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82018U - 一种高效乏汽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乏汽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82018U
CN220982018U CN202322499180.XU CN202322499180U CN220982018U CN 220982018 U CN220982018 U CN 220982018U CN 202322499180 U CN202322499180 U CN 202322499180U CN 220982018 U CN220982018 U CN 220982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venturi
bin
exhaust steam
tube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991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Boya Tonghai Metallur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Boya Tonghai Metallur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Boya Tonghai Metallur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Boya Tonghai Metallur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991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82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82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82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乏汽回收装置,包括圆筒体,所述圆筒体上固定连接有中隔板,所述中隔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上管板,所述上管板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文丘里喷射管,所述中隔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位于上管板下方的中管板,所述中隔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位于中管板下方的下管板,所述下管板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贯穿中管板的文丘里混合管,每个所述文丘里喷射管的下端分别位于下方的每个文丘里混合管的上端内,所述中隔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迷宫式冷凝仓;利用了文丘里原理,可以使乏汽和冷水充分混合,对乏汽进行冷凝,避免热气的浪费,也减少了大气污染,配合迷宫式冷凝仓和喷雾进水管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冷凝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乏汽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乏汽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乏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冶金、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大量的二次蒸汽(亦称乏汽);一方面,这些乏汽还含有一定的热量,直接排放会造成能量的浪费,另一方面,这些乏汽可能含有少量酸、碱等对环境有害的杂质,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对这些乏汽进行处理回收、余热利用,可以节约能源和水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回收的酸、碱等物质回用于生产系统,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国内用于对乏汽进行回收的装置种类很多,比如:间接冷凝器和直接冷凝器;间接冷凝器由于换热效率低,往往不能对乏汽热量进行充分利用;而直接冷凝器一般采用喷淋加冷凝器进行冷凝,但是使用时部分乏汽可以绕过冷凝器和冷水直接排出来,冷凝效果不理想。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及一种高效乏汽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乏汽回收装置,有效解决了乏汽回收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效乏汽回收装置,包括圆筒体,所述圆筒体上固定连接有中隔板,所述中隔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上管板,所述上管板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文丘里喷射管,所述中隔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位于上管板下方的中管板,所述中隔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位于中管板下方的下管板,所述下管板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贯穿中管板的文丘里混合管,每个所述文丘里喷射管的下端分别位于下方的每个文丘里混合管的上端内,所述中隔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迷宫式冷凝仓,所述迷宫式冷凝仓内设有多个冷凝元件,所述上管板的上端设有文丘里水室。
优选的、所述文丘里水室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溢流堰仓,所述溢流堰仓内固定连接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仓的内端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溢流口,所述溢流堰仓的上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固定连接有文丘里进水管,所述上管板与中管板之间为文丘里气室,所述圆筒体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文丘里气室内的乏汽管。
优选的、所述圆筒体的上端设有位于盖板上方的喷雾仓,所述圆筒体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喷雾仓内的喷雾进水管,所述喷雾进水管内端固定连接有喷雾头。
优选的、所述圆筒体的顶端上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圆筒体的底端上固定连接有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迷宫式冷凝仓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板,每个所述冷凝元件分别安装在每个安装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装置利用文丘里原理,可以使乏汽和冷水充分混合,对乏汽进行冷凝,避免热气的浪费,也减少了大气污染,配合迷宫式冷凝仓和喷雾进水管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冷凝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文丘里混合管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迷宫式冷凝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文丘里进水管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溢流堰仓示意图。
附图标记:1、圆筒体;2、中隔板;3、上管板;4、文丘里喷射管;5、中管板;6、下管板;7、文丘里混合管;8、迷宫式冷凝仓;9、冷凝元件;10、文丘里水室;11、溢流堰仓;12、溢流堰;13、盖板;14、文丘里进水管;15、文丘里气室;16、乏汽管;17、喷雾仓;18、喷雾进水管;19、喷雾头;20、排气管;21、排水管;22、安装板;23、溢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7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清楚的呈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7所示,一种高效乏汽回收装置,包括圆筒体1,所述圆筒体1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圆筒体1的内部上固定连接有中隔板2,中隔板2位于圆筒体1的中心右侧安装,且中隔板2为竖直方向设置,所述中隔板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上管板3,上管板3的右端固定连接在圆筒体1的右端上,所述上管板3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文丘里喷射管4,每个所述文丘里喷射管4的上端分别高于上管板3的上端面,这里可以选择焊接或者法兰的连接方式,使每个文丘里喷射管4分别固定上管板3上,所述中隔板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位于上管板3下方的中管板5,所述中管板5的右端固定连接在圆筒体1上,所述中管板5与上管板3之间预留一定空腔,所述中隔板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位于中管板5下方的下管板6,所述下管板6的右端固定连接在圆筒体1上,所述下管板6与中管板5之间预留一定空腔,所述下管板6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贯穿中管板5的文丘里混合管7,每个所述文丘里混合管7的下端分别延伸至下管板6的下端,上端延伸至中管板5的上端,每个所述文丘里混合管7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下管板6和中管板5连接,所述下管板6的下端与圆筒体1底部为区域为排水腔;
如图6所示,每个所述文丘里喷射管4的下端分别插入到对应的文丘里混合管7的上端内,每个所述文丘里喷射管4的直径小于文丘里混合管7的直径,从而导致文丘里喷射管4的底部外壁与文丘里混合管7的上端内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中隔板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迷宫式冷凝仓8,所述迷宫式冷凝仓8上下贯通,所述迷宫式冷凝仓8由后隔板、侧隔板、前隔壁相互拼接而成,所述前隔板固定连接在中隔板2的前侧右端上,所述侧隔板固定连接在前隔板的右侧后端上,所述后隔板固定连接在上侧隔板的后端与中隔板之间上,这样组成一个矩形的迷宫式冷凝仓8,所述迷宫式冷凝仓8内交错固定安装有多层冷凝元件9,冷凝元件9可以选择现有合适的九宫格、折流板、雾沫分离器等,由于属于现有技术,这里不在过多赘述,具体安装方式或者选择在使用时根据需要自行选择,所述上管板3的上端设有文丘里水室10,多个文丘里喷射管4的上端位于文丘里水室10内。
如图4所示,所述文丘里水室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溢流堰仓11,所述溢流堰仓11为半环状,所述溢流堰仓11内环形面与上管板3之间为文丘里水室10区域,所述溢流堰仓11内固定连接有溢流堰12,所述溢流堰12的形状在使用时自行选择,所述溢流堰仓11的内环面上部分均匀开设有多个溢流口23,溢流堰仓11的下半部分为实心状,所述溢流口23为矩形口,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持从溢流堰12方向来的水流可以通过每个溢流口23流入到文丘里水室10内,从而使文丘里水室10与溢流堰仓11水达到水量均衡;另一方面,使溢流堰仓11中水的流速降低,可以使流水中的泥浆类的杂质沉淀到溢流堰仓11底部,定时进行清理,从而保持进入到文丘里喷射管4中的水有较好水质,避免杂质污泥堵塞文丘里喷射管4和文丘里混合管7,所述溢流堰仓11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盖板13,所述盖板13也同步覆盖在中隔板2和文丘里水室10的上端,这里可以选择螺栓连接,所述盖板13上固定连接有文丘里进水管14,所述文丘里进水管14一端延伸至圆筒体1的外端,另一端延伸至溢流堰仓11内且与溢流堰12对应,所述上管板3与中管板5之间的空腔区域为文丘里气室15,所述圆筒体1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文丘里气室15内的乏汽管16,所述乏汽管16的另一端延伸至圆筒体1的外端。
如图5所示,所述圆筒体1内设有位于盖板13上方的喷雾仓17,所述圆筒体1的右端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喷雾仓17内的喷雾进水管18,所述喷雾进水管18的一端延伸至圆筒体1的外端,另一端延伸至喷雾仓17内,所述喷雾进水管18的内端固定连通有喷雾头19,所述喷雾头19可以喷射处雾状的水汽,且喷雾进水管18可以设置为多个,具体根据需要选择。
如图5、图7所示,所述圆筒体1的顶端上固定连接有排气管20,所述排气管20的一端延伸至圆筒体1的外端,另一端延伸至喷雾仓17内,所述圆筒体1的底端上固定连接有排水管21,所述排气管20的一端延伸至圆筒体1的外端,另一端与排水腔内面齐平。
如图2所示,所述迷宫式冷凝仓8内固定连接有多个上下方向的安装板22,每个所述冷凝元件9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每个安装板22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生产系统中产生的生产水或者新水(一般是低温水),通过文丘里进水管14快速进入到溢流堰仓11内,此时的低温水会冲击到溢流堰12上,水中的泥浆类杂质沉淀到溢流堰仓11底部,然后水快速通过溢流口23进入到文丘里水室10内,最后通过每个文丘里喷射管4的上端口快速流向对应的文丘里混合管7内;同时工业系统中产生的乏汽从乏汽管16进入到文丘里气室15内,由于从文丘里喷射管4下来的水流速较快,每个文丘里喷射管4的底部与文丘里混合管7的上端之间的间隙内形成真空,在文丘里效应的带动下,从而对文丘里气室15内的乏汽进行吸附,最后在每个文丘里混合管7内与从文丘里喷射管4下来的水充分混合,在此环节大部分的乏汽被水冷凝,一般能冷凝大约90%以上的乏汽,乏汽冷凝过程中,其中的酸、碱等其它物质进入到冷水中会形成热水,热水温度可达90℃以上,最后热水流入到排水腔内,最后通过排水管21排到相应的装置内,从而可以对其进行利用;
在此过程中,部分剩余没有被冷凝的乏汽会进入到排水腔内,这时剩余的乏汽自下往上进入迷宫式冷凝仓8内,每个冷凝元件9可以再次对乏汽进行冷凝,未被冷凝元件9冷凝的乏汽会上升到喷雾仓17内,同时连接外部冷水管的喷雾进水管18会喷射出雾状水,雾状水捕集乏汽后形成大的水珠滴落到冷凝元件9上,并沿着冷凝元件9下流,最后通过排水管21排出,无法冷凝的气体(即不凝性气体)从排气管20排入大气中,在此过程中冷水足够多的情况下,最终可冷凝99%以上的乏汽,达到更好的冷凝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高效乏汽回收装置,包括圆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体(1)上固定连接有中隔板(2),所述中隔板(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上管板(3),所述上管板(3)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文丘里喷射管(4),所述中隔板(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位于上管板(3)下方的中管板(5),所述中隔板(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位于中管板(5)下方的下管板(6),所述下管板(6)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贯穿中管板(5)的文丘里混合管(7),每个所述文丘里喷射管(4)的下端分别位于下方的每个文丘里混合管(7)的上端内,所述中隔板(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迷宫式冷凝仓(8),所述迷宫式冷凝仓(8)内设有多个冷凝元件(9),所述上管板(3)的上端设有文丘里水室(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水室(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溢流堰仓(11),所述溢流堰仓(11)内固定连接有溢流堰(12),所述溢流堰仓(11)的内端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溢流口(23),所述溢流堰仓(11)的上端设有盖板(13),所述盖板(13)上固定连接有文丘里进水管(14),所述上管板(3)与中管板(5)之间为文丘里气室(15),所述圆筒体(1)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文丘里气室(15)内的乏汽管(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体(1)的上端设有位于盖板(13)上方的喷雾仓(17),所述圆筒体(1)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喷雾仓(17)内的喷雾进水管(18),所述喷雾进水管(18)内端固定连接有喷雾头(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体(1)的顶端上固定连接有排气管(20),所述圆筒体(1)的底端上固定连接有排水管(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式冷凝仓(8)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板(22),每个所述冷凝元件(9)分别安装在每个安装板(22)上。
CN202322499180.XU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高效乏汽回收装置 Active CN220982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99180.XU CN220982018U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高效乏汽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99180.XU CN220982018U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高效乏汽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82018U true CN220982018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65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99180.XU Active CN220982018U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高效乏汽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82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982018U (zh) 一种高效乏汽回收装置
CN209752226U (zh) 一种尼龙生产降膜蒸发装置
CN216694570U (zh) 一种节能型水换热器
CN216245631U (zh) 邻硝基对甲苯酚蒸馏水相回收利用装置
CN208436447U (zh) 一种冷却水回水管的沉淀装置
CN211177995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再生铅回收冶炼装置
CN211302350U (zh) 一种增强水回收的气水分离器
CN203954713U (zh) 带油气分离装置的精馏塔的真空机组
CN220149292U (zh) 一种针对矿井水淡化的光热光电一体化净水装置
CN218793964U (zh) 污泥干化系统的尾气冷凝器
CN212757265U (zh) 一种分体式管式降膜蒸发器
CN219231440U (zh) 一种渐进式石墨制硫酸蒸发浓缩装置
CN220959701U (zh) 一种排空管冷凝水收集装置
CN218890919U (zh) 一种锅炉汽轮机蒸汽回收利用装置
CN215598124U (zh) 一种带有发电装置的煅烧炉
CN210044974U (zh) 一种液环泵排放气体用回收利用装置
CN205860802U (zh) 一种低压蒸汽间壁冷凝装置
CN219454774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热管式换热器
CN212942055U (zh) 一种节能灰尘除尘设备
CN211246011U (zh) 一种废有机溶剂气体回收装置
CN213841824U (zh) 一种新型蒸发式凝汽器用凝结水箱
CN211215510U (zh) 一种蒸汽用高效冷凝装置
CN216205410U (zh) 一种蒸汽冷凝水作热源的烘干利用设备
CN219539755U (zh) 一种锅炉用水汽分离机构
CN212166991U (zh) 一种立式气水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