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63187U - 一种进出线端子结构及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出线端子结构及断路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63187U CN220963187U CN202322464191.4U CN202322464191U CN220963187U CN 220963187 U CN220963187 U CN 220963187U CN 202322464191 U CN202322464191 U CN 202322464191U CN 220963187 U CN220963187 U CN 2209631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pole
- wire
- circuit breaker
- 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6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465382 Physalis alkekeng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进出线端子结构及断路器,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进出线端子结构,包括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分别设置于断路器的相对两侧;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分别包括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L极端子和N极端子;进线端子的N极端子设置于进线端子的L极端子和出线端子的N极端子之间,出线端子的N极端子设置于出线端子的L极端子和进线端子的N极端子之间。上述设计得到的进出线端子结构,能够在保持可靠性的同时提高断路器整体的通用性和适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进出线端子结构及断路器。
背景技术
在低压输配电领域内,小型断路器是一种主要的电路控制设备,常见的断路器按进出线口分为接线式断路器和插拔式断路器。
在构思及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一些现实中,现有的插拔式断路器通常为只有L极端子的断路器,而接线式断路器通常同时具备N极端子和L极端子。因此,由于N极端子与L极端子的设置方式存在不同,导致只设有L极端子的断路器的底座与同时设有L极端子和N极端子的断路器的底座结构相比存在布局差异,需要重新设计基座,进而导致通用性较低、生产成本较大。因此,亟需一种具有全新进出线端子结构的插拔式断路器,能够使只设有L极端子的断路器的底座与同时设有N极端子和L极端子的断路器的底座适配,进而提高其适用性与通用性,降低生产成本。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进出线端子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只设有L极端子的断路器的底座与同时设有L极端子和N极端子的断路器的底座结构相比存在布局差异,需要重新设计基座,进而导致通用性较低、生产成本较大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进出线端子结构,包括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分别设置于断路器的相对两侧;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分别包括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L极端子和N极端子;进线端子的N极端子设置于进线端子的L极端子和出线端子的N极端子之间,出线端子的N极端子设置于出线端子的L极端子和进线端子的N极端子之间。
可选地,进线端子的L极端子和出线端子的L极端子之间形成L极回路;L极回路和进线端子的N极端子之间设置有电气隔离结构,和/或,L极回路和出线端子的N极端子之间设置有电气隔离结构。
可选地,电气隔离结构包括隔离板,隔离板立设于L极回路和进线端子的N极端子之间,和/或,隔离板立设于L极回路和出线端子的N极端子之间。
可选地,隔离板远离N极端子的一侧设置有导线槽。
可选地,电气隔离结构包括隔离板,隔离部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容置腔,容置腔用于收容对应的N极端子。
可选地,隔离部还包括相互连接以形成U形结构的第一侧板、连接板和第二侧板,U形结构和本体围合形成容置腔;U形结构的开口和N极端子的插接端对应。
可选地,电气隔离结构还具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位于电气隔离结构靠近出线端子和/或靠近进线端子的一侧,第一凹槽用于插设引弧板。
可选地,隔离部背离出线端子的N极端子的一面还设有导线槽,和/或,隔离部背离进线端子的N极端子的一面设有导线槽;导线槽用于固定L极回路的导线;导线槽的一端与第一凹槽连通,与出线端子的L极端子连接的导线分别穿设于导线槽和第一凹槽内。
可选地,电气隔离结构还包括中盖板,中盖板和隔离部连接为一体结构。
可选地,隔离部背离N极端子的一面设有两凸筋,两凸筋围合形成导线槽。
可选地,断路器的上盖对应设置有两凸台,两凸台与两凸筋相适配,且两凸筋位于两凸台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进出线端子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断路器。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进出线端子结构,包括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分别设置于断路器的相对两侧,共同形成良好的电气回路;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分别包括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L极端子和N极端子,第一方向为断路器的长度方向,这样的设置能够节省横向空间布局,提高断路器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实现断路器的小体积化;进线端子的N极端子设置于进线端子的L极端子和出线端子的N极端子之间,出线端子的N极端子设置于出线端子的L极端子和进线端子的N极端子之间;这样的布局方式能够使L极端子始终设置于断路器的最外侧,因此无论插拔式断路器是否设置N极端子,均可以采用同种基座进行安装,提高了其通用性和适用性。上述设计得到的进出线端子结构,能够在保持可靠性的同时提高断路器整体的通用性和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内的进出线端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出线端子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出线端子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出线端子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隔离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上盖与凸筋适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进出线端子结构;101-N极端子;102-L极端子;110-进线端子;120-出线端子;130-隔离板;1301-中盖板;1302-第一凹槽;131-隔离部;1311-本体;1312-第一侧板;1313-连接板;1314-第二侧板;132-导线槽;1321-凸筋;200-断路器;210-引弧板;220-导线;230-上盖;231-凸台;a-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形中的具体含义。
一些现实中,插拔式断路器通常为只有L极端子的断路器,而接线式断路器通常同时具备N极端子和L极端子。因此,由于N极端子与L极端子的设置方式存在不同,导致只设有L极端子的断路器的底座与同时设有L极端子和N极端子的断路器的底座结构相比存在布局差异,需要重新设计基座,进而导致通用性较低、生产成本较大。
在智能化、自动化高新技术的驱动下,智能家居行业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智能家居行业,在技术、市场、行业的变革中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根据功能对智能家居进行划分,可以将全屋智能分为八个模块:娱乐系统、安防系统、控制系统、照明系统、厨卫家电系统、网络及通信系统、健康医疗系统、室内环境系统。八个模块共同联动,最终实现全屋智能。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进出线端子结构100,请参照图1,包括进线端子110和出线端子120,进线端子110和出线端子120分别设置于断路器200的相对两侧;进线端子110和出线端子120分别包括沿第一方向a并列设置的L极端子102和N极端子101,第一方向a为断路器200的长度方向;进线端子110的N极端子101设置于进线端子110的L极端子102和出线端子120的N极端子101之间,出线端子120的N极端子101设置于出线端子120的L极端子102和进线端子110的N极端子101之间。
具体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进出线端子结构100,具体包括一进线端子110和一出线端子120,进线端子110和出线端子120分别设置于断路器200的相对两侧,且相对于该断路器200左右对称设置,以形成良好的电气回路。
其中,进线端子110和出线端子120分别包括N极端子101和L极端子102,且N极端子101和L极端子102沿断路器200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使进线端子110的N极端子101设置于进线端子110的L极端子102和出线端子120的N极端子101之间,出线端子120的N极端子101设置于出线端子120的L极端子102和进线端子110的N极端子101之间;也就是说,对于进线端子110的L极端子102设置于外侧,N极端子101设置于内侧,同样地,出线端子120的L极端子102也设置于外侧,N极端子101设置于内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N极端子101和L极端子102的重新布局,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进线端子110结构与出线端子120结构。在现有技术中,断路器200按进出线口分为接线式断路器200和插拔式断路器200,现有的插拔式断路器200通常为只有L极端子102的断路器200,而接线式断路器200通常同时具备N极端子101和L极端子102。因此,由于N极端子101和L极端子102的设置方式存在差异,导致只设有L极端子的断路器的底座与同时设有L极端子和N极端子的断路器的底座结构相比存在布局差异,需要重新设计基座,进而导致通用性较低、生产成本较大。而本申请的插拔式端子的进线端子110和出线端子120分别同时设置了并列排布的N极端子101和L极端子102,且L极端子102设置在外侧,无论该插拔式断路器200是否设置N极端子101,插拔式断路器均能采用相同的底座,进而提高其适用性与通用性,降低生产成本。
第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出线端子结构100中的L极端子102与N极端子101进行电气隔离,在一种优选方案中,L极端子102与N极端子101之间通过隔离板130进行电气隔离,在保证了进线端子110与出线端子120的布局紧凑的同时也提高了电气回路的可靠性。其中,隔离板130可以设置为单独的零部件,也可以与断路器200的中盖一体成形,还可以为所设置的具有电气隔离作用的隔板元件,只要能够起到电气隔离的作用即可,本申请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进出线端子结构100,包括进线端子110和出线端子120,进线端子110和出线端子120分别设置于断路器200的相对两侧,共同形成良好的电气回路;进线端子110和出线端子120分别包括沿第一方向a并列设置的L极端子102和N极端子101,第一方向a为断路器200的长度方向,这样的设置能够节省横向空间布局,提高断路器200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实现断路器200的小体积化;进线端子110的N极端子101设置于进线端子110的L极端子102和出线端子120的N极端子101之间,出线端子120的N极端子101设置于出线端子120的L极端子102和进线端子110的N极端子101之间;这样的布局方式能够使L极端子102始终设置于断路器200的最外侧,因此无论插拔式断路器200是否设置N极端子101,均可以采用同种基座进行安装,提高了其通用性和适用性。上述设计得到的进出线端子结构100,能够在保持可靠性的同时提高断路器200整体的通用性和适用性。
示例的,进线端子110的L极端子102和出线端子120的L极端子102之间形成L极回路;L极回路和进线端子110的N极端子101之间设置有电气隔离结构,和/或,L极回路和出线端子120的N极端子101之间设置有电气隔离结构。
具体地,进线端子110的L极端子102和出线端子120的L极端子102之间形成L极回路,为保证用电安全,在L极回路和进线端子110的N极端子101之间设置有电气隔离结构,或是在L极回路和出线端子120的N极端子101之间设置有电气隔离结构。通过电气隔离结构的设置,在保证了进线端子110和出线端子120的布局紧凑的同时也提高了电气回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电气隔离结构包括隔离板130;隔离板130立设于L极回路和进线端子110的N极端子101之间,隔离板130立设于L极回路和出线端子120的N极端子101之间。
具体的,当进线端子110和出线端子120的高度较小时,L极回路的布线不用与N极端子101相重叠,此时,可以通过设置隔离板130,将L极回路与出线端子120的N极端子101进行电气隔离,或者,将L极端子102与进线端子110的N极端子101进行电气隔离。
隔离板130远离N极端子101的一侧还设置有导线槽,导线槽能够用于布设L极回路的导线,当然,导线槽内除了布设导线以外,也可以用于布设接线板,只要是能够实现L极回路的导线的导体即可,本申请对其具体设置形式不作任何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隔离板130可以为单独设置的一块板,也可以设置于断路器200的中盖板1301连接为一体结构,本申请对于隔离板130的具体设置情况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在节约空间的同时实现L极回路与出线端子120的N极端子101进行电气隔离,或者,将L极端子与进线端子110的N极端子101进行电气隔离即可。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电气隔离结构包括隔离板130,隔离板130包括至少一个隔离部131,隔离部131用于将L极回路和进线端子110的N极端子101进行电气隔离,或者,将L极回路和出线端子120的N极端子101进行电气隔离。
具体的,当进线端子110和出线端子120的高度较高时,L极回路的布线与N极端子101相重叠;此时隔离板130可设置为具有至少一个隔离部131的形式,隔离部131设置于断路器200的侧部,并分别与断路器200两侧所设置的进线端子110和/或出线端子120相适配。隔离部131用于套设于进线端子110的N极端子101上,以对进线端子110的N极端子101和L极回路进行电气隔离;或者,隔离部131用于套设于出线端子120的N极端子101上,以对出线端子120的N极端子101和L极回路进行电气隔离。
当然,考虑到断路器200的内部结构布局,进线端子110处的隔离部131可以采用具有电气隔绝功能的隔离元件代替隔离部131,只要能够实现N极端子101与L极端子102的电气隔离即可。
除此之外,电气隔离结构还可以包括中盖板1301,中盖板1301设置于进线端子110和出线端子120之间,以进行进一步的电气隔离。中盖板1301与隔离部131构成隔离板130。需要说明的是,中盖板1301与隔离部131可以为相互独立的单独部件,也可以将中盖板1301与隔离部131设置为一体结构,隔离部131固定连接于中盖板1301的相对两侧。本申请对于中盖板1301与隔离部131的具体连接情况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在节约空间的同时实现L极回路与出线端子120的N极端子101进行电气隔离,或者,将L极端子与进线端子110的N极端子101进行电气隔离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仅在进线端子110或出线端子120处设置一个隔离部131,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进线端子110和出线端子120处分别设置一个隔离部。
通过隔离部131的设置,能够使隔离板130在对应于进线端子110和出线端子120的位置处分别对其进行更可靠的电气隔离,使N极端子101和L极回路在节省布局的情况下同时提高电气回路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隔离部131包括本体1311,本体1311上设有容置腔,容置腔用于收容对应的N极端子101。
具体的,隔离部131包括本体1311以及分别凸设于本体1311周缘的第一侧板1312、连接板1313和第二侧板1314,第一侧板1312、连接板1313和第二侧板1314共同形成了U形结构。U形结构与本体1311围合形成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容纳N极端子101,以使N极端子101与L极端子102之间进行电气隔离。
其中,U形结构与N极端子101的外形相适配,U形端子的开口与N极端子101的插接端相对应,以便于N极端子101连接插排。
通过本体1311与U形结构的设置,能够形成容置腔,以对N极端子101和L极端子102进行电气隔离,同时也能够对N极端子101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同时,U形结构与隔离部131的本体1311连接为一体结构,能够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气隔离结构上凹设有第一凹槽1302,第一凹槽1302位于电气隔离结构靠近出线端子120和/或靠近进线端子110的一侧,第一凹槽1302用于插设引弧板210。
具体的,电气隔离结构上设有第一凹槽1302,第一凹槽1302具体设置于电气隔离结构靠近出线端子120和/或靠近进线端子110的一侧,第一壳体内设有引弧板210,引弧板210沿第一凹槽1302设置于出线端子120的周侧。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断路器200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能够使断路器200的体积更小。
示例的,如图2和图4所示,隔离部131背离出线端子120的N极端子101的一面还设有导线槽132,和/或,隔离部131背离进线端子110的N极端子101的一面设有导线槽132,导线槽132用于限制导线220的走向;导线槽132的一端与第一凹槽1302连通,与出线端子120的L极端子102连接的导线220分别穿设于导线槽132和第一凹槽1302内。
具体的,设置于隔离部131上还设有导线槽132,导线槽132具体设置于背离N极端子101的一面,导线槽132内放置并限制导线220的走向。导线槽132的一端与第一凹槽1302连通,以使穿设于导线槽132内的导线220与设置于第一凹槽1302内的引弧板210相连接;导线220远离引弧板210的一端与L极端子102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导线220可以为导线的形式,也可以设置为接线板,只要能够实现回路的导电的导体即可,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由于断路器200中常规的线路连接方式为L极与L极连通以实现回路导通,而引弧板210为L极引弧板210,因此需要通过隔离部131隔离N极端子101,并通过导线220实现引弧板210与L极端子102的连接。
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断路器200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也能使断路器200各部件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
示例的,如图4所示,出线端子120的隔离部131背离出线端子120的N极端子101的一面设有两凸筋1321,两凸筋1321围合形成导线槽132。
具体的,出线端子120的隔离部131上还凸设有两条凸筋1321,两条凸筋1321置于隔离部131背离N极端子101的一面。两凸筋1321形成导线槽132。通过两凸筋1321的设置,能够对导线220起到一定的限位和固定作用,防止导线220位移以破坏电气回路。
进一步地,断路器200的上盖230对应设置有两凸台231,两凸台231与两凸筋1321相适配,且两凸筋1321位于两凸台231之间。
具体的,如图6所示,断路器200的上盖230设置有两个凸台231,两凸台231的位置与大小分别与隔离部131上的两条凸筋1321相适配,以使两条凸筋1321分别设置于两凸台231内。通过凸台231的设置,能够是两凸台231与两条凸筋1321对应配合且层叠设置,有效增加了设置于两凸筋1321内的导线220与N极端子101的爬电距离,防止电气击穿,提高了安全性与可靠性。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断路器200,如图1所示,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进出线端子结构100。
具体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断路器200。该断路器200包括上述的进出线端子结构100。该断路器200通过对壳体内的进线端子110和出线端子120中所包括的N极端子101和L极端子102的重新布局,进线端子110和出线端子120分别同时设置了并列排布的N极端子101和L极端子102,且L极端子102设置在外侧,无论该插拔式断路器200是否设置N极端子101,只设有L极端子的断路器的底座与同时设有L极端子和N极端子的断路器的底座均能采用相同的结构,进而提高其适用性与通用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配合隔离板130的设置,在保证了进线端子110与出线端子120的布局紧凑的同时也提高了电气回路的可靠性。其中进出端子结构的具体结构及有益效果已在上文做出详细介绍,在此不再阐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用电设备装设有前述的断路器200,用电设备可配设为以下至少一种:配电箱、电缆、配电柜、电动机、开关插座、灯具、空调、电热水器、电表、摄像机、电话、电脑等。该等用电设备可以运用本申请断路器200相关结构以实现智能化管理,但也不限于以上智能化管理的用电设备,也可以运用在传统行业的非智能化的用电设备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将前述的断路器200应用于用电设备,用电设备可运用于全屋智能,应用于智能家居及物联网行业,以实现全屋智能化管理。
可以理解,上述场景仅是作为示例,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的限定,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可应用于其他场景。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系统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申请实施例设备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在本申请中,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术语概念、技术方案和/或应用场景描述,一般只在第一次出现时进行详细描述,后面再重复出现时,为了简洁,一般未再重复阐述,在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等内容时,对于在后未详细描述的相同或相似的术语概念、技术方案和/或应用场景描述等,可以参考其之前的相关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申请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进出线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线端子(110)和出线端子(120),所述进线端子(110)和所述出线端子(120)分别设置于断路器(200)的相对两侧;所述进线端子(110)和所述出线端子(120)分别包括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L极端子(102)和N极端子(101);所述进线端子(110)的N极端子(101)设置于所述进线端子(110)的L极端子(102)和所述出线端子(120)的N极端子(101)之间,所述出线端子(120)的N极端子(101)设置于所述出线端子(120)的L极端子(102)和所述进线端子(110)的N极端子(10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出线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端子(110)的L极端子(102)和所述出线端子(120)的L极端子(102)之间形成L极回路;所述L极回路和所述进线端子(110)的N极端子(101)之间设置有电气隔离结构,和/或,所述L极回路和所述出线端子(120)的N极端子(101)之间设置有电气隔离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出线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隔离结构包括隔离板(130),所述隔离板(130)立设于所述L极回路和所述进线端子(110)的N极端子(101)之间,和/或,所述隔离板(130)立设于所述L极回路和所述出线端子(120)的N极端子(10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出线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130)远离所述N极端子(101)的一侧设置有导线槽(13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出线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隔离结构包括隔离部(131),所述隔离部(131)包括本体(1311),所述本体(1311)上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收容对应的所述N极端子(1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出线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131)还包括相互连接以形成U形结构的第一侧板(1312)、连接板(1313)和第二侧板(1314),所述U形结构和所述本体(1311)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U形结构的开口和所述N极端子(101)的插接端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出线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隔离结构还具有第一凹槽(1302),所述第一凹槽(1302)位于所述电气隔离结构靠近所述出线端子(120)和/或靠近进线端子(110)的一侧,所述第一凹槽(1302)用于插设引弧板(21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出线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131)背离所述出线端子(120)的N极端子(101)的一面设有导线槽(132),和/或,所述隔离部(131)背离所述进线端子(110)的N极端子(101)的一面设有导线槽(132),所述导线槽(132)用于对所述L极回路的导线(220)的走向进行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出线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隔离结构还包括中盖板(1301),所述中盖板(1301)和所述隔离部(131)连接为一体结构。
10.一种断路器(2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的进出线端子结构(10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464191.4U CN220963187U (zh) | 2023-09-11 | 2023-09-11 | 一种进出线端子结构及断路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464191.4U CN220963187U (zh) | 2023-09-11 | 2023-09-11 | 一种进出线端子结构及断路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63187U true CN220963187U (zh) | 2024-05-14 |
Family
ID=90975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464191.4U Active CN220963187U (zh) | 2023-09-11 | 2023-09-11 | 一种进出线端子结构及断路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63187U (zh) |
-
2023
- 2023-09-11 CN CN202322464191.4U patent/CN22096318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287233B (zh) | 用于插塞连接电连接的装置 | |
EP3657524B1 (en) | Electrical switch and switchgear | |
US20060061440A1 (en) | Do-it-yourself GFI outlet kit | |
CN220963187U (zh) | 一种进出线端子结构及断路器 | |
CN108288569B (zh) | 一种断路器转接器 | |
CA2879305C (en) | Wiring device with integrated wireless signal extender | |
US20120171891A1 (en) | Plug | |
KR100384341B1 (ko) | 전자기계식 컨택터 | |
CN212229465U (zh) | 无线开关接收器与设备控制组件 | |
JP2002110022A (ja) | 住宅用分電盤の主幹開閉器 | |
CN211555815U (zh) | 快速连结端子单元及电路断路装置 | |
CN211265744U (zh) | 连接装置 | |
CN221352668U (zh) | 一种进出线端子结构及断路器 | |
CN221407201U (zh) | 一种用于断路器的支架及断路器 | |
CN220065591U (zh) | 一种高效安装的智能断路器 | |
CN217486773U (zh) | 一种用于压缩机启动的控制组件及制冷设备 | |
CN216562965U (zh) | 一种接线便捷的物联网小型断路器 | |
US9105424B2 (en) | Rocker switch unit | |
CN117253754A (zh) | 断路器 | |
CN214852231U (zh) | 一种智能开关控制盒 | |
CN219677800U (zh) | 一种精密型配电单元 | |
CN211151954U (zh) | 插座式电力猫 | |
CN210723580U (zh) | 一种墙体嵌入式智能插座 | |
CN219873371U (zh) | 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 | |
CN218384775U (zh) | 零序互感器、漏电测试机构和断路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