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63908U -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63908U
CN220963908U CN202322398003.2U CN202322398003U CN220963908U CN 220963908 U CN220963908 U CN 220963908U CN 202322398003 U CN202322398003 U CN 202322398003U CN 220963908 U CN220963908 U CN 220963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connector
seat
nut
side wal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9800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海港
朱跃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dong Q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dong Q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dong Q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dong Q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9800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63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63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639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相互插接在一起的连接器母座和连接器公座,所述连接器母座安装于第一电路板,所述连接器母座安装于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器母座包括第一座体、若干第一端子及第一屏蔽壳体,所述第一座体设有纵向延伸的第一插槽及位于所述第一插槽的中央岛部,所述连接器公座包括第二座体、若干第二端子及第二屏蔽壳体,所述连接器母座还包括螺母及螺栓,所述螺母固定于所述中央岛部,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螺母锁紧,只有螺母和螺栓脱离后,连接器母座和连接器公座才可分离开,两者具有稳定可靠的连接,保障电信号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金属屏蔽壳体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已经用作一种用于互相连接板的表面的连接器,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组连接器母座和连接器公座。连接器公座插入连接器母座中并且使得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彼此接触。现有技术可参考CN212485720U号专利揭示的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连接器母座和连接器公座,其分别包括绝缘座体、导电端子及金属屏蔽壳体,导电端子收容于绝缘座体,屏蔽壳体包围在绝缘座体外侧,实现连接器的信号屏蔽功能。连接器母座和连接器公座主要依靠弹性挤压力实现固定,然而,由于固定效果薄弱,任何轻微的外力或震动都可能会导致连接松动,从而影响电信号的稳定性。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连接稳定可靠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相互插接在一起的连接器母座和连接器公座,所述连接器母座安装于第一电路板,所述连接器母座安装于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器母座包括纵长的第一座体、若干第一端子及包覆所述第一座体的第一屏蔽壳体,所述第一座体设有纵向延伸的第一插槽及位于所述第一插槽的中央岛部,所述连接器公座包括纵长的第二座体、若干第二端子及包覆所述第二座体的第二屏蔽壳体,所述第二座体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槽,所述第一屏蔽壳体具有呈拉伸无缝隙的环状结构,且该环状结构围设于第一座体和第一端子外;且所述连接器母座还包括螺母及螺栓,所述螺母固定于所述中央岛部,且位于第一屏蔽壳体的环状结构内,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螺母锁紧。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螺母设置为纵向间隔开的两个,该两个螺母的间距为连接器母座长度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螺母与靠近该螺母的所述连接器母座的纵向末端的距离为所述连接器母座长度的四分之一。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电路板为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为硬质的印刷电路板,便于连接器母座与连接器公座相互对接。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螺母组装或埋设于所述第一座体;所述螺母包括底板及从所述底板凸伸的圆筒,所述圆筒设有与所述螺栓锁紧的螺纹孔。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底板裸露于所述第一座体底面,用以焊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座体设有让位孔,所述圆筒部分地凸出于所述中央岛部而进入所述让位孔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座体包括首尾相连围成所述第一插槽的两第一侧墙和两第一端墙,所述第二座体包括底墙、两第二侧墙、两第二端墙及第二插槽,第二侧墙和第二端墙是从底墙向上延伸而成,所述第二插槽形成在所述底墙、两第二侧墙和两第二端墙之间,所述让位孔设于所述底墙上。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屏蔽壳体包括四周封闭的且上下中空的第一框体,所述第一座体容纳于所述第一框体中,所述第一框体包括首尾相连的四个第一侧壁及从第一侧壁底缘向内侧弯折延伸的第一底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底壁和所述第一座体之间形成有一插接空间,所述第二屏蔽壳体包括上下中空的第二框体,所述第二座体容纳于所述第二框体中,所述第二框体包括首尾相连的四个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插接于所述插接空间,所述第二侧壁上排列有弹性抵压所述第一侧壁内侧面的弹片。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器母座的纵向长度介于21.5mm~27mm之间,所述连接器母座的横向宽度介于4mm~5.5mm之间。
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组件的连接器母座还包括螺母及螺栓,所述螺母固定于所述中央岛部,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螺母锁紧,如此设计,连接器公座被连接器母座和第二电路板夹紧固定,只有螺母和螺栓脱离后,连接器母座和连接器公座才可分离开,两者具有稳定可靠的连接,难以发生连接松动,从而保障电信号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连接器母座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连接器母座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连接器母座的第一座体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连接器母座的第一座体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连接器母座的第一端子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连接器母座的第一屏蔽壳体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连接器母座的螺母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连接器母座的螺栓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连接器公座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连接器公座的第二座体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连接器公座的第二座体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连接器公座的第二端子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连接器母座的第二屏蔽壳体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2连接器母座的立体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2连接器公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能够相互插接在一起的连接器母座100与连接器公座200,连接器母座100安装于第一电路板300上,第一电路板300为软板(即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器公座200安装于第二电路板400上,第二电路板400为硬板(即硬质的印刷电路板),第二电路板400设有纵向间隔开的多个通孔405,现有两对接电路板都为硬板的电路板,或者,大部分采用连接器公座连接于软板,而连接器母座连接于软板的技术;相对该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将连接器母座连接软板,在安装时,能给操作者更好的对接,防止不能准确的对接,而发生的常摩擦对齐的现象,以减少连接器的磨损。
请参阅图2至图9所示,连接器母座100包括纵长的第一座体10、两排第一端子20、第一屏蔽壳体30、两螺母40及两螺栓50。第一端子20收容于第一座体10,第一屏蔽壳体30包裹在第一座体10外围,两螺母40固定于第一座体10上,并且沿第一座体10的纵长方向间隔开,两螺母40的中心距为连接器母座100纵向长度的二分之一,各螺母40的中心距离连接器母座100的纵向末端的距离为连接器母座100纵向长度的四分之一。
所述螺栓50用以穿过第二电路板400的通孔405后与螺母40一一锁紧在一起。
所述第一座体10包括两第一侧墙11、两第一端墙12、由第一侧墙11和第一端墙12首尾相连围成的第一插槽13及位于第一插槽13内的中央岛部14,第一侧墙11和第一插槽13分别纵向延伸,三者相互平行,第一侧墙11及第一端墙12分别与中央岛部14隔开。两第一端墙12外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屏蔽壳体30固定的凹孔120。
所述第一端子20包括第一固定部21、呈U形的第一接触部22及从第一固定部21一端向外侧弯折延伸的第一焊接脚23,第一固定部21的另一端与第一接触部22连接。第一固定部21与第一座体10固定,第一接触部22暴露于第一插槽13,第一焊接脚23露出于第一座体10底面,用于焊接于第一电路板30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屏蔽壳体30具有呈拉伸无连接缝隙的环状结构,且该环状结构围设于第一座体10和第一端子20外,该无连接缝隙的环状结构可对第一端子20实现更好的屏蔽效果,防止传输数据是被干扰,即第一屏蔽壳体30纵向延伸,其包括四周封闭的且上下中空的第一框体31,第一框体31包括首尾相连的四个第一侧壁311及从第一侧壁311底缘向内侧弯折延伸的第一底壁312及从第一底壁312内侧边缘向上弯折延伸的两个C形夹紧壁313,第一底壁312水平设置,其设有上下贯穿第一底壁312的镂空部314,夹紧壁313位于镂空部314的纵向两端,分别从镂空部314的内侧壁向上弯折延伸而成,两夹紧壁313纵向对称。第一框体31还包括从各夹紧壁313进一步向上延伸后向下、向内侧弯折延伸的挂勾315,挂勾315位于第一框体31内。
所述第一座体10固定于第一框体31中,并且向下伸入镂空部314中,第一底壁312和夹紧壁313在纵向和横向上共同夹紧固定第一座体10,第一侧壁311和第一底壁312分别呈360度包围第一座体10,第一侧壁311、第一底壁312和第一座体10之间形成有一插接空间316,插接空间316呈矩形槽道,第一端子20的第一焊接脚23位于镂空部314中。挂勾315向下插设固定于第一座体10凹孔120中,防止第一座体10相对于第一屏蔽壳体30上下移动。
所述螺母40采用抽引拉伸成型,其包括底板41及从底板41向上延伸的圆筒42,底板41和圆筒42组装或埋设于第一座体10中央岛部14中,圆筒42部分地向上凸出于中央岛部14,底板41的底面还暴露于第一座体10外侧,用以焊接于第一电路板300,底板41边缘设有向上弯折延伸的嵌入脚410,嵌入脚410嵌入于第一座体10塑胶中,增加螺母40与第一座体10的固定强度。圆筒42设有螺纹孔43,用于与螺栓50锁紧。
所述螺栓50包括头部51和螺杆52,头部51的外径大于第二电路板400通孔405的内径,螺杆52用以与螺母40的螺纹孔43锁紧。
请参阅图10至图14所示,连接器公座200包括纵长的第二座体60、若干第二端子70及第二屏蔽壳体80。
所述第二座体60包括底墙64、两第二侧墙61、两第二端墙62及第二插槽63,第二侧墙和第二端墙是从底墙64向上延伸而成,第二插槽63形成在底墙64、两第二侧墙61和两第二端墙62之间,第二侧墙61和第二插槽63分别纵向延伸而成。底墙64上下贯穿底墙64的两让位孔640,两让位孔640沿第二座体60的纵向间隔开。底墙64的纵向两端底面还设有固定孔642。
所述第二端子70设置为两排,间隔排列在第二侧墙61上,每一第二端子70包括呈倒U形的第二接触部72及从第二接触部72一端向外侧弯折延伸的第二焊接脚73。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屏蔽壳体80具有呈拉伸无连接缝隙的环状结构,且该环状结构围设于第二座体60和第二端子70外,并插入第一屏蔽壳体内,即所述第二屏蔽壳体80的环状结构包括上下中空的第二框体81,第二框体81包括首尾相连的四个第二侧壁811、呈C形的两第三侧壁812、第二底壁813及连接在第二侧壁811和第三侧壁812顶部的C形顶壁814。第二座体60固定于第二框体81内,第二侧壁811呈360度环绕第二座体60。第二侧壁811上设有间隔排列的若干弹片8110,便于在与连接器母座配合是更加紧密,第三侧壁812位于第二侧壁811的内侧及第二屏蔽壳体80的纵向两端,并且与第二侧壁811相互平行。第二底壁813与第三侧壁812垂直连接,第二底壁813的纵向内端缘设有向上弯折延伸的插片816,用于向上插入固定于第二座体60的固定孔642中。
当连接器母座100和连接器公座200对接在一起时,第一座体10的中央岛部14插入第二座体60的第二插槽63中,第二座体60的第二侧墙61插入第一座体10的第一插槽13中,第一端子20的第一接触部22和第二端子70的第二接触部72一一电性接触,螺母40的圆筒42伸入让位孔640中,第二屏蔽壳体80的第二侧壁811插入于连接器母座100的插接空间316中,各弹片8110弹性抵压在第一侧壁311内侧面上,实现第一屏蔽壳体30和第二屏蔽壳体80电性连接,螺栓50的螺杆52穿过第二电路板400的通孔405后与螺母40锁紧,使连接器公座200被夹紧在连接器母座100和第二电路板400之间,只有螺母40和螺栓50脱离后连接器母座100和连接器公座200才可分离开;且螺母40和螺栓50位于连接器母座100和连接器公座200的无缝隙环状结构内,在锁扣后也能对配合后的螺栓与螺母更好的屏蔽性,且设置于中央岛部14上,增加该螺母40与连接器插座的结合的稳定性,因中央岛部结构较厚,结合更稳定。
请参阅图15及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2公开另外一种连接器母座100A和连接器公座200A,与实施方式1相比,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尺寸由做调整,具体地,连接器母座100A的纵向长度有增加,由21.5mm增加至27mm,但是,横向宽度有减少,由5.5mm减少至4mm。因此,本实用新型连接器母座的纵向长度介于21.5mm~27mm,横向宽度介于4mm~5.5mm。参考实施方式1的叙述,实施方式2也可实现相同功能与技术效果,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另外,所述螺母40和螺栓50位于纵向的两排端子之间,防止螺母40和螺栓50对端子传输信号的干扰。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Claims (10)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相互插接在一起的连接器母座和连接器公座,所述连接器母座安装于第一电路板,所述连接器公座安装于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器母座包括纵长的第一座体、若干第一端子及包覆所述第一座体的第一屏蔽壳体,所述第一座体设有纵向延伸的第一插槽及位于所述第一插槽的中央岛部,所述连接器公座包括纵长的第二座体、若干第二端子及包覆所述第二座体的第二屏蔽壳体,所述第二座体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壳体具有呈拉伸无缝隙的环状结构,且该环状结构围设于第一座体和第一端子外;且所述连接器母座还包括螺母及螺栓,所述螺母固定于所述中央岛部,且位于第一屏蔽壳体的环状结构内,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螺母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设置为纵向间隔开的两个,该两个螺母的间距为连接器母座长度的二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与靠近该螺母的所述连接器母座的纵向末端的距离为所述连接器母座长度的四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为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为硬质的印刷电路板,便于连接器母座与连接器公座相互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组装或埋设于所述第一座体;所述螺母包括底板及从所述底板凸伸的圆筒,所述圆筒设有与所述螺栓锁紧的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裸露于所述第一座体底面,用以焊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体设有让位孔,所述圆筒部分地凸出于所述中央岛部而进入所述让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包括首尾相连围成所述第一插槽的两第一侧墙和两第一端墙,所述第二座体包括底墙、两第二侧墙、两第二端墙及第二插槽,第二侧墙和第二端墙是从底墙向上延伸而成,所述第二插槽形成在所述底墙、两第二侧墙和两第二端墙之间,所述让位孔设于所述底墙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壳体包括四周封闭的且上下中空的第一框体,所述第一座体容纳于所述第一框体中,所述第一框体包括首尾相连的四个第一侧壁及从第一侧壁底缘向内侧弯折延伸的第一底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底壁和所述第一座体之间形成有一插接空间,所述第二屏蔽壳体包括上下中空的第二框体,所述第二座体容纳于所述第二框体中,所述第二框体包括首尾相连的四个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插接于所述插接空间,所述第二侧壁上排列有弹性抵压所述第一侧壁内侧面的弹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母座的纵向长度介于21.5mm~27mm之间,所述连接器母座的横向宽度介于4mm~5.5mm之间。
CN202322398003.2U 2023-09-04 2023-09-04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220963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98003.2U CN220963908U (zh) 2023-09-04 2023-09-04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98003.2U CN220963908U (zh) 2023-09-04 2023-09-04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63908U true CN220963908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14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98003.2U Active CN220963908U (zh) 2023-09-04 2023-09-04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639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94253B2 (en) Coaxial connector with a new type of contact
US20060264074A1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terminal contacts
TW201334300A (zh) 電連接器及使用該電連接器之電子裝置
US7726992B2 (en) RF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 terminal set with movable bridge
US885192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17261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O2001003246A1 (fr) Connecteur pour cartes avec contact a la masse
CN220963908U (zh)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CN201323292Y (zh) 线缆连接器
CN210744253U (zh) 板对板插头、插座及其组件
CN220963906U (zh)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CN220963909U (zh) 电连接器组件
JPH09245861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20963907U (zh)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CN211789865U (zh) 连接器
CN114784548A (zh) 电连接器
CN209860167U (zh) 板对板型rf插头
JP3168519B2 (ja) シールド型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と補助的取付シールド
CN210272746U (zh) 一种连接器的超薄装配结构
TW202027349A (zh) 電連接器組件及其對接連接器組件
CN219979967U (zh) 一种具有信号屏蔽和防止串扰功能的电连接器
CN219513387U (zh) 一种配合可靠的插座、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CN215933968U (zh) 一种高可靠性的接插组件
CN212908447U (zh) 一种连接器转接线缆组件
CN221041627U (zh) 一种大电流插座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