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88675U - 清洁组件和清洁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清洁组件和清洁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88675U
CN220988675U CN202322693325.XU CN202322693325U CN220988675U CN 220988675 U CN220988675 U CN 220988675U CN 202322693325 U CN202322693325 U CN 202322693325U CN 220988675 U CN220988675 U CN 220988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shaft body
cleaning assembly
adhesive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933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昌思齐
黄忠葵
刘亚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3iroboti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3iroboti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3irobotix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3irobotix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933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88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88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886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洁组件和清洁机器人。清洁组件包括轴体、第一胶条和第二胶条,轴体包括沿轴体轴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轴体具有旋转轴线,第一胶条沿轴体轴向呈螺旋状设在轴体的周向侧面并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第一胶条远离轴体周向侧面的侧边与旋转轴线之间的第一距离从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保持不变,第二胶条从轴体轴向呈螺旋状设在轴体的周向侧面并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第二胶条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远离轴体周向侧面的侧边与旋转轴线之间的第二距离从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保持不变,第二段远离轴体周向侧面的侧边与旋转轴线之间的第三距离从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少。上述清洁组件可提升除尘率。

Description

清洁组件和清洁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洁组件和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清洁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清洁家电在近年来普及率越来越高。随着扫地机器人产品的发展,对扫地机器人的清洁能力提出了新的需求,在家庭当中时常会有头发、宠物毛发等较长异物难以清除,有时会残留在地面,有时会缠绕在清洁组件上,可能会导致清洁组件卡死甚至导致清洁组件电机堵转烧毁。在相关技术中的扫地机器人中,对清洁组件直径进行控制,以便头发、毛发等向直径较小一端移动,最后吸入尘盒。然而,由于清洁组件在结构上一端大一端小,导致清洁组件与地面、集尘口间隙较大,清洁组件的小端,接触不到地面,没办法清洁地面,导致除尘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清洁组件和清洁机器人以解决上述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清洁组件包括:
轴体,所述轴体包括沿所述轴体轴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轴体具有旋转轴线;
第一胶条,所述第一胶条沿所述轴体轴向呈螺旋状设在所述轴体的周向侧面并从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胶条远离所述轴体周向侧面的侧边与所述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距离保持不变,和;
第二胶条,所述第二胶条从所述轴体轴向呈螺旋状设在所述轴体的周向侧面并从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胶条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轴体周向侧面的侧边与所述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二距离保持不变,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轴体周向侧面的侧边与所述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三距离逐渐减少。上述清洁组件中,第一胶条远离轴体周向侧面的侧边与轴体的旋转轴线之间的第一距离从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保持不变,第一段远离轴体周向侧面的侧边与轴体的旋转轴线之间的第二距离从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保持不变,使得在清洁组件工作时,整个第一胶条和第一段可以对地面上的头发、毛发等进行清扫,整个第一胶条和第一段可与地面接触,提升了除尘率,而第二段可以使头发、毛发等易于进入集尘口。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条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二胶条的硬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条的厚度沿所述轴体的径向向远离所述轴体的方向逐渐减少。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条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沿所述轴体径向向远离所述轴体的方向,所述第一部分连接所述轴体和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条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四段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沿所述轴体径向远离所述轴体的方向,所述第三部分连接所述轴体和所述第四部分,所述第四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厚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一段沿所述轴体的周向方向对应设置,所述第四段与所述第二段沿所述轴体的周向方向对应设置,所述第三部分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段的形状是相同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条和所述第二胶条共同在所述旋转轴线的垂直面上的正投影的外边界线呈360度围绕所述旋转轴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轴体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一胶条和两个所述第二胶条,沿所述轴体周向方向,所述第一胶条和所述第二胶条交替设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刷毛排,所述刷毛排沿所述轴体轴向呈螺旋状设在所述轴体的周向侧面并从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一胶条和一个所述第二胶条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刷毛排。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洁组件包括第一端盖、支架和挡毛环,所述第一端沿所述轴体轴向设有凸部,所述凸部上套设有轴承,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一端并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所述挡毛环设在所述轴体的周向侧面上并隔开所述轴承和所述第一胶条,和隔开所述轴承和所述第二胶条,所述支架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端盖穿设所述通孔与所述凸部固定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轴体的周向侧面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胶条连接有第一卡条,所述第二胶条连接有第二卡条,所述第一卡条卡在所述第一卡槽中使所述第一胶条安装在所述轴体的周向侧面,所述第二卡条卡在所述第二卡槽中使所述第二胶条安装在所述轴体的周向侧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槽在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卡槽在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形成有第二开口,所述清洁组件包括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安装在所述第二端并封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轴体是空心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
上述清洁机器人中,第一胶条远离轴体周向侧面的侧边与轴体的旋转轴线之间的第一距离从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不变,第一段远离轴体周向侧面的侧边与轴体的旋转轴线之间的第二距离从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不变,使得在清洁组件工作时,整个第一胶条和第一段可以对地面上的头发、毛发等进行清扫,整个第一胶条和第一段可与地面接触,提升了除尘率,而第二段可以使头发、毛发等易于进入集尘口。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洁组件配置为平行于地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至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的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的主视图;
图6是图5中的清洁组件沿A-A线的截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的另一主视图;
图8是图7中的清洁组件沿B-B线的截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轴体的旋转轴线与第一胶条侧边的距离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轴体的旋转轴线与第二胶条侧边的距离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第一胶条平放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第二胶条平放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至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第一胶条和第一卡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5至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第二胶条和第二卡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第一胶条和第一卡条连接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20至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第一胶条的截面示意图;
图23至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的主视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的右视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的截面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胶条在轴体旋转轴线的垂直面上的正投影与旋转轴线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清洁组件100,轴体12,第一胶条14,第二胶条16,第一端18,第二端20,第一段22,第二段24,第一部分26,第二部分28,第三段30,第四段32,第三部分34,第四部分36,刷毛排38,第一端盖40,支架42,挡毛环44,凸部46,轴承48,通孔50,盖部52,连接部54,第一卡槽56,第二卡槽58,第一卡条60,第二卡条62,第一开口64,第二开口66,第二端盖68,安装槽68,本体70,封闭部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一种清洁组件100包括轴体12、第一胶条14和第二胶条16。轴体12包括沿轴体12轴向的第一端18和第二端20,轴体12具有旋转轴线L。第一胶条14沿轴体12轴向呈螺旋状设在轴体12的周向侧面并从第一端18延伸至第二端20,第一胶条14远离轴体12周向侧面的侧边与轴体12的旋转轴线L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1,从第一端18至第二端20的方向,第一距离D1保持不变。
第二胶条16沿轴体12轴向呈螺旋状设在轴体12的周向侧面并从第一端18延伸至第二端20,第二胶条16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22和第二段24,第一段22远离轴体12周向侧面的侧边与轴体12的旋转轴线L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2,从第一端18至第二端20的方向,第二距离D2保持不变,第二段24远离轴体12周向侧面的侧边与轴体12的旋转轴线L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D3,从第一端18至第二端20的方向,第三距离D3逐渐减少。
上述清洁组件100中,第一胶条14远离轴体12周向侧面的侧边与轴体12的旋转轴线L之间的第一距离D1从第一端18至第二端20的方向保持不变,第一段22远离轴体12周向侧面的侧边与轴体12的旋转轴线L之间的第二距离D2从第一端18至第二端20的方向保持不变,使得在清洁组件100工作时,整个第一胶条14和第一段22可以对地面上的头发、毛发等进行清扫,整个第一胶条14和第一段22可与地面接触,提升了除尘率,而第二段24可以使头发、毛发等易于进入集尘口。
具体地,清洁组件100可以应用于清洁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包括但不限于扫地机器人、扫地机、扫拖一体机、双转盘扫地机、洗地机(如手持式洗地机)、吸尘器等。
清洁机器人可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面设有容置槽,清洁组件100可部分地容置在容置槽内,轴体12的第一端18可以连接壳体内的电机,使电机能够驱动清洁组件100旋转。清洁机器人放置在地面时,第一胶条14和第一段22均可以与地面接触,第二段24可以离开地面一定距离形成间隙,容置槽的侧壁可以开设有集尘口,集尘口靠近第二端20设置。可选地,清洁组件100可以作为中扫组件。
清洁机器人工作时,电机驱动清洁组件100绕旋转轴线L旋转,第一胶条14与第一段22可以对头发、毛发等细长杂物进行收集,由于第一胶条14沿轴体12轴向呈螺旋状设在轴体12的周向侧面并从第一端18延伸至第二端20,第二胶条16沿轴体12轴向呈螺旋状设在轴体12的周向侧面并从第一端18延伸至第二端20,使得清洁组件100旋转时,第一胶条14和第二胶条16能够将细长杂物从第一端18向第二端20的方向推动。
当细长杂物(如头发)从第一端18到第二端20,绕胶条的外侧边呈螺旋线,到第二段24的位置的时候,由于第三距离减少了,细长杂物和第一段22有了间隙,同时风机可在尘盒中形成负压,集尘口外面附近,即清洁组件100所在位置是大气压,因此使得细长杂物较易在第二段24处脱落下来,经集尘口被吸收到尘盒中。而在清洁机器人工作过程中,当第一胶条14与地面接触,及第一段22与地面接触时,第一胶条14远离轴体12周向侧面的整个侧边可以与地面接触,第一段22远离轴体12周向侧面的整个侧边可以与地面接触,第一胶条16和第一段22可以在不影响细长杂物脱离清洁组件100的前提下,可以在轴体12外形成支撑,防止细长杂物缠绕在轴体12上,尽可能地提高除尘率与颗粒回收率,保证了清扫效果。第二胶条16的第二段24与地面隔开一定距离,第二段24的作用是方便细长杂物脱离胶条,第一胶条14和第二胶条16相辅相成,兼顾了清洁组件100的防缠绕与除尘能力。轴体12轴向为沿图3的旋转轴线L的方向。
可选地,第一胶条14的材料和第二胶条16的材料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此不作具体限定。在一个例子中,第一胶条14和第二胶条16的材料是硅胶。
可选地,第一胶条14与第二胶条16间隔一定距离。
第一段22的长度可以与第二段24的长度相等或不相等。不相等时,第一段22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段24的长度(如图15至图16所示),也可以小于第二段24的长度(如图17至图18所示),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可选地,第一距离D1与第二距离D2相等,第三距离D3的最大值与第二距离D2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说的距离可以是指侧边与轴体12的旋转轴线L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说的距离保持不变,可以是指侧边与轴体12的旋转轴线L之间的距离处处完全相等,也可以是指侧边与轴体12的旋转轴线L在两个任意位置处之间的两个距离的差值在期望范围内。距离逐渐减少,可以是距离连续减少,也可以是距离阶梯式地减少。
从第一端18至第二端20的方向,第一距离D1保持不变,请结合图9,可以在第一胶条14远离轴体12周向侧面的侧边上任意取两个点:M1和M2,M1与轴体12的旋转轴线L之间的距离为D11,M2与轴体12的旋转轴线L之间的距离为D12,D11=D12,或|D11-D12|在期望范围内。
从第一端18至第二端20的方向,第二距离D2保持不变,请结合图10,可以在第一段22远离轴体12周向侧面的侧边上任意取两个点:N1和N2,N1与轴体12的旋转轴线L之间的距离为D21,N2与轴体12的旋转轴线L之间的距离为D22,D21=D22,或|D21-D22|在期望范围内。
从第一端18至第二端20的方向,第三距离D3逐渐减少。请结合图10,可以在第二段24远离轴体12周向侧面的侧边上取两个点:K1和K2,K1更靠近第一端18,K2更靠近第二端20,K1与轴体12的旋转轴线L之间的距离为D31,K2与轴体12的旋转轴线L之间的距离为D32,D31>D3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请结合图11,第一胶条14平放时的平面形状呈长方形,可以理解为,第一胶条14尚未安装到轴体14上的状态。请结合图12,第二胶条16平放时,第一段22的平面形状呈长方形,第二段24的高度从第一端18至第二端20的方向逐渐减少,可以理解为,第二胶条16尚未安装到轴体14上的状态。
可选地,第一胶条14可以是一体结构的胶条,第二胶条16可以是一体结构的胶条。
可选地,第一胶条14螺旋所沿的螺旋线与第二胶条16螺旋所沿的螺旋线是相同的,使得第一胶条14与第二胶条16之间的空间较为规整,有利于杂物的收集。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轴体12是空心结构。
如此,有利于清洁机器人100在空间上的排布、续航、降低成本。
具体地,清洁组件100的轴体12为悬臂结构,仅有第一端18与清洁机器人的电机相连接,第二端20悬空以方便细长杂物脱离,因此相比于实心结构的轴体,空心结构的轴体12重量更轻,在悬臂端(第二端20)产生的载荷更小,有利于提高清洁组件100使用寿命,同时较轻的重量,使得输出电机的功率可以更小,有利于清洁机器人在空间上的排布、续航、降低成本。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胶条14的硬度小于第二胶条16的硬度。
如此,第一胶条14更易于弯曲,减少清洁机器人移动时的阻力。
具体地,清洁机器人放置在地面时,第一胶条14远离轴体12周向侧面的整个侧边与地面接触,第二胶条16的一部分(第一段22)与地面接触,第一胶条14的硬度小于第二胶条16的硬度,使得第一胶条14相较于第二胶条16更易于弯曲,进而可以减少清洁机器人移动时的阻力,提升清洁效率。易于弯曲的第一胶条14也可以与地面形成较大的接触面积,可以清扫更多的杂物。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胶条14的硬度为40度,第二胶条16的硬度为60度。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对第一胶条14的硬度和第二胶条16的硬度的数值不作具体限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请参图13和图14,第一胶条14的厚度T1沿轴体12的径向向远离轴体12的方向逐渐减少。
如此,第一胶条14与接触地面的部位厚度更小,更易于弯曲,减少清洁机器人移动时的阻力。
具体地,第一胶条14的厚度T1沿轴体12的径向向远离轴体12的方向逐渐减少,使得第一胶条14从根部至末端的厚度T1是渐变式地减少,根部的厚度较大,可以与轴体12的连接更加稳定,末端的厚度较小,在末端与地面接触时,末端更容易弯曲,减少清洁机器人移动时的阻力。轴体12的径向垂直于轴体12的轴向。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胶条14的厚度T1沿轴体12的径向向远离轴体12的方向是不变的,即第一胶条14是等厚的胶条。第二胶条16的厚度配置方式与第一胶条14的厚度配置方式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请参图19至图22,第一胶条14包括第一部分26和第二部分28,沿轴体12径向向远离轴体12的方向,第一部分26连接轴体12和第二部分28,第二部分28的厚度T2小于第一部分26的厚度T3。
如此,第二部分28的厚度T2更小,更易于弯曲,减少清洁机器人移动时的阻力。
具体地,沿轴体12径向向远离轴体12的方向,第一部分26连接轴体12和第二部分28,第二部分28作为与地面接触的第一胶条14的部分,第一部分26作为连接轴体12的第一胶条14的部分,第一部分26的厚度T3较大,可以与轴体12的连接更加稳定,第二部分28的厚度T2较小,在第二部分28与地面接触时,第二部分28更容易弯曲,减少清洁机器人移动时的阻力。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胶条16的厚度配置方式与第一胶条14的厚度配置方式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请参图23和图25,第一胶条14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段30和第四段32,第四段32包括第三部分34和第四部分36,沿轴体12径向远离轴体12的方向,第三部分34连接轴体12和第四部分36,第四部分36的厚度小于第三部分34的厚度。
如此,可以对第一胶条14进行减薄,减少清洁机器人移动时的阻力。
具体地,清洁机器人放置在地面时,第三段30和第四段32均与地面接触。沿轴体12径向远离轴体12的方向,第三部分34连接轴体12和第四部分36,第四部分36作为与地面接触的第四段32的部分,第三部分34作为连接轴体12的第四段32的部分,第三部分34的厚度较大,可以与轴体12的连接更加稳定,第四部分36的厚度较小,在第四部分36与地面接触时,第四部分36更容易弯曲,减少清洁机器人移动时的阻力。第四部分36的设置方式可以参图20至图22所示的方式。可选地,第三段30可以是等厚的,也可以是厚度渐变的。
可选地,第三段30的长度可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第四段32的长度,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某部分的厚度是渐变时,该部分的厚度可以用该部分的平均厚度来表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胶条16的厚度配置方式与第一胶条14的厚度配置方式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请参图23和图24,第三段30与第一段22沿轴体12的周向方向C1对应设置,第四段32与第二段24沿轴体12的周向方向C1对应设置,第三部分34的形状与第二段24的形状是相同的。
如此,可以对头发、毛发等细长杂物进行更有效地收集,提升清洁效果。
具体地,清洁机器人放置在地面时,第四段32被地面压弯,被压弯的第四段32的一部分与地面之间存在一定间隙。被压弯的第四段32与地面之间的间隙和第二段24与地面之间的间隙在轴体12的周向方向C1上对应。当清洁组件100旋转时,第一胶条14与第二胶条16具有基本相同的形状,使细长杂物更容易从胶条上脱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请参图27,第一胶条14和第二胶条16共同在旋转轴线L的垂直面P1上的正投影P2的外边界线呈360度围绕旋转轴线L。
如此,可以进一步提升除尘率。
具体地,第一胶条14和第二胶条16共同在旋转轴线L的垂直面P1上的正投影P2,可以理解为,设在轴体12上的第一胶条14与第二胶条16作为一个整体,该整体在旋转轴线L的垂直面P1上的正投影P2。当清洁组件100绕旋转轴线L旋转时,在旋转方向上的不同角度,清洁组件100始终存在与地面接触的胶条(第一胶条14或第一段22),减少漏扫区域,进一步提升除尘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轴体12上可设有一个第一胶条14和一个第二胶条16,第一胶条14可围绕轴体12周向方向C1第一角度螺旋设置,第二胶条16可围绕轴体12周向方向C1第二角度螺旋设置。其中,第一角度可以小于或等于或大于360度。第二角度可以是小于或等于或大于360度。当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均小于360度时,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之和等于或大于360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轴体12上可设有一个第一胶条14和多个第二胶条16,第一胶条14可以位于沿轴体12周向方向C1相邻的两个第二胶条16之间。第一胶条14可围绕轴体12周向方向C1第一角度螺旋设置,每个第二胶条16可围绕轴体12周向方向C1第二角度螺旋设置。其中,第一角度可以小于或等于或大于360度。第二角度可以是小于或等于或大于360度。当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均小于360度时,第一角度与所有第二角度的总和等于或大于360度。多个可以是指两个或大于两个。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轴体12上可设有多个第一胶条14和一个第二胶条16,第二胶条16可以位于沿轴体12周向方向C1相邻的两个第一胶条14之间。每个第一胶条14可围绕轴体12周向方向C1第一角度螺旋设置,第二胶条16可围绕轴体12周向方向C1第二角度螺旋设置。其中,第一角度可以小于或等于或大于360度。第二角度可以是小于或等于或大于360度。当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均小于360度时,所有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的总和等于或大于360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轴体12上可设有多个第一胶条14和多个第二胶条16,可选地,第一胶条14与第二胶条16可沿轴体12周向方向C1交替设置。每个第一胶条14可围绕轴体12周向方向C1第一角度螺旋设置,每个第二胶条16可围绕轴体12周向方向C1第二角度螺旋设置。其中,第一角度可以小于或等于或大于360度。第二角度可以是小于或等于或大于360度。当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均小于360度时,所有第一角度与所有第二角度的总和等于或大于360度。多个可以是指两个或大于两个。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对第一胶条14与第二胶条16的相互设置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轴体12上设有两个第一胶条14和两个第二胶条16,沿轴体12周向方向C1,第一胶条14和第二胶条16交替设置。
如此,可以进一步提升除尘率。
具体地,沿轴体12周向方向C1,第一胶条14和第二胶条16交替设置,一方面,轴体12上设有四个胶条,在清洁组件100旋转时,可以使胶条与地面接触的频率加大,提升清洁效果,另一方面,沿轴体12周向方向C1,第一胶条14与第二胶条16交替设置,使得位于相邻两个第二胶条16之间的第一胶条14可以对从第二胶条16的第二段24掉落的细长杂物及灰尘、颗粒物等进行清扫,进一步提升除尘率,减少漏扫,提升清洁效果。
在图4中,四个胶条沿轴体12的周向方向C1均匀间隔设置,即相邻两个胶条之间的间隔角度为90度。清洁组件100的旋转方向可以是沿轴体12的周向方向C1。每个第一胶条14围绕轴体12周向方向C1呈90度螺旋设置。每个第二胶条16围绕轴体12周向方向C1呈90度螺旋设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清洁组件100包括刷毛排38,刷毛排38沿轴体12轴向呈螺旋状设在轴体12的周向侧面并从第一端18延伸至第二端20,相邻的一个第一胶条14和一个第二胶条16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刷毛排38。
如此,可以提升除尘率。
具体地,刷毛排38有益于清扫效果,胶条因为与地面摩擦较大,不会与地面大面接触。刷毛排38可以弥补这一点,刷毛排38可以较大面积地与地面接触,可以对地面上的灰尘、颗粒物等进行清扫,提升除尘率。刷毛排38呈螺旋状设在轴体12的周向侧面上并从第一端18延伸至第二端20,在清洁组件100旋转时,被刷毛排38清扫的杂物可以从第一端18被刷毛排38推至第二端20,当杂物到达集尘口附近时,可被集尘口吸入。
可选地,刷毛排38螺旋所沿的螺旋线与第一胶条14螺旋所沿的螺旋线及与第二胶条16螺旋所沿的螺旋线是相同的,可以使刷毛排38与第二胶条16之间的空间较为规整,刷毛排38与第一胶条14之间的空间较为规整,有利于杂物的收集。
在图4,相邻的一个第一胶条14和一个第二胶条16之间设有一个刷毛排38。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对相邻的一个第一胶条14和一个第二胶条16之间设置的刷毛排38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清洁组件100包括第一端盖40、支架42和挡毛环44,第一端18沿轴体12轴向设有凸部46,凸部46上套设有轴承48,支架42安装在第一端18并连接轴承48的外圈,挡毛环44设在轴体12的周向侧面上并隔开轴承48和第一胶条14,和隔开轴承48和第二胶条16,支架42开设有通孔50,第一端盖40穿设通孔50与凸部46固定连接。
如此,可以防止杂物进入轴承48处而导致轴承48失效。
具体地,挡毛环44设在轴体12的周向侧面上,并隔开轴承48和第一胶条14,和隔开轴承48和第二胶条16。在清洁组件100旋转时,被胶条、刷毛碰到或清扫的杂物可能会意外地落入轴承48处,对轴承48造成破坏。挡毛环44可以对这些杂物进行遮挡,避免这些杂物落入轴承48而造成轴承48失效。
第一端盖40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清洁机器人的电机输出轴,第一端盖40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时,第一端盖40与电机的输出轴是相对不转动的。在图26,第一端盖40具有盖部52和连接部54,连接部54设在盖部52的一侧面,盖部52位于通孔50中。连接部54呈非圆柱形,具体地在图3中连接部54呈方柱形,输出轴可以开设有与连接部54形状相匹配的连接孔。连接部54位于连接孔中。
凸部46可以穿设轴承48的内圈,并与轴承48的内圈固定连接。盖部52与凸部46固定连接。在图3中,第一端盖40通过螺钉与凸部46进行固定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轴体12的周向侧面设有第一卡槽56和第二卡槽58,第一胶条14连接有第一卡条60,第二胶条16连接有第二卡条62,第一卡条60卡在第一卡槽56中使第一胶条14安装在轴体12的周向侧面,第二卡条62卡在第二卡槽58中使第二胶条16安装在轴体12的周向侧面。
如此,可以利用卡条与卡槽的配合来安装胶条。
具体地,第一卡槽56和第二卡槽58均呈螺旋状设在轴体12的周向侧面上,并从第一端18延伸至第二端20。第一卡槽56的螺旋形状限定了第一胶条14的螺旋形状,第二卡槽58的螺旋形状限定了第二胶条16的螺旋形状。或者说,可以根据第一胶条14的螺旋形状和第二胶条16的螺旋形状来设计对应的第一卡槽56的螺旋形状和第二卡槽58的螺旋形状。
第一胶条14与第一卡条60连接呈T型结构,第二胶条16与第二卡条62连接呈T型结构,卡槽的形状与T型结构的形状相匹配,使胶条通过卡条和卡槽的配合安装在轴体12上,可防止胶条在清洁组件100旋转时从轴体12上脱落。
可选地,第一胶条14和第一卡条60可以连接成一体结构,第二胶条16与第二卡条62可以连接成一体结构。如此,可以防止卡槽中聚集头发等细长杂物,进一步除缠绕。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槽56在第二端20的端面形成有第一开口64,第二卡槽58在第二端20的端面形成有第二开口66,清洁组件100包括第二端盖68,第二端盖68安装在第二端20并封闭第一开口64和第二开口66。
如此,可以防止卡条从卡槽的开口脱离轴体12。
具体地,在图4中,轴体12上设有四个胶条:两个第一胶条14和两个第二胶条16,第一胶条14和第二胶条16沿轴体12的周向方向C1交替设置。相应地,轴体12上设有四个卡槽:两个第一卡槽56和两个第二卡槽58,第一卡槽56和第二卡槽58沿轴体12的周向方向C1交替设置。四个卡槽在第二端20的端面分别形成有四个开口:两个第一开口64和两个第二开口66。卡槽在第一端18没有形成开口,即卡条和胶条的一端可以抵在卡槽的一端侧壁上。
第二端20设有安装槽68,安装槽68与卡槽连通。请结合图1和图4,第二端盖68包括本体70和四个封闭部72,四个封闭部72间隔连接在本体70的周缘。本体70可以位于安装槽68中,四个封闭部72分别封闭四个开口,使得卡条和胶条的另一端可以抵在封闭部72上,进而可以将卡条限位在卡槽中,防止卡条从卡槽的开口脱离轴体12,进而可防止胶条从轴体12上脱落。
胶条安装时,第二端盖68可以从第二端20上分离,胶条和卡条连接所形成的胶条结构的一端可以自开口伸入卡槽,并向第一端18方向持续推入卡槽内,直至胶条结构的该端抵在卡槽的侧壁上。然后,可以利用第二端盖68将卡槽的开口封闭,使第二端盖68抵在胶条结构的另一端。在胶条结构持续推入卡槽内的过程中,胶条结构被螺旋布置的卡槽所螺旋,进而使胶条结构呈螺旋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100。
上述清洁机器人中,第一胶条14远离轴体12周向侧面的侧边与轴体12的旋转轴线L之间的第一距离D1从第一端18至第二端20的方向不变,第一段22远离轴体12周向侧面的侧边与轴体12的旋转轴线L之间的第二距离D2从第一端18至第二端20的方向不变,使得在清洁组件100工作时,整个第一胶条14和第一段22可以对地面上的头发、毛发等进行清扫,整个第一胶条14和第一段22可与地面接触,提升了除尘率,而第二段24可以使头发、毛发等易于进入集尘口。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清洁组件100配置为平行于地面设置。
如此,可以减少清洁组件100在高度方向上对清洁机器人的内部空间占用。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清洁组件100整个外观近似于圆柱形,清洁组件100配置为平行于地面设置,可减少清洁组件100在高度方向上对清洁机器人的内部空间占用,便于清洁机器人内部布置其他部件。清洁组件100平行于地面设置时,轴体12的旋转轴线L平行于地面。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组合、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体,所述轴体包括沿所述轴体轴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轴体具有旋转轴线;
第一胶条,所述第一胶条沿所述轴体轴向呈螺旋状设在所述轴体的周向侧面并从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胶条远离所述轴体周向侧面的侧边与所述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距离保持不变,和;
第二胶条,所述第二胶条从所述轴体轴向呈螺旋状设在所述轴体的周向侧面并从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胶条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轴体周向侧面的侧边与所述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二距离保持不变,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轴体周向侧面的侧边与所述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三距离逐渐减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条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二胶条的硬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条的厚度沿所述轴体的径向向远离所述轴体的方向逐渐减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条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沿所述轴体径向向远离所述轴体的方向,所述第一部分连接所述轴体和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条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四段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沿所述轴体径向远离所述轴体的方向,所述第三部分连接所述轴体和所述第四部分,所述第四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一段沿所述轴体的周向方向对应设置,所述第四段与所述第二段沿所述轴体的周向方向对应设置,所述第三部分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段的形状是相同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条和所述第二胶条共同在所述旋转轴线的垂直面上的正投影的外边界线呈360度围绕所述旋转轴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一胶条和两个所述第二胶条,沿所述轴体周向方向,所述第一胶条和所述第二胶条交替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刷毛排,所述刷毛排沿所述轴体轴向呈螺旋状设在所述轴体的周向侧面并从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一胶条和一个所述第二胶条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刷毛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包括第一端盖、支架和挡毛环,所述第一端沿所述轴体轴向设有凸部,所述凸部上套设有轴承,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一端并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所述挡毛环设在所述轴体的周向侧面上并隔开所述轴承和所述第一胶条,和隔开所述轴承和所述第二胶条,所述支架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端盖穿设所述通孔与所述凸部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的周向侧面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胶条连接有第一卡条,所述第二胶条连接有第二卡条,所述第一卡条卡在所述第一卡槽中使所述第一胶条安装在所述轴体的周向侧面,所述第二卡条卡在所述第二卡槽中使所述第二胶条安装在所述轴体的周向侧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在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卡槽在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形成有第二开口,所述清洁组件包括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安装在所述第二端并封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是空心结构。
14.一种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清洁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配置为平行于地面设置。
CN202322693325.XU 2023-09-28 2023-09-28 清洁组件和清洁机器人 Active CN220988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93325.XU CN220988675U (zh) 2023-09-28 2023-09-28 清洁组件和清洁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93325.XU CN220988675U (zh) 2023-09-28 2023-09-28 清洁组件和清洁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88675U true CN220988675U (zh) 2024-05-24

Family

ID=91114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93325.XU Active CN220988675U (zh) 2023-09-28 2023-09-28 清洁组件和清洁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886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35422B1 (ko) 진공 청소기용 청소기 헤드
CA1324465C (en) Dual-purpose rotating brush for vacuum cleaner
CN111683576B (zh) 清扫刷、清扫机构以及扫地机器人
US20210169286A1 (en) Sweeping Mechanism and Sweeping Robot
CN111712170B (zh) 吸尘导向结构、吸尘机构以及扫地机器人
CN220988675U (zh) 清洁组件和清洁机器人
CN213821235U (zh) 一种滚刷组件及吸尘器
CN112617664A (zh) 滚刷组件、滚刷机构及扫地机器人
CN117137372A (zh) 清洁组件和清洁机器人
CN211704444U (zh)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218074863U (zh) 表面清洁设备的清洁头装置及表面清洁设备
CN113974510B (zh) 一种清洁头及表面清洁设备
CN114794964A (zh) 具有尘杯组件的表面清洁设备
CN209847074U (zh) 一种可调节风力驱动的吸尘头
CN111683577A (zh) 清扫刷、清扫机构以及扫地机器人
CN215128050U (zh) 滚刷组件、滚刷机构及扫地机器人
CN217039977U (zh) 滚刷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CN215128025U (zh) 滚刷组件、滚刷机构及扫地机器人
CN218009532U (zh) 吸尘器地刷
CN217447558U (zh) 吸尘器
CN209847078U (zh) 一种带风力驱动的吸尘头
CN220735284U (zh) 防缠绕清洁机构以及清洁装置
CN220695176U (zh) 地刷
CN217547916U (zh) 一种地刷组件及清洁设备
CN214484403U (zh) 滚刷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