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05364U -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005364U CN221005364U CN202322620337.XU CN202322620337U CN221005364U CN 221005364 U CN221005364 U CN 221005364U CN 202322620337 U CN202322620337 U CN 202322620337U CN 221005364 U CN221005364 U CN 2210053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outlet
- indoor
- pipe
-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570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74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UHOVQNZJYSORNB-UHFFFAOYSA-N Benze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 UHOVQNZJYSORN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WSFSSNUMVMOOMR-UHFFFAOYSA-N Formaldehyde Chemical compound O=C WSFSSNUMVMOOM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09 air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1100001243 air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QGZKDVFQNNGYKY-UHFFFAOYSA-N Ammonia Chemical compound N QGZKDVFQNNGYK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8479 Chest Pai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M2.5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80 ambient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529 ammonia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237 body shap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569 carb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92 carb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56 contamin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3781 dry mouth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44992 flock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8 load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WSFSSNUMVMOOMR-NJFSPNSNSA-N methanone Chemical compound O=[14CH2] WSFSSNUMVMOOMR-NJFSPNSN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4891 sympto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268 woo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室内换新风技术领域,公开有一种新风模块,包括:模块外壳,其构造有风腔以及连通风腔的室内出风口;风向切换机构,包括出风管道和驱动器;其中出风管道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室内出风口,且与室内出风口相连通,第二端是作为出风端口;驱动器与出风管道驱动连接,用以驱动出风管道相对于室内出风口进行转动,以切换出风管道的出风朝向。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新风模块上增设有风向切换机构,该风向切换机构包括出风管道和驱动器,其中出风管道被构造为新风模块的出风路径,并通过驱动器可带动出风管道进行转动,进而改变该新风模块的实际出风朝向,使得新风模块具有向不同方向输送新风的功能。本申请还公开有一种空调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室内换新风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问题的日益重视,用户对客厅、卧室等日常居室内的空气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导致居室内空气质量下降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来自室内装修材料所挥发的甲醛、苯类、氨类空气污染物,或者,夜晚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室内会囤积大量二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这类空气质量问题会多多少少影响居室内用户的健康状况,如诱发用户胸闷气短、口干舌燥、呼吸不畅等不适症状。
而解决上述空气质量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保持室内与室外的通风,将室外侧的新鲜空气映入室内环境中,以提升室内空气含氧量、降低空气污染物浓度。这种情况下,“新风空调”产品应运而生,新风空调是在传统空调机型的基础上增加新风模块、新风管等部件,利用风机将室外侧的新鲜空气吸入至室内侧环境中,以起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效果。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相关的产品设计中新风模块的室内出风口多采用固定的出风朝向形式,例如朝向前方、上方或下方送风。而如果想向其他方向出风,则一般是通过增加室内出风口数量的方式实现,这就会导致新风模块整机体积增大、且需占用较多的安装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有一种新风模块及空调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新风模块实现多方向送风的结构形式体积大、空间占用多等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模块,包括:
模块外壳,其构造有风腔以及连通风腔的室内出风口;
风向切换机构,包括出风风管和驱动器;其中出风风管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室内出风口,且与室内出风口相连通,第二端是作为出风端口;驱动器与出风风管驱动连接,用以驱动出风风管相对于室内出风口进行转动,以切换出风风管的出风朝向。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驱动器包括:
驱动电机,具有输出轴;
驱动齿轮,设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驱动齿条,呈圆弧状布置于出风风管的第一端的外管壁上;驱动齿条与驱动齿轮构成啮合配合,以使驱动电机带动出风风管绕驱动齿条的圆弧中轴线进行转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驱动器包括:
驱动电机,具有输出轴;
主齿轮和副齿轮,主齿轮设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副齿轮设于出风风管的第一端,且副齿轮与主齿轮构成啮合配合,以使驱动电机带动出风风管绕副齿轮的轴线进行转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出风风管的第一端和室内出风口均被构造为圆管形式,且二者可相对转动地进行套接配合。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出风风管所在转动平面平行于竖直面、水平面,或者与水平面呈夹角的设置。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风向切换机构还包括安装座,驱动电机设置于安装座上,其用于将驱动电机固定于模块外壳,或者新风模块所在的外部设备上。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出风端口至少包括第一出风端口和第二出风端口,其中第一出风端口设置于出风风管的第二端的第一管壁上,第二出风端口设置于出风管段的第二端的第二管壁上;
其中,第一管壁和第二管壁为不同管壁,以使第一出风端口和第二出风端口分别朝向不同方向送风。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新风模块还包括电加热部,设置于出风风管上,其被配置为可受控地加热出风风管。
根据本申请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机体;以及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中的新风模块。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空调机体具有位于机体顶部的换热回风口;
风向切换机构至少具有第一送风状态,第一送风状态包括出风风管的第一端转动至机壳回风口侧,以使新风模块输出的至少部分气流流入机壳回风口。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新风模块及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新风模块上增设有风向切换机构,该风向切换机构包括出风风管和驱动器,其中出风风管被构造为新风模块的出风路径,并通过驱动器可带动出风风管进行转动,进而改变该新风模块的实际出风朝向,使得新风模块具有向不同方向输送新风的功能。该风向切换机构结构简单、部件数量少,且不会占用过多的安装空间。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新风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a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新风模块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外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外壳在视角一的拆解示意图;
图2b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外壳在视角二的拆解示意图;
图3a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进风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进风腔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出风腔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3d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分隔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3e是本公开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滤芯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公开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进风腔的外部示意图;
图4c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插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d是本公开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出风腔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机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机腔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机腔的剖面示意图;
图5c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机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d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蜗壳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e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蜗壳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向切换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6b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向切换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c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向切换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6d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向切换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机腔内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分隔板相对于风机蜗壳方向的轴向投影示意图;
图10a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外壳的室外风口示意图;
图10b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外壳的室内回风口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进风腔的第二侧壁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a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本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13b是本公开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本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14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a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管接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15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管接头与模块外壳、出风切换部的装配示意图;
图16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开关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a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开关部与模块外壳的装配示意图;
图17a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挡风板位于第一滑动位置的示意图;
图17b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挡风板位于第二滑动位置的示意图;
图17c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挡风板位于第三滑动位置的示意图;
图18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切换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8a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切换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b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切换部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a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堵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9b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堵电机与切换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20a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堵块位于第一转动位置的示意图;
图20b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堵块位于第二转动位置的示意图;
图2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切换壳体的外部示意图;
图21a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切换壳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22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切换部与模块壳体、新风管的装配示意图;
图23a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全新风模式下进风腔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23b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全新风模式下风机腔和出风切换部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23c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全新风模式下新风管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24a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换风模式下进风腔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24b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换风模式下风机腔和出风切换部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24c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换风模式下新风管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25a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全回风模式下进风腔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25b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全回风模式下风机腔和出风切换部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25c是本公开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全回风模式下风机腔和出风切换部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25d是图25c实施例中新风管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26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6a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向切换机构与空调器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新风模块;
10、模块外壳;11、进风腔;1111、第一侧壁;1112、第二侧壁;1113、第三侧壁;1114、第四侧壁;1115、外腔壁;1116、出风腔壁;112、进风腔出风口;113、室内回风口;114、室外风口;115、第一子进风腔;116、第二子进风腔;117、插口;118、插槽;12、风机腔;121、风机蜗壳;1211、第一蜗壳部;1212、第二蜗壳部;122、叶轮;1221、轮毂;1222、叶片;123、蜗壳进风口;124、第一蜗壳出风口;1241、第一外延段;1242、第一蜗舌段;125、第二蜗壳出风口;1251、第二外延段;1252、第二蜗舌段;13、第一出风管道;14、空气滤芯;141、滤芯分隔条;142、第一滤芯部;143、第二滤芯部;15、分隔板;151、第一弧板段;152、第二弧板段;153、中间弧板段;154、第一隔板;155、第二隔板;16、分隔筋;171、第一轨道;172、第二轨道;
20、新风管;21、风管本体;211、第一风管本体通道;212、第二风管本体通道;213、风管隔板;22、管接头;221、第一接头通道;222、第二接头通道;223、接头隔板;231、第一风管通道;2311、第一新风出风管口;232、第二风管通道;2321、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2、分支管口;
30、出风切换部;31、切换壳体;311、切换进风口;312、第一切换出风口;313、第二切换出风口;314、圆形腔;315、固定座;32、风堵块;321、中心转轴;322、风堵挡板;3221、弧形板件;3222、支撑板;33、风堵电机;331、固定耳板;
40、集成开关部;41、挡风板;42、挡板齿条;43、集成驱动电机;44、集成齿轮;
51、第一室内出风口;52、第二室内出风口;
6、空调器;61、室内机机壳;611、第一机壳出风口;612、第二机壳出风口;613、机壳回风口;62、室内换热器;63、换热回风口;
7、风向切换机构;71、出风风管;711、第一端;712、第二端;72、驱动器;721、驱动电机;722、驱动齿轮;723、驱动齿条;73、过渡管壳;74、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提供有一种新风模块1,该新风模块1可应用于空调器(如壁挂式空调)、新风机、调湿机等空气调节设备上,以可受控地实现单独引入室外新风、单独排出室内污风,和/或同时引入室外新风、排出室内污风等功能,从而起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升环境舒适性等作用。
如图1和1a所示,该新风模块1主要包括模块外壳10、新风管20和出风切换部30等部件。该模块外壳10内部构造有限定气流流路的风腔,并可作为容置空气滤芯14、风机叶轮122等部件的空间。这里,该模块外壳10上开设有用于与室内侧连通的室内风口、以及用于与室外侧连通的室外风口114。其中室内风口包括室内出风口和/或室内回风口113,室内出风口是作为新风模块1向室内侧送风的风口,室内回风口113是作为空气自室内侧回流至新风模块1的风口;室外风口114是作为新风模块1向室外侧排风或者室外侧向新风模块1输送新风的风口。新风管20是自室内侧延伸至室外侧,其作为室外新风引入和/或室内污风排出的穿墙通道,该新风管20与模块外壳10的风腔相连通,从而共同限定出室外新风引入路径和/或室内污风排出路径。出风切换部30设于模块外壳10的出风侧,其用以限定出流经模块外壳10的至少部分气流的出风流向,该至少部分气流包括室外新风或室内污风,其出风流向包括流向室内侧或室外侧,进而可实现引入室外新风和/或排除室外污风等功能。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结合图2、2a和2b所示,模块外壳10的风腔包括进风腔11和风机腔12,且进风腔11与风机腔12相连通,空气能够在进风腔11和风机腔12之间进行流动。其中,进风腔11可用于容置分隔部件、空气滤芯14等部件,并且进风腔11与室内风口、室外风口114中的一个或多个相连通。风机腔12可用于容置叶轮122等部件,并且风机腔12与室内风口、室外风口114中的一个或多个相连通。
可选的,进风腔11是相对于风机腔12处于风路上游,也即风机腔12位于进风腔11的出风侧,从而在模块外壳10内限定有空气自进风腔11流向风机腔12的流向。又一可选的,进风腔11是相对于风机腔12处于风路下游,也即进风腔11位于风机腔12的出风侧,从而模块外壳10内限定有空气自风机腔12流向进风腔11的流向。这里后文主要以前者“进风腔11位于风机腔12的风路上游”结构形式作为示例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a至3e所示,进风腔11包括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且二者相分隔设置,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分别形成一相对独立的风路,流入进风腔11内的空气被分流至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并沿各自风路向风机腔12继续输送。可选地,进风腔11内设有分隔部件,该分隔部件用于将进风腔11分隔为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
可选的,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可分别流通来自同一风源的空气,例如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同时用于输送来自室外侧的室外新风,或者同时用于输送来自室内侧的室内污风。又一可选的,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可分别流通来自不同风源的空气,例如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的其中一个用于输送来自室外侧的室外新风,另一个用于输送来自室内侧的室内污风。这里,分隔部件至少可用于在两个子进风腔11输送不同风源的空气时进行风路分隔,阻隔或减缓不同洁净状态空气的相混合。
可选的,进风腔11的整体外轮廓呈扁平腔体结构,其包括外腔壁1115、出风腔壁1116、第一侧壁1111、第二侧壁1112、第三侧壁1113和第四侧壁1114,如图3a和3b。其中,外腔壁1115和出风腔壁1116的壁面相平行且两者间隔设置,第一侧壁1111、第二侧壁1112、第三侧壁1113和第四侧壁1114分别设于外腔壁1115和出风腔壁1116之间的间隔空间的外周侧,外腔壁1115、出风腔壁1116、第一侧壁1111、第二侧壁1112、第三侧壁1113和第四侧壁1114共同围设形成前述的进风腔11。这里,第一侧壁1111、第二侧壁1112、第三侧壁1113和第四侧壁1114中各侧壁的横向两侧边(长边)分别与外腔壁1115、出风腔壁1116的对应侧边相连接,纵向两侧边(短边)分别与相邻的其他侧壁的短边相连接。
在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111和第二侧壁1112相对设置,第三侧壁1113和第四侧壁1114相对设置。例如,结合图2b和3b所示,第一侧壁1111设于进风腔11的顶部位置,其被构造为进风腔11的顶面;第二侧壁1112设于进风腔11的底部位置,其被构造为进风腔11的底面;第三侧壁1113设于进风腔11的前侧位置,其被构造为进风腔11的前侧面;第四侧壁1114设于进风腔11的后侧位置,其被构造为进风腔11的背侧面。在本示例中,外腔壁1115则是作为进风腔11的左侧面,出风腔壁1116是作为进风腔11的右侧面。
可选的,第一侧壁1111、第二侧壁1112、第三侧壁1113和第四侧壁1114中的一个或多个为直形板面,例如图3a和3b中示出的第三侧壁1113和第四侧壁1114均为直形板面形式。又一可选的,第一侧壁1111、第二侧壁1112、第三侧壁1113和第四侧壁1114中的一个或多个为非直形板面,例如图2b和3b中示出的第一侧壁1111、第二侧壁1112的板面是由多个直形面部分和/或弧形面部分拼接组成的板面形式。
在本实施例中,将部分侧壁设计为非直线形板面形式,可实现进风腔11与新风模块1其他部件更加紧密配合的效果,以减少漏风缝隙数量、降低风路阻力。例如,第一侧壁1111的弧形面部分是适配于风机腔12的蜗壳曲线,使得其与风机腔12的对应位置衔接更加紧密,气密性更佳。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111、第二侧壁1112、第三侧壁1113、第四侧壁1114和外腔壁1115为一体式结构,从而减少漏风间隙的存在,提升进风腔11的密封性。
在实施例中,结合图3c所示,出风腔壁1116上开设有进风腔出风口112,进风腔11通过该进风腔出风口112与风机腔12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对于进风腔出风口112的开设位置和覆盖范围,其至少应覆盖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以使流经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的空气,均能够通过该进风腔出风口112流向风机腔12。
可选地,进风腔出风口112被构造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或梯形等规则形状,或者其它不规则的形状。这里,进风腔出风口112的具体形状、风口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又一可选的,进风腔出风口112设置有出风格栅,该出风格栅既能起到拦截大体积杂物(如石子、纸团、毛絮等)的作用;同时还能够隔离保护的效果,使得用户在更换空气滤芯14时手指不会误伸入风机腔12中,防止被叶轮122叶片1222割伤。
示例性的,出风格栅包括一个或多个周向格栅条,和一个或多个径向格栅条。其中,多个周向格栅条同轴设置且半径逐渐增大,多个周向格栅条是沿径向自内向外的间隔排布于同一平面上,该平面为进风腔出风口112所在平面。以及,每一径向格栅条的一端都连接至进风腔出风口112的中心轴线,另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成型,多个径向格栅条呈辐射状的间隔排布于进风腔出风口112处,并且与周向格栅条相交。这样,周向格栅条和径向格栅条交错排布,共同实现拦截过滤的功能。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结合图3a和3b所示,分隔部件包括分隔板15,该分隔板15设于进风腔11内部,且自进风腔11的一个侧壁延伸至另一相对侧壁上。可选的,分隔板15的板体纵向是自第一侧壁1111向第二侧壁1112延伸,也即分隔板15的纵向顶端连接至第一侧壁1111、纵向底端连接至第二侧壁1112;同时,分隔板15的板体横向是自外腔壁1115延伸至出风腔壁1116。从而将进风腔11分隔为空间前后排布的两个进风分区,即前文中的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
示例性的,结合图3c和3d所示,第一子进风腔115位于进风腔11的前侧空间区域,其是由第三侧壁1113,分隔板15的前侧面,以及外腔壁1115、出风腔壁1116、第一侧壁1111和第二侧壁1112各自靠近前侧的部分壁面共同围设形成而成;第二子进风腔116位于进风腔11的后侧空间区域,其是由第四侧壁1114,分隔板15的背侧面,以及外腔壁1115、出风腔壁1116、第一侧壁1111和第二侧壁1112各自靠近后侧的部分壁面共同围设而成。
在实施例中,板体横向延伸至出风腔壁1116,其将进风腔出风口112也分隔为第一子出风口和第二子出风口。其中,第一子进风腔115与第一子出风口相连通,第二子进风腔116与第二子出风口相连通。
可选的,从分隔板15的纵向截面视角来看,分隔板15的板体线形被构造为直线形、曲线形、折线形等形状,或者由一个或多个直线形,和/或,一个或多个曲线形多段拼接的板体形式。这里,分隔板15的板体线形可根据进风腔11内的腔体容积分配、风阻等因素进行调整,例如,在需要第一子进风腔115的腔体容积大于第二子进风腔116的腔体容积的情况下,可将分隔板15构造为板面向第二子进风腔116凸起的曲线或折线线形形式,以增加第一子进风腔115实际分配到的空间。或者,在需要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的腔体容积大致相等的情况下,可将分隔板15构造为直线形,并设置于进风腔11的中线位置,以实现对两个子进风腔11空间的均等分配。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子进风腔115的腔体容积大于或等于第二子进风腔116的腔体容积,以在双向换风模式下,经由第一子进风腔115向室内输送的室外新风风量,大于经由第二子进风腔116向室外侧输送的室外污风风量,从而实现正压送风效果。
在又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该新风模块1还包括空气滤芯14,其可用于对流经新风模块1的空气进行过滤净化,以减少空气中的灰尘、PM2.5等空气污染物的含量。
可选地,该空气滤芯14设置于进风腔11和风机腔12的其中一个内。例如结合图4、4a和4b所示,空气滤芯14设置于进风腔11中,其在气流流经进风腔11时可吸附拦截空气污染物。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空气质量,同时还可减少砂砾等大颗粒进入风机腔12内所导致的风机叶轮122磨损问题发生。在本实施例中,空气滤芯14靠近进风腔11的出风腔壁1116布置,以更好地贴合覆盖进风腔出风口112,使得流向进风腔出风口112的绝大部分气流都能经过空气滤芯14进行净化过滤。
空气滤芯14本身具有吸附饱和度限制,新风模块1经过长时间使用后,空气滤芯14逐渐达到其吸附能力上限,此时就需要及时对空气滤芯14进行清洗更换。这样在本实施例中,空气滤芯14可拆卸地设置于新风模块1中,以便用户在需要时自行对空气滤芯14拆装操作。可选的,空气滤芯14可抽拉地设于进风腔11中,用户可将脏污状态的空气滤芯14从新风腔抽出,或者,将全新状态的空气滤芯14推入新风腔内。
可选地,进风腔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插口117,空气滤芯14经由该插口117可移入/移出进风腔11。这里结合前文实施例,可开设插口117的外侧壁为进风腔11的外腔壁1115、第一侧壁1111、第二侧壁1112、第三侧壁1113和第四侧壁1114的其中一个。结合图4b所示,进风腔11的第三侧壁1113上开设有该插口117,第三侧壁1113为进风腔11靠近前侧、面向用户的侧壁,因而该插口117位置可使用户更加方便地进行抽拉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插口117的形状、尺寸与空气滤芯14的截面形状、尺寸相适配。
在前文实施例中,分隔板15的板体横向是自外腔壁1115延伸至出风腔壁1116,因此插入进风腔11的空气滤芯14也是在其板体横向覆盖路径上。为了避免分隔板15与空气滤芯14发生结构干涉的情况,本实施例在分隔板15上还开设有供空气滤芯14抽拉的插槽118,利用该插槽118可使分隔板15避让开空气滤芯14,将二者互不影响地布置于进风腔11中,如图4c所示。
可选的,插槽118的竖向高度大于或等于空气滤芯14的竖向长度,和/或,插槽118的轴向宽度大于或等于空气滤芯14的横向长度。这样可保证插槽118不会对空气的移入/移出造成阻隔。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插槽118是自分隔板15的对应出风腔壁1116的一侧面,沿进风腔11的轴向凹陷成型,如图4c中示出有近似U形的槽口。在实施例中,插槽118的槽型与空气滤芯14的截面形状相适配,以减小插槽118边缘与空气滤芯14所形成的漏风间隙。示例性的,空气滤芯14的截面形状呈矩形,相适应的,插槽118的槽型也被构造为矩形凹槽形式。
可选地,插槽118的槽深度小于或等于分隔板15轴向长度的1/2。例如,插槽118的槽深度设置为分隔板15轴向长度的1/3、1/4等等。这里,既可使开槽尺寸不至于过大而影响分隔板15自身结构强度,同时,由于空气滤芯14内部空气自由流通、不具有空间分隔作用,因而限定插槽118槽深度也能降低空气滤芯14对进风腔11空间分隔效果的不利影响。示例性的,插槽118的槽深度为l,分隔板15的轴向长度为L,则需要满足l≤L/2的尺寸设计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腔11的出风腔壁1116设有分隔筋16,分隔筋16是自出风腔壁1116的壁面朝向外腔壁1115一侧凸起成型,其可与分隔板15配合共同围设形成插槽118,如图4d所示。
结合图4c和4d,开设于分隔板15的插槽118是对应包覆空气滤芯14的横向一侧面以及纵向两侧面,分隔筋16是对应包覆空气滤芯14的横向另一侧面。这样分隔筋16实质上能够增强空气滤芯14与出风腔壁1116一侧的贴合紧密性,减小漏风间隙,进一步提升了对于进风腔11体的空间分隔效果。
在实施例中,分隔筋16与分隔板15的线形相一致,且在轴向方向上位置相重合。这样,“分隔板15-分隔筋16”的这部分空气流路不会形成额外凸起,流路平滑顺畅,避免对空气产生风阻影响。示例性的,分隔板15的延伸线形采用直线形,则分隔筋16也适应性地被构造为直线形凸筋形式;或者,分隔板15的延伸线形采用弧线形,则分隔筋16适应性地被构造为弧线形凸筋形式。
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插槽118是沿分隔板15厚度方向镂空成型的槽道结构。这里,插槽118开设于分隔板15中部或者靠近出风腔壁1116一侧的部分,并且其沿分隔板15厚度方向贯穿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插槽118包括第一槽边、第二槽边、第三槽边和第四槽边。其中,第一槽边位于靠近第一侧壁1111的一侧位置,第二槽边位于靠近第二侧壁1112的一侧位置,第三槽边位于靠近外腔壁1115的一侧位置,第四槽边位于靠近出风腔壁1116的一侧位置,四个槽边共同围设形成该供空气滤芯14插入的插槽118。相比于前一实施例中分隔板15和分隔筋16共同围拢形成插槽118的形式,本公开实施例无需在出风腔壁1116设置分隔筋16,简化了进风腔11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槽118的内侧周缘上设置有弹性密封件,弹性密封件可用于封挡插槽118与空气滤芯14的装配缝隙,以减少装配缝隙的漏风量。可选的,弹性密封件设置于插槽118的至少一侧内周缘上。例如对于图4c示出的插槽118形式,弹性密封件可设置于U形槽口的任一槽边缘上,和/或,设置于分隔筋16的对应空气滤芯14的边缘上。
可选地,弹性密封件可选用橡胶条、毛条等类型。并且,弹性密封件可通过胶粘、卡接等方式与插槽118的内侧周缘固定连接。
在又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为了使空气滤芯14更加平滑的移入/移出进风腔11,本申请在进风腔11内用以限定空气滤芯14抽拉轨迹的滑道组件,该滑道组件可用以限定出空气滤芯14相对于进风腔11的移动路径。
可选的,滑道组件包括第一轨道171和第二轨道172,第一轨道171和第二轨道172两者的间隔被构造为空气滤芯14的抽拉空间。其中,结合图3c和4d所示,第一轨道171设于出风腔壁1116且沿抽拉方向延伸成型,第一轨道171位于进风腔出风口112的上侧,其用于在空气滤芯14上方进行限位。第二轨道172设于出风腔壁1116且平行于第一轨道171延伸成型,第二轨道172位于进风腔出风口112的下侧,其用于在空气滤芯14下方进行限位。第一轨道171和第二轨道172相平行的设置,通过第一轨道171和第二轨道172相配合,可使得空气滤芯14沿两个轨道限定出的直线轨迹进行抽拉移动。
示例性的,结合图4d所示,第一轨道171为自出风腔壁1116朝向外腔壁1115凸起成型的第一导板条,该第一导板条纵向是从第三侧壁1113向第四侧壁1114延伸,也即自进风腔11的前侧延伸至背侧位置。相类似的,第二轨道172也为自出风腔壁1116朝向外腔壁1115凸起成型的第二导板条,并且该第二导板条纵向也是从第三侧壁1113向第四侧壁1114延伸成型。在空气滤芯14自第三侧壁1113的插口117插入进风腔11后,空气滤芯14的顶面与第一导板条的下表面相抵靠,底面与第二导板条的上表面相抵靠,可减少空气滤芯14移动错位问题的发生。
在前文多个实施例中,可选的,空气滤芯14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初效滤芯、高效滤芯和活性炭滤芯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净化需求选择合适的滤芯类型,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又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升对进风腔11的空间分隔效果,在空气滤芯14的内部设有滤芯分隔条141,滤芯分隔条141将滤芯分隔为分别对应两个进风分区(子进风腔11)的两个滤芯部。这里,滤芯分隔条141可起到阻隔空气在两个滤芯部之间进行流动的作用,如图4a所示。
这里,滤芯分隔条141整体外轮廓呈扁平板条形式,其横向是沿空气滤芯14的靠近分隔板15的一侧延伸至靠近分隔筋16的一侧,纵向是沿空气滤芯14的顶面延伸至底面位置。
结合图4a所示,滤芯分隔条141将空气滤芯14分隔为第一滤芯部142和第二滤芯部143。其中第一滤芯部142是位于对应第一子进风腔115的一侧,其可用于对流经第一子进风腔115的空气进行过滤净化;第二滤芯部143是位于对应第二子进风腔116的一侧,其可用于对流经第二子进风腔116的空气进行过滤净化。由于滤芯分隔条141的分隔作用,流经第一滤芯部142的空气不会流动至第二滤芯部143,同理,流经第二滤芯部143的空气也不会流动至第一滤芯部142,从而可避免两个子进风腔11的空气在空气滤芯14发生混合。
可选地,滤芯分隔条141与分隔板15的线形相一致,且在轴向方向上位置相重合。这样,“分隔板15-滤芯分隔条141-分隔筋16”所共同构成的空气流路不会形成额外凸起,流路平滑顺畅,有效降低了空气流动阻力。示例性的,分隔板15的延伸线形采用直线形,则滤芯分隔条141也被构造为直线形板条形式;或者,分隔板15的延伸线形采用弧线形,则滤芯分隔条141也被构造为弧线形板条形式。这里,分隔板15、滤芯分隔条141和分隔筋16的厚度基本一致,以保证气流流路平面的平滑性。
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5至5e所示,风机腔12包括风机蜗壳121和叶轮122,叶轮122可旋转的设置于风机蜗壳121内部,其用于旋转产生驱动空气流经模块外壳10的驱动风力。在本实施例中,叶轮122至少可驱动空气自进风腔11流向风机腔12。
在实施例中,风机蜗壳121被构造为可拆卸地分体式结构,如图5c所示,其包括第一蜗壳部1211和第二蜗壳部1212,可拆卸设计能够方便叶轮122装入/移出风机蜗壳121,便于风机蜗壳121的组装以及更换维护。这里,第一蜗壳部1211是位于靠近进风腔11的一侧,第二蜗壳部1212是位于进风腔11的一侧,二者共同拼合形成风机蜗壳121。可选的,第一蜗壳部1211和第二蜗壳部1212可通过卡接、螺接、铆接等方式进行固定,具有连接牢固、拆装快捷等优点。
风机蜗壳121具有蜗壳进风口123,其用于与进风腔11的进风腔出风口112相连通,以使空气依次经由进风腔出风口112、蜗壳进风口123进入风机蜗壳121内。在本实施例中,蜗壳进风口123开设于第一蜗壳部1211上,蜗壳进风口123的形状和尺寸与进风腔出风口112相适配。示例性的,进风腔11出口的形状为圆形风口,相适配的,蜗壳进风口123也被构造为圆形风口形式。
可选的,第一蜗壳部1211和出风腔壁1116为一体式结构,也即第一蜗壳部1211和出风腔壁1116分别同一壳体的两侧面,第一蜗壳部1211为对应叶轮122的一侧,出风腔壁1116为对应空气滤芯14的一侧。并且,出风腔壁1116的进风腔出风口112和第一蜗壳部1211的蜗壳进风口123也集成为同一风口。这样,可以减少模块外壳10的部件数量,简化整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7所示,叶轮122包括轮毂1221和多个叶片1222。轮毂1221被构造为环形结构,其内部空间是作为叶轮122的进风通道。轮毂1221的数量为两个,且同轴间隔设置,两轮毂1221之间的空间是作为容置多个叶片1222的空间。这里,各叶片1222被构造为条形片状结构,其第一端与其中一个轮毂1221固定、另一端与另一个轮毂1221固定连接。从轮毂1221的轴线投影方向上来看,各叶片1222沿轮毂1221外周线等间距间隔设置,并且相对于轮毂1221外周线倾斜设置,以使空气自叶轮122轴向进入进风通道后,被叶片1222驱动沿径向向外侧扩散,并进入风机蜗壳121的壳体空间中。
可选的,叶轮122具有第一旋向或第二旋向,第一旋向与第二旋向的方向相反。从进风腔11至风机腔12的轴向方向上,第一旋向为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第二旋向为气流沿逆时针方向流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模块外壳10开设有第一室内出风口51和/或第二室内出风口52。第一室内出风口51和第二室内出风口52可用于分别向不同方向送风,以实现多角度、大范围的送风效果。
可选的,第一室内出风口51用于向新风模块1的前侧、后侧、顶侧、底侧、左侧或右侧中的其中一个方向送风,第二室内出风口52用于向新风模块1的前侧、后侧、顶侧、底侧、左侧或右侧中的另一个方向送风。在图5和5a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室内出风口51是用于向前上方方向送风,第二室内出风口52是用于向下前方方向送风。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模块外壳10还包括第一出风管道13,该第一出风管道13连接至模块外壳10且位于进风腔11(风机腔12)的出风侧,其用于构造出作为出风路径的第一室内出风口51,进风腔11(风机腔12)的出风气流可通过该第一出风管道13输送至外部环境中。类似的,模块外壳10还包括第二出风管道,该第二出风管道连接至模块外壳10且位于进风腔11(风机腔12)的出风侧,其用于构造出作为出风路径的第二室内出风口52,进风腔11(风机腔12)的出风气流可通过该第二出风管道输送至外部环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第一出风管道13(和第二出风管道)的延伸方向、或者管道出风端的朝向,就可实现对实际送风方向的调整。示例性的,前文实施例中第一室内出风口51是用于向前上方方向送风,则对应第一出风管道13可朝向前上方方向延伸成型,并且其管道出风端朝向前上方方向。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6a所示,该新风模块还包括风向切换机构7,该风向切换机构7可装配于模块外壳10的室内出风口处,其被配置为可受控的改变室内出风口的出风朝向,以实现多角度的新风送风形式,从而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可选地,结合前文图5和5a示出的实施例,该风向切换机构7可选择性地装配于第一室内出风口51和第二室内出风口52的其中一个或两个上。这样,在风向切换机构7装配于第一室内出风口51时,可通过该风向切换机构7改变新风在新风模块上方的送风朝向,例如可使送风朝向切换为朝向上方前侧、上方右侧、上方左侧、上方后侧等;和/或,在风向切换机构7装配于第二室内出风口52时,可通过该风向切换机构7改变新风在新风模块下方的送风朝向,例如可使送风朝向切换为朝向下方前侧、下方右侧、下方左侧、下方后侧等。
又一可选的,以第一室内出风口为例,该模块外壳10通过第一出风管道13构造出作为出风路径的第一室内出风口51,则相适配的,该风向切换机构7可装配于该第一出风管道13上,使得模块外壳10内的空气依次经由第一出风管道13和风向切换机构7输出至室内侧环境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6b和6c所示,该风向切换机构7包括出风风管71和驱动器72。其中,出风风管71的第一端711可转动地设置于室内出风口,且与室内出风口相连通,第二端712是作为出风端口;驱动器72与出风风管71驱动连接,用以驱动出风风管71相对于室内出风口进行转动,以切换出风风管71的出风朝向。
结合图6a示出的实施例,第一出风管道13是自风机腔的顶部倾斜向上的延伸成型,并且在第一出风管道13的外延端部设置有一过渡管壳73,该过渡管壳73可用于中间衔接第一出风管道13和出风风管71,从而能够克服第一出风管道13采用异形或不规则的外延端部结构而影响其与出风风管71对接的问题,使得第一出风管道13和出风风管71两者对接更加便捷,同时气密性也更佳。
可选的,该过渡管壳73整体外轮廓近似方形壳体形式,其底面形成有与第一出风管道13的外延端部相连接的第一过渡开口,顶面形成有与出风风管71相连接的第二过渡开口。这样模块外壳10内的空气可依次经由第一出风管道13、过渡管壳73而流入出风风管71中,如图6d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方形壳体的各侧面均为平面(包括出风风管71所在的顶面),因而出风风管71在相对于过渡管壳73顶面进行转动时能够更加平稳,不会形成阻挡,同时出风风管71和过渡管壳73顶面也可以构成面接触配合,减小了漏风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过渡管壳73的顶面是平行于水平面,相应的,出风风管71所在转动平面也是位于水平面,因而该出风风管71是在水平方向上的多个不同出风朝向进行切换。
又一可选的,第二过渡开口形成于过渡管壳73的侧面上,该侧面与过渡管壳73的顶面相互垂直。相应的,与该第二过渡开口相连通的出风风管71所在转动平面也是位于数值面,因而在本实施例中该出风风管71是在竖直方向上的多个不同出风朝向进行切换。
又一可选的,过渡管壳73的用于形成第二过渡开口的侧面被构造为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角度,夹角角度如30°、45°、60°、75°等等,也即该侧面实质上为斜面形式。这样,出风风管71所在转动平面也是与水平面呈夹角的斜面,并且该出风风管71可在该斜面方向上实现多个不同出风朝向的切换操作。
结合上述多个可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送风朝向切换需求,选择相适配的出风风管71转动平面形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的,出风风管71的管型包括但不限于直形管、折线形管、弧形管、S形管等。本文实施例主要是以直形管型的出风风管71进行示例性说明。
这里,该出风风管71的第一端711贴靠于过渡管壳73的顶面上,并且该第一端711的端口开设于其与过渡管壳73相贴合的壁面上,如图6d中示出的端口是开设于第一端711的下壁面上。以及,出风风管71的第二端712是朝向远离新风模块的方向延伸成型,从而可以有效延长该出风风管71的送风距离。
可选的,出风风管71的第一端711和室内出风口均被构造为圆管形式,且二者可相对转动的进行套接配合。这样出风风管71的第一端711和室内出风口之间可形成圆形轨迹的转动接触面,从而便于出风风管71第一端711进行相对转动。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室内出风口是通过过渡管壳73与出风风管71的第一端711相连接,因此该过渡管壳73构造有用以与出风风管71第一端711套接配合的圆管结构。具体而言,该圆管结构为在该过渡管壳73的顶面向上凸起形成的圆形凸管,相适配的,出风风管71的第一端711被构造为开口朝下、近似圆形的结构,并且该第一端711的内径略大于过渡管壳73的圆形凸管的外径,以使第一端711可外套于圆形凸管上。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过渡管壳73的顶面开设有呈圆形的第二过渡开口,相适配的,出风风管71的第一端711被构造为开口朝下的圆形凸管,该圆形凸管的外径略小于第二过渡开口的内径,以使圆形凸管能够自上而下的插入到过渡管壳73的第二过渡开口中,并且二者能够相对转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驱动器72包括驱动电机721、驱动齿轮722和驱动齿条723。
结合图6c所示,该驱动电机721包括电机本体和输出轴,驱动齿轮722同轴套设于驱动电机721的输出轴上,本实施例中输出轴和驱动齿轮722的轴向平行于竖直方向。驱动齿条723呈圆弧状布置于出风风管71的第一端711的外管壁上,并且驱动齿条723所在圆弧的中轴线也是平行于竖直方向。这里,驱动齿条723与驱动齿轮722能够构成啮合配合,以使驱动电机721带动出风风管71绕驱动齿条723的圆弧中轴线进行转动。
这样,通过控制驱动电机721的转动步数和转动方向,可同步带动出风风管71按照对应的出风角度和转动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可实现对于出风风管71最终出风朝向的切换控制。另外,驱动齿轮722和驱动齿条723的啮合配合还能够起到锁止限位的作用,避免出风风管71受风压影响而出现大幅度摆动的情况。
可选的,驱动齿轮722的齿径小于驱动齿条723的齿径,也即该驱动器72实质上是利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进行转动的形式。这样,驱动齿轮722和驱动齿条723是减速增距,驱动齿条723(出风风管71)的转速要小于驱动齿轮722的转速,这样可使得出风风管71能够以更加平缓的速度进行转动,有效保证了驱动器72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又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驱动器72包括驱动电机721和齿轮组,齿轮组包括主齿轮和副齿轮。
在本实施例中,该驱动电机721包括电机本体和输出轴,主齿轮同轴套设于驱动电机721的输出轴上,与前文实施例类似的,输出轴和主齿轮的轴向平行于竖直方向。副齿轮设于出风风管71的第一端711,例如固定于远离第一端711端口的壁面上,如第一端711的上壁面。这里,副齿轮与主齿轮构成啮合配合,从而使得驱动电机721带动出风风管71绕副齿轮的轴线进行转动。
区别于前一可选实施例中在第一端711外周布置驱动齿条723的形式,本实施例中采用单独的副齿轮与第一端711进行固定装配,同样可实现利用驱动电机721通过齿轮配合带动出风风管71转动的目的。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风向切换机构7还包括安装座74,驱动电机721设置于安装座74上,其用于将驱动电机721固定于模块外壳10,或者新风模块所在的外部设备上,例如,该外部设备为空调器室内机,则风向切换机构7可通过安装座74固定于室内机机壳上。
可选的,由于驱动电机721和驱动齿轮722(或主齿轮)同轴套设装配,两者距离较近,因此为了避免驱动齿轮722与该安装座74产生结构干涉,本申请在安装座74上还开设有避让缺口,驱动齿轮722的至少部分轮体可容置于该避让缺口构成的避让空间中,从而使得驱动齿轮722能够正常进行转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出风风管71的出风端口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例如,图6b示出的出风端口数量为1个,其沿出风风管71的纵向朝向外侧出风。又例如,出风端口的数量为2个、3个或其它数量,各出风端口分别设置于出风风管71的第二端712的不同壁面上,以实现在第二端712的多角度送风。
可选的,出风端口至少包括第一出风端口和第二出风端口,其中第一出风端口设置于出风风管71的第二端712的第一管壁上,第二出风端口设置于出风管段的第二端712的第二管壁上;其中,第一管壁和第二管壁为不同管壁,以使第一出风端口和第二出风端口分别朝向不同方向送风。示例性的,第一管壁和第二管壁为相互平行的两个管壁,如第二端712的上、下管壁,或者,左、右管壁,等。又一示例性的,第二管壁和第二管壁为相互垂直的两个管壁,如第二端712的前管壁和下管壁,或者,左管壁和前管壁,等。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新风模块还包括电加热部,设置于出风风管71上,其被配置为可受控地加热出风风管71。可选地,该电加热部可用于在出风风管71存在凝露现象或者新风温度过低时启用,这样利用电加热部能够升高出风风管71的热量,以使得凝露水受热蒸发,达到除凝露的目的,或者对流经出风风管71的新风气流进行加热,以起到升高新风出风温度的作用。
可选的,电加热部包括一个或多个加热片,例如石墨烯加热片等。加热片贴设于出风风管71的至少部分外管壁上,在给加热片通电后其能够产生较多热量,热量能够传导至出风风管71管壁上,进而实现对出风风管71加热升温的效果。
这里,风机腔12设于进风腔11的出风侧,第一室内出风口51和第二室内出风口52通过风机腔12分别连通于风机腔12。在实施例中,第一室内出风口51和第二室内出风口52分别连通于风机蜗壳121的外周壳壁上,其中第一室内风口连通于外周壳壁的顶部位置,第二室内出风口52连通于外周壳壁的底部位置。在风机腔12内叶轮122旋向下,位于第一室内出风口51的旋向上游的空气会优先集中地流向第一室内出风口51,如图8中示出的实线箭头气流;以及位于第二室内出风口52的旋向上游的空气会优先集中地流向第二室内出风口52,如图8中示出的虚线箭头气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5b和5c所示,风机蜗壳121上开设有第一蜗壳出风口124和第二蜗壳出风口125。其中第一蜗壳出风口124开设于风机蜗壳121的外周壳壁顶部位置,其用于连通风机蜗壳121和第一室内出风口51,以使风机蜗壳121内的至少部分气流经由该第一蜗壳出风口124输送至第一室内出风口51。第二蜗壳出风口125开设于风机蜗壳121的外周壳壁底部位置,其用于连通风机蜗壳121和第二室内出风口52,以使风机蜗壳121内的至少部分气流经由该第二蜗壳出风口125输送至第二室内出风口52。
在图8示出的叶轮122第一旋向下,第一室内出风口51对应于第一子进风腔115设置,且位于叶轮122旋转流向的中下游,也即第一子进风腔115流入风机蜗壳121的气流是位于第一室内出风口51的中上游,这样流经第一子进风腔115的气流会偏向第一室内出风口51流动,使得该部分气流绝大部分通过第一室内出风口51送出。同理,第二室内出风口52对应于第二子进风腔116设置,且位于叶轮122旋转流向的中下游,也即第二子进风腔116流入风机蜗壳121的气流是位于第二室内出风口52的中上游,这样流经第二子进风腔116的气流会偏向第二室内出风口52流动,使得该部分气流绝大部分通过第二室内出风口52送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蜗壳出风口124包括远离蜗壳轴线的第一外延段1241和靠近蜗壳轴线的第一蜗舌段1242,第一外延段1241和第一蜗舌段1242相对的间隔设置,二者的间隔空间是作为气流通道,如图5d所示。类似的,第二蜗壳出风口125包括远离蜗壳轴线的第二外延段1251和靠近蜗壳轴线的第二蜗舌段1252,第二外延段1251和第二蜗舌端相对的间隔设置,二者的间隔空间作为气流通道,如图5e所示。可选的,第一子进风腔115向风机腔12输送气流的范围主要是第二蜗舌段1252至第一蜗舌段1242在第一旋向下的覆盖部分,如图9中示出的A范围区域。第二子进风腔116向风机腔12输送气流的范围主要是第一蜗舌段1242至第二蜗舌段1252在第一旋向下的覆盖部分,如图9中示出的B范围区域。
为实现前文中两个输风覆盖区域的划分,相应的,在分隔板15相对于风机蜗壳121方向的轴向投影上,分隔板15的纵向第一端(纵向顶端)延伸至靠近第一蜗舌段1242的壳壁上,纵向第二端(纵向底端)延伸至靠近第二蜗舌段1252的壳壁上,如图9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分隔板15的板体纵向呈曲线延伸成型,且曲线曲向与第一蜗壳出风口124、第二蜗壳出风口125的出风方向相对应,从而可减小空气流经分隔板15板面过程中的风阻,减小风压损失。
结合图3e所示,分隔板15包括第一弧板段151、第二弧板段152和中间弧板段153。其中,在分隔板15相对于风机蜗壳121方向的轴向投影上,第一弧板段151的上端延伸至靠近第一蜗舌段1242的壳壁,下端是沿风机蜗壳121的第一蜗舌段1242的曲向朝向风机蜗壳121的轴线延伸成型。以及,同样在分隔板15相对于风机蜗壳121方向的轴向投影上,第二弧板段152的下端延伸至靠近第二蜗舌段1252的壳壁,上端是沿风机蜗壳121的第二蜗舌段1252的曲向朝向风机蜗壳121的轴向延伸成型。中间弧板段15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弧板段151和第二弧段板朝向轴线的延伸端,即分别连接第一弧板段151的下端和第二弧板段152的上端。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9所示,第一弧板段15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蜗舌段1242相适应,第二弧板段15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蜗舌段1252相适应,使得气流在流经进风腔11、风机腔12并最终分流至第一蜗壳出风口124和第二蜗壳出风口125的过程中更加平滑顺畅,降低腔壁对气流流动造成的阻力影响。
可选的,第一弧线段的延伸曲线可以是采用与第一蜗舌段1242相同曲率的曲线轨迹,或者,与第一蜗舌段1242的曲线呈锐角夹角的曲线轨迹。同理,第二弧线段的延伸曲线可以是采用与第二蜗舌段1252相同曲率的曲线轨迹,或者,与第二蜗舌段1252的曲线呈锐角夹角的曲线轨迹。另外,第一弧板段151和第二弧板段152各自曲线轨迹具有朝向风机蜗壳121轴线弯曲延伸的趋势,而并非是一定指向该轴线。
可选的,第一弧板段151、第二弧板段152和中间弧板段153采用一体式结构,这样分隔板15各板段间不存在漏风缝隙,提升了进风腔11的密封性。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分隔板15的延伸方向以及纵向两端点设置位置主要是根据两个室内出风口的开设位置、叶轮122旋向等因素进行设定的,例如实施例中两个室内出风口分别位于风机腔12的上下两侧位置,因此分隔板15整体也沿竖向延伸。而在室内出风口的排布位置改变时,如变为前后两侧出风,则分隔板15的延伸方向也须进行适应性调整。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构思,结合实际送风需要对室内出风口开设位置、分隔板15形式的其它变形调整方案,也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10a所示,模块外壳10具有连通进风腔11和室外侧的室外风口114。具体而言,该室外风口114连通于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中的至少一个,以使室外侧环境中的室外新风至少能够引入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的至少一个中。
这里,室外风口114所连通的子进风腔11的数量是根据新风模块1的工作状态动态调整的,例如在全新风模式下室外风口114同时连通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在双向换风模式下室外风口114是仅与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的其中一个相连通,另一个不连通。
可选地,室外风口114开设于进风腔11的邻近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的腔壁上,以便与多种连通形式的切换调整。例如,室外风口114可开设于外腔壁1115、第一侧壁1111或第二侧壁1112上,这里,外腔壁1115、第一侧壁1111或第二侧壁1112的共同点是在于各侧壁均有至少部分壁面是位于邻近第一子进风腔115的一侧,至少另一部分壁面是位于邻近第二子进风腔116的一侧。示例性的,结合图10a所示,室外进风口开设于进风腔11的第二侧壁1112上,且位于靠近第一子进风腔115的一侧。则本实施例中新风模式处于双向换风模式下,室外风口114是与第一子进风腔115相连通,与第二子进风腔116不连通。
可选的,室外风口114的口型被构造为圆形、矩形、方形等形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又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结合图10b所示,模块外壳10具有连通进风腔11和室内侧的室内回风口113。具体而言,该室内回风口113连通于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中的至少一个,以使室内侧环境中的室内污风至少能够引入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的至少一个中。
这里,室内回风口113所连通的子进风腔11的数量是根据新风模块1的工作状态动态调整的,例如在双向换风模式下室内回风口113是仅与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的其中一个相连通,另一个不连通;全回风模式下室内回风口113同时连通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
可选地,室内回风口113开设于进风腔11的邻近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的腔壁上,以便与多种连通形式的切换调整。例如,室内回风口113可开设于外腔壁1115、第一侧壁1111或第二侧壁1112上,这里,外腔壁1115、第一侧壁1111或第二侧壁1112的共同点是在于各侧壁均有至少部分壁面是位于邻近第一子进风腔115的一侧,至少另一部分壁面是位于邻近第二子进风腔116的一侧。示例性的,结合图11所示,室内回风口113开设于进风腔11的第二侧壁1112上,且位于靠近第二子进风腔116的一侧。则本实施例中新风模式处于双向换风模式下,室内回风口113是与第二子进风腔116相连通,与第一子进风腔115不连通。
可选的,室内回风口113的口型被构造为圆形、矩形、方形等形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新风模块1还包括回风开关部,其设置于室内回风口113处的回风开关部,该回风开关部用于受控地闭合或敞开室内回风口113。可选地,该回风开关部被配置为至少可在全新风模式下闭合室内回风口113,因而在全新风模式下室内侧的室内污风不会被引入进风腔11中;以及在双向换风模式下敞开室内回风口113,这样室内侧的室内污风在叶轮122负压风力的驱动下经由该室内回风口113流入进风腔11中。
这里,回风开关部包括回风挡板和第一驱动器,回风挡板与第一驱动器驱动连接,使得回风挡板被驱动的闭合或敞开室内回风口113。
可选地,回风挡板相对于第二侧壁1112可滑动地设置于室内回风口113处,回风挡板的一侧边设置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沿该侧边的纵向延伸成型;第一驱动器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套设于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且与第一齿条啮合设置。这样,通过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双向转动,利用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的配合带动回风挡板,以向靠近室内回风口113的方向移动或者向远离室内回风口113的方向移动。其中在向靠近室内回风口113方向移动时,回风挡板能够覆盖室内回风口113,以闭合该室内回风口113;以及在向远离室内回风口113方向移动时,回风挡板脱离覆盖室内回风口113的位置,以敞开该室内回风口113。
又一可选的,回风挡板可枢转的连接于室内回风口113的一侧边缘上,第一驱动器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枢转轴,回风挡板设置于该枢转轴上。这样,通过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带动回风挡板进行翻转动作,可使得该回风挡板闭合或敞开室内回风口113。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室外风口114和室内回风口113均设置于进风腔11的第二侧壁1112上且分别位于分隔板15的两侧,其中室外风口114是位于分隔板15的对应第一子进风腔115的一侧,室内回风口113是位于分隔板15的对应第二子进风腔116的一侧,如图11所示。
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12所示,新风管20包括风管本体21和管接头22。其中风管本体21自室内侧延伸至室外侧,管接头22设置于风管本体21的室内侧端部上,其用于连接风管本体21和模块外壳10。在本实施例中,管接头22用于连接风管本体21和室外风口114、出风切换部30。
在实施例中,新风管20具有用于连通室外风口114和室外侧、相分隔的第一风管通道231和第二风管通道232,室外新风可分别由第一风管通道231和第二风管通道232从室外侧引入至模块外壳10的室外风口114。
示例性的,结合图13所示,风管本体21内部设有一风管隔板213,该风管隔板213沿风管本体21纵向延伸成型,并且将风管本体21分隔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风管本体21通道,包括第一风管本体通道211和第二风管本体通道212。类似的,管接头22内部也设有一接头隔板223,该接头隔板223沿管接头22的管路走向延伸成型,具体是自管接头22的连接风管本体21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室外风口114的一端,并且将管接头22分隔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接头通道,包括第一接头通道221和第二接头通道222。同时,接头隔板223与风管隔板213的位置相对应,使得第一风管本体通道211和第一接头通道221共同构成第一风管通道231,第二风管本体通道212和第二接头通道222共同构成第二风管通道232。可选的,相适配的,模块外壳10的室外风口114也设置有一分隔件,该分隔件可用于将室外风口114划分为对应管接头22的两接头通道的独立进风路径。
可选地,风管隔板213将风管本体21分隔为两个通道截面积相同的风管本体21通道,例如风管本体21的管截面呈圆形,则在截面视角中,风管隔板213沿风管本体21的一径向线延伸成型,如图13a所示。这样在本实施例中,两个风管本体21通道可实现等风量输送的送风效果,例如在双向换风模式下,两个风管本体21通道分别输送室外新风和室内污风,且室外新风引风量与室内污风排风量基本相同,保证了新风模块1工作过程中室内气压的平稳性。
又一可选的,风管隔板213将风管本体21分隔为两个通道截面积不相同的风管本体21通道,例如风管本体21的管截面呈圆形,则在截面视角中,风管隔板213沿与风管本体21径向线呈夹角的直线方向延伸成型,如图13b所示。又或者,风管隔板213为非直线形隔板,如弧形板、折线形板等,同样可实现对风管本体21空间的不均等分隔。这样在本实施例中,两个风管本体21通道可实现不均等风量输送的送风效果,例如在双向换风模式下,第一风管本体通道211的截面积大于第二风管本体通道212的截面积,使得第一风管本体通道211对应的室外新风引风量,大于第二风管本体通道212对应的室内污风排风量,这样可实现对室内侧环境的正压送风效果。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管通道231的室内端定义为第一新风出风管口2311,第二风管通道232的室内端分为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1和分支管口2322。
其中,第一新风出风管口2311和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1是连通于模块外壳10的室外风口114,以使第一新风出风管口2311和、第二风管通道232的室外新风经由该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1流向室外风口114。
以及,分支管口2322是连通在室内出风口和进风腔11出风侧之间,其可用于将进风腔11出风侧输出的至少部分空气经由分支管口2322流向第二风管通道232,进而将该部分空气排出至室外侧。结合前文实施例,风机腔12位于进风腔11的出风侧,则该分支管口2322是连通于风机腔12的蜗壳出风口与模块外壳10的室内出风口之间,这样,蜗壳出风口输出的空气可流向室内出风口、分支管口2322中的一个或两个。如图15所示,该分支管口2322邻近模块外壳10的下部布置,因此为节省管道耗材长度,该分支管口2322是连通于风机腔12的第二蜗壳出风口125和模块外壳10的第二室内出风口52之间。
在图14和14a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新风出风管口2311、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1和分支管口2322是设置于新风管20的管接头22上。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新风模块1还包括风管开关部,其设置于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1位置,该风管开关部用于受控地敞开或闭合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1。可选地,该风管开关部被配置为至少可在全新风模式下敞开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1,以使第二风管通道232与室外风口114相连通,室外新风能够流入进风腔11;以及在双向换风模式下闭合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1,以使第二风管通道232与室外风口114相阻断。
这里,风管开关部包括风管挡板和第二驱动器,风管挡板与第二驱动器驱动连接,使得风管挡板被驱动地闭合或敞开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1。
可选的,风管挡板相对于第二侧壁1112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1处,风管挡板的一侧边设置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沿该侧边的纵向延伸成型;第二驱动器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套设于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且与第二齿条啮合设置。这样,通过控制第二驱动电机双向转动,利用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的配合带动风管挡板,以向靠近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1的方向移动或者向远离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1的方向移动。其中在向靠近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1方向移动时,风管挡板能够覆盖室内回风口113,以闭合该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1;以及在向远离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1方向移动时,风管挡板脱离覆盖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1的位置,以敞开该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1。
又一可选的,风管挡板可枢转的连接于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1的一侧边缘上,第二驱动器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枢转轴,风管挡板设置于该枢转轴上。这样,通过控制第二驱动电机带动风管挡板进行翻转动作,可使得该风管挡板闭合或敞开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1。
在前文图11示出的实施例中,由于室外风口114(第二新风出口管口)和室内回风口113均设置于进风腔11的第二侧壁1112上,且二者相邻设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室外风口114(第二新风出口管口)和室内回风口113可共用同一开关部件,利用该同一开关部件同时实现对于第二新风出口管口和室内回风口113各自闭合/敞开状态的切换,能够有效简化开关部件数量和模块结构复杂度。
具体而言,结合图16和16a所示,新风模块1还包括集成开关部40,其设置于室外风口114和室内回风口113所在的第二侧壁1112上,并被配置为至少可在全新风模式下敞开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1,且闭合室内回风口113;以及在双向换风模式下闭合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1,且敞开室内回风口113。
结合图16所示,集成开关部40包括挡风板41和集成驱动器。其中,挡风板41可滑动地设置于进风腔11的第二侧壁1112上。集成驱动器与挡风板41驱动连接,其被配置为至少可驱使挡风板41在第一滑动位置和第二滑动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挡风板41位于第一滑动位置时,挡风板41敞开第一新风出风管口2311和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1,且遮挡室内回风口113,如图17a所示;以及挡风板41位于第二滑动位置时,挡风板41遮挡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1,且敞开室内回风口113和第一新风出风管口2311,如图17b所示。这里,第一滑动位置位于第二侧壁1112的靠近第二子进风腔116的位置,第二滑动位置位于第二侧壁1112的靠近第一子进风腔115的位置。
可选的,挡风板41的一侧边(或侧面)设置有挡板齿条42,挡板齿条42沿该侧边的纵向延伸成型。集成驱动器包括集成驱动电机43和集成齿轮44,集成齿轮44套设于集成驱动电机43的驱动轴上且与挡板齿条42啮合设置。这样,通过控制集成驱动电机43双向转动,利用集成齿轮44和挡板齿条42的配合带动挡风板41,以向第一滑动位置或者第二滑动位置移动。
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集成驱动器还被配置为靠近或远离第三滑动位置移动,这里在挡风板41位于第三滑动位置时,挡风板41完全遮挡室外风口114,因而第一风管通道231和第二风管通道232与进风腔11均处于阻断状态,同时室内回风口113处于敞开状态,如图17c所示。
在图17c中,第三滑动位置是位于第二滑动位置的远离第一滑动位置的另一侧。当挡风板41位于第三滑动位置时,室外新风无法引入进风腔11中,仅通过室内回风口113向进风腔11输送室内空气。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分隔板15为分体式结构,其包括沿板体纵向衔接的第一隔板154和第二隔板155,如图17a至17c所示。可选的,第一隔板154是由前文实施例中的第一弧板段151和中间弧板段153构成,第二隔板155是由第二弧板段152构成;或者,第一隔板154是有第一弧板段151构成,第二隔板155是由第二弧板段152和中间弧板段153构成。
这里,第一隔板154固定于进风腔11中。第二隔板155设置于集成开关部40的挡风板41板,且第二隔板155可随挡风板41同步滑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隔板155的底端固定于挡风板41的朝向进风腔11的一侧面上。可选的,第二隔板155与挡风板41为一体式结构,或者,第二隔板155的底端通过胶粘、焊接等方式固定于挡风板41的对应侧面上。
具体的,当挡风板41移动至第一滑动位置时,第一隔板154和第二隔板155错开,且第二隔板155移动至第二子进风腔116的腔体空间中,使得第二隔板155原分隔遮挡的区域敞开,这样新风管20与第一子进风腔115、第二子进风腔116均连通,室外新风可同时流向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当挡风板41移动至第二滑动位置时,第一隔板154和第二隔板155相衔接,第一隔板154和第二隔板155同时起到分隔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的作用,以使新风管20仅通过室外风口114与第一子进风腔115相连通,新风管20与第二子进风腔116相阻隔。
以及,当挡风板41移动至第三滑动位置时,第一隔板154和第二隔板155错开,且第二隔板155移动至第一子进风腔115的腔体空间中,使得第二隔板155原分隔遮挡的区域敞开,这样室内回风口113与第一子进风腔115、第二子进风腔116均连通,室内侧空气可同时流向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
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18至18b、22所示,新风模块1还包括出风切换部30(出风切换机构),其设置于分支管口2322、第二室内出风口52和进风腔11出风侧的连通位置,该出风切换部30可用于受控地进行切换,使得进风腔11出风侧与分支管口2322、第二室内出风口52的其中一个相导通、另一个被阻断。
结合前文实施例,风机腔12位于进风腔11出风侧,第二室内出风口52连通于风机腔12。则在本实施例中,该出风切换部30被配置为至少可在全新风状态和双向换风状态进行切换;其中在全新风状态下,使风机腔12与第二室内出风口52的风路导通、与分支管口2322的风路被阻断;在双向换风状态下,风机腔12与分支管口2322的风路导通、与第二室内出风口52的风路被阻断。
结合图18b所示,出风切换部30包括切换壳体31和风堵组件。
其中,切换壳体31的内部构造有切换风腔,以及与切换风腔相通的切换进风口311、第一切换出风口312和第二切换出风口313。切换壳体31安装于风机蜗壳121上,并使切换进风口311与风机蜗壳121的第二蜗壳出风口125对接连通,第一切换出风口312与第二风管通道232的分支管口2322对接连通的,第二切换出风口313可作为前文中的“第二室内出风口52”。
可选地,风堵组件包括风堵块32和风堵电机33,如图19所示。风堵块32可转动地设置于切换风腔内;风堵电机33与风堵块32驱动连接,其被配置为至少可驱使风堵块32在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之间移动。其中,第一转动位置对应于全新风状态,风堵块32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时遮挡第一切换出风口312(分支管口2322),使得切换进风口311仅与第二切换进风口311(第二室内出风口52)相导通,如图20a所示。第二转动位置对应于双向换风状态,风堵块32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遮挡第二切换出风口313(第二室内出风口52),使得切换进风口311仅与第一切换进风口311(分支管口2322)相导通,如图20b所示。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切换进风口311、第一切换出风口312和第二切换出风口313沿风堵块32的转动轴线的外周方向,间隔排布于切换壳体31。例如结合图20a和20b所示,切换进风口311是位于转动轴线的上侧位置,第一切换出风口312是位于转动轴线的右侧位置,第二切换出风口313是位于转动轴线的左下侧位置。这样使得风堵块32在绕其转动轴线外周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就能够实现在多个设定转动位置的切换。
可选的,切换壳体31包括圆形腔314,圆形腔314的外周具有分别对应切换进风口311、第一切换出风口312和第二切换出风口313的弧形开口。
结合图18a和21a所示,风堵块32包括中心转轴321和风堵挡板322。中心转轴321同轴设置于圆形腔314的圆心处,并且与风堵电机33驱动连接,风堵电机33设置于切换壳体31的一轴向外侧面处。风堵挡板322与中心转轴321固定连接,以使风堵电机33能够通道中心转轴321带动风堵挡板322在圆形腔314内进行转动。
可选的,风堵挡板322包括弧形板件3221和支撑板3222。其中弧形板件3221是沿圆形腔314的圆周线延伸成型,并且该弧形板件3221的弧度大于或等于各弧形开口弧度,以在转动过程中可遮挡任一弧形开口。支撑板3222是用于连接中心转轴321和风堵挡板322,其被构造为其板面自中心转轴321沿径向延伸的扇形片体,支撑板3222外延的圆弧边沿与风堵挡板322固定连接,圆弧中心与中心转轴321固定连接,如图19a所示。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支撑板3222的数量为一个,其固定于中心转轴321的其中一端,例如中心转轴321的左端或者右端端部位置,单个支撑板3222可以有效减轻风堵挡板322的整体重量,从而减少风堵电机33的运行功耗。在又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支撑板3222的数量为两个,两者对称的固定于中心转轴321的两端,本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板3222可对弧形板件3221的轴向两侧边提供支撑,防止风堵挡板322在风压作用力下出现偏斜的情况,保证了风堵挡板322在切换风腔内的挡风效果。
可选的,风堵电机33的电机外壳设置有固定耳板331,固定耳板331开设有螺孔,如图19b所示;圆形腔314的外壁设有固定座315,如图21所示。风堵电机33通过固定耳板331和固定座315装配于圆形腔314。
在又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风管通道232可由另一单独的排污风管进行替代,也即第一风管通道231单独作为新风管20,用于向室内侧输送室外新风;排污风管则替代第二风管通道232,其至少可用于向室外侧排出室内污风。这里,该排污风管具有室内侧的室内管口和位于室外侧的室外管口,其中室内管口连通于出风切换机构的第一切换出口。室内污风从室内回风口113进入模块外壳10后,依次经过进风腔11、风机腔12、切换风腔后流向排污风管,最终经由排污风管排放至室外侧。
在实施例中,排污风管和室内出风口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相应地,结合图18a所示,切换风腔还包括外扩腔,外扩腔自圆形腔314向排污风管(第二风管通道232)一侧延伸,用以连通圆形腔314和排污风管(第二风管通道232)的室内管口(分支管口2322)。该外扩腔的延伸距离与排污风管相对于室内出风口的间隔距离相适配。
下面结合前文多个实施例示出的新风模块1形式,对于本申请新风模块1的几种换风模式进行说明。(其中,室外新风以实线箭头标识,室内污风以虚线箭头标识)
可选的,新风模块1的工作模式包括全新风模式。其中,全新风模式是指新风模块1用于从室外侧向室内侧输送室外新风。该模式下新风模块1不向室外侧输送室内污风。全新风模式能够向室内侧补充空气质量较好的室外新风,从而提升室内侧的空气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全新风模式下,室外新风经由新风管20、进风腔11、第一室内出风口51和/或第二室内出风口52输送至室内侧。具体而言,在全新风模式下,叶轮122以设定旋向(如第一旋向)保持旋转;控制集成开关部40的挡风板41移动至第一滑动位置,以使室内回风口113被遮挡,且新风管20的第一风管通道231和第二风管通道232均与进风腔11的第一子进风腔115、第二子进风腔116相连通;控制出风切换机构的风堵块32位于第一转动位置,使得第二风管通道232与切换风腔相阻断,风机腔12与第一室内出风口51、第二室内出风口52相导通。
这样,叶轮122旋转时在进风腔11侧产生负压吸力,吸引室外侧的室外新风分别通过第一风管通道231和第二风管通道232向室内侧流动,并经由模块外壳10的室外风口114进入进风腔11中,如图23a和23c中箭头示出的气流流向;之后,室外新风从进风腔11流入风机腔12,继而从第一室内出风口51和第二室内出风口52,如图23b中箭头示出的气流流向。
又一可选的,新风模块1的工作模式包括双向换风模式。双向换风模式是指新风模块1同时用于从室外侧向室内侧输送室外新风,以及从室内侧向室外侧输送室内污风。双向换风模式能够同时向室内侧补入室外新风以及向从室内侧排出室内污风,从而实现对新风、污风的同步置换,可以更快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双向换风模式下,其分为室外新风流路和室内排风流路两条流路。具体而言,在双向换风模式下,叶轮122以设定旋向(如第一旋向)保持旋转;控制集成开关部40的挡风板41移动至第二滑动位置,以使室内回风口113敞口,第二风管通道232的第二新风出风管口2321被遮挡;控制出风切换机构的风堵块32位于第二转动位置,使得第二风管通道232的分支管口2322与切换风腔相连通,且切换风腔与第二室内出风口52相阻断,这样风机腔12是与第一室内出风口51、第二风管通道232相导通。
这样,叶轮122旋转时在进风腔11侧产生负压吸力,吸引室外侧的室外新风和室内侧的室内污风同时流入进风腔11中。其中,室外新风流路为室外新风依次经由第一风管通道231、第一子进风腔115、风机腔12输送至第一室内出风口51,并通过第一室内出风口51将室外新风送入室内侧环境中,如图24a和24c中箭头示出的气流流向。室内排风流路包括室内污风依次经由室内回风口113、第二子进风腔116、风机腔12输送至第二风管通道232,并通过第二风管通道232将室内污风最终排除至室外侧,如图24b和24c中箭头示出的气流流向。
又一可选的,新风模块1的工作模式包括全回风模式。全回风模式是指新风模块1用于从室内侧向室外侧输送至少部分室外污风,和/或,将至少部分室内污风过滤净化后重新送回室内侧。该模式下新风模块1不向室内侧输送室外新风。该模式可适用于室外侧环境空气质量也较差的情况,如雾霾天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全回风模式下,室内污风经由室内回风口113、进风腔11、风机腔12和第二风管通道232(排污风管)输送至室外侧,和/或室内污风经由室内回风口113、进风腔11、风机腔12和第一室内出风口51重新送回室内侧。具体而言,在全回风模式下,叶轮122以设定旋向(如第一旋向)保持旋转;控制集成开关部40的挡风板41移动至第三滑动位置,以使室外风口114被遮挡,室内回风口113敞开;控制出风切换机构的风堵块32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或第二转动位置。
这样,叶轮122旋转时在进风腔11侧产生负压吸力,吸引室内侧的室内污风经由模块外壳10的室内回风口113进入进风腔11中,并分流至第一子进风腔115和第二子进风腔116,如图25a中箭头示出的气流流向;其中,第一子进风腔115的室内污风经过空气滤芯14的过滤净化后流入风机腔12,继而从第一室内出风口51重新送回室内侧环境中,如图25b和25c所示。
而第二子进风腔116的室内污风经过空气滤芯14的过滤净化后流入风机腔12,继而输送至切换风腔。这里,在风堵块32位于第一转动位置的情况下,该部分室内污风是从第二室内出风口52重新送回室内侧环境中,如图25b所示。在风堵块32位于第二转动位置的情况下,该部分室内污风是从第二风管通道232排放至室外侧环境中,如图25c和25d所示。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有一种空调器6,包括空调机体和如前文任一项实施例中的新风模块1,如图26和26a所示。
可选的,结合图26和26a所示,该空调器6类型为壁挂式空调。空调机体包括室内机机壳61以及置于室内机机壳61内部的换热组件、新风模块1。可选地,换热组件设置于室内机机壳61的中部及其一侧空间内,新风模块1设置于室内机机壳61的另一侧空间中。
这里,换热组件包括室内换热风道、室内换热器62和室内风扇。室内换热风道具有换热回风口63和换热出风口,换热回风口63位于空调机体的顶部位置,换热出风口位于空调机体的底部位置。室内换热器62和室内风扇设置于室内换热风道中,其中室内换热器62是用以与流经室内换热风道的回风气流进行热交换。室内风扇是用以旋转产生驱动气流流经室内换热风道的空气动力。
同时,室内机机壳61上还开设有第一机壳出风口611、第二机壳出风口612和机壳回风口613。其中,新风模块1的第一室内出风口51与第一机壳出风口611位置对应且相互连通,第二室内出风口52与第二机壳出风口612位置对应且相互连通,这样流经新风模块1的室外新风(或者过滤后的室内空气)可通过该第一机壳出风口611、第二机壳出风口612送入室内侧环境中。以及,新风模块1的室内回风口113与机壳回风口613位置对应且相互连通,这样室内污风可通过该机壳回风口613流入新风模块1中。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结合图27所示,新风模块的风向切换机构的出风风管位于室内机机壳的外侧,以在室内机机壳的外部空间进行转动并改变出风方向。
该风向切换机构至少具有第一送风状态,第一送风状态包括出风风管的第一端转动至换热回风口63侧,以使新风模块输出的至少部分气流流入换热回风口63。这样,新风模块输出的新风是先流入换热风道内进行换热,之后再经由换热出风口送入室内侧环境。
该第一送风状态可适用于室内侧和室外侧环境温差较大的工况,例如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向室内侧输入新风,该部分新风的温度较高,会影响室内侧的制冷效果,因此通过将风向切换机构切换为第一送风状态,可将这部分气流先送至换热风道进行降温制冷,之后再将低温新风输送至室内侧环境中,从而有效降低了室外新风对室内侧环境的扰动影响;类似的,在冬季严寒天气下也可以将风向切换机构切换为第一送风状态,这样可将低温新风先经过换热风道加热升温后再输出至室内侧,同样能够实现保证室内侧温度稳定的效果。
以及,该风向切换机构还具有第二送风状态,该第二送风状态包括出风风管的第一端转动至朝向空调机体前侧,以使新风模块的气流能够朝向空调机体前侧送出。这里,在第二送风状态下,新风模块的出风方向与空调机体的换热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基本一致,能够起到匀风送风效果。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块外壳,其构造有风腔,以及连通风腔、用以向室内侧送风的室内出风口;
风向切换机构,包括出风风管和驱动器;其中出风风管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室内出风口,且与室内出风口相连通,第二端是作为出风端口;驱动器与出风风管驱动连接,用以驱动出风风管相对于室内出风口进行转动,以切换出风风管的出风朝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驱动器包括:
驱动电机,具有输出轴;
驱动齿轮,设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驱动齿条,呈圆弧状布置于出风风管的第一端的外管壁上;驱动齿条与驱动齿轮构成啮合配合,以使驱动电机带动出风风管绕驱动齿条的圆弧中轴线进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驱动器包括:
驱动电机,具有输出轴;
主齿轮和副齿轮,主齿轮设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副齿轮设于出风风管的第一端,且副齿轮与主齿轮构成啮合配合,以使驱动电机带动出风风管绕副齿轮的轴线进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出风风管的第一端和室内出风口均被构造为圆管形式,且二者可相对转动地进行套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出风风管所在转动平面平行于竖直面、水平面,或者与水平面呈夹角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风向切换机构还包括安装座,驱动电机设置于安装座上,其用于将驱动电机固定于模块外壳,或者新风模块所在的外部设备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出风端口至少包括第一出风端口和第二出风端口,其中第一出风端口设置于出风风管的第二端的第一管壁上,第二出风端口设置于出风管段的第二端的第二管壁上;
其中,第一管壁和第二管壁为不同管壁,以使第一出风端口和第二出风端口分别朝向不同方向送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加热部,设置于出风风管上,其被配置为可受控地加热出风风管。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机体;和,
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空调机体具有位于机体顶部的换热回风口;
风向切换机构至少具有第一送风状态,第一送风状态包括出风风管的第一端转动至机壳回风口侧,以使新风模块输出的至少部分气流流入机壳回风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20337.XU CN221005364U (zh) | 2023-09-26 | 2023-09-26 |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20337.XU CN221005364U (zh) | 2023-09-26 | 2023-09-26 |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005364U true CN221005364U (zh) | 2024-05-24 |
Family
ID=91088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620337.XU Active CN221005364U (zh) | 2023-09-26 | 2023-09-26 |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005364U (zh) |
-
2023
- 2023-09-26 CN CN202322620337.XU patent/CN22100536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8145501A1 (zh) |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器 | |
CN100383464C (zh) | 通风系统 | |
KR100617079B1 (ko) | 공기청정겸용 환기시스템 | |
KR100539566B1 (ko) | 공기청정장치 일체형 환기시스템 | |
CN105333556A (zh) | 一种可内循环净化空气的全热新风交换器 | |
CN213713289U (zh)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KR100577206B1 (ko) | 환기시스템 | |
KR100577252B1 (ko) | 공기청정 겸용 환기시스템 | |
KR100587315B1 (ko) | 환기시스템 | |
CN112594781A (zh) | 新风系统及空调器 | |
CN216953357U (zh) | 空调器的换气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KR20050010363A (ko) | 환기기능을 갖춘 공기청정장치 | |
CN212618726U (zh) | 空调器 | |
CN107327909B (zh) | 一种新风、净化一体机 | |
KR20050079008A (ko) | 공기청정기 | |
CN221005364U (zh) |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 |
CN217357397U (zh) | 空气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 |
CN220852357U (zh) |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 |
CN221005409U (zh) | 管接头、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 |
KR100531087B1 (ko) | 환기기능을 구비한 공기청정기 | |
CN214249963U (zh) |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15899866A (zh) | 空气处理设备 | |
CN214223328U (zh) | 一种适应两种安装方式的新风净化换气装置 | |
KR100587313B1 (ko) | 공기청정장치 일체형 환기시스템 | |
KR100577251B1 (ko) | 공기청정 겸용 환기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