述第一外部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3.05GHz;所述第二混频器RF2的第二输入端上设有第二外部输入信号,所述第二外部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1.3GHz。
CN202321008745.3U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用于放大中转的信号转发器 Active CN219875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8745.3U CN219875748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用于放大中转的信号转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8745.3U CN219875748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用于放大中转的信号转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75748U true CN219875748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71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08745.3U Active CN219875748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用于放大中转的信号转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757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67648B1 (en) System combining radio frequency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using circulator and method for canceling transmission signal thereof
US7116966B2 (en) Transmitting/receiving filter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0149121B (zh) 一种可调超宽带零中频收发机射频模拟前端
CN219875748U (zh) 一种用于放大中转的信号转发器
WO2024087849A1 (zh) 射频接收模组及射频芯片
RU2164056C1 (ru) Абонентская станция с дуплексным антенным усилителем (варианты)
US801005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F communication system signal to noise ratio improvement
CN212064015U (zh) 一种集成场放前端的射频光传输系统
US7236519B2 (en) Transceiving filter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701629B1 (en) Radio frequency front en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3659998A (zh) 一种宽动态抗饱和低噪声电路及控制方法
CN219268844U (zh) 一种c波段发射系统
CN216794986U (zh) 天线连接电路、装置及无人设备
CN111064481A (zh) 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及设备
CN216313077U (zh) 一种sc波段接收系统
CN109067413A (zh) 一种高动态范围的超短波信道接收机
CN217010817U (zh) 一种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
CN213547460U (zh) 一种低宽带噪声超短波功率放大器
CN221042863U (zh) 一种微型直放站
CN111525959B (zh) 一种集成场放前端的射频光传输系统及方法
CN220754823U (zh) 一种地面发射机、地面终端及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
JP2855989B2 (ja) 高周波信号増幅回路
CN113472299B (zh) 一种信号收发前端电路
CN219960533U (zh) 一种超短波多通道变频信道组件
CN108768313B (zh) 一种基于负群时延电路的双向放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