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42455U - 马达和电气设备 - Google Patents

马达和电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42455U
CN221042455U CN202320293129.0U CN202320293129U CN221042455U CN 221042455 U CN221042455 U CN 221042455U CN 202320293129 U CN202320293129 U CN 202320293129U CN 221042455 U CN221042455 U CN 221042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recess
edge
cas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9312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文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riority to CN20232029312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424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42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424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达和电气设备。其中,所述马达包括:机壳以及盖部,所述盖部包括从轴向一侧的表面向轴向另一侧凹陷的凹部,所述凹部位于所述盖部的径向外侧的部分边沿处,所述凹部的径向外侧的边沿与所述机壳的内周过盈配合,所述盖部的轴向一侧的表面用于涂敷接着剂。通过在盖部的部分边沿处形成凹部,使凹部的径向外侧的边沿与机壳的内周过盈配合,能够简化马达的加工过程,并且能够防止接着剂的溢出。

Description

马达和电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达和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马达中设置有容纳马达的内部结构的机壳以及覆盖机壳的开口部的盖部。例如,马达的机壳和盖部通过整周的过盈配合来实现机壳和盖部的固定。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人发现,在通过整周的过盈配合来实现机壳和盖部的固定的方式中,需要对盖部的整周边沿进行加工,加工过程较为复杂和费时。此外,在对马达与外部部件进行连接时,需要在盖部的表面涂覆接着剂(粘接剂)。在此情况下,接着剂容易溢出至机壳外侧,从而污染马达外表面,甚至影响后续加工工序的顺利进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或其他类似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马达和电气设备,能够简化马达的加工过程,并且能够防止接着剂的溢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马达,其中,所述马达包括:机壳;盖部,其包括从所述盖部的轴向一侧的表面向轴向另一侧凹陷的凹部,所述凹部位于所述盖部的径向外侧的部分边沿处,所述凹部的径向外侧的边沿与所述机壳的内周过盈配合,所述盖部的轴向一侧的表面用于涂敷接着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凹部为多个,包括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其中,所述第一凹部的径向外侧的所述机壳的边沿的宽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所述第二凹部的径向外侧的所述机壳的边沿的宽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所述第一凹部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凹部的容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机壳的边沿最窄处对应的所述凹部的容积最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一凹部以其邻接的所述机壳的边沿的最窄处为中心、沿着所述机壳的边沿的周向两侧延伸,沿轴向观察,所述第一凹部的截面呈沿周向延伸的大致条状;和/或沿轴向观察,所述第二凹部的截面为大致圆形的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马达,其中,在所述第二凹部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所述第二凹部的形状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盖部还包括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耳部,所述耳部位于所述盖部的径向外侧的部分边沿处,沿径向观察,所述耳部与所述凹部不重合;所述机壳包括用于容纳所述耳部的容纳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如第六方面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耳部为多个,多个所述耳部沿周向大致均匀的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如第六方面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机壳的边沿包括孔部,所述盖部的所述凹部位于所述孔部的周向两侧,所述凹部的径向外侧的所述机壳的边沿宽度小于所述孔部处的所述机壳的边沿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如第八方面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耳部的径向外侧的所述机壳的边沿设置所述孔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种电气设备,其中,所述电气设备以上任一方面所述的马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之一在于:通过在盖部的部分边沿处形成凹部,并利用该凹部的径向外侧的边沿与机壳的内周过盈配合,能够对盖部和机壳进行固定,并且,能够简化马达的加工过程,防止涂覆在盖部的接着剂溢出。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此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马达的一个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马达的一个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马达的另一个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马达的另一个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马达的另一个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第一凹部的一个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第二凹部的一个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第二凹部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马达的另一个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实用新型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实用新型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各图中,由于使各结构要素为能够在图面上识别的程度的大小,因此比例尺根据每个结构要素而不同,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这些图中所记载的结构要素的数量、结构要素的形状、结构要素的大小的比例以及各结构要素的相对的位置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对不同元素从称谓上进行区分,但并不表示这些元素的空间排列或时间顺序等,这些元素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列出的术语的一种或多个中的任何一个和所有组合。术语“包含”、“包括”、“具有”等是指所陈述的特征、元素、元件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元素、元件或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数形式“一”、“该”等包括复数形式,应广义地理解为“一种”或“一类”而并不是限定为“一个”的含义;此外术语“所述”应理解为既包括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此外术语“根据”应理解为“至少部分根据……”,术语“基于”应理解为“至少部分基于……”,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与沿马达的旋转轴的中心轴线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半径方向称为“径向”,将围绕中心轴线的方向称为“周向”。值得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对各方向的定义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便,并不限定马达等在使用和制造时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马达。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马达100的一个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马达100的一个剖面图,其中,图2是沿图1所示的剖面线BB’的剖视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马达100包括机壳1和盖部2。其中,盖部2包括从盖部2的轴向一侧的表面A向轴向另一侧凹陷的凹部21,该凹部21位于盖部2的径向外侧的部分边沿处,凹部21的径向外侧的边沿21a(图2中示出)与机壳1的内周过盈配合,盖部2的轴向一侧的表面A用于涂敷接着剂。
根据上述实施例,通过在盖部2的部分边沿处形成凹部21,并利用该凹部21的径向外侧的边沿21a与机壳1的内周过盈配合,能够对盖部2和机壳1进行固定。由于只需要将盖部2的部分边沿加工为与机壳1过盈配合的形式,因此,能够简化盖部2的加工过程,进而,能够简化马达100的加工过程。此外,由于该凹部21从盖部2的轴向一侧的表面A朝向轴向另一凹陷,因此,在盖部2的轴向一侧的表面A涂覆有接着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凹部21容纳多余的接着剂,从而,能够防止涂覆在盖部2的接着剂溢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机壳1可以包括机壳筒部11和机壳边沿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机壳1的边沿可以等价替换为机壳边沿12)。该机壳筒部11例如呈大致圆桶状,用于收纳马达100的内部部件,例如,定子、转子、电子部件、轴承、旋转轴的一部分等等。机壳边沿12从机壳筒部11的轴向一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马达100的另一个剖面图,其中,图3是沿图1所示的剖面线CC’的剖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机壳筒部11和机壳边沿12的连接处可以形成R角,从而能够避免应力集中。
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制,机壳1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机壳1也可以不设置机壳边沿12,或者,机壳筒部11和机壳边沿12的连接处也可以形成C角或不设置倒角,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盖部2可以呈大致板状,用于覆盖机壳1的开口。其中,所述板状边沿不带翻边,在此情况下,直接利用板状边沿外周与机壳内壁抵接,从而简化了成型。但盖部2也可以是带有翻边的其它板状结构。盖部2可以根据马达100的具体结构被设置为相应的形状。例如,如图2所示,盖部2可以呈大致圆形的板状,在中心位置处可以设置用于容纳马达100的旋转轴3的贯通孔24以及容纳马达100的轴承4的轴承收纳部23,等等。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制,盖部2也可以是其他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在盖部2的表面A的各种区域涂覆接着剂。例如,在从盖部2的径向外侧的边沿起向径向内侧延伸预设距离的大致环形区域内涂覆接着剂,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盖部2在形成有凹部21的位置处,通过凹部21的径向外侧的边沿21a与机壳1的内周过盈配合;如图2和图3所示,盖部2在其他位置处,可以与机壳1的R角抵接。通过朝向相对于机壳1的R角更靠轴向另一侧凹陷的凹部21的成型,凹部21的边沿21a与比机壳1的R角更靠轴向另一侧的内周抵接,从而能够保证凹部21的边沿21a与机壳1的内周的抵接面积和强度,由此实现可靠的过盈配合。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马达100的另一个剖面图,图4示出了图2中虚线圈D范围内的结构的一种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盖部2可以包括台阶部21d,其位于盖部2的径向外侧的部分边沿处,该台阶部21d围成凹部21。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马达100的另一个剖面图,图5示出了图2中虚线圈D范围内的结构的另一种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盖部2还可以包括壁部21c,该壁部21c从边沿21a沿轴向一侧延伸,台阶部21d和壁部21c围成凹部21。其中,壁部21c的轴向一侧的端面位于与机壳边沿12的轴向一侧的端面齐平的位置,或者,位于比机壳边沿12的轴向一侧的端面更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从而,能够避免与马达100外部的部件发生干涉。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制,例如,盖部2的壁部21也可以从边沿21a沿轴向另一侧延伸,或者,盖部2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形成凹部2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凹部21的径向外侧的边沿21a形成有倒角21b。由此,便于对盖部2和机壳1进行组装。本申请比以此为限制,例如,凹部21的径向外侧的边沿21a也可以不形成倒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部2的凹部21可以是1个或多于1个。在凹部21的个数多于1个时,各凹部21的形状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例如,如图1所示,在凹部21的个数多于1个的情况下,该多于1个的凹部21可以包括第一凹部211和第二凹部212。其中,第一凹部211的容积大于第二凹部212的容积,第一凹部211的径向外侧的机壳1的边沿的宽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第二凹部212的径向外侧的机壳1的边沿的宽度大于预设阈值。在盖部2中,通过将位于较窄的机壳边沿12的径向内侧的第一凹部211设置为比位于较宽的机壳边沿12的径向内侧的第二凹部212大,从而,能够防止接着剂从机壳边沿12较窄处溢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凹部211的个数可以是1个,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制,第一凹部211的个数也可以多于1个。如图1所示,第二凹部212的个数可以多于1个,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制,第二凹部212的个数也可以是1个。如图1所示,该多于1个的凹部21可以包括两种不同的形状,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制,该多于1个的凹部21的形状也可以相同,由此,能够简化盖部2的成型操作。或者,该多于1个的凹部21也包括2种以上不同的形状,由此,能够更灵活地设置凹部21,更可靠地防止接着剂溢出,以及保证马达21与外部部件粘接的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壳边沿12的宽度例如是机壳边沿12在径向上的尺寸,例如,沿着径向,机壳边沿12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到径向外侧的端部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壳边沿12的宽度的预设阈值可以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的各种值。例如,该预设阈值可以是5.5mm等。举例来说,盖部2在机壳边沿12的宽度为5.5mm以下(包括5.5mm)的相应位置处的凹部21的容积大于在机壳边沿12的宽度为5.5mm以上(不包括5.5mm)的相应位置处的凹部21的容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壳1的边沿最窄处对应的凹部21的容积可以为最大。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接着剂从最容易溢胶处(即,机壳边沿12最窄处)溢出。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第一凹部的一个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第一凹部211以其邻接的机壳1的边沿的最窄处E为中心、沿着机壳1的边沿的周向两侧延伸,沿轴向观察,该第一凹部211的截面呈沿周向延伸的大致条状。由此,能够适当增加第一凹部211的容积,进一步防止接着剂从机壳1的边沿最窄处溢出。
例如,在机壳边沿12的宽度在5.5mm以下时,第一凹部211以机壳边沿12的最窄处E为中心,向周向两侧延伸,呈沿周向延伸的条状。
图7和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第二凹部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沿轴向观察,该第二凹部212的截面为大致圆形的一部分。由此,能够适当减小第二凹部212在周向上的尺寸,从而能够保证接着剂在周向上的粘接范围。
例如,在机壳边沿12宽度大于5.5mm时,对应的第二凹部212的截面可以为近似半圆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凹部212为多个的情况下,该多个第二凹部212的形状可以相同。或者,在第一凹部211为多个的情况下,该多个第一凹部211的形状可以相同。由此,便于盖部2的成型。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制,该多个第二凹部212的形状也可以不同,或者,该多个第一凹部211的形状也可以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凹部21的个数为多个时,该多个凹部21可以沿周向大致均匀的分布。由此,能够可靠地对盖部2和机壳1进行固定。例如,该凹部21的个数为3个,并且,以凹部21的中心相距120°的方式分布。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制,该多个凹部21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盖部2还可以包括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耳部22。该耳部22可以位于盖部2的径向外侧的部分边沿处,沿径向观察,该耳部22与凹部21不重合。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马达100的另一个剖面图,其示出了图2中虚线圈E范围内的结构的一种示例。如图9所示,机壳1可以包括用于容纳耳部22的容纳部13。通过设置耳部22以及容纳耳部22的容纳部13,能够对盖部2在轴向上进行限位,例如,能够防止形成凹部21时盖部2陷入机壳1内侧,此外,也可以周向上对盖部2进行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机壳1的用于容纳耳部22的容纳部13可以是位于机壳1内周的台阶状结构。由此,能够以简单的形式形成容纳部13。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制,容纳部13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机壳1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台阶状结构的轴向一侧表面的凸起或凹槽,该耳部22的轴向另一侧的表面可以设置与该凸起卡合的槽部或者贯通孔,或者,与凹槽卡合的凸起,从而能够对盖部2进行更可靠的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耳部22容纳在容纳部13的情况下,耳部22的轴向一侧的表面与机壳1的边沿的轴向一侧的表面齐平,或者,位于比机壳1的边沿的轴向一侧的表面更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由此,能够避免盖部2与其他部分发生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部22的个数可以为1个或多于1个。在耳部22的个数为多个的情况下,该多个耳部22的形状可以相同,由此,便于盖部2的成型。或者,该多个耳部22的形状也可以不同,由此,能够灵活地设置耳部22。
在耳部22的个数为多个的情况下,该多个耳部22可以沿周向大致均匀的分布。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对盖部2进行限位。例如,该耳部22的个数为3个,并且,以耳部22的中心相距120°的方式分布。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制,该多个耳部22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机壳1的边沿可以包括孔部121,盖部2的凹部21可以位于孔部121的周向两侧,凹部21的径向外侧的机壳1的边沿宽度可以小于孔部121处的机壳1的边沿的宽度。由此,在孔部121之外的位置处,机壳1的边沿不占用多余的空间,有利于马达100的小型化,并且,在机壳1的边沿较宽处设置孔部121,能够容易地形成孔部121,便于制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孔部121处的机壳1的边沿例如包括孔部121的径向内侧的机壳边沿122和径向外侧的机壳边沿123;孔部121处的机壳1的边沿的宽度例如是沿着径向,从孔部121的径向内侧的机壳边沿122的径向内侧的端部F到孔部121的径向外侧的机壳边沿123的径向外侧的端部G的尺寸。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制,孔部121处的机壳1的边沿和孔部121处的机壳1的边沿的宽度也可以是其他含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孔部121可以是用于对马达100进行固定的固定孔。该孔部121的个数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孔部121的个数可以为1个或者多于1个。在孔部121的个数大于1时,各孔部121可以沿周向大致均匀的分布,由此,能够可靠地对马达100进行固定。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制,该多个孔部121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耳部22的径向外侧的机壳1的边沿设置孔部121。由于形成孔部121的机壳1的边沿的宽度较大,从而,容易在机壳1的相应位置处形成搭载耳部22的容纳部13。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制,孔部121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
根据上述实施例,通过在盖部2的部分边沿处形成凹部21,并利用该凹部21的径向外侧的边沿21a与机壳1的内周过盈配合,能够对盖部2和机壳1进行固定。由于只需要将盖部2的部分边沿加工为与机壳1过盈配合的形式,因此,能够简化盖部2的加工过程,进而,能够简化马达100的加工过程。此外,由于该凹部21从盖部2的轴向一侧的表面A朝向轴向另一凹陷,因此,在盖部2的轴向一侧的表面A涂覆有接着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凹部21容纳多余的接着剂,从而,能够防止涂覆在盖部2的接着剂溢出。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气设备,该电气设备包括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马达1,由于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对该马达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其内容被合并于此,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本实施例的电气产品,由于采用了前述实施例所述的马达的结构,通过在马达的盖部的部分边沿处形成凹部,并利用该凹部的径向外侧的边沿与马达的机壳的内周过盈配合,能够对盖部和机壳进行固定。由于只需要将盖部的部分边沿加工为与机壳过盈配合的形式,因此,能够简化盖部的加工过程,进而,能够简化马达的加工过程。此外,由于该凹部从盖部的轴向一侧的表面朝向轴向另一凹陷,因此,在盖部的轴向一侧的表面涂覆有接着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该凹部容纳多余的接着剂,从而,能够防止涂覆在盖部的接着剂溢出。
在本实施例中,该电气产品可以是各种使用马达的电气产品,例如,该电气产品可以是使用马达的车载产品,例如汽车电子真空泵、汽车刹车器、汽车变速箱等;或者,可以是使用马达的各种信息设备、产业设备等,或者,可以是作为空调机的室内机、空调机的室外机、饮水机、洗衣机、扫除机、压缩机、送风机、搅拌机等家电设备。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包括:
机壳;
盖部,其包括从所述盖部的轴向一侧的表面向轴向另一侧凹陷的凹部,所述凹部位于所述盖部的径向外侧的部分边沿处,所述凹部的径向外侧的边沿与所述机壳的内周过盈配合,所述盖部的轴向一侧的表面用于涂敷接着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为多个,包括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其中,所述第一凹部的径向外侧的所述机壳的边沿的宽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所述第二凹部的径向外侧的所述机壳的边沿的宽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所述第一凹部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凹部的容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的边沿最窄处对应的所述凹部的容积最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部以其邻接的所述机壳的边沿的最窄处为中心、沿着所述机壳的边沿的周向两侧延伸,沿轴向观察,所述第一凹部的截面呈沿周向延伸的大致条状;和/或
沿轴向观察,所述第二凹部的截面为大致圆形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凹部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所述第二凹部的形状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还包括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耳部,所述耳部位于所述盖部的径向外侧的部分边沿处,沿径向观察,所述耳部与所述凹部不重合;
所述机壳包括用于容纳所述耳部的容纳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部为多个,多个所述耳部沿周向大致均匀的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的边沿包括孔部,所述盖部的所述凹部位于所述孔部的周向两侧,所述凹部的径向外侧的所述机壳的边沿宽度小于所述孔部处的所述机壳的边沿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部的径向外侧的所述机壳的边沿设置所述孔部。
10.一种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设备包括:
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
CN202320293129.0U 2023-02-22 2023-02-22 马达和电气设备 Active CN221042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3129.0U CN221042455U (zh) 2023-02-22 2023-02-22 马达和电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3129.0U CN221042455U (zh) 2023-02-22 2023-02-22 马达和电气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42455U true CN221042455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67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93129.0U Active CN221042455U (zh) 2023-02-22 2023-02-22 马达和电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424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187920A1 (en) Stator unit with moisture-proof sealing
US20040104628A1 (en) Electric motor with screwless plug-type mounting
EP3163087A1 (en) Electric pump
CN106655554B (zh) 用于外转子电机的端盖
US10389201B2 (en) Motor with seal member having upper and lower seal portions and intervening portion positioned in radial opening
CN221042455U (zh) 马达和电气设备
US11824420B2 (en) Brushed motor and electrical product
CN211209409U (zh) 马达和电气产品
US20200287439A1 (en) Brushless motor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having the brushless motor
CN209200815U (zh) 有刷马达以及电气产品
CN210137247U (zh) 驱动装置以及电气产品
US20220320983A1 (en) Motor and electrical product
CN211930385U (zh) 马达和电气产品
US20220320954A1 (en) Hollow shaf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ollow shaft
CN218633532U (zh) 马达
US20220320940A1 (en) Motor and electrical product
CN220544759U (zh) 电机的转子芯体、转子组件、电机和电器
CN110474468B (zh) 马达及马达组装方法
CN212177495U (zh) 叶轮和风扇
CN212588181U (zh) 马达壳体与定子组装强化结构
CN210183141U (zh) 马达和机电设备
TWI535153B (zh) 內轉子馬達
CN212063687U (zh) 马达和电气产品
CN209844726U (zh) 高精密汽车转向电机用外壳
CN214543878U (zh) 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