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26818U - 一种可释放扭力的放线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释放扭力的放线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26818U
CN221026818U CN202322676161.XU CN202322676161U CN221026818U CN 221026818 U CN221026818 U CN 221026818U CN 202322676161 U CN202322676161 U CN 202322676161U CN 221026818 U CN221026818 U CN 2210268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pay
sliding
connecting rod
to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761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赏赐
吴坤
童顺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noxville New Materials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noxville New Material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noxville New Materials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Knoxville New Material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761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268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268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268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放线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可释放扭力的放线架,包括外壳,外壳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外壳底部一侧设置有电机,外壳一侧设置有放线轴,放线轴一侧设置有限位板,放线轴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顶部设置有卡块,卡块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连接块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移动减震装置,当设备需要移动时,通过推动设备,因设置在底座底部的移动轮转动,对设备进行移动,当设备受到震动时,因移动轮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杆滑动连接,所以连接杆会带动移动块移动,对减震弹簧进行挤压,减震弹簧对其进行缓冲,固定在减震弹簧顶部的阻尼块加强减震效果,确保设备在移动时的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可释放扭力的放线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线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释放扭力的放线架。
背景技术
放线架是电力施工中最常用的工具,放线架根据用途又被称作为,电缆线盘支架,导线轴盘架,电缆放线支架等。根据提升形式可以分为,液压式电缆放线架,机械式电缆放线支架。根据用途及结构形式又分为,可调式液压放线架,立柱式放线支架等。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目前现有可释放扭力的放线架,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限位板与放线轴之间的配合,从而达到释放扭力的效果,但是限位板与放线轴之间是固定连接的,导致如果限位板出现损坏,则无法达到释放扭力的效果,同时也导致这一部分的放线轴无法使用,而且现有的放线架通常都是通过支架固定在地面,导致对其移动十分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释放扭力的放线架,解决了现今存在的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限位板与放线轴之间的配合,从而达到释放扭力的效果,但是限位板与放线轴之间是固定连接的,导致如果限位板出现损坏,则无法达到释放扭力的效果,同时也导致这一部分的放线轴无法使用,而且现有的放线架通常都是通过支架固定在地面,导致对其移动十分的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释放扭力的放线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外壳底部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放线轴,所述放线轴一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放线轴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连接块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卡块顶部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固定连接有拔插,所述底座内部顶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块,所述阻尼块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支撑杆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移动块,所述支撑杆内部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连接杆一侧设置有移动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线轴通过转轴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放线轴通过连接块与卡块与限位板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块呈梯形,所述卡块斜面朝外,所述卡块设置有多个,所述卡块对称固定在连接块的上下两侧,所述卡块通过滑块与连接块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型号相适配,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分别设置在卡块的左右两侧和固定块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通过第一滑块与限位板滑动连接,所述拔插与限位板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弹簧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减震弹簧对称固定在底座内部,所述减震弹簧与支撑杆套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块呈工字型,所述移动块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移动块通过通孔与连接杆固定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释放扭力的放线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一种可释放扭力的放线架,通过设置有快速拆卸结构,当限位板出现损坏或者无法使用时,可以通过按下设置在限位板一侧的拔插,使拔插通过固定块带动挡块移动,使挡块对卡块进行挤压,因卡块与连接块滑动连接,所以卡块会在挡块的作用下,移动到连接块内部,同时卡块脱离限位板内部的卡槽,通过抽出的方式,可以快速的取下限位板,对其进行更换维修,提高了设备维修的效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该一种可释放扭力的放线架,通过设置有移动减震装置,当设备需要移动时,通过推动设备,因设置在底座底部的移动轮转动,对设备进行移动,当设备受到震动时,因移动轮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杆滑动连接,所以连接杆会带动移动块移动,对减震弹簧进行挤压,减震弹簧对其进行滑槽,固定在减震弹簧顶部的阻尼块加强减震效果,确保设备在移动时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内部侧视示意图;
图2为图1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块结构内部直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板结构直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轮结构直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结构内部直视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底座;3、电机;4、放线轴;5、限位板;6、连接块;7、卡块;8、复位弹簧;9、第一滑槽;10、第一滑块;11、挡块;12、固定块;13、拔插;14、阻尼块;15、支撑杆;16、减震弹簧;17、连接杆;18、移动块;19、第二滑槽;20、第二滑块;21、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可释放扭力的放线架,包括外壳1,外壳1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用于支撑外壳1,外壳1底部一侧设置有电机3,用于使放线轴4转动,外壳1一侧设置有放线轴4,用于放线,放线轴4一侧设置有限位板5,用于限制线的位置,放线轴4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用于连接限位板5,连接块6顶部设置有卡块7,用于卡接,卡块7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8,用于使卡块7复位,连接块6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槽9,用于第一滑块10的滑动,第一滑槽9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块10,用于使与其固定连接的零件可以移动,卡块7顶部设置有挡块11,用于限制卡块7,挡块11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用于固定连接第一滑块10,固定块12顶部固定连接有拔插13,用于控制挡块11移动,底座2内部顶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块14,用于加强减震效果,阻尼块14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5,用于支撑,支撑杆15上设置有减震弹簧16,用于减震,支撑杆15一侧设置有连接杆17,用于连接移动轮21,连接杆17上设置有移动块18,用于对传递震动的力,支撑杆15内部设置有第二滑槽19,用于第二滑块20滑动,第二滑槽19内部设置有第二滑块20,用于使移动轮21可以移动,连接杆17一侧设置有移动轮21。
本实施例中,放线轴4通过转轴与外壳1转动连接,放线轴4通过连接块6与卡块7与限位板5卡接,使放线轴4可以转动;卡块7呈梯形,卡块7斜面朝外,卡块7设置有多个,卡块7对称固定在连接块6的上下两侧,卡块7通过第一滑块10与连接块6滑动连接,加强放线轴4与限位板5之间的连接;第一滑槽9与第一滑块10型号相适配,第一滑槽9与第一滑块10滑动连接,第一滑槽9与第一滑块10设置有多个,第一滑槽9与第一滑块10分别设置在卡块7的左右两侧和固定块12的底部,使第一滑块10可以第一滑槽9内部移动;固定块12通过第一滑块10与限位板5滑动连接,拔插13与限位板5滑动连接,使通过拔插13可以控制挡块11的位置;减震弹簧16共设置有两个,减震弹簧16对称固定在底座2内部,减震弹簧16与支撑杆15套接,用于减震,确保设备移动的稳定;第二滑块20呈工字型,移动块18内部设置有通孔,移动块18通过通孔与连接杆17固定连,用于使连接杆17可以带动移动块18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操作者通过推动外壳1,因底座2内部设置有移动轮21,所以底座2带动外壳1移动,当设备在移动的过程中,因移动轮21通过连接杆17与支撑杆15滑动连接且连接杆17通过第二滑块20与支撑杆15滑动连接,所以在受到震动时,连接杆17会带动移动块18在支撑杆15上进行移动,对减震弹簧16进行挤压,减震弹簧16对移动轮21进行缓冲,减少其受到的震动,当限位板5出现损坏时,因拔插13与固定块12与限位板5滑动连接,所以可以通过按下设置在限位板5两侧的拔插13,拔插13带动挡块11移动,使挡块11压动卡块7,因卡块7与连接块6滑动连接,所以卡块7在挡块11的作用下,缩回到连接块6内部,通过抽出的方式,可以快速取下限位板5,在对限位板5进行安装时,因卡块7呈梯形且斜面朝外,所以卡块7在接触到限位板5时,会向这连接块6内部移动,当连接块6移动到限位板5内部底部时,在复位弹簧8的作用下,卡块7弹出,卡入到限位板5内部的卡槽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可释放扭力的放线架,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外壳(1)底部一侧设置有电机(3),所述外壳(1)一侧设置有放线轴(4),所述放线轴(4)一侧设置有限位板(5),所述放线轴(4)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顶部设置有卡块(7),所述卡块(7)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8),所述连接块(6)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槽(9),所述第一滑槽(9)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块(10),所述卡块(7)顶部设置有挡块(11),所述挡块(11)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顶部固定连接有拔插(13),所述底座(2)内部顶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块(14),所述阻尼块(14)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上设置有减震弹簧(16),所述支撑杆(15)一侧设置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上设置有移动块(18),所述支撑杆(15)内部设置有第二滑槽(19),所述第二滑槽(19)内部设置有第二滑块(20),所述连接杆(17)一侧设置有移动轮(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释放扭力的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轴(4)通过转轴与外壳(1)转动连接,所述放线轴(4)通过连接块(6)与卡块(7)与限位板(5)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释放扭力的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7)呈梯形,所述卡块(7)斜面朝外,所述卡块(7)设置有多个,所述卡块(7)对称固定在连接块(6)的上下两侧,所述卡块(7)通过第一滑块(10)与连接块(6)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释放扭力的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9)与第一滑块(10)型号相适配,所述第一滑槽(9)与第一滑块(1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9)与第一滑块(10)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滑槽(9)与第一滑块(10)分别设置在卡块(7)的左右两侧和固定块(12)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释放扭力的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2)通过第一滑块(10)与限位板(5)滑动连接,所述拔插(13)与限位板(5)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释放扭力的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16)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减震弹簧(16)对称固定在底座(2)内部,所述减震弹簧(16)与支撑杆(15)套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释放扭力的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20)呈工字型,所述移动块(18)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移动块(18)通过通孔与连接杆(17)固定连接。
CN202322676161.XU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可释放扭力的放线架 Active CN2210268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76161.XU CN221026818U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可释放扭力的放线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76161.XU CN221026818U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可释放扭力的放线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26818U true CN221026818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76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76161.XU Active CN221026818U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可释放扭力的放线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268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1026818U (zh) 一种可释放扭力的放线架
CN205042905U (zh) 一种用于大型挤压机配套长棒加热炉上棒的阻尼装置
CN215543831U (zh) 一种高效开卷机
CN218124215U (zh) 可调节的电缆桥架
CN110980442A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收放设备
CN212558930U (zh) 一种用于电线电缆施工过程中的放线装置
CN212906306U (zh) 一种可拆卸式数据采集装置
CN114558898A (zh) 一种列式铝线拉丝机
CN209886930U (zh) 一种起重机零件加工用焊接设备
CN211393323U (zh) 一种水利施工埋管放线装置
CN209106539U (zh) 一种办公专用的伸缩式办公资料放置架
CN216105253U (zh) 一种可调节式防倾倒电缆放线架
CN220131578U (zh) 一种具有便携断线机构的铜线收卷架
CN213660653U (zh) 一种深井接地装置
CN216681939U (zh) 一种电线电缆辅助安装设备
CN215240117U (zh) 一种金属管生产用内壁抛光装置
CN220787650U (zh) 一种光缆铝缠绕设备
CN218708302U (zh) 一种通信光缆施工的快速移动式布线装置
CN218862551U (zh) 一种水平井用扶正装置
CN214956305U (zh) 一种矿用变压器冷却装置
CN215280166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自动倒角机
CN220811349U (zh) 一种电缆架设放线装置
CN220412598U (zh) 一种辅助吊架
CN214838938U (zh) —种建筑工程用伸缩抗震支架
CN216131312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机电设备用减震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