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28015U - 一种污水生态环境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生态环境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28015U
CN221028015U CN202322841408.9U CN202322841408U CN221028015U CN 221028015 U CN221028015 U CN 221028015U CN 202322841408 U CN202322841408 U CN 202322841408U CN 221028015 U CN221028015 U CN 221028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rifying box
box
filter scre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ew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4140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管映兵
黄慧
乔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cienc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Gans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lanning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cienc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Gans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lanning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cienc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Gans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lanning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ans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cienc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Gans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lanning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2284140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28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28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28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生态环境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净化箱的底端表面四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脚,净化箱的顶端表面贯穿设置有进水管,净化箱的前侧套接有检修盖,净化箱的一侧套接有清理盖,净化箱的后侧设置有机箱,机箱的顶端表面贯穿设置有若干出气孔,净化箱的内部设置有隔离网,通过隔离网和过滤网对污水中的杂物进行隔离,然后利用电动推杆带动插杆将水中漂浮的杂物推动,通过插杆将杂物穿插进插孔与吸附板相抵,同时在插杆移动过程中,清理刷也会将隔离网上的杂物推至吸附板一端,插杆与清理刷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净化箱实现了杂物的自动分离和排出,既能避免过滤网的堵塞影响后续净化效果,还能免去人工排出固体杂物的麻烦。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生态环境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生态环境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是各种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总称,一般都需要通过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到环境中去污水净化,而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处理时,均需要经过净化装置对污水进行净化,以达到后续使用的标准。
目前,现有的公开号为CN20851720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净化装置,包括筒体,筒体顶部设置有竖直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伸入筒体内且底端与一水平的布水盘连通,布水盘下方的筒体两侧壁上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底部水平固定有下滤板,滑动槽顶部设置有上滤板,上滤板两侧分别通过连接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两个连接块外端均延伸至筒体外且底部与气缸连接,上滤板和下滤板之间的筒体内为过滤填充物,下滤板下方设置有过滤体。本实用新型设置混合筒对污水和药粉进行事先混合,混合筒内通过搅拌臂和转轴以使得二者充分混合;通过上滤板和下滤板的配合下压,促使污水通过疏水亲油介质的吸附,对污水中的含油物质进行吸附,方便污水的后续使用和处理;该装置虽然解决了上述不足,但同时该装置也新出现了以下缺陷;该装置通过上滤板和下滤板进行挤压和吸附,长时间下来在污水处理中会有大量的水草和漂浮物会使上滤板和下滤板产生堵塞,影响工作效率,而且清理起来十分不便,为此我们提供一种污水生态环境净化装置来加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污水生态环境净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污水生态环境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底端表面四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净化箱的顶端表面贯穿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净化箱的前侧套接有检修盖,所述检修盖的四角处均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底端表面贯穿至净化箱内部,所述净化箱的一侧套接有清理盖,所述清理盖与净化箱的连接处设置有锁件,所述检修盖与清理盖的内侧均设置有防水条,所述净化箱的后侧设置有机箱,所述机箱的顶端表面贯穿设置有若干出气孔,所述机箱的内部设置有除味机构,所述除味机构的另一端贯穿至净化箱内部,所述净化箱的内部设置有隔离网,所述隔离网的底端表面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隔离网的上方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过滤网的下方设置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的两端均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所述紫外线消毒灯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表面与净化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净化箱的底端表面贯穿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外侧设置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电动推杆和移动板,所述电动推杆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若干插杆,所述移动板的底端表面上和清理刷,所述插杆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表面贯穿设置有若干插孔,所述插杆插接在插孔内部,所述挡板的一侧设置有吸附板,所述吸附板的两端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与净化箱内壁两侧设置有相匹配的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的顶端表面与净化箱固定连接,所述插孔与插杆活动连接,所述插杆的长度大于插孔,所述吸附板的内部填充有吸附海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除味机构包括吸风罩和风管,所述吸风罩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风管,所述吸风罩的数量为二,所述风管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一端设置有净化盒,所述吸风机的另一端设置有吸湿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风机的出风口位于出气孔的下方,所述风管为Y型管,所述风管的一侧表面贯穿机箱与吸风机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活性炭过滤网和陶瓷环网,所述活性炭过滤网的底端表面设置有陶瓷环网,所述活性炭过滤网和陶瓷环网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一侧表面均设置有滑杆,所述导流板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多个挡水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杆与净化箱的连接处设置有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挡水条的一侧表面贯穿设置有若干溢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隔离网和过滤网对污水中的杂物进行隔离,然后利用电动推杆带动插杆将水中漂浮的杂物推动,通过插杆将杂物穿插进插孔与吸附板相抵,同时在插杆移动过程中,清理刷也会将隔离网上的杂物推至吸附板一端,插杆与清理刷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净化箱实现了杂物的自动分离和排出,既能避免过滤网的堵塞影响后续净化效果,还能免去人工排出固体杂物的麻烦;通过紫外线消毒灯对过滤网的水源进行净化,同时配合吸风机带动风罩将净化箱内的异味空气抽离至机箱内,最后通过吸湿盒和净化盒的双重吸附下,将空气中的异味与湿气吸附,使得排出的气体充分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后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机箱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中:1、净化箱;2、支撑脚;3、进水管;4、检修盖;5、清理盖;6、机箱;7、出气孔;8、隔离网;9、过滤网;10、紫外线消毒灯;11、连接架;12、出水管;13、电动推杆;14、移动板;15、插杆;16、清理刷;17、挡板;18、插孔;19、吸附板;20、吸风罩;21、风管;22、吸风机;23、净化盒;24、吸湿盒;25、活性炭过滤网;26、陶瓷环网;27、导流板;28、挡水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生态环境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1,净化箱1的底端表面四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脚2,净化箱1的顶端表面贯穿设置有进水管3,净化箱1的前侧套接有检修盖4,检修盖4的四角处均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底端表面贯穿至净化箱1内部,净化箱1的一侧套接有清理盖5,清理盖5与净化箱1的连接处设置有锁件,检修盖4与清理盖5的内侧均设置有防水条,净化箱1的后侧设置有机箱6,机箱6的顶端表面贯穿设置有若干出气孔7,机箱6的内部设置有除味机构,除味机构的另一端贯穿至净化箱1内部,净化箱1的内部设置有隔离网8,隔离网8的底端表面设置有过滤网9,隔离网8的上方设置有清理机构,过滤网9的下方设置过滤机构,过滤机构的两端均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10,紫外线消毒灯1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连接架11,连接架11的一侧表面与净化箱1内壁固定连接,净化箱1的底端表面贯穿设置有出水管12,出水管12的外侧设置有阀门;检修时,只需要打开清理盖5和检修盖4,分别将吸附板19和导流板27通过滑杆顺着滑槽移动出净化箱,对其进行清理。
进一步的,清理机构包括电动推杆13和移动板14,电动推杆13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移动板14,移动板14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若干插杆15,移动板14的底端表面上和清理刷16,插杆15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7,挡板17的一侧表面贯穿设置有若干插孔18,插杆15插接在插孔18内部,挡板17的一侧设置有吸附板19,吸附板19的两端设置有滑杆,滑杆与净化箱1内壁两侧设置有相匹配的滑槽;利用电动推杆13带动移动板14移动,同时移动板14和插杆15将水中漂浮的杂物推动至挡板17,同时插杆15将杂物穿插进插孔18与吸附板19相抵,同时在插杆15移动过程中,清理刷16也会将隔离网8上的杂物进行清刷,使其推至吸附板19一端,既能避免过滤网9的堵塞影响后续净化效果,还能免去人工排出固体杂物的麻烦。
挡板17的顶端表面与净化箱1固定连接,插孔18与插杆15活动连接,插杆15的长度大于插孔18,吸附板19的内部填充有吸附海绵;在插杆15与清理刷16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让杂物吸附在吸附板19上,使得净化箱1实现了杂物的自动分离和排出。
除味机构包括吸风罩20和风管21,吸风罩2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风管21,吸风罩20的数量为二,风管2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吸风机22,吸风机22的一端设置有净化盒23,吸风机22的另一端设置有吸湿盒24;在排出和净化的过程中,吸风机22带会动风罩将净化箱1内的异味空气抽离至机箱6内,最后通过吸湿盒24和净化盒23的双重吸附下,将空气中的异味与湿气吸附,使得排出的气体充分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吸风机22的出风口位于出气孔7的下方,风管21为Y型管,风管21的一侧表面贯穿机箱6与吸风机22相连接。
过滤机构包括活性炭过滤网25和陶瓷环网26,活性炭过滤网25的底端表面设置有陶瓷环网26,活性炭过滤网25和陶瓷环网26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导流板27,导流板27的一侧表面均设置有滑杆,导流板27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多个挡水条28,当水流在导流板27上移动的过程中,挡水条28能将水中部分较大的杂物隔开,最后经由活性炭过滤网25和陶瓷环网26再次对水源进行净化,有效去除水中的、微小颗粒、细菌和微生物以及异味,使得污水净化效果更好。
滑杆与净化箱1的连接处设置有相匹配的滑槽,挡水条28的一侧表面贯穿设置有若干溢水孔;污水从溢水孔导流而出,杂物则隔离在挡水条外。
具体的,使用时,污水从进水管3进入到净化箱1内部,通过隔离网8和过滤网9对污水中的杂物进行隔离,与此同时,通过PLC控制面板开启电动推杆13、紫外线消毒灯10和吸风机22,利用电动推杆13带动移动板14移动,同时移动板14和插杆15将水中漂浮的杂物推动至挡板17,同时插杆15将杂物穿插进插孔18与吸附板19相抵,同时在插杆15移动过程中,清理刷16也会将隔离网8上的杂物进行清刷,使其推至吸附板19一端,在插杆15与清理刷16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让杂物吸附在吸附板19上,使得净化箱1实现了杂物的自动分离和排出,既能避免过滤网9的堵塞影响后续净化效果,还能免去人工排出固体杂物的麻烦;从隔离网8和过滤网9过滤后的水在导流板27的到流下进入到活性炭过滤网25表面,而当水流在导流板27上移动的过程中,挡水条28能将水中部分较大的杂物隔开,最后经由活性炭过滤网25和陶瓷环网26再次对水源进行净化,有效去除水中的、微小颗粒、细菌和微生物以及异味,使得污水净化效果更好;最后净化完毕的污水掉落在净化箱1的底部,通过紫外线消毒灯10对水源进行净化,最后从出水管12排出,在排出和净化的过程中,吸风机22带会动风罩将净化箱1内的异味空气抽离至机箱6内,最后通过吸湿盒24和净化盒23的双重吸附下,将空气中的异味与湿气吸附,使得排出的气体充分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最后检修时,只需要打开清理盖5和检修盖4,分别将吸附板19和导流板27通过滑杆顺着滑槽移动出净化箱,对其进行清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隔离网和过滤网对污水中的杂物进行隔离,然后利用电动推杆带动插杆将水中漂浮的杂物推动,通过插杆将杂物穿插进插孔与吸附板相抵,同时在插杆移动过程中,清理刷也会将隔离网上的杂物推至吸附板一端,插杆与清理刷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净化箱实现了杂物的自动分离和排出,既能避免过滤网的堵塞影响后续净化效果,还能免去人工排出固体杂物的麻烦;通过紫外线消毒灯对过滤网的水源进行净化,同时配合吸风机带动风罩将净化箱内的异味空气抽离至机箱内,最后通过吸湿盒和净化盒的双重吸附下,将空气中的异味与湿气吸附,使得排出的气体充分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污水生态环境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1)的底端表面四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脚(2),所述净化箱(1)的顶端表面贯穿设置有进水管(3),所述净化箱(1)的前侧套接有检修盖(4),所述检修盖(4)的四角处均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底端表面贯穿至净化箱(1)内部,所述净化箱(1)的一侧套接有清理盖(5),所述清理盖(5)与净化箱(1)的连接处设置有锁件,所述检修盖(4)与清理盖(5)的内侧均设置有防水条,所述检修盖的上方设置有PLC控制面板,所述净化箱(1)的后侧设置有机箱(6),所述机箱(6)的顶端表面贯穿设置有若干出气孔(7),所述机箱(6)的内部设置有除味机构,所述除味机构的另一端贯穿至净化箱(1)内部,所述净化箱(1)的内部设置有隔离网(8),所述隔离网(8)的底端表面设置有过滤网(9),所述隔离网(8)的上方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过滤网(9)的下方设置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的两端均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10),所述紫外线消毒灯(1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连接架(11),所述连接架(11)的一侧表面与净化箱(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净化箱(1)的底端表面贯穿设置有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的外侧设置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生态环境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电动推杆(13)和移动板(14),所述电动推杆(13)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移动板(14),所述移动板(14)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若干插杆(15),所述移动板(14)的底端表面上和清理刷(16),所述插杆(15)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7),所述挡板(17)的一侧表面贯穿设置有若干插孔(18),所述插杆(15)插接在插孔(18)内部,所述挡板(17)的一侧设置有吸附板(19),所述吸附板(19)的两端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与净化箱(1)内壁两侧设置有相匹配的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生态环境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7)的顶端表面与净化箱(1)固定连接,所述插孔(18)与插杆(15)活动连接,所述插杆(15)的长度大于插孔(18),所述吸附板(19)的内部填充有吸附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生态环境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味机构包括吸风罩(20)和风管(21),所述吸风罩(2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风管(21),所述吸风罩(20)的数量为二,所述风管(2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吸风机(22),所述吸风机(22)的一端设置有净化盒(23),所述吸风机(22)的另一端设置有吸湿盒(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生态环境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机(22)的出风口位于出气孔(7)的下方,所述风管(21)为Y型管,所述风管(21)的一侧表面贯穿机箱(6)与吸风机(22)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生态环境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活性炭过滤网(25)和陶瓷环网(26),所述活性炭过滤网(25)的底端表面设置有陶瓷环网(26),所述活性炭过滤网(25)和陶瓷环网(26)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导流板(27),所述导流板(27)的一侧表面均设置有滑杆,所述导流板(27)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多个挡水条(2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水生态环境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与净化箱(1)的连接处设置有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挡水条(28)的一侧表面贯穿设置有若干溢水孔。
CN202322841408.9U 2023-10-23 2023-10-23 一种污水生态环境净化装置 Active CN221028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41408.9U CN221028015U (zh) 2023-10-23 2023-10-23 一种污水生态环境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41408.9U CN221028015U (zh) 2023-10-23 2023-10-23 一种污水生态环境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28015U true CN221028015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82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41408.9U Active CN221028015U (zh) 2023-10-23 2023-10-23 一种污水生态环境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280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85302B (zh) 一种环保用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08345987U (zh) 一种医院废水净化装置
CN221028015U (zh) 一种污水生态环境净化装置
CN114749012B (zh) 一种生物除臭滤池用智能高效的喷淋系统
CN215975306U (zh) 一种工业废水排放处理用净水反应设备
CN212655609U (zh) 一种清污效果好的清污设备
CN108689530B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8290499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
CN215365271U (zh) 一种河道用污水除臭装置
CN219136497U (zh) 一种染料生产净化装置
CN21980784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厌氧池
CN219792732U (zh) 一种市政施工用排污设备
CN213803245U (zh)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CN215996015U (zh) 一种有机废气过滤净化治理设备
CN214244023U (zh) 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医院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13834831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18232142U (zh) 农村污水综合处理及循环利用设备
CN216106279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15137343U (zh) 一种污物分类收集装置
CN220766590U (zh) 一种中水回用过滤机构
CN220223900U (zh) 一种深度处理装置
CN216420548U (zh) 一种检验试剂无污染清洗装置
CN221071479U (zh) 一种液体菌剂发酵装置
CN110711471B (zh) 一种炭质生物媒生物除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8115169U (zh) 一种过滤和消毒效果好的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