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63080U - 气压式输入装置、护理呼叫分机及护理呼叫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气压式输入装置、护理呼叫分机及护理呼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63080U
CN220963080U CN202322923657.2U CN202322923657U CN220963080U CN 220963080 U CN220963080 U CN 220963080U CN 202322923657 U CN202322923657 U CN 202322923657U CN 220963080 U CN220963080 U CN 2209630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eat
input device
air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2365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宗永
欧先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nqu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nqu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nqu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nqu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2365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630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63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630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压式输入装置、护理呼叫分机及护理呼叫系统,包括:连接头,连接头具有气体入口,连接头用于与感应装置连接;开关,开关设于连接头内且与连接头上的电连接件电连接;活动体,活动体可上下移动地设于连接头内,且活动体能够在自重下向下移动复位;以及气泵,气泵为由柔性材质制成的结构,气泵具有气体出口,气体出口与气体入口相连通,气泵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且在发生形变时朝连接头内输送用于驱动活动体向上移动的气流,以使活动体与开关接触而触发开关。其能够供用户以较小的力度即可轻易按动而触发开关。

Description

气压式输入装置、护理呼叫分机及护理呼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压式输入装置、护理呼叫分机及护理呼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科技日新月异,医院的数量和规模也越来越大,因而护理呼叫系统逐渐成为一种降低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必不可少的设备。
现有的护理呼叫系统,主要包括护理呼叫主机和护理呼叫分机,分机设置在各个房间门口、床头或者走廊中,护理呼叫主机与各个护理呼叫分机通信,能够及时获得各个护理呼叫分机所在处的护理信息,并且能够通过护理呼叫分机及时向医护人员发送控制命令,避免医护人员来回奔波,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护理呼叫分机中的输入装置一般为坚硬的按键,按动该按键需要较大力度才能使分机与主机通信,对于手部无力或手振情况的部分病人来说,难以按动该类按键,如遇到紧急状况,且需要通过护理呼叫分机呼叫医护人员协助而无法使分机与主机建立通信时,会导致救治延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压式输入装置,其能够供用户以较小的力度即可轻易按动而触发开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护理呼叫分机及护理呼叫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气压式输入装置,包括:
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具有气体入口,所述连接头用于与感应装置连接;
开关,所述开关设于所述连接头内且与所述连接头上的电连接件电连接;
活动体,所述活动体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连接头内,且所述活动体能够在自重下向下移动复位;以及
气泵,所述气泵为由柔性材质制成的结构,所述气泵具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气体入口相连通,所述气泵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且在发生形变时朝所述连接头内输送用于驱动所述活动体向上移动的气流,以使所述活动体与所述开关接触而触发所述开关。
优选地,所述连接头上设有导向滑道,所述导向滑道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开关的触发部位于导向滑道的上端开口上,所述导向滑道的下端与所述气体入口连通,所述活动体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导向滑道中。
优选地,所述气体入口和所述气体出口之间设有增压器,所述增压器的入口和所述气体出口连通,所述增压器的出口和所述气体入口连通,所述增压器用于增加经过其的气流的压力。
优选地,所述增压器包括:
入口段,所述入口段具有所述入口;
出口段,所述出口段具有所述出口,所述出口口径小于所述入口口径;以及
旋涡段,所述旋涡段位于所述入口段和所述出口段之间且将所述入口段和所述出口段连通,所述旋涡段用于产生旋流。
优选地,所述连接头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个所述连接头内均设有所述开关和所述活动体;
所述气压式输入装置还包括: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至少两个避让孔,所述避让孔前后均贯通所述支撑座的侧壁;
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撑座上;
活动座,所述活动座包括基体以及至少两个进气接头,所述基体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支撑座内,所述基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凹槽,所述至少两个凹槽沿所述转动座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各个所述进气接头一一对应地可活动插设于所述避让孔上,所述进气接头的进气端延伸至贯通对应的所述凹槽的底壁,所述进气接头的出气端延伸至所述支撑座外且和对应的所述连接头的所述气体入口连通;
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位于所述支撑座和所述基体之间,所述弹性结构的一端和所述支撑座的内壁连接,所述弹性结构的另一端和所述基体连接,所述弹性结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座沿远离所述支撑座的内壁方向移动;
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转动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一端和所述气泵的所述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朝向所述活动座;
在转动所述转动座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能够和任意一所述凹槽配合且和对应的所述进气接头的进气端连通;所述活动座基体随所述转动座转动而朝靠近所述支撑座的内壁的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和任意一所述凹槽配合时,所述弹性结构驱动所述基体朝远离所述支撑座的内壁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和对应的所述凹槽的底壁紧密贴合。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部,各个所述第一定位部和对应的所述凹槽所处位置对齐;
所述转动座上设有第二定位部,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和任意一所述凹槽配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定位部和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和对应的所述进气接头的进气端维持连通。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包括底盘和面盖;
所述底盘上设有所述避让孔、所述第一定位部、第一导向槽以及第二导向槽,所述避让孔贯通所述底盘的侧壁且和所述第一导向槽连通,所述避让孔具有和其连通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供所述进气接头上下进出所述避让孔,所述第一定位部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底壁上,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基体可活动配合,所述第一导向槽具有和其连通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供所述基体上下进出所述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和所述转动座的下部可转动配合;
所述面盖盖设于所述底盘上,所述面盖上设有避让口,所述避让口上下均贯通所述面盖,在所述面盖盖设于所述底盘的情况下,所述面盖限制所述活动座以及所述转动座脱离所述底盘;
所述转动座的上部经所述避让口穿出所述支撑座外,所述转动座的上部连接有转动操作件,所述转动操作件位于所述支撑座外。
优选地,所述底盘上还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远离所述避让孔的一侧,所述限位部用于与所述基体相抵,以限制所述基体脱离所述第一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护理呼叫分机,包括:
机体;
第一微处理器,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设于所述机体上;以及
上述的气压式输入装置,所述连接头插设于所述机体上且和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护理呼叫系统,包括:
护理呼叫分机,所述护理呼叫分机具有机体、第一微处理器和上述的气压式输入装置,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设于所述机体上,所述连接头插设于所述机体上且和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电连接;以及
护理呼叫主机,所述护理呼叫主机包括感应装置和第二微处理器,所述感应装置和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二微处理器和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电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气压式输入装置,由于设有气泵,使用时,用户可通过挤压或触碰气泵而使气泵发生形变,气泵发生形变而使其内部的气体朝连接头内流动,也即给连接头输送气流,利用该气流驱动活动体向上移动至和开关接触,从而触发开关,在连接头和感应装置电连接的情况下,被触发的开关通过连接头和感应装置通讯连接,使得用户的呼叫信息可被传达出去,其中,由于以气泵作为启动开关,相较于传统的开关,气泵较为柔软,使用较小力量即会发生形变,因而能够被用户轻易按动即可将呼叫信息传送出去,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力量较小或手部无力而难以按动的问题或避免紧急时因受惊而不能正常按动按键的问题;其次,由于用户只需要与气泵接触即可发出呼叫信息,无需与其他导电部件接触,安全性更高;另外,由于设有连接头,通过使连接头和外部的感应装置连接即可完成安装,安装便捷,操作简易。
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呼叫分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气压式输入装置,能够以较小力量即可被用户轻易按动,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力量较小而难以按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呼叫系统,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气压式输入装置,能够以较小力量即可被用户轻易按动,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力量较小而难以按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压式输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气压式输入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压式输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气压式输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气压式输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座、活动座、转动座以及转动操作件的装配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转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图中:1、连接头;11、电连接件;12、导向滑道;13、第二连接管;2、开关;3、活动体;4、气泵;5、增压器;6、支撑座;61、底盘;611、避让孔;612、第一导向槽;613、第二导向槽;614、第一定位部;615、限位部;62、面盖;621、避让口;7、转动座;71、第二定位部;8、活动座;81、基体;811、凹槽;812、导向凸起部;82、进气接头;9、弹性结构;10、第一连接管;20、转动操作件;30、第三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参见图1-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气压式输入装置,包括:
连接头1,连接头1具有气体入口,连接头1用于与感应装置连接,以使本气压式输入装置能够和感应装置通信;
开关2,开关2设于连接头1内且与连接头1上的电连接件11电连接,以使开关2通过连接头1上的电连接件11和感应装置通信;
活动体3,活动体3可上下移动地设于连接头1内,且活动体3能够在自重下向下移动复位;以及
气泵4,气泵4为由柔性材质制成的结构,气泵4具有气体出口,气体出口与气体入口相连通,气泵4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且在发生形变时朝连接头1内输送用于驱动活动体3向上移动的气流,以使活动体3与开关2接触而触发开关2。
本实用新型的气压式输入装置,由于设有气泵4,使用时,用户可通过挤压或触碰气泵4而使气泵4发生形变,气泵4发生形变而使其内部的气体朝连接头1内流动,也即给连接头1输送气流,利用该气流驱动活动体3向上移动至和开关2接触,从而触发开关2,在连接头1和感应装置电连接的情况下,被触发的开关2通过连接头1和感应装置通讯连接,使得用户的呼叫信息可被传达出去,其中,由于以气泵4作为启动开关2,相较于传统的开关2,气泵4较为柔软,使用较小力量即会发生形变,因而能够被用户轻易按动,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力量较小而难以按动的问题;其次,由于用户只需要与气泵4接触即可发出呼叫信息,无需与其他导电部件接触,安全性更高;另外,由于设有连接头1,通过使连接头1和外部的感应装置连接即可完成安装,安装便捷,操作简易。
优选地,开关2具体为微动开关2,使活动体3以较小的冲击力与开关2接触即可触发开关2,可靠性更高。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关2还可为轻触开关2或触控开关2。
优选地,气泵4具体为橡胶材质,以使用户能够以较小的力即可触发气泵4形变,更为省力。
优选地,气泵4具体配置成能够供手部握持,也即气泵4的大小配置成能够供手部握持,以便于使用户握持气泵4而使气泵4发生形变,操作更便捷。
参见图2和图6,优选地,连接头1上设有导向滑道12,导向滑道12沿竖直方向延伸,开关2的触发部(该触发部与活动体3接触而触发开关2)位于导向滑道12的上端开口上,导向滑道12的下端与气体入口连通,活动体3可上下移动地设于导向滑道12中。利用导向滑道12对活动体3进行移动导向,引导活动体3顺畅移动的同时,确保活动体3能够与开关2可靠接触,从而可靠触发开关2;另外,由于导向滑道12沿竖直方向延伸,使得活动体3向上移动后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导向滑道12下滑复位,以为下次向上移动做好准备,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另外,竖直设置的导向滑道12行程短,可减少活动体3在导向滑道12中移动时的能量损耗,使得活动体3以较高速度撞向开关2的触发部,确保能够可靠触发开关2。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滑道12可相对竖直方向倾斜一角度,倾斜设置的导向滑道12同样能够使活动体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导向滑道12下滑复位。
优选地,活动体3具体为滚珠,滚珠形式的活动体3更容易被气流推动移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活动体3也可以为滑动块。
优选地,为使活动体3更容易被气流推动,活动体3和导向滑道12间隙配合,且在活动体3和导向滑道12上均涂覆有润滑油,以使活动体3移动更顺畅。
参见图1和图2,优选地,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之间设有增压器5,增压器5的入口和气体出口连通,增压器5的出口和气体入口连通,增压器5用于增加经过其的气流的压力。该增压器5的设置能够增加气流的压力,使得在对气泵4施加较小的力量即可输出较大的气流,达到省力作用的同时,还可增加施加至活动体3的推力,确保活动体3能够可靠触发开关2。
优选地,增压器5的出口口径小于增压器5的入口口径,以使气流增压,此增压器5结构简单实用,增压效果显著,成本低,因而利于降低本气压式输入装置的成本。
优选地,增压器5的入口口径为d1,增压器5的出口口径为d2,d1/d2≥1.4,以提高增压效果。其中,为进一步提高增压效果,d1/d2≥2。
优选地,增压器5包括:
入口段,入口段具有上述入口,也即入口段位于靠近气泵4的一侧;
出口段,出口段具有上述出口,也即出口段位于靠近连接头1的一侧;以及
旋涡段,旋涡段位于入口段和出口段之间且将入口段和出口段连通,旋涡段用于产生旋流。也即气流从入口进入旋涡段,在旋涡段内形成旋流再从出口输送至连接头1内部,由于产生了旋流,旋流能够有助于增强气流的增压效果,从而使增压器5的增压效果更显著,操作更为省力。
参见图3-图5,优选地,连接头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个连接头1内均设有开关2和活动体3;本气压式输入装置还包括:
支撑座6,支撑座6上设有至少两个避让孔611,避让孔611前后均贯通支撑座6的侧壁;
转动座7,转动座7可转动地设于支撑座6上;
活动座8,活动座8包括基体81以及至少两个进气接头82,基体81可活动地设于支撑座6内,基体81上设有至少两个凹槽811,至少两个凹槽811沿转动座7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各个进气接头82一一对应地可活动插设于避让孔611上,进气接头82的进气端和基体81连接且延伸至贯通对应的凹槽811的底壁,进气接头82的出气端延伸至支撑座6外且和对应的连接头1的气体入口连通;
弹性结构9,弹性结构9位于支撑座6和基体81之间,弹性结构9的一端和支撑座6的内壁连接,弹性结构9的另一端和基体81连接,弹性结构9用于驱动基体81沿远离支撑座6的内壁方向移动;
第一连接管10,第一连接管10和转动座7连接,第一连接管10的第一端和气泵4的气体出口连通,第一连接管10的第二端朝向活动座8;
在转动转动座7的情况下,第一连接管10的第二端能够和任意一凹槽811配合且和对应的进气接头82的进气端连通;基体81随转动座7转动而朝靠近支撑座6的内壁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连接管10的第二端有随转动座7转动的空间,在第一连接管10的第二端和任意一凹槽811配合时,弹性结构9驱动基体81朝远离支撑座6的内壁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连接管10的第二端和对应的凹槽811的底壁紧密贴合,从而使气泵4能够与对应的连接头1的内部可靠连通。
由于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头1以及在对应的连接头1内均设有开关2和活动体3,使得本气压式输入装置能够通过不同的连接头1和不同的感应装置连接,使用更便捷、更灵活;其次,由于设有支撑座6、转动座7、活动座8以及弹性结构9,使得气泵4可选择性地与任意一连接头1的内部连通,从而触发对应连接头1内的开关2,进而实现触发不同的感应装置;另外,由于设有弹性结构9,利用弹性结构9支撑活动座8,确保第一连接管10的第二端能够和对应的凹槽811的底壁紧密贴合,保证了第一连接管10的第二端和进气接头82的气密性,减少漏气,从而确保气流能够保持较大压力,以可靠触发开关2,提高了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具体而言,弹性结构9具体为弹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结构9具体还可以为弹片或弹性橡胶柱。
参见图8,优选地,支撑座6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部614,各个第一定位部614和对应的凹槽811所处位置对齐;
参见图9,转动座7上设有第二定位部71,在第一连接管10的第二端和任意一凹槽811配合的情况下,第二定位部71和对应的第一定位部614配合,以使第一连接管10的第二端和对应的进气接头82的进气端维持连通。也即通过使第二定位部71和对应的第一定位部614配合而能够实现对转动座7进行定位,从而使第一连接管10的第二端能够和对应的凹槽811可靠配合,确保气泵4能够和对应的连接头1连通,结构可靠性更高。
具体地,第一定位部614为定位槽,第二定位部71为定位凸起。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614可为定位凸起,第二定位部71可为定位槽。
为便于安装,参见图7和图8,优选地,支撑座6包括底盘61和面盖62;
底盘61上设有避让孔611、第一定位部614、第一导向槽612以及第二导向槽613,避让孔611贯通底盘61的侧壁且和第一导向槽612连通,避让孔611具有和其连通的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供进气接头82上下进出避让孔611,第一定位部614位于第二导向槽613的底壁上,第一导向槽612和基体81可活动配合,以对基体81进行活动导向,确保活动座8能够沿设定方向活动,第一导向槽612具有和其连通的第二缺口,第二缺口供基体81上下进出第一导向槽612,第二导向槽613和转动座7的下部可转动配合;也即,在安装时,通过将活动座8由上至下放置于底盘61的对应安装区上即可,安装难度低,安装效率高;
面盖62盖设于底盘61上,面盖62上设有避让口621,避让口621上下均贯通面盖62,在面盖62盖设于底盘61的情况下,面盖62限制活动座8以及转动座7脱离底盘61;
转动座7的上部经避让口621穿出支撑座6外,转动座7的上部连接有转动操作件20,转动操作件20位于支撑座6外,以便于供用户通过操作转动操作件20即可带动气泵4转动,操作便捷。
也即支撑座6为由底盘61和面盖62组成的结构,便于活动座8以及转动座7的安装,同时,还可对活动座8以及转动座7进行导向限位,确保活动座8和转动座7能够按设定方向活动,从而提高结构可靠性。
参见图8,各相邻两个凹槽811之间均设有导向凸起部812,导向凸起部812朝转动座7的方向凸起,导向凸起部812呈圆弧状,在转动转动座7时,第一连接管10的第二端和导向凸起部812可活动配合,以引导第一连接管10的第二端从一凹槽811中移动至另一凹槽811中。
为便于连接头1和进气接头82两者的连接,参见图6,连接头1外一体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3,第二连接管13的出气端和导向滑道12的下端连通,第二连接管13的进气端具有气体入口,第二连接管13的进气端和进气接头82的出气端通过第三连接管30连通。
参见图8,优选地,底盘61上还设有限位部615,限位部615位于第一导向槽612远离避让孔611的一侧,限位部615用于与基体81相抵,以限制基体81脱离第一导向槽61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护理呼叫分机,包括:
机体;
第一微处理器,第一微处理器设于机体上;以及
上述的气压式输入装置,连接头1插设于机体上且和第一微处理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呼叫分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气压式输入装置,能够以较小力量即可被用户轻易按动,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力量较小而难以按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护理呼叫系统,包括:
护理呼叫分机,护理呼叫分机具有机体、第一微处理器和上述的气压式输入装置,第一微处理器设于机体上,连接头1插设于机体上且和第一微处理器电连接;以及
护理呼叫主机,护理呼叫主机包括感应装置和第二微处理器,感应装置和第二微处理器电连接,第二微处理器和第一微处理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呼叫系统,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气压式输入装置,能够以较小力量即可被用户轻易按动,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力量较小而难以按动的问题。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气压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具有气体入口,所述连接头用于与感应装置连接;
开关,所述开关设于所述连接头内且与所述连接头上的电连接件电连接;
活动体,所述活动体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连接头内,且所述活动体能够在自重下向下移动复位;以及
气泵,所述气泵为由柔性材质制成的结构,所述气泵具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气体入口相连通,所述气泵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且在发生形变时朝所述连接头内输送用于驱动所述活动体向上移动的气流,以使所述活动体与所述开关接触而触发所述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上设有导向滑道,所述导向滑道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开关的触发部位于导向滑道的上端开口上,所述导向滑道的下端与所述气体入口连通,所述活动体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导向滑道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入口和所述气体出口之间设有增压器,所述增压器的入口和所述气体出口连通,所述增压器的出口和所述气体入口连通,所述增压器用于增加经过其的气流的压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压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器包括:
入口段,所述入口段具有所述入口;
出口段,所述出口段具有所述出口,所述出口口径小于所述入口口径;以及
旋涡段,所述旋涡段位于所述入口段和所述出口段之间且将所述入口段和所述出口段连通,所述旋涡段用于产生旋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个所述连接头内均设有所述开关和所述活动体;
所述气压式输入装置还包括: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至少两个避让孔,所述避让孔前后均贯通所述支撑座的侧壁;
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撑座上;
活动座,所述活动座包括基体以及至少两个进气接头,所述基体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支撑座内,所述基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凹槽,所述至少两个凹槽沿所述转动座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各个所述进气接头一一对应地可活动插设于所述避让孔上,所述进气接头的进气端延伸至贯通对应的所述凹槽的底壁,所述进气接头的出气端延伸至所述支撑座外且和对应的所述连接头的所述气体入口连通;
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位于所述支撑座和所述基体之间,所述弹性结构的一端和所述支撑座的内壁连接,所述弹性结构的另一端和所述基体连接,所述弹性结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座沿远离所述支撑座的内壁方向移动;
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转动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一端和所述气泵的所述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朝向所述活动座;
在转动所述转动座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能够和任意一所述凹槽配合且和对应的所述进气接头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基体随所述转动座转动而朝靠近所述支撑座的内壁的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和任意一所述凹槽配合时,所述弹性结构驱动所述基体朝远离所述支撑座的内壁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和对应的所述凹槽的底壁紧密贴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压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部,各个所述第一定位部和对应的所述凹槽所处位置对齐;
所述转动座上设有第二定位部,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和任意一所述凹槽配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定位部和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和对应的所述进气接头的进气端维持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压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底盘和面盖;
所述底盘上设有所述避让孔、所述第一定位部、第一导向槽以及第二导向槽,所述避让孔贯通所述底盘的侧壁且和所述第一导向槽连通,所述避让孔具有和其连通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供所述进气接头上下进出所述避让孔,所述第一定位部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底壁上,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基体可活动配合,所述第一导向槽具有和其连通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供所述基体上下进出所述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和所述转动座的下部可转动配合;
所述面盖盖设于所述底盘上,所述面盖上设有避让口,所述避让口上下均贯通所述面盖,在所述面盖盖设于所述底盘的情况下,所述面盖限制所述活动座以及所述转动座脱离所述底盘;
所述转动座的上部经所述避让口穿出所述支撑座外,所述转动座的上部连接有转动操作件,所述转动操作件位于所述支撑座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压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还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远离所述避让孔的一侧,所述限位部用于与所述基体相抵,以限制所述基体脱离所述第一导向槽。
9.护理呼叫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
第一微处理器,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设于所述机体上;以及
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压式输入装置,所述连接头插设于所述机体上且和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电连接。
10.护理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护理呼叫分机,所述护理呼叫分机具有机体、第一微处理器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压式输入装置,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设于所述机体上,所述连接头插设于所述机体上且和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电连接;以及
护理呼叫主机,所述护理呼叫主机包括感应装置和第二微处理器,所述感应装置和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二微处理器和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电连接。
CN202322923657.2U 2023-10-30 2023-10-30 气压式输入装置、护理呼叫分机及护理呼叫系统 Active CN220963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23657.2U CN220963080U (zh) 2023-10-30 2023-10-30 气压式输入装置、护理呼叫分机及护理呼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23657.2U CN220963080U (zh) 2023-10-30 2023-10-30 气压式输入装置、护理呼叫分机及护理呼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63080U true CN220963080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16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23657.2U Active CN220963080U (zh) 2023-10-30 2023-10-30 气压式输入装置、护理呼叫分机及护理呼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630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963080U (zh) 气压式输入装置、护理呼叫分机及护理呼叫系统
CN117524760A (zh) 气压式输入装置、护理呼叫分机及护理呼叫系统
CN203756525U (zh) 双级压缩机
CN212041086U (zh) 一种隔膜泵水枪
CN2914307Y (zh) 空气压力开关
CN203756526U (zh) 双级压缩机
CN200962469Y (zh) 伸缩式电源插板
CN210564988U (zh) 一种抽气充气一体装置
CN209179956U (zh) Bib饮料泵
CN208125370U (zh) 一种安全阀在线校验系统
CN210003901U (zh) 一种蝶阀执行器
CN2371378Y (zh) 管道泵水流控制开关
CN216605870U (zh) 一种隔膜阀胶水涂覆装置
CN215961907U (zh) 一种灭火装置容器阀组件
CN205920906U (zh) 一种新型开关
CN213852821U (zh) 一种呼吸器阀芯致动机构
CN206190628U (zh) 机器人微型舵机电机的单体双向阀门及气缸的换气装置
CN107871646A (zh) 自动分合闸断路器
CN212177432U (zh) 智能旋涡泵
CN215927686U (zh) 一种用于喷雾器上的柱塞泵结构
CN217308027U (zh) 一种便于拆装维修的新型金属控制面板
CN214335735U (zh) 指纹头安装结构
CN217999878U (zh) 一种旋片真空泵防误触开关控制装置及旋片真空泵
CN218170226U (zh) 一种基因测序仪及其测序芯片定位装置
CN216757415U (zh)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高压清洗机的微动开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