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76290U - 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吊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吊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76290U
CN220976290U CN202320974771.5U CN202320974771U CN220976290U CN 220976290 U CN220976290 U CN 220976290U CN 202320974771 U CN202320974771 U CN 202320974771U CN 220976290 U CN220976290 U CN 220976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station
fixedly connected
base
rod
lif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747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楠
谢青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Bao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Bao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Bao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Bao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747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76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76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762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站的吊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吊装设备,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对称固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底部设有万向轮,底座的顶部设有吊装机构;吊装机构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对称固接在底座的顶部,固定座的顶部固接有第一液压伸缩杆,第一液压伸缩杆的顶部固接有竖板,竖板上固接有第一电动机,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固接有长杆,长杆转动连接在两个竖板之间,长杆上对称设有螺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固定板将泵站夹紧实现吊装,在底座上设置圆柱形的通孔,泵站能够穿过通孔,便于对泵站进行放置拿取,利用支撑架上的伸缩杆,调节装置高度,解决现有泵站吊装设备不便于将泵站放置在吊装设备上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吊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站的吊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吊装设备。
背景技术
泵站是能提供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压动力和气压动力的装置和工程称泵和泵站工程。排灌泵站的进水、出水、泵房等建筑物的总称。
一体化智能泵站使用前需要对其结构组件进行安装,由于一体化泵站的体积较大,需要使用巨大的吊装设备对一体化泵站进行吊装,从而便于泵站的安装。现有的泵站重量较大,移动泵站过程中,泵站无法稳定放置,因此容易造成泵站滑落,从而造成泵站损坏无法使用。
现有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 214828385 U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泵站吊装设备,包括吊具,所述吊具左右两侧中端均横向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内部贯穿活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侧边顶部固定安装有夹持板。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吊具左右两侧开设有活动孔,并且将活动杆安装在活动孔内部,可以推动夹持板带动活动杆在活动孔内部进行水平移动,可以调节两个夹持板之间的间距,便于将不同宽度直径的泵站管道放置在两个夹持板之间,保证泵站管道在吊装运输时的稳定性,并且在推动活动杆从吊具内部向外推动后,复位弹簧会被压缩,进而在将泵站管道从吊具内部移出后,进而推动夹持板连同活动杆进行位置移动,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该一体化泵站吊装设备使用前,需要将所需移动的泵站管道放置在吊具内部,由于泵站体积较大,使用人工放置泵站管道会耗费大量的劳动力,该设备未给出具体泵站管道放置在吊具内部的方案,因而具有不便于放置泵站管道的问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吊装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吊装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泵站吊装设备不便于将泵站放置在吊装设备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吊装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对称固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吊装机构;
所述吊装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对称固接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接有第一液压伸缩杆,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的顶部固接有竖板,所述竖板上固接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固接有长杆,所述长杆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竖板之间,所述长杆上对称设有螺纹槽,所述长杆上对称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固接有固定板。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为圆柱形,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泵站的最大直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伸缩杆。
在底座上设置圆柱形的通孔,便于泵站能够在吊装过程中穿过通孔,便于对泵站进行放置和拿取,利用支撑架上的伸缩杆,调节装置的高度,第一电动机带动长杆转动,带动两个移动板相对移动,带动固定板相对移动,两个固定板将泵站夹紧,实现吊装。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磨平机构,所述磨平机构包括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二液压伸缩杆,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的底部固接有磨平板。
第二电动机带动第二液压伸缩杆和磨平板转动,利用转动的磨平板与地面接触,将地面磨平便于泵站稳定放置在地面上。
进一步,两个所述移动板相远离一侧分别固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竖板滑动连接。
第一电动机带动长杆转动,通过设置限位杆,能够避免移动板随着长杆转动,实现移动板水平移动。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移动板的正面,两个所述固定板相邻两侧凹陷且为曲面,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通孔的上方。
设置两个固定板相邻侧为曲面,便于对泵站进行夹紧。
进一步,两个所述固定座相邻两侧固接有第三液压伸缩杆,两个所述第三液压伸缩杆相邻两端固接有支撑板。
利用两个固定板相对移动将泵站固定,第三液压伸缩杆带动支撑板移动至泵站的下方,利用支撑板支撑泵站,使得泵站在吊装运输时能够稳定放置在装置上。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通孔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
1.通过第一电动机带动长杆转动,带动两个移动板相对移动,带动两个固定板相对移动,两个固定板将泵站夹紧,实现吊装,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圆柱形的通孔,便于泵站能够在吊装过程中穿过通孔,便于对泵站进行放置和拿取,利用支撑架上的伸缩杆,调节装置的高度,解决了现有泵站吊装设备不便于将泵站放置在吊装设备上的问题。
2.通过第二电动机带动第二液压伸缩杆和磨平板转动,利用转动的磨平板与地面接触,将地面磨平便于泵站安装时稳定放置在地面上,利用两个固定板相对移动将泵站固定,第三液压伸缩杆带动支撑板移动至泵站的下方,支撑泵站,使得泵站在吊装运输时能够稳定放置在装置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电动机、长杆、移动板、固定板、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液压伸缩杆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电动机、第二液压伸缩杆、磨平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2、支撑架;3、万向轮;401、固定座;402、第一液压伸缩杆;403、竖板;404、第一电动机;405、长杆;406、移动板;407、固定板;408、限位杆;501、第二电动机;502、第二液压伸缩杆;503、磨平板;6、第三液压伸缩杆;7、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两个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吊装设备,包括底座1,其中,底座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为圆柱形,通孔的直径大于泵站的最大直径,支撑架2上设置有伸缩杆。
在底座1上设置圆柱形的通孔,便于泵站能够在吊装过程中穿过通孔,便于对泵站进行放置和拿取,利用支撑架2上的伸缩杆,调节装置的高度,第一电动机404带动长杆405转动,带动两个移动板406相对移动,带动固定板407相对移动,两个固定板407将泵站夹紧,实现吊装。
其中,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磨平机构,磨平机构包括第二电动机501,第二电动机501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二液压伸缩杆502,第二液压伸缩杆502的底部固接有磨平板503。第二电动机501带动第二液压伸缩杆502和磨平板503转动,利用转动的磨平板503与地面接触,将地面磨平便于泵站稳定放置在地面上。
底座1的底部对称固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底部设有万向轮3,底座1的顶部设有吊装机构;吊装机构包括固定座401,固定座401对称固接在底座1的顶部,固定座401的顶部固接有第一液压伸缩杆402,第一液压伸缩杆402的顶部固接有竖板403,竖板403上固接有第一电动机404,第一电动机404的输出轴固接有长杆405,长杆405转动连接在两个竖板403之间,长杆405上对称设有螺纹槽,长杆405上对称螺纹连接有移动板406,移动板406上固接有固定板407。其中,两个移动板406相远离一侧分别固接有限位杆408,限位杆408与竖板403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机404带动长杆405转动,通过设置限位杆408,能够避免移动板406随着长杆405转动,实现移动板406水平移动。
实施例2
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吊装设备,包括底座1,其中,底座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为圆柱形,通孔的直径大于泵站的最大直径,支撑架2上设置有伸缩杆。
在底座1上设置圆柱形的通孔,便于泵站能够在吊装过程中穿过通孔,便于对泵站进行放置和拿取,利用支撑架2上的伸缩杆,调节装置的高度,第一电动机404带动长杆405转动,带动两个移动板406相对移动,带动固定板407相对移动,两个固定板407将泵站夹紧,实现吊装。
其中,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磨平机构,磨平机构包括第二电动机501,第二电动机501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二液压伸缩杆502,第二液压伸缩杆502的底部固接有磨平板503。
第二电动机501带动第二液压伸缩杆502和磨平板503转动,利用转动的磨平板503与地面接触,将地面磨平便于泵站稳定放置在地面上。
底座1的底部对称固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底部设有万向轮3,底座1的顶部设有吊装机构;
吊装机构包括固定座401,其中,两个固定座401相邻两侧固接有第三液压伸缩杆6,两个第三液压伸缩杆6相邻两端固接有支撑板7。
利用两个固定板407相对移动将泵站固定,第三液压伸缩杆6带动支撑板7移动至泵站的下方,利用支撑板7支撑泵站,使得泵站在吊装运输时能够稳定放置在装置上。
固定座401对称固接在底座1的顶部,固定座401的顶部固接有第一液压伸缩杆402,第一液压伸缩杆402的顶部固接有竖板403,竖板403上固接有第一电动机404,第一电动机404的输出轴固接有长杆405,长杆405转动连接在两个竖板403之间,长杆405上对称设有螺纹槽,长杆405上对称螺纹连接有移动板406,其中,两个移动板406相远离一侧分别固接有限位杆408,限位杆408与竖板403滑动连接。
第一电动机404带动长杆405转动,通过设置限位杆408,能够避免移动板406随着长杆405转动,实现移动板406水平移动。
移动板406上固接有固定板407。其中,固定板407设置在移动板406的正面,两个固定板407相邻两侧凹陷且为曲面,固定板407位于通孔的上方。
设置两个固定板相邻侧为曲面,便于对泵站进行夹紧。
其中,支撑板7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滑动连接,支撑板7与通孔相适配。
电动机可采用市售购置、电动机配有电源,其控制方式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因此说明书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底部对称固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底部设有万向轮(3),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吊装机构;
所述吊装机构包括固定座(401),所述固定座(401)对称固接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所述固定座(401)的顶部固接有第一液压伸缩杆(402),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402)的顶部固接有竖板(403),所述竖板(403)上固接有第一电动机(404),所述第一电动机(404)的输出轴固接有长杆(405),所述长杆(405)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竖板(403)之间,所述长杆(405)上对称设有螺纹槽,所述长杆(405)上对称螺纹连接有移动板(406),所述移动板(406)上固接有固定板(40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为圆柱形,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泵站的最大直径,所述支撑架(2)上设置有伸缩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磨平机构,所述磨平机构包括第二电动机(501),所述第二电动机(501)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二液压伸缩杆(502),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502)的底部固接有磨平板(50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板(406)相远离一侧分别固接有限位杆(408),所述限位杆(408)与所述竖板(403)滑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07)设置在所述移动板(406)的正面,两个所述固定板(407)相邻两侧凹陷且为曲面,所述固定板(407)位于所述通孔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座(401)相邻两侧固接有第三液压伸缩杆(6),两个所述第三液压伸缩杆(6)相邻两端固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底部与所述底座(1)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7)与所述通孔相适配。
CN202320974771.5U 2023-04-26 2023-04-26 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吊装设备 Active CN220976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4771.5U CN220976290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吊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4771.5U CN220976290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吊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76290U true CN220976290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55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74771.5U Active CN220976290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吊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762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976290U (zh) 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吊装设备
CN217344910U (zh) 一种机械加工研磨设备
CN216657351U (zh) 一种用于玻璃加工的平面磨床
CN212825221U (zh) 一种用于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调试的工装设备
CN210678085U (zh) 一种建筑领域的高效安全的墙面打磨设备
CN209063229U (zh) 一种3d床垫芯材料或床垫附料卷材裁剪送料装置
CN209831320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纸管磨边装置
CN213106193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钢筋切割装置
CN220996573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pp泵站
CN213445977U (zh) 一种机身托架
CN219587271U (zh) 一种斗拱安装结构
CN218453716U (zh) 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送管装置
CN220134996U (zh) 一种水利水电设备支撑架
CN213651693U (zh) 一种新型绞磨机
CN213702757U (zh) 一种玻璃钢高压管道生产用打磨装置
CN214243624U (zh) 一种管网工程用管道下放装置
CN213629733U (zh) 一种用于环保设备的安装固定装置
CN216339808U (zh) 一种临时应急的便携式二次供水设备
CN108942588A (zh) 一种智能工件打磨装置
CN218801686U (zh) 一种阀门加工用工作台
CN213796392U (zh) 一种基于水利泵站泵体安装临时托付机构
CN219453092U (zh) 一种水利管道支撑连接结构
CN214826356U (zh) 一种用于市政给排水的送管装置
CN21543287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墙面结构磨平设备
CN212999068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场地的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