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13354U - 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及其持针部 - Google Patents

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及其持针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13354U
CN221013354U CN202321317565.3U CN202321317565U CN221013354U CN 221013354 U CN221013354 U CN 221013354U CN 202321317565 U CN202321317565 U CN 202321317565U CN 221013354 U CN221013354 U CN 221013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needle holding
angle
control
su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175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国兵
江少波
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CMU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CM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CMU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CMU
Priority to CN2023213175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13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13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13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及其持针部,其中所述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包括一持针部、一控制部和一操作部,所述控制部连接于所述操作部和所述持针部之间,其中所述持针部包括一第一持针端、一第二持针端、一连接端以及具有至少二夹针槽,所述夹针槽相毗邻的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持针端和所述第二持针端,所述第一持针端和所述第二持针端均呈一预定弯曲角度的连接于所述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一持针端和所述第二持针端之间的开合来夹取一缝合针,并通过将该缝合针夹到不同的夹针槽来改变该缝合针缝合时的角度,在尿道与膀胱的吻合手术中,可以方便的改变缝合针的夹持角度进行360°的缝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

Description

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及其持针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及其持针部,以用于在手术过程中多个角度夹持缝合针。
背景技术
在尿道膀胱吻合的过程中,需要360°的方向上缝合多针,也就是在尿道和膀胱之间进行绕圈缝合,才能将膀胱和尿道完全吻合。而在手术过程中,传统的持针钳为直立状,且与缝合针之间是90°的夹持角度,在变换不同的方向进行缝合时,非常不方便,尤其在狭小的空间中,往往出现转不过来缝合针的时候,使用者可能需要更换不同的器械来进行缝合,而更换器械的过程中,不同的器械进出,容易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产生严重的并发症,而且会延长手术时间,使医生的操作更加繁琐。另外,由于传统的持针钳与缝合针之间是垂直夹持状态,导致缝合针进入肌肉层或者膀胱和尿道缝合位置外的其他组织,缝合针无法顺利的从待缝合位置穿出来,操作者不得不拔出针,再一次在附近寻找角度,而操作者反复寻找角度的过程中,一方面给患者带来伤害,另一方面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失误,甚至由于操作时间过长,缝合线断裂、针具丢失的严重医疗事故。
因此,急需对持针钳进行改进,以能够方便的变换角度,进而以从器械方面使手术变得简单,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及其持针部,可以改变夹持缝合针的位置及角度,进而得以控制缝合过程中缝合针的角度,方便缝合针进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及其持针部,通过在持针钳的前端的前后方向上设置两个夹针槽,缝合不同的部位时采用不同的槽,进而得以改变缝合的角度,使缝合更加精准。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及其持针部,持针钳的前端具有预定角度的弯曲,可以在360°的缝合过程中,更加方便的变换缝合针的角度,持针钳前端的弯曲使得缝合针更加容易穿出,防止进入肌肉层及其他组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及其持针部,其中持针钳的后端可以固定,固定后,持针钳的前端可以紧紧的夹持缝合针,开合方便,操作简单,医护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省力和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及其持针部,前端的弯曲方向可以设置为朝向任何一个方向,均能满足使用过程中角度变换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及其持针部,前端与后端的手柄可拆卸的连接,便于消毒,也便于更换不同的配件,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及其持针部,由于可以改变缝合过程中缝合针的角度及缝合方向,因此,在整个缝合过程中,无需更换器械,减少了对患者的伤害,从器械方面,使手术变得更加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及其持针部,不仅可以应用于尿道与膀胱的吻合手术中,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缝合的手术中,应用范围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包括:
一持针部,所述持针部包括一第一持针端、一第二持针端、一连接端以及具有至少二夹针槽,所述夹针槽相毗邻的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持针端和所述第二持针端,所述第一持针端和所述第二持针端均连接于所述连接端,其中所述第一持针端和所述第二持针端均呈一预定弯曲角度,通过所述第一持针端和所述第二持针端之间的开合来夹取一缝合针,并通过将该缝合针夹到不同的夹针槽来改变该缝合针缝合时的角度;
一控制部;和
一操作部,所述控制部连接于所述持针部和所述操作部之间,通过操作所述控制部和所述操作部来控制所述第一持针端和所述第二持针端之间的开合。
其中所述控制部包括一前控制杆、一后控制杆、一弹性元件、一控制座和一拉杆连接件,所述控制座被设置于所述操作部,所述拉杆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后控制杆和所述操作部之间,所述前控制杆连接于所述连接端和所述弹性元件之间,所述后控制杆连接于所述弹性元件和所述控制座之间,以通过所述操作部,在所述拉杆连接件和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使得所述第一持针端和所述第二持针端随着所述前控制杆的运动而进行张开与闭合。
所述操作部包括一第一操作手柄、一第二操作手柄和具有一收纳槽,所述第一操作手柄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的前端均连接于所述控制座,所述拉杆连接件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操作手柄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之间,并随着所述第二操作手柄的移动适于被收纳于所述收纳槽。
所述控制部进一步包括一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包括一滑动棘轮、一锁止控制件和一锁止连接端,所述锁止控制件和所述锁止连接端均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操作手柄,所述滑动棘轮被设置于所述控制座和所述锁止连接端之间,通过所述锁止控制件得以控制所述滑动棘轮沿着所述锁止连接端移动,进而将所述第一操作手柄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相锁定。
其中所述第一持针端和所述第二持针端的弯曲角度为10°-3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包括:
一持针部,所述持针部具有一第一弯曲面、一第二弯曲面和至少一夹针槽,所述第一弯曲面和所述第二弯曲面形成所述持针部的两个侧面,所述夹针槽与所述第一弯曲面和所述第二弯曲面呈一预定角度的被横向地设置于所述持针部的内侧面,以夹取一缝合针,并通过所述第一弯曲面、所述第二弯曲面和改变该缝合针的夹取位置来控制该缝合针在缝合时的角度;
一控制部;和
一操作部,所述控制部连接于所述持针部和所述操作部之间,通过操作所述控制部和所述操作部来控制所述持针部对该缝合针的夹持力度及夹持角度。
其中所述操作部包括一第一操作手柄和一第二操作手柄,所述第二操作手柄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操作手柄,以改变所述第一操作手柄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之间的距离,进而得以控制所述控制部来改变所述持针部的开合。
其中所述控制部包括一前控制杆、一后控制杆、一弹性元件、一拉杆连接件、一控制座和一连接管,所述前控制杆连接于所述持针部和所述弹性元件之间,所述后控制杆连接于所述弹性元件和所述控制座之间,所述拉杆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控制座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之间,所述连接管套接于所述前控制杆外侧,所述控制座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操作手柄,通过操作所述第二操作手柄与所述第一操作手柄之间的距离来控制所述持针部的开合。
其中所述控制部进一步包括一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包括一滑动棘轮、一锁止控制件和一锁止连接端,所述锁止控制件和所述锁止连接端均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操作手柄,所述滑动棘轮可移动的连接于所述锁止连接端和所述控制座,通过操作所述锁止连接件控制所述滑动棘轮以使得所述第一操作手柄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之间相锁定。
其中所述第一弯曲面和所述第二弯曲面的弯曲角度为10°-3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的持针部,适于被作为一持针钳的头端,其中所述持针钳适于在尿道与膀胱的吻合手术中通过所述持针部来夹持一缝合针,其中所述持针部具有一第一弯曲面、一第二弯曲面和至少一夹针槽,所述第一弯曲面和所述第二弯曲面形成所述持针部的两个侧面,所述夹针槽与所述第一弯曲面和所述第二弯曲面呈一预定角度的被设置于所述持针部的内侧面,以夹取该缝合针,并通过所述第一弯曲面、所述第二弯曲面和改变该缝合针的夹取位置来控制该缝合针在缝合时的角度。
其中所述持针部包括一第一持针端、一第二持针端和一连接端,所述第一持针端和所述第二持针端的后部均连接于所述连接端,且两个所述夹针槽相毗邻的被横向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持针端的内侧面和所述第二持针端的内侧面。
所述第一弯曲面和所述第二弯曲面的弯曲角度为10°-30°。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的应用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的应用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的应用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附图1至附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及其持针部被示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包括一持针部10、一控制部20和一操作部30,所述持针部10和所述操作部30分别连接于所述控制部20的两端,其中所述持针部10被设置于前端,形成所述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的前端,在所述控制部20和所述操作部30的操控配合下,来夹持缝合针,以对尿道、膀胱进行吻合。
所述持针部10包括一第一持针端11、一第二持针端12和一连接端13,所述第一持针端11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均连接于所述连接端13,其中所述第一持针端11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围绕所述连接端13进行张开与闭合,进而将缝合针40夹持于所述第一持针端11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之间。
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持针端11包括一第一内侧面111和一第一外侧面112,所述第一内侧面111和所述第一外侧面112的边缘相连接,形成所述第一持针端11,其中所述第一外侧面112从中部向两侧部的方向,其厚度逐渐减小,使得所述第一外侧面112略向外凸出,且光滑圆润,以便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移动,同时可以避免划伤患者。
所述第二持针端12包括一第二内侧面121和一第二外侧面122,所述第二内侧面121和所述第二外侧面122的边缘连接后形成所述持针端12,其中所述第二外侧面122从中部向两周边缘的厚度逐渐减小,使得所述第二持针端12呈流线渐缩形状,以便于在狭小的空间内移动。
所述第一持针端11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的前端均呈现圆润状,钝性的结构可以防止划伤使用者,保证在应用过程中的安全。
所述第一内侧面111和所述第二外侧面121相对应,形成夹持面,当所述第一持针端11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相互贴合时,所述第一内侧面111和所述第二内侧面121相贴近,以便于夹针。
所述持针部10具有一第一弯曲面14和一第二弯曲面15,所述第一弯曲面14和所述第二弯曲面15形成所述持针部10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一持针端11的所述第一外侧面112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的所述第二外侧面122形成所述持针部10的另外两个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持针部10的弯曲角度α为15°,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弯曲面14和所述第二弯曲面15的弯曲角度α为15°。在应用过程中,便于调整缝合针的角度和方向,以便于进行全方位缝合多位置缝合,缝合过程中不需要更换器械,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就可以完成全方位多位置的整个缝合过程,操作者只需要转换角度和将缝合针夹持在不同的夹针槽即可,便于操作,使用简单。因此,从器械方面,使手术变得更加简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传统的持针钳前端为直立状,而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持针部10为弯曲状,且所述持针部10的弯曲角度为15°只是作为举例,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持针部的弯曲角度可以为10°-30°,且所述持针部10的弯曲角度即为所述第一持针端11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的弯曲角度,也为所述第一弯曲面14和所述第二弯曲面15与所述连接端13的中轴线之间的角度。根据临床实验结果发现,所述持针部10的弯曲角度在10°-30°内均能够达到较好的手术效果,因此,弯曲状的所述持针部10的弯曲角度并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
所述持针部10还具有一组夹针槽16,所述夹针槽16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持针端11的所述第一内侧面111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的所述第二内侧面121,当所述第一持针端11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相贴合后,于二者之间形成所述夹针槽16,所述夹针槽16与缝合针的尺寸相匹配,并且通过调整所述第一持针端11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之间的松紧程度来改变所述夹针槽16的大小,进而适于选择夹持不同尺寸的缝合针,以满足多场合的应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针槽16实施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夹针槽161和第二夹针槽162,所述第一夹针槽161和所述第二夹针槽162相并列的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持针端11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也就是说,每一个夹针槽16均分为两个部分,两个部分的槽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持针端11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当所述第一持针端11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相闭合后,形成所述夹针槽16,进而得以夹持缝合针40。
所述夹针槽16的两个端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弯曲面14和所述第二弯曲面15,即所述夹针槽16贯通所述第一弯曲面14和所述第二弯曲面15,进而使得缝合针被横向的夹持于所述夹针槽16,进而与所述持针部10保持一预定角度。
所述控制部20包括一前控制杆21、一后控制杆22、一弹性元件23、一拉杆连接件24和一控制座25,所述弹性元件23连接于所述前控制杆21和所述后控制杆22之间,所述控制座25连接于所述后控制杆22和所述拉杆连接件24,所述前控制杆21的前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端13,通过所述连接端13控制所述第二持针端12围绕所述连接端移动,进而得以改变所述第一持针端11与所述第二持针端12之间的开合角度。
所述操作部30包括一第一操作手柄31、一第二操作手柄32和具有一收纳槽33,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手柄31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32的前端均连接于所述控制座25,通过所述第一操作手柄31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32之间的开合,在所述控制部20的作用下,得以控制所述持针部10的所述第一持针端11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之间的开合。
所述收纳槽33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操作手柄31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32之间,得以收纳所述拉杆连接件24。也就是说,当所述第一操作手柄31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32之间闭合时,所述拉杆连接件24被收纳于所述收纳槽33,以使得所述第一操作手柄31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32之间能够闭合的更加紧密,进而得以使得所述第一持针端11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之间能够紧紧的夹持所述缝合针4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操作手柄31为定手柄,即固定不动的手柄,所述第二操作手柄32为动手柄,在应用过程中,通过对所述第二操作手柄32施加外力,使所述第二操作手柄32向着所述第一操作手柄31的方向移动,贴合所述第一操作手柄31,进而控制所述持针部10的闭合。当需要打开所述第一持针端11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时,操作所述第二操作手柄32,使其远离所述第一操作手柄31,进而得以将所述持针部10打开。
所述拉杆连接件24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操作手柄31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32的前端之间,所述控制座25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操作手柄31,以连接所述后控制杆22,所述拉杆连接件2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控制座25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32之间.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拉杆连接件24倾斜的位于所述第一操作手柄31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32之间,当改变所述第一操作手柄31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32之间的距离时,所述拉杆连接件24得以沿着所述第一操作手柄31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32移动,进而得以被收纳于所述收纳槽33内部或者从所述收纳槽33内部展出,展开后,所述拉杆连接件24得以支撑所述第一操作手柄31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32之间。
所述控制部20还包括一锁止组件26,所述锁止组件26被设置于所述控制座25,以控制所述持针部10的开合以及锁紧状态。
其中所述锁止组件26包括一滑动棘轮261、一锁止控制件262和一锁止连接端263,所述锁止连接端263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操作手柄32,所述锁止控制件262也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操作手柄32的外侧,以便于使用者单手指按压所述锁止控制件262,所述滑动棘轮261连接于所述第一操作手柄31、所述锁止连接端263和所述锁止控制件262。
其中所述滑动棘轮261为半圆形,可滑动的连接于所述锁止连接端263,且通过操作所述锁止控制件262,得以使所述滑动棘轮261沿着所述锁止连接端263滑动,进而得以改变所述第一操作手柄31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32之间的距离。
当按压所述锁止控制件262并对所述第二操作手柄32施加外力后,所述滑动棘轮261的一端沿着所述锁止连接端263滑动,所述第二操作手柄32向着所述第一操作手柄31滑动,在所述锁止控制件262被按压锁定后,所述第一操作手柄31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32之间被锁定,使得所述第一持针端11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之间紧密贴合,以紧固的夹针。当再次操作所述锁止控制件262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32后,打开所述第一操作手柄31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32,所述滑动棘轮261沿着所述锁止连接端263滑动,直至所述第一持针端11与所述第二持针端12之间保持打开状态,以便更换夹针位置。
所述控制部20还包括一连接管27,所述连接管27连接于所述控制座25和所述持针部10的所述连接端13之间,并且所述连接管27套接于所述前控制杆21外侧,使得所述前控制杆21沿着所述连接管27进行纵向移动。
也就是说,所述前控制杆21被套接于所述连接管27内部后,所述前控制杆21的前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端13来控制所述第一持针端11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使得所述第二持针端12能够围绕所述连接端13进行运动,进而靠近所述第一持针端11,以使二者闭合。其中所述前控制杆21的后端通过所述弹性元件23连接于所述后控制杆22,进而得以通过所述连接端13控制所述第一持针端11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之间的开启与闭合。
圆润光滑的所述连接管27适于进入人体,防止将人体组织划伤,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任何伤害。
参考附图4至附图6所示的所述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在尿道与膀胱吻合手术过程中的应用,所述持针部10呈弯曲状,夹持所述缝合针40后,可以与所述缝合针40之间保持一夹角,而传统的持针钳与缝合针之间是十字交叉状态,二者之间保持垂直的角度,也就是说,传统的持针钳垂直于缝合针进行夹持,而本实用新型中的持针钳与缝合针之间为倾斜夹持,再通过变换不同的夹针槽来夹持缝合针,这样双重配合的好处是,便于所述缝合针40缝合后立即穿出来,防止进入肌肉层等其他组织,而且角度可以控制,还可以根据缝合位置的不同,将缝合针夹持于不同的夹针槽16中来变换缝合针的夹持位置,可以在尿道与膀胱的吻合中进行360°的缝合,无需更换器械,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针槽161与所述第二夹针槽162相平行的设置,二者与所述连接端13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β相同。
参考附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被设置于所述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的前端的持针部10A,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所述持针部10A进行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持针部10A包括一第一持针端11A、一第二持针端12A和一连接端13A,所述第一持针端11A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A的后端均呈一预定弯曲角度的连接于所述连接端13A。
所述持针部10A还具有一第一弯曲面14A和一第二弯曲面15A,所述第一弯曲面14A和所述第二弯曲面15A形成所述持针部10A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其中所述第一弯曲面14A和所述第二弯曲面15A弯曲角度为10°-30°,即所述持针部10A的弯曲角度为10°-30°。
其中所述第一弯曲面14A的头端朝向所述连接端的方向进行弯曲,弯曲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实施为15°,且所述第一弯曲面14A为弯曲弧面,所述第二弯曲面15A为弧面背面。整个所述持针部10A为圆润的结构,以防止伤害到患者,也便于操作者在狭小的空间内变换方向以及夹持缝合针或者松开缝合针。
所述持针部10A还包括一组夹针槽16A,分别为一第一夹针槽161A和一第二夹针槽162A,所述第一夹针槽161A和所述第二夹针槽162A均被横向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持针端11A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A的内侧面。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两个夹针槽相平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针槽161A和所述第二夹针槽162A呈一预定角度的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持针端11A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A的内侧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夹针槽161A和所述第二夹针槽162A与所述第一持针端11A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A之间的角度不同。
具体地,所述第一夹针槽161A与所述连接端13A的中轴线之间的角度为β,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而所述第二夹针槽162A与所述连接端13A的中轴线之间的角度为γ,β与γ不同,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夹针槽161A与所述第二夹针槽162A朝向不同的方向。
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待缝合的位置,将缝合针夹持于不同角度的夹针槽中,进而得以根据缝合位置来改变角度,达到较好的缝合效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夹针槽161A和所述第二夹针槽162A的两端分别贯通所述第一弯曲面14A和所述第二弯曲面15A,以使所述缝合针40能够被夹持于所述夹针槽161A中,且所述缝合针40的两端位于所述第一弯曲面14A和所述第二弯曲面15A,也就是说,所述缝合针40与所述第一持针端11A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A之间保持一夹角,改变传统的直角夹持状态,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更方便根据缝合位置变换缝合针的角度。
参考附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角度可控的持针钳包括的一持针部10B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对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持针部10B进行变形,改变夹针槽的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持针部10B包括一第一持针端11B、一第二持针端12B和一连接端13B,所述第一持针端11B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B可开合的设置于所述连接端13B的前端。
所述持针部10B还具有一第一弯曲面14B和一第二弯曲面15B,所述第一弯曲面14B和所述第二弯曲面15B是由所述第一持针端11B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B弯曲连接后所形成的弧形正面和背面,以使得所述持针部10B呈现弯曲状,便于夹持缝合针。
所述持针部10B还具有三夹针槽16B,分别为一第一夹针槽161B、一第二夹针槽162B和一第三夹针槽163B,其中所述第一夹针槽161B、所述第二夹针槽162B和所述第三夹针槽163B被相间隔的、横向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持针端11B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B,为平行状态。即所述第一夹针槽161B、所述第二夹针槽162B和所述第三夹针槽163B分别前后间隔的被设置于所述持针部10B,在应用过呈中,不同位置的夹针槽与弯曲的所述第一持针端11B和所述第二持针端12B相配合,使得夹持在不同夹针槽16B的缝合针具有不同的角度。因此,可以根据缝合位置来更改缝合针的夹持位置,进而满足不同的缝合角度需求,达到较好的缝合效果。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一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持针部,所述持针部包括一第一持针端、一第二持针端、一连接端以及具有至少二夹针槽,所述夹针槽相毗邻的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持针端和所述第二持针端,所述第一持针端和所述第二持针端均呈一预定弯曲角度的连接于所述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一持针端和所述第二持针端之间的开合来夹取一缝合针,并通过将该缝合针夹到不同的夹针槽来改变该缝合针缝合时的角度;
一控制部;和
一操作部,所述控制部连接于所述持针部和所述操作部之间,通过操作所述控制部和所述操作部来控制所述第一持针端和所述第二持针端之间的开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其中所述控制部包括一前控制杆、一后控制杆、一弹性元件、一控制座和一拉杆连接件,所述控制座被设置于所述操作部,所述拉杆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后控制杆和所述操作部之间,所述前控制杆连接于所述连接端和所述弹性元件之间,所述后控制杆连接于所述弹性元件和所述控制座之间,以通过所述操作部,在所述拉杆连接件和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使得所述第一持针端和所述第二持针端随着所述前控制杆的运动而进行张开与闭合,其中所述操作部包括一第一操作手柄、一第二操作手柄和具有一收纳槽,所述第一操作手柄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的前端均连接于所述控制座,所述拉杆连接件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操作手柄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之间,并随着所述第二操作手柄的移动适于被收纳于所述收纳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其中所述控制部进一步包括一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包括一滑动棘轮、一锁止控制件和一锁止连接端,所述锁止控制件和所述锁止连接端均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操作手柄,所述滑动棘轮被设置于所述控制座和所述锁止连接端之间,通过所述锁止控制件得以控制所述滑动棘轮沿着所述锁止连接端移动,进而将所述第一操作手柄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相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其中所述第一持针端和所述第二持针端的弯曲角度为10°-30°。
5.一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持针部,所述持针部具有一第一弯曲面、一第二弯曲面和至少一夹针槽,所述第一弯曲面和所述第二弯曲面形成所述持针部的两个侧面,所述夹针槽与所述第一弯曲面和所述第二弯曲面呈一预定角度的被横向地设置于所述持针部的内侧面,以夹取一缝合针,并通过所述第一弯曲面、所述第二弯曲面的弯曲以及配合该缝合针的不同的夹取位置来控制该缝合针在缝合时的角度;
一控制部;和
一操作部,所述控制部连接于所述持针部和所述操作部之间,通过操作所述控制部和所述操作部来控制所述持针部对该缝合针的夹持力度及夹持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其中所述操作部包括一第一操作手柄和一第二操作手柄,所述第二操作手柄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操作手柄,以改变所述第一操作手柄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之间的距离,进而得以控制所述控制部来改变所述持针部的开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其中所述控制部包括一前控制杆、一后控制杆、一弹性元件、一拉杆连接件、一控制座、一连接管和一锁止组件,所述前控制杆连接于所述持针部和所述弹性元件之间,所述后控制杆连接于所述弹性元件和所述控制座之间,所述拉杆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控制座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之间,所述连接管套接于所述前控制杆外侧,所述控制座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操作手柄,通过操作所述第二操作手柄与所述第一操作手柄之间的距离来控制所述持针部的开合,其中所述锁止组件包括一滑动棘轮、一锁止控制件和一锁止连接端,所述锁止控制件和所述锁止连接端均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操作手柄,所述滑动棘轮可移动的连接于所述锁止连接端和所述控制座,通过操作所述锁止连接件控制所述滑动棘轮以使得所述第一操作手柄和所述第二操作手柄之间相锁定。
8.一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的持针部,所述持针部适于被设置于一持针钳的前端,其中所述持针钳适于在尿道与膀胱的吻合手术中通过所述持针部来夹持一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持针部具有一第一弯曲面、一第二弯曲面和至少一夹针槽,所述第一弯曲面和所述第二弯曲面形成所述持针部的两个侧面,所述夹针槽与所述第一弯曲面和所述第二弯曲面呈一预定角度的被设置于所述持针部的内侧面,以夹取该缝合针,并通过所述第一弯曲面、所述第二弯曲面和改变该缝合针的夹取位置来控制该缝合针在缝合时的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的持针部,其中所述持针部包括一第一持针端、一第二持针端和一连接端,所述第一持针端和所述第二持针端的后部均连接于所述连接端,且两个所述夹针槽相毗邻的被横向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持针端的内侧面和所述第二持针端的内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的持针部,其中所述第一弯曲面和所述第二弯曲面的弯曲角度为10°-30°。
CN202321317565.3U 2023-05-26 2023-05-26 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及其持针部 Active CN221013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7565.3U CN221013354U (zh) 2023-05-26 2023-05-26 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及其持针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7565.3U CN221013354U (zh) 2023-05-26 2023-05-26 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及其持针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13354U true CN221013354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38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17565.3U Active CN221013354U (zh) 2023-05-26 2023-05-26 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及其持针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13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74229A (en) Surgical suturing apparatus with loading mechanism
EP0705568B1 (en) Vascular suturing apparatus
EP1337190B1 (en) Suturing instrument and method
EP0705569B1 (en) Endoscopic vascular suturing apparatus
CN101156801B (zh) 抓紧钳机构
US3470875A (en) Surgical clamping and suturing instrument
US5645552A (en) Surgical apparatus for suturing body tissue
EP1196093A1 (en) Suturing device
US3366301A (en) Instrument for joining blood vessels
JPWO2010073733A1 (ja) 吻合器
WO2007138981A1 (ja) 医療用器具
US7494500B2 (en) Surgical instrument with snag free box hinge
CN221013354U (zh) 角度可控的多槽持针钳及其持针部
CA2186077C (en) Vascular suturing apparatus
CN221013353U (zh) 弯折前端型持针器
CN215273029U (zh) 一种腹腔镜下使用的缝合钳
CA2468821C (en) Surgical suturing apparatus with loading mechanism
CN111759383A (zh) 适用于空间受限手术的翻转持针器
CN210095811U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自锁式持针器
CN217853198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微创加热钳
CN219720769U (zh) 一种一次性持针钳
RU2310405C2 (ru) Сшивающий аппарат с атравматическими иглами
CN116999145B (zh) 一种导向器
CN221060745U (zh) 一种可拆卸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
CN116919494B (zh) 缝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