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03055U - 一种负压检测压缩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压检测压缩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03055U
CN221003055U CN202323166497.8U CN202323166497U CN221003055U CN 221003055 U CN221003055 U CN 221003055U CN 202323166497 U CN202323166497 U CN 202323166497U CN 221003055 U CN221003055 U CN 221003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plate
supporting
heat dissipation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1664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承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Testa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Testa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Testa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Testa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1664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03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03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03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检测压缩机组,涉及压缩机组技术领域;而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设有负压检测压缩机器,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内表面固定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设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的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一侧与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蜗轮和蜗杆,使得负压检测压缩机组可以进行高度的调节,并且通过散热槽和排气口,从而使得负压检测压缩机组可以很好的进行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负压检测压缩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负压检测压缩机组。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制冷压缩机行业的迅速发展,全球压缩机组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压缩机组也逐渐开始提升其安全性,越来越多的负压检测压缩机组开始进入市场,面向客户。
但是现有技术还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现有技术的负压检测压缩机组在进行使用时,大多数的压缩机组都不能进行高度的调节,导致压缩机组在对空间内部进行制冷时,空间内的高处不能很好的进行降温,从而导致空间内部的温度不均匀;
其次,现有技术的负压检测压缩机组在进行使用时,大多数的压缩机组都不能很好的进行散热,导致压缩机组在工作时,压缩机组内部的热量不能很好的排出,从而导致压缩机组的使用寿命减少。
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一种负压检测压缩机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压缩机组不能进行高度的调节和压缩机组不能很好的进行散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检测压缩机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负压检测压缩机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设有底座,底座提升了压缩机组的稳定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设有负压检测压缩机器,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电机,电机是压缩机组的重要驱动源,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内表面固定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设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的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一侧与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负压检测压缩机器的一侧设有排气板,所述电机的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一侧与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转动槽,且第一转动槽的内表面一端与蜗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蜗轮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转动槽,且第二转动槽的内表面一端与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三转动槽,且第三转动槽的内表面与转动杆的外表面转动贴合,所述齿轮的外表面开设有齿槽,且齿槽的内表面一端与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支撑槽,且支撑槽的内表面与支撑杆的外表面滑动贴合,所述支撑槽的内表面两侧共同设有支撑卡板,且支撑卡板的一侧与支撑杆的一侧滑动贴合。
优选地,所述排气板的一侧固定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的一侧设有散热架,所述散热架的两侧均固定设有风扇架,两个所述风扇架的内表面均设置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是为了将压缩机组内部的热量进行导流,所述散热架的上内壁和下内壁均固定设有导热块,两个所述导热块相对面的一端共同设有四个导热杆,四个所述导热杆的外表面共同设有多个导热片,导热块、导热板和导热片是为了吸收和扩大散热面积,其中一个所述风扇架的一侧固定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散热槽,所述散热板和排气板的一侧均开设有四个固定孔,固定孔可以使得散热板和排气板可以固定在压缩机组的内表面和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蜗轮和蜗杆,在电机的作用下,使得转动杆可以带动齿轮进行转动,并且通过齿轮和齿板,在转动杆的作用下,使得齿板可以通过支撑杆带动底座进行升降,从而使得负压检测压缩机组可以进行高度的调节;
2、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槽和排气口,在散热风扇的作用下,使得压缩机组内部的热量可以通过排气口排出,并且通过导热块和导热片,在导热杆的作用下,使得压缩机组内部的热量可以进行吸收和扩大散热面积,从而使得负压检测压缩机组可以很好的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底座;3、支撑板;4、负压检测压缩机器;5、排气板;6、支撑槽;7、支撑卡板;8、支撑杆;9、支撑架;10、电机;11、第一转动槽;12、转动杆;13、蜗轮;14、齿轮;15、齿槽;16、齿板;17、第三转动槽;18、第二转动槽;19、蜗杆;20、排气口;21、风扇架;22、散热架;23、导热片;24、散热板;25、散热槽;26、导热杆;27、导热块;28、散热风扇;29、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压检测压缩机组,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端设有底座2,底座2的上端固定设有负压检测压缩机器4,底板1的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一侧设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蜗杆19,蜗杆19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蜗轮13,蜗轮13的内表面固定设有转动杆12,转动杆12的外表面固定设有齿轮14,齿轮14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齿板16,齿板16的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杆8,且支撑杆8的一侧与底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负压检测压缩机器4的一侧设有排气板5,当负压检测压缩机组需要进行升降时,通过启动底板1上支撑板3一侧支撑架9内部的电机10,使得电机10通过第一转动槽11内部的蜗杆19可以带动第二转动槽18内部的蜗轮13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蜗轮13通过第三转动槽17内部的转动杆12可以带动齿槽15内部的齿轮14进行转动,使得齿轮14通过支撑槽6内部的齿板16可以带动支撑杆8进行升降并通过支撑卡板7进行限位,支撑杆8带动底座2上方的负压检测压缩机器4进行移动,以达到负压检测压缩机组可以进行高度的调节的目的。
电机10的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架9,且支撑架9的一侧与支撑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电机10通过支撑架9可以在支撑板3的一侧进行固定。
支撑板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转动槽11,且第一转动槽11的内表面一端与蜗杆19的一端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蜗杆19通过第一转动槽11可以在第一转动槽11的内表面一端进行转动。
蜗轮13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转动槽18,且第二转动槽18的内表面一端与转动杆12的一端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转动杆12通过第二转动槽18可以在第二转动槽18的内表面一端进行转动。
转动杆12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三转动槽17,且第三转动槽17的内表面与转动杆12的外表面转动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转动杆12通过第三转动槽17可以在第三转动槽17的内表面进行转动。
齿轮14的外表面开设有齿槽15,且齿槽15的内表面一端与转动杆12的一端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转动杆12通过齿槽15可以在齿槽15的内表面一端进行转动。
支撑板3的一侧开设有支撑槽6,且支撑槽6的内表面与支撑杆8的外表面滑动贴合,支撑槽6的内表面两侧共同设有支撑卡板7,且支撑卡板7的一侧与支撑杆8的一侧滑动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支撑杆8通过支撑卡板7可以在支撑槽6的内表面进行限位。
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排气板5的一侧固定设有排气口20,排气口20的一侧设有散热架22,散热架22的两侧均固定设有风扇架21,两个风扇架21的内表面均设置有散热风扇28,散热架22的上内壁和下内壁均固定设有导热块27,两个导热块27相对面的一端共同设有四个导热杆26,四个导热杆26的外表面共同设有多个导热片23,其中一个风扇架21的一侧固定设有散热板24,散热板24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散热槽25,散热板24和排气板5的一侧均开设有四个固定孔29,当负压检测压缩机组进行运作时,启动风扇架21内部的散热风扇28,使得压缩机组内部的热量通过散热板24上的散热槽25进入散热架22内,热量通过导热杆26和导热块27可以传递到多个导热片23之间,大幅度增加了散热的面积,之后通过排气板5上的排气口20可以接入排气管进行排气,散热板24和排气板5通过固定孔29可以固定在压缩机组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以达到负压检测压缩机组可以很好的进行散热的目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压缩机组可以很好的进行散热。
工作原理:当负压检测压缩机组需要进行升降时,通过启动底板1上支撑板3一侧支撑架9内部的电机10,使得电机10通过第一转动槽11内部的蜗杆19可以带动第二转动槽18内部的蜗轮13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蜗轮13通过第三转动槽17内部的转动杆12可以带动齿槽15内部的齿轮14进行转动,使得齿轮14通过支撑槽6内部的齿板16可以带动支撑杆8进行升降并通过支撑卡板7进行限位,支撑杆8带动底座2上方的负压检测压缩机器4进行移动,以达到负压检测压缩机组可以进行高度的调节的目的,当负压检测压缩机组进行运作时,启动风扇架21内部的散热风扇28,使得压缩机组内部的热量通过散热板24上的散热槽25进入散热架22内,热量通过导热杆26和导热块27可以传递到多个导热片23之间,大幅度增加了散热的面积,之后通过排气板5上的排气口20可以接入排气管进行排气,散热板24和排气板5通过固定孔29可以固定在压缩机组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以达到负压检测压缩机组可以很好的进行散热的目的。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负压检测压缩机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设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上端固定设有负压检测压缩机器(4),所述底板(1)的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一侧设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蜗杆(19),所述蜗杆(19)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蜗轮(13),所述蜗轮(13)的内表面固定设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的外表面固定设有齿轮(14),所述齿轮(14)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齿板(16),所述齿板(16)的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杆(8),且支撑杆(8)的一侧与底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负压检测压缩机器(4)的一侧设有排气板(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检测压缩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板(5)的一侧固定设有排气口(20),所述排气口(20)的一侧设有散热架(22),所述散热架(22)的两侧均固定设有风扇架(21),两个所述风扇架(21)的内表面均设置有散热风扇(28),所述散热架(22)的上内壁和下内壁均固定设有导热块(27),两个所述导热块(27)相对面的一端共同设有四个导热杆(26),四个所述导热杆(26)的外表面共同设有多个导热片(23),其中一个所述风扇架(21)的一侧固定设有散热板(24),所述散热板(24)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散热槽(25),所述散热板(24)和排气板(5)的一侧均开设有四个固定孔(2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检测压缩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0)的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架(9),且支撑架(9)的一侧与支撑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检测压缩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转动槽(11),且第一转动槽(11)的内表面一端与蜗杆(19)的一端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检测压缩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13)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转动槽(18),且第二转动槽(18)的内表面一端与转动杆(12)的一端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检测压缩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2)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三转动槽(17),且第三转动槽(17)的内表面与转动杆(12)的外表面转动贴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检测压缩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14)的外表面开设有齿槽(15),且齿槽(15)的内表面一端与转动杆(12)的一端转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检测压缩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一侧开设有支撑槽(6),且支撑槽(6)的内表面与支撑杆(8)的外表面滑动贴合,所述支撑槽(6)的内表面两侧共同设有支撑卡板(7),且支撑卡板(7)的一侧与支撑杆(8)的一侧滑动贴合。
CN202323166497.8U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负压检测压缩机组 Active CN221003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66497.8U CN221003055U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负压检测压缩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66497.8U CN221003055U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负压检测压缩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03055U true CN221003055U (zh) 2024-05-24

Family

ID=91123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166497.8U Active CN221003055U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负压检测压缩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030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1003055U (zh) 一种负压检测压缩机组
CN210137566U (zh) 一种供电柜用散热装置
CN213273839U (zh) 一种具备回收功能的冷却塔
CN213765085U (zh) 一种金属板材加工用切边装置
CN112732048A (zh) 一种计算机用利用热膨胀体驱动节能的散热器水冷组件
CN217849934U (zh) 一种堆叠式石墨烯散热器
CN220524713U (zh) 陶瓷微孔换热器
CN216851739U (zh) 一种集成式高压变频器
CN217910293U (zh) 一种夹胶钢化玻璃生产用高压釜冷却装置
CN220173686U (zh) 一种新型动力站节能装置
CN216522461U (zh) 一种多功能太空能装置
CN214081769U (zh) 一种硬质聚氨酯夹芯板加工用冷床系统
CN110752713A (zh) 一种电动机的降温结构
CN216482403U (zh) 一种可拆式翅片换热器
CN112864888B (zh) 一种一体化电源柜
CN220986245U (zh) 一种用于真空热压成型机的散热装置
CN21941584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板式换热机组
CN216694105U (zh) 一种冷凝器风冷装置
CN220125872U (zh) 一种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的降温装置
CN213627924U (zh) 一种压缩机降温设备
CN216141585U (zh) 一种电加热炉内工件放置架
CN218787482U (zh) 一种二氧化碳气化过程的气化器
CN212081841U (zh) 一种热吹风式空气能热泵烘干加热机组
CN219247593U (zh) 一种卷帘门高效散热电机
CN213152702U (zh) 一种数控机床驱动器用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