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72158U - 一种夹持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持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72158U
CN220972158U CN202322829884.9U CN202322829884U CN220972158U CN 220972158 U CN220972158 U CN 220972158U CN 202322829884 U CN202322829884 U CN 202322829884U CN 220972158 U CN220972158 U CN 2209721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lamping tool
gear
clamping
centre gri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2988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庆军
李金鑫
李平
孙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oq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oq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oq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oq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721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721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持工装,涉及夹持工装技术领域,包括夹持工装本体,所述夹持工装本体的底端设有支撑座,所述夹持工装本体的下侧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部插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内部卡合有插设杆,且插设杆的另一端与齿轮相连接,所述齿轮的外侧套设有齿环,且齿环通过支撑杆和连接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连接块和连接轴,通过连接块和连接轴的相互配合,即可实现对夹持工装本体角度的调整,从而实现对被夹持的塑料外壳位置的调整,设置有安装板和对接杆,通过安装板和对接杆的相互配合,即可实现对夹持工装本体和连接块的对接,从而将支撑座快速的安装在夹持工装本体的底端,以实现对现有夹持工装本体的快速改造。

Description

一种夹持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工装。
背景技术
电子连接器也常被称为电路连接器,电连接器,将一个回路上的两个导体桥接起来,使得电流或者讯号可以从一个导体流向另一个导体的导体设备,而连接器在加工的时候,需要将若干个接触件固定在塑料外壳内,因而工作人员需要使用夹持工装将塑料外壳进行夹持固定,再通过焊接设备将接触件固定在塑料外壳内,以完成对连接器的组装工作。
目前,现有组装用夹持工装其本身在使用时,只能将连接器固定在水平方向上,在工作人员实际将接触件焊接在塑料外壳之中时,则难以根据使用习惯调整塑料外壳的夹持角度,从而不利于工作人员将接触件快速的放入到塑料外壳之中,在使用组装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夹持工装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夹持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夹持工装,包括夹持工装本体,所述夹持工装本体的底端设有支撑座,所述夹持工装本体的下侧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部插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内部卡合有插设杆,且插设杆的另一端与齿轮相连接,所述齿轮的外侧套设有齿环,且齿环通过支撑杆和连接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夹持工装本体的侧边,所述插设杆的内端通过弹簧和连接轴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共设置有两组,且另一端所述连接块通过轴承和支撑座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齿轮的外侧设有拉杆,且拉杆设置为U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底端等距连接有橡胶条,且橡胶条的下侧均匀分布有防滑颗粒。
优选的,所述插设杆的纵切面设置为T型结构,且插设杆的内壁对称卡合有引导杆,所述引导杆的端头和连接轴的内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上侧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通过对接杆和夹持工装本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对接杆的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夹持工装本体的底端开设有与对接杆相适配的螺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装置通过设置有连接块和连接轴,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连接块和连接轴的相互配合,即可实现对夹持工装本体角度的调整,从而实现对被夹持的塑料外壳位置的调整,以便于工作人员快速的将接触件组装到塑料外壳之中。
2、该装置通过设置有安装板和对接杆,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安装板和对接杆的相互配合,即可实现对夹持工装本体和连接块的对接,从而将支撑座快速的安装在夹持工装本体的底端,以实现对现有夹持工装本体的快速改造,从而可有效提升本装置使用时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夹持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连接块和橡胶条结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对接杆和安装板结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齿环和拉杆结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夹持工装本体;2、支撑座;3、连接块;4、连接轴;5、弹簧;6、插设杆;7、齿轮;8、引导杆;9、齿环;10、拉杆;11、支撑杆;12、连接板;13、安装板;14、对接杆;15、橡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夹持工装,包括夹持工装本体1,夹持工装本体1的底端设有支撑座2,夹持工装本体1的下侧连接有连接块3,且连接块3的内部插设有连接轴4,夹持工装本体1为现有的夹持工装,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转动螺杆,从而即可完成对连接器外壳的夹持,连接轴4的内部卡合有插设杆6,且插设杆6的另一端与齿轮7相连接,连接轴4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和支撑座2的内壁相连接,由于连接块3和连接轴4固定连接,因而在齿轮7转动时,连接轴4得以同时转动,从而带动连接块3一同进行转动,齿轮7的外侧套设有齿环9,且齿环9通过支撑杆11和连接板12相连接,连接板12固定连接在夹持工装本体1的侧边,插设杆6的内端通过弹簧5和连接轴4相连接。
进一步的,参照图1可以得知,连接块3共设置有两组,且另一端连接块3通过轴承和支撑座2相连接,通过另一组通过轴承和支撑座2相连接的连接块3,可保证夹持工装本体1位置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参照图3和图4可以得知,齿轮7的外侧设有拉杆10,且拉杆10设置为U型结构,通过U型结构设置的拉杆10,即可便于工作人员拉动齿轮7,以将其从齿环9的内部抽出,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转动连接块3。
进一步的,参照图2和图3可以得知,支撑座2的底端等距连接有橡胶条15,且橡胶条15的下侧均匀分布有防滑颗粒,在使用时,通过橡胶条15和防滑颗粒的相互配合,即可有效保证夹持工装本体1放置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参照图4和图5可以得知,插设杆6的纵切面设置为T型结构,且插设杆6的内壁对称卡合有引导杆8,引导杆8的端头和连接轴4的内壁相连接,在使用时,由于插设杆6设置为T型结构,从而即可将引导杆8插设在插设杆6的内端,而配合有引导杆8的设置,即可实现对插设杆6的引导,以防止齿轮7转动时,带动插设杆6在连接轴4的内部转动,从而即可带动连接块3的顺利转动。
进一步的,参照图3可以得知,连接块3的上侧连接有安装板13,且安装板13通过对接杆14和夹持工装本体1相连接,在使用时,通过安装板13和对接杆14的相互配合,即可实现连接块3和夹持工装本体1底端的连接工作。
进一步的,参照图3可以得知,对接杆14的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夹持工装本体1的底端开设有与对接杆14相适配的螺纹槽,在使用时,通过对接杆14和螺纹槽的螺纹配合,即可有效保证安装板13和夹持工装本体1连接过程中的紧密性,以防止对接杆14从夹持工装本体1的内部抽出。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首先将本装置放置于合适的位置,而后即可将需要连接器外壳放置在夹持工装本体1内,并通过转动螺杆,以实现对塑料外壳的夹持固定,在固定完成后,工作人员可拉动拉杆10,从而即可带动齿轮7受力移动,以使得齿轮7内侧连接的插设杆6受力在连接轴4的内部滑动,此时齿轮7得以和齿环9相错位,随即工作人员可转动夹持工装本体1,即可使得齿轮7整体同时转动,在将夹持工装本体1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后,工作人员可停止拉动拉杆10,此时齿轮7通过弹簧5的弹力再次卡合到齿环9之中,以实现对夹持工装本体1的支撑,通过上述步骤,即可完成对夹持工装本体1角度的调整,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以上所述所有部件的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故不在多加赘述。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以及垂直水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与此同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数列名词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Claims (7)

1.一种夹持工装,包括夹持工装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工装本体(1)的底端设有支撑座(2),所述夹持工装本体(1)的下侧连接有连接块(3),且连接块(3)的内部插设有连接轴(4),所述连接轴(4)的内部卡合有插设杆(6),且插设杆(6)的另一端与齿轮(7)相连接,所述齿轮(7)的外侧套设有齿环(9),且齿环(9)通过支撑杆(11)和连接板(12)相连接,所述连接板(12)固定连接在夹持工装本体(1)的侧边,所述插设杆(6)的内端通过弹簧(5)和连接轴(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共设置有两组,且另一端所述连接块(3)通过轴承和支撑座(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7)的外侧设有拉杆(10),且拉杆(10)设置为U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的底端等距连接有橡胶条(15),且橡胶条(15)的下侧均匀分布有防滑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设杆(6)的纵切面设置为T型结构,且插设杆(6)的内壁对称卡合有引导杆(8),所述引导杆(8)的端头和连接轴(4)的内壁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的上侧连接有安装板(13),且安装板(13)通过对接杆(14)和夹持工装本体(1)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杆(14)的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夹持工装本体(1)的底端开设有与对接杆(14)相适配的螺纹槽。
CN202322829884.9U 2023-10-23 一种夹持工装 Active CN220972158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72158U true CN220972158U (zh) 2024-05-17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972158U (zh) 一种夹持工装
CN212991806U (zh) 电缆剥皮装置
CN211541008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机器人工装夹具
CN203800205U (zh) 带旋转卡头的平口螺旋接地线夹
CN211183219U (zh) 一种电力电缆排线支撑固定装置
CN209742405U (zh) 一种涂料施工外窗防污染保护装置
CN216443982U (zh) 一种杆塔标识粘贴辅助工具
CN211859830U (zh) 一种适应性能强的电机连接座
CN215788322U (zh) 一种带有防滑结构的铝硅合金加工定位夹具
CN211456629U (zh) 一种可调整安装方向导线线夹
CN21185252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轴承
CN217943160U (zh) 一种组装式家具定位安装工装
CN215488703U (zh) 一种用于视频直播的支架
CN212366359U (zh) 一种无人机用插头固定座
CN21909486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配件加工用夹持设备
CN217223714U (zh) 一种带有多角度钻孔定位结构的工装夹具
CN214478463U (zh) 一种接地支架
CN212706396U (zh) 一种机电维修用工装
CN211083382U (zh) 一种电力电气设备支撑装置
CN210919727U (zh) 一种可调节长度的螺栓
CN220314888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4g定位器
CN220807020U (zh) 一种多工位汽车线束固定夹具
CN210099432U (zh) 一种气管接头用拧紧装置
CN216573725U (zh) 一种消防管外涂层加工装置
CN220491718U (zh) 一种变压器绝缘子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