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64489U - 一种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64489U
CN220964489U CN202322934058.0U CN202322934058U CN220964489U CN 220964489 U CN220964489 U CN 220964489U CN 202322934058 U CN202322934058 U CN 202322934058U CN 220964489 U CN220964489 U CN 220964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air
side plate
front side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340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友坚
李颂勤
强兵罗
唐波
杨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340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64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64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644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和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包括底座和中框,底座的容置槽的底壁上开设有导热孔,且底座还设置有成型槽,导热孔连通至成型槽,底座上设置有前侧板,前侧板上开设有连通至成型槽的散热通孔,散热通孔的轴线方向相对前侧板的厚度方向倾斜,且散热通孔的进风端和出风端错位设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相对前侧板倾斜的散热通孔,能够避免散热通孔的轴线方向正对出风口,且散热通孔进出风端能够错位设置,从而避免了从散热通孔的外侧出风端能够直接观测到内侧进风端,通过散热通孔无法观测到成型槽的腔室,从而避免了散热通孔呈现大范围黑影,提升了空调器的整体性和美观度。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空调器的电机通常安装于底座上的电机容置槽内,而电机的散热通常是依靠的是开设在底座正面的散热孔,该散热孔直接为直孔结构,连通至底座内部,并依靠内部散热通道能够连通至电机,实现散热。然而,这种设置结构,通过底座正面开设散热孔,空调安装上墙后用户会看到透过散热孔直接观察到底座底部,形成黑影,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升整体美观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在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包括底座和中框,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底壁上开设有导热孔,且所述底座还设置有朝前出风的风道,并在背离出风方向的一侧还设置有成型槽,所述导热孔连通至所述成型槽,所述中框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在底侧设置有与所述风道对应的出风口,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前侧板,所述前侧板对应于所述出风口的一端边缘,且所述前侧板上开设有连通至所述成型槽的散热通孔,其中,所述散热通孔的轴线方向相对所述前侧板的厚度方向倾斜,且所述散热通孔具有相对的进风端和出风端,所述进风端和所述出风端错位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在底座上设置容置槽,以实现电机安装,并在容置槽的底壁开设导热孔,使得电机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至底座背面的成型槽,同时中框上设置有与风道对应的出风口,并在底座上设置前侧板,前侧板与出风口的一端边缘对应,形成假风口结构。在前侧板上开设有导通至成型槽的散热通孔,且散热通孔的轴线方向与前侧板的厚度方向倾斜设置,从而避免了散热通孔的导通方向正对于出风口。并且,散热通孔的进风端与出风端错位设置,能够避免由出风端直接看到进风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通过采用相对前侧板倾斜的散热通孔,空调上墙后,能够避免散热通孔的轴线方向正对出风口,且散热通孔进出风端能够错位设置,从而避免了从散热通孔的外侧出风端能够直接观测到内侧进风端,通过散热通孔无法观测到成型槽的腔室,从而避免了散热通孔呈现大范围黑影,提升了空调器的整体性和美观度。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端相对于所述前侧板的底端面的高度小于所述出风端相对于所述前侧板的底端面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进风端低于出风端,而空调上墙后,用户视角为斜向上正对出风口,因此进风端相对用户视线倾斜向下,能够进一步避免用户视线观测到进风端,从而进一步避免了散热通孔呈现大范围黑影,提升了空调器的整体性和美观度。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通孔的轴线方向相对所述前侧板的厚度方向的倾斜角度在30°-60°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通过合理设置散热通孔的倾斜角度,一方面能够保证散热通孔不会呈现黑影,保证美观度,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散热通孔易于成型,方便进行脱模。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通孔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通孔阵列分布在所述前侧板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通过采用多个阵列分布的散热通孔,一方面能够提升散热流通面积,提升散热能力,或者在同等散热流通面积下缩小单个散热通孔的尺寸,从而进一步避免其呈现黑影。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散热通孔均为圆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将散热通孔设置为圆孔,能够保证前侧板的结构强度,避免开孔范围过大,同时便于散热通孔阵列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前侧板设置在所述风道的一侧,且所述前侧板的厚度方向与所述风道的出风方向相平行,所述散热通孔与所述风道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前侧板设置在风道一侧,并使得散热通孔与风道间隔设置,能够使得散热通孔远离风道,避免风道中的风从散热通孔进入成型槽形成倒灌,保证了散热通孔的散热通风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前侧板靠近所述风道的一侧边缘还设置有风道侧板,所述风道侧板相对所述前侧板朝向远离所述出风口的方向折弯延伸,且所述风道侧板与所述前侧板的接合处形成有弧形导流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在风道侧板和前侧板的接合处形成有弧形导流面,一方面该弧形导流面能够实现前侧板和风道侧板的弧形过渡,从而使得整体结构易于脱模,另一方面弧形导流面能够将风道中的风导流至散热通孔前方并由出风口吹出,在避免风进入散热通孔的同时能够在散热通孔的出风端形成负压,从而将成型槽中的气体抽出,提升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中框包括围框和底板,所述围框的底侧开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围框的底侧,并延伸至所述底座的底侧,所述底板的边缘接合于所述出风口的底侧,并设置有上折板,所述上折板相对所述底板朝向所述风道折弯延伸,且所述上折板抵持配合于所述前侧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通过设置上折板,该上折板抵持配合于前侧板,并接合至风道,能够保证风道的顺利出风,同时也能够引导散热通孔流出的热空气能够顺利由出风口排出,保证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前侧板的前侧面设置有支撑筋,所述上折板搭接在所述支撑筋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通过设置支撑筋,能够对上折板进行支撑,并使得上折板与前侧板实现相互限位,进而实现底座和中框的相互限位,保证装配效果。并且,支撑筋还能够遮挡上折板和前侧板之间的间隙,从而避免气体从上折板和前侧板之间的间隙流入,保证气流的顺畅输出。
在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前述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3为图2中Ⅲ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底座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底座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底座的第三视角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空调电机散热结构;110-底座;111-容置槽;113-导热孔;115-成型槽;117-风道;130-中框;131-出风口;133-围框;135-底板;137-上折板;150-前侧板;151-散热通孔;153-进风端;155-出风端;157-支撑筋;170-风道侧板;171-弧形导流面;20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公开的,现有技术针对空调电机的散热,通常是直接在底座的外露部分开设散热孔,电机产生的热量通过内部空腔传递至散热孔,由散热孔排出热空气,实现散热。然而,空调安装上墙后,底座正面会正对用户,且散热孔为直孔结构,在用户视角下会直接通过散热孔看到底座内部空腔,而由于内部空腔并无光线射入,因此其呈现黑色,在散热孔处形成黑影,与空调器的常规白色面板形成强烈反差,影响空调的整体性和美观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和空调器,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电机散热结构100,其能够避免用户视角直接观测到内部空腔,避免在散热孔处形成大范围黑影,保证空调整体性,提升空调美观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100,包括底座110和中框130,底座11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200的容置槽111,容置槽111的底壁上开设有导热孔113,且底座110还设置有朝前出风的风道117,并在背离出风方向的一侧还设置有成型槽115,导热孔113连通至成型槽115,中框130安装在底座110上,并在底侧设置有与风道117对应的出风口131,底座110上设置有前侧板150,前侧板150对应于出风口131的一端边缘,且前侧板150上开设有连通至成型槽115的散热通孔151,其中,散热通孔151的轴线方向相对前侧板150的厚度方向倾斜,且散热通孔151具有相对的进风端153和出风端155,进风端153和出风端155错位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100,适用于空调挂机,其中空调挂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与常规的空调室内壁挂机一致,在此不过多介绍。其中,前侧板150为底座110的一部分,并且正对出风口131的一端边缘,能够形成假风口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前侧板150为底座110的外露部分,在底座110上设置容置槽111,以实现电机200安装,电机200的安装与常规的空调内机一致。本实施例还在容置槽111的底壁开设导热孔113,使得电机200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至底座110背面的成型槽115,同时中框130上设置有与风道117对应的出风口131,并在底座110上设置前侧板150,前侧板150与出风口131的一端边缘对应,形成假风口结构。在前侧板150上开设有导通至成型槽115的散热通孔151,且散热通孔151的轴线方向与前侧板150的厚度方向倾斜设置,从而避免了散热通孔151的导通方向正对于出风口131。并且,散热通孔151的进风端153与出风端155错位设置,能够避免由出风端155直接看到进风端153。从而避免了从散热通孔151的外侧出风端155能够直接观测到内侧进风端153,通过散热通孔151无法观测到成型槽115的腔室,从而避免了散热通孔151呈现大范围黑影,提升了空调器的整体性和美观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散热通孔151的进风端153与出风端155错位设置,指的是进风端153和出风端155在前侧板150的厚度方向上相互错位,例如进风端153在前侧板150外侧表面的投影与出风端155并不重叠或者只重叠很小的一部分。这种错位设置的结构,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人眼由出风端155直接观测到进风端153,从而使得散热通孔151整体呈现的是其内侧壁的颜色,避免出现黑影。此外,本实施例中散热通孔151的轴线方向,指的是进风端153的中心和出风端155的中心之间的连线,其能够表示散热通孔151的延伸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端153相对于前侧板150的底端面的高度小于出风端155相对于前侧板150的底端面的高度。具体地,此处前侧板150的底端面指的是前侧面的底部端面,即靠近中框130底侧的端面,该底部端面与前侧板150的厚度方向平行。而此处进风端153低于出风端155,指的是在出风方向上,散热通孔151的轴线方向相对前侧板150倾斜向上设置,而空调上墙后,用户视角为斜向上正对出风口131,因此进风端153相对用户视线倾斜向下,能够进一步避免用户视线观测到进风端153,从而进一步避免了散热通孔151呈现大范围黑影,提升了空调器的整体性和美观度。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散热通孔151的倾斜方向也可以相对于前侧板150向左倾斜或向右倾斜,只要是能够保证进风端153和出风端155错位设置的倾斜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通孔151的轴线方向相对前侧板150的厚度方向的倾斜角度在30°-60°之间。优选地,散热通孔151的轴线方向相对前侧板150的厚度方向的倾斜角度为55°,即在出风方向上散热通孔151的轴线方向相对前侧板150倾斜向上55°。通过合理设置散热通孔151的倾斜角度,一方面能够保证散热通孔151不会呈现黑影,保证美观度,另一方面也避免倾斜角度过大而无法成型,保证了散热通孔151易于成型,方便进行脱模。
进一步地,散热通孔151为多个,多个散热通孔151阵列分布在前侧板150上。具体地,多个散热通孔151呈发散状阵列分布,通过采用多个阵列分布的散热通孔151,一方面能够提升散热流通面积,提升散热能力,或者在同等散热流通面积下缩小单个散热通孔151的尺寸,从而进一步避免其呈现黑影。另一方面阵列分布也保证了均流排出,使得气流能够顺畅流出,避免出现局部湍流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散热通孔151均为圆孔。将散热通孔151设置为圆孔,能够保证前侧板150的结构强度,避免开孔范围过大,同时便于散热通孔151阵列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前侧板150设置在风道117的一侧,且前侧板150的厚度方向与风道117的出风方向相平行,散热通孔151与风道117间隔设置。具体地,前侧板150正对出风口131的一端边缘,并与用户视线正对。通过将前侧板150设置在风道117一侧,并使得散热通孔151与风道117间隔设置,能够使得散热通孔151远离风道117,避免风道117中的风从散热通孔151进入成型槽115形成倒灌,保证了散热通孔151的散热通风效果。
结合参见图6,在本实施例中,前侧板150靠近风道117的一侧边缘还设置有风道侧板170,风道侧板170相对前侧板150朝向远离出风口131的方向折弯延伸,且风道侧板170与前侧板150的接合处形成有弧形导流面171。具体地,弧形导流面171延伸至风道侧板170与前侧板150接合处的上下端点。在风道侧板170和前侧板150的接合处形成有弧形导流面171,一方面该弧形导流面171能够实现前侧板150和风道侧板170的弧形过渡,从而使得整体结构易于脱模,另一方面弧形导流面171能够将风道117中的风导流至散热通孔151前方并由出风口131吹出,在避免风进入散热通孔151的同时能够在散热通孔151的出风端155形成负压,从而将成型槽115中的气体抽出,提升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结合参见图2和图3,中框130包括围框133和底板135,围框133的底侧开设有出风口131,底板135设置在围框133的底侧,并延伸至底座110的底侧,底板135的边缘接合于出风口131的底侧,并设置有上折板137,该上折板137相对底板135朝向风道117折弯延伸,且上折板137抵持配合于前侧板150。具体地,上折板137一体设置在底板135上,并朝向风道117折弯,与风道117的出口搭接。通过设置上折板137,该上折板137抵持配合于前侧板150,并接合至风道117,能够保证风道117的顺利出风,同时也能够引导散热通孔151流出的热空气能够顺利由出风口131排出,保证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前侧板150的前侧面设置有支撑筋157,上折板137搭接在支撑筋157上。通过设置支撑筋157,能够对上折板137进行支撑,并使得上折板137与前侧板150实现相互限位,进而实现底座110和中框130的相互限位,保证装配效果。并且,支撑筋157还能够遮挡上折板137和前侧板150之间的间隙,从而避免气体从上折板137和前侧板150之间的间隙流入,保证气流的顺畅输出。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电机散热结构100,在底座110上设置容置槽111,以实现电机200安装,并在容置槽111的底壁开设导热孔113,使得电机200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至底座110背面的成型槽115,同时中框130上设置有与风道117对应的出风口131,并在底座110上设置前侧板150,前侧板150与出风口131的一端边缘对应,形成假风口结构。在前侧板150上开设有导通至成型槽115的散热通孔151,且散热通孔151的轴线方向与前侧板150的厚度方向倾斜设置,从而避免了散热通孔151的导通方向正对于出风口131。并且,散热通孔151的进风端153与出风端155错位设置,能够避免由出风端155直接看到进风端15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100,通过采用相对前侧板150倾斜的散热通孔151,空调上墙后,能够避免散热通孔151的轴线方向正对出风口131,且散热通孔151进出风端155能够错位设置,并且在出风方向上散热通孔151相对前侧板150倾斜向上拉伸,从而避免了从散热通孔151的外侧出风端155能够直接观测到内侧进风端153,通过散热通孔151无法观测到成型槽115的腔室,从而避免了散热通孔151呈现大范围黑影,提升了空调器的整体性和美观度。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电机散热结构100,其中空调电机散热结构100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风叶(图未示)、电机200和空调电机散热结构100,空调电机散热结构100,包括底座110和中框130,风叶安装在底座110上,底座110上设置有容置槽111,电机200安装在容置槽111中,容置槽111的底壁上开设有导热孔113,且底座110还设置有朝前出风的风道117,并在背离出风方向的一侧还设置有成型槽115,导热孔113连通至成型槽115,中框130安装在底座110上,并在底侧设置有与风道117对应的出风口131,底座110上设置有前侧板150,前侧板150对应于出风口131的一端边缘,且前侧板150上开设有连通至成型槽115的散热通孔151,其中,散热通孔151的轴线方向相对前侧板150的厚度方向倾斜,且散热通孔151具有相对的进风端153和出风端155,进风端153和出风端155错位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可以是室内壁挂机,空调器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与常规的空调壁挂机相同,在此不过多介绍。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10)和中框(130),所述底座(11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200)的容置槽(111),所述容置槽(111)的底壁上开设有导热孔(113),且所述底座(110)还设置有朝前出风的风道(117),并在背离出风方向的一侧还设置有成型槽(115),所述导热孔(113)连通至所述成型槽(115),所述中框(130)安装在所述底座(110)上,并在底侧设置有与所述风道(117)对应的出风口(131),所述底座(110)上设置有前侧板(150),所述前侧板(150)对应于所述出风口(131)的一端边缘,且所述前侧板(150)上开设有连通至所述成型槽(115)的散热通孔(151),其中,所述散热通孔(151)的轴线方向相对所述前侧板(150)的厚度方向倾斜,且所述散热通孔(151)具有相对的进风端(153)和出风端(155),所述进风端(153)和所述出风端(155)错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端(153)相对于所述前侧板(150)的底端面的高度小于所述出风端(155)相对于所述前侧板(150)的底端面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孔(151)的轴线方向相对所述前侧板(150)的厚度方向的倾斜角度在30°-6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孔(151)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通孔(151)阵列分布在所述前侧板(15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通孔(151)均为圆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150)设置在所述风道(117)的一侧,且所述前侧板(150)的厚度方向与所述风道(117)的出风方向相平行,所述散热通孔(151)与所述风道(117)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150)靠近所述风道(117)的一侧边缘还设置有风道侧板(170),所述风道侧板(170)相对所述前侧板(150)朝向远离所述出风口(131)的方向折弯延伸,且所述风道侧板(170)与所述前侧板(150)的接合处形成有弧形导流面(171)。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130)包括围框(133)和底板(135),所述围框(133)的底侧开设有所述出风口(131),所述底板(135)设置在所述围框(133)的底侧,并延伸至所述底座(110)的底侧,所述底板(135)的边缘接合于所述出风口(131)的底侧,并设置有上折板(137),所述上折板(137)相对所述底板(135)朝向所述风道(117)折弯延伸,且所述上折板(137)抵持配合于所述前侧板(15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150)的前侧面设置有支撑筋(157),所述上折板(137)搭接在所述支撑筋(157)上。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电机散热结构。
CN202322934058.0U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和空调器 Active CN220964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34058.0U CN220964489U (zh)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34058.0U CN220964489U (zh)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64489U true CN220964489U (zh) 2024-05-14

Family

ID=90982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34058.0U Active CN220964489U (zh)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644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37697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5371362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8709250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4676744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8302617B (zh) 空调柜机
CN205825235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964489U (zh) 一种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和空调器
CN205137685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2840650A (zh) 一种空调器
CN108087981B (zh) 微孔导风板、出风面板和空调柜机
CN107990426B (zh) 微孔导风板、出风面板和空调柜机
CN105650742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8895644A (zh) 一种换热器消噪结构、空气换热器及电器设备
CN216844888U (zh) 一种分布式送风装置和空调器
CN216644347U (zh) 壁挂式空调器
CN216977150U (zh) 导风板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CN211451315U (zh) 一种风道壳体以及空调器
CN208536395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21354062U (zh) 一种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和空调器
CN221354060U (zh) 一种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和空调器
CN221354061U (zh) 一种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和空调器
CN108253527B (zh) 微孔导风板、出风面板和空调柜机
CN216620016U (zh) 壁挂式空调器
CN221531169U (zh) 一种空调电机散热结构和空调器
CN108278754B (zh) 微孔导风板、出风面板和空调柜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