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09015U - 一种口部变径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口部变径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09015U
CN221009015U CN202322981115.0U CN202322981115U CN221009015U CN 221009015 U CN221009015 U CN 221009015U CN 202322981115 U CN202322981115 U CN 202322981115U CN 221009015 U CN221009015 U CN 221009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ody
outer diameter
battery
end cover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8111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燕丽
黄春生
程华超
曾夏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Qianfe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Qianf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Qianfe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Qianf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8111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09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09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09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口部变径电池,包括电池体及控制端盖,包括变径段及电池本体,电池体具有正极端及负极端,正极端位于变径段的一端,负极端位于电池本体的一端,电池本体外径大于变径段外径,控制端盖包括端盖及控制电路组件,控制电路组件设有正极端子,端盖盖合于变径段,控制电路组件设于端盖内,并电连接于电池体的正极端,正极端子穿过端盖露出于端盖外,端盖的外径大于变径段外径且小于电池本体外径。本申请通过使变径段外径小于电池本体外径,控制端盖盖合于变径段外时,端盖受变径段挤压变形,使得其外径增大并与电池本体外径相等,保持电池表面平整,提高电池使用的便捷性及电池外表美观度。

Description

一种口部变径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口部变径电池。
背景技术
可充电电池,是一种将锂离子电池与锂电池充电控制技术结合的新型电池,由于其通常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可以进行多次的充放电循环,相比起一次性干电池更加的经济环保,且其能量密度、放电率等性能皆高于一次性干电池,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移动设备中。
可充电电池通常由锂电池及控制端盖组成,在控制端盖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安装时通常将锂电池的正极端连接控制电路,再由控制电路向控制端盖外部引出正极端子,最后采用机械压合的方式将端盖压合去锂电池的正极端外。
而现有技术中,锂电池两端的外径以及控制端盖的外径是一致的,因此在控制端盖压合在锂电池的正极端时,控制端盖发生形变而向外凸出,导致电池的表面不平整,从而导致电池在使用时难以安装,不仅影响使用,且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部变径电池,包括:
电池体,包括变径段及电池本体,电池体具有正极端及负极端,正极端位于变径段的一端,负极端位于电池本体的一端,变径段的外径为D1,电池本体的外径为D2,其中,外径D2大于外径D1;以及
控制端盖,包括端盖及控制电路组件,控制电路组件设有正极端子,端盖盖合于变径段,控制电路组件设于端盖内,并电连接于电池体的正极端,正极端子穿过端盖露出于端盖外,并背向负极端,端盖的外径为D3,外径D3大于外径D1且小于外径D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端盖远离电池体的一端设有通孔,正极端子穿过通过露出于端盖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控制电路组件还设有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一端与控制电路组件电性连接,其另一端与电池体的正极端接触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连接端子为金属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电池体长度L为25mm-65mm,电池本体的外径D2为10.1mm,变径段的外径D1为9.7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电池体长度L为25mm-65mm,电池本体的外径D2为12.9mm,变径段的外径D1为12.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电池体长度L为25mm-65mm,电池本体的外径D2为13.7mm,变径段的外径D1为13.3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电池体长度L为25mm-65mm,电池本体的外径D2为14.0mm,变径段的外径D1为13.6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电池体长度L为25mm-65mm,电池本体的外径D2为16.4mm,变径段的外径D1为16.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电池体长度L为25mm-65mm,电池本体的外径D2为18.1mm,变径段的外径D1为17.7m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变径段的外径小于电池本体的外径,从而使得控制端盖盖合于变径段外时,端盖受到变径段的挤压产生变形,此时端盖的外径增大,使得端盖的外径与电池本体的外径相等,从而使得电池表面保持平整,有效地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及美观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口部变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口部变径电池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实施例中口部变径电池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阅图1-图3,图1为实施例中口部变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口部变径电池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实施例中口部变径电池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二。本例中,一种口部变径电池,包括电池体1及控制端盖2,其中,电池体1包括包括变径段11及电池本体12,电池体1具有正极端及负极端,正极端位于变径段11的一端,负极端位于电池本体12的一端,变径段11的外径为D1,电池本体12的外径为D2,其中,外径D2大于外径D1,控制端盖2包括端盖21及控制电路组件22,控制电路组件22具有正极端子221,端盖21盖合于变径段11,控制电路组件22设于端盖21内,并电性连接于电池体1的正极端,正极端子221穿过端盖21后露出于端盖21外,并背向负极端,从而形成电池体1的正极输出端。本例中,通过使变径段11的外径D1小于电池本体D2的外径,从而使得控制端盖2盖合于变径段11外时,端盖21受到变径段11的挤压产生变形,此时端盖21的外径D3增大,使得端盖21的外径D3与电池本体12的外径D2相等,从而使得电池表面保持平整,有效地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及美观度。具体实施时,端盖21与电池体1采用机械压合的方式连接。
本例中,电池体1及控制端盖2皆为圆柱状。
其中,端盖21远离电池体1的一端设有通孔2121,正极端子221穿过通过211露出于端盖21外。具体地,端盖21包括盖筒211及绝缘环212,盖筒211两端具有开口,盖筒211盖设于变径段11,绝缘环212粘接于盖筒211一端的开口处,通孔2121设于绝缘环212中心处,控制电路组件22位于盖筒211内,正极端子221穿过通孔2121露出于绝缘环212外,其中,绝缘环212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本例中,绝缘环212为圆环状。
进一步地,控制电路组件22还设有连接端子222,连接端子222一端与控制电路组件222电性连接,另一端朝向电池体1的正极端,当端盖21盖合至变径段11时,连接端子222一端朝向电池体1的正极端运动并接触电池体1的正极端,使得连接端子222一端与电池体1的一端接触连接,从而实现控制电路组件22与电池体1的电连接。
其中,连接端子222采用金属弹簧,如此,连接端子222随着端盖21盖合至变径段11过程而逐渐压缩,使得连接端子222一端抵接于电池体1的正极端,从而提高连接端子222与电池体1正极端连接的稳定性,亦能够防止机械压合时连接端子222发生断裂等,有效地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优选地,本例中,电池体1长度L的范围值为25mm-65mm,其中:
当电池本体12的外径D2为10.1mm时,则变径段11的外径D1为9.7mm;
当电池本体12的外径D2为12.9mm时,变径段11的外径D1为12.5mm;
当电池本体12的外径D2为13.7mm时,变径段11的外径D1为13.3mm;
当电池本体12的外径D2为14.0mm时,变径段11的外径D1为13.6mm;
当电池本体12的外径D2为16.4mm时,变径段11的外径D1为16.0mm;
当电池本体12的外径D2为18.1mm时,变径段11的外径D1为17.7mm。
更进一步地,每组参数中,电池本体12外径D2误差范围为±0.1mm,变径段11外径D1的误差范围为±0.4mm。
综上,本例中,通过使变径段11的外径D1小于电池本体D2的外径,从而使得控制端盖2盖合于变径段11外时,端盖21受到变径段11的挤压产生变形,此时端盖21的外径D3增大,使得端盖21的外径D3与电池本体12的外径D2相等,从而使得电池表面保持平整,有效地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及美观度。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口部变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体(1),包括变径段(11)及电池本体(12),所述电池体(1)具有正极端及负极端,所述正极端位于所述变径段(11)的一端,所述负极端位于所述电池本体(12)的一端,所述变径段(11)的外径为D1,所述电池本体(12)的外径为D2,其中,外径D2大于外径D1;以及
控制端盖(2),包括端盖(21)及控制电路组件(22),所述控制电路组件(22)设有正极端子(221),所述端盖(21)盖合于所述变径段(11),所述控制电路组件(22)设于所述端盖(21)内,并电连接于所述电池体(1)的所述正极端,所述正极端子(221)穿过所述端盖(21)露出于所述端盖(21)外,并背向所述负极端,所述端盖(21)的外径为D3,外径D3大于外径D1且小于外径D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部变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1)远离所述电池体(1)的一端设有通孔(2121),所述正极端子(221)穿过所述通孔(2121)露出于所述端盖(21)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部变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组件(22)还设有连接端子(222),所述连接端子(222)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组件(22)电性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电池体(1)的正极端接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部变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222)为金属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部变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体(1)长度L为25mm-65mm,电池本体(12)的外径D2为10.1mm,变径段(11)的外径D1为9.7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部变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体(1)长度L为25mm-65mm,电池本体(12)的外径D2为12.9mm,变径段(11)的外径D1为1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部变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体(1)长度L为25mm-65mm,电池本体(12)的外径D2为13.7mm,变径段(11)的外径D1为13.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部变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体(1)长度L为25mm-65mm,电池本体(12)的外径D2为14.0mm,变径段(11)的外径D1为13.6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部变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体(1)长度L为25mm-65mm,电池本体(12)的外径D2为16.4mm,变径段(11)的外径D1为16.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部变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体(1)长度L为25mm-65mm,电池本体(12)的外径D2为18.1mm,变径段(11)的外径D1为17.7mm。
CN202322981115.0U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口部变径电池 Active CN221009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81115.0U CN221009015U (zh)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口部变径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81115.0U CN221009015U (zh)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口部变径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09015U true CN221009015U (zh) 2024-05-24

Family

ID=91088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81115.0U Active CN221009015U (zh)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口部变径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090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70618B (zh) 可充电纽扣电池
JP2006524901A (ja) 内部電極が埋込まれた電極ペレットを用いたバッテリ
KR100751310B1 (ko) 캡 조립체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각형 2 차 전지
EP1311019A3 (en)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KR980006575A (ko) 권취 극판군
CN221009015U (zh) 一种口部变径电池
CN113471513A (zh) 一种微型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52866A (zh) 一种具有无痕焊接结构的微型纽扣电池
CN208539026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11403637A (zh) 一种壳体结构和电池
CN214313350U (zh) 扣式电池壳及扣式电池
CN111370619B (zh) 可充电纽扣电池
CN213878173U (zh) 一种带磁吸式充电结构的圆柱形电池
CN212967848U (zh) 纽扣电池
CN210245652U (zh) 圆柱形锂电池
CN108110201B (zh) 一种极片固定机构及扣式电池
CN221009020U (zh) 一种电控型可充电电池
CN111525173A (zh) 可充电纽扣电池
KR101243556B1 (ko) 리튬 이차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7673498B (zh) 一种低压锂电池
CN211238305U (zh) 一种密封壳体结构及电池
CN214672892U (zh) 电池盖板以及电池
CN211265602U (zh) 纽扣电池
CN212367513U (zh) 一种可充电的喇叭装置
CN219643066U (zh) 圆柱电池、电池包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