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83993U - 智能家居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家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83993U
CN220983993U CN202322024416.4U CN202322024416U CN220983993U CN 220983993 U CN220983993 U CN 220983993U CN 202322024416 U CN202322024416 U CN 202322024416U CN 220983993 U CN220983993 U CN 220983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me system
person
smart
intelligent
smart ho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2441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励晓烽
张立臣
刘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2441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83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83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839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智能家居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灯具存在误检测,发出误报警,会引起家人的恐慌,或引起误呼叫救护车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家居系统包括:雷达组件,其用于检测人员是否跌倒;智能家电,其与所述雷达组件通讯连接,所述雷达组件检测到人员跌倒时,通过所述智能家电来询问人员是否真的跌倒,在人员真的跌倒之后能够进行报警。雷达组件能够检测人员是否跌倒,在检测到人员跌倒之后,通过语音通话来询问是否真的跌倒,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避免误报警。

Description

智能家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背景技术
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灯具为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照明设备,灯具的发展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而发展。由传统的单一照明功能,发展为现在的照明兼顾装置的功能。而且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人们对于灯具的其他智能功能也要求要来越高,随之而来是,灯具的集成功能也越来越多,比如通过语音自动控制开关、亮度及灯光颜色等等。
为了实现生命体征的监测和健康呵护,家里经常配备监测仪,监测仪需要占用室内空间,而且需要单独配置,致使成本增加。
虽然现有的灯具具有检测人员是否跌倒,但是在人员主动躺下或者不经意间跌倒但是人员没事时,灯具也会检测到人员跌倒,并发出报警,此时的报警是误报警,会引起家人的恐慌,或引起误呼叫救护车。
因此,相关领域亟需一种急救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灯具存在误检测,发出误报警,会引起家人的恐慌,或引起误呼叫救护车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家居系统,该智能家居系统包括:
雷达组件,其用于检测人员是否跌倒;
智能家电,其与所述雷达组件通讯连接,所述雷达组件检测到人员跌倒时,通过所述智能家电来询问人员是否真的跌倒,在人员真的跌倒之后能够进行报警。
在上述智能家居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音箱和所述麦克风来询问人员是否真的跌倒”包括:
如果预设时间内收到人员回答的跌倒回应或预设时间内未收到回应,则确定人员跌倒;
如果预设时间内收到人员回答的未跌倒回应,则确定人员未跌倒。
在上述智能家居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雷达组件包括毫米波雷达和控制模块,所述毫米波雷达用于检测人员的身体轮廓,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判断人员是否跌倒;
所述智能家电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能够将检测的信息传输至所述智能家电。
在上述智能家居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家电包括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手环、智能手机和智能平板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智能家居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家居系统还包括急救装置,所述急救装置包括所述雷达组件和电池,所述雷达组件连接于电池,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雷达组件供电。
在上述智能家居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急救装置还包括本体和照明灯,所述照明灯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照明灯用于照明。
在上述智能家居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照明灯的角度可调,能够使所述照明灯对准跌倒人员进行照明。
在上述智能家居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急救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与所述照明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调节所述照明灯的亮度。
在上述智能家居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急救装置还包括智能终端,其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智能终端能够通过所述控制器调节所述照明灯的亮度。
在上述智能家居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照明灯连接于所述电池,所述电池能够为所述照明灯供电。
在上述智能家居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断电时,所述控制器还能够控制所述电池为所述照明灯供电,以使所述照明灯照明。
在上述智能家居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照明灯包括多个灯珠,多个所述灯珠环形设置,所述灯珠环绕所述雷达组件设置。
在上述智能家居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急救装置为吸顶灯或挂墙灯。
在上述智能家居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照明灯的角度可调,能够使所述照明灯对准跌倒人员进行照明。
在上述智能家居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包括底座和安装盘,所述照明灯设置在所述安装盘上,所述驱动件和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其中一个设置在底座上,另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盘上;
所述急救装置还包括驱动件,其能够根据所述跌倒人员的位置,驱动照明灯进行摆动,以使之对准跌倒人员。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家居系统包括雷达组件和智能家电,雷达组件用于检测人员是否跌倒;智能家电与所述雷达组件通讯连接,所述雷达组件检测到人员跌倒时,通过所述智能家电来询问人员是否真的跌倒。
雷达组件能够检测人员是否跌倒,在检测到人员跌倒之后,通过语音通话来询问是否真的跌倒,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避免误报警。
照明灯的亮度可以调节,可以根据家庭需要调节亮度,使之满足用户的各种照明亮度需求。
驱动照明灯进行摆动,以使之对准跌倒人员。以使救护人员能够清楚观察跌倒人员的身体状况,以便确定跌倒人员的病情,以进行正确和科学地救护。
方案1.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雷达组件(3),其用于检测人员是否跌倒;
智能家电,其与所述雷达组件(3)通讯连接,所述雷达组件(3)检测到人员跌倒时,通过所述智能家电来询问人员是否真的跌倒,在人员真的跌倒之后能够进行报警。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组件(3)包括毫米波雷达和控制模块,所述毫米波雷达用于检测人员的身体轮廓,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判断人员是否跌倒;
所述智能家电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能够将检测的信息传输至所述智能家电。
方案3.根据方案1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家电包括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手环、智能手机和智能平板中的至少一种。
方案4.根据方案1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家居系统还包括急救装置,所述急救装置包括所述雷达组件(3)和电池,所述雷达组件(3)连接于电池,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雷达组件(3)供电。
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装置还包括本体和照明灯,所述照明灯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照明灯用于照明。
方案6.根据方案5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的角度可调,能够使所述照明灯对准跌倒人员进行照明。
方案7.根据方案5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与所述照明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调节所述照明灯的亮度。
方案8.根据方案7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装置还包括智能终端,其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智能终端能够通过所述控制器调节所述照明灯的亮度。
方案9.根据方案7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连接于所述电池,所述电池能够为所述照明灯供电。
方案10.根据方案9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断电时,所述控制器还能够控制所述电池为所述照明灯供电,以使所述照明灯照明。
方案11.根据方案5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包括多个灯珠(2),多个所述灯珠(2)环形设置,所述灯珠(2)环绕所述雷达组件(3)设置。
方案12.根据方案5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装置为吸顶灯或挂墙灯。
方案13.根据方案6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装置还包括驱动件,其能够根据所述跌倒人员的位置,驱动照明灯进行摆动,以使之对准跌倒人员。
方案14.根据方案13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底座和安装盘(1),所述照明灯设置在所述安装盘(1)上,所述驱动件和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其中一个设置在底座上,另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盘(1)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急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急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列表:
1、安装盘;2、灯珠;3、雷达组件;4、控制面板;5、灯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现有灯具存在误检测,发出误报警,会引起家人的恐慌,或引起误呼叫救护车的问题。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其包括急救装置、智能门锁和智能摄像头等,各个器件均连接于家庭网络,以实现信息的传输。
其中,该急救装置具体为吸顶灯或挂墙灯,其既可以起到监测生命体征的作用,又能够起到照明的作用。急救装置包括本体、雷达组件3和照明灯。本体包括底座和安装盘1,照明灯设置在安装盘1上,其中照明灯包括若干个灯珠2,若干个灯珠2呈环形布设,具体可以呈圆环形布设;具体设置在安装盘1的外边缘处。多个灯珠2呈环形布设,可以使照明灯发出的灯光能够360°向各个方向发射出光线,且每个方向发出的光线的强度相同,进而可以保证室内照明的均匀性。在安装盘1的底部设置有灯罩5,其能够是灯珠2发出的灯光更加均匀。灯罩5采用能够透过毫米波的材质,可以保证雷达组件3能够正常运行。
尽管本实施例中,多个灯珠2呈圆环形布设,但这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多个灯珠2也可以呈三角形环、方形环或多边形环布设。这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急救装置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和驱动件的输出端,其中一个设置在底座上,另一个设置在安装盘1上;驱动件能够根据跌倒人员的位置,驱动照明灯进行摆动,以使之对准跌倒人员。具体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和摆动电缸,其中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上,摆动电缸转动地设置在底座上,驱动电机可以驱动摆动电缸转动;摆动电缸的输出端连接于安装盘1,具体连接于安装盘1的背面,摆动电缸可以驱使安装盘1进行摆动,进而驱使照明灯进行摆动。通过驱动电机和摆动电缸的相配合能够使安装盘1实现各个角度的摆动,也即实现无死角的调节。无论跌倒人员在哪个位置,驱动电机和摆动电缸相配合都能够驱使照明灯的照明方向朝向跌倒人员,以使家人或救护人员能够在较光亮的环境下对跌倒人员进行救护。
该急救装置还包括控制面板4,其设置在安装盘1上,具体和灯珠2设置在安装盘1的同一侧面上。驱动电机和摆动电缸均与控制面板4电连接,由控制面板4雷达组件3检测的跌倒人员的位置来控制驱动电机和摆动电缸运行,进而控制照明灯的摆动角度。控制面板4上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与家庭网络无线通讯连接,控制面板4能够通过家庭网络接收信息,然后根据接收的信息控制急救装置运行。控制面板4也能够将急救装置检测的信息传输给家庭网络,进而传输给智能家居系统的其他设备。
关于驱动件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本实施例中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和摆动电缸,但这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在其它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择两个摆动电缸来配合使安装盘1摆动,具体其中一个摆动电缸驱动另一个摆动电缸前后摆动,另一个摆动电缸驱动安装盘1左右摆动,两个摆动电缸相配合能够实现安装盘1各个角度的摆动,进而使照明灯可以摆动,进而朝向跌倒人员照明。这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因此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雷达组件3设置在本体上,具体设置在安装盘1上,且与控制面板4设置在同一侧;二者间隔设置。具体地,多个灯珠2环绕控制面板4和雷达组件3设置,也即控制面板4和雷达组件3均位于灯珠2的内侧。雷达组件3用于检测人员是否跌倒。具体地,雷达组件3包括毫米波雷达和控制模块,毫米波雷达用于检测人员的身体轮廓,具体用于通过毫米波雷达发射的毫米波获取人员的外围身体轮廓。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毫米波雷达获取的外围身体轮廓信息判断人员是否跌倒;具体地,主要根据人员上半身的轮廓与地面的距离和下降的速度来判断是否跌倒,如果上半身至少部分贴合地面或者与地面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且上半身的下降速度大于预设速度,则判断人员发生跌倒。仅仅需要毫米波雷达便可获取身体轮廓,获取方式简单快捷;判断方式也较为简单。如果上半身与底面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则代表人员呈现正常的站姿或坐姿,此时判断人员未发生跌倒。或者是,如果上半身的下降速度小于预设速度,则代表人员可能是主动躺下,此时判断人员未发生跌倒。
在人员发生跌倒之后能够发出报警,具体通过智能家电或急救装置发出报警(智能家电具体可以是智能音箱或智能电视等),以通知家里的家人,使家人能够及时对跌倒人员进行救护。当然,也可以通过智能家居网络向家庭外出成员的智能手机发出报警,使外出家人能够知晓家里发生了跌倒意外,以便家人能够及时回家对跌倒人员进行救护或通过监控观察跌倒人员的状态,决定是否呼叫120进行救护。
控制模块与控制面板4通讯连接,雷达组件3不仅能够检测人员是否发生跌倒,如果检测人员发生跌倒之后能够将跌倒信息发送至控制面板4;然后发出求救信息或报警信息。雷达组件3还能够确定跌倒人员的位置,并将跌倒人员的位置发送至控制面板4,由控制面板4根据跌倒人员的位置控制驱动电机转动,同时驱动摆动电缸摆动,以使照明灯摆动,使之对准跌倒人员进行照明;以便家人或救护人员对跌倒人员进行救护。
急救装置还包括电池(图中未示出),雷达组件3连接于电池,电池用于为雷达组件3供电,控制面板4也电连接于蓄电池,蓄电池同时还能够为控制面板4供电。电池具体设置在底座上,电池具体为蓄电池,电池连接于家用电源,也即连接电网的火电,在开灯时能够使电源为蓄电池充电;未开灯时,蓄电池也能够持续为雷达组件3供电,使雷达组件3能够持续检测人员是否发生跌倒。驱动件也电连接于电池,由电池为其供电,以使驱动件能够驱使安装盘1摆动,进而是照明灯对准跌倒人员。
照明灯还包括电源适配器,其连接于电源。电源适配器的作用是将220伏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供LED灯珠2使用;电源适配器与现有技术中普通LED灯的电源适配器的结构和原理相同,本申请对电源适配器的具体结构不作赘述。
急救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与照明灯电连接,控制器能够调节照明灯的亮度。具体地,控制器设置在电源适配器内,其能够根据调节指令来调节灯珠2的亮度,进而调节照明灯的亮度。
急救装置还包括智能终端,其与控制器通讯连接,智能终端能够通过控制器调节照明灯的亮度。具体地,智能终端能够发送调节指令,以调节照明灯的亮度;也可以调节照明灯的光色和显示模式。智能终端具体可以为遥控器,也可以向电源适配器发送红外线信号,以此来调节照明灯的亮度、光色和显示模式等。智能终端还可以为智能手机、智能平板或智能手环等,其具体可以与电源适配器无线通讯连接,具体通过智能家居系统的家庭无线网络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蓝牙进行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红外线发射信号,以此来调节照明灯的亮度、光色和显示模式等。
照明灯连接于电池,电池能够为照明灯供电。电池可以直接为灯珠2供电,而不是经过电源适配器的交变直。在断电时,控制器还能够控制电池为照明灯供电,以使照明灯照明。具体地,在电源适配器检测到断电,但是接收到开灯的指令时,控制器能够控制电池为照明灯供电;以使家里在断电时照明灯也能够照明。
在人员不经意间跌倒,但是人员没事时,或者是人员快速趴下时,都会出现检测到人员跌倒的现象,此时就会是误检测。由于仅仅通过雷达组件3的跌倒监测会存在误检测,进而会发生误报警的现象,为了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检测到人员发生跌倒时,可以通过询问的方式来确认人员是否真的发生跌倒。
具体地,该急救装置还包括麦克风和音箱,麦克风和音箱都与控制面板4电连接,音箱能够按照控制面板4发出的指令发出相应的声音,麦克风拾取的声音能够发送至控制面板4,由控制面板4进行处理,确定收到具体指令。
在雷达组件3检测到人员发生跌倒时,将检测的信息发送至控制面板4,然后由控制面板4控制音箱和麦克风来询问人员是否真的跌倒。具体地,控制面板4控制音箱发出声音来询问是否真的发生跌倒,具体地,控制面板4控制音箱发出“您好,您是跌倒了吗”、“您好,您摔倒了吗”“您好,您是摔倒了吗”或“您好,您是摔着了吗”等语音来询问用户。如果预设时间内麦克风收到人员回答的跌倒回应(具体可以是“是”、“跌倒了”、“摔倒了”或“倒了”等回应指令),则确认人员发生跌倒,然后进行报警或其他操作。又或者是,在预设时间内控制面板4未收到任何回应,此时很大可能是人员发生跌倒之后,发生了昏迷,导致跌倒人员无法及时进行回应,此时,也确定人员跌倒,然后进行报警或其他操作。
如果预设时间内麦克风收到人员回答的未跌倒回应(具体可以是“没有”、“没跌倒”、“没摔倒”、“未跌倒”或“未摔倒”等回应指令),则确定人员未跌倒,然后无需做其他处理。其中,预设时间具体为2min,一般跌倒之后,稍微经过缓冲便可以进行对话,因此,2min可以满足一般的缓冲。在其它实施例中,预设时间也可以为3min、5min或10min等,具体可以根据家中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其中,麦克风和音箱都设置在安装盘1上,且位于灯珠2的内侧。音箱和麦克风位于灯珠2的内侧,不影响灯珠2发出的灯光向外照射,可以保证照明灯的照射效果。而且,毫米波雷达在高度上位于灯珠2的下方,可以使毫米波雷达发出的毫米波不会被灯珠2等遮挡,保证其检测效果。此外,在高度上毫米波雷达也位于麦克风和音箱的下方,保证毫米波雷达的下方,以保证毫米波雷达发出的毫米波不会被灯珠2等遮挡。
尽管本实施例中,是通过急救装置的音箱和麦克风来确认人员是否真的跌倒,但这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在其它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择其他智能家电来进行语音通话,以确认人员是否跌倒。这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地,智能家电具有音箱和麦克风,能够进行语音通话。具体可以为智能电视、智能音箱、智能手环、智能平板或智能手机等,该智能家电连接在智能家居系统上。具体通过智能家电来询问人员是否真的跌倒。具体地,通过智能家电发出声音来询问是否真的发生跌倒,具体地,可以发出“您好,您是跌倒了吗”的语音来询问用户。如果预设时间内收到人员回答的跌倒回应(具体可以是“是”、“跌倒了”、“摔倒了”或“倒了”等回应指令)或预设时间内未收到回应(此时很大可能是发生跌倒之后人员发生了昏迷,),则确定人员跌倒;然后进行报警。如果预设时间内收到人员回答的未跌倒回应(具体可以使“没有”、“没跌倒”、“没摔倒”、“未跌倒”或“未摔倒”等回应指令),则确定人员未跌倒。
智能门锁设置在入户门上,且通讯连接于家庭网络,能够根据智能家居系统的指示来开门。具体可以来自于连接在智能家居系统的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平板、智能电视或智能音箱等的指令来开门。智能门锁与现有技术中智能门锁的具体结构相同,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智能摄像头设置在入户门上,具体朝向门外设置,其能够摄录入户门外的景象。智能摄像头与家庭网络通讯连接,智能摄像头摄录的景象能够传输至家庭网络,进而传输给其他连接于智能家居系统的智能家电;智能摄像头摄录的视频能够自行进行处理分析,也可以由智能家电对其进行分析处理。
在检测到人员跌倒后,智能家居系统能够向医院呼救;具体可以通过家庭网络进行网络呼救,也可以通过连接于家庭网络的智能手机进行电话呼救。当发出呼救信号之后,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控制智能摄像头打开,使之能够随时拍摄门外的景象(智能摄像头既可以在发出呼救信号之后打开,也可以一直处于打开状态,目的是监测到家人回家之后自动控制打开智能门锁,以使家人能够进入家中)。智能摄像头检测到入户门外存在急救人员时,具体地,智能摄像头能够对拍摄的景象进行处理,判断是否是救护人员。具体通过图像分析的方式来确定,主要是确定人员穿着是否是医生的工作服,如果是,则判定是救护人员。智能摄像头检测到入户门外存在救护人员时,能够将救护人员已到门外的信息反馈至智能家居系统后,智能家居系统判断此时需要开门,以控制智能门锁自动打开或向家人询问是否来打开智能门锁。
智能门锁能够根据主人的指令或自动打开入户门,以使急救人员进入家中进行救治。其具体包括:
在确认人员是否真的跌倒过程中,如果预设时间内收到人员回答的跌倒回应时,能够通过音箱和麦克风询问主人是否开门。如果预设时间内收到人员的回答的跌倒回应,则代表人员未发生昏迷,能够发出语音指令;因此,智能家居系统通过急救装置或智能家电向人员(具体可以是跌倒人员也可以是家人)进行询问,询问之后,家庭人员会发出开锁指令,急救装置或智能家电得到开锁指令,然后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发送给智能门锁,之后智能门锁根据得到的指令来开锁,以打开入户门,使急救人员进入室内,对跌倒人员进行救护。
在确认人员是否真的跌倒过程中,如果预设时间内未收到回时,智能门锁能够自动开门。如果预设时间内未收到回时,则代表跌倒人员很可能发生了昏迷,致使其无法开门,此时智能家居系统得到救护人员已到门外的信息后,直接给智能门锁传输开锁指令,以使智能门锁自动打开,并使入户门自动开门,使急救人员进入室内,对跌倒人员进行救护。
通过上述智能家居系统可以自动检测人员是否跌倒,并在跌倒之后能够进行报警或呼救,而且在救护人员到达门外后能够控制自动开门,可以救护人员进入到室内,使跌倒人员得到及时的救护。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雷达组件(3),其用于检测人员是否跌倒;
智能家电,其与所述雷达组件(3)通讯连接,所述雷达组件(3)检测到人员跌倒时,通过所述智能家电来询问人员是否真的跌倒,在人员真的跌倒之后能够进行报警;
所述智能家居系统还包括急救装置,所述急救装置包括所述雷达组件(3)和电池,所述雷达组件(3)连接于电池,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雷达组件(3)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组件(3)包括毫米波雷达和控制模块,所述毫米波雷达用于检测人员的身体轮廓,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判断人员是否跌倒;
所述智能家电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能够将检测的信息传输至所述智能家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家电包括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手环、智能手机和智能平板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装置还包括本体和照明灯,所述照明灯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照明灯用于照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的角度可调,能够使所述照明灯对准跌倒人员进行照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与所述照明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调节所述照明灯的亮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装置还包括智能终端,其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智能终端能够通过所述控制器调节所述照明灯的亮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连接于所述电池,所述电池能够为所述照明灯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断电时,所述控制器还能够控制所述电池为所述照明灯供电,以使所述照明灯照明。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包括多个灯珠(2),多个所述灯珠(2)环形设置,所述灯珠(2)环绕所述雷达组件(3)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装置为吸顶灯或挂墙灯。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装置还包括驱动件,其能够根据所述跌倒人员的位置,驱动照明灯进行摆动,以使之对准跌倒人员。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底座和安装盘(1),所述照明灯设置在所述安装盘(1)上,所述驱动件和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其中一个设置在底座上,另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盘(1)上。
CN202322024416.4U 2023-07-28 2023-07-28 智能家居系统 Active CN220983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4416.4U CN220983993U (zh) 2023-07-28 2023-07-28 智能家居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4416.4U CN220983993U (zh) 2023-07-28 2023-07-28 智能家居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83993U true CN220983993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62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24416.4U Active CN220983993U (zh) 2023-07-28 2023-07-28 智能家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839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62256B1 (en) Integrated home lighting and notification system
US10811904B2 (en) Modular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US8081073B2 (en) Integrated motion-image monitoring device with solar capacity
US10554936B2 (en) Security camera
US8770771B2 (en) Smart light with power backup
CN106054739B (zh) 一种照明和安防相结合的智能控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JP2019500717A (ja) 生体状態検出に用いるモジュール化された多機能照明装置
WO2017193781A1 (zh) 模块化的智能家居照顾的照明装置
US5838771A (en) Emergency response telephone monitoring device
EP3431870A1 (en) Lighting device for smart residence lighting
CN220983993U (zh) 智能家居系统
CN220983992U (zh) 急救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
CN220543441U (zh) 急救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
US8547235B2 (en) Security device and security system determining if the user can hear an audible alarm
CN220543442U (zh) 急救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
CN220983994U (zh) 急救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
JP2004047346A (ja)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CN206001367U (zh) 带有监测模块的照明装置
CN115278986A (zh) 一种宿舍灯光与预警智能控制系统
CN210776339U (zh) 一种智慧酒店客房的控制系统
CN208258136U (zh) 意外检测与报警智能灯具
US20080279343A1 (en) Telephone with emergency lighting feature
JP6624375B2 (ja) 監視システム、監視方法及びセンサーライト
CN220208368U (zh) 一种带防盗防丢功能的储能装置
CN105279870A (zh) 一种房间智能安保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