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35976U - 空调器的贯流风叶、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贯流风叶、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35976U
CN221035976U CN202322780116.9U CN202322780116U CN221035976U CN 221035976 U CN221035976 U CN 221035976U CN 202322780116 U CN202322780116 U CN 202322780116U CN 221035976 U CN221035976 U CN 221035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flow fan
air
cross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801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杨永祥
李林蒲
潘梓威
卓晓晖
蒋乐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227801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35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35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35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的贯流风叶、风机组件和空调器,贯流风叶包括绕第一轴心设置的多个叶片,叶片绕各自的第二轴心可转动地安装在主体上,每个贯流风叶上均设有第一离合部,第一轴心的轴向上,第一离合部外露于贯流风叶的一端。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单元、贯流风叶和转动驱动装置;第一驱动单元带动贯流风叶绕第一轴心转动;转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轴,第二驱动轴上设有第二离合部;转动驱动装置可移动并使得第二离合部与第一离合部离合配合,因而可带动叶片旋转并改变叶片的角度。空调器包括上述的风机组件。在制冷系统停止后,叶片改变角度控制贯流风叶反转可对蒸发器表面吹风风干,避免潮湿环境形成,解决异味源头。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贯流风叶、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的贯流风叶、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空调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下次开机时,吹出的风经常会带有一股类似于发霉的异味,异味从空调中吹向用户后,用户会对产品产生非常不好的体验感,更严重的,会对用户带来健康问题。追溯其源,空调开机伴有异味的原因是:在空调正常运行时,蒸发器内凝结了冷凝水,而在空调关闭后,冷凝水长时间附着在空调内部蒸发器的铜管和蒸发器翅片上,导致空调内部环境长期处于潮湿状态,这种状态下,久而久之会产生发霉异味,空调下次运行时,这股异味随着风机转动被吹向用户所在的环境。
目前亟需解决该异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双向转动送风的贯流风叶,在制冷系统停止后控制贯流风叶反转对蒸发器吹风进行表面风干处理,避免潮湿环境形成,解决异味源头。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制贯流风叶双向转动并有效送风的风机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在制冷系统停止后控制贯流风叶反转对蒸发器吹风进行表面风干处理,避免潮湿环境形成,解决异味源头。
本实用新型第一目的提供的空调器的贯流风叶,绕第一轴心转动,贯流风叶包括绕第一轴心设置的多个叶片,叶片具有导风曲面;贯流风叶包括主体,主体上设置有在第一轴心上的传动连接部;叶片绕各自的第二轴心可转动地安装在主体上,第二轴心平行于叶片的长度方向;每个叶片上均设有第一离合部,第一轴心的轴向上,第一离合部外露于贯流风叶的一端。
由上述方案可见,此设置下,当转动驱动装置通过第一离合部与多个叶片结合后,能够带动这些叶片转动180度,如此,原本能够在第一转动方向下进行导风的叶片变成了能够在第二转动方向下进行导风,贯流风叶沿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下能够形成气流,在制冷系统停止后控制贯流风叶反转对蒸发器吹风进行表面风干处理,避免潮湿环境形成,解决异味源头。
进一步的方案是,叶片沿自身长度方向可浮动地安装在主体上,叶片可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浮动;当叶片处于第一位置,叶片的转动被限制;当叶片处于第二位置,叶片可绕其对应的第二轴心转动。
由上可见,由于贯流风叶上多个叶片相对于主体可转动,若多个叶片的转动自由度不被限制,即使通过转动驱动装置调整角度,松动状态下的叶片在运动后也会偏转,贯流风叶也将无法正常工作。为此,本实用新型将叶片设置成了浮动的形式,初始状态下,处于第一位置的叶片无法转动,在转动驱动装置与第一离合部对接的同时将叶片推至第二位置,此时叶片可转并由转动驱动装置带动旋转180°;随后,当转动驱动装置回退时,叶片也将回到第一位置,此时叶片无法转动而保持在当前角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主体包括在第一轴心的轴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叶片连接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贯流风叶包括止转结构和弹性件,止转结构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与叶片之间,弹性件设置在第二连接部与叶片之间,弹性件的作用力下迫使叶片保持在第一位置;当叶片处于第一位置,止转结构与叶片止转配合;当叶片处于第二位置,止转结构与叶片之间分离;叶片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过程中,弹性件压缩形变。
由上可见,在弹性件的作用力下,叶片能够保持在第一位置并很好地保持在当前的角度,保证贯流风叶双向转动的持续可靠性;另外,转动驱动装置与第一离合部对接的同时将叶片推至第二位置,此时叶片可转并由转动驱动装置带动旋转180°;随后,当转动驱动装置回退时,弹性件作用下叶片也将回到第一位置,叶片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移动的过程由转动驱动装置的移动实现并且由弹性件的作用力复位,无需另外设置额外的动力源,简化产品结构、降低设计难度和降低成本。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离合部包括沿第二轴心的轴向设置的非圆轴或非圆孔。
由上可见,此设置下,转动驱动装置只需设置非圆形的轴孔或插轴作为第二离合部,转动驱动装置沿直线移动即可实现第一离合部与第二离合部之间的配合或分离,并且非圆孔轴配合使得叶片能够得到准确传动,此设置使得转动驱动装置与贯流风叶之间离合状态转变难度。
本实用新型第二目的提供的空调器的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贯流风叶;贯流风叶采用上述的贯流风叶,第一驱动单元带动贯流风叶绕第一轴心转动;空调器的风机组件还包括转动驱动装置,转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轴,第二驱动轴上设有第二离合部;转动驱动装置可移动于配合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当转动驱动装置处于配合位置,第一离合部与第二离合部配合,驱动轴可带动叶片绕第二轴心转动;当转动驱动装置处于分离位置,第一离合部与第二离合部之间分离。
由上述方案可见,当转动驱动装置通过第一离合部与多个叶片结合后,能够带动这些叶片转动180度,如此,原本能够在第一转动方向下进行导风的叶片变成了能够在第二转动方向下进行导风,贯流风叶沿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下能够形成气流,在制冷系统停止后控制贯流风叶反转对蒸发器吹风进行表面风干处理,避免潮湿环境形成,解决异味源头。
进一步的方案是,转动驱动装置包括环体,环体的中央形成通孔,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轴,第一驱动轴穿过通孔。
由上可见,此设置下,即使转动驱动装置设置在第一驱动单元以及贯流风叶之间并且移动,也不会影响第一驱动单元与贯流风叶之间的传动,并且还能节省空间,避免占用过多空间而使产品体积增大。
再进一步的方案是,转动驱动装置包括绕第一轴心设置的至少两根第二驱动轴;转动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单元和传动齿轮组,第二驱动单元驱动其中一根第二驱动轴转动,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在由第二驱动单元驱动的第二驱动轴与其余的至少一根第二驱动轴之间。
由上可见,此设置下,可以设置更少的第二驱动单元,最少地,只需要设置一个第二驱动单元即可带动所有第二驱动轴转动以完成全部叶片的角度调节。
本实用新型第三目的提供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的风机组件。
由上述方案可见,转动驱动装置能够带动叶片转动180度,贯流风叶沿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下能够形成气流,在制冷系统停止后控制贯流风叶反转对蒸发器吹风进行表面风干处理,避免潮湿环境形成,解决异味源头。
进一步的方案是,空调器还包括机体和导风组件,机体包括出风口,导风组件包括推动机构和导风板;推动机构的一端与机体连接,导风板可转动地连接在推动机构的另一端;当导风板处于第三位置且当导风板处于第一角度,导风板遮挡出风口;推动机构带动下,导风板移动到出风口之外的第四位置。
由上可见,此设置下,处于第四位置且处于第一角度的导风板能够从出风口的下方阻挡气流,避免冷风直吹用户,同时保证出风量。
再进一步的方案是,导风板的厚度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当导风板处于第四位置,且当导风板处于第二角度,出风口送出的气流经过第一表面且经过第二表面。
由上可见,当导风板处于第四位置且当导风板处于第二角度,此时出风口送出的冷风气流经过第一表面且经过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温度差较小,可以很好地避免制冷时导风板两侧温差过大而产生在导风板的下表面产生冷凝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机组件实施例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机组件实施例中贯流风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机组件实施例中转动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机组件实施例中电机、转动驱动装置和伸缩杆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风机组件实施例中转动驱动装置进一步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风机组件实施例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风机组件实施例中贯流风叶与转动驱动装置配合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风机组件实施例中贯流风叶正转状态的轴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风机组件实施例中贯流风叶反转状态的轴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实施例第一状态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实施例第二状态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实施例第三状态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实施例第四状态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实施例第五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4,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包括风机组件,风机组件包括第一电机4、转动驱动装置3、贯流风叶1和电动伸缩杆9,第一电机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驱动单元,第一电机4包括处于第一轴心400的第一驱动轴49,贯流风叶1由第一驱动轴49带动绕第一轴心400转动,贯流风叶1上设置有绕第一轴心400均匀设置的多个叶片2。
再结合图2和图6,转动驱动装置3位于贯流风叶1的轴向一端并且环绕在第一驱动轴49之外,电动伸缩杆9带动下,转动驱动装置3可沿第一轴心400的轴向移动于分离位置与配合位置之间,图1所示转动驱动装置3处于分离位置,图6所示转动驱动装置3处于配合位置,处于分离位置的转动驱动装置3与贯流风叶1相互分离,处于配合位置的转动驱动装置3与贯流风叶1配合并且能够带动贯流风叶1上多个叶片2绕第二轴心200在第三角度和第四角度之间转动,图8所示贯流风叶1上多个叶片2处于第三角度,此时贯流风叶1可正转送风;图9所述贯流风叶1上多个叶片2处于第四角度,此时贯流风叶1可反转送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贯流风叶1还包括主体10,在第一轴心400的轴向上,主体10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其中,第一连接部11靠近第一电机4和转动驱动装置3而第二连接部12远离第一电机4和转动驱动装置3。第一连接部11在第一轴心400处设置有传动连接部119,传动连接部119用于与第一驱动轴49传动连接。
叶片2绕各自的第二轴心200可转动地安装在主体10上。本实施例中,叶片2的长度方向、第二轴心200的轴向以及第一轴心400的轴向之间相互平行,叶片2的长度方向上,其中部为叶片本体20,其相对两端分别设有沿第二轴心200的轴向延伸的第一短轴21和第二短轴22,而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轴孔110和第二轴孔120,第一短轴21与第一轴孔110转动连接,第二短轴22与第二轴孔120转动连接。其中,第一轴孔110为通孔且为阶梯孔,第二轴孔120为盲孔,第一短轴21包括外径较大的第一轴段211和外径较小的第二轴段212,第二短轴22为圆轴。
贯流风叶1还包括止转结构13和弹性件14,本实施例中,止转结构13为摩擦环,弹性件14为压力弹簧,止转结构13嵌装在第一轴孔110的台阶位中,弹性件14安装在第二轴孔120内。第一轴段211与第一轴孔110中孔径较大的孔段转动连接,第二轴段212为截面呈“D”形的非圆轴,第二轴段212为本实施例的第一离合部。
第二轴段212通过第一轴孔110中孔径较小的孔段并穿出到主体10的轴向端部之外。在第二连接部12上,第二短轴22与第二轴孔120转动连接并且与弹性件14相抵接,如此,如图2所示,弹性件14的作用力下迫使叶片2保持在更靠近第一连接部11的第一位置,此时,止转结构13与叶片2的第一轴段211在轴向上相互抵接,在彼此摩擦力作用下,止转结构13阻止叶片2绕第二轴心200转动,即止转结构13与叶片2止转配合。可见,在叶片2未受到外部作用力时,在贯流风叶1旋转工作时,叶片2能够相对于主体10固定,使贯流风叶1持续有效地进行送风工作。
参见图3至图5,本实施例的转动驱动装置3包括环体30、一个第二电机31、多根第二驱动轴39以及传动齿轮组32,传动齿轮组32包括多个齿轮321,第二电机3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驱动单元。环体30的中央设置通孔300,第一驱动轴49穿过通孔300。多根第二驱动轴39沿各自的第二轴心200可转动地设置在环体30之上,多根第二驱动轴39沿第一轴心400的周向均匀设置,其中一根第二驱动轴39由第二电机31驱动,每根第二驱动轴39上均安装有一个齿轮321,任意相邻两个齿轮321之间相互啮合,当第二电机31工作,所有第二驱动轴39均同步转动。再结合图7,第二驱动轴39的末端设置有沿第二轴心的轴向设置的、具有“D”形内轮廓的非圆孔391,非圆孔391为本实施例的第二离合部。
再参见图4,环体30连接在电动伸缩杆9的输出端上,电动伸缩杆9伸缩运动时可带动转动驱动装置3沿第一轴心400的轴向前后运动于配合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比对图1和图6,图1所示处于分离位置的转动驱动装置3与贯流风叶1之间相互分离,此时转动驱动装置3无法对贯流风叶1传动;图6所示处于配合位置的转动驱动装置3与贯流风叶1配合,进一步地,参见图7,是每根第二驱动轴39的非圆孔391与各自对应的一根叶片2的作为非圆轴的第二轴段212对接,并且,第二驱动轴39还沿第二轴心200的轴向将叶片2从图2所示的第一位置推向图7所示的第二位置,当叶片2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后,弹性件14压缩形变,且止转结构13与叶片2的第一轴段211相互分离而摩擦力消除,此时止转结构13解除对叶片2转动的限制,叶片2能够被第二驱动轴39所带动。
再结合图8和图9,当转动驱动装置3处于配合位置,由于第二驱动轴39与叶片2传动配合,并且叶片2具有绕第二轴心200旋转的自由度,当第二电机31工作后,可带动叶片2从图8所示的第三角度转动180°后到达图9所示的第四角度。
其中,完成叶片2的角度调整后,当转动驱动装置3后退回到分离位置时,在弹性件14的恢复力下,叶片2会自动回到与止转结构13止转配合的第一位置。另外,可以通过第一电机4上设置的编码器控制贯流叶片2的转角,保证转动驱动装置3上每根第二驱动轴39能够与对应的叶片2准确对接。
由于叶片2为曲面体,其具有导风曲面,叶片2处于不同角度时将为贯流风叶1带来不同的送风效果。参见图8和图12,当叶片2处于第三角度,贯流风叶1正转时能够向室内机的出风口50送风;参见图9和图14,当叶片2处于第四角度,贯流风叶1反转时能够向室内机的蒸发器7送风。因此,通过对风机组件进行改进,贯流风叶2不仅能在制冷或制热需求下为场所正常送风,并可以在制冷系统关闭后反转,对蒸发器7吹风进行风干,避免潮湿环境形成,解决异味源头。
参见图10,空调器的室内机还包括机体5和导风组件6,导风组件包括推杆62、第三电机61和导风板60,本实施例中,推杆62为本实施例的推动机构。机体5包括出风口50,推杆62可移动地设置在机体5之中并且可伸出至出风口50之外,推杆62可以通过齿轮齿条结构带动平移。电机61的主体连接在推杆62的延伸末端电机61的输出轴与导风板60连接,导风板60在电机61的带动下可在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之间转动,并且,在推杆62的带动下,导风板60可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移动。
图10所示的导风板60处于第三位置并且处于第一角度,此时导风板60遮挡出风口50。
图11所示的导风板60处于第四位置并且处于第一角度,此时导风板60处于出风口以外。
图12所示的导风板60处于第四位置并且处于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之间的第三角度,此时导风板60能够从出风口50的下方阻挡导风板60处于第四位置并且出于第一角度气流,避免冷风直吹用户,同时保证出风量。
导风板60的厚度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表面601和第二表面602,图13所示的导风板60处于第四位置并且处于第二角度,此时,从出风口50的上部501送出的气流经过导风板60的第一表面601,从出风口50的下部502送出的气流经过导风板60的第二表面602。该方式下,第一表面601与第二表面602之间温度差较小,可以很好地避免制冷时导风板60两侧温差过大而产生在导风板的下表面产生冷凝水。
其他实施例中,传动齿轮组还包括齿圈,套装在第二驱动轴上的多个齿轮之间彼此不啮合,但每个齿轮均与齿圈啮合,多个齿轮之间通过齿圈传动。
其他实施例中,转动驱动装置只设置由第二电机带动的一根第二驱动轴。此设置下,需要转动驱动装置不断移动于配合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过程中贯流风叶间歇旋转,直至该第二驱动轴逐一地完成对所有叶片的角度调整。
其他实施例中,止转结构还可以是绕第二轴心设置的有间隔布置的多个止转凹位,叶片上设置有在第二轴心外周的止转凸部,第一位置的叶片处于不同角度时,止转凸部可与多个止转凹位中处于对应角度上的一个止转凹位配合而实现叶片的止转。
其他实施例中,叶片的第一离合部包括非圆孔,第二驱动轴的第二离合部包括非圆轴。
其他实施例中,非圆孔的内轮廓以及非圆轴的外轮廓呈“一”字形、“十”字形、椭圆形、腰圆形或多边形等。
其他实施例中,通过电机驱动转动驱动装置。
其他实施例中,不设置弹性件和止转结构,主体的轴孔与叶片的转轴之间过盈配合,在无外力作用下,叶片无法转动、其角度相对于主体固定不变;在第二驱动轴带动下叶片可转动。
其他实施例中,叶片的长度方向、即第二轴心的轴向与第一轴心的轴向之间相交。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空调器的贯流风叶,绕第一轴心转动,所述贯流风叶包括绕所述第一轴心设置的多个叶片,所述叶片具有导风曲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流风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在所述第一轴心上的传动连接部;
所述叶片绕各自的第二轴心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主体上;
每个所述叶片上均设有第一离合部,在所述第一轴心的轴向上,所述第一离合部外露于所述贯流风叶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贯流风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沿自身长度方向可浮动地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叶片可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浮动;
当所述叶片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叶片的转动被限制;
当所述叶片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叶片可绕其对应的所述第二轴心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贯流风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包括在所述第一轴心的轴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叶片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所述贯流风叶包括止转结构和弹性件,所述止转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叶片之间,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叶片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作用力下迫使所述叶片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当所述叶片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止转结构与所述叶片止转配合;
当所述叶片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止转结构与所述叶片之间分离;
所述叶片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过程中,所述弹性件压缩形变。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贯流风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离合部包括沿所述第二轴心的轴向设置的非圆轴或非圆孔。
5.空调器的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贯流风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流风叶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贯流风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带动所述贯流风叶绕所述第一轴心转动;
所述空调器的风机组件还包括转动驱动装置,所述转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上设有第二离合部;
所述转动驱动装置可移动于配合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
当所述转动驱动装置处于所述配合位置,所述第一离合部与所述第二离合部配合,所述驱动轴可带动所述叶片绕所述第二轴心转动;
当所述转动驱动装置处于所述分离位置,所述第一离合部与所述第二离合部之间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驱动装置包括环体,所述环体的中央形成通孔,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穿过所述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驱动装置包括绕所述第一轴心设置的至少两根所述第二驱动轴;
所述转动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单元和传动齿轮组,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其中一根所述第二驱动轴转动,所述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在由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的所述第二驱动轴与其余的至少一根所述第二驱动轴之间。
8.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风机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机体和导风组件,所述机体包括出风口,所述导风组件包括推动机构和导风板;
所述推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机体连接,所述导风板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推动机构的另一端;
当所述导风板处于第三位置且当所述导风板处于第一角度,所述导风板遮挡所述出风口;
所述推动机构带动下,所述导风板移动到所述出风口之外的第四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第四位置,且当所述导风板处于第二角度,所述出风口送出的气流在所述导风板厚度方向的两侧经过。
CN202322780116.9U 2023-10-16 2023-10-16 空调器的贯流风叶、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Active CN221035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80116.9U CN221035976U (zh) 2023-10-16 2023-10-16 空调器的贯流风叶、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80116.9U CN221035976U (zh) 2023-10-16 2023-10-16 空调器的贯流风叶、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35976U true CN221035976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68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80116.9U Active CN221035976U (zh) 2023-10-16 2023-10-16 空调器的贯流风叶、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359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80559B2 (ja) 2シャッターバルブ
EP2626573A1 (en) Centrifugal compressor
CN217031560U (zh) 用于导风板的连杆组件、空调器
CN221035976U (zh) 空调器的贯流风叶、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WO2010143378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4089386A (zh)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驱动机构、汽车空调及汽车
CN101216208A (zh) 汽车空调系统的风门控制装置
CN111121174B (zh) 风机组件、窗机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03100104U (zh)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运动机构
CN203100105U (zh)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齿轮槽型双控运动机构
KR100306208B1 (ko) 회전체의날개각조절장치
CN103062878A (zh)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运动机构
CN111207445B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3134165B (zh)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齿轮槽型双控运动机构
CN115095538A (zh) 自动换向风机及采用自动换向风机的自清洁风冷冷却器
KR20190001867U (ko) 공조장치용 디퓨져
CN209213997U (zh) 空调器
CN208108437U (zh) 空调柜机
CN111780391A (zh) 一种带有百叶清洁设备的空调
CN112728639A (zh)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器
CN203964290U (zh)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驱动机构、汽车空调及汽车
KR0129163B1 (ko) 차량용 에어벤트의 풍향자동변환장치
US2812027A (en) Variable reverse pitch fan for cooling systems
CN109654717A (zh) 空调器
CN218065109U (zh) 一种送风距离调节装置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