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40502U - 容易演奏全音阶及/或半音阶的弦乐器 - Google Patents

容易演奏全音阶及/或半音阶的弦乐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40502U
CN221040502U CN202290000229.3U CN202290000229U CN221040502U CN 221040502 U CN221040502 U CN 221040502U CN 202290000229 U CN202290000229 U CN 202290000229U CN 221040502 U CN221040502 U CN 221040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ngs
main body
holes
musical instrument
sc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900002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度延
朴砚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40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405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1/00General design of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15/00Teaching music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e.g. slide-b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弦乐器,构成第一音部(20)的多个第一弦(21)和构成第二音部(30)的多个第二弦(31)向不同的方向倾斜地设置,区分了第一演奏部和第二演奏部,能够在相对较小的面积内第一音部(20)和第二音部(30)彼此不干扰地进行演奏,以位于主体部(10)的中间位置的某一个中心弦为基准,向左侧和右侧交替排列下一个音阶,由相邻的三个音阶构成和弦,使得和弦演奏和全音阶及/或半音阶演奏变得容易。

Description

容易演奏全音阶及/或半音阶的弦乐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弦乐器,即容易演奏全音阶及/或半音阶的弦乐器,使构成第一音部的多个第一弦和构成第二音部的多个第二弦朝向不同的方向倾斜,在相对较小的面积内区分第一演奏部和第二演奏部,以第一音部和第二音部彼此不干扰地进行演奏。所述弦乐器以位于主体部中间位置的某一个弦为基准,下一个音阶向左侧和右侧交替排列,相邻的三个音阶构成和弦,因此和弦的演奏变得容易。
背景技术
弦乐器是通过弹弦发出声音,通过运指调节弦的长度来调整音的高低进行演奏,具有代表性的有吉他、尤克里里、贝斯吉他、电吉他、玄琴、伽倻琴、牙筝、竖琴、拉伯竖琴、中提琴、大提琴、小提琴等。
对这种弦乐器的需求随着作为业余爱好学习乐器的用户数量增加而增加。
在现有的弦乐器中,吉他、尤克里里琴、中提琴、大提琴、小提琴是按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排列音阶,通过按和弦并运指来演奏音阶,为了演奏和弦,需要背诵和弦并通过很多练习来学习乐器演奏法。
尤其,需要熟悉相应的和弦并按下准确的位置,为了呈现和弦,需要操作1至6个弦,因此初学者作为兴趣入门时,要学会就需要很长时间。
并且,现有的竖琴、拉伯竖琴是按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排列音阶,不需要按和弦而需要弹规定音阶的弦来进行演奏。因此,要熟知准确的弦位置,根据情况要使用双手的所有手指进行演奏,混有和弦、伴奏等时,为了同时演奏,要熟知准确的弦位置。
并且,现有的弦乐器大体上具有大而重的机身,在移动上存在不便之处。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提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演奏全音阶及/或半音阶的弦乐器,具有相对较小的面积而便于携带,具有第一音部及第二音部,能够演奏多种曲子。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弦乐器,在主体部上构成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的第一音部及第二音部,区分为一侧是用于演奏第一音部的空间,另一侧是用于演奏第二音部的空间。据此,在较小的面积内,能够以第一音部和第二音部互不干扰地进行演奏,使得全音阶及/或半音阶演奏变得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演奏全音阶及半音阶的弦乐器,将所述第一音部及第二音部分别区分为用于演奏全音部及半音部的空间,在较小的面积内以全音部和半音部互不干扰地进行演奏。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演奏和弦的弦乐器,以位于主体部中间位置的多个弦中某一个弦为基准,下一个音阶向该弦的左侧和右侧交替排列,从而使和弦的音阶相邻构成。
解决问题的手段
用于达成所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的弦乐器是上侧具有通过向一侧和另一侧排列的多个弦进行演奏的主体部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音部,由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向另一侧向下倾斜而构成第一音阶的多个第一弦构成;第二音部,将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向一侧向下倾斜且位于所述第一音阶构成音之间而构成第二音阶的多个第二弦以与所述多个第一弦高度交叉地设置;并且区分为所述多个第一弦的一侧相比所述多个第二弦的一侧位于上侧的第一演奏部和所述多个第二弦31的另一侧相比所述多个第一弦21的另一侧位于上侧的第二演奏部。
并且,优选地,所述第一音部以所述主体部的中心的基准弦为中心,构成下一个音的弦向左侧和右侧交替排列,通过相邻的弦形成由三个音构成的顺阶和弦。
另外,优选地,所述主体部上形成用于设置所述多个第一弦的一端及另一端的多个第1-1孔及第1-2孔和用于设置所述多个第二弦的一端及另一端的多个第2-1孔及第2-2孔,所述多个第一弦的一端被固定到分别被设置到所述多个第1-1孔的第一调音部件,另一端被固定到分别被插入所述多个第1-2孔的第一固定具,所述多个第二弦的一端被固定到分别被插入所述多个第2-1孔的第二固定具,另一端被固定到分别被设置到所述多个第2-2孔的第二调音部件。
并且,优选地,所述第一音部中相邻的一双第一弦的间隔为7至13mm。
另外,所述多个第1-2孔及所述多个第2-1孔分别排列成弧形,设置所述第一音部中最短而构成最高音阶的第一弦的第1-1孔与第1-2孔之间的距离为0.55y至0.75y,设置所述第一音部中最长而构成最低音阶的第一弦的第1-1孔与第1-2孔之间的距离为0.8y至0.97y。(其中,y是所述主体部的长度(mm),是100至500的实数。)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弦乐器,相对较小的主体部包括第一音部及第二音部,便于携带且音域宽度较宽,能够演奏多种曲子。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构成第一音部的多个第一弦和构成第二音部的多个第二弦从主体部的上侧向不同的方向倾斜且向高度方向交叉设置,一侧为用于演奏第一音阶的空间,另一侧为用于演奏第二音阶的空间。据此,区分了第一演奏部和第二演奏部,能够彼此不干扰地进行演奏且形成相对较小的主体部。
尤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所述第一音部及第二音部构成为分别演奏全音部及半音部的空间,通过区分全音部及半音部,可以彼此不干扰地容易地演奏。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以位于主体部中间位置的某一个弦为基准,下一个音阶向左侧和右侧交替排列,相邻的音阶构成和弦,因此和弦的演奏变得容易,初学者也能简单快速地进行和弦演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弦乐器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弦乐器的侧面图,
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弦乐器的截面的纵截面图,
图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弦乐器主体部中第一演奏部及第二演奏部分别为全音演奏部及半音演奏部的情况的侧面图,
图5示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弦乐器的弦的布局结构使用和弦的图,
图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弦乐器主体部的一个变形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弦乐器。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弦乐器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弦乐器的侧面图,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弦乐器的截面的纵截面图,图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弦乐器主体部中第一演奏部及第二演奏部分别为全音演奏部及半音演奏部的情况的侧面图,图5示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弦乐器的弦的布局结构使用和弦的图。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弦乐器,利用弦而使音的波长更长且在具有较小面积的主体部内无需运指就能演奏全音阶及/或半音阶,因此演奏宽度广,尤其容易演奏全音阶及半音阶。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包括主体部10、第一音部20、第二音部30。
用户用两个大拇指弹所述主体部10的上侧向一侧和另一侧排列的多个弦来进行演奏。其中,被设置在所述主体部10的上侧的多个弦表示后述的构件即多个第一弦21的一侧和多个第二弦31的另一侧。
并且,所述第一音部20由从所述主体部10的一侧向另一侧向下倾斜且构成第一音阶的多个第一弦21构成。其中,所述第一音阶可以是全音阶或半音阶。
其中,优选地,构成所述第一音部20的多个第一弦21从所述主体部10的上侧向宽度方向以设定间隔隔开并排排列且以不同的长度构成,可通过调整弹力发出第一音阶。
其中,优选地,所述多个第一弦21以相同的设定间隔排列。
所述第二音部30设置如下,从所述主体部10的另一侧向一侧向下倾斜且构成位于所述第一音阶的构成音之间的第二音阶的多个第二弦31被设置为与所述第一音部20的第一弦21的高度交叉。其中,所述第二音阶可以是全音阶或半音阶。
其中,构成所述第二音部30的多个第二弦31从所述主体部10向宽度方向彼此隔开而并排排列。
并且,所述第一音部20与所述第二音部30在所述主体部10的上侧向不同的方向倾斜而排列为高度以X字形状彼此交叉。据此,所述主体部10的一侧被设置为构成第一音部20的多个第一弦21更高,所述主体部10的另一侧被设置为构成第二音部30的多个第二弦31比所述多个第一弦21更高。
更具体地说,可以区分为:第一演奏部,在所述主体部10的一侧,多个第一弦21相比多个第二弦31位于上侧而弹多个第一弦21进行演奏;第二演奏部,在所述主体部10的另一侧,多个第二弦31相比多个第一弦21位于上侧而弹多个第二弦31来进行演奏。
所述第一演奏部及第二演奏部可以是全音演奏部或半音演奏部,优选地,所述第一演奏部为全音演奏部(或半音演奏部),所述第二演奏部为半音演奏部(或全音演奏部)。
图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弦乐器主体部中第一演奏部及第二演奏部分别为全音演奏部及半音演奏部的情况的侧面图。如图4所示,多个第一弦21与多个第二弦31的高度彼此交叉,被区分成所述主体部10的一侧的演奏全音的全音演奏部区间和所述主体部10的另一侧的演奏半音的半音演奏部区间。据此,相对较小面积的主体部10内,利用弦的空间布局结构,区分演奏全音阶和半音阶而容易演奏。
并且,所述主体部10上形成用于设置所述多个第一弦21的一端及另一端的多个第1-1孔11a及第1-2孔11b,用于设置所述多个第二弦31的一端及另一端的多个第2-1孔12b及第2-2孔12a。
并且,关于所述多个第一弦21,一端可以被固定到被分别被设置到所述多个第1-1孔11a的第一调音部件22的上部,另一端可以被固定到被分别插入到所述多个第1-2孔11b的第一固定具23。
并且,关于所述多个第二弦31,一端可以被固定到被分别插入到所述多个第2-1孔12b的第二固定具33,另一端可以被固定到被分别设置到所述多个第2-2孔12a的第二调音部件32。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具23及所述第二固定具33以所述各个第一弦21的另一端及所述各个第二弦31的一端被插入而缠绕的形态结合。
并且,优选地,所述第一调音部件22及所述第二调音部件32是上部分别形成用于插入各个弦的插入孔的调音销形态,从而所述第一弦21的一端及所述第二弦31的另一端能够被插入而缠绕。
即,所述多个第一弦21的一端及所述多个第二弦31的另一端以被插入到各个插入孔而缠绕的形态结合到多个第一调音部件22及多个第二调音部件32。
即,所述多个第一弦21及所述多个第二弦31与多个第一调音部件22及多个第二调音部件32的上侧结合而在所述主体部10的上侧隔开设置,相对所述主体部10向高度方向倾斜。
其中,在所述第一调音部件22及第二调音部件32的下端分别形成螺纹221、321,通过螺钉分别被紧固到所述主体部10,通过旋转,可以调整向所述主体部10的上侧突出的高度。
其中,可以在所述主体部10上转动所述第一调音部件22及所述第二调音部件32而根据弦的粗细来灵活地调整高低,优选地,将所述第一调音部件22及所述第二调音部件32插入所述第1-1孔11a及第2-2孔12a10至15mm,但并不受限于此。
并且,可以在所述主体部10上转动所述第一调音部件22及所述第二调音部件32来调整第一弦21及第二弦31的弹力而调整音阶。
另外,所述第1-2孔11b及第2-1孔12b上可以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弦21及第二弦31可以通过的下部销40,从而防止第一弦21及第二弦31的接触所导致的所述主体部10的损伤。
即,所述第1-2孔11b及所述第2-1孔12b的下侧被插入第一固定具23及第二固定具33,在所述第1-2孔11b及所述第2-1孔12b的上侧设置被固定到第一固定具23及第二固定具33的第一弦21及第二弦31可以通过的下部销40。
并且,优选地,所述多个第一弦21以不同的长度构成,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调音部件22来调整卷绕的第一弦21的弹力,实现音阶的调音。并且,所述多个第二弦31也以不同的长度构成,通过转动所述第二调音部件32来调整第二弦31的弹力,实现音阶的调音。
其中,如果所述多个第一弦21和所述多个第二弦31分别以相同的长度构成,则仅转动所述第一调音部件22及所述第二调音部件32调整弹力的话,很难调整音阶。
以所述多个第一弦21中位于所述主体部10的中间位置而成为基准的第一弦21为中心,将构成下一个音的第一弦21向左侧和右侧交替排列。
据此,所述第一音部20中通过相邻的三个第一弦21形成由三个音构成的顺阶和弦,无需运指而演奏相邻的三个第一弦21就能形成和弦,易于演奏和弦,因此初学者也能容易地演奏。
并且,所述多个第二弦31也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布局,以位于所述主体部10的中间位置而成为基准的某一个第二弦31为中心,将构成下一个半音的第二弦31向左侧和右侧交替排列,呈现对应所述第一音部20的构成音之间的各个全音或半音。
另外,更详细地描述所述主体部10与所述第一音部20及所述第二音部30的布局结构。
所述主体部10的宽度可以是150至400mm,长度可以是210至500mm,但为了便于携带,优选宽度为150至250mm,长度为210至300mm。
更优选地,所述主体部10的宽度为180至210mm,长度为230至270mm,大小小于A4纸。
即,所述主体部10的大小相对较小,便于演奏和携带。
并且,优选地,所述第一音部20中相邻的一双第一弦21之间的间隔为7至13mm,更优选8至10mm。
若所述相邻的一双第一弦21之间的间隔不足7mm,则相邻的第一弦21会彼此干扰。另外,若超过13mm,则主体部10的宽度过宽,不便于用户演奏,导致被设置在主体部10的第一弦21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可演奏音域的宽度显著减少或主体部10的宽度变大的问题。
即,如上述,通过相邻的一双第一弦21之间的间隔范围,可以将所述多个第一弦21构成为易于用户演奏且不与相邻的第一弦21彼此干扰。
另外,优选地,某一个第一弦21和与该第一弦21邻接的第二弦31之间的间隔为2.5至6.5mm。
据此,所述第一弦21及所述第二弦31中,弹某一个弦也不会对其他相邻的弦造成干扰。
其中,若所述第一弦21与所述第二弦31的间隔不足2.5mm,则存在弹某一个弦时接触到其他弦的局限性,导致不利于演奏的问题。
并且,优选地,构成所述第一音部20的第一弦21的个数为0.07x至0.1x之间的自然数。其中,x是所述主体部10的宽度(mm),是100至400的实数。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弦21的个数为0.08x至0.09x之间的自然数。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主体部10的宽度为180至220mm,构成所述第一音部20的多个第一弦21为15至18个,更优选地,由16至17个全音构成。
并且,优选地,所述多个第1-2孔11b及所述多个第2-1孔12b在所述主体部10的上侧分别排列成弧形。
其中,优选地,设置各个第一弦21的一端及另一端的第1-1孔11a与对应该第1-1孔11a的第1-2孔11b之间的间隔(mm)为0.55y至0.97y。其中,y是所述主体部10的长度(mm),100至500的实数。
另外,优选地,设置各个第二弦31的另一端及一端的各个第2-1孔12b与对应该第2-1孔12b的所述第2-2孔12a的间隔(mm)为0.55y至0.97y。其中,y是所述主体部10的长度(mm),100至500的实数。
其中,若所述第1-1孔11a及第1-2孔11b之间的间隔和所述第2-1孔12b及所述第2-2孔12a之间的间隔低于或超出所述范围,则对第一演奏部和第二演奏部的区间分离变得困难,或者主体部10变大而不便携带。
所述多个第一弦21及所述多个第二弦31中,在所述主体部10上设置为相对较长的弦呈现较低的音,而相对较短的弦呈现较高的音。
并且,优选地,设置所述多个第一弦21中长度最短而在全音阶或半音阶构成音中构成最高音阶的第一弦21的第1-1孔11a与第1-2孔11b之间的直线距离为0.55y至0.75y,具体地更优选为0.60y至0.66y。其中,y是所述主体部10的长度(mm),是100至500的实数。
并且,优选地,设置所述多个第二弦31中长度最短而在全音阶或半音阶构成音中构成最高音阶的第二弦31的第2-1孔12b与第2-2孔12a之间的直线距离为0.55y至0.75y,更优选0.60y至0.66y。其中,y是所述主体部10的长度(mm),是100至500的实数。
并且,优选地,设置所述多个第一弦21中长度最长而构成最低音阶的第一弦21的第1-1孔11a与第1-2孔11b的直线距离以及设置所述多个第二弦31中长度最长而构成最低音阶的第二弦31的第2-1孔12b与第2-2孔12a的直线距离为0.80y至0.97y,具体地更优选为0.85y至0.92y。其中,y是所述主体部10的长度(mm),是100至500的实数。
其中,若所述第一音部20及所述第二音部30中分别构成最低音阶的第一弦21及第二弦31超过0.95y,区分第一演奏部及第二演奏部的区间变得过窄,存在不便于用户演奏的问题。若不足0.8y,则主体部10的长度应较长,因此会降低空间布局的效率,主体部10过大且过重,因此不可取。
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中相邻布局和弦音阶的结构。
如图5所示,示例为位于所述主体部10的中间位置的基准第一弦21是"哆",成为基准的第一弦21的左侧与右侧交替排列下一个音阶。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中布局为,"哆"的左侧是"来","哆"的右侧是"米","来"的左侧是"发","米"的右侧是"唆"。
其中,以成为基准的弦为中心,可以从左侧向右侧依次交替排列下一个音阶,也可以从右侧向左侧依次交替排列。
其中,相邻的三个第一弦21可以形成由三个音构成的顺阶和弦,具体地说,相邻的三个第一弦21可以形成C(哆米唆),D(来发拉),Em(米唆西),F(发拉哆),G(唆西来),Am(拉哆米),Bdim(西来发)的和弦。
并且,图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弦乐器主体部的一个变形例的截面图。
如图6所示,所述主体部10也可以以变形的形态构成。
具体地说,所述主体部10可以由上板13、形成于所述上板13的下侧的中间板14、形成于所述中间板14的下侧的下板15构成。
其中,所述中间板14上可以形成第一通孔141,从而可以形成对弹第一弦21或第二弦31而产生的声音的回声。所述上侧板13上可以形成使所述第一通孔141的上侧局部开放的第二通孔131,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通孔141的面积而加深了声音的回声。
如上所述,通过形成所述第一通孔141及所述第二通孔131,所述主体部10在内部形成用于共鸣的空间,从而形成对用户弹第一弦21或第二弦31而产生的声音的回声。
除此之外,所述主体部10由形成第一通孔141及第二通孔131的主体构成,所述第一通孔141的下端不封闭而是以开放的形态构成,用户可以将所述主体部10的下端放在桌子等上面来封闭所述第一通孔141及所述第二通孔131的下侧开放口,从而可以产生回声,但不受限于此。
另外,在所述主体部10的上侧面,可以用C、D、E、F、G、A、B来标记哆、来、米、发、唆、拉、西,或者用1、2、3、4、5、6、7来标记或者也可以同时标记上述两个,以便用户容易地掌握第一弦21的音,但不受限于此。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弦乐器涉及相邻设置和弦的音阶而能够演奏和弦,尤其是可以在较小的面积内实现全音阶及/或半音阶演奏的弦乐器。并且,将第一演奏部和第二演奏部设置在彼此的相反侧,可以区分演奏全音阶和半音阶的区间,便于全音阶及半音阶的演奏,初学者也能容易地学会。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权利并不受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根据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内容来定义,对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权利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和修改是不言自明的。

Claims (5)

1.一种弦乐器,上侧具有通过向一侧和另一侧排列的多个弦进行演奏的主体部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音部,由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向另一侧向下倾斜而构成第一音阶的多个第一弦构成;
第二音部,将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向一侧向下倾斜且位于所述第一音阶构成音之间而构成第二音阶的多个第二弦以与所述多个第一弦高度交叉地设置;
并且区分为所述多个第一弦的一侧相比所述多个第二弦的一侧位于上侧的第一演奏部和所述多个第二弦的另一侧相比所述多个第一弦的另一侧位于上侧的第二演奏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
以位于中心的第一弦为中心,构成下一个音的第一弦向左侧和右侧交替排列,以通过相邻的第一弦形成由三个音构成的顺阶和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上形成用于设置所述多个第一弦的一端及另一端的多个第1-1孔及第1-2孔和用于设置所述多个第二弦的一端及另一端的多个第2-1孔及第2-2孔,
所述多个第一弦的一端被固定到分别被设置到所述多个第1-1孔的第一调音部件,另一端被固定到分别被插入所述多个第1-2孔的第一固定具,
所述多个第二弦的一端被固定到分别被插入所述多个第2-1孔的第二固定具,另一端被固定到分别被设置到所述多个第2-2孔的第二调音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音部中相邻的一双第一弦的间隔为7至13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1-2孔及所述多个第2-1孔分别排列成弧形,
设置所述多个第一弦中最短而构成最高音阶的第一弦的第1-1孔与第1-2孔之间的距离为0.55y至0.75y,
设置所述多个第一弦中最长而构成最低音阶的第一弦的第1-1孔与第1-2孔之间的距离为0.8y至0.97y,
其中,y为所述主体部的长度(mm),是100至500的实数。
CN202290000229.3U 2021-04-23 2022-04-19 容易演奏全音阶及/或半音阶的弦乐器 Active CN22104050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53274A KR102501956B1 (ko) 2021-04-23 2021-04-23 온음 및 반음 연주가 용이한 현악기
KR10-2021-0053274 2021-04-23
PCT/KR2022/005572 WO2022225289A1 (ko) 2021-04-23 2022-04-19 온음계 및/또는 반음계 연주가 용이한 현악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40502U true CN221040502U (zh) 2024-05-28

Family

ID=83722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90000229.3U Active CN221040502U (zh) 2021-04-23 2022-04-19 容易演奏全音阶及/或半音阶的弦乐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2501956B1 (zh)
CN (1) CN221040502U (zh)
WO (1) WO202222528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0371U (zh) * 1992-05-01 1992-10-28 李松麐 十二平均律椭圆瑟(筝)
JP3385518B2 (ja) * 1995-05-19 2003-03-10 二郎 吉川 多弦楽器
KR100290552B1 (ko) 1997-12-17 2001-06-01 조영두 연습용 현악기
US7227067B2 (en) * 2003-10-20 2007-06-05 Ardashes Tarpinian Tarpin, a string musical instrument
CN2857152Y (zh) * 2005-10-14 2007-01-10 王小录 筝琴
CN110890079A (zh) * 2019-11-09 2020-03-17 宋陈亿 一种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146245A (ko) 2022-11-01
KR102501956B1 (ko) 2023-02-20
WO2022225289A1 (ko) 2022-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8301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aching playing of stringed instrument
US628831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sical training
US9620093B2 (en) Simple music—next generation keyboard
US9747875B2 (en) Accordion and electronic accordion
US8735706B2 (en) Musical instrument keyboard having identically shaped black and white keys
US20080173163A1 (en) Musical instrument input device
KR20020010568A (ko) 바이케멀 음계의 음조들 및 이로부터 만들어진 리코딩들
CN221040502U (zh) 容易演奏全音阶及/或半音阶的弦乐器
US2014031834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navigational marks on a stringed instrument fingerboard
US3776089A (en) Musical instrument, similar to the accordion and the like, for easily producing rapid harmonic sequences
US11417299B1 (en) String instrument for educational use
EP0108783B1 (en) A string instrument of guitar type
GB2131592A (en) Arrangements of notes on musical instruments
US9972290B1 (en) Plectrum with second striking member
US8188352B2 (en) Sliding mechanism for chorded zither
US9520112B1 (en) Accordion, electronic accordion,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1839244A (en) Neckless guitar-mandolin
CN212624775U (zh) 一种电子琴键盘
US20200193856A1 (en) Method of learning, teaching, and playing guitar
CN219066411U (zh) 一种五弦尤克里里
US10515616B2 (en) Free bass a system
KR20230090790A (ko) 조율 용이성을 구비한 현악기 및 이에 이용되는 조율 장치
US4993300A (en) Method of playing a fretted string instrument
CA2704066C (en) Musical instrument keyboard
EP1191514A2 (en) A string musical instrument and a system for playing musi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