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63328U - 柔性散热组件 - Google Patents
柔性散热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63328U CN220963328U CN202322724832.5U CN202322724832U CN220963328U CN 220963328 U CN220963328 U CN 220963328U CN 202322724832 U CN202322724832 U CN 202322724832U CN 220963328 U CN220963328 U CN 2209633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exible
- heat dissipation
- liquid
- layer
- heat s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329 compou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61 polym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91 radiation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8 ti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35 t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018 Cast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13 electro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31 hot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1 metal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60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柔性散热组件,柔性散热组件包括柔性散热基体和循环泵,柔性散热基体包括散热壳体以及设置于散热壳体内的柔性中间层,柔性中间层设置有通道,散热壳体和通道形成流道,散热壳体上设置有与流道相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循环泵具有进流质口和出流质口,进流质口和出液口相连通,出流质口和进液口相连通,循环泵和流道配合形成封闭的循环流路,循环流路内填充有液态工质,循环泵用于为液态工质在循环流路内的循环流动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对发热源的散热降温,柔性散热基体能够在曲面复杂空间下发生柔性弯曲,可有效利用空间,提升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散热组件。
背景技术
现代芯片的体积越来越小,性能也越来越强,其功耗也越来越大,传统的散热组件都是刚性配件组成,如热管、均温板等,其应用需要固定空间,且形状多为平直,或具有少量固定的弯折特征,无法在曲面复杂空间下有效利用空间,导致散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柔性散热组件,解决了现有的刚性散热组件无法有效利用空间,导致散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散热组件,包括:
柔性散热基体,包括散热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散热壳体内的柔性中间层,所述柔性中间层设置有通道,所述散热壳体和所述通道形成流道,所述散热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流道相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具有进流质口和出流质口,所述进流质口和所述出液口相连通,所述出流质口和所述进液口相连通,所述循环泵和所述流道配合形成封闭的循环流路,所述循环流路内填充有液态工质,所述循环泵用于为所述液态工质在所述循环流路内的循环流动提供动力。
该柔性散热组件包括柔性散热基体和循环泵,柔性散热基体的柔性中间层设置有通道,散热壳体和通道形成流道,循环泵与流道配合形成封闭的循环流路,循环流路内填充有液态工质,循环泵用于为液态工质在循环流路内的循环流动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对发热源的散热降温,柔性散热基体能够在曲面复杂空间下发生柔性弯曲,可有效利用空间,提升散热效果。
作为上述柔性散热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壳体包括:
上盖,至少包括上盖金属层和上盖柔性层,所述上盖柔性层设置于所述上盖金属层的内侧,所述上盖柔性层包括至少一层柔性层;
下盖,至少包括下盖金属层和下盖柔性层,所述下盖柔性层设置于所述下盖金属层的内侧,所述下盖柔性层包括至少一层柔性层,所述柔性中间层位于所述上盖柔性层和所述下盖柔性层之间,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位于所述上盖上,或均位于所述下盖上。
上述的散热壳体通过上盖、柔性中间层及下盖形成柔性散热基体,能够发生柔性弯曲,该散热壳体的结构简单,制备方便。
作为上述柔性散热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道沿所述柔性中间层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柔性中间层的上下两面,所述上盖柔性层和所述下盖柔性层与所述通道围成所述流道。
通过将通道贯通柔性中间层,进而与上盖柔性层和下盖柔性层配合围成流道,流道的制备较为方便。
作为上述柔性散热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柔性中间层包括至少一层柔性层。
柔性中间层包括至少一层柔性层,能够根据需求选择设置柔性层的层数,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
作为上述柔性散热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流道相连通的排气注液口,所述排气注液口用于将所述流道内的气体排出,并用于向所述流道内填充所述液态工质,所述排气注液口在填充完毕所述液态工质后被封堵。
通过排气注液口能够将流道内的气体排出,以便于液态工质的填充。
作为上述柔性散热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流道相连通的排气口和注液口,所述排气口用于将所述流道内的气体排出,所述注液口用于向所述流道内填充所述液态工质,所述排气口和所述注液口在填充完毕所述液态工质后被封堵。
排气口和注液口的独立设置能够使排气和液态填充独立进行,操作较为灵活、方便。
作为上述柔性散热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流道的一端,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流道的另一端。
上述设置以使液态工质能够在整个流道内充分流通,增大了散热面积。
作为上述柔性散热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处设置金属层。
通过设置金属层以便于与循环泵进行焊接。
作为上述柔性散热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壳体的外侧设置散热部件。
通过在散热壳体的外侧设置散热部件,以增强柔性散热组件的散热效果。
作为上述柔性散热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部件为散热翅片、石墨片或均温板。
散热部件为散热翅片、石墨片或均温板,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来选择相应的散热部件,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提高了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柔性散热组件,该柔性散热组件包括柔性散热基体和循环泵,柔性散热基体的柔性中间层设置有通道,散热壳体和通道形成流道,循环泵与流道配合形成封闭的循环流路,循环流路内填充有液态工质,循环泵用于为液态工质在循环流路内的循环流动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对发热源的散热降温,柔性散热基体能够在曲面复杂空间下发生柔性弯曲,可有效利用空间,提升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散热组件显示出内部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散热组件的剖视图。
图中:
1、柔性散热基体;
11、散热壳体;111、上盖;1111、上盖金属层;1112、上盖柔性层;1113、上盖复合层;112、下盖;1121、下盖金属层;1122、下盖柔性层;1123、下盖复合层;113、进液口;114、出液口;115、排气注液口;
12、柔性中间层;
13、流道;
2、循环泵;
100、发热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现代芯片的体积越来越小,性能也越来越强,其功耗也越来越大,传统的散热组件都是刚性配件组成,如热管、均温板等,其应用需要固定空间,且形状多为平直,或具有少量固定的弯折特征,无法在曲面复杂空间下有效利用空间,导致散热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散热组件,用于对发热源100进行散热,柔性散热组件包括柔性散热基体1和循环泵2,柔性散热基体1包括散热壳体11以及设置于散热壳体11内的柔性中间层12,柔性中间层12设置有通道,散热壳体11和通道形成流道13,散热壳体11上设置有与流道13相连通的进液口113和出液口114;循环泵2具有进流质口和出流质口,进流质口和出液口114相连通,出流质口和进液口113相连通,循环泵2和流道13配合形成封闭的循环流路,循环流路内填充有液态工质,循环泵2用于为液态工质在循环流路内的循环流动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对发热源100的散热降温,柔性散热基体1能够在曲面复杂空间下发生柔性弯曲,可有效利用空间,提升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循环泵2和发热源100分别位于柔性散热基体1的两侧。
进一步地,散热壳体11包括上盖111和下盖112,上盖111至少包括上盖金属层1111和上盖柔性层1112,上盖柔性层1112设置于上盖金属层1111的内侧,上盖柔性层1112包括至少一层柔性层;下盖112至少包括下盖金属层1121和下盖柔性层1122,下盖柔性层1122设置于下盖金属层1121的内侧,下盖柔性层1122包括至少一层柔性层,柔性中间层12位于上盖柔性层1112和下盖柔性层1122之间,进液口113和出液口114均位于上盖111上,或均位于下盖112上,以便于循环泵2的安装。上述的散热壳体11通过上盖111、柔性中间层12及下盖112形成柔性散热基体1,能够发生柔性弯曲,该散热壳体11的结构简单,制备方便。
进一步地,通道沿柔性中间层12的厚度方向贯通柔性中间层12的上下两面,上盖柔性层1112和下盖柔性层1122与通道围成流道13,流道13的制备较为方便。
可选地,上盖111采用复合工艺的Pi膜,总体厚度在0.02mm~0.2mm,材料为两层复合或多层复合,上盖金属层1111和上盖柔性层1112之间还可以设置复合层,由不同高分子材料形成的复合层。如图3所示,上盖111包括上盖金属层1111、上盖复合层1113和上盖柔性层1112,上盖金属层1111位于最外侧,上盖柔性层1112位于最内侧,上盖复合层1113为高分子材料复合层。下盖112也采用复合工艺的Pi膜,总体厚度在0.02mm~0.2mm,下盖112包括下盖金属层1121、下盖复合层1123和下盖柔性层1122,下盖金属层1121位于最外侧,下盖柔性层1122位于最内侧,下盖复合层1123为高分子材料形成的复合层。如图4所示,上盖111还可以仅包括上盖金属层1111和上盖柔性层1112,上盖柔性层1112为PI层,其外层是上盖金属层1111,上盖金属层1111的厚度为0.002mm~0.03mm,上盖金属层1111可以是钢、铜、铝等,最优的上盖111由两层复合,内层为Pi层,外层为铜,可节省电镀工序。下盖112的结构与上盖11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和图4所示,柔性中间层12包括至少一层柔性层,可以是一层柔性层,还可以是多层柔性层复合而成,可以根据需求选择设置柔性层的层数,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
本实施例中,上盖111、下盖112和柔性中间层12采用FPC的热压合工艺焊接成一个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制备。
一实施例中,散热壳体11上设置有与流道13相连通的排气注液口115,排气注液口115用于将流道13内的气体排出,并用于向流道13内填充液态工质,排气注液口115在填充完毕液态工质后被封堵。通过排气注液口115能够将流道13内的气体排出,以便于液态工质的填充。
其他实施例中,散热壳体11上设置有与流道13相连通的排气口和注液口,排气口用于将流道13内的气体排出,注液口用于向流道13内填充液态工质,排气口和注液口在填充完毕液态工质后被封堵。排气口和注液口的独立设置能够使排气和液态填充独立进行,操作较为灵活、方便。
可选地,进液口113位于流道13的一端,出液口114位于流道13的另一端,且均位于散热壳体11的周边。上述设置以使液态工质能够在整个流道13内充分流通,增大了散热面积。
本实施例中,循环泵2的泵体材质为金属,进液口113和出液口114处设置金属层,通过设置金属层以便于与循环泵2进行焊接。可选地,在进液口113和出液口114的表面可以镀镍、铜、金、锡等。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形成金属层,具体的金属层的材质不限于上述镍、铜、金、锡等,还可以为其他的金属。
本实施例中,散热壳体11与循环泵2采用低温金属焊接技术结合,如常见的回流锡焊等,焊料的熔化温度小于400度,最优值在100度~250度。其他实施例中,散热壳体11与循环泵2的连接也可以用胶粘。
本实施例中,循环泵2采用压电式液泵,具有流通性能好,直径在10毫米以下的颗粒、泥浆等均可以毫不费力地通过;不需要先灌引水,化工泵能力长,可以达到达7米以上;品种多,泵体介质过流部分,可根据用户要求不同,分为铸铁、不锈钢、衬胶、铝合金,自吸泵电机可分普通电机、防爆电机、减速电机和电磁调速电机;电动泵本身无轴封,使用寿命大大延长等优点。其他实施例中,循环泵2不限于上述的压电式液泵,可以为其他循环泵,只要能够实现液态工质在流道13内的循环流动即可。
可选地,液态工质为与散热壳体11不发生反应的液体,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水,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而且成本低;其他实施例中,液态工质不限于水,只要能够实现散热即可。
优选地,散热壳体11的外侧设置散热部件,通过在散热壳体11的外侧设置散热部件,以增强柔性散热组件的散热效果。可选地,散热部件为散热翅片、石墨片或均温板,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来选择相应的散热部件,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提高了散热效果。
该柔性散热组件采用柔性散热基体1,在曲面复杂空间下,可实现有效利用空间,提升散热。同时因为柔性散热基体1是柔性材质,在有运动需求的部件上也可应用,如在可折叠的电子产品、穿戴等产品。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柔性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散热基体(1),包括散热壳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散热壳体(11)内的柔性中间层(12),所述柔性中间层(12)设置有通道,所述散热壳体(11)和所述通道形成流道(13),所述散热壳体(11)上设置有与所述流道(13)相连通的进液口(113)和出液口(114);
循环泵(2),所述循环泵(2)具有进流质口和出流质口,所述进流质口和所述出液口(114)相连通,所述出流质口和所述进液口(113)相连通,所述循环泵(2)和所述流道(13)配合形成封闭的循环流路,所述循环流路内填充有液态工质,所述循环泵(2)用于为所述液态工质在所述循环流路内的循环流动提供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体(11)包括:
上盖(111),至少包括上盖金属层(1111)和上盖柔性层(1112),所述上盖柔性层(1112)设置于所述上盖金属层(1111)的内侧,所述上盖柔性层(1112)包括至少一层柔性层;
下盖(112),至少包括下盖金属层(1121)和下盖柔性层(1122),所述下盖柔性层(1122)设置于所述下盖金属层(1121)的内侧,所述下盖柔性层(1122)包括至少一层柔性层,所述柔性中间层(12)位于所述上盖柔性层(1112)和所述下盖柔性层(1122)之间,所述进液口(113)和所述出液口(114)均位于所述上盖(111)上,或均位于所述下盖(1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沿所述柔性中间层(12)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柔性中间层(12)的上下两面,所述上盖柔性层(1112)和所述下盖柔性层(1122)与所述通道围成所述流道(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中间层(12)包括至少一层柔性层。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体(11)上设置有与所述流道(13)相连通的排气注液口(115),所述排气注液口(115)用于将所述流道(13)内的气体排出,并用于向所述流道(13)内填充所述液态工质,所述排气注液口(115)在填充完毕所述液态工质后被封堵。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体(11)上设置有与所述流道(13)相连通的排气口和注液口,所述排气口用于将所述流道(13)内的气体排出,所述注液口用于向所述流道(13)内填充所述液态工质,所述排气口和所述注液口在填充完毕所述液态工质后被封堵。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113)位于所述流道(13)的一端,所述出液口(114)位于所述流道(13)的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113)和所述出液口(114)处设置金属层。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体(11)的外侧设置散热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件为散热翅片、石墨片或均温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724832.5U CN220963328U (zh) | 2023-10-11 | 2023-10-11 | 柔性散热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724832.5U CN220963328U (zh) | 2023-10-11 | 2023-10-11 | 柔性散热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63328U true CN220963328U (zh) | 2024-05-14 |
Family
ID=90974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724832.5U Active CN220963328U (zh) | 2023-10-11 | 2023-10-11 | 柔性散热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63328U (zh) |
-
2023
- 2023-10-11 CN CN202322724832.5U patent/CN22096332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97291B2 (en) | Active liquid metal thermal spreader | |
CN106455456B (zh) | 一种铜铝复合水冷板及其加工制作方法、水冷散热方法 | |
CN102478930A (zh) | 带液态金属散热机构的机箱背板 | |
CN103578667B (zh) | 一种基于阻尼电阻的串联水冷散热器 | |
TWM605455U (zh) | 液冷散熱裝置及具有該液冷散熱裝置的液冷散熱系統 | |
CN207995628U (zh) | 一种用于高功率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 |
CN220963328U (zh) | 柔性散热组件 | |
CN211860914U (zh) | 一种石墨烯电子元件水冷板 | |
CN207938738U (zh) | 电池管理系统 | |
CN112469242B (zh) | 液冷式车载电源 | |
CN220341216U (zh) | 一种相变液冷耦合散热结构及电子芯片散热装置 | |
CN117423929A (zh) | 冷却保温一体式电池包 | |
CN116544205A (zh) | 一种集成式功率半导体模块 | |
CN117410616A (zh) | 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锂电池模组 | |
CN218887316U (zh) | 一种换热板及电池包 | |
CN216566085U (zh) | 一种液冷复合热管的散热结构 | |
CN211557793U (zh) | 一种舰载钛合金板翅式液冷机箱 | |
CN210773606U (zh) | 一种双面散热的铜管水冷板 | |
CN208548428U (zh) | 一种电池冷却板 | |
CN208175211U (zh) | 一种具有运水结构的散热器 | |
CN218333956U (zh) | 复合材料液冷板 | |
CN221125196U (zh) | 一种用于单相浸没式服务器的液冷板 | |
CN221225420U (zh) | 基于轻薄笔记本电脑的水冷结构 | |
CN221666707U (zh) | 一种基于翅片均热板的液冷板 | |
CN216490066U (zh) | 一种用于微型水泵的直流电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