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74855U - 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74855U
CN220974855U CN202322764133.3U CN202322764133U CN220974855U CN 220974855 U CN220974855 U CN 220974855U CN 202322764133 U CN202322764133 U CN 202322764133U CN 220974855 U CN220974855 U CN 220974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tape
double
box
driv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6413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德山
杜鹏程
高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WEIYONG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WEIYONG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WEIYONG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WEIYONG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6413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74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74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74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标签贴合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针对现有的需要方便随时对标签设置粘结胶,人工粘贴不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箱体组件、切割组件和双面胶筒,所述箱体组件的一侧边安装有切割组件,箱体组件的内部设置有双面胶筒,且双面胶筒的底端设置有驱动组件,箱体组件的外壁一侧滑动连接有感应片;用于进行容纳的箱体组件包括容纳盒和驱动盒,容纳盒的一侧边连接有滑动框;用于进行连接的双面胶筒两侧均设置有缠绕筒,双面胶筒的外壁缠绕有胶带,胶带的两侧面均设置有隔离带。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对标签进行粘贴胶带、无需手动操作,使用便捷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贴合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防盗标签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各类商品上,在一些大型的结构件上使用,避免其被偷盗,并且大部分都是以背面自带胶的,而这些带胶的标签多被称为不干胶标签,也有一些印刷时不带胶的,也可称为标签,在使用时人工后期添加双面胶。
胶水的粘结性会随着时间而减弱,同时这种标签也不方便重复使用,因此在一些内置胶水的防盗标签长期放置后,再拿取使用粘结物品时,就容易出现连接松动脱离的情况,进而需要一种能够方便进行连接粘结的装置,方便在随时使用时,快速的使得标签具有贴合粘结性能,人工手动粘贴会导致其粘贴出现倾斜,同时大量粘贴时效率也较为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解决了需要方便随时对标签设置粘结胶,人工粘贴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包括箱体组件、切割组件和双面胶筒,所述箱体组件的一侧边安装有切割组件,箱体组件的内部设置有双面胶筒,且双面胶筒的底端设置有驱动组件,箱体组件的外壁一侧滑动连接有感应片;
用于进行容纳的箱体组件包括容纳盒和驱动盒,容纳盒的一侧边连接有滑动框;
用于进行连接的双面胶筒两侧均设置有缠绕筒,双面胶筒的外壁缠绕有胶带,胶带的两侧面均设置有隔离带;
用于进行驱动的驱动组件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且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驱动带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容纳盒的顶部设置有盖板,容纳盒的一侧边开设有与胶带对应的贯穿孔。
优选的,所述双面胶筒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从动轴,双面胶筒两侧的缠绕筒内部贯穿设置有主动轴,从动轴与主动轴均通过轴承与容纳盒相互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双面胶筒与缠绕筒的一侧均设置有绕线辊,双面胶筒外壁的胶带和隔离带均分别绕过绕线辊与主动轴相互缠绕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动轴的一端贯穿容纳盒的内部与从动轮相互连接,主动轮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马达。
优选的,所述胶带靠近滑动框的一侧通过贯穿孔到达容纳盒的外壁,容纳盒内部靠近胶带的一侧贴合设置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切割组件包括转动杆和切割片,转动杆的一侧边与切割片相互连接,转动杆的底部一端设置有扭簧,转动杆与滑动框相互转动连接;
容纳盒靠近贯穿孔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感应片,且感应片与滑动框相互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进而启动驱动组件,使得驱动马达带动主动轮旋转,进而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进而使得两个主动轴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缠绕筒旋转,进而拉动胶带两面的隔离带进行移动,使得胶带也跟随移动,进而解除胶带靠近感应片一侧的隔离带,进而胶带沿着挡板进行移动,进而使得胶带带动感应片进行移动,同时也使得胶带与感应片的侧壁相互贴合粘结,进而粘结在感应片的侧壁,当感应片的侧壁全部都粘结上胶带后,通过旋转转动杆使得切割片向胶带的一侧进行移动,进而对胶带进行切断,这时再停止驱动组件的转动,这时就能够方便的将感应片取下,并且带动胶带跟随移动,解除其与隔离带的连接,使得感应片的一侧表面就具有粘性,方便进行粘贴,在感应片使用过或粘性减弱后,可以方便的将其再次的放置到滑动框一侧,重新粘结上胶带,通过此装置进行连接,能够有效的避免对感应片表面设置胶带时出现偏差,同时方便重复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盒体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滑动框与切割组件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组件;101、容纳盒;102、驱动盒;103、盖板;104、滑动框;105、贯穿孔;2、切割组件;201、转动杆;202、切割片;203、扭簧;3、双面胶筒;301、胶带;302、隔离带;303、缠绕筒;4、从动轴;401、主动轴;402、绕线辊;5、驱动组件;501、主动轮;502、从动轮;503、驱动带;504、驱动马达;6、挡板;7、感应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图2所示,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包括箱体组件1、切割组件2和双面胶筒3,箱体组件1的一侧边安装有切割组件2,箱体组件1的内部设置有双面胶筒3,且双面胶筒3的底端设置有驱动组件5,箱体组件1的外壁一侧滑动连接有感应片7;用于进行容纳的箱体组件1包括容纳盒101和驱动盒102,容纳盒101的一侧边连接有滑动框104;用于进行连接的双面胶筒3两侧均设置有缠绕筒303,双面胶筒3的外壁缠绕有胶带301,胶带301的两侧面均设置有隔离带302;用于进行驱动的驱动组件5包括主动轮501和从动轮502,且主动轮501与从动轮502之间通过驱动带503进行连接。
参照图1、图4所示,容纳盒101的顶部设置有盖板103,容纳盒101的一侧边开设有与胶带301对应的贯穿孔105,胶带301靠近滑动框104的一侧通过贯穿孔105到达容纳盒101的外壁,容纳盒101内部靠近胶带301的一侧贴合设置有挡板6,隔离带302经过绕线辊402与缠绕筒303连接,解除胶带301靠近感应片7一侧的隔离带302,进而胶带301沿着挡板6进行移动,进而使得胶带301带动感应片7进行移动。
参照图2、图3所示,双面胶筒3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从动轴4,双面胶筒3两侧的缠绕筒303内部贯穿设置有主动轴401,从动轴4与主动轴401均通过轴承与容纳盒101相互转动连接,双面胶筒3与缠绕筒303的一侧均设置有绕线辊402,双面胶筒3外壁的胶带301和隔离带302均分别绕过绕线辊402与主动轴401相互缠绕连接,驱动马达504带动主动轮501旋转,进而主动轮501通过驱动带503带动从动轮502转动,进而使得两个主动轴401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缠绕筒303旋转,进而拉动胶带301两面的隔离带302进行移动,使得胶带301也跟随移动,进而隔离带302经过绕线辊402与缠绕筒303连接,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主动轴401的一端贯穿容纳盒101的内部与从动轮502相互连接,主动轮50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马达504。
参照图5所示,切割组件2包括转动杆201和切割片202,转动杆201的一侧边与切割片202相互连接,转动杆201的底部一端设置有扭簧203,转动杆201与滑动框104相互转动连接;容纳盒101靠近贯穿孔105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感应片7,且感应片7与滑动框104相互滑动连接,通过旋转转动杆201使得切割片202向胶带301的一侧进行移动,进而对胶带301进行切断,这时再停止驱动组件5的转动,这时就能够方便的将感应片7取下,并且带动胶带301跟随移动,解除其另一侧与隔离带302的连接。
工作原理:在进行使用时,能够方便的将感应片7放置到滑动框的一侧,进而使得感应片7的一端与胶带301相互贴合,进而启动驱动组件5,使得驱动马达504带动主动轮501旋转,进而主动轮501通过驱动带503带动从动轮502转动,进而使得两个主动轴401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缠绕筒303旋转,进而拉动胶带301两面的隔离带302进行移动,使得胶带301也跟随移动,进而隔离带302经过绕线辊402与缠绕筒303连接,解除胶带301靠近感应片7一侧的隔离带302,进而胶带301沿着挡板6进行移动,进而使得胶带301带动感应片7进行移动,同时也使得胶带301与感应片7的侧壁相互贴合粘结,进而粘结在感应片7的侧壁,当感应片7的侧壁全部都粘结上胶带301后,通过旋转转动杆201使得切割片202向胶带301的一侧进行移动,进而对胶带301进行切断,这时再停止驱动组件5的转动,这时就能够方便的将感应片7取下,并且带动胶带301跟随移动,解除其另一侧与隔离带302的连接,使得感应片7的一侧表面就具有粘性,方便进行粘贴,在感应片7使用过或粘性减弱后,可以方便的将其再次的放置到滑动框104一侧,重新粘结上胶带301,通过此装置进行连接,能够有效的避免对感应片7表面设置胶带301时出现偏差,同时方便重复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包括箱体组件(1)、切割组件(2)和双面胶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组件(1)的一侧边安装有切割组件(2),箱体组件(1)的内部设置有双面胶筒(3),且双面胶筒(3)的底端设置有驱动组件(5),箱体组件(1)的外壁一侧滑动连接有感应片(7);
用于进行容纳的箱体组件(1)包括容纳盒(101)和驱动盒(102),容纳盒(101)的一侧边连接有滑动框(104);
用于进行连接的双面胶筒(3)两侧均设置有缠绕筒(303),双面胶筒(3)的外壁缠绕有胶带(301),胶带(301)的两侧面均设置有隔离带(302);
用于进行驱动的驱动组件(5)包括主动轮(501)和从动轮(502),且主动轮(501)与从动轮(502)之间通过驱动带(503)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盒(101)的顶部设置有盖板(103),容纳盒(101)的一侧边开设有与胶带(301)对应的贯穿孔(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筒(3)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从动轴(4),双面胶筒(3)两侧的缠绕筒(303)内部贯穿设置有主动轴(401),从动轴(4)与主动轴(401)均通过轴承与容纳盒(101)相互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筒(3)与缠绕筒(303)的一侧均设置有绕线辊(402),双面胶筒(3)外壁的胶带(301)和隔离带(302)均分别绕过绕线辊(402)与主动轴(401)相互缠绕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401)的一端贯穿容纳盒(101)的内部与从动轮(502)相互连接,主动轮(50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马达(5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301)靠近滑动框(104)的一侧通过贯穿孔(105)到达容纳盒(101)的外壁,容纳盒(101)内部靠近胶带(301)的一侧贴合设置有挡板(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组件(2)包括转动杆(201)和切割片(202),转动杆(201)的一侧边与切割片(202)相互连接,转动杆(201)的底部一端设置有扭簧(203),转动杆(201)与滑动框(104)相互转动连接;
容纳盒(101)靠近贯穿孔(105)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感应片(7),且感应片(7)与滑动框(104)相互滑动连接。
CN202322764133.3U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 Active CN220974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64133.3U CN220974855U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64133.3U CN220974855U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74855U true CN220974855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61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64133.3U Active CN220974855U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748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18870U (zh) 胶带自动贴合装置
CN207061450U (zh) 贴双面胶机
CN220974855U (zh) 一种防盗标签制造用贴合装置
CN114348796B (zh) 一种用于硅胶带的辅助粘接结构及其带粘性硅胶带
CN212740029U (zh) 一种便于取签的收卷机
CN210944059U (zh) 自动贴胶装置
CN213737805U (zh) 一种具有贴条机构的复卷机
CN112849615A (zh) 一种撕膜机构、撕膜设备及撕膜方法
CN214087030U (zh) 一种易剥离的双面胶带
CN220098077U (zh) 一种可调节双面胶定位贴合装置
CN214452594U (zh) 一种警示牌专用贴纸工具
CN216426277U (zh) 一种贴胶设备用贴胶压头组件
CN220148907U (zh) 一种耐低温瓶贴不干胶
CN214399233U (zh) 一种抗静电易揭双面胶带
CN217971927U (zh) 一种柔板印刷贴版胶带
CN215884376U (zh) 一种用于侧板保护膜的自动收膜装置
CN219468141U (zh) 一种贴膜设备
CN215591223U (zh) 一种撕膜机构及撕膜设备
CN220773614U (zh) 一种具有湿度感测功能的rfid标签
CN220883466U (zh) 一种全自动覆膜机
CN211733337U (zh) 双面胶带切割装置
CN117162557A (zh) 带背胶降噪件的离型纸分离装置及含有其的贴合设备与贴合系统
CN213505226U (zh) 双面胶粘贴设备
CN212979315U (zh) 应用于不干胶、间隔胶、贴合带的分条装置
CN219469228U (zh) 一种贴双面胶机构及贴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