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90426B - 微孔导风板、出风面板和空调柜机 - Google Patents

微孔导风板、出风面板和空调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90426B
CN107990426B CN201810032807.1A CN201810032807A CN107990426B CN 107990426 B CN107990426 B CN 107990426B CN 201810032807 A CN201810032807 A CN 201810032807A CN 107990426 B CN107990426 B CN 1079904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late body
panel
air outlet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328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90426A (zh
Inventor
叶海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3280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904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90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904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904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904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孔导风板、出风面板和空调柜机,所述微孔导风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板体在左右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且所述板体在前后方向上具有相对的后侧面和前侧面,所述板体上具有微孔,所述微孔贯通所述后侧面和所述前侧面,其中,所述板体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中的至少一处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向后凸出所述板体的后侧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微孔导风板,设置了密封条,可以提高微孔导风的效果。

Description

微孔导风板、出风面板和空调柜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孔导风板,具有该微孔导风板的出风面板和应用有该出风面板的空调柜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圆筒柜式空调设备一般都是通过空调出风面板上的出风格栅送风。由于出风格栅具有出风面积大、送风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出风格栅广泛应用于分体落地式空调设备中。但是,出风格栅由于送风距离远,易吹人,在空调设备制冷时,老人、小孩等弱势群体会感到不舒适,且长期使用时,容易患上“空调病”。
基于采用出风格栅送风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司相关技术人员对空调出风面板进行改进,使空调出风面板具有出风格栅和出风微孔。改进后的空调出风面板既能格栅出风,又能微孔出风,微孔能将集中气流疏散成众多细微的细丝,分解强风为无感柔风,避免直吹人体。用户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出风模式,从而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性。
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上述改进后的空调出风面板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密封的问题,不同的出风模块之间的出风容易串流,减弱了无风感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微孔导风板,设置了密封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微孔导风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板体在左右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且所述板体在前后方向上具有相对的后侧面和前侧面,所述板体上具有微孔,所述微孔贯通所述后侧面和所述前侧面,其中,所述板体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中的至少一处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向后凸出所述板体的后侧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微孔导风板,设置了密封条,可以提高微孔导风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微孔导风板,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条从所述板体的上边延伸到所述板体的下边。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板体上设有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相对固定地与所述板体相连,且所述第一密封条相对固定地与所述定位件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压块,且所述第一密封条的一部分由多个压块压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条包括定位部和密封部,所述定位件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压住所述第一密封条的定位部,所述密封部向后伸出所述定位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条为海绵条或毛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条设于所述板体的侧边或所述板体的后侧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板体的上部和下部中的至少一处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密封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条从所述板体的左边沿延伸到所述板体的右边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孔导风板为钣金一体成型的铝合金板。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出风面板,包括:面板骨架,所述面板骨架上具有安装口;根据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微孔导风板,所述微孔导风板安装在所述面板骨架上并与所述安装口正对。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孔导风板嵌入安装于所述安装口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口内设有支撑筋条,所述微孔导风板安装在所述支撑筋条的前面。
本发明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柜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蜗壳,所述蜗壳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蜗壳的入口与所述进风口相对,所述蜗壳的出口与所述出风口相对;出风面板,所述出风面板设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外壳之间,且所述出风面板沿环绕所述蜗壳的方向可转动,所述出风面板为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出风面板,所述第一密封条适于密封所述微孔导风板的对应侧边与所述蜗壳之间的间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微孔导风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圈A所示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圈B所示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微孔导风板的主视图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微孔导风板的左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出风面板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图6示出实施例的出风面板中面板骨架在一个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圈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7中圈D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出风面板中面板骨架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圈E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出风面板与接水盘配合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柜机的水平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空调柜机1000,
蜗壳1,蜗壳的入口101,蜗壳的出口102,
外壳2,进风口201,出风口202,
出风面板3,
面板骨架31,安装口3101,接水筋条311,第二安装槽3102,插槽3103,螺钉孔3104,支撑框架312,竖向筋条3121,横向筋条3122,
微孔导风板32,
板体321,出风单元32011,微孔32012,后侧面32021,前侧面32022,第一侧部32031,第二侧部32032,分隔筋条3204,波峰32041,波谷32042,上折边3211,
下折边3212,第一侧折边3213,第二侧折边3214,第一密封条3215,
第一挂钩322,第一水平部3221,第一竖直部3222,
插销323,第二水平部3231,第二竖直部3232,限位槽3233,
第二挂钩324,第三水平部3241,第三竖直部3242,
连接片325,通孔3251,
格栅导风件33,导风叶片331,
挡风板34,
接水盘35
进风面板36,过滤件361,
出风口的尺寸L1,蜗壳的出口的尺寸L2,格栅导风件的尺寸L3,微孔导风板的尺寸L4,挡风板的尺寸L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孔导风板32,该微孔导风板32上设置了微孔32012以优化无风感效果。
结合图1至图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微孔导风板32,包括板体321,板体321上设置有多个微孔32012,且板体321具有沿前后方向相对的后侧面32021和前侧面32022,其中,板体321的后侧面32021用于面向气流驱动件,气流驱动件驱动气流送往板体321,而板体321上的前侧面32022与后侧面32021相对(法向量朝向相反),另外,微孔32012贯通后侧面32021和前侧面32022,或者说,微孔32012从板体321的后侧面32021贯通至板体321的前侧面32022,又或者说,微孔32012沿前后方向贯通板体,由气流驱动件驱动送往板体321的气流将会经过微孔32012,并在经过微孔32012过后从板体321的前侧面 32022送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微孔导风板32,可以利用微孔32012实现轻柔送风,从而实现无风感的效果。
其中,本发明中多个微孔的轴线可以是相互平行的,也可以将多个微孔的轴线设置为相互倾斜,或者说将多个微孔中一部分的轴线设置为相互平行,而另一些微孔的轴线设置为相互倾斜,换言之,微孔中至少一部分的轴线相互平行;或者微孔中至少一部分的轴线相互倾斜。
优选地,可以将板体的前侧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为凹凸不平的形状,在气流经过微孔时,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引导气流,提高通过该微孔导风板后的无风感效果。
其中,板体的前侧面凹凸不平是指板体的前侧面并非是一个平面,包括但不限于:板体的前侧面上设有多个凹陷(凹槽);板体的前侧面上设有多个凸起;板体的前侧面上设有多个凹槽和多个凸起。
另外,优选地,在板体为弧形面时,还可以在弧形面上增加凹陷和/或凸起的结构。
进一步地,微孔导风板可以为圆筒形状、平板状或弧形板状,对于平板状和弧形板状的板体,可以具有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
其中,本发明中的前侧面和后侧面是相对而言的,前侧面是指板体的出风面,而后侧面是板体的迎风面。
本发明的微孔导风板32可以安装到空气调节设备上,例如将微孔导风板32安装到空调器上(柜机、挂机、移动空调等)。当然,也可以将该微孔导风板32安装到新风系统等中。
为了方便安装微孔导风板32,可以在板体321上设置多个连接部(例如挂钩、卡扣、螺钉连接部等等),从而在安装微孔导风板32时,可以方便地将微孔导风板32安装到预定的设备或预定位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些用于安装微孔导风板32的结构,当然本发明中微孔导风板32的安装结构并非仅限于此。
结合图1至图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板体321沿上下方向延伸,板体321在左右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部32031和第二侧部32032,且板体321在前后方向上具有相对的前侧面32022和后侧面32021,板体321上具有微孔32012,微孔32012贯通后侧面 32021和前侧面32022。
板体321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挂钩322。第一挂钩322用于连接出风面板上的面板骨架,对应地面板骨架上应该设置了第一安装槽,通过第一挂钩22挂置于第一安装槽。
如前,本申请中的第一挂钩322是连接于板体321的上端,例如,可以将第一挂钩322 连接于板体321的后侧面32021上,也可以将第一挂钩322连接于板体321的上边沿,还可以将第一挂钩322设置在高于板体321的位置。
优选地,如图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挂钩322与板体321的上边沿相连。进一步地,第一挂钩322可以包括第一水平部3221和第一竖直部3222。第一水平部3221 与板体321的上边沿相连并向后延伸。第一竖直部3222与第一水平部3221相连并向下延伸,优选地,第一竖直部3222与第一水平部3221的后边沿相连。通过设置第一水平部3221,可以方便第一挂钩322的吊挂安装,另外,可以方便第一挂钩322的成型。
进一步地,第一水平部3221上具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第一水平部3221的贯通槽。贯通槽的设置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微孔导风板32的重量,而且,另外设置插接结构与贯通槽对应来提高微孔导风板32的安装稳定性。
有利地,如图2,第一竖直部3222的端部折弯成向后倾斜。在安装过程中,第一竖直部3222的倾斜部分可以具有导向的作用,以引导第一挂钩322的安装。
优选地,第一竖直部3222连接于第一水平部3221的后侧边沿,第一竖直部3222的端部折弯的可以角度为锐角(例如30°到60°)。
进一步地,第一挂钩322包括一个或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进一步地提高微孔导风板 32安装的稳定性。
另外,如前,可以在一些第一挂钩322上设置的贯通槽,而另一些第一挂钩322的端部设置为倾斜的形式,还可以在同一个第一挂钩322上同时设置贯通槽和端部倾斜结构,也可以在第一挂钩322上不设置贯通槽和前述的折弯结构。
优选地,如图2,第一挂钩322包括间隔布置的两个,且两个第一挂钩322分别邻近板体321的侧边。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微孔导风板32安装的稳定性。
其中结合图2,第一挂钩322邻近板体的侧边是指:第一挂钩322与板体侧边的间距与板体侧边长度尺寸的比值在0到1/2的范围内,例如,第一挂钩322与板体侧边的间距与板体侧边长度尺寸的比值为1/4、1/8等,其中,第一挂钩322可以与侧边间隔开,也可以将第一挂钩322与侧边不间隔开。
如前,本申请中的插销323是连接于板体321的下端,可以将插销323连接于板体321 的后侧面32021上,也可以将插销323连接于板体321的下边沿,还可以将插销323设置在低于板体321的位置。
另外,在具有该微孔导风板32的出风面板中,面板骨架的上设有插接部(例如安装口内侧),通过插接部与贯通槽的配合来实现微孔导风板32的定位。
优选地,如图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插销323与板体321的下边沿相连,且插销323的至少一部分向下延伸至插销323的边沿。
进一步地,如图3,插销323包括:第二水平部3231和第二竖直部3232。第二水平部3231与板体321的下边沿相连并向后延伸。
第二竖直部3232与第二水平部3231相连并向下延伸。通过设置第二水平部3231,可以将第二竖直部3232设置到板体321的后侧(在向下投影中第二竖直部3232位于板体321的后侧),从而可以起到方便插销323插接的作用,而且在安装有该微孔导风板32的出风面板中,将插销323隐藏,另外,可以方便插销323的成型。
有利地,插销323包括一个或左右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进一步地提高微孔导风板32 安装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可以在插销323的下边沿设置限位槽3233,起到对微孔导风板32水平方向限位的目的,进一步地提高微孔导风板32安装后的稳定性。
例如,在前述的第二竖直部的下边沿设置限位槽。
有利地,如图3,插销323包括间隔布置的三个,三个插销323中的其中两个邻近板体 321的侧边,且三个插销323中位于中间的一个的下边沿具有限位槽3233。当然,也可以在两边的插销323中的至少一个下边沿设置限位槽3233,或者插销323的下边沿都设置插销。
如前,本申请中的第二挂钩324连接于板体321的第一侧部32031和第二侧部32032中的至少一处,可以将第二挂钩324连接于板体321的后侧面32021上,也可以将第二挂钩324连接于板体321的侧边沿,还可以将第二挂钩324设置在板体321的延伸位置。
其中,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中的至少一处连接有第二挂钩,包括但不限于:
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都连接有第二挂钩;
仅第一侧部连接有第二挂钩;
仅第二侧部连接有第二挂钩;
第一侧部连接有第二挂钩,第二侧部连接有其它连接结构(例如连接片);
第二侧部连接有第二挂钩,第一侧部连接有其它连接结构(例如连接片)。
优选地,如图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挂钩324包括:第三水平部3241和第三竖直部3242,第三水平部3241与板体上对应的侧边沿相连并向后延伸;第三竖直部3242与第三水平部3241相连并向下延伸。
以在板体321的第一侧部32031设置第二挂钩324为例。板体321的第一侧部32031的边沿连接有第二挂钩324。进一步地,第二挂钩324包括第三水平部3241和第三竖直部3242。第三水平部3241与板体321的第一侧部32031的边沿相连并向后延伸。第三竖直部3242与第三水平部3241相连并向下延伸。通过设置第三水平部3241,可以方便第二挂钩324的安装,另外,可以方便第二挂钩324的成型。
优选地,第一竖直部3222连接于第一水平部3221的后侧边沿。
有利地,如图2,第三竖直部3242的下端部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与对应的侧边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以在板体321的第一侧部32031设置第二挂钩324为例。第三竖直部3242的下端部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与第一侧部32031的边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换言之,第三竖直部3242 的面向第一侧部32031的边沿与第一侧部32031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或者说,第三竖直部3242的面向第一侧部32031的边沿为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向后倾斜延伸的形状。
优选地,第二挂钩324在朝向远离板体321(向后)延伸的方向上朝板体321的中心倾斜(或者朝背离板体321的中心倾斜)。在微孔导风板32的安装过程中,倾斜的第二挂钩324具有让位的作用,可以方便地将第二挂钩324插入到对应的位置。
当然,第一挂钩322也可以在向后延伸的方向上朝背离板体321的中心倾斜。
进一步地,第二挂钩324包括一个或上下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进一步地提高微孔导风板32安装的稳定性。
另外,本发明中的第二挂钩324可以为沿上下方向以及向后延伸的片状。
如前,本申请中,板体321的第一侧部32031和第二侧部32032中的至少一处设置了第二挂钩324,因此,可以在板体321的第一侧部32031设置第二挂钩324,而在板体321 的第二侧部32032设置其它的连接结构。下面进行说明。
如图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板体321的第二侧部32032连接有连接片325,连接片325朝板体321的第一侧部32031延伸,且连接片325设于板体321的后侧。在安装过程中连接片325可以用来安装其它的结构,例如第一密封条,也可以用于通过连接片325 连接出风面板的骨架。还可以在骨架上设置挂钩,通过连接片325与挂钩的组合有效地提高微孔32012密封板的安装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2,连接片325上具有在背离板体321的方向上贯通连接片325的通孔 3251。从而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等方式来将连接片325与其它元件连接。
优选地,可以将通孔3251设置成非圆形状,从而在通过螺钉连接该连接片325时,可以方便螺钉的安装,另外还可以降低安装的精度。
例如,通过螺钉穿过通孔3251与该连接片325螺接时,由于通孔3251为非圆形状,通孔3251将更容易变形,可以有效地方便螺接,另外,在通过螺钉穿过通孔3251与另一个元件螺接时,非圆形状的通孔3251可以调整螺钉的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2,通孔3251的内周面包括两个半圆弧面和两个连接面,两个半圆弧面间隔开,且两个连接面分别与两个半圆弧面相连。换言之通孔3251为长圆形状,其中长圆形状的延伸方向可以是上下方向、水平方向或其它的倾斜方向。
优选地,连接片325包括一个或上下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进一步地提高微孔导风板 32安装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连接片325与板体321的第二侧部32032的边沿相连。方便微孔导风板的安装,当然,连接片325也可以连接于第二侧部32032的后侧面上。
在本发明中,板体的上端设有第一挂钩、下端连接有插销323且第一侧部32031和第二侧部32032中的至少一处连接有第二挂钩324,第一挂钩322、插销323以及第二挂钩324均为至少一部分位于板体321的后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将该微孔导风板32安装到预定位置时,可以通过第一挂钩 322、插销323以及第二挂钩324的组合将微孔导风板32稳定地安装,而且,由于采用吊挂、插接等方式来安装微孔导风板32,可以快速有效地将微孔导风板32安装到预定位置。
本发明的第一挂钩322、插销323以及第二挂钩324均为至少一部分位于板体321的后侧,具体而言,第一挂钩322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板体321的后侧是指,在向下的投影中,第一挂钩32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板体321的后侧或板体321延伸位置的后侧。其中,延伸位置是指从板体的边沿向远离板体321的方向延伸的位置。
其中,本发明中在板体321的第一侧部32031和第二侧部32032中的至少一处连接有第二挂钩324,包括但不限于:板体321的第一侧部32031和第二侧部32032中的一处设置了第二挂钩324;或板体321的第一侧部32031和第二侧部32032中的一处设置了第二挂钩324,并在板体321的第一侧部32031和第二侧部32032中的另一处设置了其它结构 (例如其它连接结构、密封结构等等);或板体321的第一侧部32031和第二侧部32032都设有第二挂钩324。
另外,本发明中将第一挂钩322、插销323以及第二挂钩324均设置成至少一部分位于板体321的后侧,也就是说,将第一挂钩322、插销323以及第二挂钩324上用于安装的结构设置于板体321的后侧,可以有效地将连接结构隐藏与板体321后侧,使得板体321 的外形美观,而且还可以避免连接结构与其它元件干涉,提高了该微孔导风板32的适用范围。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在板体321的上部和侧部都设置了挂钩,通过挂钩可以限制微孔导风板32在前后方向的移动,从而避免在气流驱动下影响到了微孔导风板32的稳定性,而且由于采用了挂置的形式,微孔导风板32在重力的作用下,也会提高挂钩与对应的安装槽之间的配合强度,也限制了微孔导风板32在上下方向的自由度。
另外,如前所述,本申请的微孔导风板32可以作为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面板3的至少一部分,也就是说,将微孔导风板32作为出风面板3,或者在出风面板3上的一处设置微孔导风板32。
换言之,结合图1至图1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出风面板3,该出风面板3包括本发明所述的微孔导风板32。通过设置本发明实施例的微孔导风板32,可以有效地实现微孔导风。
如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面板3还具有其他的结构,例如出风面板3还包括面板骨架31,微孔导风板32安装于面板骨架31上。通过面板骨架31,可以稳定地安装微孔导风板32,而在将出风面板3安装到空气调节设备上时,面板骨架31将有利于出风面板3 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面板骨架31上具有安装口3101,微孔导风板32安装于安装口3101内。也就是说,将微孔导风板32的至少一部分嵌入到面板骨架31的安装口3101内。
另外,本发明中的微孔导风板32可以与面板骨架31形成为一体,或者通过连接结构将微孔导风板32与面板骨架31相连,例如通过螺钉、卡扣等结构,当然,本发明的微孔导风板32也可以通过前述的安装结构安装到骨架上,具体而言,在微孔导风板32上设置前述的第一挂钩322、插销323、第二挂钩324等结构。
结合图2、图3以及图7至图11,安装口3101的上边缘具有第一安装槽,安装口3101的至少一侧边缘具有第二安装槽3102,安装口3101的下边缘具有插槽3103,微孔导风板 32的第一挂钩322穿入第一安装槽并挂设于面板骨架31上,微孔导风板32的第二挂钩324 穿入第二安装槽3102并挂设于面板骨架31上,插销323插接于插槽3103。
具体而言,在将微孔导风板32安装到面板骨架31上的过程中,将微孔导风板32上的第一挂钩322和第二挂钩324伸入到对应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3102中,然后由于重力的作用,第一挂钩322和第二挂钩324会挂置于骨架上,同时,插销323也将会插入到对应的插槽3103内,从而完成微孔导风板32的安装。
例如,在安装口的内周沿设置安装片,在安装片上形成所述的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3102,在安装过程中,微孔导风板32上的第一挂钩322穿入到安装槽内,并向下挂置到安装片上,具体而言,第一挂钩322包括第一水平部和第一竖直部时,第一竖直部穿过第一安装槽后向下,从而将第一水平部支撑于安装片上;第二挂钩324包括第三水平部和第三竖直部时,第三竖直部穿过第二安装槽3102后向下,从而将第三水平部支撑于安装片上。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前所述,本申请中的第一竖直部和第三竖直部均具有向后倾斜的部分,因此,可以在将第一竖直部穿过第一安装槽的过程中,同时下移以完成卡勾定位,可以在将第三竖直部穿过第二安装槽3102的过程中,同时向下移以完成卡勾定位。
其中,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3102的后侧都可以设置遮挡结构,不仅可以方便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的安装,而且还可以具有防水的效果。
又例如,在安装口的内周沿设置挡板,由于本申请中的插销包括了第二水平部和第二竖直部,因此,可以将第二竖直部设于挡板的后侧,而将第二水平部支撑于挡板的上边沿。当然,挡板的后侧也可以设置遮挡结构,从而实现插销前后方向上的定位。
另外结合图2和图11,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将连接片3214与面板骨架上的螺钉孔3104螺钉连接。
另外,如前述的一些实施例中描述的那样,在至少一部分的插销323的下边沿设置了限位槽3233,对应地,可以在面板骨架31上设置与限位槽3233对应的限位凸块(未示出),在插销323的插接过程中,限位凸块可以与限位槽3233配合在一起,从而通过限位凸台对微孔导风板32进行定位。
当然,本发明的微孔导风板32与面板骨架31之间也可以采用其它的连接方式。
其中,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微孔导风板32的周沿的至少一部分与安装口3101 的内周面之间设有密封件。通过密封件可以封闭微孔导风板32与面板骨架31之间的间隙,从而有效地提高微孔32012散风的效果,而且可以避免外部的热空气进入到微孔导风板32 内腔产生冷凝水。
结合图6至图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面板骨架31上还设有格栅导风件33和挡风板34,微孔导风板32、格栅导风件33和挡风板34沿面板骨架31的周向排布,格栅导风件33上具有导风叶片331,且相邻的两个导风叶片331之间形成出风通道,挡风板34 适于阻挡气流。微孔导风板32、格栅导风件33和挡风件可以选择性地遮挡在气流驱动件的出口处,从而实现对应的导风效果,例如,在微孔32012导风件遮挡在气流驱动件的出口处时,可以实现微孔32012导风的效果,而在格栅导风件33遮挡在气流驱动件的出风口 202处时,可以按照格栅导风件33的导风方向进行送风,而在挡风件遮挡在气流驱动件的出风口202处时,可以起到无处风的效果。
当然,也可以将上述微孔导风板32、格栅导风件33和挡风件中任意两个的一部分遮挡与气流驱动件的出风口202处,从而实现两种出风方式组合的出风效果。
另外,本发明中的格栅导风件33上的多个导风叶片331的倾斜方向可以设置成不相同,从而实现朝向不同的方向导风。
进一步地,微孔导风板32、挡风板34以及格栅导风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切换,例如微孔导风板32、挡风板34和格栅导风件33在绕气流驱动结构的转方向上依次布置。
当然,还可以将挡风板34、微孔导风板32和格栅导风件33在绕气流驱动结构的方向上依次布置;或挡风板34、格栅导风件33和微孔导风板32在绕气流驱动结构的方向上依次布置。
其中挡风板34、微孔导风板32和格栅导风件33的不同排布形式可以实现不同的切换形式,例如,将微孔导风板32、挡风板34和格栅导风件33依次排布,此时,如果需要将微孔32012出风切换至格栅导风,则需要经过挡风板34。又例如,格栅导风件33、微孔导风板32和挡风板34依次排布,从而可以实现出风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格栅导风件33、挡风板34、微孔导风板中的任一个均可以与面板骨架 31形成为一体,也可以是相互独立的制作完成后装配到一起。
当然,空气调节设备(空调挂机、空调柜机1000、新风系统或移动空调等)也可以包括罩设于出风面板3外侧的外壳2,外壳2上设置出风口202,通过微孔导风板32、挡风板34、格栅导风中的至少一个与出风口202正对也可以实现不同的出风效果。
优选地,本发明的面板骨架的背面设有加强筋。
另外,如图10本发明中的面板骨架31中的安装口内设有支撑框架312,微孔导风板安装在支撑框架312的前面,从而可以提高微孔导风板以及面板骨架的结构强度。
另外,如图10,本发明的支撑框架可以包括多个筋条,多个筋条中的至少一部分交叉以支撑微孔导风板。其中支撑筋条可以包括一个竖向筋条3121和多个横向筋条3122,竖向筋条沿上下方向延伸,横向筋条沿水平方向延伸,多个横向筋条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在多个横向金条与所述竖向筋条相连,所述支撑框架可以与安装口的内周面相连。
结合图2至图4,本发明前述实施例中的微孔导风板32中,板体321上具有多个出风单元32011,出风单元32011上具有多个微孔32012。将板体321设置成具有多个出风单元32011,并在每个出风单元32011上设置微孔32012,可以方便微孔导风板32的设计和制作。
另外,可以独立地对每个出风单元32011上的微孔32012进行独立的设计,例如,不同的出风单元32011上的微孔32012设置成朝向不同的方向倾斜,或者不同的出风单元32011上的微孔32012设置成不同的形状,还可以将同一个出风单元32011上的多个微孔32012设置成朝不同的方向倾斜,或具有不同的形状。
优选地多个出风单元32011之间间隔开,或者说多个出风单元32011之间设有没有设置微孔32012的区域。
进一步地,如图4,板体321上具有多个分隔筋条3204,其中图4中的虚线示出了分隔筋条2304的延伸方向,相邻的两个分隔筋条3204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出风单元32011。进一步地便于多个出风单元32011的成型。
进一步地,如图4,分隔筋条3204呈曲线形状或折线形状,且每个分隔筋条3204都具有交错排布的波峰32041和波谷32042。具有波峰32041和波谷32042的分割筋条可以更加方便地形成前述的出风单元32011。
其中,波峰32041和波谷32042均包括分隔筋条3204上凸起的部分,其中波峰32041和波谷32042是相对的,分隔筋条3204上朝向不同方向凸起的两个部分中一个为波峰32041,而另一个就是波谷32042,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相对于中心线,任意两个波峰32041、任意两个每个波谷32042以及波峰32041和波谷32042都可以具有相同或不相同的凸起高度。
有利地,如图4,相邻的两个分隔筋条3204具有正对的波峰32041和正对的波谷32042,相邻的两个分隔筋条3204中正对的波峰32041相互靠近,且相邻的两个分隔筋条3204中正对的波谷32042相互远离。从而可以在正对的波谷32042之间形成所述的出风单元32011。
进一步地,如图4,相邻的两个分隔筋条3204的波峰32041一一正对,且相邻的两个分隔筋条3204的波谷32042一一正对。换言之每个分隔筋条3204上都设有多个波峰32041和多个波峰32041,优选地,相邻的两个分隔筋条3204中每一个分隔筋条3204上的每个波峰32041均与另一个分隔筋条3204上的一个波峰32041左右正对且相互靠近,相邻的两个分隔筋条3204中每一个分隔筋条3204上的每个波谷32042均与另一个分隔筋条3204上的一个波谷32042左右正对且相互远离。
优选地,如图4,每个分隔筋条3204上相邻的两个波峰32041之间的部分形成一个分隔段,相邻的两个分隔筋条3204中相对的两个分隔段之间限定出一个出风单元32011。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微孔32012出风板的外形更加美观,以及进一步地提高送风效率,在分隔筋条3204的至少一个侧边具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微孔32012。
优选地,分隔筋条3204为实心筋条。换句话说,分割筋条上没有设置微孔32012。
进一步地,分隔筋条3204呈波浪线形。外形美观。另外,分割筋条同样地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分隔筋条为正弦曲线、三角波形曲线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分隔筋条3204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多个分隔筋条3204在从第一侧部32031到第二侧部32032的方向上间隔分布。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板体的结构强度,另外,分隔筋条3204也可以形成为相互连接的形式,例如,将相邻的两个分隔筋条3204的波峰相互连接。
有利地,板体321的沿左右方向的两侧边缘中的至少一处具有侧边筋条,侧边筋条与相邻的分隔筋条3204之间设有多个微孔32012。进一步地提高送风范围和送风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出风单元32011上从周边到中心阵列排布有多个微孔32012。
本发明的出风单元32011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而且在同一个微孔导风板32上的多个出风单元32011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本发明中,出风单元32011可以呈椭圆形、矩形、菱形、多边形或圆形等形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单元32011在从周边到中心的方向上逐渐向后或向前凹陷。气流在经过出风单元32011送出时,由于出风单元32011的凹陷,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出风效果,每个出风单元32011都可以实现有效的送风。
其中,优选地,出风单元32011的凹陷可以使微孔32012朝向不同的方向送风,从而实现对消和背吹的气流,使得一个微孔32012送出的气流会与其它微孔32012送出的气流汇流,从而形成紊流的效果,将原本直线的送风打乱,进一步地提高无风感的效果。
优选地,可以在微孔导风板32上形成有微孔32012之后在进行形成凹陷的工序。
优选地,所述板体321在从所述第一侧部到第二侧部的延伸方向上,板体321的中部相对于第一侧部32031和第二侧部32032朝前侧凸起形成弧形的板。形成弧形的送风面,提高送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微孔32012的直径在0.5毫米到2毫米范围内。例如,将微孔32012的直径设置为0.5毫米、0.8毫米、1毫米、1.7毫米、2毫米等,基于不同的设计要求,微孔32012的尺寸还可以更大或更小,具体而言,微孔32012的直径还可以小于0.5毫米或大于2毫米,例如将微孔32012的直径设置成0.4毫米、2.1毫米、2.6毫米、 5毫米等等。
为了实现无风感,微孔32012的尺寸设置的比较小,而且可以不用考虑不同微孔32012 之间送风的干扰,可以将微孔32012的间距设置的比较小,因此,可以在一个微孔导风板 32上设置足够多的微孔32012,例如,本发明在微孔导风板32上设有至少1000个微孔32012。例如,在微孔导风板32上设置40000到5000个微孔32012。
另外,基于密封、引导水流、提高结构强度等原因,可以在板体321的各边沿设置了折边或第一密封条,例如,在板体321的上下边沿以及侧边沿都设置折边,这些折边都可以是朝向板体321的后侧折弯的;又例如,在板体321的上下边沿以及侧边沿都设置第一密封条。下面以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对板体321的不同侧边设置折边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多个实施例可以相互独立地被应用,也可以是相互之间组合进行应用。
实施例1,在板体321的上边沿和下边沿中的至少一处设置折边。
如图2,微孔导风板32包括板体321,板体321沿上下方向延伸,板体321在左右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部32031和第二侧部32032,且板体321在前后方向上具有相对的后侧面32021和前侧面32022,板体321上具有微孔32012,微孔32012贯通后侧面32021 和前侧面32022,其中,板体321的上边沿和下边沿中的至少一处设有向后延伸的折边。
通过设置上折边3211,可以有效地提高微孔导风板32的结构强度,而且,在将微孔导风板32安装到出风面板的骨架上后,设置的上折边3211与面板骨架31的对应位置配合的密封效果更好。
折边可以包括上折边和/或下折边。例如,板体321的上边沿具有向后延伸的上折边;和/或板体321的下边沿具有向后延伸的下折边3212。
优选地,折边可以是沿着板体的边沿从邻近板体的左边沿的位置延伸到邻近板体的右边板的位置。
具体而言,邻近是指相互靠近。以折边的一端邻近板体的左边沿为例,是指折边的一端位于板体的左边沿、伸出板体的左边沿或者与板体的左边沿之间间隔开预定距离,例如,将折边的左端沿与板体的左边沿之间的距离与板体在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的比值设置为预定比例,预定比例可以在0-1/4的范围内,优选地,预定比例不大于1/8。
另外,板体的左边沿是指板体的左边的边沿,其中,在板体的角部倒角或倒圆时,板体的左边沿可以包括或者不包括倒角或倒圆的部分。
优选地,所述折边从所述板体的第一侧部的边沿(左边沿和右边沿中的一个)延伸到所述第二侧部的边沿(左边沿和右边沿中的另一个)。
所述折边为沿左右方向连续延伸的长条状或在左右方向上间隔排布的多段。
另外,在微孔导风板32安装时,可以在微孔导风板32与面板骨架31等上的对应位置之间设置密封结构,通过密封结构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密封的效果。
折边可以设置成在向后延伸的方向上水平、向上倾斜或向下倾斜。
例如,上折边3211可以设置成在向后延伸的方向上水平,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微孔导风板32的结构强度。当然,上折边3211可以设置成倾斜延伸的形式。例如,还可以将上折边3211设置成在朝向板体321后侧延伸的方向上向下倾斜,以方便上折边3211插入到对应的安装口3101内;还可以将上折边3211设置成在朝向板体321后侧延伸的方向上向上倾斜,从而可以提高上折边3211与安装口3101之间的密封效果。
又例如,可以将下折边3212设置成在朝板体321后侧延伸的方向上水平,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微孔导风板32的结构强度。优选地,下折边3212可以设置成倾斜延伸的形式。还可以将下折边3212设置成在朝向板体321后侧延伸的方向上向下倾斜,以方便下折边 3212插入到对应的安装口3101内;还可以将下折边3212设置成在朝向板体321后侧延伸的方向上向上倾斜,从而可以提高下折边3212与安装口3101之间的密封效果。
当然,还可以将折边设置成弹性折边。
有利地,折边的后侧边沿具有至少一个缺口槽。
例如上折边3211的后侧边沿具有至少一个缺口槽。又例如,下折边3212的后侧边沿具有至少一个缺口槽。缺口槽可以进行让位,也可以用于定位其他元件。
结合前述设置了第一挂钩322的实施例,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挂钩322可以与上折边 3211的后侧边沿相连。
结合前述设置了插销323的实施例,前述实施例中的插销323可以与下折边3212的后侧边沿相连。
当然第一挂钩322也可以连接于板体321的上部(例如上部的后侧面32021上)、插销 323也可以连接于板体321的下部的其它位置(例如下部的后侧面32021上)。
在前述实施例的出风面板中,可以在微孔导风板的折边与安装口的周沿之间设置密封件。
实施例2,在板体321的第一侧部32031和第二侧部32032中至少一处的边沿设置侧折边。
如图2,微孔导风板32包括板体321,板体321沿上下方向延伸,板体321在左右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部32031和第二侧部32032,且板体321在前后方向上具有相对的后侧面32021和前侧面32022,板体321上具有微孔32012,微孔32012贯通后侧面32021 和前侧面32022,其中,板体321的第一侧部32031和第二侧部32032中的至少一处设有向后延伸的侧折边。
通过设置侧折边,可以有效地提高微孔导风板32的结构强度,而且,在将微孔导风板 32安装到出风面板的骨架上后,设置的侧折边与面板骨架31的对应位置配合的密封效果更好。
其中,所述侧折边从邻近所述板体上边沿的位置延伸到邻近所述板体的下边沿的位置。
另外,在微孔导风板32安装时,可以在微孔导风板32与面板骨架31等上的对应位置之间设置密封结构,通过密封结构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密封的效果。
结合前述实施例,在板体上设置了前述的第二挂钩时,第二挂钩可以与对应的侧折边的后边沿相连,在板体上设置了连接片时,连接片可以与对应的侧折边的后边沿相连。
侧折边在向后朝板体后侧延伸的方向上朝向板体的中心倾斜或背离板体的中心倾斜。
侧折边从板体的上边沿延伸到板体的下边沿。
侧折边包括设于板体的第一侧部的边沿的第一侧折边,第一侧折边的后边沿连接有向下延伸的挂钩。
侧折边包括设于板体的第二侧部的边沿的第二侧折边,第二侧折边的后边沿连接有朝向第一侧部延伸的连接片。
其中,“板体321的第一侧部32031和第二侧部32032中的至少一处设置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折边”包括但不限于:
板体321的第一侧部32031设置第一侧折边3213;或
板体321的第二侧部32032设置第二侧折边3214;或
板体321的第一侧部32031设置第一侧折边3213,且板体321的第二侧部32032设置了第二侧折边3214。
如图2,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板体321的第一侧部32031的边沿具有向板体321的后侧延伸的第一侧折边3213。
结合前述设置了第二挂钩324的实施例,第二挂钩324可以第一侧折边3213的后侧边沿相连。
其中,第一侧折边3213可以设置成垂直于板体321的方向延伸,第一侧折边3213还可以设置成在朝板体321后侧延伸的方向上朝向板体321的中心倾斜,第一侧折边3213还可以设置成在朝板体321后侧延伸的方向上背离板体321的中心倾斜延伸。
如图2,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中,板体321的第二侧部32032的边沿具有向板体321 的后侧延伸的第二侧折边3214,
结合前述设置了连接片325的实施例,连接片325可以与第二侧折边3214的后侧边沿相连。
其中,第二侧折边3214可以设置成垂直于板体321的方向延伸,第二侧折边3214还可以设置成在朝板体321后侧延伸的方向上朝向板体321的中心倾斜,第二侧折边3214还可以设置成在朝板体321后侧延伸的方向上背离板体321的中心倾斜延伸。
另外,板体321的下边沿可以设置或不设置前述的下折边3212。以板体321的下边沿设置前述的下折边3212为例。
如图3,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板体321的下边沿设有向板体321的后侧延伸的下折边3212。
其中,下侧边可以与前述的侧折边之间形成间隙(下侧边与侧折边部分相接或完全隔开)。本发明中的侧边沿具有导流冷凝水或其它水流的作用,在冷凝水冷经过侧折边时,在重力作用下,冷凝水等向下流动,如果没有设置下折边3212或者下折边3212与侧折边之间具有间隙,水流将会越过下折边3212之后继续向下流动,从而可以流到接水盘35内(当然,也可以在其它导流结构的导流作用下流到接水盘35)。
同样地,下折边可以与侧折边相连,还可以在下折边3212的后侧边沿设置缺口槽,也可以在下折边3212上设置上下贯通下折边3212的槽孔,这里的缺口槽和槽孔都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在冷凝水冷经过侧折边时,在重力作用下,冷凝水等向下流动,一部分水流将会流到下折边3212上,然后通过下折边3212上的缺口槽或槽孔继续向下流通,从而可以流到接水盘35内(当然,也可以在其它导流结构的导流作用下流到接水盘35)。
另外,如图12,在将该微孔导风板32应用于前述的出风面板3上时,在包括有面板骨架31的出风面板3中,可以在面板骨架31的后侧面32021上设置接水筋条311,并使接水筋条31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微孔导风板32的正下方,此时,在前述任一个示例中从微孔导风板32上向下倒流出的冷凝水等可以由接水筋条311承接,接水筋条311接收到冷凝水等时可以将水导流至接水装置。
在将该出风面板3应用于空调柜机1000时,可以在空调柜机1000上设置接水盘35,接水盘35可以用来承接空调柜机1000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例如蒸发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
另外,由于空调柜机1000不可能做到完全密封,因此,外界的热空气有可能会进入到空调柜机1000内,从而在微孔导风板32上形成冷凝水,因此,也可以将微孔导风板32上的冷凝水引导至接水盘35上。
其中,在面板骨架31上设置了接水筋条311时,可以将接水筋条311设置成可以朝向接水盘35导流水的形状,其中接水筋条可以支撑在接水盘35上,并适于将水导流到接水盘35内。
结合实施例3中的前述描述,出风面板3上的冷凝水(或其它液体,例如外部溅水等) 的导流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路径:
第一,微孔导风板32上没有设置下折边3212或微孔导风板32上设有下折边3212但下折边3212与侧折边具有间隙,冷凝水等沿着侧折边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最终导流到接水盘35;
第二,微孔导风板32上设有下折边3212且下折边3212与侧折边相连,下折边3212的后侧边设有缺口或下折边3212上设有槽孔,冷凝水等沿着侧折边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流到下折边3212上后经过缺口或操控继续向下流通,最终导流到接水盘35。
第三,面板骨架31上设置了接水筋条311,从微孔导风板32上流下的冷凝水等经过接水筋条导流后,最终导流到接水盘35。
实施例3,在板体321的第一侧部32031和第二侧部32032中的至少一处设置第一密封条3215。
需要强调的是,设置第一密封条3215与设置侧折边并不会冲突,也就是说,实施例4 依然可以结合实施例3实施或实施例4单独实施。
微孔导风板32包括板体321,板体321沿上下方向延伸,板体321在左右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部32031和第二侧部32032,且板体321在前后方向上具有相对的后侧面32021和前侧面32022,板体321上具有微孔32012,微孔32012贯通后侧面32021和前侧面32022,其中,板体321的第一侧部32031和第二侧部32032中的至少一处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密封条3215。
根据本发明上的微孔导风板32,可以通过第一密封条3215进行密封,从而提高无风感的效果。
优选地第一密封条向后凸出板体的后侧面。
在具有该微孔导风板32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可以通过第一密封条3215将微孔导风板 32与蜗壳1上的出口之间的间隙密封,从而使得气流可以通过微孔导风板32而不会通过其它的导风装置送出,提高无风感的效果。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密封条3215从板体321的上边延伸到板体321的下边。进一步地提高密封的效果。
当然,也可以设置多个密封段,还可以将第一密封条3215设置成与板体321的上边和下边间隔开预定距离。
在一些示例中,板体321上设有有定位件,定位件相对固定地与板体321相连,且第一密封条3215相对固定地与定位件相连。通过定位件可以将第一密封条3215稳定地安装到板体321上,其中,定位一个第一密封条3215的定位件可以包括多个压块或一个条状的定位件。
例如,定位件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压块,且第一密封条3215的一部分由多个压块压住。
又例如,第一密封条3215包括定位部和密封部,定位件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压住第一密封条3215的定位部,密封部朝向背离板体321的方向伸出定位部。其中定位部与密封部可以为同一个元件的两个不同部分,可以是不同的结构,例如第一密封条3215为毛刷,密封部可以为刷毛,而定位部可以为固定刷毛的结构。
优选地,第一密封条3215为海绵条或毛刷。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第一密封条3215,例如橡胶等。
本发明的第一密封条3215设于板体321的侧边,也可以将第一密封条3215设置在板体321的后侧面32021上。
另外,结合前述具有连接片325的微孔导风板32,可以通过连接盘来固定第一密封条 3215。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密封的效果,可以在板体的上部和下部中的至少一处设置第二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可以演左右方向延伸,而第二密封条伸出板体的后侧面。
第二密封条从板体的左边沿延伸到板体的右边沿。
另外,本发明的微孔导风板为钣金一体成型的铝合金板。由于铝合金的热胀冷缩率与面板骨架的热胀冷缩率比例不相同,因此,可能会存在间隙导致冷凝水,本申请中采用了前述的冷凝水导流方向,可以方便对冷凝水的导流。
微孔导风板在左右方向上呈中部前凸的弧形,微孔导风板的上边沿设有上折边、下边沿设有下折边、第一侧部的边沿设有第一侧折边、第二侧部的边沿设有第二侧折边,且上折边、第一侧折边、下折边以及第二侧折边首尾相接或至少两个间隔开。
结合图1至图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柜机1000,包括:外壳2、蜗壳1和出风面板3。外壳2上具有进风口201和出风口202;蜗壳1设在外壳2内,蜗壳1的入口101 与进风口201相对,蜗壳1的出口102与出风口202相对;出风面板3设在外壳2和外壳2之间,且出风面板3沿环绕蜗壳1的方向可转动,出风面板3为根据前述实施例的出风面板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柜机1000,采用了根据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出风面板3,而出风面板3上具有根据前述实施例描述的微孔导风板32。从而可以起到更优的微孔32012导风效果,实现无风感或微风感。
另外,空调柜机1000上的出风面板3和微孔导风板32均可以具有前述的任何一个实施例的技术特征或多个技术特征的组合,因此,也就具有了前述的每一个实施例及他们的组合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微孔导风板32可以由钣金成型。
如前述实施例描述的那样,出风面板3包括微孔导风板32、挡风板34、格栅导风件33,通过转动出风面板3可以选择气流的输送形式,
例如,将微孔导风板32隔开蜗壳1的出口102和外壳2的出风口202之间;将格栅导风件33隔开蜗壳1的出口102和外壳2的出风口202之间,将挡风板34隔开蜗壳1的出口102和外壳2的出风口202之间。
如图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柜机1000,包括:外壳2、蜗壳1和出风面板3,外壳2上具有进风口201和出风口202;蜗壳1设在外壳2内,蜗壳1的入口101与进风口201相对,蜗壳1的出口102与出风口202相对,出风面板3设在外壳2和外壳2之间,且出风面板3沿环绕蜗壳1的方向可旋转,出风面板3包括面板骨架31以及设在面板骨架 31上的微孔导风板32、格栅导风件33和挡风板34,微孔导风板32、格栅导风件33和挡风板34沿环绕蜗壳1的方向分布,出风面板3通过转动使微孔导风板32、格栅导风件33 和挡风板34中的至少一个间隔于蜗壳1的出口102和外壳2的出风口202之间。
空调柜机1000工作过程中,在蜗壳1内的涡轮的驱动作用下气流将从外壳2的进风口 201进入到空调柜机1000,在经过换热后通过蜗壳1的出口102送出,从蜗壳1的出口102送出的气流将在经过出风面板3后送出到外壳2上的出风口202,其中气流在经过出风面板3时,择一的经过挡风板34、格栅导风件33和微孔导风板32,从而实现不送风或不同形式的送风。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面板骨架31上还设有格栅导风件33和挡风板34,微孔导风板32、格栅导风件33和挡风板34沿面板骨架31的周向排布,格栅导风件33上具有导风叶片331,且相邻的两个导风叶片331之间形成出风通道,挡风板34适于阻挡气流。微孔导风板32、格栅导风件33和挡风件可以选择性地遮挡在气流驱动件的出口处,从而实现对应的导风效果,例如,在微孔32012导风件遮挡在气流驱动件的出口处时,可以实现微孔32012导风的效果,而在格栅导风件33遮挡在气流驱动件的出风口202处时,可以按照格栅导风件33的导风方向进行送风,而在挡风件遮挡在气流驱动件的出风口202处时,可以起到无处风的效果。
当然,也可以将上述微孔导风板32、格栅导风件33和挡风件中任意两个的一部分遮挡与气流驱动件的出风口202处,从而实现两种出风方式组合的出风效果。
另外,本发明中的格栅导风件33上的多个导风叶片331的倾斜方向可以设置成不相同的形式,从而实现朝向不同的方向导风。
本发明的的微孔导风板32可以为前述实施例描述的微孔导风板32。
在前述设置了第一密封条的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密封条和/或第二密封条(密封条) 密封微孔导风板对应的边与蜗壳之间的间隙。例如,在进行微孔送风时,可以将密封条与蜗壳的出风口周围接触。
如图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环绕蜗壳1的方向上出风口202的尺寸与蜗壳 1的出口102的尺寸的比值在1到1.5的范围内。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送风。
优选地,出风口202的尺寸与蜗壳1的出口102尺寸的比值在1到1.2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环绕蜗壳1的方向上格栅导风件33的尺寸不小于蜗壳1 的出口102的尺寸的2倍。格栅导风件33上具有多个朝向不同的导风叶片331,经过不同的导风叶片331可以实现不同方向的导风,因此,将格栅导风件33设置成不小于蜗壳1出风口202的两倍,可以方便选择气流的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环绕蜗壳1的方向上微孔导风板32的尺寸不小于蜗壳1 的出口102的尺寸,且在环绕蜗壳1的方向上挡风板34的尺寸不小于外壳2的出风口202尺寸。从而可以通过合理的密封方式选择气流的送风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微孔导风板32、挡风板34和格栅导风件33在环绕蜗壳1的方向上依次布置;或挡风板34、微孔导风板32和格栅导风件33在环绕蜗壳1的方向上依次布置;或挡风板34、格栅导风件33和微孔导风板32在环绕蜗壳1的方向上依次布置。
微孔导风板32、挡风板34以及格栅导风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切换,例如微孔导风板32、挡风板34和格栅导风件33在绕气流驱动结构(蜗壳)的方向上依次布置。
例如,挡风板34、微孔导风板32、格栅导风板依次排布,从而可以实现气流的逐渐减弱或逐渐增强的效果。
当然,还可以将挡风板34、微孔导风板32和格栅导风件33在绕气流驱动结构的方向上依次布置;或挡风板34、格栅导风件33和微孔导风板32在绕气流驱动结构的方向上依次布置。
其中挡风板34、微孔导风板32和格栅导风板的不同排布形式可以实现不同的切换形式,例如,将微孔导风板32、挡风板34和格栅导风件33依次排布,此时,如果需要将微孔32012出风切换至格栅导风,则需要经过挡风板34。
另外,本发明的格栅导风件33、挡风板34可以与面板骨架31形成为一体,也可以是相互独立的制作完成后装配到一起。
进一步地,微孔导风板32、格栅导风件33和挡风板34中相邻的两个相接或间隔开。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柜机1000还包括:进风面板36,进风面板36上过滤件361,过滤间间隔于蜗壳1的入口101和外壳2的进风口201之间。
优选地,进风面板36与出风面板3相对固定。
有利地,微孔导风板32、格栅导风件33和挡风板34均与面板骨架31形成为一体;或微孔导风板32、格栅导风件33和挡风板34中的至少一个与面板骨架31可拆卸地连接。
本发明的出风面板环绕蜗壳可以旋转,例如,在蜗壳的下方设置转盘(例如前述的接水盘),将蜗壳支撑于转盘上,可以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使出风面板绕蜗壳转动。
另外,可以在蜗壳的上方设置转动框上,并将出风面板的上端与转动装连接,通过驱动转动框旋转即可实现出风面板旋转。另外,转动狂可以采用电机、齿轮传动等方式进行旋转。
优选地,本发明中的出风面板的上边沿不低于蜗壳出口的上边和出风口的上边,本发明中的出风面板的下边沿不高于蜗壳出口的下边和出风口的下边。
进一步地优选地,微孔导风板、格栅导风件以及挡风板中任一个的上边沿均高于蜗壳的出口的上边沿和出风口的上边、下边沿均低于蜗壳的出口的下边和出风口的下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出风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骨架,所述面板骨架上具有安装口;
微孔导风板,所述微孔导风板安装在所述面板骨架上并与所述安装口正对,所述微孔导风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板体在左右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且所述板体在前后方向上具有相对的后侧面和前侧面,所述板体上具有微孔,所述微孔贯通所述后侧面和所述前侧面,其中,所述板体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分别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向后凸出所述板体的后侧面;
格栅导风件和挡风板,所述微孔导风板、所述格栅导风件和所述挡风板沿所述面板骨架的周向排布,所述格栅导风件和所述挡风板中的其中一个对应所述第一侧部设置,另一个对应所述第二侧部设置,所述格栅导风件上具有导风叶片,且相邻两个所述导风叶片之间形成出风通道,所述挡风板适于阻挡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条从所述板体的上边延伸到所述板体的下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相对固定地与所述板体相连,且所述第一密封条相对固定地与所述定位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压块,且所述第一密封条的一部分由多个压块压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条包括定位部和密封部,所述定位件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压住所述第一密封条的定位部,所述密封部向后伸出所述定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条为海绵条或毛刷。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条设于所述板体的侧边或所述板体的后侧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上部和下部中的至少一处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密封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条从所述板体的左边沿延伸到所述板体的右边沿。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导风板为钣金一体成型的铝合金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导风板嵌入安装于所述安装口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出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内设有支撑筋条,所述微孔导风板安装在所述支撑筋条的前面。
13.一种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蜗壳,所述蜗壳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蜗壳的入口与所述进风口相对,所述蜗壳的出口与所述出风口相对;
出风面板,所述出风面板设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外壳之间,且所述出风面板沿环绕所述蜗壳的方向可转动,所述出风面板为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面板,所述第一密封条适于密封所述微孔导风板的对应侧边与所述蜗壳之间的间隙。
CN201810032807.1A 2018-01-13 微孔导风板、出风面板和空调柜机 Active CN1079904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2807.1A CN107990426B (zh) 2018-01-13 微孔导风板、出风面板和空调柜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2807.1A CN107990426B (zh) 2018-01-13 微孔导风板、出风面板和空调柜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90426A CN107990426A (zh) 2018-05-04
CN107990426B true CN107990426B (zh) 2024-05-31

Family

I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80016U (zh) * 2012-05-25 2012-12-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密封条安装架及密封条安装组件
CN103017312A (zh) * 2011-09-22 2013-04-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导风部件及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06595013A (zh) * 2017-01-24 2017-04-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出风面板及空调设备
CN207555788U (zh) * 2018-01-13 2018-06-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微孔导风板、出风面板和空调柜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7312A (zh) * 2011-09-22 2013-04-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导风部件及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02580016U (zh) * 2012-05-25 2012-12-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密封条安装架及密封条安装组件
CN106595013A (zh) * 2017-01-24 2017-04-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出风面板及空调设备
CN207555788U (zh) * 2018-01-13 2018-06-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微孔导风板、出风面板和空调柜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9949B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108087981B (zh) 微孔导风板、出风面板和空调柜机
CN100439802C (zh) 空调器
CN101726080B (zh) 空调
CN207865669U (zh) 一种空调器过滤网及空调器
CN207688279U (zh) 微孔导风板、出风面板和空调柜机
CN207639029U (zh) 电控盒及空调室外机
CN107990426B (zh) 微孔导风板、出风面板和空调柜机
CN110736149A (zh) 一种具有换新风功能的一体式空调
CN108302617A (zh) 空调柜机
AU741436B2 (en) Fixing device and fixing structure for air conditioner
CN212618730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781471U (zh) 一种室内机
CN214307338U (zh) 一种空调进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CN21261873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82272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128425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881012U (zh) 电控盒、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8379629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278754A (zh) 微孔导风板、出风面板和空调柜机
CN211953174U (zh) 一种面板支架及风幕机
CN211177067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688482U (zh) 壁挂式空调器
CN100541024C (zh) 一体型空调器换气门驱动装置
CN212511470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